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医药适宜技术;DVD课件研制;培训推广

1 国家大力发展面向基层的中医适宜技术

1999年卫生部等八部委下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2002年国务院十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也提出:“根据居民需求,大力开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等的适宜技术,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1]。《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在农村广大地区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优势和特长,规范中医药服务,医疗机构要积极组织筛选、督促支持、推广应用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 ;“村卫生室应能应用中医药和中医传统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工作意见》也指出,要“大力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2]。

2 乡医和患者均认为中医适宜技术是保障健康的有效手段

杨谦[3]等采用问卷、面对面了解询问及查看相关记录的方法对陇南市参加过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超过90%的学员感到学习的技术易于操作,实用性强,临床疗效好。超过80%的学员希望能够再次参加此类培训,学习一些新的中医适宜技术,特别是一些简单的、成熟的中西医结合技术。谢雁鸣等[4]对吉林、辽宁东北两省528位在职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515份有效问卷中,赞同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医生占94.6%。郭洪波[5]等研究发现,普通社区居民有着较高的中药、针灸、推拿、火罐需求。 荆志伟[6]等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适宜技术的疗效、领导的重视程度、老百姓接受程度、收费价格、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技术的安全性为影响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

陈继根等[7]对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有70人,占70%,结果显示中医适宜技术总有效率在70%以上,其中中药的有效率最高,为91.43%,针灸的有效率为73.58%,推拿的有效率为62.86%。吕瑛等[8]将2型糖尿病1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医适宜技术干预(糖尿病康复功法锻炼、耳穴敷贴),干预时间均为1年,结果中医适宜技术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情况和临床症状。

3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难点

谢雁鸣等[4]研究认为影响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难点(前5位)依次为:老百姓观念问题、喜欢用药物治疗(257人,占50.0%)、领导不重视(224人,占43.6%)、培训不够,医生学不会(223人,占43.4%)、患者数量有限,推广不起来(171人,占33.3%)、患者经济承受能力低(171人,占33.3%)。王晓怀等[9]对甘肃省5个项目县的77名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培训非常有必要,培训后的平均成绩由培训前的(28.05±2.23)分提高到(67.22±1.39)分;26.96%的学员认为中医适宜技术很难,34.17%的学员认为一般,38.87%的学员认为容易; 67.08%的学员认为技术已掌握技术,但有66.77%的学员认为不能熟练应用;59.87%的学员认为需要再培训;81.21%的学员对授课专家讲课效果认为满意,91.91%的学员对多媒体幻灯+技能操作+VCD影像的授课方式满意。程开艳[10]认为农村中医技术推广培训存在的问题:一是聘请专家难度大;二是农村基础条件差导致参训意识不强;三是乡村医生专业素质偏低。许永建等研究[11],95.0%的被培训医技人员认为对培训有需要,认为不需要培训的占5.0%。被培训人员当中75.3%对所培训的适宜技术基本掌握或者熟练掌握。

4 对基层医生有效的培训是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前提

胡凌娟等[12]对中医适宜技术在农村基层实施的路径进行探析,在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时,不仅将有条件的公立医疗机构纳入,而且还吸纳了一些个体诊所,并扩充了一些村卫生室,这些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主要推广中医针灸推拿技术,尤其是以推拿为主。施仁潮[13]认为形成由政府部门统一领导,推广中心组织实施,项目负责人积极参与的成果推广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医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

根据既往的研究,青岛市由专家选取符合实际情况的20项中医适宜技术,制成光盘,解决了难聘专家的难题,可以反复培训;除了跟课件学习,还举办了培训班,由专家当面授课演示解疑答惑,并进行了严格的考试,使参加培训的基层医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青岛市于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开展了20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规范化培训,共有7581名受培训者培训合格,合格率100%,与浙江省[14]相比,被培训人员当中只有75.3%对所培训的适宜技术基本掌握或者熟练掌握,说明我们的培训推广及课件研制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 张德元.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回顾与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5,(1):19-21.

[2] 刘芹,许伟军,张德忠,等.村卫生室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4,14(2):51-52.

[3] 杨谦,魏继娥,张晓燕,等.2010年陇南市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9):127-128.

[4] 谢雁鸣,王思成,龚彦冰,等.东北两省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7):1-3.

[5] 郭洪波,孙亚琼,罗东安,等.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调查[J].世界中医药,2010,5(2):143.

[6] 荆志伟,谢雁鸣,刘保延,等.东南三省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4):241-243.

[7] 陈继根,吴吉霞,刘德红,等.社区脑卒中病人中医适宜技术利用的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7):106-108.

