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创业教学

高校创业教学范文精选

高校创业教学

高校创业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引言

随着传统的教学管理虽在我国教育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贡献,但随着科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新时代的产物必然要代替旧物,这种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已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些冲突,而具有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才是最终培养的目标,作为新一代的高素质人群,大学生以高学历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虽具备较好的条件但仍需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因此,对于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十分必要,高校应该对大学生教育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也是基于创新创业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探究。

一、“双创”背景下教学改革应具备的特点

(一)教学理念多元化

高校教育理念是对于教学教育未来引导的一个指向标,形同与人才培养的指南针,人才培养的形式源于教育理念的设定,现如今大多高校的教育理念依然有滞后的现象,结合现如今创新创业的教育大背景趋势,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应该进行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就是整个教学的“魂”,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可以营造多元化的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是铸造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是激发潜在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能力。很显然,单一化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满足不了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故需教育教学理念要把多元化式融入进来。

(二)教学手段信息化

现如今的信息时代已然改变了以前的生活方式,校园生活也处处充满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教师通过一定方式传授知识于学生的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无法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所以教学手段也要具备创新形式,利用学生对于信息化的感兴趣点来切入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来进行授业解惑,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型学习。通过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更加全面地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培养和评估,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辅助性作用。

(三)实践课程丰富化

课程的设置对于高校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在趋于多元化、实践化的信息时代,特别是对于财经类和工科类院校来说,实践课程在高校的课程比重应该比较大,在教学课堂改革方面,根据社会根据时代演变的产物来优化课程,增设的实践课程较为丰富和多元化,课程实践课程不仅仅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更是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模拟基地,是学生们达到学以致用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双创”教育离不开仿真的实践类教学课程,所以,在众多高等学校的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展有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一定是建立在与社会“零接轨”的环境中来进行培养的。

(四)良好的教学团队建设

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是通过教学理念的灌输,自身的学习能力,还取决于一个优秀的教学师资队伍对其辅佐,“双创”背景下,要想培养一批优秀的创新式人才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双师型”背景的优秀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高校对于师资方面提升的一个方向,不仅仅限于教学职称方面的进取,教师要深入企业实践,然后结合实践进行案例教学是高校需要加强的方向,优秀的教学团队应该保持科研与教学相对均衡的良好比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人才的培养得益于一个教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高校应该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时还应该注重不断提升老师的专业能力。

(五)丰富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高校学生是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对于社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上述提到的方面,还有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质性环节,建设丰富的校内外基地来进行实习与实践,此环节能够使学生实战化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可以更好地将学生精准的对接社会需求,对性的培养与实践,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化,给予学生难得的实践经验,使高校学生获取实用性的知识与能力,进而为对接社会输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双创”背景下河南民办高校在教学改革措施

河南民办高校性质不尽相同,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本文以财经类院校为例来针对高校教学教育改革措施。

(一)将“创新”注入教育教学理念

抛开传统的固有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变观念,将学生“一味附和标准答案”学习思想转变为“发散寻找更多答案”思想,使教学理念新起来,个性化起来,改成重点就是建立和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取消60分及格”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可以试实行非标准答案考试,使学生们不再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考验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了多少知识。另外,可以将传统的课程学分制毕业模式转变成多元化学分转化形式,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维度。积极将“创新”融入教育教学的理念当中,根据“钱学森之问”的方向来制定教育目标导向,实施改革方法,时时刻刻将鲜活的创新思维融入教育教学当中,比如,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发掘学生潜力的第二课堂,变“灌入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秉持“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理念。

(二)多元化“艺术”教学

在教师授课时,要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所谓多元化“艺术”教学,笔者认为或可利用信息化辅助,通过一个实物来引发思考行为,通过情景式思考达到解惑的目的,“艺术”教学可以分为肢体艺术、视觉艺术与行为艺术。以河南民办财经类高校为例,肢体艺术可以是教师在授课前,先引入一个互动游戏或活跃气氛环节,使学生们得出一个概念性的结论或结果,此结论是课程的内容的引子,间接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课程教学;视觉艺术可以的通过PPT“艺术”性展示给学生们观摩,在引入学生兴趣点基础上配合课件的美观的视觉辅助,学生的记忆点就会增加;行为艺术可以是在枯燥的专业理论课程中,适当的以“反转课堂”形式,以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来讲解某知识内容,这都是艺术化教学的形式。当然“艺术”教学概念很广泛,不仅仅是几个例子中的列举,需要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来实施。

(三)丰富实践课程,培养“三个能力”

