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层技术人员培养

基层技术人员培养

基层技术人员培养

基层技术人员培养范文第1篇

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与学习经验,主要就当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途径的建设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以期能对我国基层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

畜牧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而要保障基层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提升,就首先要以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为前提。

1完善畜牧兽医技术培训体系

(1)各级领导干部均要认识到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重要性,要采取实际行动来支持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加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改善推广条件。例如为乡、镇、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与工作经费,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打造现代化、综合性的教育推广体系,扩大推广覆盖面。

(2)为了提高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集中性、有效性,并带动畜牧经济现代化发展,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宣传教育等措施,帮助畜牧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与组织形式,实现产业化畜牧养殖。

(3)成立专门的“下乡上门”工作小组,精选畜牧兽医技术能力出众的工作人员深入村户,为基层养殖户提供上门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养殖生产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实际难题,教会他们常用的兽医诊治知识与操作方法。

(4)要灵活多变,丰富畜牧兽医技术培训、推广方式。基层的很多养殖户在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可能较为欠缺,常规的培训教育方式可能难以对他们起到有效的作用,甚至可能打消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应当丰富畜牧兽医技术培训、推广方式,例如要在文字性讲解的同时配以图片或视频,帮助他们理解,也可以直接在课堂上进行真实的诊治示范,还可以组织他们收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并为他们做进一步的解释等等,这可以显著提高畜牧兽医培训推广的作用效果。

2重点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

(1)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创办养殖场,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引导和带领农户依靠科学技术致富。重点抓好养殖示范户的选拔培养,带动更多的群众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畜牧兽医科学技术的转化率和入户率。

(2)着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养殖技术能手以及大规模养殖户,把他们培养成一支有技术、懂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引导他们走科学化的畜牧养殖生产路线,带动广大养殖农户推广、普及畜牧兽医技术。

3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1)相关的上级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及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完善意见。

(2)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县级下乡指导员、乡村人才给予一定的工作补贴,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健全激励机制来调动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稳定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

基层技术人员培养范文第2篇

一、发展目标

――人才总量稳步增长。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突破124万人,人才年递增率达到3.5%左右。

――人才素质大幅提高。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提高到82%,2020年提高到85%;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分别增加到2015年的13人和2020年的20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

――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向重点发展产业、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向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流动,实现人才分布与产业布局发展基本协调。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2015年达到1∶3.8∶5.2,2020年达到1∶3∶6。

――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明显增强。在全区优先重点发展千亿元产业和新兴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建成一批人才小高地,增设一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营造创新活力强、创业成本低、服务管理优、人居条件佳的人才发展环境,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人才使用效能显著提高。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18%,科技进步贡献率接近50%;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26%,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全国排位稳中有升,各项科学技术成果数量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核心技术的成果数量大幅度增加。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素质能力

全面把握专业技术人员的类型特点和成长规律,建立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素质能力建设为主题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改革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和实验教学,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建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发挥项目、基地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强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龙头,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完善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网络,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学习能力。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发展创新创业载体,推进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加强学风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支持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国内国际学术技术交流,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技术影响力。

(二)着力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体规模

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供给。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源头建设。加快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培养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促进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自然增长。大力推进人才引进计划,把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作为重要补充。重点在食品、汽车、石化、有色金属、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产业、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海洋产业等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教育、政法、医药卫生、宣传思想文化、社会工作、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形成一批人才高地,急需紧缺人才基本得到满足。

(三)着力优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结构

围绕我区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发展,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发展布局,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工业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统筹不同层次、区域、行业、领域、所有制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形成各类人才持续成长、协调发展的局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高校学科与专业设置,调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结构。统筹专业技术人才区域开发,引导和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重点开发地区流动集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创新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就业。

(四)着力构建专业技术人才高端引领格局

充分发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及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以八桂学者为引领、以各行各业特聘专家为骨干、以人才小高地团队为基础、以海外引进人才为补充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格局。利用5-10年的时间,累计选聘100名左右“八桂学者”,吸引培养400-600名科研技术骨干;选聘200名左右“特聘专家”,带动培养1000名左右中青年科研技术人才;培育70个左右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团队,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人才团队;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0名左右海外引进人才来桂创新创业,构建有广西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新格局。

(五)着力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作用载体

依托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发展等实践平台,在重点抓好人才小高地平台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扩大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等培养平台建设,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孵化器等创业平台建设,为更多更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桂创业兴业提供载体。

