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就业管理

高校就业管理范文精选

高校就业管理

高校就业管理范文第1篇

本小组于2010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南京市六所高校进行“南京地区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经过努力,本小组在其中四所高校,成功发放750份问卷,并收回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出506份有效数据,经分析得出以下一些结论。对于第一个问题“选择行管专业的原因”的回答,从整体来看,同学们对此专业的选择过程中,客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同时,这些客观因素,显示出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不甚明确,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的自身定位产生偏差。对第二个问题“你平时的学习态度”的选择进行分析,一方面显示了当今社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缺乏;另一方面,从侧面显示出,行管专业在学科设置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导致了学生没有积极性。目前,在绝大部分高校中,行管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存在着共同问题,政治学趋向性表现得十分强烈,政治学学科设置较多,管理类、经济类、技术类所占比重过小。目前,“考证热”在各个高校都十分流行,由此可见,相对来说,选择进行社会实践和强化本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数明显要少于选择考证的人数。这说明了目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传统的心态和社会的普遍选择,都导致了三本学生在就业时的优势小于二本一本以及名校的学生。本小组研究认为,心态也是本专业学生就业的软肋,短时期内,这种差距是无法消灭的。求职中,什么方面才是最具竞争力的?同学们对于这个问题,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很明显,专业技能,实习经历,技能认证这三个占了明显的比重,而成绩这一项,所占几乎被忽略。从表面看,选择的都十分正确,也都合理。但是,这种可怕的心理,直接导致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偏差,从而使得自己在以后的求职路上,由于严重缺乏本专业知识而困难重重。在谈到为就业进行的准备的时候,大部分人选择了“参加培训,考取技能证书”“多方实习”,部分人处于茫然焦虑状态之中。分析认为,大部分学生的就业思想是和传统的本专业的就业方向相差甚远的,这昭示着本专业在课程改革上的迫切要求。此外我们还通过调查分析得知,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进企业,而不像20世纪80年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大多在政府、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工作。公务员实行考试录用制度后,在公共科目考试方面,行政管理的学生可能有一定的优势,但具体职位对专业以及专业知识的要求却限制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的报考以及录取,从而降低了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公共部门就业的概率,加大了其就业的难度。[1]在激烈的竞争中,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并不具备优势,而作为民办高校的学生,其跟重点高校的该专业学生比应试能力又更处于劣势,所以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进入企业工作,从事文员、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工作。但由于该专业的学生学的都是些纯理论的知识,缺乏实际的技能培训,写作能力一般也逊色于中文专业的,导致其工作的可替代性强。

2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激增

急剧增长的毕业生人数,导致社会总体就业趋势十分严峻,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行政管理的就业形势自然也很不容乐观。高校扩招的同时,伴随的是民办高校的兴起,据统计,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共有民办高校278所,比上年增加26所;独立学院318所,比上年增加了23所;民办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80余万人,比上年增加了67万余人。民办学校招收的大多是高考分数低于二本线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考试技能上明显逊色于名校的学生,在这个学历和各类证书是工作敲门砖的社会,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又会多遇到了一些障碍。

2.2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定位不清晰

从我们调查的几所高校对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基本上是“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会导致学生对自身定位产生偏差,对将来从事的工作的心理预期很高,尤其是党政机关这样带有明显吸引力的关键词。目前,在绝大部分高校中,行管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存在着共同问题,政治学趋向性表现得十分强烈,政治类学科设置较多,管理类、经济类、技术类所占比重过小。这种情况下,就会是理论知识扎实,而实际技能很不足。在知识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下,很难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

3缓解就业难的措施

3.1学校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做好就业指导

首先,民办高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以及生源方面和重点大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不能盲目地跟从重点大学制定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其次,在制定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时,应注意适应市场需求,专业定位应做适当的调整。在课程设置上,应更多的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实践操作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最后,学校还应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就业形势;联系用人单位来校开讲座或咨询会,让学生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高校就业管理范文第2篇

一、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相一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必然受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具体表现在,经济及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了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平衡的根本动因。

高等学校毕业生整体就业规模的扩张性,高层次人才市场容纳的有限性。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一

