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学培养方案

劳动经济学培养方案

劳动经济学培养方案

劳动经济学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 胜任素质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12-04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行为正日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我国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事业近几年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成为很多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重要专业。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和研究生招收信息网的相关信息,截至目前我国有160所院校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有92所院校招收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

随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有关本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角度:(1)基于院校学科优势凝练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研究――财经院校(曹信邦,2006;曹永红,2014)、理工类院校(张军,2012)、工科院校(唐运舒,2008)、农林院校(林建鸿,2014)、医学院校(吴传俭,2011);(2)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杨立雄,2003;黄任民,2009);(3)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刘媛媛,2013);(4)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现状分析与调查(徐丹,2015)。上述学者大都立足本校特色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不同的思路和看法,但是本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如何一直未见系统深入研究的成果。

本文基于胜任素质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开展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本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进而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的最佳路径,最终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社会适应度的提高。

二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指“与特定组织特定工作职位上工作业绩水平有因果关联的个体特征和行为”。麦克利兰认为胜任素质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这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层次体系,也就是胜任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被描述为一座在水中漂浮的冰山,知识和技能是胜任能力最表层的内容,如同冰山的水上部分;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胜任能力中比较深层的内容,如同冰山隐藏在水下的部分,但它们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①。

麦克利兰的研究无论是对学术界还是商业界都产生了关键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应切实关注那些能够真正带来实际工作绩效的胜任素质。这一胜任素质正是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胜任素质模型,提炼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职业的胜任素质,并提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对策。

2.数据来源――问卷调查

调查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以某医学院院校近三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4份。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的内容通过胜任素质模型来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所从事职业的基本信息;二是胜任素质调查;三是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第二部分主要是根据胜任素质模型,将调查内容分为大学所学知识和职业素质调查。大学所学知识内容在胜任素质模型中主要指冰山的水上部分,主要为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即为胜任素质模型中冰山的水下部分。

分析方法:第二、三部分的题目设计为多选题,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采用多重响应的分析方法。既统计响应百分比(某选项被选的频率占所有选项被选总数的比例),也统计个案百分比(某选项被选的频率占调查者总数的百分比)。

三 研究结果

1.基本信息统计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行业的性质比例最大的为企业(64.9%),其次为事业单位(17.5%)和政府部门(12.3%)。分析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为逢进必考,而且有编制限制。同时,随着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劳动者的福利,社会保险日益完善。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就业人数偏少,而在企业的就业人数偏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所从事的岗位分布是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占比最大,为38.6%;会计、营销等岗位(15.8%)、文秘行政岗(14%)、社会保险岗(12.3%)人数所占比重相差不大。访谈中了解到,很多毕业生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上工作,其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既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也有社会保险实务的内容。分析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起步较晚,很多企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岗位没有独立出来,大部分仍包含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中。

2.胜任素质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大学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契合度的整体分析。大学所学知识主要包括六方面:(1)公共基础知识(英语、数学、计算机等);(2)专业基础(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3)专业理论(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原理等);(4)专业技能(社会保险模拟软件操作、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5)社会实践(见习实习、大学生科技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等);(6)其他综合知识(公文写作、普通话、文献检索等)。

根据表1数据显示,本题目设计的所有选项都有响应,也就是说整体来看,大学所学知识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均是有帮助的。从比例来看,公共基础知识所占比重最大,占总数的22.1%,从个案百分比来看有56.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该项,这说明公共基础知识对工作的帮助是最大的;其次为专业理论知识、公文写作等综合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而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所起的作用偏低。分析原因一方面在于本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很多为非社会保障岗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强化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的水平。

第二,公共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最能契合工作需求的基础知识为计算机(个案百分比为66.7%),其次为公文写作(个案百分比为59.6%)。统计学、英语和数学的契合度较高;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对与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否开设医学概论的问题,从选项结果来看,医学概论课程对部分同学(个案百分比为10.5%)仍然是有帮助的,也就说明该课程不能贸然取消。

第三,专业基础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专业基础知识中,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个案百分比为60.7%)与工作需求的契合度最高,其次为管理学类课程(个案百分比为50%),社会保障学类课程和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在个案中所占比重均为46.4%,占比最低的为经济学类课程。分析该结果与毕业生大部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岗位有关,也体现出管理学、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第四,基础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本专业所学的基础技能中,与工作需求契合度最大的是数据统计与处理(个案百分比为65.3%),其次为信息系统操作(个案百分比为32.7%)、外语(个案百分比为23.8%)。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数据统计与处理的技能培养。

第五,基础技能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在本专业所学的专业技能中,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个案百分比为59.6%)、管理基础技能(个案百分比为52.6%)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会计统计等技能(个案百分比为47.4%)、社会保险操作技能(个案百分比为35.1%)。该结果与专业基础知识的分析结果相似,也进一步说明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以及会计统计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第六,职业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分析。将表2中多重响应总计的数据与表1比较,可知,表2的总计数据为410,个案百分比总计为366.1%,远远高于表1的总计数据(频率总计为282,个案百分比总计为247.4%),由此可以看出职业素质对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与麦克利兰的胜任素质理论相对应,即隐藏在冰山水下的部分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表现的关键因素。这也说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外,尤其应该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结合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经历,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重视的素质为社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其次为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而科学研究能力所占比重较低的原因主要为本调查的对象是本科毕业生。