应该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以契合人才培养方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着重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社会担当的三个能力。这三种能力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敢于创新,敢于思考,敢于实干的能力,正如,美国的杜克大学最近采取了一个“推倒重建式”教学模式,十分注重创新式思维教学,突破原有的“单一接受知识”模式,变为“用知识去创造式知识”的模式。有关研究得出,在国外财经类人才培养方面,其开设的实践课程学时比重几乎高达百分之五十,而国内大多财经类高校开设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平均数仅为20%左右。笔者建议,在增大实践课程占比同时,还应将一批针对性的专业选修课转为必修课另外还要加大理论课程中附带实践课程的学时。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盲目开设实践课程,一定要结合学生专业及水平,应当合理地规划,根据学生四年人才培养方案循序渐进,适当的集中实习或分布几个学期的实训,不能仅仅满足学时的安排要求,多元化创新式考核方式不但能精准的反映学习培养效果,更能提高学生创新式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此依然以财经类专业为例,可通过加设发散思维式提问增加考核分值比重来增加学生的重视程度,也可选择反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期末考核。目前,大多实验课程考核方式依然以撰写实验报告、测试软件操作的正确性等考核方式来评判学生阶段性的学习程度,在此考核形势下,易出现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性与积极性的现象。所以,丰富的考核方式也是培养人才的手段之一。当然,也要提高学生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正确认识,在大多学生的认知当中,实践课程总是带有娱乐性,往往不是过于重视,理论课才是重中之重,不能掉以轻心的“考试课”,实则,实践课与理论课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拓展性补充,二者缺一不可。

(四)优化专业师资队伍

对于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结合专业特殊情况,努力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来优化师资结构。在教师绩效考核方面,要重专注教学和一线教师,如今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一些教师为了获得科研的成绩或者满足高校对于教师的科研要求,出现“七分科研,三分教学”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学校可以自审下,对于每学期的科研要求是否过于繁重,并积极开展有关教育教学师德方面的评选活动,积极鼓励在教学、师德、创新方面突出的一线老师,使得教师们将人才培养、教学任务放置首位;对于教师晋升职称有一些激励政策,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去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此外,在国内外重点高校之间,建立有效的交流学习平台,使各专业教师能够实现外出进修交流学习自由。在科研方面,努力将科研教改项目成果进行教学转化,并努力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来编写对应专业学习的优秀教材。使得教师利用自身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优化课程体系,打造全新创新型教学模式,将专业内容微妙的与教学手段融为一体,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五)全方位条件保障

硬件条件的保障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大学是学术殿堂,这应是师生或生生随处切磋知识,思维碰撞的环境,创新思维总是都能潜移默化地被激发出来。对此,学校可以学生们提供较多的环境供他们交流与探讨。另外,在学生们实践方面,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仿真演练与实战经验的累积,在进行体统化的学习之后,还要进行实践检验与进一步的历练。如果说实践课是一个仿真的练习,那么实习则是对于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实战性练习。因此,高校不仅注重课堂建设,还应该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来解决学生实习难的问题。此外,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激励师生“双创”的制度体系,给师生创新创业提供相对规范、宽松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进行良好的创新式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系统工程,现如今,各高校都在不断进行创新式教学课程的改革,满足社会新时代下经济的发展。这种创新式人才的改革是社会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国家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创新式人才的培养都将会是国家重点关注的战略方面,它将是我国软实力的坚实基础。只要我们坚持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创新的工作,且一直以“双创”为引导,全面系统的进行深化改革,号召各组织、各项工作都以一种全心投入的态度去对待,相信就一定能办最好的本科教育,来迎合创新创业这个大时代!

参考文献:

[1]张丽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山西经济,2016(14):114-115.

[2]王方国.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15(03):64-67.

[3]苏志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12-16.

[4]李永安.我国大学课堂教学的改革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3(05):33-35.

[5]袁旭东.论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7(05):72-75.

