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第1篇

当今的医疗市场正在面临着提高医疗质量的需求。医院和卫生机构的治疗效果现在由医疗保健机构的领导人来负责,这一改变是正确的。病人最后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多位临床医师所做的治疗处理和当时提供护理的具体情况。因此,为了提高医疗质量,每一位彼此具有不同的知识和相关背景的医师、护士和管理人员,必须相互通力合作。

但是随着质量改进(qi)工作的开展,有关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的经验性实证却非常少。造成较少改进的原因之一是,负责质http://量改进工作的医生参与度不够,因而抑制了干预措施的成功制定和推行。

虽然医师能够为质量改进工作(qi)带来独特的技能和视角,但他们的介入却很少。阻碍医师介入的障碍之一是发展不健全的医师管理基础架构。通常情况下,围绕着治疗个体患者的医师,医院具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医师管理架构。医师被授予能够接收患者和监督患者治疗过程的特权,并且医院能够依次提供护理、医疗技术、辅助人员和宾馆服务等。医务人员通常是由医疗执行委员会组织起来,其中经常会包括一位首席医疗官。大部分医师也可能是自愿地在医院委员会中任职(如,质量或药事和治疗管理委员会)。然而,在这个委员会结构之外,每位医师又通常具有自主权,提供和监测对个体患者的治疗。在门诊也需要设置医师管理基础架构,来建立和管理医疗之家并加入可信赖的保健机构,监控和提高医疗质量。

要提高医疗质量,公共卫生机构要对个体病人的健康状况和患者人群进行管理。这就需要一个基础的架构来设计干预措施、制定绩效考核标准、监督执行效果、执行干预措施和监测它们所带来的影响。医师的学识和他们因人而异的对病人治疗的认知程度,使他们在评估干预措施是否基于实证,是否可行,和是否达到患者各种情况变化的要求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保证评估措施是否健全、富有科学性,和是否具有较低风险以及是否能在医务人员当中获得有力的支持上,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简而言之,为进行循证管理以及循证医疗的实践,必需要有医师参与到领导层。当前,质量改进的工作主要依靠院务主任和护士,而医师担当着一个的、自愿者的角色,这种做法经常受到质疑。医师应该帮助引领医疗质量的改善,但目前,医师们把应该投入在质量改进项目上的时间都花在了创造业务收入上。

在医师基础架构上,做到五个转变就能够真正提高质量和提高对患者群体的管理能力,即:建立医师领导层;在医疗方面和诊疗过程上,对负责质量的医师领导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建立有组织的,以病房为基础的医疗团队;持续性地制定可靠和有效的绩效考核标准;还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创建从医院到医师领导人的完整的、不间断的责任体系。

医疗卫生业需要医师通过学习专门的适应技能来带领进行质量改进(qi)工作。医师们能够创建一个能提高医疗服务技术并能够进行正规训练的专业团队。医院里的医师质量管理领导层基础结构可以仿照一个已经发展完善的护理管理基础结构来进行创建。在这个护理管理基础结构中,每个患者护理区域都有一位护士长对护士的分配和对这一病房的护理质量负责。这些以护理病房为基础的管理者向科室级的管理者汇报,然后科室级的管理者再向护理部主任汇报。医院可以创建这样一个类似的结构,这样,可以支持医师将他(她)的一部分时间用在改进医疗质量上来。这些医师可以和护理及行政领导共同协作,就像在某些方面正在做的一样,共同领导质量改进工作。

