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发展要素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精选

城市发展要素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第1篇

摘要: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进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如何使造价良性地为经济服务,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热点问题。文章结合实际发展需要,探讨了如何使工程造价管理适应经济发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经济;需求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投资项目正在不断地扩大。如此巨大的投资规模,在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同时,也需要适应宏观经济自身发展的要求和遵守经济发展的规律。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基建投资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计划性,消除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使建设项目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进程中,如何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如何使造价良性地为经济服务,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热点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途径,离不开科学的管理、雄厚的技术力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优良的技术装备等优势,通过不断创新而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发展。作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工程造价管理,应从系统工程的原理出发,运用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建设项日全过程的造价管理,以期实现降低成本,获得更大效益的目标,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配合,共同努力完成。现就如何使工程造价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谈几点认识。

一、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商品价格的机制,健全商品价格调节机制

积极培育和规范金融市场和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逐步实现由市场形成要素市场,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关键。通过制定和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和物价监督,规范流通秩序,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发展和规范市场中介组织,组织严格资源认证,发挥好服务、沟通、公正、监督作用。只有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才能使工程造价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全团队造价管理

全团队造价管理由于工程建设分工的不断细化,专业中介机构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中涉及的利益主体越来越多。业主、设计方、施工方、监理、供应商等各方之间经常由于信息传递和沟通不畅,造成工程进展和管理上的困难,引发利益冲突,因而工程造价、质量、工期也难以得到保证。全团队造价管理就是要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以此来推动项目完成,最终实现“多赢”。进行全团队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是确定全团队的合作促进。它处于合作各方的中央,与任何团队成员均无经济利益关系。各团队成员按照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的要求,围绕合作促进开展工程项目活动。这种管理方法要求团队成员协商、指定一系列的造价管理合作文件,以此来规范管理活动,保证信息交换,避免和化解纠纷。管理活动的中心是适时地开展团队成员间的思想沟通与信息交换,保证全面造价管理团队的成员之间的真诚合作,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实现建设项目造价的全面降低,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三、按比例分配设计费用

我国现行的设计取费标准是按投资额的百分比计算,使得造价越高,收费也越多。这样的取费办法,难以调动设计者主动地考虑降低造价、节约投资,更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若在批准的设计限额内,将设计部门通过认真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在保证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依靠科学管理技术、优选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材料、新工艺所节约的资金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设计部门,以奖励调动设计部门积极性。这样的做法是大有潜力的,也是控制工程造价行之有效的办法。设计金额的有效控制,必然对经济适应性产生不可避免的重大影响。

四、加强全面风险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全面风险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过程,造价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不确定性造价的管理。

全面风险造价管理是在信息不完备理论、成本不确定性理论、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包括四个相关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这四个阶段发生于项目的全过程。而全面风险管理则强调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发生于项目的全过程,它应该是一个连续的环状结构。工程造价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客观存在的,其确定性是相对的。对于影响造价的风险事件,可采用风险规避、风险分担、风险转移、风险、化解等具体方法予以控制。在控制过程中,不断地调整造价目标,以使其满足工程项目和抵御风险的要求。

五、发挥定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有一个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换言之,即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形成市场价格,实现市场交易行为。

从长远的观点看,建筑产品的价格也要由市场形成。然而,定额是确定建筑实物工程消耗量的依据,也是建筑工程标准化管理在造价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定额应当成为国家规范建筑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充分发挥定额的指导作用。要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建筑市场,实现国家对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就要充分发挥定额的指导作用。

六、分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造价改革

按照我国经济改革的总体目标,结合建筑行业的具体情况,采取稳步推进、分步实施的方式非常必要。

“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是造价工程改革的第一步。这种计价方式首先将量、价分离,由国家制定统一的工程量控制标准,权威性的建筑材料、机械、人工、建筑产品等国家指导价格,让企业在国家的指导和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自主确定建筑产品价格。

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对“三量”和“三价”进一步开放,按“指导量、市场价、竞争费”思路将“三量”由控制变为指导,把“三价”由指导价变为市场价。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乡协调;要素;互动;城市与乡村

嘉兴长期以来一直在浙江省承担着农业基地的重任,而海盐县更是嘉兴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围绕着农业来进行的,区域经济增长缺乏活力,城乡二元落差明显,属于典型的农业型地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海盐的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及支撑作用大幅度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提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产业要素发展缺乏联动性,互动发展还很不够。究其原因主是城乡之间流动还不够协调,各要素不能完全实现有序互动,从而导致乡村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发展失衡。笔者结合海盐县来探讨城乡要素互动和城乡协调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由此提出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海盐县概况与发展特点

