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播音主持

高校播音主持范文精选

高校播音主持

高校播音主持范文第1篇

关键词:融媒体;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

一、引言

伴随着当下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技术也在传媒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相比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的丰富多样,推动我国正式迈进到融媒体时代[1]。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高校应该到充分认识到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改变,积极转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思维,实现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是与各个媒体平台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类型,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更应当要紧随时展步伐,加强自身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与发展,确保培养出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人才需求标准,为大学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融媒体时代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质量,本文重点分析了融媒体时代产生的背景,指出了当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实践工作经验与已有学术研究成果,提出了融媒体背景下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二、融媒体时代产生背景

融媒体时代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必然产物,在现代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背景下,以往单一的媒体报道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时代环境下的高效传播需要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进行紧密结合,以己之长补己之短,多样化的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以广播电视为主导的传统媒体和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现代媒体相互融合,以此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进一步强化媒体自身的竞争力,我国的媒介发展历程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从由传统媒体为主力军的新媒体开始朝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标志着我国融媒体时代的到来。

三、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理念跟不上时展

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媒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当今社会的媒介形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媒介内容、相关技术,还是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都全面迈入到“共融”形态[3]。尽管当下的社会媒介环境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但是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未能够及时地做出转变,表现为人才培养理念和现代社会相脱节。具体来说,一方面,许多高校在开展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以以往的“字正腔圆”的念稿方式为主,在进行大学生能力培养中,也是以传统的“说”“播”“诵”“演”等技能培养为重点,而没有认识到当下社会媒体环境的改变,未开展融媒体认知水平及其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得大学生培养理念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分离,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大学生,普遍不具备较高的二次创造水平。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在开展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时,没能够正确认识到提高大学生对信息全方位产控水平的重大意义,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对当今社会环境了解不透彻,使得对学生的角色定位不合理,只是按照单一的传统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声音艺术表达水平,没有向大学生输送信息生产及制作等层面的信息内容。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范围较小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表示为各个学科在实际开展教学中的最终目的。在融媒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的正中央,随着各种类型移动终端、互联网平台的产生,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选择[4]。但是,高校在开展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时,许多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是面向传统的广播电视领域。一方面,现阶段媒介时代正进入到融合时期,许多多样化的媒介在改革创新以后,都对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产生巨大冲击,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如果不能够及时转变这种人才培养理念,必然会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需求标准,无形之中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受到历史及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在开展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时,仍然是以新闻方面的播音主持为教学核心,表现出“重播音、轻主持”的特征。在这种单一培养方向的制约下,使得许多播音主持毕业的专业大学生不能够适应网络主持人、自媒体主持人等新型岗位。

四、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改革策略

(一)重视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与创新

在新时代环境下,媒介融合的根本目的是突破传统媒介的限制,实现信息内容、组织以及标准等层面的融合,在这样的诉求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必须要转变以往的思维理念,在媒介融合中积极开展思维的优化和创新,培养出更多高水平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从而满足当今社会不同媒介平台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思维的转变,可以从以下两个部分进行。1.要加强对以往播音的二次创作。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播音的二次创作能力,高校在开展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当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逐步转变以往“字正腔圆”的单一念稿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特别重视语言艺术的标准性与庄重性,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领悟语言表达上的分寸感及时代感,让学生在学习文字稿件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对艺术语言的分析、总结与理解,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二次创作水平。2.要重点提高学生对全方位信息产控的水平。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老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时应当要着重明确学生在将来工作岗位上的角色定位,尽可能地缩小以往以“声音”艺术表达为核心的传统教学内容占比,积极引入有助于提到大学生信息制作能力的相关课程内容,使得培养出的播音主持专业大学生拥有“采、编、播、控”等多项专业技能,为大学生今后成为优秀的专业主持人奠定基础[5]。

