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精选

城市公共设施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第1篇

公共艺术是一种以雕塑、建筑、公共设施、影像艺术等为表现形式的公共空间艺术。其发展的空间不仅在于物质上对于城市构建的独特性象征,还在于对于人们心灵、精神上的引导。其基本内涵和文化精神具有公开性、独特性、民族性等多种特征。公开性是指公共艺术对于人们是一种开放、自由、交互的艺术,对于人们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都是没有限制和禁锢的。独特性是指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的设计有其相对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超越性,既是城市自我形象的一种展示,又是城市标新立异的独特象征。民族性是指公共艺术的展示一定体现了某种民族文化因素,体现着各民族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艺术是无国界的,公共艺术亦是如此。面对如今多元化的文化趋势,公共艺术的呈现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公共艺术体现出多种文化因素相结合和碰撞的文化特性。

二、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多元表达

公共艺术是一种开放的、公共的艺术表现,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的表现而言是一种有着特有的灵魂构筑的艺术,既有着展现城市样貌的公开性,又展现着艺术家的个性。21世纪是一个多元的信息时代,城市作为文化的中心,借助公共艺术的表现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被界定为一种城市标志性的产物,既有着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又和当地的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突显出城市的设计风格和导向观念。公共艺术是城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公共艺术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文化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内涵表现,人文活动的多元思考扩展了其表现的领域。公共艺术不仅需要艺术家的创新,还需要融合建筑师、环保学者等多方面的思考,从而达成现代城市的人文环境设计共识。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主要具备了装饰与纪念两个方面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取悦大众、美化环境的功能得到强化与提升,而纪念性功能被逐渐削弱。写实与装饰风格从属于传统的表现形式,其显著特点是强调作品的主题性和思想性。自20世纪以来,为了与强调“功能至上”的现代建筑形式和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适应,造型艺术理念不断革新,以造型基本构成元素——点、线、面、体为视觉表达对象的抽象风格逐渐成为了新兴城市公共艺术的主流。抽象风格之所以风靡城市公共艺术领域,与其在材料、工艺上的应用较为自由、简便,在色彩表达方面更易与环境色彩相契合等因素息息相关。这类看似简单的公共艺术作品却为现代化城市增色不少,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渐趋抽象化。公共艺术的创作离不开社会背景,对照当前艺术发展的趋势,公共艺术呈现出的多元化趋势对于城市设计的风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公共艺术品的设计前提是辅助完整的环境形态构成,实现和传递场所中物与物、人与物、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内,为人们传递各种信息,包括城市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民风等社会学、文化学方面的内容,同时也传递出作品本身的表现结构、符号内容、表述方式及形式风格。从早期对于公共艺术雕塑的重视到提倡雕塑与建筑相结合的理念,再到现在呈现出的多种艺术的结合,公共艺术的表现不再局限于某一种艺术,城市设计的风格和观念更加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等密切相关,强调大众化和自由化表达,公共艺术在城市设计中不仅成为环境空间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还提供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营造出现代与历史对话的氛围,创造出充满美感的公共空间,使得城市环境更具有人文气息和人性化特征,突显城市设计的生机与活力。

三、城市公共艺术的未来指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在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文化追求,公共艺术品也逐渐变得不容忽视。值得肯定的是,公共艺术对城市设计的风格与观念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长期以来,艺术家热衷于表述自我意识下的个人感受和个人经验,对于公共社会的普遍理想与恒久性的文化精神的关切显得相对薄弱,使其作品与当代本土社会形态和一般大众的生存状态没有产生密切的关联。艺术家个性的张扬对于城市设计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强调艺术家对现实文化的整体关注,公共艺术对于城市设计的表达就会显得更接地气,更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象征。艺术的公共性要求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包括对公共设施形态的整体规划与合理设计,以显示出其对人性及尊严的普遍关切和维护,这是未来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者和公共艺术品的创作者对城市整体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作为城市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艺术品,其形式、色彩等方面的运用能否与城市环境相和谐,成为衡量一件城市公共艺术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城市公共艺术不仅是将公共艺术展露于公共出入的空间场所的行为,还有着和社会群众对话的艺术表达。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在其公共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大众情怀和人文关怀。在多元化的社会时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在关注作品本身的基础上,必将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符合当地人文情怀的需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从而使城市设计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和观念导向。这种源于社会公共领域的道德和理想的公共精神是未来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统一。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第2篇