海盐设县治始于秦王政25年,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海盐县位于杭州湾北岸的杭嘉湖平原,地处嘉兴市域的东部,全县土地面积为534.73平方公里。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海盐至沪、杭、苏、甬四城市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从总体来看,海盐县的核心竞争优势还没有显现,这主要表现在:优势产业特别是新兴优势产业还不明显、产业组织与业态方式比较传统、区域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综合配套水平相对滞后等。面对新一轮的发展高潮,还有更现实、更深层次的问题摆在海盐县的面前:建设用地指标对发展需求的制肘;生态与景观质量蜕化的压力趋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形象落差较大等。

2.城乡要素互动与城乡协调

2.1城乡要素互动的内涵

城乡要素是指影响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资金、技术、信息、物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城乡要素互动是指资金等要素在城乡经济发展空间内交流、传递、融合、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以资金要素为例,由于城市经济的长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使政府有足够能力对农村地区进行基础设施的改善。所以,城乡要素互动是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它能充分调动一切城乡发展要素,挖掘乡村经济的发展潜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要素互动是一个动态而持久的过程。在乡村经济发展初期,动态的非均衡双向流动以农村要素流向城市为主;在发展中期,要素流双向流动发生逆转,以城市要素流向农村为主;在发展后期,城乡要素流发生质变,形成一种动态的、均衡的互动模式,也正是这种互动的持久性才能使城乡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城乡协调的实质

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渗透的过程。这种过程的结果表现为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影响,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融合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整合的社会架构,包含城市与乡村两种文明。

具体而言,城乡协调就是在城乡空间系统内,人口、文化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向具有城市特点的表现形态变迁的系统的、动态的过程。所以,城乡协调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城乡经济实现有序互动,城乡居民融合共享现代文明。

2.3海盐县如何来达到城乡要素互动与城乡协调的发展

没有要素互动就没有城乡协调的发展。没有城乡要素在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互动,就难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或配置合理的资源,那么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更谈不上城乡协调的发展。在本次规划中,以海盐县整个区域内都作为规划范围,对其产业定位、空间发展与管制、城乡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充分分析与规划。

2.4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了要素互动。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有序互动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城乡协调发展又为城乡要素互动创造了广阔的流动空间。

3.城乡要素流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3.1城乡要素隔离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

在封闭的自然经济时期,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消费型的商业和政府管理结构所在地。城乡之间的经济活动少,城市与乡村是两个封闭的系统,因此,城乡之间的空间聚散呈现一种低水平的平衡稳定状态。农业时期,城乡节点相对独立影响范围较小,无等级关系和从属关系,区内外要素流动少,区域性的基础设施落后。空间结构以较封闭的县域为区域经济基本单元,城乡处于低水平、均衡化和稳定的状态。

3.2城乡要素单向流动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

工业化初期,城市的职能发生变化,城市的发展吸引了乡村的人流、资金流、物流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而乡村发展缓慢,相对较落后,城乡二元结构愈加明显。空间聚散以聚集为主,城市的发展更为突出,城乡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

3.3城乡要素互动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

工业化后期,城乡专业化分工明显,产业关联效应显著,城乡要素强度增大,城市的辐射功能突出。空间聚散以扩散为主,城乡之间形成合理聚集规模。城乡在联系日益加强和各自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产业与功能结构的重组和分工。城乡要素由从城市向乡村的单向流动逐渐转化为城市到乡村与乡村到城市的双向互动,要素流在城乡之间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日趋突出。城乡协调过程中各种要素流的内容和方式也逐渐丰富和复杂化,使得城乡之间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

4.城乡要素互动促进城乡协调的发展途径

4.1城乡协调初期阶段

首先,加快交通通讯设施建设,为促进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融合铺平道路。要沟通城乡之间的联系,一靠交通,二靠通讯。通畅的交通运输便利了城乡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要素、物质要素的流动,;发达的通讯设备保证了技术、信息要素流动的快捷性和准确性。

其次,积极引导农村产业向城市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由于目前家庭作坊式企业在农村的发展,虽然使一部分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也给农民带来了不少收益,但从实际来看,产品质量差,价格低,更重要的是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急需加以认真解决;乡村企业的引进绕开了城市对农村产业活动和劳动力流动的壁垒,使城乡要素得以在农村区域内进行配置,从而实现紧密的城乡产业联系。

