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教育管理

现代教育管理范文精选

现代教育管理

现代教育管理范文第1篇

古典教育组织理论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出生在美国,在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工作。为使企业管理由一种随意的、经验式的管理变成科学的管理,泰罗从研究工人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开始,对生产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标准化管理和计件工资制,科学地培训和选择工人,协调作业人员和管理者,使企业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大都可以追溯到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高校管理仍然可以应用泰罗的管理理念,讲求效率和科学,利用标准化的手段进行考评和过程管理,实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实行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分工协调,使行政管理人员充分高效地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服务。高校人力资源部门对教师采取聘任制的管理方法,择优录取教师,建立竞争机制。同时,高校人力资源部门也要培训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与个人素养的提高,通过考评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亨利•法约尔(HenryFayol)是法国科学管理专家,他在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着重讨论管理原则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重视组织这个整体,认为“管理就是预测和计划、组织、命令、协调和控制”。高校作为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的组织,其管理活动也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例如,高校要制订本校的长期、中期、短期发展规划,对学校的设施设备、师资配备、招生人数等做出预测和谋划,由学校各职能部门制订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教师制订学期和学年教学计划等。高校的组织管理始终围绕学校的发展和改革,协调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预测、控制学校的未来发展前景,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最终达到让学校这一组织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标。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14条基本原则,其中公平原则、首创精神、团队精神等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应得到很好的借鉴和应用。韦伯的理论重视组织的制度建设,重视下级服从上级的科层制建设,而人在组织建设中并不重要。在他看来,传统的管理主要凭借的是“世袭权力”或“魅力权力”,而现代社会管理则凭借以法律为基础的权力,所有的人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事,是职位规定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行为规定职位。当前韦伯的科层制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现实痕迹较深,中国高校的机关化、科层化现象十分严重,高校行政人员的级别设置与政府机关的科层模式十分相似,致使高校成为一个追逐名利的行政化场所。中国高校管理的“去行政化”呼声虽然很高,但成效甚微。“去行政化”要去除行政级别,实现“教授治校”,由学校的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行使为教授服务的职能,教授民主决定学校的重大事情。另外,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完成组织协调、运转的功能,以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因此,高校的“教授治校”“学术自由”要强化依法治校,加强教育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保证合理利用并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保证高校发展的理性和稳定。

二、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及其应用

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在1927~1932年美国西方电器公司进行的“霍桑试验”,证明了工人的积极性更多地与人的精神因素有关,奠定了人际关系学说的基础。试验显示,当工人发现自己被关注时,尽管物质条件没有被提高,但工作效率却明显提高。霍桑实验以及梅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学说,提高了管理中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认识,为人文主义管理思潮拉开了序幕。教师是高校这一特殊组织中与知识和文化打交道的特殊群体,以传承知识、创新文化为己任,往往更重视精神层面的获得。被尊重、被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教师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共同的理念和道德标准形成了独特的教师文化,对学校文化的营造和认同是他们努力工作的主要动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更多地来自于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工资待遇和物质条件因素在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中不占主导地位。他们更重视自身的修养和人格魅力,重视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工作软环境。因此,在高校管理中利用人际关系理论,营造良好的教师文化和校园氛围,让教师在一种愉悦的文化气氛中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作为早期人本主义管理理论,杜威的民主教育管理理论以“民主”为核心,重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强调师生共同参与,提倡学生自治。杜威认为,教师既是一个领导者又是一个引导者,学校要尊重教师对于管理的参与,尊重教师的价值和尊严,给予教师参与管理的权力和自由,改变传统的权威主义领导方式。传统的管理用权威、命令、集权的领导方式,与高校教师的管理愿望相背离,不利于教师对学校组织运作方式的认同和积极参与。相反,高校的分权式管理、民主管理能充分调动教师群体的聪明才智,提高教师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度,有利于学校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全校的人力资源,共同应对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的民主管理目标还要与教师及学生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到20世纪70年代,具有不同哲学背景的人文主义学者形成了人文主义教育管理流派,与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流派相对立,如格林菲尔德的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霍金森的教育管理价值理论、福斯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萨乔万尼教育管理文化理论。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更关注组织中的人以及人的非理性方面,如人的意志和情感、动机等;更专注人的价值理性和伦理理性;批判阻碍人的自由的社会制度,表达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强调高校教育管理要研究人的主观性的表达。高校教育管理活动必定是人的活动,而且最终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高校教育管理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意志、目标、动机和价值的表达。在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和学生在价值取向以及非理性、情感、动机、智力、体能、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重视教师及学生的个体生命、个性特征,是高校管理实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关键所在。