工业设计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广义的工业设计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狭义的工业设计单指产品设计,即针对人与自然的关联中产生的工具装备的需求所作的响应,包括为了使生存与生活得以维持以及因发展所需,对工具、器械与产品等物质性装备所进行的设计。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产品对使用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与匹配。狭义工业设计的定义与传统工业设计的定义是一致的。由于工业设计自产生以来始终是以产品设计为主的,因此产品设计常常被称为工业设计。城市文化,可以定义为人们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也可说它是“都市文化”,是市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城市特点的文化模式,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

2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的冲突

工业设计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冲突。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风格和历史传承,对于一些历史气息浓重、历史传承久远的城市来说,工业设计对城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在工业化整齐划一的大批量生产中,在现代气息非常浓重的工业设计下,城市文化中的历史气息丧失了原有的特色,城市原有的、流传下来的城市文化传承被破坏,原有的城市风格和城市特色被破坏。同时,在城市同一地区既有城市历史文化的遗留传承,又有现代化的城市工业设计的痕迹,造成了城市风格、文化极为混乱,互相冲突,没有协调,对城市文化建设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工业设计的整齐划一对城市文化的冲突。工业化强调统一设计,统一开发,大规模生产,大批量出售,同样工业设计中也有高效的批量生产,因此工业设计在城市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放眼望去同一城市的工业设计的产品大多相仿,相似或者一模一样,造成文化的审美疲劳,也使城市文化变成了单一的现代化工业化符号,丧失了城市文化原有的生命力和活力,使其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单一格调。同时,大量的工业设计投入批量生产,使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区分度逐渐变小,城市与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像,现代的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越来越接近,导致了城市个性、城市文化特点的缺失,使城市文化缺乏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变得平庸没特点。工业设计对于旧有城市文化的破坏。工艺设计是城市工业化之后的产物,在工业化的浪潮中,城市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工业化的洗礼。一些城市被迫地也要跟随城市化的脚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发展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同样工业文化也是如此,工业文化对于城市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对城市旧有文化的破坏,这种破坏无法避免,只是破坏程度会有所不同,这种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的冲突较为普遍。

3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的融合

在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发生冲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工业设计者也在努力避免工业设计对城市文化造成冲击。工业设计不是单一的冰冷机械,它是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可见工艺设计有着文化与美的因素,这给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契机。工业设计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提到一个城市的城市文化不可避免地就要提到城市的历史文化,一个有历史文化的城市是有积淀和底蕴的。工业设计要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相融合,特别是对于那些历史悠久的城市,工业设计更是要融入历史文化,与历史文化相得益彰的工业设计能对城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工业设计者要对城市历史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切不可盲目照搬,只为现代化而设计。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现代化的融合。城市进入现代化之后,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设计给城市文化带来了新鲜的活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的城市来说,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城市文化集中地在现代化、高科技的工业设计当中体现。工业设计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气息,它为城市文化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可以让人从中感受到一个城市的年轻与朝气,发展与进步,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一个体现,是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融合的体现。工业设计城市旧有或特有文化的融合。一个城市往往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有着自己独有的文化和明确的文化发展趋向,这种文化方向应该是明确的、统一的、长期坚持的。所以工业设计要与城市文化中旧有的或特有的文化相适应,相协调,做到不影响城市的主体文化建设,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助推器。

4工业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城市都是经历了发展、吸收、冲突、融合、沉淀等等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文化对于设计的影响不可估量,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让文化对工业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工业设计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四类,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规划、室内设计、建筑设计、UI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动画设计、展示设计、网站设计等。工业设计又称工业产品设计学,工业设计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机工程学、机械构造、摄影、色彩学、方法学等,是一门综合性的,将工业产品加以美化并使其更具功能性的学科。在文化对工业设计产生影响的同时,工业设计同样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

(1)工业设计对于城市文化。从历史的发展中我们知道,人们的文化是从生产工具的制造开始的,这种工具制造,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早期工艺设计的开端。在早期人类的工具制造中,人们在满足了工具的实用价值要求后,就已经开始追求设计的美观,在追求美观审美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造物艺术。在这种造物艺术不断丰富的同时,艺术水平不断提升,也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象征。在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中,造物艺术文化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生产形式。相较于过去的造物艺术对于一个区域的影响,如今的工业设计对于一个城市文化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并且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2)城市文化对于工业设计。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环境、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思想观念等等,形成了不同的城市文化。这种城市文化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于工业设计产品的使用者来说,要符合自身的文化需求和审美取向。二是对于工业设计的设计者来说,设计者是工业产品设计的主导者。设计者在设计工业产品时除了考虑实用性,肯定还要考虑产品的艺术性是否符合城市文化的发展趋向。设计者身处在城市当中,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对城市也有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这在潜移默化之中就对设计者的产品设计产生了影响,也就是城市文化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