3.关于人才培养的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可知,本专业毕业生在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方法中选择比重最大的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的实验(个案百分比为71.9%)以及见习实习(个案百分比为66.7%),其次为理论讲授(个案百分比为22.8%)、小组讨论(个案百分比为28.1%)和学生翻转课堂(个案百分比为28.1%)。

由表3也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更多地集中在增加社会实践和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在调查中,本问卷还设计了关于人才培养建议的开放性题目,调查结果大部分仍是集中在社会实践和交流、沟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这说明本专业在今后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尤其重视与学生就业有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等相关实验实践的设计,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路径讨论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从本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和岗位来看,本专业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方面的工作。进一步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得知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应该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根据调查结果和胜任素质模型分析,提炼本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模式应该为: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其中知识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包括基础技能和专业技能,素质为综合职业素质。

2.凝练专业知识结构,优化课程体系

要提升本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知识的培养是前提。根据胜任素质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是整个专业培养的基础,大学英语、计算机、数学、政治、体育课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课程体系应该以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和社会保障学三大学科为核心,在三大核心学科基础上拓展相关知识。技能知识方面,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和市场营销是本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知识,这与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密切相关。同时,公文写作、文献检索等综合知识与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契合度较高,也应该进一步强化。

3.强化实验实践环节,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要强化本专业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关键在于实验实践环节的设计。实验实践的内容与本专业的知识结构应该遥相呼应,实验实践内容也应当包括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三部分。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应该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大平台。

具体培养过程为:在大一、大二学年,强化专业基础实践,以校内实验室为依托,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在大三、大四学年,夯实专业实践,以校外见习实习为途径,组织学生深入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相关机构见习实习;全程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胜任素质模型中尤其强调特质动机等综合素质在工作绩效提升中的重要性,也说明综合素质与工作需求的契合程度决定毕业生工作业绩,因此,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要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活动,深入社区等基层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各种校内外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社区公益服务活动等,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应该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改进和探索。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通过采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交叉,不断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通过自主选课和充分利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展个性,逐步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注 释

①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2

参考文献

[1]唐运舒、骆正清.工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社保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3)

[2]曹信邦.财经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经济师,2006(4)

[3]张军.走出理工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之路――重庆理工大学社保专业的建设与探索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3)

[4]吴传俭、元林.医学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

[5]曹永红.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2)

[6]林建鸿.农林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14(10)

[7]黄任民.经典著作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8]杨立雄.是“社会保障”还是“社会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中的社会保险偏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

劳动经济学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劳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对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越来越清晰,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一致选择。基于培养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定位,就要求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要处理好学科体系与实际需要、就业市场的关系。①这反映在教学上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而且也要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就业特点,注重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劳动关系是研究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制度模式和运行规律,是一门涉及管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叉学科,目前在很多本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和劳动经济学专业等经管类专业均有开设。该课程属性决定了劳动关系课程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知识的讲授,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协调处理劳动关系的实践能力。就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来讲,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由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因此对于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应该是不同的。比如劳动关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劳动关系管理师”,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基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内容范围应该就有差异性。但是,从目前我国一些开设劳动关系课程的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来看,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的学科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劳动关系课程的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制定与其他专业雷同,教学内容难以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这一课程的特定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不能真实有效地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就难以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东莞理工学院的教学团队从2007年开始对劳动关系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分别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劳动关系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

1 修订教学大纲,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制订课程教学目标

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培养的是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工程师”,其专业技能之一是具备劳动关系协调和处理能力,②且这种能力应该是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和实务操作中。结合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人力资源管理者就必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根据这一情况,将劳动关系的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为“力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加强对我国(国家、广东省和东莞市三个层次)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并使其初步具有运用自己掌握的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劳动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关系问题的能力。”

2 重新编排教学内容,突出应用性特征

在新的课程教学目标指导下,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目标,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将劳动关系课程内容划分为“理论篇” 和“实务篇”。其中,理论篇主要包括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理论和劳动关系主体角色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当前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和一般规律;实务篇按则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来设置,包括招聘录用管理、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合同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培训和保密制度、离职管理、特殊员工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和非标准劳动关系管理。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可让学生们清晰地认识到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由于受课时的限制,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理论篇与实务篇的学时分配为1:4,同时在实务篇内容的教学中,强调以劳动法律法规为基石,以企业的用工流程为主线,从劳动相关法律法规视角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薪酬、绩效、培训、离职等各个环节如何规范合理用工,以减少和防范劳动纠纷的发生或顺利地处理劳动争议,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针对学校学生生源地和就业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尤其以珠三角和东莞市为主的特点,在实务篇内容的教学中无论是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讲解与运用还是案例的选用侧重以广东省和东莞市为主。

