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指导意见

产业指导意见

产业指导意见

产业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总书记在党的报告中精辟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样道理,一个地区没有先进文化引领,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落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十分关键的时期,省委明确要把建设成为西部中心城市,省委提出理顺和管理体制,所有这些给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

这样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发展形势,必然给文艺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此,我们文艺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服从和服务于建设西部中心城市这一总目标、总任务,广泛团结各方面各领域文艺工作者,努力打造文化中心,弘扬特色文化,让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要围绕总目标、总任务,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建设西部中心城市注入强大的思想活力。要通过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艺作品,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一切为了发展的大局观念,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特别是在文艺创作上,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当前发展机遇和建设实践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的有利契机,紧密联系的实际,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力度,创作一批反映西部中心城市建设,反映开发建设,反映人民服务全局而放弃局部利益,反映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邻里和睦、生态文明、敬业奉献的各类文艺作品,为发展欢呼、鼓劲。宣传文艺部门要组织艺术家深入开发区,深入各镇、深入拆迁工地等现场和一线进行创作。

二、深化改革,努力形成与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文艺发展新格局

改革是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加快建设西部中心城市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提高文艺服务发展的水平。

要切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当前我市文化事业单位仍然存在“铁饭碗”的突出问题,运行效率偏低,服务水平不高,自我发展能力较差。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加快我市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步伐,努力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要突出抓好市歌舞团的改革,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一流文艺团体。要扩大公益文化服务覆盖面,继续深入开展文化下乡及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活动,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百姓,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扶持民间文化组织和文化产业发展,继续壮大民间文化组织队伍,促使文化产业形成规模,通过诗词歌赋、调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鼓励进步,讽剌落后;鼓励守法,讽刺违法;鼓励文明,讽刺愚昧。要大力发展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提高城市文化功能和品位,争取建设大型的会展中心、演艺场所。

三、挖掘资源,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与中原文化主流是一脉相承的,有自己特色,是开放文化、移民文化,是清官文化、爱国文化,是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在文化中,特色文化独树一帜。但是,的特色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水平还亟待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加大投入,打造形式上体现特色,内容上反映和谐、文明、发展的,有一定震撼力、影响力的精品。要整合社会文化团体力量,普及、提高调声、山歌、诗词楹联,大力挖掘和弘扬东坡文化,开发中和文化古镇。要大力抓市歌舞团建设,引导扶持建立以经营特色文化为主的文化传播公司。要保护好东坡遗迹、东坡故居,举办东坡论坛。千年东坡何处寻?在我。中和古镇,第一古镇;冼太夫人,巾帼第一英雄;东坡书院,第一文化书院,是文化的源头,文化的发祥地,读书人的圣地。要通过这些努力使人们感到,岛南有海上观音,西有冼太夫人!南有大小洞天,西有东坡书院!南有崖州古城,西有千年中和13景!如此,方能创出历史文化特色品牌。

四、加强领导,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做好文艺工作,关键在强有力的领导。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文艺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统一思想,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把文艺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各级党委、政府要正确贯彻党的文艺工作方针政策,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帮助解决文艺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制定的有关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政策和规定,加大对文艺工作的投入,为文联更好地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坚持“两点论”,反对片面性,尊重文艺创作、发展规律和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既要注意防止横加干预,又不能听之任之。

产业指导意见范文第2篇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原则

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为导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调整优化产业、产品、技术和组织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我省中小企业上规模、上数量、上水平。

总体目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

一、

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提升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发展强劲、主导产业特色鲜明、重点产业带动力强、产业之间协调发展的格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七个转变”,即:从传统、粗放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向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从初加工、粗加工产品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向深加工、精加工、高科技、高附加值为主的先进制造业转变;从发展传统商贸业向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从主要依靠省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从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业结构向环保型、节约型、循环式产业结构转变;从注重产品数量增长和低成本竞争向注重信用、质量、品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变;从小规模生产、分散化布局向规模化生产、集群化发展转变。