5在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提到联通,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手机,是手机上的红色中国结标志。可以说,手机是一种最典型,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工业产品,其中联通手机上的红色中国结就是工业设计与中国文化结合的最好体现。中国结有寓意着幸福,连接友谊、亲情、爱情之意,这与手机所传达的连接之意一脉相承,相通相连,这是工业设计与中国文化融合非常成功的例子。同样的这样融合也体现在城市文化的建设中,我们应正确处理好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之间的问题。避免工业设计对城市文化的破坏,让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建设浑然天成。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的重要工作,城市规划中城市的文化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避免工业设计对城市文化建设的破坏,对城市规划的破坏,对片区规划的破坏,对城市整体风格的破坏,做到工业设计与城市文化完美融合,浑然天成。

6工业设计与城市的公共设施设计

对一个城市文化影响最为直观,市民最容易关注到的,就是工业设计在城市的公共设计中的应用。城市的公共设施是城市环境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的公共设施就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场所与设备,包括交通、文化、体育、金融、行政等各个方面。从工业设计的角度上来说,城市公共设计的系统、装饰、功能、经济等方面都融入到了公共设施的设计建设当中。要注重美观,注重城市的设计理念,注重设计个性与整体性的结合,最重要的是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让工业设计体现在公共设施的建设中,与城市文化相互辉映。工业设计与工程技术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其中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工业设计中要包含美的成分,这种成分会对文化产生影响。工业设计能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对话,通过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传达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取向。经济性。工业设计要以城市经济发展为基础,城市的公共设计当中首先应该考虑到经济性。工业设计的公共设施要体现出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使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若是城市经济发展一般,却在市中心建立一个与经济发展不相符的工业设计产品,就会与城市的发展显得极不协调。能效性。工业设计自然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性,没有工业设计只考虑美学而不考虑它的功能性,首先要满足工业产品的使用性,然后再去考虑其他要素。功能性集中体现了工业设计中对科学与科技的应用,对城市文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整体性。工业设计作为一种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设计,在对城市的建设中要具有系统性。系统性体现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作品,而是在城市建设中一个有组织、有规划的整体,要有统一的联系性,要有统一的风格,统一的整体性,与城市文化主旋律相协调。装扮性。工业设计的美学艺术成分体现在装饰性上,工业设计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美化工业产品,满足人们审美要求,进一步达到一定的艺术性,直至产生一定的文化影响,达到更高的精神层面上的高度,进而就会对城市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7总结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第3篇

一、XX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的基本情况

我在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

(1)各级政府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成效明显,市政府不仅对城市规划、建设要求高,管得严,而且对城建公共设施的养护与管理极为重视。各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都明确各自的职责,采取积极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严格做到“养管”经费到位,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制到人,使城市的交通干道、排水排污、市容卫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市民反映满意,凡来宁的外省市人员也赞扬XX城市管理水平高。

(2)积极推进综合“养管”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水平。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城建公共设施“养管”任务的加重和难度的加大,市建委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联手从2000年开始,先后在江东新区和栖霞、雨花等区,对城建公共设施进行综合养护与管理的体制,进行改革试点,收到了明显成效。不仅克服了原来三个维护管理部门(市政、园林、环卫)各自为政,在实施“养管”目标任务过程中,相互扯皮推诿现象,而且堵塞了“养管”工程款审报上的漏洞,提高了养护资金使用率,提高了城建公共设施“养管”水平,促进了城建公共设施硬件建设。

(3)加强养护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了城建公共设施“养管”质量。为了适应现代化大城市管理水平的要求,近几年来,区政府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措施,除对养护队伍进行整顿和更新外,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努力提高人员“养管”工作技能和整体素质。市建委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分期、分批地组织法律法规培训班、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一是有效增强了参训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二是全面提高了参训人员的技术技能。三是参训人员获得了相应岗位资质证书。四是提高了整体养护队伍的素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市政府要求,以技术骨干为龙头,广泛开展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每年坚持开展金陵之夏百日优质竞赛等活动,扩大培训成果。

(4)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督与管理力度,促进城建公共设施“养管”水平的提高。为了发挥建设管理职能部门作用,强化城建公共设施的养护与管理,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监督力度,有效保证城建基础设施完好率及其功能的发挥,实现长效管理。例如:每年除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不定期的暗查外,还由XX市建委牵头,市园林局、市政公用局、市财政局、市市容局等行政部门组成的联合考核小组对各试点单位分别进行两次集中考核检查,考核标准严格按《市政养护维修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技术规定》、《城市环境卫生标准》等文件执行。并进行打分制,与养护经费挂钩,绩优者奖励;连续两年不达标者,取消综合养护资格。明确区政府有关建设行政职能部门为管理单位(业主)对中标单位进行长效管理,每月进行检查和考核,以促进“养管”责任到位,提高综合维护水平。