三、重点工程

(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领工程

目标任务:选聘100名左右八桂学者,建设100个左右以八桂学者为核心,400-600名中青年科研技术骨干为中坚力量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建成一批富有广西特色的研发中心、技术创新基地、成果推广基地和优势学科;选聘200名左右各行业各领域的自治区特聘专家,带动培养1000名左右中青年科研技术人才;重点引进并支持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桂创新创业。

主要举措:以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紧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从自治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科研创新平台和优势企事业单位发展建设需要出发,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八桂学者,通过大力度投入、大力度支持,使八桂学者及其团队保持和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持续提升本行业本领域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设立特聘专家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选聘高层次拔尖人才,对特聘专家及其团队给予重点扶持,支持其组织申报和主持实施自治区重点课题、科技攻关项目、工程技术项目,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所带科研团队的科研技术水平。在全区各类科研创新平台、重点产业骨干企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1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桂创新创业。建立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加快留学人才创业园建设,继续开展“海外留学人才八桂创业行”、“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周”、“外国专家广西行”等活动。

(二)人才小高地建设提升工程

目标任务:提高人才小高地建设水平,扩大人才小高地引领范围,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到2015年,力争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总数达到50个,2020年达到70个以上,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品牌人才团队。

主要举措:充分发挥人才小高地集聚、培养和承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特区”功能,打破所有制、部门、地域界限,进一步扩大引领范围。在自治区千亿元产业、新兴产业中打造一批产业人才小高地,鼓励自治区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设立人才小高地。强化人才小高地项目化管理,用聚集人才、促进科研、辐射产业、推动发展的成效来检验小高地建设的成效,提高小高地建设水平。建立专项资金随人才小高地数量增长而增加的投入机制,提高小高地建设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和支持人才小高地申报设立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岗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三)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

目标任务:以提高原创能力和发展科学事业为核心,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领域,遴选培养具有世界前沿水平、可提名推荐参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到2020年,力争累计选拔、培养院士后备人选30名。

主要举措:结合八桂学者的选聘培养,实施“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采用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考核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区企事业单位中遴选一批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创造性成就,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科研骨干人才作为院士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优先支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对象担当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重要科研课题、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鼓励和支持他们自主组建团队,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研究。

(四)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

目标任务:按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紧贴产业发展规划、具备较大发展潜力、引领学术技术发展方向的总体要求,大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力争用10年的时间,培养选拔100名左右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左右具有区内先进水平、在各自领域具有一定学术造诣、成绩显著的优秀人才;4000名左右在各学科、专业、工程、项目中起到骨干作用,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主要举措:与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相衔接,分层次、多渠道选拔和培养“十百千”人选。对人员严格筛选,定期考核,重点培养。多渠道筹措资金,根据人选的实际情况,定向投入,重点支持。鼓励和支持“工程”人选通过竞争承担国家或省区市、部门的重大科研工作和重大工程项目,委以重任,并赋予他们充分的科研自。有计划、有重点地选送“工程”人选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科研机构、知名企业从事研修工作。加强以“工程”人选为核心的人才群体建设,形成一批具有专业优势、学科互补、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群体。

(五)博士后“两站”建设工程

目标任务:着眼于引进和培养高层次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加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到2020年,力争全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量从目前的12个增加到30个左右,科研工作站总数从目前的31个增加到50个左右,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达到300人左右。

主要举措: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申报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重点加强我区重点优势产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站申报工作。用足用好现有支持人才发展的各项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博士后科研项目和日常生活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发挥好博士后“两站”的纽带作用和孵化器功能,把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实施“博士后留桂”计划,鼓励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具有高成长项目的博士后,出站后继续留在我区工作。

(六)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开发工程

目标任务:围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经济社会建设,制定加强科教文卫和社区、农村等各类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引导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基层、充实一线,造就培养一支扎根基层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科技推广人员等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为基层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主要举措:以提高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为重点,结合国家“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制定“广西千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动员和组织专家到县乡农村、城镇社区、中小企业等基层一线,转化科技成果,推广使用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以岗位管理为抓手,构建科学合理的基层人才发展阶梯,制定和完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倾斜政策,为基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在本职岗位发展进步的职业台阶。进一步完善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等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的制度。

(七)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目标任务: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建设和基地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每年选派50名左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赴国外企业学习深造,每年举办30期高级研修班,培训300名左右工业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在汽车、钢铁、石化、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培训10万名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举措:建立以自主培养与借力培养、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脱产培训与自学成才、院校进修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培训培养体系,对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实施公需科目培训计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本需要,开设相关的继续教育公共课程。整合各类资源,强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接与互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拓展服务领域,积极为非公经济组织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