病人的治疗可以纳入以病房为基础的治疗小组。这个治疗区域是提高质量改进工作的微系统。许多以医院为基础的质量改进工作从特护病房、急诊部或者住院医生开始形成,在这里已经配备了一个基于病房级别的医师主任(医师管理级人员)和一个明确的治疗团队。而在医院的其他大部分区域缺少这两个特点。医疗和外科楼层住满了各种不同类别的病人,只要有任何空床,就会收病人入院,由不同科室的医师进行治疗,而没人顾及医疗小组或病种。所以,在大多数医院的病房中,多个医生管理着他们各自收治的病人,从而限制了医生和护士共同工作、制定标准化协议、提高质量,以及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或作为一个团队工作的机会。如果提供医疗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心脏衰竭及需要各种外科手术的患者)的医疗质量,并在工作设置和临床医生之间协调进行治疗工作,那么医师管理基础架构的建立就是有必要的,通过诊疗过程或患者人群,帮助制定、实施和评估质量改进工作,并制定对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绩效考核标准。这样的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创建一个连锁的问责制度,在

转贴于 http://

这个体系中,医疗保健的领导能够让地方医师主任对在他们病房或“诊疗过程”所提供的医疗质量负责。医院和医师的领导层可以建立一个协定,为医师提供一定量的财政和其他支持,作为回报,医师(作为一个跨专业团队的一份子)可以量化地负责提高医疗质量和定期对患者人群产生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审。这样的协定是并不多见。

在创建医师管理基础构架中存在几个障碍,首先,最明显的就是经费的提供。医院的经济利润很低或为负利润,并且对它进行投资而取得的货币收益的相当大部分可能转给了投资者。因此,必须对能够提高管理患者人群以及能够改善个体患者的医疗质量的卫生资源进行投入。医疗改革也许为医师经理人的设立增加了紧迫性,并提出了挑战。当医疗改革承诺为价值支付而不是为数量支付时,它将更加注重改进医疗质量和减少费用;而这两者都能从设立医师经理人中受益。当前的医疗改革工作,主要在于降低费用而不是奖励质量,这使得医院对医师经理人进行财政支持变得很困难。从长远来看,提高质量将减少整体的医疗费用。而从短期来说,医院应该一直支持进行医师经理人的设立,直到对高质量医疗的回报得以显现。如果没有对负责质量的医师领导层的支持,患者群体的医疗质量不太可能得到改善。

其次,是作为负责质量管理领导人的医师的能力问题。大多数医师缺乏在质量改进技术上的、完整的培训。医师的领导人员可以是自我选择的http://,但应该是那些受人尊重的、受过公共卫生和质量改进工作的培训,并能有效地领导变革、具有较高情感与社会智能的临床医师。如果在医院和大的门诊诊所需要更多的医师的管理职位,应该设置和发展基于专业学校/学院或基于专业社团的培训课程。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第2篇

【关键词】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282-01

药物治疗能给患者解除病痛,同时也给许多人造成伤害,带来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就包含了其中的道理。从职业道德上讲药师有责任使病人免于药害,而随着人们对于健康水平要求的提高,已不满足于现有水平,希望药师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药学服务,提高治疗质量,药学监护应运而生则是水到渠成的必然趋势。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现代医院药学面临严峻挑战,药师的服务由被动型转向主动型,管理由“物”转向“人”,面临新的发展与变化,医院药学如何转变职能

,药师如何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各医院的条件和基础不同,如何开展药学监护,都将是每一个药学工作者面临的难题之一。

1 药学监护的内涵

药学监护(Pharmaceutrcal Care,PC)也称为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1987 年由美国的 Hepler和Strand提出,并在 1988 年新德里世界药学大会加以明确并特别作了推广

。其定义:“PC药学监护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既定结果。这些结果包括:①治愈疾病;②消除或减轻症状;③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④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PC是一种过程,药师通过与病人和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设计治疗计划,对病人产生特殊的治疗效果,它包含了三种功能:①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如未对症治疗、选择药品不当、治疗剂量不足、服药过量、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滥用等;②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③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发生[1]”。

对PC的统一定义是:“药师的使命是提供PC。PC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这一定义把医院药学的全部活动建立在以患者监护为中心的基础上,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身心健康为目标,药师要承担起监督、执行、保护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现在药师责任与以前大不相同,以前是与患者不相关的,现在却要和医生、护士等一起为患者选择最恰当的方法,以达到最好效果,最终达到治愈患者的目的,所以说药师的责任巨大,参与治疗患者的方方面面。