二、目前全市城建公共设施“养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调查情况综合分析,我市城建公共设施“养管”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国际化城市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现行的城市公共设施“养管”体制相互制约因素太大,影响了公共设施“养管”上档次、上水平。现行“养管”体制是三个主管部门(市政、园林、环卫)行使各自职能,很难形成合力,在实施“养管”工作中,经常出现相互制约,相互扯皮的现象,行政主管部门也难协调。严重影响了城建公共设施“养管”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的落实,有些问题,很难追究那家责任。例如,园林工人在树木大修剪工作中,由于清场不及时或不彻底,造成树枝树叶随风飘落,对环卫工作造成影响;另外,环卫工人有时将路面的树叶和尘土直接扫进路边的雨水井,又造成市政雨水井淤泥超标;市政在清疏雨水井和窨井时又会因淤泥滴漏造成路面污染等。

(2)依法加强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使“养管”经费和目标任务难于落实到位。公共设施的养护质量很难保证。

三、依法强化养护与管理,使城建公共设施“养管”上新台阶

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它展示着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总体形象和综合实力。在科学地做好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全面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需要依法强化,科学管理。尤其要重视依法对城建公共设施的养护与管理,我认为要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际工作:

(1)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目标“养管”责任制。从2000年开始市、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联手对原相互扯皮的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体制,虽然进行了综合改革,推进新的综合“养管”体制,初步改变了基层“三所”(市政、园林、环卫)各自独立养护与管理,经常发生相互扯皮不协调、相互矛盾、任务与责任难落实的现象,但在实践中仍然不适应现代化城市公共设施“养管”的要求,往往在清疏窨井、修剪行道树、清理道路绿岛杂草等工作中仍然存在相互不协调矛盾,影响城建公共设施“养管”质量达标。

为了彻底改变现实存在的问题,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水平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化“养管”体制改革,真正实现政府行政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加强检查监督,基层“三所”实行养护管理“一体化体制”,彻底改变原“三所”各自为营的旧体制。改革后,各区政府对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按区域划分等级,实行工程作业量公开招标养护管理,这样做既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和行政职能部门事务缠身以及违法行为,又彻底解决了原基层“三所”相互不协调,容易产生矛盾,任务与职责难落实的问题,真正落实目标任务、工作责任、管理经费包干一次到位,便于政府行政职能部门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质量。同时,新体制也能把竞争机制引入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中,逐步同国际接轨,使养护与管理战线的职工在无形中不仅增强责任感而且也产生了危机感。

(2)健全和完善地方法规,依法加强养护与管理。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努力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实际上在实践中逐步创造条件建立法制经济体系。同样,对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否则,现代化城市建设与管理,很难达到国际化先进水平。为此,抓紧健全和完善地方性法规,依法加强城建公共设施养护与管理,势在必行。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第4篇

以党的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委全委会精神,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历史机遇,以打造“生态旅游名城”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市场化运作,铁手腕管理”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力争城镇建设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二、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建设任务

1、实施续建项目12项。加快城区道路建设,年内完成高庙山吉祥路硬化、新城区滨河路建设、计子川大桥建设、光明路硬化、国道212线拆迁还建项目;完善县域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年内完成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庙山公园硬件建设主要任务;硕丰苑、和谐福苑、嘉苑二期开发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投入使用;完成年72套廉租住房建设及北山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任务。

2、新建基础设施项目32项。开工实施城关镇污水处理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历史文化名镇建设工程、城区小堡子段滨河路、官鹅至牙坪、东一路、二、三路等20条道路硬化工程、北山路改造硬化、城区路灯改造、重点村镇环境整治、新城区滨河路护栏、绿化、亮化及人行道建设、羊马城大桥、气象局至良种厂道路硬化、新城区公厕、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启动实施龙海大酒店、龙海花园、龙海佳苑、飞天花园、山水雅苑、官鹅大酒店、银河花园、嘉苑三期开发等8项房地产项目;开工实施城关镇办公楼、公交公司建设、粮贸宾馆扩建及办公楼、国税局、工商局办公楼等国家机关建设项目;启动年76套廉租住房建设工作。

3、争取项目3项: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争取城区集中供热、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县、县新增廉租住房项目立项。