(二)注重拓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范围

1.高校应当要努力提升专业培养格局。高校在对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可以借鉴与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对播音主持专业进行进一步的划分,使其分为播音与主持两个子专业,在设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要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在思辨、公关、互动等层面的综合信息交流能力[6]。通过这种教育培养模式,一方面有助于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播音员与主持人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大量商业谈判人才、公司宣传人才以及跨文化传播人才等。2.要拓宽专业培养方向。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播音主持行业不单单对专业人才在主持风格、内容以及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类型的工作岗位,如直播平台主持人、手机电视主持人等。所以,高校在开展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拓宽工作时,可以尝试从这些新型工作岗位入手,规划科学合理的新媒体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三)进一步健全课堂教学环节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职业技能,精准控制节目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应当要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其相应功能,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高校在开展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时,应当要进一步健全课堂教学环节,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要加强对现有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高校在进行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要紧密融合当下的社会热点,联系大学生的实际兴趣特征及发展方向,通过引入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MOOC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开展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也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分配课余时间,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水平,依托于微博、抖音等各种网络社交平台,让大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播音主持技能,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强化大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7]。2.要适当地增设课堂教学项目。高校在开展“电视编辑与制作”等专业技术实践课程的基础上,还应当要深入探究融媒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适当的引入3D制作技术与动画技术等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媒体制作水平。此外,老师还应当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性格以及特征等,合理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比重,在开设文学、艺术等专业课程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占比,有效改善大学生的综合传媒水平[8]。

五、结语

高校播音主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维传播语境 高校播音 主持教学策略

如今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培养优秀播音主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平台和基地。然而在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有待提升,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才能够在新媒体时代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

1解析多维传播语境下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方向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的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和要求不断提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全面促进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与升级,整个信息传播流程和方式展现出多元化和多渠道态势,并且逐渐形成一种多维传播体系。当前阶段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渗透以及应用过程中,播音主持工作人员的传统工作方法和专业技能不断转型和升级,进而产生了多维传播语境这一概念。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高度,网络媒体的多元化传播形式被受众逐渐接受和认可,这种全新传播理念和模式不但能够全面增强信息传播的独特性与时效性,还能让传统播音主持的工作方式进行调整与创新化改变,播音主持工作人员能够借助各类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及交流平台全面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加强互动、沟通与联系,进而逐渐形成一种较为成熟化、亲民化的网络媒体主持人模式。这无疑也成为了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优秀人才未来的主体发展方向和趋势。

2多维传播语境视域下的播音主持专业在发展现状

当前阶段,播音主持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需求度不断提高。在新媒体时代,各类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的频繁出现让传统播音主持工作人员所固有的工作方式与业务核心都发生了多种变化,进而催生了人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多维传播语境。在这一传播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新媒体知识理念,以及夯实自身播音主持基本功和积累更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而为将来走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作为多维传播语境下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也必须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力争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新媒体知识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3解读多维传播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师资力量却捉襟见肘。结合近年来的全国地方院校在播音与主持专业方面的招生状况不难发现,播音主持这一专业在近年来已经凸显出数量激增的整体趋势。比如南方某些高校每年招收的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都会达到200人甚至更多。随之而来的问题和影响就是:学生数量增多,但教师数量却没有成比例提升,整个播音主持专业师资力量逐渐呈现出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一旦教师配备出现不足情况,势必会影响到日常授课效果,一名专业课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够辅导20-30名专业学生,然而现阶段学生数量激增,教师平均分配到每名学生的专门辅导时间变极为有限,想要展开全面的针对性高效辅导只能是一种奢望。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缺乏扎实媒介素养。在当前播音主持行业整个竞争呈现白热化局面的大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想要在毕业后走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发挥出自身特长,并且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其自身要具备扎实的媒介素养。这种媒介素养的客观展现就是个人的播音主持风格、技巧、水平以及自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只有具备上述多种条件,才能够在日常工作中结合各类信息来源理解和分析各种信息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深意。然而实事求是地讲,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媒介素养的科学化培养,结果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各种失误,无法有效掌握播音主持的核心素养以及在工作过程中完美体现各类媒介信息的价值导向。播音主持教师思维过于传统且固化。客观而言,多维传播语境影响之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必然被寄予更高的期望与关注。这就需要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类模拟播音主持工作任务以及即兴表演。但目前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多数教师教学思维和理念过于传统且固化,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教授以及传统的照稿播报形式的培养和教育,结果导致学生无法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现场环境中对媒介信息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充分的把握,也就是说缺乏现场采访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未来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阻碍。