三、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及其应用

现代教育管理范文第2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县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县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年全县教育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和组织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过去的一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全县教育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的一年。一年来,全县教育系统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科教兴威”战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促进教育发展。20*年,中央下达我县专项危改资金267.14万元、农村初中校舍建设改造工程专项资金826万元,全县共排危3447平方米,修建学生宿舍、食堂7700平方米。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600万元资金,进行校舍改造的基础上,出资为一中新校区建设征地280亩。积极争取香港苗圃行动支持,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二是教师队伍管理逐步规范。开展在编在岗教师清理,掌握全县教师工作动态。严格选聘教师,引进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积极开展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和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工作作风明显好转。采取措施,整顿考试秩序,考风、学风明显好转,教师的责任心也明显增加。

三是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学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管理为第一要务,狠抓教学工作,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年,全县初中、高中教育成绩稳步上升,中考考生优良率居全市第一,高考上线1314人,上线率达62.2%。县一中在全省中学生物理奥赛中再创佳绩,我县中学生在全市“迎奥运”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县一中申报省一级三等完中通过市级验收,县一幼晋级为省一级三等示范幼儿园。

四是教育收费进一步规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教育收费。实行教育收费审批、公示制度,实行教育收费校长负责制和承诺制,确保依法收费,公开收费。开展教育经费执行情况检查,对全县32所中小学的收费情况进行检查,接受市审计局的义务教育经费审计和市教育局组织的收费交叉检查。查处了8所学校违规收费,清退所有违规收取费用,严肃处理了相关责任人。

五是“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全面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截至20*年秋季学期,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95529名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并免除学杂费,对23397名贫困寄宿制学生发放了生活补助,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小学在校学生达68651人,入学率为99.42%,比上年提高了0.11个百分点,巩固率为99.56%;初中在校学生达26878人,毛入学率为102.41%,巩固率为98.38%。加强扫盲巩固提高工作,完成200人的脱盲巩固提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开拓奋进、辛勤耕耘的结果,也是全社会给予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教育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同行政区域内的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还很薄弱。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还有“瓶颈”制约,职业教育还需进一步发展。二是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加强。部分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没有真正得到充分发挥。三是教育教学管理仍需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有待加大,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素质教育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同时,受金融危机和复杂经济形势的影响,教育发展还将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农民群众增收幅度减缓,教育投入和消费受到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量大面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和就业工作压力加大。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本着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在不断巩固成果和解决问题中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健康发展。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力度。今年,中央为应对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扩内需、增投资、促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时,省、市也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中央、省、市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农村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进全县教育事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今年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科教兴威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抓好幼儿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扩大高中办学规模,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围绕以上目标任务,重点抓实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实学校常规管理。管理是一个集体、一个组织、一项事业永葆发展活力的重要保障。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成绩,管理出效益。抓实学校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措施。当前,少数学校存在着管理松懈、纪律松弛、教学质量低下、工作秩序混乱等现象,严重影响到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对此,县教育局已经引起高度重视,把今年确定为教育管理年,希望各中学、中心校从严格管理制度和健全责任制入手,在学校管理制度化、教学工作目标化、常规工作规范化等方面狠下功夫,加强对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今年全市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现场会将在我县召开,这是对我县教育管理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促进。各学校要以此次现场会的召开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中小学常规管理规定》,抓实教学管理、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校园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结合结合学校实际,逐项分解细化,逐条抓好落实,做到在管理上有特点,工作上有亮点,质量上有提高,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在此重点强调几个方面的内容:对各幼儿园要加强规范管理,让其更好地服务社会。要做好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高中和职业学校招生工作。要继续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在省教育督导团的工作通报中,我县两基巩固提高的几项指标位于全省后列,例如:全省小学生均校舍面积不足4平方米的10个县中,我县仅有2.92平方米,列倒数第三;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不到6平方米的11个县中,我县仅有4.15平方米,列倒数第一;小学生均图书不足6册的7个县中,我县仅有2.95册,列倒数第一;初中生均图书不到10册的44个县中,我县仅有4.86册,列倒数第五;小学师生比不到1:24的14个县中,我县以1:29.23列第二;初中师生比不到1:19的21个县中,我县以1:28.34高居第一。这些指标通报给大家,是希望大家了解我县的教育工作在全省的情况,找准差距,迎头赶上。当然,有些指标是一时解决不了的,但有的问题是只要我们重视了就能解决的,比如生均图书这个指标,该投入的,就必须投入。去年在我们县召开了全市学校“两室”建设现场会,这次会议的召开,对我县是个较好的机会,我们要借此契机促进这些建设的发展,不要其他县一上去,我们县就掉队了。