4、实施市场建设项目8项:重点搞好3个市场续建项目,尽快完成公用设施配套及商铺开发等后期工作;启动实施新城区综合市场、两河口、官亭、理川、药材市场等5个市场新建项目。

(二)城区土地储备和开发任务

1、加快建设用地储备。

2、着力盘活城区土地资源。

(三)城市管理任务

1、规划管理。一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县城总体规划》、《县新城区详细规划》的宣传力度,提高建设各方的规划意识。二要加强规划监管力度,县建设局要以新城区建设为重点,严格执行规划许可,规划放线、开工验线、竣工验收“三到场”制度,各建制镇规划管理委员会要加强镇区规划管理,制止乱修乱建,规范建设行为。三要严把规划审批,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批,重大建设项目必须报请县城镇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批准。四要抓好《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稿》报批工作,积极实施村镇规划编制,完成官亭镇、新城子乡、两河口乡总体规划及阿坞乡各竜村、何家堡乡白水川新农村规划编制及南阳、理川等城镇总体规划报批工作,以科学的规划指导村镇建设。

2、市容市貌管理。一要整治市容市貌。建设、工商、公安、交警、爱卫办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重拳出击,综合治理,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下决心解决城区“八乱”现象。城区交警中队要对城区交通秩序加强监管,在民生广场、人民街、中医院等重点部位设立固定岗及红绿指示灯,严厉打击黑车非驾、乱行乱驶、乱停乱放等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座商归店、行商归市”的原则,规范沿街门店商业户的经商行为,解决好占道经营的问题,保障人行道畅通。城市监察大队要进一步搞好《县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细则》的宣传及落实工作,增强城区居民的城市意识,严厉打击乱泼乱倒、乱修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和沿街摆摊设点的不良行为。环保部门要加大城区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着力解决水体污染、噪音扰民的问题,为城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二要加强城区绿化管理。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绿化面积,积极开展抗旱浇水、病虫害防治、修剪等日常管护工作,严厉处罚破坏城区树木行为。在各乡镇、各单位深入开展生态城镇、绿色乡村、园林机关、花果庭院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三要加强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对城区户外广告实行统一审批、统一管理,指定广告位置,彻底解决乱贴乱画问题,美化城市形象。

3、卫生管理上。一要强化全社会的卫生意识。爱卫会、城关镇及社区居委会要做好广大居民的思想工作,教育居民实行垃圾袋装、定点定时向垃圾车倾倒,动员居民搞好小街小巷的卫生,自觉维护好城区卫生环境。在“五一”、“十一”及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开展好全民爱国卫生运动,按照原来划定的卫生区域,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二要强化环卫队伍管理。建设局环卫所要抓好环卫人员上岗到位及出勤出力工作,从解决环卫人员的实际困难入手,鼓励他们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同时要加大卫生费收缴力度,增加主要路段清扫保洁力量,努力扩大清扫范围,做到城区垃圾日产日清。

4、建筑市场管理。一要按照《建筑法》、《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制、开工施工许可制、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备案制,规范建设工程管理。二要坚持实行重点项目四大班子领导集体议标制,确保工程招投标有序进行。三要大力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各类安全隐患,完善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凡投资50万元以上新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必须为工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按总投资3%预交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通过增加安全生产成本,引导建筑企业加大安全投入,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建筑工地无安全事故。四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从起凡投资额50万元以上新建工程必须按总投资10%的比例交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否则不予办理开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杜绝拖欠现象发生。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方责任。要认真落实县级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每个城建项目都要确定一名县级领导主抓,协调、指导、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城镇建设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监督指导职责,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的重大问题,各建设责任单位要把城镇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自觉服从统一调度安排,按照项目建设责任制要求,与施工单位签订期限明确、有约束力的施工合同,每个项目至少确定一名科级领导、一名技术人员现场驻守抓好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强化措施,确保质量和进度,力争使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二)加大执法力度,增强管理效果。加强规划监督,制止乱修乱建,对违返规划的,要实行严管重罚,及时纠正和查处,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连续性,使各项建设行为都能按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坚持综合整治、标本兼治,整合城市管理力量,重点解决好乱堆乱放、乱行乱驶、乱摆摊点等影响市容秩序的突出问题,及时查处破坏城区公共设施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查处各类安全质量隐患,监督各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设计规划要求建设,及时查处不按图施工、随意更改设计、降低标准的违规行为。通过强化管理措施,不断净化城区环境,努力维护好城区整洁卫生的良好局面,力争使城区市容秩序有明显改观,为发展和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三)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利用效率。各有关单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增强经营城市理念,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市政公用设施、土地资源有偿使用、经营权、特许权出让、公开拍卖、招商引资等多元化方式,拓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要集中清理城区闲置土地,制定利用计划,盘活土地资源。建设用地供应要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公开挂牌出让,重点服务于实施资金有保障、开发有潜力、拉动作用强的建设项目,争取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四)强化协作配合,搞好技术服务。要按照打造“生态旅游名城”的总体要求,对确定的市政、绿化工程项目,超前编制好详细规划,选派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及时为各任务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各任务单位要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建设,不得各行其是,降低标准。建设管理部门要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确保各项建设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各相关单位和乡镇要加强协作配合,按照工作任务要求,及早开展摸底和拆迁动员工作,想方设法解决东二路、东三路、官鹅沟口等城建项目拆、迁、占问题,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