鉴于我国劳动力供给过剩较为严重的现实,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得不被作为储备和调控劳动力供给的一个手段来考虑。社会期待高等教育具有这样的功能,这在其它国家的发展中是不多见的。问题在于,我国在今后经济发展需要或者能够吸收多少高学历劳动者。有专家认为,第三产业是吸纳高学历就业的主要产业领域,因此,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从业人员的比例,是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之中,专家们认为,我国第三产业每年新增加的白领职工就业岗位估计在25万-35万人。如果假设近些年产业结构和职工年龄结构没有大的变化并保持现有发展速度,高等教育确实有一定新增就业岗位作为现实需要,但是很难超过100万人。事实是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层次人才市场就出现了供过于求的严峻局面。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市场是高层次人才市场,这一市场需求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非跳跃性决定了它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的相对稳定性。近几年,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近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规模持续增加,增大了社会就业的压力,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减员增效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精简,传统的就业领域对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吸纳能力降低。二是新的就业渠道,由于一些政策和措施不配套,短期内还难以吸收大量高校毕业生。三是现阶段经济发展所决定的高层次人才就业市场的有限性和持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集中就业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四是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单一性造成了地区性就业结构失衡。

非公有制经济单位,说爱你太难。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二

非公有制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的重要领域。但就近几年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工作,是造成就业结构不平衡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不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有三个原因:一是家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家长,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数在国企、国营事业单位工作。从就业价值观上讲,认为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效益好)是“铁饭碗”,而非公有制单位或企业是“泥饭碗”。二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大多发展历史不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还不规范,在劳动用工管理上,还普遍存在着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职工的养老、医疗、就业保险制度的执行人为因素很大等问题。三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准入、融资、管理等的要求仍存在歧视性的政策限制,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面临着与国企、国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平等待遇的问题。四是面对巨大的市场压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前障系数很难预料,大多数毕业生对此也是望而生畏,不愿意“铤而走险”。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关系的问题,也是一个政策性问题。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针对本地区情况,及时推出高校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优惠政策,切实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心态到非公有制企业去建功立业。

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集中的趋势,供需不平衡关系之三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意向中,第一位考虑的就是城市的等级。“最起码留在省会城市,最好是铁饭碗的接受单位”。客观上造成了就业结构不平衡而带来的就业难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这种趋向,是市场导向的结果。发达省区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是各地区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与其他地区相比,经济发达,提供的就业机会多,就业机构健全,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就业难题。供需关系不平衡之四

与上述就业的地域趋势相反的是,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艰苦地区、基层和人才奇缺的西部地区工作。为此,国家出台了毕业生到不发达地区就业的不少优惠政策。近几年,在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感召下,亦有大量毕业生选择了去西部就业。但对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是否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待观察。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体现的是优化性原则,是经济原则,政策的调控作用的力度还是十分有限的。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东部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还应考虑出台一些实质性的长远的优惠政策,或许更为有效。

二、新的就业观与政策,不断拓宽的就业渠道

自主创业——想说爱你不容易,新就业观之一

自主创业,是一个就业的新话题。实行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不仅需要有一定背景的经济来源与经济实力,还需要对创业行业的市场有相当的了解,以及创业的经验等。对大多数毕业生而言,市场是一个十分陌生的环境,加之市场竞争的风险性、残酷性、不合纯专业性等特点,自主创业还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话题。但从长远来看,高校毕业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学校给予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要引起学校高度重视的问题。

人才租赁式就业,新就业观之二

人才租赁是一种新型的用人方式,租赁中心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分别签定人才租赁协议、人才派遣合同,以规范三方面在租赁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在租赁期间,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不发生人事隶属关系。

人才租赁方式的特点:一是建立在不断完善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基础上的,因而更适应“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二是对用人单位来讲,可在租赁期进一步考查所使用人才的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表现良好的人员可转为正式员工,不合格的可退回租赁中心,这种就业方式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三是学校可及时了解到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以及档案挂靠、户籍办理情况,有利于高校与毕业生的双向沟通;四是对社会而言,倡导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有利于打破地区人才分布不平衡状态,缓解目前紧张的人才供求关系,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高校就业管理范文第3篇