2 PC的主要内容

提供PC的目的是药师的工作要直接面向患者,药师直接对患者负责,以保证PC的质量。药师与患者的基本关系是:患者把自己托付给药师,药师接受委托并承担责任。

PC具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把医疗、药学、护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医生、药师、护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医疗责任;②既为患者个人服务,又为整个社会国民健康

教育服务;③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检测、治疗和保健;④指导、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物;⑤定期对药物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科学评估。医院药师不仅仅是调制药品,而是要与医生、护士一起直接面向患者,参与治疗,指导用药,工作在临床第一线。

3 基层医院药学监护现状

医院药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的变化:①以调配为主的传统时期;②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时期;③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的药学监护时期[3]。

目前,我国大多数基层医院还停留在以调配为主的传统时期,离未进入药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时代,离PC时期尚有较大差距。但现代医院药学将从药品供应管理向药学

监护转化,PC是一种必然的、可行的趋势,其内容也包涵着传统药学服务的内容,在PC中,药师不仅全程参与其治疗活动,并在其中提出自己的方案,保证合理用药,防止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我院而言,因为医院规模限制,人员素质问题,临床药师的配备相对较少,与其本身应担当的任务极不相称,即使在门诊发药过程中也做不到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

沟通,更谈不上参与疾病的防治、治疗和保健。同时因为观念的原因,使得临床药师受到医生与护士的质疑,这也使临床药师施行PC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克服很多的障碍。

4 基层医院实施PC的初步探索

PC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宣传阶段,制度正在完善,还缺少一套客观、科学的能为医生、患者接受的评价标准,以用来衡量药物应当产生的结果,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国

家对PC也越来越重视,目前正在实施的医改方案中就有对其工作的肯定,而且正准备颁实施的《处方点评制度》中更直接肯定了PC的重要性,尽管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但这并不能成为不实施的理由。药师开展PC并不是重复医生护士的临床业务,而是对其工作的补充,是药师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健康保健提供者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整体配合。每个药学工作者都有义务和责任去实施PC。

未来的药师应该临床化,工作重心从“物”转移到“人”,从以调配药品为主转变为以服务患者为主,以患者为中心,以提供患者的生命质量为重点。在医疗活动中,应

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保证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药学情报资料库,实现档案化管理,降低与药物有关的医疗费用,尽可能使每一位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能够保证正常的机体功能和精神状态,使PC能够更上一个新台阶。在基层医院开展 PC 是一项系统工程,可逐步开展试点工作,分阶段克服困难,可在医院先针对部分患者如危重患者、重大手术术后患者、婴幼儿或老年患者以及慢性病患者等几类特殊患者实施PC,培育实施 PC 的大环境,推广 PC,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全部患者的PC。与此同时,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尽量利用药品说明书这一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据,成为医生与护士的有力助手。

临床药师要顶住压力,更新观念,知难而进,主动适应,在加强自身素质的同时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用能力证明自己的实力,去改变医生与护士的观念,提高自己的

技术地位,蠃得患者的理解和尊重,发挥自己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

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我国基层医院临床用药中开展PC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和保健体制的深入发展,人民健康观念的不断更新,对PC的社会需求将日益增加,PC是21 世纪我国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个药学专业人员都应该尽心尽力通过专业技能,促进合理用药,提高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保障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通过 PC 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晋红,蔡溱.美国的药学服务[J].中国药房,1998,9(6):283-285.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第3篇

近年来,基层部队心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干部战士都掌握了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一线带兵人”不再把一些心理问题简单的归结为思想问题。笔者总结多年来在基层部队工作的经验,结合经常下团队检查指导工作,从中仍感到基层部队在开展心理工作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 问题