到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增加值、上缴税金、外贸出口额、固定资产投入年均增长12%、16%、15%、15%,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1.5%,万元生产总值综和能耗降至1.65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66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7.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

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坚持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鼓励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技术创新、安全生产、扩大就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发挥我省比较优势的产业、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发展。

限制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安全生产、资源和能源节约、环境保护,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能力明显过剩的产业、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的发展。

淘汰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产品质量低于国家规定或行业规定的最低标准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一)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发展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制造业。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皮革皮毛、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制造、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建材、冶金等产业,发挥我省传统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纺织服装、皮革皮毛产业:重点鼓励企业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装备,发展高档面(皮、绒)料、新型纤维、功能纺织品、装饰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和名牌服装。

机械制造业:重点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发展精密加工设备,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控制设备与系统,工程机械、食品机械、新型农机等专用成套设备。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重点推广节能降耗及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发展精细化工、合成材料、化工原料、中间体深加工、氯产品系列及配套专用材料。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点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合资合作,扩大规模化生产,提高主导车型及产品的竞争实力,培育、发展关键零部件和专用车。

家具制造业:重点搞好产品结构调整,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加强和改进产品设计,提升产品档次,开发研制舒适、个性、安全、环保产品,打造名品、精品,实现生产、销售、运输、仓储和其他配套服务一体化。

建材业: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优质浮法玻璃、精品石材、高中档建筑卫生陶瓷、混凝土制品、粉煤灰烧结砖等新型建材,提高建材产品档次和加工深度。

冶金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替代进口的钢材品种,推进钢铁产品升级换代,努力提高板材管材和特种钢的比例。大力推广“三干”(即干熄焦,高炉、转炉煤气干式除尘)、“三利用”(即水的重复利用、副产煤气二次能源利用、高〈转〉炉渣处理及利用)、“三治理”(即氮氧化物治理、烟气二氧化硫治理、焦化酚氢废水治理)等节能、综合利用和环保技术,力争实现“负能”炼钢、废水“零排放和废渣全利用。积极开发在高炉和焦炉喷吹(添加)废旧塑料、轮胎颗粒等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装备。

(二)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扩大产业规模,推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和加工制品优质化。

粮食、油料加工业:以小麦、玉米、薯类深加工为重点,开发绿色食品、方便食品、特色食品、医药保健食品以及多样化的精深加工制品;油料加工以大豆、花生、棉籽为主,发展食用油和蛋白制品;围绕畜牧业,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

肉、蛋、奶加工业:肉类重点发展牛、羊、猪、鸡屠宰及其深加工;禽蛋类重点开发天然、保健、功能性产品,深度开发蛋黄精粉、软磷脂等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等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奶业重点发展配方奶粉、液态奶、酸奶等奶制品,加快发展干酪、奶油等深加工产品。

蔬菜、干鲜果品加工业:蔬菜加工重点发展有机蔬菜和绿色蔬菜保鲜、储藏及精深加工,发展冻干脱水蔬菜、冷冻菜、保鲜菜;果品加工要注重发展干鲜果品保鲜、储藏及精深加工。

水产加工业:水产品重点发展优质鱼、虾、贝类、海珍品等水产品精深加工和出口产品。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民营科技园区等载体,推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基地的发展。落实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医药产业、环保产业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

信息产业:加快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扶植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加速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按照规模化、产业化要求,延伸产业链条,搞好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信息产业发展。

医药产业:突出比较优势,坚持特色发展,加快利用先进的提取、分离、制剂和生产控制技术及装备,提升化学药加工深度,开发关键中药工程技术和现代生物制药技术,推进中药现代化,培育发展医药产业。

环保产业:重点发挥现有环保产业优势,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发展废气粉尘治理、水污染治理、固体废气物治理和环境监测仪器技术与设备,扶持环保骨干企业,扶持城市污水治理、多功能组合式工业污水处理等项目,培育环保产业基地,形成环保设备制造产业。