[8] 吕瑛,陈支援,周鹤腾,等.中医适宜技术干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效果观察[J].人民军医,2010,53(10):763-765.

[9] 王晓怀,刘元强,张仲男,等.甘肃省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0):1310-1311.

[10] 程开艳.关于河南农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4):298-299.

[11] 许永建,高启胜,郭清,等.浙江省农村中医适宜技术人才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健康研究,2011,31(6):448-450.

[12] 胡凌娟,房耘耘,满晓玮,等.中医适宜技术在农村基层实施的新路径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8):5-6.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范文第2篇

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素质是农村居民卫生服务的重要保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低下,严重影响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的发挥〔1〕。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服务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2-4〕。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5〕。本研究于2008年4月-2010年9月根据山东省卫生需求状况,筛选出15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卫生适宜技术,并对5个示范县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山东省海阳、即墨、嘉祥、平阴、宁阳5个试点县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加培训的3087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87份,回收有效问卷3087份,有效率为100%。其中海阳896人,即墨1061人,嘉祥83人,宁阳538人,平阴509人;县级卫生机构181人,乡级卫生机构1397人,村级卫生机构1509人;培训西医类技术人员1684人,占54.54%,中医类技术人员1403人,占45.46%。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培训结束后,组织培训卫生人员在培训现场集体填写由国家课题组统一制定的卫生技术人员培训问卷,收集被培训卫生人员一般情况、培训影响因素及培训掌握程度。内容包括:被培训人员年龄、机构类别、执业类别、专业技术资格等个人信息,以及被培训者对适宜技术需要性、授课水平、适宜技术难易程度、培训时间、掌握程度等培训相关信息。其中被培训者对适宜技术需要性通过培训需求、单位是否具备使用条件及技术适用程度来衡量;适宜技术难易程度主要通过培训前技术熟悉程度、技术难易程度来衡量;培训掌握程度主要根据被培训人员单项技术考核成绩与总体培训效果考核成绩,折合成百分制后划分成3个等级:<60分为未掌握、60~80分为基本掌握、≥80分为熟练应用。

1.2.2培训内容本研究共培训卫生适宜技术15项,其中西医8项,中医7项。总体培训时间为1年,培训推广应用时间从2008年8月-2009年7月。各示范县基本采取由课题组统一制定的分级集中培训方式,即由山东省卫生适宜技术专家组对各项目县和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师培训,再由经过培训的培训师对县和乡镇卫生院其他业务骨干进行培训,最后由经过培训的业务骨干对村医和其他卫生人员进行技术应用指导。每次培训时间约1周,省级培训1次,县级培训5次,乡级培训78次。

1.3统计分析

数据资料录入Access2003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表1)本研究共培训基层卫生人员3087人,20751人次。被培训卫生服务人员平均年龄为(45.13±11.95)岁,31~50岁年龄段占54.9%,98.8%卫生服务人员认为卫生适宜技术培训需要或很需要。

2.2卫生适宜技术掌握程度单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将因变量适宜技术的掌握程度分为未掌握、基本掌握、熟练应用3种情况(因变量为多分类有序资料,且分类水平>2,故选用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自变量赋值量化情况如下:机构类别分为县、乡、村级医疗机构3级,文化程度分为高中/中专及以下、专科、本科及以上3级,专业技术资格分为无职称、初级、中级、高级4级,培训需求分为不需要、一般需要、很需要3级,培训前技术熟悉程度分为未掌握、基本掌握、很熟练3级,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很难、比较难、一般、较容易、很容易5级,授课难易程度分成完全听不懂、较难听懂、基本听懂、完全听懂4级,技术适用程度分成不适用、不太适用、一般、较适用、很适用5级等,对照组均为第1级。采用单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α=0.10水平上,性别、年龄、机构类别、专业技术资格、文化程度、培训需求、培训前,技术熟悉程度、培训时间、技术难易、授课难易、单位是否具备使用条件、技术适用程度12个因素与卫生适宜技术掌握程度有关。

2.3生适宜技术掌握程度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表2)为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12个变量进行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分析。县级医疗机构是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掌握情况的保护因素;年龄小、文化程度低、培训技术不需要、培训前对技术不熟悉、技术难度大、授课完全听不懂、单位不具备技术应用条件7个因素是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掌握情况的危险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表明,专家授课水平对卫生适宜技术掌握程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对培训技术需求程度、技术本身的难易程度。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范文第3篇

1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

中医药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关键是要让广大群众深入地了解。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关键是做好宣传工作。课题组的做法是,向基层医师推广中医药防治常见病方法,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向广大群众宣讲中医药防治科普知识,让中医药科普知识深入家庭,融入百姓生活。