(八)专业技术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

目标任务: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东盟问题研究与咨询服务中心,面向东盟国家输送汉语教师的培训基地,东盟国家青年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地之一。

主要举措:以全区优势产业为切入点,以优势科研院所为载体,加强与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国际交流合作,构建区域性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建立中国―东盟专业技术人才交流中心,办好多种形式的留学人才和项目交流会、留学人员服务团等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根据项目、技术发展需求,与国(境)外签定人才合作协议。鼓励和支持区内专家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技术交流活动,积极引导专业技术人才走上国际舞台。

(九)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系统工程

目标任务:建设一批公益性人才服务机构、专家服务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实践基地,搭建便捷高效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均等化、多样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主要举措:大力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服务事业,健全专业技术人才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市场信息制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专业技术人才特点和专业需求,制定和相关信息,为专业技术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人才供求信息服务。完善人才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建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资源大市场,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合理配置服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双重需求,加快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培育发展,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创新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快建设自治区级考试评价基地。

四、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一)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健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统筹规划继续教育,鼓励各行业各单位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根据全区产业布局和区域功能定位,整合资源,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二)创新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机制

坚持“以用为本”,创新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使用方式。把人才的素质能力与岗位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做到用当适任。注重在基层一线,在重点、难点工作中去培养和选拔使用人才,坚持在“用”中发现、培养和选拔人才。落实企事业单位用人自,建立灵活多样的能岗匹配制度,让专业技术人员有职、有权、有责。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聘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政策支持体系。

(三)创新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

坚持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创新和完善职称评价手段和方式,完善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依法严格管理。加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建设,提高科学化水平和社会化程度。推进职称制度改革,调整功能定位,健全分类体系,实现科学管理。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与培养使用、激励保障相衔接的制度。

(四)创新专业技术人才流动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专业技术人才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配置服务尤其是高端服务的水平。鼓励建立行业人才库,定期中高层次人才需求,促进人才供需对接。深化“广西人才居住证”制度改革,鼓励专业技术人才流动。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创新创业。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成果转化、有偿技术开发、学术交流等方式,实现专业技术人才“柔性流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鼓励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基层技术人员培养范文第3篇

一、抓规划,营造“党员人才工程”建设浓厚氛围。

重视对党员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根据市组要求,在深入调查、全面分析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人才队伍基本状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党员员队伍结构需要,科学规划党员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措施,及时制定了《中共德清县委组织部关于实施“党员人才工程”的意见》,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乡镇、部门党委,明确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组织人事领导为具体责任人,负责“党员人才工程”组织实施,努力在全县上下营造“党员人才工程”建设浓厚氛围。在扩大党员人才数量方面,全县每年新培养1000名党员成为经营管理骨干、专业技术人才或农村实用人才,每年培养1000名属于各类人才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400名属于各类人才的党员。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方面,全县每年组织6000名党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每年组织600名基层干部参加岗位培训和实践锻炼,每年组织200名基层党员、干部新参加学历教育。在发挥党员人才作用方面,每年培养300名各行各业“双带”骨干、推荐100名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党员骨干走上基层管理岗位、推选100名素质高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党员成为农村、社区等基层领导干部,通过三年努力,全县农村劳动力党员及其他领域党员“双带”比例达到80%,政治强、业务强、能力强的“三强”型基层党组织书记比例达到80%。

二、抓载体,推进“党员人才工程”建设整体水平。

1、建立完善三大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学历教育体系。以中央、省、市、县委党校为主导,以乡镇、部门党校为基础,采取函授、刊授、专家讲座、联合办班等形式定期集中培训,2004年,共培训各类干部职工2465人,其中有157名在职干部参加了中央党校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函授。今年县委党校还将举办主体班次16期,培训干部789人次;举办其他各类培训班23期,培训干部职工1376人次。二是建立健全实用技术培训体系。以县农办、农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计经委、教育局等五个部门为主导,以乡镇基层农函大为主干,以党员电化教育和现代化远程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实践锻炼体系。以县委、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县重点工程办公室以及偏远乡镇、经济薄弱村和社区、企业、各类示范服务基地为依托,采取上挂、下派、见习、交流等形式,建立实践锻炼体系,努力构建培训开发一体化、培训设计专业化和培训手段信息化的基层党员人才培训格局。