3 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核心集中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基本问题上,要全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除了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积极改革外,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一大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或记”的课堂灌输教学方法改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施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教师根据每个知识点来设计案例,案例的选择尽量选择广东省尤其是东莞市的企业实例,这样既可降低学生的距离感,又可以让学生对本土的劳动关系状况有真实的了解;其次,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如在招聘录用管理中选择“广东东莞诺基亚乙肝歧视案——2007年十大劳动纠纷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后,先让学生讨论分析这起纠纷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给用工单位的招聘管理的启示是什么?然后老师再对学生的讨论发言及案例分析结果作出点评和总结。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固然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但由于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制约,而情景模拟则通过为学生创设现实活动中的情景,进行仿真实践,来弥补学生社会实践的不足。在劳动关系的课程教学中,情景模拟主要用于招聘广告的设计、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劳动争议的处理中。

第三,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这个环节中,主要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为真切地了解、体会和认识社会。

“请进来”是指在教学中邀请本地企业、工会、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和律师事务所等组织中的相关资深从业人士,来学校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开展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以此给学生创造与实战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机会,以加深对劳动关系实践的理解,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走出去”是指学生到校外进行劳动关系相关的体验性认知活动和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第一,要求每位学生到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企业至少收集一个劳动纠纷案例并进行整理分析;第二,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的招聘现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第三,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关系相关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如先后组织了以“《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以东莞市为例”、“《劳动合同法》背景下高校后勤劳动用工的若干思考——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工会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作用——以东莞市为例”、“金融危机对东莞市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对策”、“东莞市劳动争议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东莞市2010年重大劳动争议案件为例”和“集体谈判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由东莞市新生代农民工劳资引发的思考”等多方面的专题调查与研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调研,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劳动关系实践的认识,而且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毕竟劳动关系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或是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都值得教学人员去探究,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切实培养出大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优秀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0年东莞理工学院教研教改项目“《劳动关系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莞工教[2010]77号(E3505108)资助

注释

劳动经济学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劳动密集型企业 订单式培训 校企合作 人才策略

我国企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性企业,其主要需要的就是大批劳动力。但是,自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劳动力短缺发展困境,尤其在一些经济发展非常快速的地区,其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而且较为严重的问题是这种劳动力短缺现象正由沿海地区逐步向内陆省份蔓延开来,甚至出现了大范围的“缺工潮”和“用工荒”。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积极转变原来的用工观念,主动采取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与高校合作实行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策略,做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招聘工作,建设一支长期稳定的员工队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事实上,在当今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在以劳动力为主要生产力来源的企业里,人才显得更为重要。

一、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短缺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在当今时代,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显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了。但是,我国企业很多都没有能够摆脱这种低层次的发展模式,劳动力仍然是主要的竞争优势。

1、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短缺现状

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已经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劳动短缺现象,它给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具体表现如下。

(1)企业招工较难。如今社会上愿意从事制造业的员工并不是很多,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十分吸引劳动力。但是,我国企业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主要还是依靠劳动力的大量投入而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因此,这二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较大的矛盾体。一方面,企业想要降低招工成本,而另一方面应聘者则要求更高的福利待遇。

(2)企业员工队伍不够稳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维持稳定的员工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日益严峻的招工形势,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要想真正维持稳定的员工队伍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近些年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流失率是较高的,很多人频繁跳槽,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不够科学。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仍然较为传统,加之劳动力日益严峻的短缺现象双重发酵,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了较大的员工管理难题。有些企业只是把员工管理看作是一项简单的行政辅助工作,并没有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员工管理,从而使得这些企业的员工管理缺乏对市场深入分析的前瞻性,也没有能够完全走出传统的员工管理模式,忽视企业文化建设,无法构建成熟的员工激励机制。

(4)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使得劳动密集性企业面临着转型需求。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长期以来都是主要依赖于低劳动力成本。但是,最近这些年来,劳动力成本日益攀升,很多企业无法尽快转型,以应对劳动力成本攀升的现状,有些企业不得不破产。这就使得企业必须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但是,转型谈何容易。因此,这就造成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同时,一些新生代农民工的新诉求给企业招聘和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挑战。

2、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短缺原因

劳动密集型企业之所以会面临这么多的人力资源管理难题,原因就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快。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口的寿命不断延长,这就导致了老龄化社会的形成。这种老龄化社会使得可用劳动力变得越来越少。同时,农村劳动力输出也出现了增速减缓的现象。这是因为这些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输入的数量非常有限,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我国劳动力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这种劳动力短缺现象具有不可逆转性。

(2)劳动力的流动方向不利于企业吸引劳动力。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面临了严峻的人力资源困境。具体来说,我国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使得原本要流出来的劳动力呆在原地方或者就近务工,还有很多劳动力选择自主创业。尤其在那些工资福利和工作环境多年未变的地区,对于劳动力的吸引力明显下降。这就导致了劳动力迁出缓慢,而需要劳动力的地区又不能够很好地吸引劳动力,这就产生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3)产业升级使得劳动力需求日益旺盛。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使得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了更为恶劣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接到新单子,也催生了对于劳动力需求的不断上升。但是,很多劳动力不愿意回到工作岗位上来,从而造成了一些企业的用工缺口。

二、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类型及实施过程

所谓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指的就是企业与高校之间签订一定的培养协议,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来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让企业与学校双方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去,还要做好人才管理,企业应该能够履行协议约定来组织学生进行就业。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是一种教育方式,它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办学模式,有利于最大化地发挥出企业与学校各自的资源和条件优势,为企业提供合适的人才,为学校实现教育体制创新。