1 .1 宣传教育的力度还不够

1.1.1 官兵对心理咨询的了解不够 目前仍有较多官兵不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能起什么作用、什么样的人需要咨询。军队心理咨询就是咨询人员协助来访官兵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其终极目的是“助人自助”,主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人员与来访官兵的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1],为官兵提供可行性建议,帮助他们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使其在认知、情感和态度上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训练、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轻度心理障碍以及各种适应不良等问题,从而达到自立自强、完善人格和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1.1.2 对心理咨询结果期望值过高 认为只要通过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咨询一次或几次没有达到目的就放弃。他们不知道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咨询师是需要时间去收集资料的,而且对心理咨询的效果评估也不一定恰当。其实,咨询师的任务就是帮助你调整好情绪,使你的生活工作步入正轨。

1.1.3 害怕个人的隐私被泄露 不少求助者害怕个人的隐私被泄露,认为是难于启齿的事情,不愿向咨询师敞开心扉。其实心理咨询是对来防者保守秘密的,这是心理咨询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1.1.4 把心理咨询与到医院看临床医生等同起来 不少求助者认为可以随时来访、咨询,没有时间限制。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心理咨询的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来访者的合作,还取决于咨询师的情绪状态。良好的咨询过程应该是:咨询师有良好的心境,求助者按照预约编号依次进入咨询室,每次咨询时间在1h左右。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可以通过摄入性谈话的方式了解求助者心理问题“症结”所在,并帮助其认识到这些问题,这样有的求助者就可以通过自我调适或改变认知达到咨询目的。常见的心理异常是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比较严重的心理异常可以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来加以纠正。

1.2 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师级以下单位虽然每年按照上级分配的名额指派1~2名军医参加短期心理学培训班,但真正“科班出身”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人并不多。少部分心理咨询师虽然取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但是他们缺乏实践经验,还不能很好的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团卫生队的心理医生大多是由防疫军医或临床医生兼职的,他们不仅要进行心理咨询,从事本专业或行政管理工作,还要进行野外卫勤保障等多项任务,这样势必会占用他们从事咨询工作的时间。

1.3 软件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基层部队心理咨询室主要设置在师医院和旅、团卫生队,设备十分简陋,很多咨询室只有简单的桌椅,没有测试卡、读卡、训练软件和硬件,没有必备的书籍资料和治疗设备。有的咨询室虽然配备了一些设备,但并无实际用途,不能为官兵解决实际问题。

1.4 编制体制制度不够健全 心理疏导与心理疾病防治是近年来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问题,基层部队的心理工作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1)师医院和旅、团卫生队没有相应的心理学专业人员编制,使兼职心理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2)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文书格式,心理咨询记录不规范也不完整。(3)专业人员培训不够,学习的机会很少,仅靠理论学习是不够的。(4)卫生事业费中没有设置专项心理咨询保障经费,使各项工作难以开展。

1.5 各部门间协调配合不够 基层心理工作的开展不仅是为了教育、检查而开展,还要结合战士的心理与部队的生活、训练等任务,这样就更容易被战士接受。心理咨询只能解决一部分心理问题,心理工作的关键在于减少心理异常的发生,所以心理疏导、心理教育和心理行为训练必须同时跟上。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工作虽然没有明显的界线,但也不能用思想政治工作来代替心理工作,政治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要相互配合,各部门间要其抓共管形成合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部队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2 对策

2.1 加强对心理疾患的防治宣教 基层部队可充分利用闭路电视、黑板报、集会、《健康小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心理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请专家进行专题教育。部队卫生部门或体系医院在新兵开训前,针对新兵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心理疏导,使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引导其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自觉加强心理素质锻炼,逐步提高心理适应能力[2]。

2.2 尽快完善心理配套设施 针对基层部队开展心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建议尽快完善师医院和旅、团卫生队的心理咨询室,编制心理学专业人员,加强心理卫生骨干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官兵心理存受能力[3]。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作为训练的重要内容列入教育计划,让广大官兵学会正确的认知方式和合理的行为模式,将心理健康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学习、生活、工作和训练中去。