城市公共设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公共艺术介入;乡村振兴;落成形式

1公共艺术的概念诠释

“公共艺术不单指某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不仅特指某种流派与风格,公共艺术代表一种存在于公共空间的艺术行为与公众产生交互关系的思维方式,是体现公共空间交互、共享的态度与精神”这是孙振华在《公共艺术时代》一文中所指出的。公共艺术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固定的某一种或几种艺术形式上,经过多种方式都可以实现公共艺术的价值。广义的公共艺术指的是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具有明显艺术特质的,具有开放性、为公众所认可的、能够提供不同感知方式,让市民互动参与其中并体现城市文化或城市精神的各类型的艺术作品;就狭义的概念来讲,城市公共艺术包括雕塑、壁画、装置、影像、灯光、部分建筑物、水体、城市公共设施、大地景观、行为表演、标志物等。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可以用扩大的艺术手段结合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介入公共空间,还可以是动态与互动的展示或演出;又可以是利用网络进行互动艺术的呈现或是以游戏的方式进入大众的视野,由人、公共艺术、社会环境以及时间的综合感知,对已有的公共艺术进行欣赏或批判,又或是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

2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概述

2.1国外艺术进入乡村建设的概述

在艺术参与到乡村建设的热潮之中,我国可以像国外许多国家来借鉴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例如,韩国釜山以及由日本北川富郎组织策划的两个乡村艺术节,这三个典型都是通过艺术对乡村的成功介入来达到更新村庄的目的,对艺术进入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且中、日、韩同属亚洲文化圈,日韩成功的艺术乡建模式对中国有直接的借鉴价值。甘川文化村是釜山具有代表性的贫民区,同时也保留着韩国传统的历史肌理。自2009年至今政府邀请艺术家与原住民进行贫民窟改造并为艺术家提供工作机会。韩国文化部不仅仅设立了“乡村艺术”项目,还成立了“甘川洞文化乡村运营协会”。艺术家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并把他们的艺术作品带入乡村,提升乡村整体风貌与村民文化水平[2]。在日本濑户内海地区和越后妻有地区,当地会定期举办大地文化艺术节、当地公共艺术作品展览等方式,对乡村的艺术生产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激发,提高当地人生活品质,大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由北川富朗发起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从1996年起每三年举办一次。通过艺术品的体验形成长期效应,吸引游客。濑户内海艺术节由1985年陆续实施,2010年举办了第一届艺术节。由于海岛资源匮乏,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政府便牵头策划了该艺术节。期间邀请知名建筑师建造美术馆、展览馆以及其他建筑,规划岛内和岛屿之间特色游览路线。邀请知名艺术家入岛创作,销售艺术衍生品,推动岛内经济发展,建立起各个岛屿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宿行业、餐饮企业以及自行车租赁行业的整体发展。