二是抓实教师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本身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县教育局和各学校要切实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做好教师招聘工作,切实缓解师资不足的矛盾。要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搞好在职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考试、函授等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要大力实施“名师”工程,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要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国务院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县教育局要协调相关部门,按照上级要求把这项惠及广大教师的好事办好。同时,在教师队伍建设这方面,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积极完善校长责任制和校长培训方式,提高校长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是抓实减负提质工作。近期,省、市高度关注中小学生“减负提质”工作,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教育局和我县签订了《2009年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实际,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必须认真做好减负的宣传工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学生家长了解减负的内容,积极支持减负工作,并使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参与监督。通过宣传,使教育部门和广大教师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认识,自觉把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作为本职工作,管好自己,搞好服务,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但是,要强调的是,要防止和克服减负就是撒手不管的片面认识和错误做法。减负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的要求和降低教育教学质量,不能以“减负”为名,对学生放任自流、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降低教学质量。我县相当部分农村学校由于师资、设备、场所等不足和考核评价的差异,在有的地方未能较好地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一些学校就不存在负担过重的问题。因此,减负要区别对待。农村学校要认真落实课程计划,确保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不允许擅自减少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要保证每学期20周的教学时间;要重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合理安排课外学习活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实现减负。减负工作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改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把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大力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充分培养、挖掘学生特长,并为学生展示特长创造机会,提供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各学校要广泛开展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主题的“三生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热爱生活的体验能力和关注生命的感受能力。要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把弘扬民族精神、开展诚信教育和养成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县情和历史发展规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感悟生命、感悟历史、感悟人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四是抓实学校安全工作。学校安全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全县各学校要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要加大学校安全教育力度,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能力。要强化学校安全隐患整治,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教育部门要加强与公安、交通、消防、卫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重点做好学校治安防范、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工作,努力营造安全、文明的育人环境。同时,要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师生安全。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每学期都要讲安全,关键是要强化落实,责任到人。

五是抓实教育公用经费管理。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面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提高“两基”工作成果。要严格落实教育收费和教辅材料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严禁乱收费行为的发生,决不允许“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今年,市政府纠风工作的一个检点就是落实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及免费提供教科书,请大家务必按照相关规定认真落实。县教育主管部门及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大对各学校收费行为的监督检查,建立监督举报制度,设置举报电话,违反国家相关规定乱收费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涉及教育乱收费的案件,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不但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要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合理地使用教育公用经费,今年公用经费补助初中每生每年500元,小学300元,教育局要积极组织开展“教育收费规范学校”创建活动,各学校要继续坚持实行“校财、局管、校用”的管理模式,提高教育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去年组织过一次财务人员的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后要组织更有针对性的培训,特别是新上任的校长们,更要加强学习,尽快掌握经济保障机制的各项政策,规范合理使用公用经费。县审计局和教育局内审室要加大审计工作力度,探索有计划地开展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今年,从国家到我们县,都是经济形势较为困难的一年,中央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各学校也要树立节支也是增收的观念,管好用好每一笔经费。

六是抓实建设项目监管。目前,全县还有近7万平米的危房,危房率高。市政府决定从今年起,在实施农村初中建设工程、新一轮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基础上,用3年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危房。并且提出要坚持排危与标准化学校建设相结合、与抗震设防相结合、与规范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做到小学向村所在地集中、中学向乡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的“三个集中”,科学、合理布局校点,力争3年内逐步消除一师一校。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教育建设项目较多,主要涉及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一中新校区建设等工程,县教育局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项目规划、施工监管和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严禁套取、滞留、挪用项目资金,严格按标准建设,高度重视学校建设的工程质量,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教育发展,百年大计。要实现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今年县委、县政府将把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把研究解决教育工作中的困难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教育多办实事,为学校多解难事,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县教育局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确保教育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分管领导要多过问、多研究教育工作,促进本地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各学校负责人对教育工作负直接的领导责任,要团结本校领导班子,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和各项管理工作。要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a织保障。