2.3 重视基层部队医师的培训 应重视基层部队师医院、旅团卫生队专业医师的培训,如师以下卫生机构设1名兼职心理医师;上级卫生部门也可对兼职心理医师进行短期培训。若院校心理学系、全军心理精神疾病防治中心将心理疾病防治知识制成光碟下发部队,则更有利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

2.4 加强上级医院的业务指导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基层卫生单位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请求上级医院协助诊治。旅、团卫生队除与体系医院建立帮带关系外,还可与院校心理学系、全军心理精神疾病防治中心等建立联系,以提高基层医师的心理疾患诊治水平。

2.5 注重作训期间心理疾病的防治 心理疾病需要多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参与。野战部队训练强度大、时间紧,夏秋两季均在野外驻训,冬季还有适应性训练,心理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应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适当安排一些娱乐活动。训练期间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饮食,改善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增强机体耐寒与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权超.军人心理干预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06,49(6):311~312.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小型医院;开展;康复医疗;探讨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康复医疗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康复医疗的开展也必然促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在中小型医院,由于分科不细,医疗资源匮乏,康复医疗服务的形式必然有别于大型医疗机构,本文主要就中小型医院如何开展康复医疗的问题进行探讨。

1 技术骨干的培养和医务人员的康复知识教育

在中小型医院,由于医疗资源短缺,不能要求组建高层次、专业化的康复技术队伍,去培养正规的康复医师(RD)、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语言治疗师(ST)和矫形师等,而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培养方向和技术水平。在中小型医院,要开展基本的康复医疗服务,至少需要培训2~3名PT,培训人员应具备中专以上的医学基础,经过半年以上的正规康复技术培训。在开展康复医疗的初期,工作强度不大的情况下,康复技术人员可兼职从事原来的医护工作。

在基层医院,由于信息的相对闭塞,医务人员普遍对康复医疗的认识不足,康复意识淡薄,这是开展和发展康复医疗的主要障碍。因此,在基层医院进行康复医学基础知识的宣教工作尤其重要。特别是医院领导层,必须充分认识到开展康复医疗对医院医疗质量的推进作用,及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充分挖掘潜力,推进康复医疗工作的开展。提高医护人员的康复意识,使其自觉应用康复理念从事医疗服务,并主动协助专业康复技术人员的工作。所以,聘请专业人员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康复医学基础知识教育非常必要。

2 将康复医疗服务渗透到临床科室

康复医疗起步的一种形式是由康复技师深入到各临床科室,与科室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为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服务。比如:为术后或衰弱的患者进行手法排痰和呼吸肌训练,以防治肺部感染;指导适合于每个患者的体能锻炼,以改善机体机能;对骨关节、神经、肌肉、肌腱手术后的患者进行手法治疗、理疗、设计制作支具和功能训练,以提高手术疗效,促进功能恢复;对各种感染、疼痛和功能紊乱等进行理疗;为偏瘫、截瘫、四肢瘫、儿童脑瘫、持续植物状态、帕金森氏病、颈腰椎病、骨关节疾病等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以上康复医疗服务的开展,将缩短病人的住院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使以往用药物和手术无法治疗的功能障碍获得显著的改善。而且,向临床渗透的康复医疗服务,可逐步强化医护人员的康复意识,提高全院业务素质,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后,各医院可根据自身条件和业务开展情况,逐步发展,建立康复治疗室、扩充设备和技术力量。