4.2城乡协调发展中期阶段

目前,劳动力就地转移使城市二、三产业失去了雇佣廉价劳动力的机会;资金技术要素由城市流向农村已影响到中心城市自身的投资和发展速度;城乡工业同构使城乡要素难以充分发挥要素流动互补的优势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挥其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城乡要素的作用,从而使城乡产业形成最优的空间配置。

首先,政府要在城镇工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聚。其次,政府应指导农业用地分散经营向土地规模经营过渡,如建立完善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等。

4.3城乡协调发展后期阶段

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完成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经济发展对知识、技术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创造和培植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将成为政府和企业工作的重点。当前嘉兴正处在城乡协调中期向后期发展阶段,所以应将着力点放在解决城乡各要素充分互动发展上。

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逐渐提高,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对公共设施的建设,增加对公益事业的投入,改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条件,积极引导农民向健康、文明的现代化生活方式转变,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第3篇

1户外广告与城市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

1.1对城市环境要素的分析

城市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个方面.其中自然环境要素主要是指自然合成的一些风景,例如名山大川、湖泊海洋、名木古树等.人工环境要素主要有建筑构筑物、广场、文化遗址、园林绿化、文物古迹等.户外广告同时也属于一种人工环境要素.这种人工环境要素融入了城市的三个重要的系统,是城市视觉环境、信息、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对户外广告的解析

户外广告不仅仅是一种特定的广告形式,而是依附在户外建筑、构筑物,城市道路、公园广场等市政设施、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及其它户外载体,以多种形式表现的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简单来说,就是设置在房屋外的所有宣传广告形式.最常见的有商场楼顶的户外广告牌、LED电子显示屏、商店的橱窗、霓虹灯、灯箱、麦当劳门口的实物模型人偶等,包括户外商业广告与公益广告.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不断变革,笔者就户外广告与其它传播媒介及形式进行了对比:户外广告在广告传播效果、广告展示形式、受众的接受度等方面已经逐步从其他传播媒介脱颖而出.其广告的强制性是形成其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受众群体只要存在于城市环境中,必然会受到户外广告带来的信息覆盖.其它传播媒介受到时间、空间、材质等因素的制约,逐步的失去了原有的传播效率.其次,由于科技的发展,创造出来的许多新型声、光、电设备及材质,都可以有效的使用在户外广告上,从而使得户外广告更加的有趣和生动,更加吸引受众群体的眼球.如果说印刷广告和电视广告在平面上用线条、色彩、光影和图案打动人,那么户外广告的艺术特色则是在三维空间上用立体来说话.立体的广告艺术必然要结合城市的文化、自身材质及承载体的特殊结构等外在环境要素统筹规划后才能制作出完整的户外广告.

1.3户外广告与城市环境要素的关系

户外广告所利用的是城市的空间资源,因此户外广告与城市环境要素存在三种关系:第一种,依附关系.户外广告依附于城市自然景观或人造建筑上,例如,城市高层建筑物上的霓虹灯、LED显示屏等.第二种,强化关系.在一些特定的地点,需要户外广告将需要的环境氛围强化.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大型雕塑和庆典节日期间各种类型的户外广告,强化了北京天安门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的神圣与肃穆、亲切而又温暖的环境.第三种,美化关系.现代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中,需要有不同风格的户外广告来点缀和衬托,它给城市带来不一样的人文气息.户外广告美化了现代城市环境要素.