2、组织实施“一创两强三培养”工程。一是培养一批“两强”型基层干部。在农村,主要是培养一批带头致富本领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干部,每一名年龄在60岁以下的党员,都要求学习并掌握1至2门实用致富实用技术,创办带致富项目。在企业,主要是培养一批执行力、凝聚力强,经营管理能力强的干部,通过广泛开展促进生产经营,促进深化改革的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敬业爱岗、创一流佳绩,努力争做企业生产经营的标兵。在社区,主要是培养一批工作热情强、服务群众本领强的干部,引导广大党员深入调查研究,带头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二是培育一批“三培养”对象。扎实开展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优秀骨干的农村“党员人才工程”。引导600名左右社会各类优秀人才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吸收200名左右优秀人才成为党员。遴选600名左右青年党员,采取领导联系、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立体培养,努力培养成为经营管理骨干或实用技术人才。推选100名左右优秀党员成为基层领导干部。

3、深化拓展党员“双带”活动。认真总结农村党员带头带领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双带”活动经验,积极向企业、社区、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延伸。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党员特点,我们分别提出不同的工作目标,设计各自的工作载体。在企业,主要以“创五好、促发展”为抓手,开展党员“带领创新、带领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着力引导党员在促进企业发展、维护企业稳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发挥作用。在社区,主要围绕“创五好,优服务”工作目标,开展以“带头创建、带头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着力引导党员在推动社区改革、加强城市管理、开展便民服务上发挥积极作用;在机关部门,围绕提高机关效能建设,开展以“带头增效能、带头优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着力提高机关干部服务中心的水平和实效;在事业单位和社团,以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为重点,开展以“带头强业务、带头讲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着力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农村,继续深化“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在完善“双带”目标体系、丰富“双带”活动载体、提升“双带”层次水平、强化“双带”绩效考核上不断完善。同时,加强“双向”培养,把各层次的优秀分子凝聚到党组织周围,通过思想引导,发展培养为党员。

三、抓机制,力求“党员人才工程”建设工作长效。

1、完善党员人才培养责任体系。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与人才工作协调运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把党员人才培养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素质培训、企业员工发展培训、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等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局面。

基层技术人员培养范文第4篇

一、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现状

(一)现状

“xx”期间,我省各级政府以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素质稳步提高,结构明显改善,人才的培训、选拔、使用、激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省初步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省市县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3074个,人员36862人。按职称等级区分:正高级专业人才534人,占人才总量(下同)1.4%;副高级专业人才3196人,占8.7%;中级专业人才11695人,占31.7%;初级21437人,占58.2%。按学历区分:博士336人,占0.9%;硕士研究生1121人,占3.0%;本科学历8668人,占23.5%;大专学历13909人,占37.7%;中专以下学历12828人,占34.8%。按工作单位区分:省级有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村能源、农机等农技推广机构18个,推广人员585人,占人才总量的1.6%(下同)。全省地级市,共有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等农技推广机构70个,推广人员5127人,占13.9%。105个县(市、区)有农技推广机构553个,15884人,占43.1%。全省设立乡镇(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2433个,人员15266人,占41.4%。从数据分析来看,目前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主要特点:一是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大专学历以上的24034人,占人才总量(下同)65.2%;二是在县以下工作占主导。县、乡镇共有31150人,占84.5%。

(二)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总量不足。全省现有农业从业人员3075万,而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仅占农业从业人员的0.1%;全省现有耕地面积6271.9万亩,每万亩耕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仅5.8人。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二是高层次人才数量偏少。我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偏少,副高以上人才仅占总量的10.1%,特别是领军和拔尖人才较少。三是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产品加工贸易、质量检测、蚕桑、茶叶等专业人才稀缺。四是培养能力不强。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机制还不够灵活,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培养手段缺乏。五是乡镇农技推广人才总量不足。目前,乡镇农技推广人才仅只占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总量的41.4%,按照乡村农技推广实际需求,严重不足。

二、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才观,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不断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努力建设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的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做到人才总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人才结构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相协调,人才素质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相同步,实现人才开发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2、坚持人才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培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建立健全必要的激励机制,稳定人才队伍,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才尽其用。

3、坚持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动生产力发展相结合。加强专业人才队伍自身建设,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加快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对劳动者新知识、新技术的传授,适应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职业技能,拓展农民的经营领域,促进生产力发展。

(三)目标

根据当前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为重点,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体制。到XX年,力争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总量达到4万人。到2020年,力争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总量达到5万人。通过XX年的努力,造就一批专业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级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军作用,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应用能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三、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措施