那么,作为一种源于商业活动的“订单”一词,其原先的含义就是指买卖双方订购货物的合同或契约。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步与市场的需求进行同步,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先配置。因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才正式进入到教育领域中去。根据笔者的经验,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明确了合作法人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其中,学校被看作是人才供应方,企业是人才需求方;第二,确定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标准,企业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用工需要进行具体的人才培养,而学校又要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之下对人才进行培养,让他们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并多方面学习各种相关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规定了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这种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对相关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学校重视理论教育,而企业重视实践教育,校企双方应该合作协商,最终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第四,约定了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校企双方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共同组建专门的人才培养组织与机构,探讨并负责人才培养的具体事宜,并对双方做出各自的责任约定。

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类型并没有一个非常统一的建议。这里,笔者结合了多方面的做法和看法,提出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应该包含直接订单和间接订单两种。就直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来讲,它主要包含了学前订单、学中订单、毕业季订单三种方式。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学校在进行相关的市场调查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直接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这其中没有其他第三方的介入,仅仅是校企双方的共同参与。就间接订单而言,它是指学校与企业并不直接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而是通过中介机构或销售企业之间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其中的中介机构和企业会对学生的订单式培养进行二次分配。一般来说,间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包含了与中介机构订单和与中间企业订单两种方式。关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一般有:达成订单、招录学生、实施培养、上岗考核、岗后关注等几个阶段。

三、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行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应该实行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策略,让企业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制定共同的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培养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来说,这样的人才培养是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具体来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专业的多学科性质决定了改革的必要性,充分的社会调研是改革进行的前提,企业的实力及学校的师资是改革得以进行的资本,学院、企业、学生的相互支持和配合是改革得以进行的保障。我们要根据一定的实施步骤来采取相应的措施,结合实际订单式人才培养情况来让企业与学校能够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中来。笔者认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采取具体的策略进行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具体策略如下。

1、企业要积极参与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来

这就是说,企业在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们应该参与员工教育培训课程的设计,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应该参与员工教育培训时间的设计,合理安排工作与学习的时间,充分发挥出企业在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中的开发作用。这就是说,企业应该秉承长远的发展观念来看待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把企业自身看作是人才招聘单位,又要把自己看成是育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扮演好企业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习型企业身份,做好学校人才培养的参谋和助手。具体来说,企业应该做好课程设计的参谋,让学校的课程设计和专业方向紧密结合行业的发展规划,依据企业发展动态及时进行调整,让企业参与的学校课程设计变得更有针对性、适应性、可行性。企业还应该做好学校课程实施的助手,让学校课程设计能够体现企业的需求,让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做好课程评价的主角,根据实际情况,搜集并应用各种信息来形成一个科学的课程决策和课程评价,从而使得学校的课程能够摆脱纯理论的困扰,增强学校课程的实践性能。

2、学校也要积极发挥出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积极发挥出课程开发的主角,而不是配角的地位。因此,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实现合作,充分发挥出学校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学校应该发挥出课程体系开发的组织者作用,课程实施的领导者作用,反馈信息的收集者作用和课程改进的主持者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让学校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能动作用。具体来讲,学校应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到新建企业或新开发项目的企业了解人才需求状况,加强学生实训实习场地及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并积极推进办学模式和办学方式的改革,使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实现无缝对接。学校可以提供课程订单,明确人才培养的层次,整合师资力量,全程跟踪各培养环节,教师高度负责,辅助完成各项任务,确保人才质量,实现校企互补。

3、政府应该积极推出并不断优化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

为了切实推进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机制,不断完善相关的人才培养政策,推进学校的教育体制进一步改革,完善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或锻炼的指导,从而形成一个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但是,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一些地方政府虽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也采取了一定的政策性措施,但是,实际执行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因此,各个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落实各项政策,不断优化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双方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实现投入支撑、政策保障、督导激励。

4、学生也应该在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对于校企双方来说,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忽略掉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因此,在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因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就涉及到学生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前途。在最后确定具体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应该首先让学生及其家长充分了解这种订单企业的具体情况,听取多方意见,全面了解订单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情况,让学校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内容以及企业的相关情况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从而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评价,最终为自己做好人生的规划和定位。

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在当前用工荒的大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积极采取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企业自身的需要出发,让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发展方向、规划相结合,与企业的发展实力、经济基础相结合,与企业的经营生产状况相结合,与企业的人力资源有效使用、人才结构及其变化趋势相结合,从而革新招聘理念和招聘方式,加强劳动契约的稳定性,逐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建立多重薪酬激励方案,重视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建立和谐的雇佣关系和人际关系网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以减缓劳动力短缺压力,运用“内迁”策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以维系企业竞争力,从而使得订单式校企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小琼、李桂霞:“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2] 李桂霞: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劳动经济学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一、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资源。基于人才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将人力资源作为助推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现代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战略逐渐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战略。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努力寻求适合人才成长的各种生态环境,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以此推动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人力资源在推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每个企业自身特点存在差异,导致了人力资源在实际开发与利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奖惩手段单一且倾向于表层化,因而无法激发员工工作中的积极性;员工的思想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整体素质偏低,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机制来提升员工的素质与能力;没有根据具体人员的特点合理安置岗位,因而在人事分配制度上产生一系列问题。企业需要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系类切实可行的措施,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利用人力资源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与传统的人事管理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充分认识到了人的智慧与作用,因而树立了“人本”的管理理念,更加注重对员工综合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在管理方式上也更加广泛、灵活。企业的未来靠设备、靠技术,但归根结底还是靠人才。所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人力资源条件,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对规划方案进行完善,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清晰。设计与实施是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流程只要是:在充分了解了企业的各项工作目标之后,有重点地设计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然后将人力资源规划方案运用于企业的工作实践中去,通过观察实践后的工作成效,找出缺陷,不断进行完善。人力资源规划能够及时调整人员短缺问题,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因人员减少而对企业造成的巨大影响。