4有效提升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三大策略

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多维传播语境下,想要全面提升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高校教师首先要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应当进行科学化指导,教授本专业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媒介终端来获取各类信息以及专业技术,并且构建一个现代化的教育训练模式与教学体系,专门设置媒介信息处理和整合的课程。通过系统化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和媒介传播推广技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积极指导学生学会一些自媒体知识以及自媒体技巧,能够自行处理一些信息内容并且掌握独自与推广各类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正确媒体观念与新闻意识,成为一名出色的媒体人员。各大高校应当针对自身教育教学情况创建一个全面且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有效筛选一些关于媒介素养培训的教学内容和教材,让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进而达到优化学习体系与机制的宗旨和目的。全面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训练。在日常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必须充分结合多维传播语境环境的发展趋势以及本校实际情况,让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全面拓展和训练学生们的信息精准提取能力以及临场应变水平。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网络新闻的热点以及焦点,为学生寻找一个新闻话题或者新闻内容,营造出较为真实的播音主持氛围以及情境。教师提出相关要求,让学生在脱稿或者无稿条件下进行该热点新闻的播报以及各项工作模拟。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拓展学生的媒体逻辑思维和媒介素养,能够让学生针对信息内容进行单独处理,并且能够表达和展现自身观点与想法,进而能够在不同情境模式以及各种环境模拟情态下进行胸有成竹的工作,有效提高播音主持实践训练教学的整体水平和效率。有效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新媒体时代,受众对于各类信息的需求和要求逐渐提高。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大学生最需要提高和增强的无疑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述水平。因此,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要全面重视学生们语言表述水平和综合表达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具体学习水平和教学实际情况编制一个较为科学化的完善教学方案。具体来讲,首先,教师要对学生们传统的学习思维与播音主持理念进行创新与升级,要不断采用多元化的实训模式展开各种模拟教学活动,比如说“校园播音主持人大赛”“无稿播音专项训练”“播音主持稿件速记速写”等多项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展现个人播音主持风采。其次,教师还应当有的放矢的积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能力,并且着重提高现场语言表达能力与采访能力,力争让学生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或者突发状况能够游刃有余,确保整个播音主持工作的流畅和稳定。

5结语

综上所述,多维传播语境下全面提升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效率与质量之路“任重而道远”。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必须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钻研、不断创新,力争寻找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策略与手段,力争让新媒体时代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夏伊,陆海成.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9,(01):200-201.

[2]陆崇马.探析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2):287.

[3]贺婧帆.多维传播语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研究[J].戏剧之家,2020,(02):157.

高校播音主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口语传播;民办高校;播音主持;教学改革

口语传播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受众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口语传播获取信息,这要求播音员与主持人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然而现有的播音与主持教育体系侧重于基础语音教育,未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转换力、语言创造力,学生只能在固有的模式下进行语言表达,致使其脱离校园环境后,较难根据工作岗位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因此,在口语传播视角下,探索我国民办高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改革势在必行。

一、口语传播的溯源

“口语传播”一词由speechcommunication翻译而来。语言学家索绪尔将其翻译为“言语传播”;留美学者林灿初、鲁曙明等则将其翻译成“沟通交际”;我国学者将“口语传播”认定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人类运用语言手段组织信息、发送信息并反馈信息的互动行为[1]。口语传播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自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以说服为最终理念的语言艺术。到了20世纪初,口语传播成了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新兴的一门学科。西方大部分综合性大学逐渐成立独立的传播学院,教授口语传播学相关课程,其研究重点为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交流互动,以及人类交流互动的信息组织、反馈效果等。西方在口语传播方面的研究历史悠久、成果颇丰,在中国同时期,相同层面的教学专著和研究成果比较鲜见,但从已有研究中我们可窥见一斑。最先将口语传播列为学科进行专业研究的是厦门大学,其堪称我国口语传播研究的领军院校,但厦门大学的口语传播研究仅针对研究生开展,没有普及至本科教育阶段。2018年5月,暨南大学为了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顺应潮流,对该校播音专业进行重构、改造升级,成立全新的口语传播系,培养全方位的口语人才。在诸多改革的高校中,实践效果最好的莫过于中国传媒大学。该校立足市场,将口语传播系引入校园,把原本重视新闻播音的单一培养体系,转变为向全社会提供口语传播工作者的复合培养体系。在此体系下,中国传媒大学培养出了许多知名度高的职业播音员、主持人等,该校学生在毕业后能较好地与市场融合。