2.2我国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村落也在城市化的不断扩大中逐渐减少,很多村落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都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消失。由于农民大量外出务工,村落空心化严重。即便是经过改造的传统村落也会失去生机活力。因此,乡村的改造在我国的特殊环境下还存在许多缺乏科学规划或开发时丧失地域文化价值的状况,在乡村建设中“千村一面”比比皆是,村落丢失了原本的那一份宁静和特色。在另一方面,乡村建设还面临着“碎片化”的问题,村庄面貌不复往昔。缺乏情感之间的纽带和乡村文化衰败是中国的大部分村庄都存在的问题。许多村庄被迫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而被创造的“文化遗产”;当地村民缺乏乡村文化认同感和具体参与乡村文化建造的意识,脱离了传统乡村生活的实际,因此,这也就无法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现农村中“文化富民”的发展。在2004年的湖北五山镇,孙君在创造了“五山模式”。到了2009年,由孙军带领的村庄建设规划小组开始对郝堂村的乡村建设进行合理规划。他们的主要原则就是“让乡村更像乡村”,对乡村开展全面的空间整治和基础设施的修复。2015年时,孙君建造了三瓜公社,这是安徽省第一个农村综合体。2011年的许村国际艺术公社,是由渠岩领导和组织的。该艺术公社坚持以艺术介入村落,重建了传统村落的秩序。《艺术拯救乡村—渠岩的“许村计划”》、《“归去来兮”——艺术推动村落复兴与“许村计划”》等作品都是以许村为例,对许村的规划进行了详细记录和梳理,并且尝试用当代艺术方式来激活、促进乡村文化。2012年的“羊蹬艺术合作社”艺术实践项目,是由艺术家焦兴涛带领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师生团队共同发起的,当地开展了“乡村木工项目”,并且建立了美术馆,和当地商户进行合作,一同合作开展“羊蹬十二景”的乡村文化项目。2013年北京通州宋庄镇白庙村的“白庙工程”由陈晓峰、徐宏斌两位艺术家和当地村民张洁兵发起。他们根据艺术资源来对乡村环境进行改造和革新,并且以此吸引了各类艺术家的到来。

3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落成形式归类

本人在阅读和调研了大量国内外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实践案例后,将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落成形式进行归类如下:一类为固态的乡村地域建筑与公共环境改造形式;一类为动态的艺术活动与展演形式。

3.1乡村地域建筑与公共环境改造

3.1.1富阳洞桥文村改造。文村位于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在进行公共环境改造的村落中,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文村是杭州富阳地区为数不多的、仍然具有传统建筑风格的村落之一。根据王澍“新村落离不开旧村落”、“想状态是在旧村落上自然生长”的设计理念,同时,古民居在改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在保留传统艺术的同时使民居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其中,24户家庭参与了翻修。在整体上,文村民居的改造延续了山水格局的趋势,民居主要集中在村落西部靠近河流的部分,在村落的北部整体形成了西新东旧的建筑风格。在老旧地区的主要道路上增加公共设施,如村口的桥廊、雨棚廊、布告栏、休息长凳等公共设施,帮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避风避雨,同时,也改变了村庄结构,有利于村民们日常生活中的聚集。王澍将当地民居的特色与现代生活中的建筑结构相互结合,有利于空间的节约。为了保留文村原有的建筑肌理,建筑立面采用当地材料,采用夯土墙、抹泥墙等材料。民居建筑改造采用统一的空间格局和材料类型,保证民居建筑与村落整体风格相一致。王澍的愿景是创造新与旧、历史与现代建筑的共存。3.1.2台南后壁乡土沟村改造。在台南市后壁乡,有一个土沟村。2002年,公共艺术被引入乡村振兴建设时,土沟村也促进了公共艺术在建设中的介入。2012年,土沟村的乡村美术馆正式成立,以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的推进下,公共艺术越来越多地参与土沟村的乡村建设当中。土沟村文化建设协会成立于2002年,需要改进的空间由协会带领村民从土沟村六个居民点的公共空间中进行选择。在一些公共艺术有了村民尝试参与后,侯加福被石雕艺术家协会邀请创作土沟村的“水牛雕塑”,这个雕塑也充分象征了土沟村村民的水牛精神,在创意艺术家与居民相互启发、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也激发了村民的信心,逐步建立村民的乡村文化,对乡村文化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认同,也就为未来的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3.1.3黔西南板万村改造。板万村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丫他镇,丫他镇地处从城县西北部,距县城20公里,而板万村位于丫他镇西南部,地理位置极为偏远。板万村布依族传统文化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然而,随着外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影响,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许多村民已经离开了这个他们世代居住的古老山村,许多老房子已经因为破旧而被遗弃。应2016年的公益改革项目《梦想改造家》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吕品晶教授带领自己的团队远赴板万村,对乡村公共艺术开展了相关的实践项目。由于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个偏远的布依村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吕品晶的团队为当地建筑做了详细的档案,同时对村民的生活作息和日常活动进行了记录。这里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保存完整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过于偏远的地理位置,因此,对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续在艺术介入的过程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当地建筑及风格进行相关研究后,设计团队开始修复村庄道路,修复排水系统,修复传统吊脚楼,协调村庄整体外观。2016年11月25日,板万梦想小学竣工,标志着板万村改造初步完成。