高校创业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腾飞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创业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空间,为新时代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选择适合于自己理想的创业之路。但是从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考察,我国的创业活动尚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全社会缺乏创业教育有关。此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凸显,面对急剧的就业压力,高校不仅要培养具有竞争就业岗位能力的能力,更应培养具有较高创业能力,既能求职又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因而,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1我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社会背景

国外的创业教育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20世纪60~70年代间,国外的院校就开始在教学中大量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的商学院更是普遍重视给创业者提供这方面的系列课程,创业学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中已经成为成熟的学科。国内的创业教育始于当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世界上高技术领域的创业热潮的影响,创业教育逐步得到社会重视。2002年教育部在全国9所院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高教司举办了两届“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标志着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正式开始。我院正是在2003年选派老师参加首届培训班后,开始开展创业教育,在经历引进、吸收、设计、实施、完善、提高和推广阶段后,已成功进行了多个有影响的创业项目,创业的教育和研究得到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做法和经验。

2大学生主要创业团队的基本情况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自2003年底开展创业教育以来,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上的探索与实践,在创业实践上效果显著,至今已形成了以蜜蜂创业团、宠虫工作室、爱心助困岗为主打品牌的创业项目。

2.1蜜蜂创业团

蜜蜂创业团以农产品市场为导向,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发挥专业优势,以种植和销售香瓜、番茄、茄子、菜椒、玉米等各类无公害蔬菜瓜果为主,在我院的支持和指导下,于2004年成立的一个由团员青年学生组成的主要创业团队。团队种植基地由起初的667m2增加到3335m2,专业指导老师5名,团队成员也由起初的10余人发展到40余人,下设生产部、销售部、行政部、财政部、宣传部五个部门。每年,团队种植的蔬菜瓜果的毛收入近1万元,三年来产品销售额已累计达2万余元,扣除工资和扩大生产投入后现有流动基金2000余元,已安排大学生勤工助学150余人次。

2.2宠虫工作室

宠虫工作室主要由宠虫影像制作部和宠虫文印部两个部门组成。宠虫影像制作部主要是为校、院及个人的提供各种活动的拍摄与制作服务,现已承接第31届校运会、袁隆平院士报告会等校内外大型活动和其他各类活动的拍摄及制作等上百单业务。宠虫文印部主要从事打印、复印、扫描及图文处理等,自营业以来,将A4纸的复印价格降到0.1元/张,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优惠服务。工作室发展至今,现有固定资产3万余元,指导教师4名,成员10余名,累计营业额已达7万余元,为40多位贫困生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

2.3爱心助困岗

爱心助困岗于2005年8月由学院组建,起初以销售水果瓜菜为主,2006年4月由学院和海南资深配送有限公司合作,增加“伊利”学生牛奶的销售项目,队员也由起初的6人增加到近20人,至今已为50余人提供了勤工助学和实践创业的机会。

3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做法

3.1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提供良好创业条件

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缺资金、缺场地的情况。无庸讳言,创业实践需要钱,无钱的创业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创业实践要有场所,要有阵地,否则就只能在电脑上虚拟,在纸上设计。面对此情况,学院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近1万元的固定资产,并提供3万元的借款为宠虫工作室购买摄像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为蜜蜂创业团免费提供种植基地及水灌溉、生产工具等,经与学校有关部门协商,为宠虫工作室、爱心助困岗提供营业场所,使大学生创业有了启动资金和活动阵地,为创业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有效促进了创业的发展。

3.2学生创业与专业学习、科学研究三结合

创业教育更强调人的“会学习”与“会做事”的高度统一,是知识、技能和情感教育的整合,是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活动教育的整合。我院具有“学、产、研”三结合的鲜明特色,学院充分利用这一特色,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确定创业项目,结合创业提高专业知识、加强专业实践、开展科学研究,将学生创业与专业学习、科学研究三结合,“自学”“自教”和“自做”,使学生不仅成为认识的主体,更是实践主体和创造主体,走出一条专业型创业道路。如蜜蜂创业团中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等专业的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确定以种植绿色无公害瓜果蔬菜为生产主方向。为使产品真正绿色无公害,他们不断调整种植方案,开展药效试验,在传统的单畦种植的基础上慢慢地向间种、套种等新模式转变,有效地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同时,他们还积极主动开展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提高产品品质等一系列课题研究,不断实验,逐个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他们的共同努力,种植出的薄皮香瓜品质优良,深受广大师生和市场欢迎,成为创业团的主打产品。

3.3培养学生创造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才能

从心理学上讲,创造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创造的属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其自身的需要出发而形成的对创造的价值的看法。大学生有树立积极就业观、生活观的需要;有“会学”与“会做”高度统一的需要;有施展创造性价值观的需要;有拥有自己的企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学院充分认识大学生这一需要特点,尊重他们创造价值评价、创造价值选择和创造价值方式,支持他们根据个人的专长和兴趣开展创业活动,引导他们在主体力量得到充分发挥中,使知识在创业中发挥创造性的能量。如宠虫工作室影像制作部就是因学生对影像制作的喜爱与特长,给予他们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在全校率先开展各项活动的拍摄与制作服务。实践中,他们不断学习专业摄影、音像制作等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原来的兴趣培养成专长、原来的专长更特,个人的主体力量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3.4学生创业为贫困生资助服务