生物质能源产业:重点开发玉米等粮食作物、非粮农作物、木本油料作物、秸秆及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资源,处理好确保粮食安全与发展能源作物的关系,处理好稳定传统能源与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关系,处理好立足市场与政府支持的关系,处理好全面推动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处理好自主发展与对外合作的关系。发展龙头企业,培育生物质能源基地,形成新兴产业。

(四)全面振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提高服务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发挥服务功能,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就业能力,提升产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的应用,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

规范和提升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一线两厢”战略,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一线”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雄厚、技术创新能力强等优势,围绕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冶金、建材、石化、医药、箱包、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和新型服务业,集中力量建设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加工制造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

“南厢”地区要充分发挥交通、资源和综合实力较强的优势,围绕冶金、建材、化工、食品、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高起点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北厢”地区要充分发挥土地和能源、资源优势,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力和活力。依托能源和资源优势,围绕矿产开采、食品加工、机械加工、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生态林业,做强做大主导产业规模,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发展产业集群,调整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集中培育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规模大、链条长、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到2010年,全省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15个,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50个,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200个;全省60%规模以上企业进入全省各类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55%以上。争取每个县(市、区)培育1个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到产业园区集中,发展专业化、有特色的工业园区,增强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壮大百强民营企业、百家成长型民营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专业化协作,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三)实施名牌战略,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名牌产品企业扩大品牌经营规模,促进名牌产品企业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合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名牌培育和推介力度,促进名牌产品升级晋档,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依托,着力打造区域品牌,提升产业国内外知名度。到2010年,全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培育50个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1000个省名优产品和著名商标,1000个中小企业名牌产品和质量信得过产品。支持鼓励市场需求旺盛、带动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产品生产,限制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没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淘汰技术工艺落后、高能耗物耗、对环境和资源破坏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产品。

(四)推进技术创新,调整优化技术结构。以营造创新环境,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为重点,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程”,调整优化中小企业技术结构。引导中小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培育创新人才,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强技术合作,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信息化水平,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鼓励和支持在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中,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模具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努力满足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和公共服务需要,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到2010年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00个,产学研合作平台50个,培育300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五)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和产品,重点推进钢铁、有色、电力、石化、建筑、煤炭、建材、造纸等行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危及安全生产、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淘汰制度,依法关闭破坏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调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

产业指导意见范文第3篇

一、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统筹各类科技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集聚创新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逐步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型区域,为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先行先试,勇于突破。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推进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和良好环境。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在突出政府引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主导和企业主体的作用,以产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利益为纽带,广泛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坚持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把握主攻方向,确定重点目标,选择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和关键领域,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和积极引进科技成果,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三)发展目标

以现代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领域为重点,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经过5-10年,实现“两个突破、两个提高、五个翻番”和建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即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在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和提升支柱产业上取得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数、研发人员数、专利授权数、中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数等翻一番以上;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百亿元级新兴产业、千亿元级支柱产业和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群体、研发群体、创业(风险)投资群体以及中介服务群体,初步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到2020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50%以上,发明专利申请进入关中-天水经济区中等水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以上,基本建成以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为核心、以各县区工业园为辐射的统筹科技资源的现代材料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生态旅游目的地、现代中药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形成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服务创新体系和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实施六大工程,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

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科技资源发展现状、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依托关中科技资源优势,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优势特色产业提升的重大技术需求,着力实施六大工程,促进我市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一)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鼓励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引进科技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业。在重点产业领域,依托骨干龙头企业新建一批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并争取提升为部级。通过政府资助等多种形式,争取80%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加强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品牌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对获得中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企业,以及牵头制定国家标准的企业、科研院所,给予重奖。加大对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促其做大做强,逐步发展成新兴产业群。支持高端人才、科研人员、高校师生以技术、专利等作价创办科技型企业或科技中介机构。