2选择好中医适宜技术

中医适宜技术是中医传统经验的积累,经过了长年的临床验证,确有疗效。但不同的中医药技术各有适应证和应用要求,只有合理选用才能取得良效。为了选好技术,课题组一是做好广泛宣传推介工作;二是组织专家论证,结合本省实际选择技术项目;三是深入各市地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对中医防治知识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需求。最后,因人制宜,分类推介,使中医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扎实开展。

3结合常见病防治进行推介

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的着眼点是疾病防治。课题组在项目实施中,重视以病为纲,重点推介针对性强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时除了讲述适宜技术内容外,还讲述相关疾病的防治进展,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课题组组织编写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手册》[4]和《常见病防治与中医药适宜技术》[5],以病为纲,讲述相关的疾病防治知识,选择性地介绍最为适宜的中医药技术,在每一病种下设立适宜技术、单验方、中成药和防护专篇,受到欢迎。

4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注意发挥专家、学员和组织者的积极性。专家方面,主要是建立专家库,让中医适宜技术项目负责人讲述中医技术,让有中医药专业知识、有较好的表述能力、热心于科普方面的专家,开展中医药科普宣讲。学员方面,通过组织专家深入山区培训的方法,方便基层医师学习,并帮助解决继续教育学分。组织者方面,通过建立考评制度、制订奖励措施的方法,发挥各地积极性,共同做好中医药“三进”工作。

5做好质量追踪

抓好培训能保证中医药适宜技术有效地推广应用,做好追踪能更好地了解广大群众对中医药的满意程度。项目组设计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评估表”,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让学员对授课内容是否能听懂、讲述的技术是否掌握、培训的技术能否推广应用等进行评价,同时要求学员围绕培训活动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安排提出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组织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质量控制”论证,制订推广应用质量控制标准,组织专家进行督导,保证推广应用质量。

6结语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范文第4篇

1.1调查对象

抽取2013年10-12月接受湖南省卫生厅统一举办的“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生培训班”医生206名(每家卫生院1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1.2调查表设计

本课题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经过5位相关专家(3位教授、2位副教授)论证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①医生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学习背景;②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调查,题目为闭合式,共10个题目,内容主要涉及中医药基本知识,如中医藏象、五行、八纲辨证、六淫、辨时给药、中医养生等知识,答对赋分为“1”,答错或不答赋分为“0”,超过2个题目未回答者视为无效问卷,满分为10分;③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及需求情况,内容包括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情况、迫切需要学习的中医适宜技术等。调查均采用封闭式提问,调查前进行预调查,一般10min可完成答卷,根据预调查反馈的信息,调整问题后,Cronbach'sα系数为0.84。

1.3调查方法

调查前,统一培训10名调查员,根据每期乡镇卫生院医生培训人数的50%随机现场发放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当场填写并检查后回收;若发现未填写或缺项,则当场要求补填。共调查4期,每期调查人数分别为49、51、53、53名,共发放问卷206份,回收有效问卷206份,有效回收率100%。10d后随机抽取15位乡镇卫生院医生重测,重测信度为0.86。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医药知识知晓率

乡镇卫生院医生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答对的题数/总题数)为63.83%,其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均对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无差异(P>0.05),但其学习背景对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有差异。

2.2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情况

乡镇卫生院医生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情况不容乐观,仅有20.39%的医生经常采用中药治疗疾病,不足20%的医生经常使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

2.3迫切需要学习的中医适宜技术

不同医生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不一,大多数医生希望学习针灸、推拿、敷贴、拔火罐、刮痧等操作协助治疗疾病,96.60%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希望学习一种或多种中医适宜技术来帮助诊疗疾病。

3问题与对策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但本调查发现,湖南省乡镇卫生院中医院校毕业的医生仅占21.84%,接受过西学中培训的医生为18.45%,说明中医培训及中医继续教育的范围太窄。本次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医生具有“四低”特征,即低学历、低职称、低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低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学历和职称是反映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的指标之一,本次调查的206名医生中,81.55%的医生学历为中专和大专,90.29%的医生职称为助理医师和医师,这与同类调查的数据较为接近。另外,乡镇卫生院医生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仅为63.83%,且具有中医背景的医生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要高,由此可见中医院校教育及中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在低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的前提下,仅有少部分人经常采用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众所周知,中医适宜技术在治疗疾病方面不仅能够节省医疗费用,且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临床研究表明,中医适宜技术不仅可以配合西药较迅速、较长时间地控制血压,还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不适症状。因此,不少乡镇卫生院医生希望学习一种或多种中医适宜技术以帮助诊疗疾病。基于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四低”特征及乡镇卫生院医生迫切希望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的情况,建议卫生主管部门为乡镇卫生院医生提供中医继续教育的机会,使乡镇卫生院医生提高学历、职称、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降低基层医疗费用的目的。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3.1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及对口援助,拓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渠道