第二,建立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机制。

根据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企业员工的自身特点,建立适合企业与个体的提升机制,是企业工作中的重点。首先,建立员工教育培训机制。在组织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传统的培训方式,采用集中授课式与单式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集中授课式培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运用技能结合起来传授给员工,面对的培训对象数量多。而单式培训,则能够根据技能人才、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才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从而有效满足不同人才队伍的需求。其次,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有些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低,主要原因是员工在工作中人浮于事的现象较为普遍,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因此,积极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设置以激励为主的奖惩机制,并将奖励落实到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再次,建立员工评价机制。评价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员工上一阶段工作情况的总结,同时也是员工下一阶段的工作指示。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有助于评选出工作模范,以此为标杆,促使员工找出自身方面的不足与差距,从而明确以后工作中的奋斗目标。

第三,以组织建设为保障,开发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开发,离不开组织建设。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优化劳动组织的核心任务。优化劳动组织的核心任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便捷。企业可以通过科学设置劳动组织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来实现优化组织建设的目的。在科学设置劳动组织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要以经济学规律做指导,使劳动组织机构符合劳动生产率的要求,避免因机构的重叠而产生内耗或踢皮球的现象。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方面,企业要完善人事分配制度,根据不同岗位的具体需求合理配置员工。其次,着力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企业应该以员工工资与晋升机制等切合员工利益的问题为改造的切入点,大力进行改革。员工的薪资与晋升空间是促使员工积极开展工作的内在激励因素。因此通过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拓展员工晋升渠道,加大员工培养力度以及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等方式,能够有效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劳动经济学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一、今年以来珠海市劳动保障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加强管理服务,着力构建人人享有就业机会的服务体系

2007年,我市围绕“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精神,通过完善和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强化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建立促进就业联动机制等措施,帮助城乡居民实现就业再就业,较好地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着力构建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新的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精神,我市出台了就业再就业补贴标准和申领办法、再就业优惠证发放管理办法、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培训、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使我市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健全,更加符合珠海实际。制定了旨在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四大”配套政策,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激励的政策体系正逐步健全完善。建立起失业预警机制,对全市劳动力的就业和失业状况进行动态跟踪管理。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进行季度通报,实行年度考核,形成层层落实责任的格局。1—11月份,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8244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08.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6%,控制在年度目标3%以下较低水平。

——着力构建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全市23个街道(镇)和290个村(居)分别全部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劳动保障服务站,并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理员,组织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基本形成了覆盖市、区、镇街和村居四级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并与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培训机构以及经过认定的社会职业介绍、培训机构组成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二是市、区、镇(街)和村(居)四级联动,“就业直通车”服务进西部农村、进基层社区、进园区企业。今年以来,共开出“就业直通车”19趟,参与企业243家次,提供岗位4800多个,推荐录用874人。三是大开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及时和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共收集和适合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1.78万个,达成就业意向3236人。四是全面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就业环境,全市纳入劳动用工管理的用人单位31126家,用工总人数54.2万人,其中外来工31.1万人。到11月底,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444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4.4%。

——着力构建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一是继续推进“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全市农村青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4268人,对3492名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指导培训。二是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培训工程”,为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创业指导培训,共有591名城镇失业人员和335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创业指导培训,培训合格率达98%,创业成功率达34%。三是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全额完成省下达的95名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四是开展企业劳资管理人员培训,共培训企业劳资人员2500多名,对规范企业劳动保障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卓有成效,全市共有35469人参加各类职业资格鉴定考试,30966人获取各类资格证书,培养高技能人才4406人。

——着力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培训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工在岗培训为主要形式、以企业、公共培训机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三方联动”的多层次、立体化培训组织保障机制。二是组织专家编写适合农民工特点的通用教材,投资50多万元编写发放《珠海市农民工培训通用读本》,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三是制定适合农民工岗位培训的能力考核标准,编制了《农民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技术规范》,有效解决农民工培训原有职业工种严重不足的难题,实现农民工技能提升愿望、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国家专项职业能力标准的“三结合”。四是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指导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鉴定,确保农民工技能培训质量。全市共落实农民工培训资金1350万元,完成26530名农民工的培训任务,有23877名农民工获取各类专项能力证书。