当前大学生选择创业有一部分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为解决学习生活费用而开展的。学院在各项创业项目有一定基础后,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吸收贫困生参加创业活动,通过为贫困生提供工作机会而解决他们一些生活问题,从而有效地为贫困生服务。此外,我们还积极引导党员和青年志愿者参加创业项目的劳动,以节省劳务费,从而将节余的成本价值更多地资助到贫困生。

4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成效

4.1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研究能力在实践中提高

学生坚持以专业型创业为主,在创业实践中,不断地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不断通过研究新问题、新难点来促进生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得到加强,专业技能与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切实的提高。如谭翰杰同学开展华南食用菌的生产与加工研究,其作品《华南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荣获全国第四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蜜蜂创业团成员成为我校每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骨干力量,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服务,深受当地群众和学校好评。

4.2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技能,增强了其今后把握择业和创业机会的能力

学生在创业活动中,通过不断的磨练和考验,培养了积极处世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环境变化,在变化中不断地“发现机会”寻求发展。一批学生的主体力量得到充分发挥,适应社会能力得到加强,发展成了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自2004年以来,有数名学生因其创业期间的经历和具备能力,被用人单位提前破格录用。数名同学已成为企业骨干和重点培养对象。

4.3培养了学生自立、自主、自强的素质,增强了其创业意识

学生在创业锻炼中,改变了以前遇事唯唯诺诺、事事随大流的旧观念,发扬开拓进取、发奋图强的新时代精神,自立、自主、自强,以踏实行动、冷静头脑和坚定勇气,博学善用,敢为天下先,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业意识。如植保等农科学生,摒弃了冷门专业难就业的思想,“学专业、想创业”,确定创业目标,不断激发学习新动力,使其最终能成功迎接社会挑战。

4.4创业项目成功有效,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作用

学院的创业项目得到了成功运行,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服务了贫困生和学校工作的开展,既吸收一大批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又提高了他们的素质与能力,成效显著,曾受到《人民日报》海南记者采访和院校报等报刊杂志的报道,经常接待上级有关部门和各兄弟学院的参观学习,在我校创业教育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全校师生中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

5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程度及意义

目前,海南省高校尚未系统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我院积极尝试开展了一系列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中,我们深入挖掘师资、教学实践基地的优势,筹集经费提供启动资金,为学生创业配备指导老师、提供活动阵地,开展蜜蜂创业团、宠虫工作室和爱心助困岗等创业活动,总结出了开展创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探索适合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在内容、形式和组织上均有示范性创新,对我省创业教育的开展亦有重要意义。

5.1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意义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载体,实施和加强创业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然而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历史短,实践少,海南高校中创业教育几乎等于零,为此,我院开展创业教育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该项目的开展,探索一个高校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模式,进而满足教育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要求,促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2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5.2.1从就业角度看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力军。大学生创办中小企业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也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通过创业教育研究,有利于促进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激活大学生创业动机,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为学生自主创业或择业后创业、岗位立业等打好基础,进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5.2.2从教育改革角度看

创业教育打破了多年来计划经济所形成的大学单一的“就业教育”模式,变传统的就业教育为“就业、创业教育”,在给学生更多的教育服务和学习选择的同时,激发了大学生“学专业、想创业”,为拥有自己的企业而学习的动机,创造了新的学习需求。“专业型创业”定位使得各专业都商机无限,从而淡化了专业的冷与热,甚至淡化了大学的重点与非重点。无疑,这有利于我国稀缺的大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5.2.3从发展海南经济角度看

利用海南省高校资源,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普遍的创业教育,对具有创业倾向和自主创业条件的学生给予重点培训,使他们成功地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用大学的力量“批量生产”百、千、万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小老板和小企业,以他们成功创业的榜样力量,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创建民营企业,逐步推动海南省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

5.2.4从人才培养角度看

研究和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创业过程也是一个人的意志锤炼的过程,它会使人更加成熟,更加干炼。创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锻炼摸索的过程、自身发展的过程。而创业成功,就可以实现回报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同时个人也可以获得回报。

5.2.5从科技成果转化角度看

高校创业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对策

一直以来,创新教育都是高校教育所提倡和重视的内容。而随着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民办高校创新教育逐渐向创新创业教育过渡和发展,旨在培养具有优秀创新意识和良好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建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和新引擎提供基础支持。不过受限于多方因素,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1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困境研究