在今后XX年,我省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xx、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通过“规划牵动,培训带动,政策推动,项目拉动”,继续推进实施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战略。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发挥市场对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使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队伍建设有较大推进。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按照各级人事部门的要求,通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制度改革。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完善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的职务聘任机制,建立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的职称制度,促进事业单位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倾斜、向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

(二)围绕高新技术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在注重提高综合素质的前提下,加大高级专家的培养选拔力度。省每年重点培养200名左右高级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认真落实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的选拔制度,培养一批农业科技推广领域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资助一批农业行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高级农技推广专家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培训,举办专题学术研讨;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技推广专家开展推广课题研究。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与机制,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建设一支稳定高效、技术转化能力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

(三)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一是立足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机制,优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形成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技术骨干队伍,基本满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的需要。依托农广校、农技(机)校、农科教中心、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等培训机构,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的培训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推广能力。帮助他们指导、带领更多的农民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学历提升计划,每年定向培养一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着力从专科、本科、硕士专业学位三个层次培养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重点培养本、专科学历层次人才,强化在职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原待遇不变”的学习方式,就近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到XX年,力争实现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人数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提高10%以上。年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1万人,促进知识更新,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为农服务本领。逐步培养一批适应我省农业科技快速转化需要、扎根基层、素质较高、数量稳定的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到XX年,全面完成1300个乡镇(区域性)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任务,其中:新建700个综合站,改扩建600个站;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村级农技员。积极实施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每年培训1000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每两年轮训一遍村级农技员。省组织各县重点骨干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异地培训。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中年龄较轻、素质较好的骨干人员,分期分批选送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学历教育或研修深造。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xx”期间,在完善提高省级农产品检测中心的基础上,扶持16个市90个农业县(市、区)质检站建设,形成以省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市级质检中心为骨干、县级质检站为基础、乡镇速测站为前沿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质检机构考核评定工作,实行检测人员培训上岗制度,全面规范质检机构管理。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体系“机构专业化、人员稳定化、经费预算化、手段现代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认证队伍培训,构建一支“懂政策、懂法律、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人才队伍。

(五)鼓励各类农业人才到农村基层创业。对县以下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继续在业绩评价、职称评聘、学习培训等方面给予照顾。支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开发、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等有偿技术服务,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和经营所得。在完成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前提下,利用自身优势和技术特长,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延长服务链条,增强自身的活力与实力。

(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开发的投入力度。确立人才投入优先的观念,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开发投入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大幅度增加对农业职业教育、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投入。把农业人才开发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建立各种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培养和奖励基金。在重大项目设立和经费使用中,优先支持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科研团队。

基层技术人员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基层党员干部 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 培训教育摘 要 现代人的工作学习已经逐渐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但是,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的网络和计算机普及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尤其是技术运用的培训教育。很多基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党员同志,在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中领悟到要与时俱进,但很多同志因为缺乏应用科技的手段和能力,往往无法适应现代工作技能的革新。因此,本文就基层党员干部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这一主题做些浅显探讨。

关键词 基层党员干部 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 培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Introduction on the Basic Unit Party Member

Cadres' Computer Actual Operation Ability

LU Fenzhan

(The CPC Coun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 Liupanshui, Guizhou 553500)

Abstract Modern people's work and study gradually cannot leave computer applications, remote areas and grassroots units of the network popularization and the computer is not enough, need to further increase investment, especially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training a lot of grass-roots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and institutions of the party member comrade, in the learning theory of the party's advanced knowledge comprehend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but many comrades because of lack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ans and capacity, innovation is oft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modern job skills,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unit party member cadre computer actual operation ability training on the subject to do some shallow discuss.

Key words basic unit party member cadre; computer actual operation ability; training education

1 重要性及意义

基层党员同志的工作是基础性工作,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但纵观基层党员同志们的工作方式还比较传统,对计算机的应用程度不高,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很多地方,虽然政府部门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配备了很多电脑工作室,但没有专门的技术培训,或者培训效果不大,没有跟进培训教育,很多参训的党员干部对计算机的应用没有概念,从而学习兴趣不大,不会操作,导致很多电脑室闲置,计算机被废弃,而基层仍然采取传统的手段工作,无法理解和感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工作方式和技能的改变和革新。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快,工作过程中的远程协调和现代统计以及相关数据处理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基层党员的工作能力一直受到这方面技术的限制。因此,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显得十分迫切。加强农村党员干部计算机教育培训,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加强党对农村对基层工作领导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