2户外广告与城市环境要素融合的必要性

据相关针对统计户外广告的统计,现代城市人每天有5-6个小时用于户外的生活或工作,这大大的超过了与其他所有媒体接触的时间.加上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户外广告必然会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人.因此研究并解决户外广告与环境要素的融合是非常必要并且急迫的.户外广告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在没有融入城市其他环境要素的时候,它是无法单独形成美感的.在设置户外广告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其城市环境才能突出其个性特点,形成广告的差异化竞争力.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高品质的户外广告的确可以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城市经济的推动和城市形象的展现贡献巨大,但是设计水平低下与无序设置的户外广告是城市环境和对外形象的破坏者之一,对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形成阻力和制约.户外广告的的设置都是在城市空间的公共区域,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地区仅仅以受众群体多少作为设置户外广告的唯一标准,设置过大过密,形成了户外广告设置与城市文化、街道特色、建筑景观等人文环境不协调.特别是设计低劣的广告存在着视觉传达不明确、灯光不和谐、文化品位低下、安装依附过于突兀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严重的视觉环境污染和人文环境的破坏,也带来了环境安全的隐患.针对这样的问题,不少城市的政府部门对一些重要地段的户外广告定期进行清理整顿,并出台了《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条例》以及《城市市容管理条例》,这些都对改善户外广告无序设置带来的负面影响起到一定缓解作用.用好户外广告是需要有效的管理配合与专业的把控能力,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不以环境条件为代价的.强调户外广告的社会效益,将户外广告作为城市对外展示的一部分.为了户外广告及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能对户外广告进行简单粗暴的行政干预和突击性强制措施.户外广告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已经到了需要重新思考其功能和定位的阶段了,户外广告与城市环境的融合与否影响到整个城市环境的优劣.这样也就导致对户外广告的设置规划、设计、形式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做到户外广告与建筑、景观、历史文化的融合让原先单一的广告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并能够放大其周边城市其他环境要素的特征,形成富有视觉、听觉、触觉上的震撼效果,也美化了城市本身.研究户外广告与城市环境要素的融合能使其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让城市中无处不在的户外广告同时具备商业与艺术双重功能,给受众带来美好的享受,成为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提升城市的对外形象.户外广告与环境要素的完美融合,有益于广告受众信息的接收,活跃街区氛围.反之,如果任其随意发展,势必会破坏城市景观和自然风景.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例如德国,早已将户外广告作为城市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户外广告和户外展示都给我们非常大的借鉴作用.其在规划时就导入户外广告设计理念,既宽敞又有明确的功能划分.例如装置一些不遮挡视线的玻璃展示广告亭,内部陈列精美商品,白天配合明亮的日光,晚上配以灯光照明对商品通宵作展示,利用灯光和色彩的渲染,增加立体感,展示在户外各个规划好的适合区域中,白天不影响行人视线,晚上又可以作为道路亮化,加上与独具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相结合让人不但不会产生对灌输式广告厌恶的感觉,反而会给人引人入胜的感觉,使街道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3西方主要发达国际户外广告与城市环境要素融合的研究成果

欧洲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18世纪60年代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机器制造逐步替代了手工生产,生产效率急速提升,很多商品开始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各类形式的产品广告也逐步发展起来.因此,一些西方老牌发达国家的户外广告出现的时间大大的早于国内,并在长期实践和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观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较好的体现出与城市环境要素融合的特点.

3.1户外广告的形式与城市环境要素的融合:

随着科学的进步带来了户外广告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从而更能够有效的兼顾其它环境要素的需求.但是在户外广告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进步的同时,必须要注重合理的规划设计,在特定的环境空间内需要有和谐的视觉形式,如果组合的不合理,会混乱整个周边环境的视觉感官,产生突兀的视觉效果.美国纽约“时代广场(TimesSquare)”,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现代经济、文化、商业、金融中心,在这里体现了户外广告与其依附建筑的完美融合.可以看出,在户外广告设置的时候,是人为的将周边建筑作为区域内的主基调,然后再利用户外广告对周边建筑和环境进行烘托.特别是圆柱型的NASDAQ巨型电子显示屏,有节奏的闪现出各类设计优美的动态广告,体现出户外广告的商业与现代科技表现手法完美的融合,使得它成为纽约乃至整个美国的标志性建筑.

3.2户外广告的广告内容与城市环境要素的融合

很多广告管理者和广告从业人员认为户外广告的广告内容与环境要素的融合是以户外广告数量多寡来界定的.其实广告内容所传达的信息和设计创意的不合理才是影响与其周边环境要素融合的主要因素.19世纪末期,日本的广告产业迅速崛起,在2010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广告传播产业大国.因此日本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学习和借鉴的对象.日本在户外广告的设计和管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地区,特别是对所传达的内容和诉求上进行了有效的约束.在日本东京,户外广告的内容主要是利用传统的民族图案表现,加上特殊的传统工艺表现手法形成与日本街区环境要素融合的特征,从而现在我们才能看到日本的户外广告极具民族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味,提升了日本户外广告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化竞争力.