(二)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建立创新平台长效投入机制,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创业服务中心、产业园、科技园、咨询中心等孵化器的功能,建设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行业共性创业平台。依托专业化检测、情报和研究机构,建立检测、科技信息、咨询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技术和设备服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设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和各县区工业园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积极引进国内外更多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大力发展技术开发、交易、评估、咨询、知识产权服务等中介机构,建立健全网络化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技术经纪人队伍,推进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改革,组建多种形式的专业、行业协会,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三)创新载体建设工程。提升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和各县区工业园产业的服务水平,支持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强化园区高端化、集约化、特色化的产业定位,引导创新型企业、人才、研发机构向园区集聚,把园区建成高新技术研发聚集地、孵化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加快省材料科学工程院分院、省循环经济研究院分院、中国核桃研究所、比亚迪新能源研究所、中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中心建设。以学院GAP技术研究中心为龙头,以香菊、天士力、盘龙等制药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组建“五大商药”技术联盟。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集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区域性产业集群服务组织等建立多种形式的创新载体,为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创造条件。

(四)创新型产业升级工程。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加速提升支柱产业创新水平。千方百计培育新兴产业群,争创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依托比亚迪、延长集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金公司等大企业集团,重点围绕太阳光伏、新能源、新材料,发展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群,建设千亿元级现代材料基地。重点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中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关键技术,形成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群。针对支柱产业链和新兴产业中的薄弱环节,制定专项扶持政策,组织定向招商活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承接能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五)创新人才集聚工程。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组织引进新材料、新能源、信息产业、现代中药、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积极加盟“关中-天水经济区人才合作联盟”,推进人才开发合作。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紧密结合起来,以重大项目和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为支撑,提供优良的科研、创业和生活条件,引进和培养创新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金融、管理等专业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加强企业经营者创新能力培训,强化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建立职业经理人机制,培养和造就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利用5-10年,引进和重点支持50名高端人才到商创业。

(六)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培育创新文化和法治环境,把自主创新理论、政策的学习宣传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风尚,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把创新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举办创新论坛、培训、讲座、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多种形式传播创新理念。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广泛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管理,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依法运用知识产权,提升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推动重大专利技术产业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环境。认真贯彻落实《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积极推进《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和督促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工作。成立市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全市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通过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加强对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动态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公布有关高技术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建立促进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协调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产业指导意见范文第4篇

一、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三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按照“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产业联动、协调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增强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的能力,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六个走在全省前列、做两个排头兵、发挥四个示范带头作用”的要求,因此加快发展物质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吸收就业多、综合效益好的第三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促进产业联动发展,推进产业现代化,促进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生活。

二、金融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我州循环经济发展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加强和改进信贷政策窗口指导,优化信贷结构,加快金融业务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金融对第三产业的信贷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金融对第三产业的推动和支持作用。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金融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第三产业的信贷投入不低于信贷投入总量的10%,由目前占贷款总量的6%提高到年的10%;年均增速达到贷款总量增速;到“十二五”末,第三产业保险覆盖面达到50%。

三、金融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任务

“十二五”阶段将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全州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把金融支持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适应州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各金融机构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和业务分工范围,坚持重点支持与统筹发展相结合,市场导向与政策扶持相结合,抓紧研究制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

(一)提高金融对旅游业的服务水平。柴达木盆地旅游区是四大旅游景区之一。其中盐湖戈壁、丝绸之路、可可西里、昆仑山、三江源等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从总量、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来看,都堪称“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是旅游者所憧憬的旅游胜地。随着“两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旅游业也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全州各金融机构要建立旅游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有效联结机制,适时参与旅游项目总体规划、前期考察与后期开发的全过程,形成旅游信贷支持与金融风险控制方面的长效机制;对财政前期投入的国债资金旅游项目,金融服务支持应及时跟进,积极参与重点领域和精品景区的开发;要采取优先贷款、放宽额度、利率优惠等措施,依托昆仑玉文化产品、柴达木盐文化产品、中藏医药保健品、绿色牛羊肉产品等特色商品,扶持一批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市场前景的生产、销售企业;各金融机构要调整和优化网点布局结构,在主要景点、景区、宾馆、超市安装刷卡终端,开通网上银行,创建一流的用卡环境。