——着力构建面向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体系。一是健全“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公益性劳务派遣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机制,举办2007年再就业援助月活动,共为6493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帮助2231名就业困难的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完成年度目标的111.6%。二是实施“珠海市百企扶百村就业工程”,重点做好斗门、金湾等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就业。全市208家企业与169个村(居)委会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新招收农村劳动力5161人。三是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14个社区纳入试点范围,共帮扶1600人成功就业。四是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完成平沙、红旗两农场6.09万家庭人口、3.9万劳动力资源状况的入户调查;制订帮扶实施方案,举办农场职工子女专场招聘会,解决了3675名华侨农场失业职工子女的培训就业难问题。五是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全市落实就业资金2411.2万元,兑现各项补贴资金794.4万元,惠及1.9万名城乡劳动者。到11月底,全市23581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完成年度目标的104.5%。

(二)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完善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制度框架

——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有新突破,基金支撑能力明显增强。截止到11月底,全市五项险种参保人数达284.4万人次,同比增长13.48%,其中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65.6万、57.8万、71.6万、59.3万、30.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14.84%、12.88%、14.21%、13.12%、12.12%。五项基金当期征收29.4亿元,支付15.1亿元,历年积累73.8亿元。社会保险基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个人帐户实现全额积累,各项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突破,政策保障待遇水平逐年提高。全面贯彻落实国发〔2005〕38号和粤府〔2006〕96号文精神,出台了《转发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决定的通知》(珠府〔2007〕1号),对我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完善。组织开发业务信息系统和开展新政策宣传培训,启动做实个人账户和视同缴费账户的建立工作。调整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办法,全市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将增加130元左右,为近年来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建立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新机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参保人的利益。今年以来,我市已共为124名参保人办理了提前退休审批手续。

——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有新突破,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6年,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我市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力度,初步建立起低水平广覆盖,在缴费水平上体现城乡差别,在制度模式上实行个人帐户全额积累的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到今年11月底,全市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3万人,参保率达65.84%,领取老年津贴人数2.9万人,同比增长16.3%。政府财政对农保的政策投入进一步加大。9月份,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财政补贴比例由原来的15%提高到20%,储备基金投入规模由原来每年400万元提高到600万元。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有新突破,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在2006年出台实施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我市出台了《珠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外来工大病医疗保险和未成年人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以外的本市户籍城乡居民,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具体包括18周岁以上本市城镇无业居民和农村居民,成功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向医疗保险并轨。该《办法》初期基金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250元、市区财政补贴150元;采取住院+门诊病种的保障方式,起付标准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执行;并对享受低保待遇居民、重度残疾居民、经济困难的农民和被征地农民等特殊人群实行政策倾斜。对于较好地解决部分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致困”问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有新突破,各项保险的保障能力逐年增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工作,未成年人医疗保险扩面工作有新进展,到11月底,参保人数达13.9万人。开展农民工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实施农民工工伤保险“平安计划”,我市农民工参加医疗、工伤保险人数分别达27.8万和29.2万人次。加强定点医疗服务单位的管理与考核,完成了174家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全面考核。进一步完善了准入机制,完成28家医疗机构和53家药店申请医疗保险定点服务资格。通过举办电视竞赛、现场咨询活动和劳资人员培训等方式,积极开展工伤预防工作。积极开展伤病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工作,为62名困难伤病职工办理一次性临时生活困难救助4万多元。贯彻执行新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全市共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86例,工伤认定申请1996宗。

——企业年金工作有新突破,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1-11月份,全市共为23家企业提供了企业年金的指导、审核和备案工作,企业年金参加人数2591人。目前,我市共有38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年金基金积累达1.2亿元,惠及职工1万多人。基本建立起以基本养老金为主体、企业年金为补充的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按劳动保障部和省的要求,出台了《珠海市企业年金整体移交方案》,并在年底前将原在社保基金管理中心管理的所有企业和职工的年金资产、个人帐户信息和业务档案等资料,整体移交给具备资格的金融机构管理运营。

——基金监管和反欺诈工作有新突破,确保了社保基金平稳运行。以非现场监督为主,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督相结合,劳动保障部门为主体与各监督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同监管的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检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没有违规征缴、违规经办、超范围支付和挪用社保基金情况发生。加大社保基金征缴环节的稽核力度,共稽核用人单位1114家,涉及用工人数30.5万人。认真开展社保基金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配合做好市人大对社保基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执法检查。协调财政、地税、社保三部门业务,妥善解决社保基金管理和财务核算的“时间差”老大难问题。严厉打击社会保险欺诈行为,查处社保基金欺诈案件16宗,挽回基金损失12.1万元,对举报有贡献的25人进行了奖励。1998年度以前被挤占挪用的社保基金全部回收。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有新突破,退管示范点建设的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围绕“夯实基础、强化管理、突出服务”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强基础建设和健全管理手段等措施,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企业退休人员满意度不断提高。到11月底,全市共有企业退休人员35262人,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34204人,实现社会化管理率97%。基本建立起1个省级示范点和5个市级示范点,对全市退管服务工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完善执法机制,努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劳动关系调整机制更加健全。一是加强各区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和街道(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建设,3个行政区和18个街道(镇)分别成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会议制度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二是按照“一单位、一户口”的原则,率先研发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全面建立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监察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用人单位诚信守法情况和主办监察员工作情况进行量化管理和有效监控。目前已为2570家企业建立信息档案。三是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机制和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机制,化解突发59起,涉及6700人;省内首份“劳动保障协查通告”,在《南方日报》等媒体上曝光了3家存在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用人单位,有效遏制了欠薪逃匿事件的高发势头。四是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确定农民工工资水平,并通过日常监察和专项执法检查,使农民工工资拖欠和工资偏低问题得到改善。五是积极开展百货商场、物业管理、出租车、洋快餐等行业领域劳动保障管理调研活动,为专项治理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五是加强对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督促指导,在高新区设立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中队,有力推动我市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发展。