目前,我国常用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渠道为各类研修班、学习班、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及脱产进修等,但我国乡镇卫生院医生数量少、日常工作繁重,加之高昂的培训费用等,导致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生无法离岗学习,进而影响中医继续教育的开展。而网络远程教育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乡镇卫生院医生可随时随地学习,能有效帮助其提升学历和职称,提高中医药知识知晓率,并可节省费用。另外,卫生主管部门可指定省、市中医院对口援助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定期选派中医药专家赴基层讲学,安排中医骨干到基层历练并指导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3.2合理选择中医药继续教育内容

根据乡镇卫生院医生呈“四低”的特征和迫切希望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的现实状况,在进行乡镇卫生院中医继续教育时,应首先夯实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中医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再开始加强中医适宜技术(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的培训,以实际满足乡镇卫生院医生的迫切需要。

3.3以农村地区疾病为导向,创新中医药继续教育方式

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范文第5篇

今日我们展开全市卫生科教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卫生科教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去年工作状况,确切年全市卫生科教工作总体战略和要求,计划部署今年中关键工作任务。在此我讲两点建议。

一、年卫生科教主要工作回顾

年,我市各地、各医疗卫生单位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贯彻落实“科教兴卫”的战略方针,认真组织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强化医学重点学科重点人才建设培养,严格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监督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卫生科教各项工作任务,促进了全市卫生事业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进程。

1、积极开展基层卫生人员培训。

一是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顺利实施,通过了省评估。全市148个乡镇教学点、204个班按教学计划,开展了第二、三学期课程教学;全市5919名乡村医生完成了两个学期的学历补偿教育学习任务。省卫生厅检查评估组认为:我市乡村医生学历教育教学工作,组织有力有效、教学合理有序、成效显著亮点明显。年春节后,按照教学实习阶段工作要求,全市586人次的指导老师参加了实践技能带教市级师资培训。二是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圆满完成省下达任务。全市有342名全科医师、148名社区护士、1592名乡村医生通过培训和省统考,获取了省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培训合格证书。三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有力实施。全市有52名具有临床本科学历的学员进入基地,进行为期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县人民医院还申报增补列为省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县(市、区)卫生局、人事局协调一致与高考定向招生大专层次录取的66名学生签订了培养就业协议。四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稳步推进。全市9所二甲综合医院列为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37名住院医师参加培训,211位医师通过省市规范化培训考核。市一院、市三院、县人民医院的一批学员通过了规范化培训取得了合格证书。

2、大力推进学科人才建设和技术进步。

一是重点学科重点人才取得新进步。各地各单位积极推进省市卫生科教人才工程项目实施,加强学科品牌建设,市一院普外科、心内科创建成为省临床重点专科;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市一院与大学、市妇保院与大学、县人民医院与医学院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全市共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73人。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加大对入选省市卫生科教人才工程项目的学科人才扶持力度,统筹落实了306万元专项资助经费,并下达37.8万元对考核优秀的重点学科、人才以及人才引进培养项目予以奖励。二是临床科研和技术推广取得新进展。各医疗卫生单位不断强化必备项目引进开发,促进临床新型、适宜技术项目的开展,临床推广运用急诊PIC、氩氦刀治疗技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技术等一批新技术、新项目;加强了“水质检查测中心”和“甲型流感网络实验室”建设,建成了生物安全二级负压实验室。县、县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市妇保院的4个项目获省新技术引进奖,61个项目获市新技术引进奖;承担了“结核杆菌特异性T细胞体外检测试剂盒”等4项国家科研课题研究,3个项目获省厅科研立项、7个项目获市科技重大项目立项;市科技局、市卫生局联合下达36.5万元,对102个医学卫生项目予以科研立项资助。全市卫生系统获市科技进步奖44项,占获奖项目数的37.3%。