二是落实工作职责。教育靠质量立业,学校靠质量立校,教师靠质量立身,这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财政、人事、发改、国土、建设、文体、卫生等相关部门要对教育工作继续予以大力支持,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环境。同时,教育系统内部更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措施,确保教育质量稳步上升。县教育局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管理水平。学校校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牢固树立质量是教育工作生命线的意识,管理好、服务好教师,以身作则,当好表率,真抓实干,靠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带动班子抓好教学、抓好质量。

现代教育管理范文第3篇

一、高校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弊端及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弊端主要在于其缺乏一定的制度创新,教育观念仍然较为落后。这给教育管理制度创新设置了思想障碍,导致整个高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缺乏民主化的牢固基础。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虽然仍然对学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它的弊端就是制约因素过多,教育疏导较少,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在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健全的地方,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机制未能真正建立起来,师德管理条例也不够细化,致使整个教育教学管理活力不足,教育教学管理质量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任何一项教学改革活动,都离不开学校教学观念、教学目标等其他层面的变革,而这些变革最终应该体现在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上。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创新是应对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更是适应教育管理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高校保持自身和谐发展的需要。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金融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各国高等教育之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这一竞争中,最为根本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又要依靠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来实现。同时,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也是不断增强我国大学生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要努力通过创新教育管理制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突破当前整体划一的教学模式的局限,向着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三个方向发展,健全完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创新与改革,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二、高校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路径

遵循制度创新原则。这些制度创新原则有继承与创新原则、依法治校与以人为本原则等。此外,高校还有一些需要重建的学校管理制度,比如说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辅助管理制度和少量学生管理制度等等。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具有创新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比如说雄厚的物质基础为研究的开展积淀了第一手资料,雄厚的师资队伍为研究的落实提供了优质软环境,建章立制的硬性化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环境管理相结合,以研促训,教研结合,实现了教学—科研—培训的教育教学管理运作机制一体化,而信息化硬件环境搭建的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则实现了现代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的最优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努力保障大学生权利的实现。这些权利,包括其发展权(其中又包含了表现权、选择权、犯错权、休息权和娱乐权)、自由权(其中又包括了思维自由权和疑问自由权)、民主权(其中又包括了自主管理权、知情权)、监督权、评教权等。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以学生权利为本位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设计相应的制度,保障学生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维护学生应有的权利,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新变化,从实际出发,制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个性化教学,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推行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同时,高校还应该制定相关的学分制,使用科学合理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时期不同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特点,切实强化并实施通识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并建立导师制,实施多种形式的选课制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时更新必备的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为教育管理制度创新提供可行的新手段和新方式。此外,高校还应该创新学术管理制度,切实把握好高校各种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真正考虑到相关教育管理制度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以推动各项教学科研活动的高质高效完成。创新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教学管理评估体系,建立全方位的目标评价体系,形成全面管、全面教、深入学的激励机制。如果要在全校范围内建构一个综合性的,能够涉及到学校各项工作、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高校就应该及时更新教育评价观念,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引入现代化管理的科学理念和机制,面对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对其进行更为全面、更为客观和更为科学的评价;与此同时,高校还要让教学评价形式更为多样化,不仅要有全国性的教学评价机构,还要有专业性的评价机构,以大力提高评价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纵深化发展阶段,还有很多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推进相关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和任务,就是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必须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创新。但是,教育管理制度的革新,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简单事情,而需要循序渐进地推进下去。因此,高校应该尽快改革原有的教育管理制度,积极改进现有各种管理制度中的不足,以实现管理制度必要且有效的创新。这就是说,高校应该遵循一定的制度创新原则,在一定的制度继承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的创新,把学生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使其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有效化解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提高高等教育的实践性与整体质量,让人们对高等教育充满信心。因此,高校应该尽快对现有的教育管理制度进行深层次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以真正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充分调动并发挥出他们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教育教学管理平台,让他们从心理上和理念上都能够认可这样的高等教育模式,从而真正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作者:徐红单位: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学院

现代教育管理范文第4篇

作为学校领导,不能仅仅要求教师去作贡献,而更要创造条件,帮助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完善自我,体现生命的价值,使教师有成就感,同时还要尊重教师,信任教师,理解教师,爱护教师,尽力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和创造展示自己,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满足教师被尊重感和归属感等需要。让教师真正体验到“我是学校的一笔财富,我的价值体现在对学校的贡献度上”,“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人生价值。那么,作为学校领导的你,如何让教师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呢?