3在门诊治疗室开展的康复医疗服务

基层医院启动康复医疗还可以从门诊治疗室开始。由医生介绍适合康复治疗的门诊或住院病人,有康复医师时可开设康复门诊,康复医师或技师利用门诊原有治疗室先开展一些简易的手法治疗、功能训练和局部注射等康复疗法,配合门诊原有的针灸、理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以后再根据医院实际情况逐步发展:如扩大治疗空间、划分各类治疗区域、引进技术和设备,甚至建立康复医学科。由于门诊病源广、病种多,立足于门诊可灵活应用多种治疗手段。所以,发展门诊康复医疗的治疗手段和主要治疗方向的伸缩余地较大。另外,门诊作为医院对外宣传的窗口,新的治疗手段及优异的疗效将迅速扩大医院的影响。

4 开展康复医疗的硬件要求

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硬件建设投入的弹性极大,在创办的初期阶段,因资金缺乏,先利用医院原有设施和一些自制的简易用具和设备开展康复治疗。在没有先进设备和大型训练器材的情况下,同样的技术也可以获得同样的康复治疗效果。所以,在硬件设置上不必追求一步到位,可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逐步发展完善。

基层主治中医师工作范文第5篇

一是初步坚持国家基本药物准则,降低群众用药担负。稳固和扩展国家基本药物准则施行范围。到2012岁尾,初步坚持国家基本药物准则,基本掩盖县政府办基层医疗卫活力构,执行零差率销售。鼓舞有前提的当地将村卫生室和非县政府举行的基层医疗卫活力构归入基本药物准则施行范围。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按规则运用基本药物。不断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准则。调整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次(基层运用局部),更好地顺应基层用药需求,合时启动制订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次工作。坚持健全国家基本药物收购机制,规范收购配送工作,坚持药品价钱信息库。增强基本药物装备运用治理。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使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

二是加速公立病院改革试点,使人民群众切实受惠。确定一批易操作、经历成熟的重点政策办法向全国推行。依照“上下联动、内增生机、外加推力”的公立病院改革准则,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便民惠民办法,让人民群众尽快享用到便当的医疗服务。增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治理,优化公立病院结构构造,组织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试点。优先发展县级病院,选择300个掩盖县域人口较多、基本较好的县病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完善有序规范就医的指导政策,加速坚持公立病院与基层医疗卫活力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渐施行首诊在社区,坚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病院双向转诊准则。履行优质护理服务、预定诊疗、先诊疗后结算、意愿者病院服务、便民门诊等便民惠民办法。继续制订经常见病、多发病临床途径,添加施行病种数目,扩展临床途径施行掩盖面。积极探究付出准则改革,完善政策办法,恰当提高医务人员待遇程度,扩展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和乡镇执业助理医师测验试点范围。积极探究严重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推进试点城市开展综合改革,在政事分隔、管办分隔、医药分隔、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隔等难点方面进行探究。积极推行公立病院以付出准则改革为切入点处理以药补医的做法。完善医疗机构分类治理准则,鼓舞、支持和指导社会成本发展医疗卫惹事业,知足群众的多条理需求。将施行便民惠民办法与推进综合改革、探究处理体制机制问题相结合,使人民群众享用到改革的效果。

三是提高新型乡村协作医疗准则保证程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不断完善新农合准则。不变参合率,继续坚持在90%以上的较高程度。进一步提高筹资程度、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住院赔偿最高付出限额,稳步扩展门诊统筹施行范围,逐渐将门诊经常见病、多发病及重性神经病门诊费用归入统筹赔偿范围。以省为单位具体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分心脏病医疗保证程度试点工作,并逐渐扩展大病救助保证病种范围。健全治理经办机构,提高治理和服务才能,具体完成参合人员在统筹区域内自立就医和即时结算,履行农民健康“一卡通”工作。加大基金监管力度,增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督治理,履行付出方法改革。

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建设。继续增强基层医疗卫活力构建设和规范化治理,落实赔偿政策,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完善人事分派准则,优化医疗卫生资源装备,增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乡村大夫津贴政策的落实。继续施行“万名医师援助乡村卫生工程”,大力推进城乡病院对口援助工作。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渐均等化,扎实做好卫生应急、严重疾病防控和妇幼卫生工作。具体完成国家基本、严重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速施行国家基本、严重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研讨扩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掩盖面,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均经费规范。制订并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完善工作机制,严厉项目、资金治理。加大专业技能人员培训力度,坚持信息申报及准则,开展项目评价,增强督导、审核,保证完成各项任务。