1.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虽说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依旧有部分民办高校领导没有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没有形成正确的教育意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尤其是部分民办高校领导更加重视学生成绩和就业率,依旧停留在传统思想和观念,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只是喊喊口号,对学生就业和学校发展没有积极作用,从而不愿意对现有教育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没有制定科学目标、规划合理方案及投入足够资源来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导致教育工作难以开展,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更难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业型人才。

1.2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创新创业教育对民办高校师资力量有着更高要求。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大量具有高水平理论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和丰富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创新创业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有效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正确创业观念,并为学生创业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支持。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落实,需要学校相关负责人积极与校外社会力量展开协商,共同合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尤其要让教育内容和行业发展、社会进步保持一致,强调先进性。学生在学校的帮助下,才能充分运用所学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创新研究和自主创业。但是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民办高校在这两方面都有所欠缺。

1.3学生主动性欠缺

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不够全面、深入和正确,错误地以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学校理论教育内容,并不打算真正践行创新,自主创业。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其一,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观念,让学生也产生了轻视心理,没有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意义。其二,部分学生的就业思维根深蒂固,再加上教师没有对当前就业形势及创业必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导致学生始终认为创业与自己无关,只需要好好学习、顺利毕业,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即可。其三,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较为死板,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无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1.4激励机制不成熟

激励机制的作用在于激励学生长期坚持创新创业。不管是创新还是创业,都是十分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包含诸多阻碍和挫折,部分目标不够强烈、意志不够坚定、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很容易半途而废,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无法取得良好成效。因此,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当构建科学而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督促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创新与创业。但是民办高校的激励机制并不成熟,甚至部分高校缺乏激励机制,无法针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激励,学生极易产生挫败感和沮丧感,逐渐丧失创新创业的信心,最终选择半途而废。

1.5实践支持欠缺

创新创业不是口头说说,而是需要用实践来证明与实现。但是当前民办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支持较为欠缺,学生仅凭自己和同学的努力,不但很容易走弯路,还无法获得优质资源支撑创新创业,导致教育成效偏低。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支持主要体现在资源、渠道、平台及技术上,但是当前民办高校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也没有积极开展相应的实践支持体系完善工作,出现了很多大学生创新创业都缺乏足够支持,难以为继。

2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2.1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

要促使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实施,首先就必须要强化关于该方面的认知,将正确的理念树立起来。有关专家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分析,采用了互联网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开展调研,最终发现抱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占据了87%的比例,这说明当前的大学生有着较强的创业愿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少大学生都存在对创业了解不足的问题,比如不知该如何创业,该怎样选择行业,以及创业条件不完善。特别是一部分刚走入大学校门的新生,他们对于创新创业的认识还较为模糊,且会认为自己尚处在学习知识的时期,没有过多地考虑该怎样创业。同时这部分学生在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或是在校创业时,容易表现出信心缺乏的问题,觉得自己经验不足,对于相关情况也不甚了解,因此无法实现创新创业。针对于此,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工作等。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其真正看到自身的创业优势。

2.2增强师资力量建设

要确保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功推行,则师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当前民办高校中,同时具有创新创业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为数不多,许多教师在创业实践方面都较为薄弱,没有亲身经历作为指导。对此,学校就可以让校内教师参加专门的培训,提升其创新创业实践水平,打造一支优质的师资团队。当民办高校的教师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之后,还可以深入到社会当中,进入企事业单位,参与调研或是开展挂职训练。以此方式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便在教学中正确地指导学生。同时,民办高校还应当积极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邀请一些企业家来到学校,给学生进行演讲,扮演学生创业导师的角色。还可让一部分培养出来的优秀创业毕业生回到学校来,给校内学生们讲述其成功创业的故事,作为正面教材来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力量便会得到增强,进而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2.3完善激励机制

对学生创新创业进行激励,是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民办高校可以建立创业基金。高校可以积极发挥自身在创业方面的优势,和社会力量展开密切合作,吸引社会企业、组织、单位等共同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直接从经费成本方面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解决学生缺乏本钱进行创业的难题。不过高校需要加强创业基金的运行管理,制定完善的基金管理制度,严格审核学生创新创业方案,只对具有可行性的方案提供经费支持,从而充分利用有限的基金,最大程度地有效支持学生创业。其次,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创新创业管理部门,并从各个方面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该部门的职权包括审核学生创新创业方案、划拨经费、创业管理等,是保障学生有效创新创业的基础。尤其是在创业管理方面,部门负责人应当加强创业方案管理,定期了解通过审核的创新创业方案的进展情况,并开通专门的意见渠道,认真倾听广大学生的需求。当发现学生创业过程中缺乏资源、技术等时,可以适当给予学生支持。更为关键的是当学生遭受挫折、创新创业受阻、心理压力大幅增加时,该部门需要从心理、精神层面对学生进行疏导,增强学生受挫心理和应变心理,全面强化学生心理素质。