一、管理行为中“权治”到“情治”的转变

以往,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通常侧重于“领导说了算”,校长“唯权至上”,无视教师的感受,工作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不仅泯灭了教师工作的独立性,斥退了教师的个性,更大程度上还会摧残人、摧残精神和摧残文化,忽视教育管理的人文因素而造成学校人际关系紧张,束缚甚至压抑了教师群体的创造性。因此,在这里特别强调,管理者要实行“情治”,工作由“强加”变为“委任”,通过调整管理行为,创造一个为促进教师发展服务的教学管理环境,使教师“心服”、“心乐”,让教师群体活得高兴、干得痛快、干出名堂。“情治”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教师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他们不仅不愿受制于物,而且无法忍受上级的遥控指挥,他们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其次,部分教师往往比学校领导更加专业,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比学校领导掌握得更多,更有能力做出正确的决策;再次,教师被学校委以重任的成就感需要,使他们对工作抱有更大的热情。因此,学校领导不应独揽大权,阻碍教师发挥专长,否则不仅会扼杀教师的创意和才能,而且会扼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然而,下放权利并非放任自流,也不是一切决策权都下放。按照决策内容的不同,我们将决策分为:技术决策、管理决策和战略决策。技术决策是关于工作本身的决策(如教学决策);管理决策是确保学校管理顺利运转的决策(如教育奖惩);战略决策是确定学校发展方向的决策(如学校规划)。一般来讲,技术决策下放的程度可以高一些,而管理决策和战略决策下放的程度应该低一些。

二、管理方式中的“管”到“放”的转变

教育管理理念转变后,我们认为,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对教师而言,好的教学管理不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一种促进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

例如,不少学校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强化了组织管理职能;通过竞争上岗、绩效评估、结构工资等,强化了领导功能;通过量化评价标准,强化了对教师工作行为的监控。这一系列化管理,看似科学,学校工作程序化、标准化了,但真正达到科学化了没有呢,答案就不太满意了,绝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是被“管”的对象,试想,把规章细则化、标准化,而且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不把教师和学生当成管教的对象了?管理变成了检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检查最为严重),这样教师疲于应付,导致做表面工作,搞形式主义,根本谈不上教师个人工作价值的体现。

这里的“放”,也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的放矢,不搞“齐步走”、“一刀切”,要根据教师的个性专长,留点工作弹性和空间,如,不应强求备课形式的划一;不必苛求课堂结构的完整等,对象有别,要求不同。由于教师具有自主性,他们不愿受制于一些刻板的工作形式,如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固定的工作场所,而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并且教师从事的是思维性的工作,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制定弹性工作制,在核心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之外,允许教师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及地点以把个人需要和工作要求之间的矛盾降至最小。

事实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公手段的完善也正为弹性工作制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随时在家与学校联络,并传输信息和数据,学校领导也可借此向教师进行指导与帮助,从而避免管理失控现象发生。

三、赋予挑战性工作

与一般工作人员相比,教师更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强烈期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他们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因此,他们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克服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要使工作富有挑战性,除了下放决策权外,还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和工作丰富化来实现。

当教师觉得现有工作已不再具有挑战性时,学校领导就可以把他轮换到同一水平、技术相近的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岗位上去,例如,一位经验丰富的但已疲惫于当班主任的教师可让他试试当教研组长,这样,由工作轮换所带来的丰富的工作内容,就可以减少教师的枯燥感,使积极性得到增强。

工作丰富化是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基本的改变,旨在向教师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工作丰富化是对工作责任的垂直深化。它使得教师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有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身发展。但在实施充实工作内容过程中,应遵从下列五个原则:

1.增加工作的责任和难度;2.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3.赋予教师自主权;4.将有关工作业绩及时反馈给教师;5.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

在教师当中,一部分人希望通过努力晋升为学校领导;另一部分人却只想在专业上获得提升。因此,学校应该采用双重职业途径的方法,来满足不同价值观教师的需求,但必须使每个层次上的报酬都将是可比的。