3.3户外广告的色彩与城市环境要素的融合

人类感知色彩并开始研究的时间虽长,但是色彩对人视觉和心理的影响所产生的效应研究并不是很成熟.我们目前对色彩只能从一般的好恶进行判断,从而发现户外广告的色彩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法国巴黎的是世界著名的艺术之都,城市中的每一处、每一个点点滴滴都散发着艺术气息.其中最著名的香舍丽榭大道,更是色彩艺术与环境融合的典范.例如在门前招牌上对色彩进行色调的控制,从而避免了视觉上的冲击,缓和了周边区域内的视觉突兀感;在夜间将户外广告的霓虹灯控制在一个色彩调性上,对某种色彩控制其面积比例,使之对周边环境要素影响最小化.

4中国的户外广告与城市环境要素融合的典范

4.1上海徐家汇广场

在上海五条交通干道汇集处,徐家汇广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就有中国百货类销售额最高的百货大楼和其他各个业态的商业体,但是无一个主题商业展示面,加上两个约18米高的地铁出风口,导致了这个区域商业方向性不明确、商业氛围不足的缺点.根据这样的客观条件,上海市政府组织了多位专家评审,目的是将原来的松散的商业环境和建筑向一个方位收拢,最终形成类似于纽约时代广场的商业街区.最后在多次设计规划和修改方案中,选定了建造一个约600㎡的巨型广告体.建成后,通过这个大型的户外广告,构建了徐家汇广场区域空间的主要视觉主体,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减弱并协调了原先徐家汇广场先前松散的商业环境,解决了前期商业街区主题性不明确,没有时代科技感的问题.

4.2武汉金融大道

武汉市有条著名的街区,原先建成后命名为“建设大道”,现在因为全国主要的大型金融机构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的进驻,现在人们已习惯性的称这条街区以及周边地区为“金融大道”.在这里,户外广告除了以店招形式表现外,大道两边的绿化带内所设置的广告牌都是以双面圆形展示的.其中一面为各个银行对外展示的标识,另一面是各个国家流通较为广泛的硬币图案设计.这样的户外广告集群,不仅仅在表现形式上有其独特的一面,极其富有设计色彩,而且与周边环境要素相融合,使得广告价值与美感同时得到体现.

5解决户外广告与城市环境要素融合的途径

5.1健全行政法律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针对户外广告的管理一直停留在依靠各地政府开展的特别规章进行管理.由于各地的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的不同,各地出现并一直存在一些不合理或不合时宜的管理办法.目前所产生的大量制作工艺低下、破坏周边环境的户外广告,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的户外广告相关法律法规约束而导致的,所以说我国的户外广告管理还未能顺应目前广告业迅猛发展的时代脚步,建立完善户外广告法律法规迫在眉睫.首先,应对现有的《广告法》进行完善,主要是对户外广告一些原则性常识规定进行补充.其中包括户外广告禁止设置区域规定、规划与建设的制定管理主体、公共设施和其他户外资源广告招标方式、明确地方政府相关权限等.其次,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户外广告管理办法,该办法必须要有实际操作性,例如户外广告管理部门的确定、各项设置及规划的程序流程、户外广告的产权归属等等,都需要在此管理办法中明确.再次,地方政府在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制定适宜地区的管理办法,必须在规定的法律权限内结合当地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实际状况,做好有利于户外广告有序发展的规章制定,在区域管理上做到细节化管理.要让户外广告与城市文化或城市环境要素完美结合,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和提高户外广告从业单位业务素质相结合的方式,必然会产生冲突.站在行政管理单位的立场来解决问题,是从市政规划、安全及广告内容方面进行审核.这样势必会导致对于一些标新立异、创意高超的户外广告有天然的排斥性,制约户外广告的表现形式.广告从业单位的业务素质提高,虽然能提升户外广告的艺术性、经济价值及广告效应,但由于户外广告的表现形式多样,广告材质繁多,很难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两个部门不仅不能相互促进,反而形成了相互的制约关系.为了使两个部门之间协作顺畅,共同使户外广告与环境要素完美结合,应做出细化广告形式的管理办法,避免在户外广告设置和设计上出现盲点.因此建议:区域管理细化可分为三个区域:绝对控制区,包括历史名城、古城极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区域和绿色生态景观.在这样的区域内必须要对立意不高的纯商业广告坚决杜绝,并禁止在古民居、名宿上设置各类户外广告;对过于现代化的新型材料如LED、霓虹灯等进行颜色和样式的约束,只允许采用店招、牌匾等.适度控制区,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区和新兴商贸中心区.在这些商业繁华和商业集群地区需要户外广告为其服务,户外广告必须要有序发展.特别是鼓励其使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展现户外广告,但一定要以不损坏城市风貌为前提条件.普通控制区,在绝对控制区和适度控制区外,其余的区域均为普通控制区.对于户外广告的管制力度控制在这两个区域之中,使用一般的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就可以了.美国和日本关于户外广告的行政法律管理办法也同样具有可借鉴的意义.日本是个注重保护本国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早在2004年,就针对保护如京都、奈良、大阪等极具历史人文的古都制定了关于风景区内包含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范的法律《景观法》.根据其内容,有两点法规可有效提高户外广告与环境要素融合度:一是户外广告规划筹备由专业的管理团体负责,采取开办意见会等形式听取周边居民及其他相关人员意见;二是对户外广告位登记在册,专业的管理团队有权在对其形态、色彩即其他设计下达变更命令.日本的《景观法》颁布后,管理单位在执法时能够有法可依,提高了户外广告设置要求,推动了户外广告与环境要素的融合.美国户外广告的管理上使用了三个层级,通过联邦政府、各个州的政府和地方都有其相关的立法.这样的管理方式是从大的方面如设置地点、尺寸规格、广告内容等到小的细节方面如特殊建筑规定、景观保护、广告内容及数量等,一个层级比一个层级更具有可操性.