2 具体内容和方法举措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要不要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强基层党员干部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问题。首先是“培训什么”,其二是“如何培训”,这是我们应该要进行探讨的重点内容,回答好这两个问题是关键。

2.1 基层党员干部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重点内容

基层党员干部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应该要有一定的选择性,选择其中对于工作十分有用的内容来进行培训。结合基层工作情况看,我们主要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认识计算机基本部件,学会文字录入技术。其中文字数据输入很重要,我们可以采取适合的方式,或者五笔或者全拼或者其他智能拼音输入法教给学员。(2)一般的网络新闻浏览的操作方法。现在是信息年代,用最短的时间能够了解全面和及时的消息。基层党员干部工作方法传统枯燥,而且信息相对较为闭塞。这不利于工作的创新开展。作为党员干部,有必要了解党政新闻热点,从而做到工作中不忘了解天下事,从而保持思想与时俱进。因此,培养党员干部学会上网了解相关新闻消息十分必要。(3)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和相关数据库检索的能力培养。党员干部必须要具备工作和学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学习理论知识,显得很重要,而网络数据库的和相关搜索引擎的检索使用方法要能够掌握。通过这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党员干部系统性地学习党的理论。(4)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培训。主要是关于Word文档,Excel表格,幻灯片以及部分图片处理和画图等软件的使用,让基层党员干部能够利用计算机完成工作中关于写作,制表和图片处理等方面的实际需要。(5)简单的连接网络、装系统和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培养。基层党员干部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其中一(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27页)个重要内容就是简单的连接网络、装系统和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培养,因为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很少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维护,这就需要实操人员具备简单的计算机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否则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处理,导致数据丢失等。

2.2 基层党员干部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方法举措

我们现在对基层党员干部关于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方法过于粗糙,以致于实效性较差。对此,经过认真分析,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1)从基础知识入手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群体具有特殊性,他们知识基础相对较差,尤其是对计算机知识的极端匮乏。如果我们只是采取和大城市网络化工作环境中的一般培训,他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从最基础最简单的计算机知识开始入手培训。我们不能在学员对计算机都没有概念的时候就培训他们对计算机的操作,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同样,我们没有介绍某个软件在工作中有什么好的用处,就开始培训如何使用,这不利于学员积极主动学习。(2)注重系统培训中的环节通过率。我们经常在培训过程中出现老师讲老师的,忽略教学的另一半——学生的感受,这本身违背了教学规律。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感受,看学生是否能够接收到有效的信息,是否理解。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去讲,确保老师讲清楚了,学生听明白了,才进入下一个环节。(3)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计算机学科集知识性、操作性、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发展速度快、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需要我们熟悉基本的操作,才能不断适应变化。在培养过程中,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光是理论教学是行不通的。为了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动力,我们可以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总结出“任务驱动”的教学流程为:设计任务创设情境、引出任务分析任务、提出问题展开探索、完成任务展示交流、评价任务归纳总结,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基层党员干部往往实践能力一般较强而理论学习能力较弱,所以,我们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上机,并以任务模式让他们不断完成实操,从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4)培养兴趣,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加深理解。在学习计算机各部件的名称及让学生认识各部件的功能时,如果方法不当,讲解是很枯燥的,学生是没有兴趣学习的。要根据计算机外表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记住各部分的特点、名称和功能。如:在认识键盘时,先让学生去观察空格键、换档键等都有什么特征?它们的功能像平常我们用的什么东西,让学生充分地讨论。(5)培养学生自信心,克服恐惧心理。许多人在开始学习的时候,认为既然计算机技术是一门高新技术,操作计算机也需要高技术才能掌握。在认识上把技术和操作等同起来,把技术的难等同于操作的难,把学习操作等同于学习技术。加上有些教材的不合理编排,把许多原本是理论性、原理性的知识放在了前面,让人以为必须要掌握了那些理论、原理,才能够学习后续的操作,自然让人望而生畏。实际操作的时候,也是缩手缩脚。这是许多人学习计算机最容易产生的心态,所谓的“高技术恐惧症”。要想学好计算机,必须从克服、改变这种心态开始,逐渐熟悉,去除陌生感,就开始进入了状态。

3 结语

总之,基层党员干部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是势在必行的,相关培训教育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派出专门技术人员负责培训工作。培训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和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原则,鼓励学员,并开发各种兴趣激励方式进行教学。同时,作为政府部门要重视基层党员干部的现代技术素质,加大经费和技术投入,不仅配齐电脑,还应联通网络,真正从软硬两个方面去加强党员干部的实操能力培养,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晓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