(二)大力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壮大现代物流业,重点加快、、、、等物流园区建设,把、、打造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因此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按照物流结点发展规划,大力支持仓储、配送、商贸、信息和综合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大型商业、连锁超市和消费品生产企业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在信贷资源配置方面要优先考虑现代物流企业;在贷款审查上应缩短贷款审批时间,尽快发放贷款,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各金融机构要将本行、社最先进的结算支付方式向现代物流企业介绍、推广,提高对物流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积极支持柴达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各金融机构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政办[]176号)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积极开展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新型融资产品,创新融资方式,积极探索通过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及以项目收益权和收费权为质押的贷款业务。积极支持集旅游观光、艺术欣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族风情园、民俗文化村等文化旅游园区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的文化品位,促进城乡文化市场共同繁荣。对有特色、有市场、有信誉的科技型文化服务企业,要结合其特点、需求和市场特征量身定做,设定金融产品;对确有收益保障的中小文化企业,可直接授信,扩大信贷投入,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全力支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市场、流通等环节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清算和信贷支持。同时为商贸流通业改扩建提供一定的技改资金支持,全力支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的企业快速发展。积极适应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购销市场化改革,利用金融资源培育农产品流通服务组织,重点支持建设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强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市场发展的要求。

(五)有效满足餐饮服务业的金融需求。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小额贷款的优势,积极培育一批规模大、环境美、特色浓、信誉好,能代表餐饮业水平,对外有一定影响力和主导力的大型餐饮龙头企业。特别是支持一批具有地方特色餐饮企业的发展,提高餐饮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六)大力支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持,目前各级政府正加大科技投入,逐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加快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服务的社会化,依托工业园区和中心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的机制。因此各金融机构要针对重点企业科研项目发放科技贷款,重点支持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依托信贷资扶持,加快技术成果转化。。

(七)支持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金融机构对电子政务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医疗信息化工程等项目的金融服务需求,要根据风险可控的原则,给予信贷支持,大力支持基础电信业、互联网、广电网相互融通,实现信息服务业规模化经营,推进以“数字”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八)扶持中介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利用金融机构信息网络、理财咨询和结算渠道等方面行业优势,积极与有资质、业务量较大的市场中介机构和中介组织合作,开办、代办业务,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大力支持中介服务业和中介组织的发展,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培育银行中间业务新的盈利增长点。

四、保障措施

(一)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逐步适应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管理体制,进一步放宽支持第三产业贷款的准入条件,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有效信贷投入。二是各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机遇,通过市场化的资源整合和制度创新,提高信贷市场占有份额,增强竞争力。三是邮政储蓄银行要逐步全面开展业务,合理调整其资金应用范围,实行资金就地经营,以增加统筹城乡一体建设的资金来源。四是农业发展银行要继续拓展业务范围,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支持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城市服务性行业。

(二)创新信贷管理机制。一是创新信贷工作机制。各金融机构要根据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建立信用评级、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等管理制度,为第三产业提供必要的信贷资金支持和资金清算。二是创新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要逐步建立针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利率定价机制,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三是创新信贷方式。积极探索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信用度的企业和个人在授信额度、贷款期限、利率标准及审批程序上实行差异化的信贷策略,给以区别对待。

(三)突出信贷投向重点。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原则,准确把握信贷投向,逐步把有限的信贷资源配置到第三产业,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一是要加大对交通运输业的投入,建设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城市综合运输体系;二是要加大对市政服务业的投入,完善城市供热、排水、供气设施;三是要加大旅游业贷款,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四是要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繁荣发展消费服务业;五是要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为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物流中心奠定基础。