5.2提高户外广告从业人员整体业务素质

提高户外广告从业人员的的业务素质是一项治标又治本的事情,但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从业人员的选择、相关单位的资质条件以及定期的培训都可以逐步提升行业整体业务素质,从而可以根本上解决户外广告对城市环境要素的融合问题.一是为了很好的执行户外广告法规,由专业的管理团体建立户外广告协会,吸纳广告从业单位为会员,及时将最新的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和意见下达并准确执行.由专业的人成立专业的组织能够迅速找到问题所在并可以及时解决.他们认识并熟知户外广告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双重价值如何与城市环境完美融合,并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解决户外广告设置凌乱、广告制作低劣、安全隐患等细节问题.二是提高从业单位的准入门槛,建立企业的评分机制.只允许有较高户外广告业务能力和注重城市环境的单位及个人从事户外广告行业,将一些无设计能力、无环境保护意识的单位挡在户外广告的领域外.目前我国户外广告市场非常大,吸引了很多企业和个人投身其中.但是对于户外广告单位的资质没有任何要求,这样就导致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和个人追求短期效应,仅仅只对目标客户负责,而忽略了户外广告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更谈不上融入城市环境要素了.三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户外广告从业单位及人员定期培训学习,向其灌输国内外先进的户外广告设计理念及思想.户外广告与环境要素的融合没有确定和唯一的标准,这样的标准又是开放性的,学习和借鉴的目标是要做到更合理、更美观,这样才能让户外广告与环境要素融合的更完美.目前进驻中国市场的国际著名广告公司基本都是4A广告公司,主要有灵狮广告、盛世长城国际、麦肯•光明、智威?汤逊中乔、奥美广告、电通广告、美格广告等,他们带来了很多国际先进户外广告设置、及设计的方法,目前在我国主要大城市都有其的案例可借鉴,是我们唾手可得的户外广告与环境要素融合的优秀案例资源.

5.3建立户外广告受众群体意见、投诉、评分机制

户外广告是服务于广告主,但目标客户是广大的受众群体,他们会因为户外广告的设置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情绪,因此在设置户外广告是如果不能与环境要素融合,必然会导致大量的受众群体产生情绪上的不愉快甚至是愤怒.对每一个户外广告设定一个评分渠道给受众群体,对于在一定时间内评分低与平均分数线的户外广告应进行拆除或重建,对于评分较高的户外广告加以推广,这样长期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必然将逐步提升户外广告与城市环境要素的融合.

6结论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第4篇

一、城市间竞争的概念

城市竞争是指城市政府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决策制定、制度组织安排来不断吸引外部生产要素投入和促进经济系统内部相互作用,使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过程。城市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各城市政府之间的竞争,城市政府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控制、对经济发展政策如城市规划、地方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流动政策的制定,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来确定城市竞争能力的发展方向。正是政府间这种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竞争,加剧了城市竞争的力度,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城市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在这个地区,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把各类城市连为一体,形成具有不同层次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竞争在同一层次的城市间广泛存在,如广州和香港在1999年的建设科技城和数码港的计划,广州与深圳的会展策略,东莞、顺德、南海、中山吸引外资的政策与措施等等,正是由于这种竞争,珠江三角洲内的各城市在区域条件较为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产业的集聚与专业化分工形成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在同一层次的城市中形成具有差异性的城市发展性质,东莞是国际性的加工业基地,顺德是国际性的家电生产基地;在顺德的容桂镇是全国空调器生产基地,北窖镇是全国的小家电生产基地;东莞的虎门是国际性的服装生产基地,中山的沙溪是国际性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