四、实现无缝沟通

沟通对于学校提高教师忠诚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沟通能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管理能通过教师的业绩反馈来强化教师的积极行为,这就是强化激励作用;管理层通过教师目标完成状况的反馈来激励教师向学校目标前进,这就是目标激励作用。

其次,沟通有利于教师的情绪表达。对于教师来讲,工作群体是表达自己的挫折感和满足感的主要社交场所。因此,沟通提供了一种释放情感的情绪表达机制,并满足了教师的社交需要。同时,良好的沟通环境,还可以起到教师知识共享,信息交流互补的作用。教师在沟通中既是知识和信息的提供者,又是知识和信息的吸收者,他们彼此学习,互相提高。超级秘书网

五、关心教师,让教师忠诚于教育事业

关心教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却是从来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我国很多出色学校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直强调遵循的“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原则,说的就是关心教师,但在现实中,一直是说得多,做得少。

首先,学校应该关心教师的健康状况。由于教师从事的是脑力劳动,缺乏应有的锻炼和娱乐,因此,长期下来健康状况就会受到威胁。

现代教育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内涵 高职教育 管理问题

一、现代职教体系的内涵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需要主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根据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教育教学模式以及体系;着眼于高素质教师团队建设和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及“工匠精神”的培育,在指导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调整教育教学方向,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力求担起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这一体系的社会教育功能也随之凸显,更高质量地服务学生发展成为首要任务。而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普通教育又有明显的区别。职业教育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技术型人才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社会功能,助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协调衔接性比较明显,其与现代教育体系联系密切,能够真正体现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关系,促进普通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效互动。另外,现代职教体系还包含育人目标的有效优化和升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重点,强调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现代职教体系的教育面覆盖更广,更好地体现了人民教育为人民的宗旨,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同步,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准。

二、现代职教体系内涵视域下高职教育管理问题

综合上文的简单论述和分析不难发现,现代职教体系越来越完善,系统性越来越强,包含教育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阶段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和形式。高职教育教学需要立足于这一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及改革,确保教育资源的灵活利用以及配置,保障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后充分发挥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短板,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首先,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教育教学制度不够科学合理,难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通畅运行;整体的管理范围较为宽泛,不同部门的管理内容存在交叉,层次不清、责权不明,最终出现了许多相互推诿的问题。其次,高职教育的衔接性有待加强。相关部门尚未从顶层设计上,将普通本科教育、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融为一体,还没有构建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难以为学生的继续教育提供更多的发展路径,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发展。最后,在对教师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上没有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存在校企双方理实结合紧密度不够,特别是教师企业实践经验比较欠缺等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去企业实践多流于形式,教师的技能水平得不到实际提升,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育更无从谈起;而企业高技能人才理论水平不高,又比较缺乏传帮带经验,不利于企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严重影响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所设置的课程比较陈旧,不利于教育教学体制改革,难以确保教育内容与时展需要有效对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大打折扣,一部分教育教学资源被浪费。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同时也难以充分彰显高职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价值。

三、现代职教体系内涵视域下的高职教育管理对策

为了确保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充分彰显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势,高职院校需要分析目前各类问题出现的原因,调整管理策略以及管理方向,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以及管理质量的综合提升。首先,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制,注重不同管理环节的联系以及互动。在这一管理体系的引导下,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保障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都能够有序推进。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院校要立足于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将基础设施建设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融为一体,以此来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其次,高职院校要注意做好各个管理环节的衔接工作,明确现代职教体系的具体内涵并进行重新定位,调整教育教学思路以及管理方向,确保工作职责的合理设置以及划分;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体现职责的明晰性,让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意识到自已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的权限。最后,高职院校要根据工匠精神内涵要求,加强对教师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构建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让教师有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形成内生动力。教师要利用企业资源优势,整合课程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核心职业能力;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专业要求,编撰专业教学教材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进而对学生加强工匠精神的教育。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勇于改革创新,注重不同教育体系之间的联系,开阔眼界,不断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真正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四、小结

高职院校要以培养优秀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践行现代职教体系之下的教育管理新要求、新标准,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治理能力,发挥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势,促进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打造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内涵的教师队伍,构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体系,以促进高职教育的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任熊,王莉蕾,陈向阳.现代职教体系视域下省级质量年报编制范式:江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20(2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