2.4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作为民办高校,可以结合创新创业课程的实际需求,多组织学生参与有关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不能仅停留于知识层面,还要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业意愿,充分联系学生、专业以及行业的多方面特征,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当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民办高校还应当从资源、渠道、平台及技术等方面为学生实践提供支持。高校可以积极与社会企业、组织、单位等展开合作,双方共同出资,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并以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反哺合作方,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源。民办高校可以构建起和创新创业有关的实践平台,在确保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的前提下,通过实践平台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得到启发,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要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为学生提供宽广的个性化发展空间。例如在校内建立条件良好的创业孵化园,或是采用校企联合的方法,给在校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创新创业的技巧与方法,积累经验。另外还可安排学生参与有关的竞赛,让学生相互促进,培养其创新创业思维。

3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实际教育成效较差,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和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对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认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及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等方式,全方位改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意识和优秀创业能力,为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及推动我国经济、技术等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白婧,和静,贾甜甜.民办高校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和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2017(14).

[2]孙晓辉,李丹月.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对策分析[J].长江丛刊,2017(10).

[3]安佰伟,刘万萍.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36).

[4]徐娜娜.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16).

高校创业教学范文第4篇

1.高校为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近几年创业教育的兴起,高校越来越多的创业大军涌入到变化的市场。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愈加具有实用性,注重专业的可操作性和使用性,紧跟市场需求,专业的创业易操作、易起步。一方面学生能够在校就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尤其是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实践机会。不断证明了在高校中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立足于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长远发展。

2.行业领域发展为专业人才创业提供更多机遇

专业领域的行业发展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是长期和有效的,专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发展,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带动专业的发展。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电子商务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更多该专业学生的创业机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创业,从事淘宝或是微商等进行在线交易,创业成本低、风险小、收益快,都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带来机遇和挑战,也是运用专业知识创业的最佳选择。

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更多创业型专业人才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层次低等问题,需要创业的融入,以激活市场化意识,改变传统产业,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如旅游英语专业的一位贫困大学生利用地域旅游和专业优势,自己创业开设家庭小旅馆,通过网络渠道为预订房间和景点,接待外来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高校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

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单一在教育中融入创业知识和理念会使教育空洞,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实践平台等方面都要探索结合创业教育。实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将成为必然,融合的路径方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理念融入到培养模式

高校专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本专业领域的高级人才。创业教育理念的建立是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和提高创业能力的前提条件,让学生吸收创业知识拥有原始创业活动出发点。构建创业教育理念,需从思想上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拥有创业激情和创业原动力。

2.创业教育融合到专业培养计划中

专业教育培养计划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蓝图。在专业教育培养中,高校各专业需要如何教、怎么教、教什么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注重培养计划的全面和整体设计,把实用型人才培养和创业型人才培养放在同等高的位置,逐步探索适合高校自己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

3.课程设置增加创业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的重点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改革,主要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以培养大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和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立足于成功创业校友和行业顶尖企业合作创业课程,投入到精品创业课程的建设与投入,并将新理念的创业教育引入课堂。

4.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入创业教育理念

由于高校教育的专业化培养只专注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其结果是导致学科之间孤立学习,形成知识和技能结构单一的人才,制约了本专业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需要引入到创业教育中,更注重学生和市场的需求,帮助大学生建构择业和就业的主动性。

5.实践平台的搭建

校内要把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创业大讲堂、创业比赛、创业社团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在校内的创业热情。同时要加强创业基地建设,给予学生创业实践空间,如建设大学生团队“创业园”,学生不但可以获得创业知识和理论,体验创业实践过程,增加创业成功率。校外与企业合作,带动创业项目,如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创业课题和创业项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拓展项目,从而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6.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

高校创业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腾飞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创业构建了良好的平台,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市场空间,为新时代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选择适合于自己理想的创业之路。但是从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考察,我国的创业活动尚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全社会缺乏创业教育有关。此外,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凸显,面对急剧的就业压力,高校不仅要培养具有竞争就业岗位能力的能力,更应培养具有较高创业能力,既能求职又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因而,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1我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社会背景