增强卫生应急才能建设,做好严重疾病防控工作,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建设,增强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

五是增强食物安全综合协调,加大卫生监督力度。增强食物安全治理。开展《食物安全法》施行状况监督检查,完善食物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落实食物安全整理工作任务,增强乳质量量安全工作,继续打击运用列入“黑名单”物质和其他化学原料生产加工食物行为。组织施行《食物安全信息治理方法》,坚持健全信息准则。继续清算完善食物安全国家规范。组织施行食物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和当地监测方案,开展风险评价,实时预警布告,增强食物安全风险监测评价组织机构建设。完善严重食物安全事故查询处置准则,着力增强事故申报和传递机制,提高事故应急处置才能。采取有用办法,增强餐饮食物安全监管。

加大职业病预防工作力度。认真落实《职业病预防法》及《国家职业病预防规划(2009-2015年)》,制订完善配套规章和规范。增强卫生监督工作,继续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启动卫生监督系统建设。

六是增强医疗服务治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疗质量治理。推进国家医疗质量治理与节制中心、重点临床专业部级医疗质量与节制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同级医疗机构辅佐检查后果互认工作,增强医疗技能临床使用治理。确定并施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培养专科建设项目,提高我国专科医疗服务才能。增强医疗机构药事治理,研讨坚持临床药师准入准则,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增强医疗道理临床运用治理。增强院前急救建设和规范化治理,提高急济急诊服务才能。规范临床查验工作,加大病院传染治理力度,保证医疗安全。增强护士队伍建设。坚持无偿献血长效机制,保证血液质量安全和临床用血需求。进一步推进医疗康复、防盲治盲和戒毒医疗治理工作。严厉医疗广告的审批和监管。

增强医疗服务监管,启动病院评审评价工作,继续增强大型医用设备装备与运用治理,开展以改善医疗服务为重点的优质病院创立活动,推进“安全病院”创立活动,增强人体器官移植监管,进一步推进人体器官捐赠工作。

七是增强药质量量安全监管,保证药质量量安全。增强药品监督工作。加大药品、医疗道理生产运营环节监管力度,增强各地电子监管才能建设。增强药物不良反响申报与监测,按期分析评价药品不良反响监测信息,节制药品安全风险。开展药品安全责任系统评价试点工作,坚持健全当地县政府主导的药品安全责任系统。扎实开展药品安全专治工作。增强保健食物、化装品监管。

八是发扬中医药特征和优势,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程度。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贯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实化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关政策办法。以县级中医病院达标建设和扩展城乡基层中医药服务掩盖面为重点,增强中医服务系统建设及才能建设。继续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推进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系统建设。继续做好民族医药工作。增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能主干培育,继续开展乡村大夫中医专业学历教育和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施行基层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历承继项目,探究坚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准则,推进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加速推进公立中医病院改革,继续推行中医临床途径,开展付费改革试点。增强对中药基本药物临床使用的指导。研讨制订鼓舞供应和运用中医药服务的优惠政策。加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关中医药任务。

九是加大卫生人才培育力度,推进卫生科技创新与发展。增强卫生人才培育。贯实《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2-2020年)》。推进全科大夫培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开展县级病院主干医师培训项目,继续开展和恰当扩展专科医师准入试点。扩展施行乡镇卫生院雇用执业医师项目,继续施行乡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育项目,开展为基层医疗卫活力构培训药师工作。增强继续医学教育,加大公共卫生和临床药学人才培育力度。开展西部卫生治理干部和大型病院指导干部的培训。增强医学教育微观协谐和治理,推进高校医学院共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