二、我国播音与主持教育的现状

口语传播成为西方国家研究热点的同时,播音与主持教育在我国也发展得如火如荼。即使像欧美一些传媒产业高度发达、学科研究高度细化的国家和地区,也没有过将播音主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情况。部分学者认为播音主持是口语传播规范化、职业化的运用,所以播音主持应为口语传播的一个分支学科[2]。但资料显示,我国在1998年、2012年和2020年先后的3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都未将口语传播列为单独的专业或学科,只是将其置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门类之下,部分院校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开设口语传播课程。究其原因,大多数院校认为播音主持是通过语言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职业,是以口语传播为工具的人类活动。在口语人才持续短缺的今天,专业目录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逐渐凸显出口语传播研究的缺失。

(一)课程设置基础单一

纵观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院校关注学生在语音规范、语言技巧等微观方面的训练,如普通话语音基础、播音创作基础等,较少从口语传播学的视野对主持人进行观照。然而,若想培养学生的语言传播和人际沟通能力,课程设置更需要从口语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方面入手,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机制。部分高校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开设即兴口语课程,以锻炼学生的即兴表达能力。该课程通过模式化训练,使学生们学习“以不变应万变”的技巧。虽然模式化训练可以弥补学生们对“灵光一闪”的依赖,可以使学生们在面对即兴的口语表达时能有备而来,有话可说。但从另一方面看,模式化训练也会削弱学生思考的主动性与学习的持续性,降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二)专业教材短缺严重

我国播音主持艺术教育在口语传播方面缺失,除了上述主观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专业性教材的短缺,即使是被学界业界认定为领军院校的中国传媒大学,授课教材也仅为校内教师编纂的资料和讲义,暂未公开对外出版。目前市面在售的有“口语传播”字样的教科书主要有庚钟银编著的《口语传播范例与作品分析》,该书通过诸多实例分析口语传播的社会意义;来自台湾的李佩雯和秦俐俐共同编著的《口语传播》,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口语传播的历史与理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鲁景超根据校台合作获得的启示撰写的《电视口语传播理论和实践》;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於春编著的《主持人即兴口语传播》,从表达与理解、即兴修辞等方面建构主持人即兴口语传播理论框架。这些著作侧重于从理论角度对口语传播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与概念的厘清,对学生的口语传播实践指导意义略弱,且各高校可选择范围太过狭窄,资料不够全面,难以实现对学生系统的教育。

(三)人才培养脱离市场

身为媒介重要组成部分的播音员、主持人,其职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受众对节目的观感。因此,播音专业课程的开设更聚焦于直观外在的体现,通过普通话语音的矫正、副语言的训练等让该专业学生具备“主持感”,而一旦离开纸质稿件,其便陷入“失语”状态。另外,我国播音与主持教育事业的火热也与市场需求密不可分。目前,社会分工细化,各行业对口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反观我国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只能暂时满足媒体行业的需求,无法满足市场上其他行业对口语人才的需求,如礼仪、公关、销售、教育、导游、外交等行业。

三、口语传播视角下民办高校播音主持教育的革新

口语传播进入勃兴时代,社会及市场对播音主持教育产出的专业化人才需求旺盛,教育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需要革新。

(一)明确课程目标指向

在宏观层面,全国各高校需将口语传播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体系的重点学科研究方向。张政法从深层、中层、表层三重维度对口语传播进行分析,认为从深层看,口语传播应回归语言的思维、交际、审美三大功能,这是口语传播教育的根本依据;从中层看,口语传播教育的目标指向应该为极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表层看,应正确认识语言样态的特点和价值,分析其不同并将其作为口语传播教育的手段与切口[3]。只有把握口语传播的三重维度后,才能明确口语传播教育的核心。

(二)调整人才培养体系

从中观层面看,应依据我国现阶段播音主持艺术教学的情况调整培养体系。民办高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时常呈现出课程理论支撑薄弱、实践机会缺乏、教学效果检验不明确等缺点,导致毕业生出现职业生命周期较短、后劲不足等情况。大量模式化训练只能锻炼学生在固定板块的口语表达,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与自我修正能力。播音主持绝非简单的稿件阅读,它是一项需眼耳口脑综合运用的复杂工作。播音前,学生需发挥信息整合能力;播音中,学生需发挥稿件处理能力;播音后,学生需进行反馈的搜集与纠正。这均要求播音员与主持人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厚的社会积淀。高校可积极进行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用实践加深理论认识。