国外的创业教育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20世纪60~70年代间,国外的院校就开始在教学中大量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的商学院更是普遍重视给创业者提供这方面的系列课程,创业学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中已经成为成熟的学科。国内的创业教育始于当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世界上高技术领域的创业热潮的影响,创业教育逐步得到社会重视。2002年教育部在全国9所院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高教司举办了两届“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标志着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正式开始。我院正是在2003年选派老师参加首届培训班后,开始开展创业教育,在经历引进、吸收、设计、实施、完善、提高和推广阶段后,已成功进行了多个有影响的创业项目,创业的教育和研究得到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做法和经验。

2大学生主要创业团队的基本情况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自2003年底开展创业教育以来,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上的探索与实践,在创业实践上效果显著,至今已形成了以蜜蜂创业团、宠虫工作室、爱心助困岗为主打品牌的创业项目。

2.1蜜蜂创业团

蜜蜂创业团以农产品市场为导向,结合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发挥专业优势,以种植和销售香瓜、番茄、茄子、菜椒、玉米等各类无公害蔬菜瓜果为主,在我院的支持和指导下,于2004年成立的一个由团员青年学生组成的主要创业团队。团队种植基地由起初的667m2增加到3335m2,专业指导老师5名,团队成员也由起初的10余人发展到40余人,下设生产部、销售部、行政部、财政部、宣传部五个部门。每年,团队种植的蔬菜瓜果的毛收入近1万元,三年来产品销售额已累计达2万余元,扣除工资和扩大生产投入后现有流动基金2000余元,已安排大学生勤工助学150余人次。

2.2宠虫工作室

宠虫工作室主要由宠虫影像制作部和宠虫文印部两个部门组成。宠虫影像制作部主要是为校、院及个人的提供各种活动的拍摄与制作服务,现已承接第31届校运会、袁隆平院士报告会等校内外大型活动和其他各类活动的拍摄及制作等上百单业务。宠虫文印部主要从事打印、复印、扫描及图文处理等,自营业以来,将A4纸的复印价格降到0.1元/张,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优惠服务。工作室发展至今,现有固定资产3万余元,指导教师4名,成员10余名,累计营业额已达7万余元,为40多位贫困生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

2.3爱心助困岗

爱心助困岗于2005年8月由学院组建,起初以销售水果瓜菜为主,2006年4月由学院和海南资深配送有限公司合作,增加“伊利”学生牛奶的销售项目,队员也由起初的6人增加到近20人,至今已为50余人提供了勤工助学和实践创业的机会。

3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做法

3.1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提供良好创业条件

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缺资金、缺场地的情况。无庸讳言,创业实践需要钱,无钱的创业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创业实践要有场所,要有阵地,否则就只能在电脑上虚拟,在纸上设计。面对此情况,学院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近1万元的固定资产,并提供3万元的借款为宠虫工作室购买摄像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为蜜蜂创业团免费提供种植基地及水灌溉、生产工具等,经与学校有关部门协商,为宠虫工作室、爱心助困岗提供营业场所,使大学生创业有了启动资金和活动阵地,为创业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有效促进了创业的发展。

3.2学生创业与专业学习、科学研究三结合

创业教育更强调人的“会学习”与“会做事”的高度统一,是知识、技能和情感教育的整合,是课堂理论教育与课外活动教育的整合。我院具有“学、产、研”三结合的鲜明特色,学院充分利用这一特色,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确定创业项目,结合创业提高专业知识、加强专业实践、开展科学研究,将学生创业与专业学习、科学研究三结合,“自学”“自教”和“自做”,使学生不仅成为认识的主体,更是实践主体和创造主体,走出一条专业型创业道路。如蜜蜂创业团中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等专业的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确定以种植绿色无公害瓜果蔬菜为生产主方向。为使产品真正绿色无公害,他们不断调整种植方案,开展药效试验,在传统的单畦种植的基础上慢慢地向间种、套种等新模式转变,有效地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同时,他们还积极主动开展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提高产品品质等一系列课题研究,不断实验,逐个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他们的共同努力,种植出的薄皮香瓜品质优良,深受广大师生和市场欢迎,成为创业团的主打产品。

3.3培养学生创造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才能

从心理学上讲,创造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创造的属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其自身的需要出发而形成的对创造的价值的看法。大学生有树立积极就业观、生活观的需要;有“会学”与“会做”高度统一的需要;有施展创造性价值观的需要;有拥有自己的企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学院充分认识大学生这一需要特点,尊重他们创造价值评价、创造价值选择和创造价值方式,支持他们根据个人的专长和兴趣开展创业活动,引导他们在主体力量得到充分发挥中,使知识在创业中发挥创造性的能量。如宠虫工作室影像制作部就是因学生对影像制作的喜爱与特长,给予他们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在全校率先开展各项活动的拍摄与制作服务。实践中,他们不断学习专业摄影、音像制作等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原来的兴趣培养成专长、原来的专长更特,个人的主体力量既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又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3.4学生创业为贫困生资助服务