(四)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围绕弱势群体从事社区服务业,要加以重点扶持,开辟绿色通道。一是要简化手续,延长小额担保贷款期限,缩短小额担保贷款审批时间,原则上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将贷款发放到借款人手中;二是积极响应新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劳教释放人员就业、年创业和退伍军人等给予优先贷款支持;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占企业总人数较多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优惠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三是扩大下岗担保贷款规模,逐步将贷款额度放宽,全力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四是积极支持农民进城从事第三产业。要重点满足进城创业农民的资金需求,对进城创办服务型企业的农民,尝试发放大额农贷;同时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对发展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的创业农民,给予适当的贷款利率优惠。

(五)建立内外联动机制。各金融机构要增强对第三产业服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与地方政府以及第三产业的沟通和联系,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金融产品推介会、贷款营销会等,及时掌握第三产业的发展动态,提出信贷支持计划和改进金融服务的建议。

产业指导意见范文第5篇

一、充分认识五大产业振兴的重大意义

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等产业,是我省传统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各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年,全省五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0%,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份额超过25%。五大产业在农业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我省五大产业发展也面临严峻形势,产业的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产业和品种优势受到挑战;结构层次偏低、质量效益不高、资源消耗过度等问题进一步显现。推进五大产业振兴,对加快培植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转变发展理念,理顺发展思路,把振兴五大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超前谋划,顺势而为,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二、进一步明确五大产业振兴的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重点园区、重点品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四大重点”,健全完善扶持机制,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强化社会化服务,提升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产业加工增值能力,大幅度提高五大产业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二)基本原则。坚持高端定位,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坚持科技先行,创新发展动力,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坚持市场引导,完善工作机制,搞好示范带动,进一步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坚持统筹兼顾,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五大产业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发展。

(三)任务目标。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全省建成一批产出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示范作用大,以五大产业综合提升为主体的高标准生产基地和园区,扶持一批素质高、发展快、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育一批质量好、影响大、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规划到年,五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5%以上,农民通过五大产业振兴年人均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

三、准确把握五大产业振兴重点

(一)蔬菜产业。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提高栽培水平,加快保护地设施的更新改造和换代升级,推广新型设施和覆盖材料。优化设施蔬菜区域布局,建设鲁北地区以京津为主要市场的优质特色蔬菜生产基地,鲁南地区面向江浙沪的优质、高端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和大型蔬菜仓储物流中心。突出发展特色产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和培育传统名牌产品,大力开发新兴区域性名特优产品。加大出口蔬菜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在食用菌优势产区,打造一批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一批规范化菌种繁育基地,发展一批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建设蔬菜(食用菌)种业研发基地,创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加快蔬菜(食用菌)种子国产化、名优品种改良国际化步伐。到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左右,设施蔬菜面积扩大到1500万亩,蔬菜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以上;建设1000个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10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和改造300处蔬菜批发市场;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总产量达到300万吨,总产值200亿元,升级改造食用菌菇房70万个,建设100个高标准示范园区。

(二)渔业。加快实施渔业“双十工程”。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稳定常规品种,巩固出口品种,壮大名优品种。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建设东部沿海现代渔业主导区,从浅海滩涂向深海拓展,鼓励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建设黄河三角洲现代渔业示范区、湖库生态渔业示范区和沿黄生态渔业产业带。积极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打造近海海洋牧场。实施渔船标准化改造,提高海洋捕捞质量和效能。积极推进远洋渔业结构调整,巩固提高过洋性渔业,加快发展大洋性渔业。巩固渔业来料加工,扩大本地产品加工出口。完善现代物流营销体系,集中打造全国重要的水产品物流集散基地。深度挖掘齐鲁渔文化,做大做强渔业休闲产业。到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80万吨,渔业增加值达860亿元;建设万亩以上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园区100处,建成标准化生态养殖池塘500万亩,发展岸基工厂化养殖1000万平方米、深海网箱4000个,底播面积800万亩,配备冷冻设备的大马力渔船发展到1000艘,建设综合性远洋渔业基地5处,渔业休闲度假基地1000处。