——加大监察执法力度,专项执法检查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加强日常劳动保障监察力度,截止11月底,全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主动对3615家次用人单位进行了巡查监察,涉及劳动者57.72万人次。二是通过在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建筑施工用工管理台帐、建筑企业员工管理手册、建筑企业员工劳动保障手册,做到建筑施工企业员工“上岗有手册、信息有档案、管理有秩序、流动有记录、工资有保障、大病有治疗、伤残有救助”,有效解决建筑工地劳资纠纷频发的问题。今年以来,建筑施工企业因欠薪引发的减少了70%。三是依法打击取缔“黑中介”,维护我市劳动力市场秩序健康稳定发展。共检查经营性职业介绍机构30家次,查处非法职业介绍机构4家。四是加大对恶意欠薪和欠薪逃匿行为的查处力度,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逃匿机制不断深化。及时妥善处理了翠微志威玩具厂、金村田制衣厂、展扬饰品厂等多起群体性突发事件。

——加强企业工资的宏观调控,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通过网上申报的数据采集方式,在6月底向社会了2007年珠海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同比增加52个工作(岗位),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指导性。认真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工作,通过开展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综合考虑GDP增长幅度、物价水平、人均消费水平等因素,制定了我市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上报省厅。与市总工会联动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外商投资协会和民营企业商会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

——建立高效快捷的调解机制,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工作稳步推进。启用劳动仲裁软件系统,实现立案、受理、排庭、结案等信息化管理。改革办案方式,规范仲裁程序,建立快速处理特案制度,实现“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高效服务。实施弱势救济维权工程,为涉及欠薪和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弱势劳动者合法权益,共为300余名经济困难的职工减免缓交仲裁费用达10.13万元。建立劳动关系协调会议制度,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共同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打造星级仲裁庭,搭建优质服务平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基本实现“劳动仲裁信息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案件处理人性化”。到11月底,全市共受理仲裁案件1060宗,涉及劳动者3912人次,涉案金额达6694万元,结案1046宗,案期内结案率达99%。

——建立劳动保障维稳机制,有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畅通渠道,健全制度,规范程序,落实责任,健全处理的联动机制,完善全市劳动保障不稳定(隐患)因素包案台帐制度,建立起处理问题和处理的长效机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截止11月底,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共接待来访群众1539批次,涉及劳动者3771人次;立案案件3940宗,案期内结案率100%;处理30人以上集体上访36宗,涉及劳动者人数4562人次。深入开展劳动保障系统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全市共接待来访群众909批次,涉及劳动者2037人;带案下访处理突出问题286件,结案率达100%。

(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有新面貌

——技工教育发展有新局面。进一步理顺了市技工学校的管理体制,确保了教学秩序的平稳过渡。开展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在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和鉴定工作,与浙江大学、格力集团等著名大学和企业进行合作办学,取得较好的成效。今年,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招收新生1180人。

——信息化建设有新成果。珠海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核心业务运行稳定,功能和性能都有显著提升。完成失业保险业务协同系统开发并投入运行使用,及时妥善处理好POS机暂停交易的突发事件。劳动保障信息化公众服务取得重大进步,网上数据查询更加完善和方便,“12333”咨询热线稳步运行,每月话务量超过8万人次。

——行政服务效能有提高。围绕各时期劳动保障中心工作,以“三服务一促进”为主题,机关作风建设不断深入开展,工作作风和服务效率得到提升。全面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行政行为,加强内部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依法行政水平有显著进步。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缩短公文流转时间,办公效率有明显提高。

——社保经办能力明显提升。不断加强社保经办队伍的工作作风和业务素质,经办机构的服务意识和经办能力有明显提升。加强内部控制和日常监管,内部管理不断规范,服务环境和手段不断优化。创新服务手段,完善业务操作系统,推进网上电子申报业务,经办业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网上申报单位已达到1200多家,占参保总人数的65%。

——宣传信息工作有声势。普法宣传工作形式多样,重点突出,密切配合和推进各项劳动保障重点工作,使劳动保障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通过举办电视竞赛的形式,对《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劳动保障政策法规进行普法宣传,取得了明显的宣传效果。政务信息报送数量和质量在省、市名列前茅,“领导重视、群众关心、部门支持”劳动保障工作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劳动保障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尽管我市在就业再就业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公共管理服务也不断得到加强,但部分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稳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难和结构性失业问题依然突出。职业培训存在规模小、层次低等问题,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与促进就业三者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二是社保扩面征缴仍有死角。特别是百货商场、餐饮零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参保率普遍不高,非公有制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比较脆弱。同时,受村集体财力及村民本身经济条件所限,部分地区的农保扩面工作进度不理想。三是劳动关系协调任重道远。当前,我市劳动关系总体稳定,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劳动关系更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劳动争议预防和处理工作将面临较大的压力。基层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力量相对薄弱,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三、2008年发展思路和主要工作措施