当前大学生选择创业有一部分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为解决学习生活费用而开展的。学院在各项创业项目有一定基础后,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吸收贫困生参加创业活动,通过为贫困生提供工作机会而解决他们一些生活问题,从而有效地为贫困生服务。此外,我们还积极引导党员和青年志愿者参加创业项目的劳动,以节省劳务费,从而将节余的成本价值更多地资助到贫困生。

4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成效

4.1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研究能力在实践中提高

学生坚持以专业型创业为主,在创业实践中,不断地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生产的实际问题,不断通过研究新问题、新难点来促进生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得到加强,专业技能与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切实的提高。如谭翰杰同学开展华南食用菌的生产与加工研究,其作品《华南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荣获全国第四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蜜蜂创业团成员成为我校每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骨干力量,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服务,深受当地群众和学校好评。

4.2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技能,增强了其今后把握择业和创业机会的能力

学生在创业活动中,通过不断的磨练和考验,培养了积极处世观,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环境变化,在变化中不断地“发现机会”寻求发展。一批学生的主体力量得到充分发挥,适应社会能力得到加强,发展成了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自2004年以来,有数名学生因其创业期间的经历和具备能力,被用人单位提前破格录用。数名同学已成为企业骨干和重点培养对象。

4.3培养了学生自立、自主、自强的素质,增强了其创业意识

学生在创业锻炼中,改变了以前遇事唯唯诺诺、事事随大流的旧观念,发扬开拓进取、发奋图强的新时代精神,自立、自主、自强,以踏实行动、冷静头脑和坚定勇气,博学善用,敢为天下先,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业意识。如植保等农科学生,摒弃了冷门专业难就业的思想,“学专业、想创业”,确定创业目标,不断激发学习新动力,使其最终能成功迎接社会挑战。

4.4创业项目成功有效,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作用

学院的创业项目得到了成功运行,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服务了贫困生和学校工作的开展,既吸收一大批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又提高了他们的素质与能力,成效显著,曾受到《人民日报》海南记者采访和院校报等报刊杂志的报道,经常接待上级有关部门和各兄弟学院的参观学习,在我校创业教育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全校师生中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

5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程度及意义

目前,海南省高校尚未系统地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我院积极尝试开展了一系列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中,我们深入挖掘师资、教学实践基地的优势,筹集经费提供启动资金,为学生创业配备指导老师、提供活动阵地,开展蜜蜂创业团、宠虫工作室和爱心助困岗等创业活动,总结出了开展创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探索适合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在内容、形式和组织上均有示范性创新,对我省创业教育的开展亦有重要意义。

5.1开展创业教育的理论意义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载体,实施和加强创业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然而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历史短,实践少,海南高校中创业教育几乎等于零,为此,我院开展创业教育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该项目的开展,探索一个高校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模式,进而满足教育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要求,促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2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5.2.1从就业角度看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力军。大学生创办中小企业不仅创造了就业机会,也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通过创业教育研究,有利于促进农科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激活大学生创业动机,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为学生自主创业或择业后创业、岗位立业等打好基础,进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5.2.2从教育改革角度看

创业教育打破了多年来计划经济所形成的大学单一的“就业教育”模式,变传统的就业教育为“就业、创业教育”,在给学生更多的教育服务和学习选择的同时,激发了大学生“学专业、想创业”,为拥有自己的企业而学习的动机,创造了新的学习需求。“专业型创业”定位使得各专业都商机无限,从而淡化了专业的冷与热,甚至淡化了大学的重点与非重点。无疑,这有利于我国稀缺的大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5.2.3从发展海南经济角度看

利用海南省高校资源,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普遍的创业教育,对具有创业倾向和自主创业条件的学生给予重点培训,使他们成功地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用大学的力量“批量生产”百、千、万个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小老板和小企业,以他们成功创业的榜样力量,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创建民营企业,逐步推动海南省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

5.2.4从人才培养角度看

研究和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创业过程也是一个人的意志锤炼的过程,它会使人更加成熟,更加干炼。创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学习提高的过程、锻炼摸索的过程、自身发展的过程。而创业成功,就可以实现回报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同时个人也可以获得回报。

5.2.5从科技成果转化角度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