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竞争的效用是使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运作效率不断提高,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的良性竞争使社会资源得到了较合理的配置,城市之间通过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来相互促进发展,在竞争中为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机会。城市政府之间的竞争大大促进了城市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外资的吸引、生产技术的改进以及思想解放和制度的创新,加快了对外开放、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珠江三角洲城市间竞争也存在着过度竞争的现象,如90年代为追求低成本的土地而出现的过量的开发区建设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二、城市间竞争产生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集聚了各种企业和人口,从理性的假设来看企业总

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人口总是追求居住的效用最大化,若长期来看,以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与效益为目的,企业和人口是可以在城市间移动,因此城市面对是大量的可移动的生产要素,如资金、劳动力、技术等。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发展是一种在外资驱动下的城市发展过程,这使得城市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单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经济不断的受到制造业向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和服务业在区域内重新布局的影响,不断的产业和技术的变化把城市带入到了经济竞争中去。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发展正是受益于这个过程。

在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珠江三角洲担当的是产业链中生产基地的脚色,推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工业大都是具有成熟技术的制造业,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类型的企业在区位选择的要求是劳动力、土地、交通费用的低廉。由于珠江三角洲长期的基础设施投入使得地区的对外交通、通讯和各种城市设施十分完善,在珠江三角洲约3000万的外来劳工使得城市劳动力市场价格十分低,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力市场是向全国开放的,全国约3亿的剩余劳动力为低价格的劳动力供给提高了保证,因此,在三角洲的各城市在除了地理位置的不同外,发展条件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面对流动的生产要素,城市间不得不通过激烈的竞争来吸引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并充分挖掘城市的比较优势,不断地改善自身在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2、地方政府的推动

从实现由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以来,中央政府不断地实施与地方政府的分权化的改革,包括地方管理权限、财政、投资、开放等领域的政策与体制变化。这种改革一方面使得地方政府有了经济发展的自主权,并承担起推动经济发展和地区综合实力提高的责任;另一方面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脱离了计划式的资源流动与配置,使政府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寻求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争夺稀缺的生产要素特别是资金要素。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珠江三角洲,各级地方政府以地区的中心城市为基点,不断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由于土地和城市基础设施是在政府的管制下的生产要素,具有不可流动的特性,在交通费用和劳动力等成本都较为一致的情况下,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和动员社会各种资源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以形成土地在价格—质量的比较优势,把流动的生产要素固定在自己的地区。因此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责任转变为任何吸引流动的生产要素,在生产要素稀缺特别是资金稀缺的情况下,政府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

三、城市间竞争的理论模式

1、供给指向型的竞争

当城市化到一定的阶段,城市的深入发展取决于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即是城市能否有能力吸引额外的生产要素,这种能力就是城市供给基础,它包括城市的物质技术基础、城市投资的集聚程度、城市投资的经营环境和基础设施状况。

建立有效的城市供给基础,可以降低城市的交易成本,不断的吸引生产要素的集聚,如吸引企业的迁入增加城市的生产能力,通过居民的迁入减低劳动力成本和增加区域内的需求,并通过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新老产业的更替和升级。因此,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城市间的竞争首先就城市供给基础的竞争,是有效供给的竞争。

2、内生增长能力的竞争

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要素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对单个城市而言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单纯以吸引外部生产要素来促进城市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根据经济增长的内生理论,城市的经济发展应该致力于人力资本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并不断地促进城市经济内部系统的相互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才可以达到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的目的。

当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在外部条件较为相似时,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其效果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体现,因此培养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需要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城市文化的配合与协调。

四、城市间产业集聚能力的竞争

产业通过空间的集聚可以实现同类部门数量上的增加和整体规模的扩大,实现在合作基础上的外部规模经济,在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大都是中小型企业,往往是通过产业的集聚来克服中小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局限性,这种集聚是以产业链为中心的,并结合专业化生产形成产业的前后向联系,这种空间上的紧密联系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城市的经营效率。