3、认真组织全员继续医学教育。

一是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有序实施。各地各单位认真开展项目活动,承办了2项部级、8项省级、226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市近2200人次参加了远程网络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学习,获取了一类学分证书;组织至、、、的免费省市继续医学教育活动9项次,1212人次参加了学习培训;市一院、市妇保院、区人民医院落实了县10名卫技人员的援进修任务。二是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审验工作全面完成。全市17731名专业技术人员按要求进行年度学分登记审验,17390人经市县人事和卫生部门联合学分审验合格,合格率98.08%;其中1913位高级职称卫技人员有1881人年度学分验鉴证达标,合格率98.32%,6080名中级职称卫技人员有5909位学分达标合格,合格率97.19%。为严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要求,市卫生局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公布了高级职称继续教育合格人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我市卫生科教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是乡村医生学历教育面临着教学实习工作的较大压力;二是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招募和定向农村大专层次高考招录工作渠道不畅、基层卫生服务岗位合格人才难以补充;三是重点学科、重点人才、重点技术建设培育工作成效距省市标准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四是全员继续教育培训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通过我们今后有力的措施、有效的努力、不断的创新、持续的发展,逐步加以解决。

二、年卫生科教工作任务要求

年是完成“”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卫生科教工作,对于促进医疗卫生改革发展、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各行各业“领先、全省争先”的“双先”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卫生科教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省、市党委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国家、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促进卫生科技进步;着力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水平,加强城乡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培训,面向基层推广适宜卫生技术;加大重点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认真实施卫生科教项目工程,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快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力支撑。根据以上总体要求,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注重服务基层,重抓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和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工作。

年省卫生厅下达给我市的培训任务为: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20名、全科医护人员转岗培训560名、社区药学人员培训380名、乡镇骨干至县级医疗机构务实进修120名、乡村医生全科转岗培训800名,以及5919名乡村医生学历补偿教育。各县(市、区)要按照下达的培训任务,科学组织、统筹落实本地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关于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工作,我们要在既往常规开展乡镇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全科医护人员、乡村医生全科岗位培训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周密组织好四项工作。一要周密组织今年省卫生厅新启动开展的社区临床药师培训和乡镇卫技人员到县医院“务实进修”工作。二要周密组织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大专层次医卫人员定向培养工作,严格实行订单式“按需培养”,协同各地人事部门按地方培养需求数和省审定人数,做好年度100名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就业协议签订工作。三要周密组织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工作。做好学员实习计划的安排和落实,全力保证5919名乡村医生第四、五学期学历教育临床实习阶段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四要周密组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年全省卫生科教工作要点指出:从2012年起,逐步将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临床岗位聘用和主治医师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各地要加大县级医院建设省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工作力度;今年,市局下达了各县(市、区)各5名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任务,各地要不折不扣地落实,要通过公开招募和委托培养的途径充分吸纳培训生源,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政策,组织新进基层单位的临床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参加为期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2、强化规范管理,组织好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一要抓紧抓好省市县继续教育计划的制订执行。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开展、继续教育学分的获得情况,进行考核评优,保持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100%、学分达标率达90%以上。二要组织好省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今年8项省级、234项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已公布,各地各单位要按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学术交流计划安排,做好各项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要按省统一部署,组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送教下乡活动,开展“知名专家进社区、适宜技术进社区、卫生科普进社区”活动。三要加强远程网络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要优化远程网络教育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做好卫生部“好医生”网站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报名学习工作,推广应用全省统一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评审和IC卡信息管理系统。四要严格继续医学教育学分鉴验审核工作,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年度验鉴证。通过学分审验考核推进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实现经常化、规范化。

3、培育人才学科,推进卫生科教人才工程项目实施。

第一,加强医学重点学科重点人才的培养建设。筹措安排好市县“卫生科教人才工程”专项资金,对全市卫生科教人才工程的24个医学重点学科、28位卫生科教领军型人才、72名医学重点人才,按省级重点人才10万元、市级重点学科4万元、重点人才0.5万元的标准,进行专项资助,促进“卫生科教人才工程”技术创新和学术进步目标的实现。第二,加大高层次人才、领军型人才引进培养支持力度。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着力建设市县医疗卫生单位的硕博层次、高技能型的人才队伍,促使一批掌握领先技术、引领学科发展、省市学术知名的领军人才、品牌专家脱颖而出;市卫生局将按照“卫生科教人才工程奖励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组织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学科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近期,市卫生局还将组织中西医结合专业的西学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请各地按要求选派优秀临床技术骨干参加。第三,认真组织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今年省厅将按照公立医院改革要求,提高和完善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工作标准;今天,我们将“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讨论稿下发给大家,请各地各医院加强以临床专科为单位的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对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监管,科学合理地组织好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试点开展专科护士、疾控、监督机构等技术人员的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工作,逐步实施规范的临床岗位准入制度和管理。

4、突出技术进步,做好卫生科技创新和适宜项目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