(一)定位障碍:政府管理定位不准

我国政府制定了大量扶持户籍劳动力就业的政策,给他们提供就业信息、专项培训、场地资金支持、购买产品服务等全部流程的服务。政府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扶持过程,表现为既是有关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实际操作者。政府对社区就业的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预过多,强化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干预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度参与,弱化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以法治理念为核心的规范化管理。如上海市政府对户籍劳动力的扶持,强调救助对象必须为上海户籍人口,经营性劳动组织对于使用外籍劳动力比例有严格的限制,加大了对整体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政府之力相悖于劳动力市场的自身调节。某些就业项目或创业项目直接挂靠政府部门,政府作为最大雇主,政府成为经济发展和利益集团行为的主体,而非企业本身,收入来源主要为政府财政,方式为政府出资购买岗位,且政府对从业人员的工资也作了最低的规定,将社区就业的“非正规部门就业”演变成“正规部门就业”,与市场主导下的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截然不同,这将限制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活力与自我调节性。

(二)机构障碍:缺乏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

我国失业人员的范畴很大,包括4050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群、退役军人、退休人员、小时工及其他困难人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仅仅排在第四位,其就业工作纳入到失业人员的统一管理中,统一划归到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部门来管理,下设社保所、街道办事处等,这与当前大学生的失业规模是极其不符的。但社区工作人员往往将4050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群的就业工作放在第一位,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招聘专场、培训专场、就业指导与创业规划等,难以突出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性、技能性与特殊的心理特征。相比之下,日本的厚生劳动省专门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在全国各主要城市都设有学生职业中心,实施就业体验制度等。德国中央联邦劳动总署与各地方的劳动局主要负责制定全国的就业政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管辖范围障碍:政策开展范围有限

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政策涵盖领取失业登记证、签订社区用工合同、小额贷款、就业补贴、领取《优惠证》与就业培训。其中,就业培训开展的最好,比例高达60%,但是没有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专场,都是和4050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群等社会各类需要就业的人员统一进行培训。在社区内年平均开展就业培训次数在0次和1—3次的占到75.68%,9—12次的比例只有2.7%;在定期跟踪反馈方面,频繁及其频繁以上的只有52.78%,有的社区只对申请小额贷款的大学生进行项目跟踪,而且层次较低。其次为签订社区用工合同,比重为42.86%,再次为领取失业登记证,比例为28.57%,而诸如小额贷款、就业补贴和领取《优惠证》等能够直接使高校毕业生受益的制度落实力度却有限,比例只在6%上下。相比之下,国外的贷款、融资、投资的制度却比较完善,如英国相继推出《公司投资法规》(EIS)、《创业投资信托法规》(VCT)和《公司创业投资法规》等相关投资法规,每年大约能够提供38%的创业投资资金,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瓶颈。另外,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实践没有将社区内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中,政策的不完善性增加了社区就业的风险系数。

(四)效率障碍:就业政策缺乏整合之力

一是就业制度周期短、连贯性差。根据就业制度变化周期的调查数据显示,明确1—2年发生变化的占44.12%,2—3年变化的为38.24%,而在5年以上发生变化的不足3%。结合相关社区人员的访谈数据,以吉林省为例,2009—2010两年期间没有发放《优惠证》,2009年以前发放的优惠证自启动之后有效期为3年,又于2011年下半年实施改革,将《失业保险登记证》与《优惠证》合二为一,将个人情况、保险情况、贷款、优惠等各种情况进行统一登记,而就业补贴根本没有。在北京和深圳地区,小额贷款和就业补贴都是就业工作的内容之一。二是各管理部门执行缺乏合力之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管理、城市建设、卫生监督、民政、公安司法、政府规划等多部门的协调和沟通,根据社区实际工作中的协调数据显示,发挥主体作用的是劳动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比重达89%以上,政府规划部门比重只有43.24%,具体落实小额贷款与就业补贴的工商税务管理部门比例也只有24.32%,在各部门的沟通协调过程中,选择协调顺畅的社区比例只有5.4%,表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整体的规划与管理、出现职责不清和利益本位主义等现象,协调程度较差,难以实现各部门间的合力之效。