(三)增设课程顺应需要

从微观层面看,建议增设或调整课程以顺应社会需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区别在于,民办高校更容易与社会接轨,这要求学校与社会形成有机互动。例如,以市场为导向增设口语传播概论作为专业基础课,使学生在播音学习的过程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重视学生语言思维、听知能力、语用能力的应用。同时,应辅以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新闻伦理与法规等先修课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逻辑体系与行业认知。就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来看,不仅有进入传统媒体行业的,更有绝大部分走进了教育行业、新媒体行业,从事中小学教师、网络主播等职业。民办院校可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增加教育心理学、广播电视行业分析、文稿写作、主持方法与技巧、新媒体运营等课程,辅助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编辑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全媒体运营师网络视听主播从业资格证等,将教育成果进一步落地,将高校播音主持教育探索改革落到实处。

四、结语

主持人、播音员言语形态的规范性在社会中具有引领作用。从口语传播的角度,对我国民办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在现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口语传播学科的建构既能繁荣传播学相关分支学科,也能满足时代和社会的迫切需求。在立足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口语传播的课程设置或许可以向前更进一步,发展为通识教育课程,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均能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李亚铭,王群.口语传播学:一个亟待建构的新学科[J].编辑之友,2014(07):65-69.

[2]孙雪薇.口语传播视野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2):220-221.

高校播音主持范文第4篇

我国现阶段的播音主持教学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没有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本文将首先介绍现代教育理念的内涵,然后阐述我国当前播音主持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脱节的问题,最后对如何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到播音主持教学改革中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现代教育理念;播音主持教学;改革

一、现代教育理念介绍

(一)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事业不断改革的灯塔,并通过教育实践的不断推进而一直推陈出新,简言之,就是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理念里以人为本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因此,现代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人的培养,将人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体现了人的根本性,并由此引申出多种现代教育目标,众多现代教育目标都指向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因此,“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核心。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丰富内涵

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倡导下,现代教育理念扩展出了多重内涵。首先,现代教育理念将学生看作发展性的个体,改变以往间接灌输知识的机械性教学,认为学生是处于不断进步的动态变化中,针对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进行教育变革。其次,现代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习的差别性和自主性。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同的遗传因素和生活背景下成长,自我意识有所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所不同。现代教育理念更加尊重学生的独特性,鼓励学生运用知识去展现独特的自己,为社会造就不同特色的人才。最后,社会竞争愈发激烈,对人才的要求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唯有培养出适应性强、实践性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

二、现代教育背景下我国播音主持教学存在的问题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对播音主持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播音主持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理论教学脱离实践

播音主持是一门兼具艺术性与实践性的课程,注重如何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践中。在传统的播音主持教学中,我国高校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专业技能操作上,只注重传输,而忽视了接受,这与更加注重实践力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相背离,也不利于播音主持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表1

(二)教学方式单一、互动不够

现阶段,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依然广泛地出现在播音主持教学中,老师向学生单方向地灌输专业理论,并不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枯燥、单一的学习内容令学生无法对播音主持学习保持着长久的热情,缺乏互动性的教学令学生处于固化、僵硬的学习环境中,这与播音主持的互动性相背离,与现代教育理念中将学生看作发展的个体相背离。长期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我国播音主持高端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三)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由于以上两点原因,加上我国播音主持专业发展时间较短,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师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十分缺乏,尤其是缺乏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的专业教师。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者和推动者,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果如何,更加影响着我国播音主持群体的专业素质。由于缺乏现代教育理念的支撑、缺乏以人为本的教学核心,我国现在的播音主持教学呈现出了教学内容单一、理论脱离实际等现象,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现代教育理念对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启示

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当前的播音主持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现代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及多元化,因此,现在的播音主持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构建等,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一)对教学目标改革的启示

现代教育的目标在于一种“完全的人”的教育,即向学生传达广泛的专业理论知识但不要求学生成为同质化的群体。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对事物和知识保留着批判性的眼光和取舍的自我选择,不要求学生成为全才,但是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去展现独特的自己,为社会提供不同特色的人才。播音主持教学应该定位于实践应用型教育,应该从播音主持工作的实际操作出发,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这样,播音主持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为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多样性人才。

(二)对教学内容改革的启示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从实践性、多元化、互动性的视角出发来丰富教学内容及形式。这样的理念对播音主持教学改革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方向。在具体的课程培养中,播音主持教学应该既注重学生能力结构的完善,又要深入挖掘不同学生的特长优势,促进他们扬长避短。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实践应用等多样化的课程,从而让播音主持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进步的广播电视行业,更好地承担起播音主持的岗位责任。