2008年我市劳动保障工作思路:按照十七大报告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为主线,以解决劳动保障领域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坚持抓创新、促发展,抓落实、促提高,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创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再就业制度体系,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服务体系和帮扶体系,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的劳动关系调整体系和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支撑体系,推动劳动保障事业跨越式发展,实现“壮有所用、劳有所得、病有所医、难有所助、老有所养”,为促进和谐珠海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按照上述发展思路,做好我市今后的劳动保障工作,实现劳动保障发展目标,归纳起来,就是要“围绕一条主线,依托两大平台,解决三大难题,完善四项长效机制,做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围绕一条主线。就是要围绕“安民生、促发展、保稳定”这一主线,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权益维护问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报告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上来,充分发挥好劳动保障工作“关注民生、促进公平、维护稳定、服务大局”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解决好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劳动保障事业新的发展。

(二)依托两大平台。一是依托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平台。劳动保障的深入开展离不开信息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效便捷的需求离不开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市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大框架已经建立,各项核心业务正逐步深入开展。为此,要充分发挥好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大平台的功能作用:要利用好劳动保障信息网站这一信息查询“窗口”;要利用12333服务热线这一密切企业群众沟通联系的“桥梁”;要利用好网上电子申报系统这一便利企业群众办理业务的“渠道”;要利用好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一政务办公流转“平台”。二是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随着劳动保障工作重心的逐步下移,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是我们拓展工作的载体和依托。基层劳动保障站所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充分发挥好镇街劳动保障服务所和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的职能作用。

(三)解决三大难题。一是解决好部分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难问题。主要是解决好“4050”大龄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难问题、部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难问题、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问题、华侨农场职工子女的就业难问题。二是解决好部分政策边缘群体的社会保障难问题。主要是部分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低的问题、早期离开国有企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部分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经济组织和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参加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难的问题、高危行业从业人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的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转问题。三是解决弱势困难群体的维权难问题。主要是解决工伤病患者的维权难问题、欠薪逃匿事件的劳动者维权难问题、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建立等问题。

(四)完善四项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促进和扩大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城乡居民享有比较充分就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对领取失业保险金范围的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的,列入失业保险基金的扩大范围。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确保按时完成国家试点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打造就业服务品牌,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改善就业再就业环境,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就业。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强化技能和创业培训,深入推进退役士兵、再就业的国内培训工程,实施青年随岗师训就业计划,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大力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完善创业服务手段,扶持创业式就业,提高城乡居民的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尽快出台鼓励高技能人才出台的“四大配套政策”,指导企业建立职工培训制度机制,组织开展全市技能大赛活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

二是完善促进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完善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发展目标。继续落实扩面征缴工作责任制,以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重点,继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在继续确保政府补贴资金、老年津贴资金和战略储备基金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对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经济组织和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出台专门的帮扶政策,从而最大程度地化解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农保扩面工作的影响。继续加大力度推进企业年金工作,加快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做实和视同缴费帐户建帐工作,确保2008年底之前基本完成建立视同缴费账户的工作任务。积极推进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工作进程,力争到年底未成年人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80%。加强基础管理,严格工作规程,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的大检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和待遇的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完善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人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健全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网络,以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为平台,提高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程度。以提高劳动争议处理能力为目标,以机构、队伍建设和制度创新为重点,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和监管,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实施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继续实施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和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恶意欠薪制度,最大程度上避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推进建筑施工领域劳动保障管理的基础上,着力规范商业零售业、物业管理等行业的劳动保障管理工作。加大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执法力度,做好农民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

四是完善促进劳动保障事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夯实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基础。要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优势,继续创新和完善我市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推进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经办机构规范服务行为依法处理劳动保障事务。健全和规范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等工作机构,加强街道(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培训信息系统,实现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各关键环节的协同联动;大力推行网上办公自动化,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树立劳动保障部门良好社会形象。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创新劳动保障管理体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关系事关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五)做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出台实施,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珠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政策的覆盖人群约有25万人。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参保办理等具体工作做起,全力以奔赴,推动政策的顺利实施,争取“人人享有医疗保险”目标早日实现。同时,要积极申报2008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部级试点城市,以争取国家及省对珠海城乡居民医保工作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二是继续推进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素质和技能。加强农民工培训的组织体系建设,扩大参与农民工培训的民办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的范围,积极吸纳日常管理规范、技术水平领先、行业优势明显的用人单位参加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工种(专业)的研发规程,推动更多企业、更多行业参与到农民工培训中来。发挥多方面的力量,努力扩大农民工培训规模,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是重点抓好几项基础工程建设,努力夯实劳动保障事业发展基础。一是筹集资金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险经办服务窗口大楼建设,促进劳动保障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二是加快珠海市技工学校南屏新校区的建设,努力构建集技工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实训基地“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就业训练基地,营造职业培训与技工教育“职能清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三是加快斗门区公益性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尽快将其建设成为一个功能齐全、有一定规模的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直接服务于珠海西部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区域性劳动力市场。

四是加强劳动保障干部队伍建设,努力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组织保障,离不开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氛围。要继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全体干部职工要求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创新意识、人本意识、服务意识等四种意识,切实增强开拓创新能力、依法行政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廉洁自律能力等四种能力,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