二、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管理的政策举措建议

(一)建立市场主导政府间接干预的就业管理模式

一是政府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角色,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以法治理念为核心的规范化管理,弱化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干预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参与,即从宏观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出发,提供公共事务服务和公共物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获取经济利益。中央政府层面注意宏观调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出一系列改善中小微企业的服务体系,增加就业岗位的激励政策,并建立全国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层面应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开展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与辅导、就业培训与跟踪等具体工作;中央与地方协同做好政策的落实、监督、管理等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通过市场运作使社区经济活动摆脱低层次、低质量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增强社区就业项目的自主性和独立经营性,改变政府是经济发展和利益集团行为主体的现状,让大学生在社区市场中充分发挥其知识与专业特长。

(二)形成以社区为主体的大学生就业管理架构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设大学生就业管理办,依法开展各级各地的大学生社区就业指导与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室”、“就业服务中心”等大学生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并规范其工作职责,配有专职人员,依托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动态记录与管理所在区域就业人员的信息情况,包括失业人员登记、从业人员登录;二要动态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面向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就业介绍、就业培训和其他的劳动保障工作;三要将政府权力适当下放,增强社区机构的组建能力和协调能力,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四级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网络;四要因地制宜制定大学生社区就业优惠政策,如减免各种税费与管理费用、银行贷款、再就业补助、创业奖励、再就业培训等等,形成较为完整的社区就业管理服务体制;五要建立交流与反馈的互动平台,可在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设立交流处,开展大学生社区就业的经验交流会、学习研讨会、现场观摩会、组织学习参观等人际交流方式,也可利用网络技术借助BBS、E-mail、虚拟社区、博客、Wiki、微平台等方式建立实时信息交流平台,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鼓励社区就业的氛围。

(三)扩大政策的实施范围与配套措施

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设计理念是“扩大大学生就业”,应将该理念贯彻到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一要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从外在条件提供和内在能力提升两方面着手,外在条件方面包括政府补贴、税收减免、无息贷款、绿色通道、社会投资引导、购买就业岗位等,内在能力方面主要是面向大学生开展专项的创业培训、就业指导与咨询、心理支持与辅导等,让大学生有能力、有资本在社区环境中实现就业的价值性。二要保障大学生社区就业的劳动权益,建立与规范社区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与监察制度,明确企业在签订、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处理工伤、加班等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对于按时、足额缴纳社区就业人员保险费用的企业由行政机关给予税收减免或是税收补贴;对于克扣或是无故拖欠社会保险费用的企业要进行严厉的惩罚,除了要补齐费用外,处以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三要解决大学生社区就业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社区养老保险制度,可在劳动时间统计的基础上设计大学生社区就业养老的缴纳标准,其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的积累额不应低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缴纳标准,并设计灵活的缴纳体系。具体表现为:缴纳基数灵活,允许社区就业人员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自愿选择缴纳基数;缴纳年限灵活,规定缴费满15年的,发给基本养老金的80%,之后缴费每增加一年,基本养老金提高1个百分点;缴费时间和地点灵活,依据个人唯一的身份证号码办理个人统一账户,可在任何地点(不同的工作地点),任何时间(可选择月、季或年三个时间段)来缴纳社保费用。

(四)通过政策的透明与考核实现政务高效

高校就业管理范文第4篇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供需脱节。以昆明市某高校为例,2004—2007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旅游业的比例最高只达到23.38%,更多的毕业生选择以在校任教、考研、自主创业等形式就业。资料来源:根据某高校毕业生从事旅游企业就业数据整理而成

另一方面,旅游人才缺口仍然很大。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至2004年,到昆明的海外旅游者达49.33万人次,国内旅游者达1707万人次,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万多人,间接从业人员30万人,有效职位数达5908个。而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对于2004年昆明市旅游行业提供的有效职位数和某高校的毕业总人数(88人),旅游企业的就业岗位是供大于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比例明显太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二、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大多数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多为党政干部,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一般很少。另外,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调查中,希望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其顺利就业的,大一的学生占40%,大二的占23.5%,大三的占18.2%,大四的占52.5%。由此可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忽视了个人的个性特征。