四、如何将现代教育理念应用到播音主持教学改革中

当前,将现代教育理念应用到播音主持教学中迫在眉睫,这是我国现阶段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播音主持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现代教育理念武装教师队伍

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播音主持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播音主持专业教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播音主持教学工作,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光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现代的播音主持教学来说远远不够。现在的播音主持教师还要用现代教学理念全副武装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不断进行教学创新。一方面,播音主持相关高校应该从播音主持的实践出发,不断加强播音主持教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从多方面对播音主持教师进行综合培养,注重优秀教育理念的交流。另一方面,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独特性的培养,加强研究学习,在独特领域有自己的建树。最后播音主持教师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指导,才能理论结合实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性

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拥有再多理论知识的人才如果无法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都不是纯正的播音主持人才。因此,高校的播音主持教学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给学生创造多在镜头前实践的机会。首先,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播音主持实习的硬件设施,让学生了解新兴的播音主持设备,熟悉常见的播音主持环境;其次,高校应该积极搭建新媒体平台,让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中广泛实践,逐步寻找到自我风格和特色;最后,高校应该多进行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比如开展与电视台的联合教学、电视台短期实习等,并组织多样的主持比赛、现场模拟比赛等,让学生在丰富的理论学习基础上,拥有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发展。

(三)加大广播电视教学创新的力度

高校的播音主持教学应该摈弃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从现代教育理念中以人为本的核心出发,开展互动性、多样性、创新性的课程教学。播音主持教学改革应该从当代青年人的时代特点出发,在课程设置上不断进行创新。比如,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素质特点设置不同的课程,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也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补足自己的短板。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引进国内外社会上的流行元素,既能不断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又能让播音主持教学不与社会脱节。播音主持教师应该针对现代年轻人的特点,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五、结语

现代教育理念主要倡导的是视角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更加注重多重体验和自我的探究,为播音主持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因此我们要将播音主持整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上升到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与重构层面。只有用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播音主持教学改革,播音主持教学才能拥有不断的进步,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韵.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大家,2012(06):290.

2.赵熙敏.对当前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5(06):16.

高校播音主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媒体;播音主持教学;机遇;挑战

新媒体逐渐从与传统媒体的分庭抗礼状态转变为“握手言和”基础上的融合发展,这也预示着我们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全媒体的发展除了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外,也对播音主持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而冲击背后也蕴藏着变革的契机。面对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当务之急是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创新发展,这也是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从诞生初期就遵循的发展使命和规律。积极探讨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才能指导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审时度势地改革与创新发展。

一、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教学的机遇

全媒体发展到今天,俨然不是陌生概念,其对应的是多媒体形式的整合,也涉及丰富媒介资源的整合利用与传输共享,媒体形式的变化是首要的,在原有的纸媒内容基础上增加了网页、动画、音视频等超文本的媒体内容。而媒体传输的渠道也悄然改变,从传统单一的纸媒向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转变。全媒体是时展的必然,也是播音主持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全媒体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其名称相呼应的是其全息化、全员化、全程化、全效化的媒体特征[1],信息海量且传播迅速,无处不在,人们已经被信息包围,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制作者。这使当前的媒体形势更复杂,媒体格局更多元。媒体格局的变化对应的是挑战和契机,这进一步推动媒体行业变革,而这种变革也体现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基于此,我们必须拿出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积极态度,深入思考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的创新发展问题。全媒体对播音主持教学的影响是直接而深刻的,传统媒体的固有传播局限不复存在,信息垄断优势荡然无存,这也加剧了媒体行业的竞争激烈。全媒体也带来播音主持形式的转变,不再是单一的“你播我听”的模式,而是更关注双向的互动沟通。全媒体以网络为主要的媒介阵地[2],基于网络的发展优势,播音主持也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信息传播变得更开放与更灵活,受众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接收者,而网络带来的播音门槛有所降低,信息不再是某些媒体人的特权,人人都能参与到媒体信息中,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信息的话语权。正是因为全媒体对播音主持行业的诸多冲击,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教学的改革与转变,以作出更积极的专业教学应对。