3.2举办动态的艺术活动与展演形式

3.2.1安徽黟县碧山计划。碧山村位于经济发展缓慢的安徽省黟县。由于政府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农村建设缺乏经济支持,碧山村也面临着乡村文化流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乡村空间萎缩等问题。2007年,艺术家欧宁、左靖被当地乡村文化吸引。经过四年的调研,他们将碧山村带入公共艺术,并介入乡村的建设。希望通过对碧山地区乡村艺术文化的探索,以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形式融入现代艺术元素。2011年至2016年,欧宁与同事组织策划了“碧山丰年庆”等项目。同时,他们还对当地的老民居进行了翻新,修建了书店以及理农堂等地方。2011年8月,欧宁和左靖在山村规划组织了首届“青山丰收庆典”,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艺术家、设计师、乡村建设及乡村建设座谈会,展示特色青山艺术文化元素,促进乡村的发展。3.2.2山西和顺许村艺术介入乡建。2006年,艺术家渠岩深入和顺乡村,拍摄“乡村三部曲”。2008年应和顺县政府邀请,开展农村建设规划工作。徐村保存的传统建筑呈现了明清以来的历史脉络。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影响,村里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以及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徐村逐渐衰落。渠岩提出了“以艺术推动乡村复兴”,同时还启动了许村艺术乡的建设模式。2010年,许村国际艺术公社正式成立,充分利用了村口大舞台以及周围未使用的公共建筑,并且对公共空间进行重造再利用,改造成现代空间,如图书馆、艺术家工作室、餐厅、便利店、酒吧等。2011年7月,首届艺术节在许村举行。此后,该节日每两年举行一次,到目前为止,已经举行了四个节日。渠岩每次邀请20位中外艺术家在许村停留15-20天。艺术家住在村民的农舍里,和他们一起吃饭、生活。每一个艺术节都会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主题大多围绕着地域脉络展开,发人深省。许村计划呼吁社会保护农村文化遗产,恢复农村的信仰和文明,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给村民一种认同感和地区自豪感。3.2.3丹麦奥胡斯TILST艺术介入。“TILST”是丹麦奥胡斯市的一个社区,“TILSTGO!”是本人2015年赴丹麦奥胡斯建筑大学交换期间参与的公共艺术介入的课题,虽然TILST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乡村,但从公共艺术介入来实现社区环境改善,缓解居民矛盾的结果看,这的确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且为本人亲身经历,因此我将其选取进来,望能给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TILST这个社区常住居民都是奥胡斯市较低收入阶层,但这里有一个规模很大的足球俱乐部,经常有丹麦知名球星造访,训练或者聚会。当地居民常以其扰民为由与其放生冲突。奥胡斯市政府为此请到奥胡斯建筑学院寻求帮助,因此便有了此次课题。奥胡斯建筑学院J教授带领工作室学生以艺术介入的方式试图提升整体环境,改善局面。J教授将其定义为6周的工作室课题。他将工作室学生分成3组,并将TILST社区居民代表分置在这三组学生之中,每周定期举办聚会并共同策划最终的一次艺术活动。艺术活动的宗旨是改善TILST环境,加强该地方居民的凝聚力。最终的艺术活动在TILST社区前的一片三角形空地上进行。这片空地由一块三角形绿地与一块三角形停车场构成。通过五周学生带领社区居民的共同策划与设计,为最终的艺术活动衍生出一系列景观小品,包括:小型木屋、临时座凳、秋千、绿毯、木质堤坝。艺术活动当天J教授还请来当地的乐队助唱。学生用草皮结合蓝色地毯设计而成的城市绿毯铺设在舞台的正前方,选用湖蓝色是模拟湖泊的颜色。小型木屋被安放在草坪当中,并将三角图案粉刷在其表面,一来可以聚集人气,吸引人来;二来由于丹麦多阴雨天气,也可以方便居民在其中存放工具与提供临时性避雨。成员们还设计了临时座椅,由三片木板插接而成,并将其挂在木屋的表面,方便参会的居民随时取下一组组合成坐凳就地休息。由于丹麦多湖泊、堤坝以及土丘,因此成员们还用木条做成装置延土丘的走向插在其陡坡上,模拟河堤的形象。孩子们争相爬到上面观景,广受欢迎。同时又用木板与粗绳做成秋千挂在粗大的树上。活动当天居民、学生、艺术家以及政府官员欢聚一堂,共同鉴证并享受着艺术带给大众的愉快的感受,对于提升地域活力,缓解居民矛盾,改善地域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公共艺术越来越多的伸向乡村建设的各个层面。通过地域环境改造为主要途径的静态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案例应用较多且较成熟;而动态的,由民众全程参与的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实践还尚需研究,而且需要更多的成熟案例来丰富这一领域理论。

参考文献

[1]孙国徽.乡村振兴背景下破解黑龙江省乡村文化问题的对策[J].黑龙江粮食,2021(03):18-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