(二)学校教学方面存在问题

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比例太多,实践课程较少。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调查中,10%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满意”,35%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27%的学生选择了“很不满意”。由此看出,学生对当前的课程设置是不太满意的;同时与逐年增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相比,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旅游教师普遍缺少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而从行业中聘请兼职教师,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但同时又存在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三)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则其就会积极主动地做好这件事情,反之亦然。问卷结果显示:在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程度问题上,有效问卷中38%的学生选择“比较感兴趣”,48%的学生选择“不太感兴趣”,8%的学生选择“完全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们选择从事服务行业的态度,在对“你是否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调查中,31%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愿意”,4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9%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愿意”,3%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愿意”。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对其所学专业的兴趣,直接影响其择业的态度。

(四)学生就业心理存在偏差

目前,很多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于选择到旅游企业就业存在很大的顾虑。究其原因有:一是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毕业生认为从事服务行业就觉得低人一等,在自尊心上过不去;二是旅游行业的通则是管理员要从服务员做起,因此往往刚进这些旅游行业时待遇不高,与学生预期收入不匹配;再加上社会、家长对旅游行业的误解,认为旅游行业是“青春行业”,造成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出现偏差,导致其不愿在旅游行业就业。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一)强化就业指导,合理规划职业

对企业来说,品德、责任心是选人的关键标准。因此,在学校期间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很有必要。第一,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第二,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早了解所从事职业的特性及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品质;此外,就业指导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除了开展就业讲座等形式外,还可以举办面向家长的就业说明会,请有关企业来校介绍其情况等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研究感兴趣的企业。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要细化专业方向。目前,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基本上有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等专业方向。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还会出现更多的专业方向。因此,专业细化将是一个趋势。各个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实力来设置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做到实用性,超前性,结构的合理性;二是要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三是要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师资队伍,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强化实践环节,提升操作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未来的竞争力,大学教育应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内容。在课堂设置上,要适当增大实践教学课时数的比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方面,国外院校有许多的经验可供我们参考。例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校内就设有实习酒店,充分满足学生动手实践的需要;还可通过辅助性环节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培养旅游专业素质;此外,要科学安排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方面学校可与一些旅游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使之成为毕业生的实习基地。

高校就业管理范文第5篇

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意见的通知》(津政发[*]12号)文件精神和《南开区选聘高校毕业生从事公益工作的实施方案》规定,我区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选聘了281名高校毕业生,充实街道、社区劳动保障队伍。这些高校毕业生的到来不仅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良好开端,同时也提升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充分发挥好这批高校毕业生的作用,使他们尽快融入社区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区劳动保障服务质量和水平并切实做好为这些大学生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各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要高度高校毕业生安置管理工作并纳入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内容。街中心主任是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并指派一名干部,专职负责高校毕业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各街中心要将高校毕业生单独造册管理,对进入街中心和社区工作站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指派一名有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干部或劳动保障协管员,进行工作指导,并建立培养、使用管理档案,对其工作情况做好记录。

三、各街中心要经常关心、关注高校毕业生的生活、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和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尽快适应社区工作的要求,发挥其积极作用。

四、各街中心要加强对中心工作人员和社区协管员主动为社区公益工作高校毕业生做好服务的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帮助高校毕业生尽快适应社区工作,融入新的集体。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服务办法,并严格执行。对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将纳入对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工作年终考核范围。

五、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在区、街劳动保障部门的领导下,从事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扶残救助、养老服务等社区服务工作,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调整从事其它工作。

六、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在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树立从事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青年人积极向上的作用,将所学知识融入社会工作之中。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做好工作。对不服从管理、工作责任心不强、经常违反规章制度的,经报上级同意,可以提前解除《公益岗锻炼协议书》。

七、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的总结和积累工作经验。每半年要写一份工作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不断的提高工作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