二、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全媒体教育要求产生矛盾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是迅速的,这使得建设进程、变革阻力较多的教育改革面对全媒体这一新兴事物有些措手不及,没有做好改革应对的充分准备[3]。这引发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与全媒体教育需求的矛盾。从专业角度看,高校作为公共事业单位,教育格局较为封闭与自我,与外界的沟通较少,导致其对外界信息、外界动态等的关注获取具有迟滞性,在播音主持教学中习惯用传统的思维和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作出理想的调整与反应。不管是专业性的艺术院校还是综合性的高校,它们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课程设置都与全媒体的发展速度有较大的差距,灵活性不足。我国教育行业的改革是缓慢而慎重的,且受到既有的改革报批制度的限制,任何的调整都需要层层提报,审核分析,变革的诸多限制无法应对全媒体瞬息万变的变革要求[4],使得播音主持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等逐渐被人们诟病,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也在全媒体时代缓慢前行、负荷前行。

(二)课程及教学方案与全媒体教育体系格格不入

面对全媒体趋势的愈演愈烈,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也认识到了改革的迫切性,正如前面提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审批制度等现实制约,专业课程教学与新的媒体形式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专业教学在全媒体时代失去了发展的活力与意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理论知识讲解占比过高,教学内容偏于单一化。现有的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内容并不多,并且主要集中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上,常见的专业核心课程多为播音发声教学、普通话训练等,且教学周期长,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学生用于其他方面的精力略显不足。这些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在设计上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与推陈出新[5],在全媒体的映射下反而显得死板,根本无法满足新媒体快速发展的需求。内容滞后对应的教学价值和意义不明显,也导致学生面对这些枯燥的课程时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对外探索。从各大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的发展情况看,他们早已习惯了按部就班式的理论学习模式,也逐渐淹没在“三点一线”的枯燥学习环境中,缺乏基本的自觉关注社会信息的意识,缺乏播音主持艺术的时代感,无法找到自身的定位,这样的专业学习带有闭门造车和自欺欺人的特质。

(三)学生缺乏生活体验,无法及时投入全媒体的怀抱中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来说,迫切要求学生“走出去”,让学生加强与外界的对话、沟通和联系,才能保持播音主持的时代敏感度,才能端正专业学习态度,对自身作出正确定位,做到对播音主持工作的准确理解与实践诠释。播音主持工作本身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对学生有综合性的要求。而全媒体时代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名合格的播音主持人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是作为主持人最基本的能力保障。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主体更自由、更多元,主持人如果知识储备不足,就无法对一件事情提出针对性的见解[6]。知识储备不足会导致主持浅层化、同质化。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控场能力,全媒体改变了以往的单一录播模式,也增加了现场直播、现场观众互动、浸入式播报等模式,这对主持人的控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一些现场互动性强的网络直播节目中,播音主持人除了要统筹大局,完成基本的播报任务外,也要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及时应对突发情况,确保自身能实现不同场景下思维的灵活切换,保证节目的流畅度。全媒体时代也对播音主持人提出了采编播合一的技能要求。播音主持人要扮演节目主持人、节目负责人等多重角色,不仅要负责信息的播报,且要负责场控分析、信息编辑等工作。对于播音主持人来说,在专业化的学习中必须以全媒体的技能标准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实现采编播的合一化,拥有复合实战能力。但反观当前的播音主持教学,学生并没有按照全媒体的能力标准发展自己,学生不愿意参与社会实践,也无法积极地参与播音主持实践,这与当前高校播音主持教学中对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政策贯彻不到位有直接关系,也不乏实习单位的不作为,更多地安排实习生去做一些低技能的工作,无法锻炼学生,埋没了人才。

三、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教学的创新优化路径

(一)摆脱狭隘的认知,深化课程改革

鉴于当前我国专业课程改革的重重阻力,在改革上必须有足够的魄力和信心。最关键的是要在教学中打破狭隘的播音主持概念,让教育积极地向全媒体时展靠拢。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基于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的综合要求,应将采编播一体化能力培养作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目标,在专业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基本功的夯实,更要基于采编播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导向进行专业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拥有采编播的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全媒体行业的每一个岗位[7],在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冲击时能“宠辱不惊”,让就业主动而理想。其次,要关注学生言语传播技能的培养。言语传播艺术是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聚焦点,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必须有规范的口语表达,面向观众做好语言示范。这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就意识到全媒体对自身的言语规范表达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实现自身言语素养的提升,不再是简单地扮演“传话筒”的角色,必须基于全媒体的时展趋势和大数据下的资源整合,做好数据的采集、分析与信息精准输出。最后,要求在人才培养中关注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岗位迁徙能力、自我发展潜力的培养。要想让专业教学积极地向全媒体趋势靠拢,必须落脚到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上。全媒体时代,观众对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再是“你播我听”,而是“我想要听什么”,当前“网红经济”兴盛,单一化的信息交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应拓宽教学内容,让传播形式多元化,增强播音主持的时代感召力。