(三)畜牧业。调整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巩固生猪、家禽等优势品种,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禽。加强畜禽生产性能测定站建设。加强地方畜禽品种保护,重点支持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利用保护与开发。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冷链体系建设。加强入境种畜禽隔离检疫场所的建设和维护。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半岛高端禽肉产品出口加工区、鲁中南生猪生态生产区、沿高速公路奶牛健康养殖区、沿黄肉牛肉羊高质高效产业区和黄河三角洲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等“五大产业区”建设。到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900万吨、420万吨、800万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工业饲料产量达到2350万吨,产值900亿元。建设畜禽标准化示范基地2500个,大型育种场或良种繁育场200个。

(四)果业。以苹果产业为重点,着力建设胶东半岛和沂蒙山区两大苹果优势区域,更新一批老龄果园,改造一批郁闭果园。以枣、板栗、核桃等干果为重点,着力建设鲁中南板栗、核桃优势产区,改造一批老龄、低产园。加大对地方优良果品品牌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以苹果、梨、葡萄、桃四大水果,枣、板栗、核桃三大干果为重点,创建一批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带动全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搞好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品种培育和引进力度,建设一批省级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场和县级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到年,全省水果面积恢复到120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苹果600万亩以上、产量1100万吨以上,水果年产值达到800亿元;干果面积发展到760万亩,良种化率达到70%以上,产量达到100万吨,产值达到150亿元。

(五)苗木花卉产业。搞好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保护。积极培育苗木花卉新品种,引进、选育优良品种。加快特色苗木花卉示范园区建设,打造苗木花卉特色街道、特色村镇,实现产业与文化的融合。提高苗木花卉设施栽培比例,提升花卉深加工产业开发水平。整合苗木花卉营销资源,推进苗木花卉市场建设。加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做大做强青州花博会、昌邑苗交会、菏泽牡丹国际花会等活动。到年,全省苗木生产面积保持稳定,花卉种植面积扩大50%以上,其中设施栽培面积1亿平方米,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30万亩,总产值300亿元以上;苗木花卉自主创新品种达到100个;新建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50处,高科技创新园20处。

四、强化政策措施落实,确保五大产业振兴取得实效

(一)加大政府投入。制定促进五大产业振兴的财政扶持政策,综合运用补助、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省财政将在整合现有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支持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基地开发、园区建设、示范项目、特色产品和名牌培育等。各级政府也要加大财政投入,明确支持重点。按照分级负责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市场引导、政府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五大产业振兴投融资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五大产业振兴。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发挥最大效益。

(二)强化金融支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围绕促进五大产业振兴,制定具体的金融扶持政策;县域内涉农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当地特色产业的振兴。最大限度执行优惠贷款利率,降低贷款门槛,逐步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加大银企对接力度,优先扶持五大产业基地、标准化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探索建立以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专业化农业担保公司和农业发展基金等为主要形式的农业投融资新模式,在省级建立专业性投融资公司、市级构建区域性特色投融资机构、县级主要完善种养大户间的合作机制,提高融资能力,重点支持五大产业振兴。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增加保险品种,科学确定费率标准,逐步实现全覆盖。

(三)突出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高新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良种培育、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取得突破。着力解决安全高效生产及产后加工处理等技术难题。整合农业科研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材料的入户率和转化率。加强人才、智力引进和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培训工程,重点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生产大户的科技培训和指导,提高技术推广和服务能力。以黄河三角洲农业、渔业、畜牧业园区、寿光蔬菜基地等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构建省政府与国家部委、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的合作机制,聚集农业创新资源,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四)强化质量安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建设,引导扶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以下简称“三品一标”)认证,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及质量追溯制度。加强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大产品检测力度,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健全市场体系。规划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产地、集散地批发市场,推进现有市场的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供销系统、邮政物流、交通运输、大型商贸、龙头企业五大流通网络,建立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网上交易等现代物流业。加强农产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与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批发交易市场的网络融合、资源共享,不断提高信息搜集、研究、、预测、预警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