(二)注重媒体设备更新,积极与业界接轨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需要专业的媒体设备的支持,全媒体时代媒体设备不断更新升级,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也应做好媒体设备的更新工作,确保教学环境与全媒体的发展趋势接轨。当前很多学校在播音主持媒体设备的采购中调查不充分,或基于盲目的扩招对媒体设备采购关注不到位,使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现有的媒体设备与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需求不匹配,在部分学校甚至没有配备播音主持教学的专用教室,硬件设施配套不到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播音主持能力培养可想而知[8]。基于全媒体的时代背景,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必须关注硬件设施的完善,为专业化教学提供良好的演播场地和设备支持,绝不能让播音主持专业廉价化。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专业的播音室、搭建简易的播音间、创设多媒体教室等,让学生真正走到镜头前、话筒前,去模拟训练,尝试在不同媒体场景下进行播音主持,以找到不同场景下播音主持的风格,明确播音主持的技术规范,让播音主持教学更好地与全媒体发展趋势接轨,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性的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备、场地的建设始终是制约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一大外在因素,在专业教学中理应高度重视。

(三)推行开放实习策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应引导学生积极地“走出去”,不仅要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更要求学生具备播音主持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全媒体环境下科学控场、有效沟通,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播音主持实战能力[9]。一般来说,学校聚集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接下来就是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基于大量的教育实践,建议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引入开放实习策略。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优秀的专家,让其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为学生答疑解惑,带给学生最前沿的广播电视行业信息,让学生对播音主持专业有更为系统全面、生动直观的认知,也让学生明确自身定位,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播音主持人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构建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加实习,或采取“优生派出”的方式,让学生前往优秀的媒体单位锻炼,尝试总结实战经验,使其在实战中检验自己、锻炼自己,查缺补漏,以切实可行的开放实习策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的提升,让学生逐渐从理论型人才向“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转变,同时在实践锻炼中挖掘学生的播音主持潜力,扩展学生的媒体认知视野,让学生了解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使自身能够作出有效应对。

(四)提升艺术素养,保持行业初心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媒介主体更加多元,也使媒体行业的参与门槛降低,在短时间内涌现出了大量的“草根明星”,而这也意味着媒体信息传播参差不齐,泥沙俱下。基于媒体经济的过度操纵,艺术逐渐迁就民众,播音主持人艺术素养的提升是确保播音主持品质的关键。在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要加强道德修养,提升艺术素养,保持行业发展初心。具体来说,首先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艺术氛围下获得熏陶感染,使自身散发独特的艺术魅力,从不同的角度感知美、分享美。其次,增强艺术创新思维,了解和学习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如声乐、表演、形体等,以形成独有的艺术创新思维,提升自身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做好播音主持工作。最后,要有张扬的个性,有独特的播音主持魅力。播音主持人要想被观众记住,凭借的是自己独特或另类的主持风格,因此全媒体时代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应注重打磨提升个人魅力,进而提升艺术素养,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必须提高道德觉悟,以更高的层次理解和分析稿件,并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实现发声、气息、共鸣、情感的交融,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和表达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带来更理想的播音主持效果。

四、结语

技术的不断创新带来媒介形式的变革,传播媒介的变革有目共睹,而数字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加入媒体阵营中促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融合,因此进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使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对播音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而冲击背后也有一定的改革契机。要想真正做好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工作,必须基于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契机,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创新发展。在探明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既有局限,从多个方面着手改革,找到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优化路径,保持改革的魄力,增强创新发展的信心,多方面配合与努力,真正实现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创新发展,输出高质量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使播音主持行业更具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孟峻汉.全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3):60-62.

[2]魏宁.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0(08):27-28.

[3]靳惠茹.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研究[J].戏剧之家,2020(17):169.

[4]任冬梅.探析全媒体趋势下播音主持教学环节适配性[J].参花(上),2019(12):104.

[5]杨东元.全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培养变革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2):1-2.

[6]于佳卉.全媒体语境下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3(30):144.

[7]高晗.全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发展策略[J].声屏世界,2019(09):35-37.

[8]刘宜林.全媒体时代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创新实践教学研究[J].视听,2018(12):232-23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