城市竞争中的产业集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中,更多的是强调集聚过程中的知识、技术的重新组合,强调技术人才的集中和一个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并通过这种结合促进城市内生增长能力的加强和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由于产业集聚有很强的路径依赖,一旦集聚能力形成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潜力,城市政府在城市竞争中充分认识到了集聚的重要性,不断的寻求可以产生集聚的核心企业,十分注重培养和加强城市的集聚能力。

珠江三角洲各城镇的产业集聚的竞争激烈是通过专业性城镇的不断出现表现出来的,例如东莞定位于国际性加工基地,是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使其有别于顺德的家电制造业。东莞的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是其集聚了大量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企业,95%的电子信息产品都可以在当地找到,如东莞宏达厂周边车程2小时的范围内有相关的供应厂家30多家,宏达厂的45%都可以在这些厂中解决。东莞在专业化基础上,按产业链形式的集聚使其成为我国第四大的出口城市。

五、城市间制度创新能力的竞争

在生产要素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制度的创新对城市经济的增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城市的制度是城市经营软环境的体现,制度创新是指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新的经济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包括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产权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和人才流通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在于通过交易成本的下降和培养城市的内生增长能力来提高城市竞争力,快捷有效的管理体制可以减少由于行政管理带来的效率损失,加快企业创办的速度和生产要素的流通;城市政府通过对人才的吸引、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和合法产权的保护,会形成城市经济增长的有效机制,持续吸引生产要素的再投入。

普遍认为顺德是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案例,顺德通过企业产权体制改革,使政府完全退出了具有竞争性的行业,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如对顺德的核心企业科龙空调,政府通过股权的转让,逐步退出,最后由外资控股;在城市管理改革方面,顺德通过行政区划的合并,减少了土地使用权上的分散,发挥了中心城镇的扩散作用,是区域内的整体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得到提高。

六、城市间环境条件竞争

城市竞争的环境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条件的竞争和生态环境的竞争。

基础设施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在珠江三角洲大量以OEM为主要形式存在的加工业对对外交通的通达性和信息掌握与交换的速度要求很高,是决定了企业生存的条件之一,基础设施条件成为生产要素区位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城市竞争中往往首先是基础设施条件的竞争

城市政府是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政府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投入来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城市竞争的实质之一是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的差异。如广州市政府近三年在基础设施的投入达600亿,未来5年还要投入900亿,东莞建设起了密集的交通网。

生态环境的竞争是近几年形成的城市竞争内容,已成为生产要素区位选择的因素,生态环境与物质环境的合理交流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好的生态环境可以用同样的工资吸引更多的高素资的人才,并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条件,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有产业十分有利。超级秘书网

城市政府以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在产业升级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把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城市政府长期努力的目标,如东莞的清溪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形成了电脑加工业、顺德的伦教建立了广东第一个生态示范镇,并以此为基础向外招商引资。珠江三角洲的“水”、“山”和农田保护区以成为城市政府构造生态环境的重要要素。政府对环境的长期投资,表现出政府在城市间竞争中强势。

七、城市竞争的策略框架

1、对城市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效的竞争资本,包括专业化的产业、政府可应用的财政、可动用的社会资金、全体市民的文化意识、环境与自然的条件

2、区经济发展条件和竞争城市的发展威胁进行经常的分析,抓住机会构成核心竞争力,形成品牌的效应

3、城市规划作手,加强有效的基础设施供给、生态环境的改造与保护和城市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4、面对竞争,城市要建立全新的发展概念、广泛的企业网络和宽松的贸易环境,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充分的政府财政。

参考文献:

1.Porter.M.E.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theinnercity,HarvardBusinessreview,May/June,1995

2.WillianF.L.,Competitivecities:Introductiontothereview.Urbanstudies,36,2000

3.于方涛等,新时期的城市和城市竞争力,城市规划汇刊,2001,4

城市发展要素范文第5篇

摘要:城乡要素流动和城乡政策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就要从城乡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城乡公共产品投入机制、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城乡规划机制等方面入手进行统筹。

关键词:统筹城乡;机制;城乡差距;区域政策;要素流动

一、城乡经济运行原理

(一)假定前提

城乡社会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城市居民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居民都是理性经济人,影响其行为的仅仅只是收入的多少。居民的纯收入由自身能力收入、生活成本和福利保障补贴三部分构成,即纯收入=自身能力收入-生活成本+福利保障补贴,可见纯收入与自身能力大小正相关,与其生活成本负相关,与其所获得的福利保障补贴正相关。这里的生活成本主要指城乡居民获得同等生活条件所需花费的成本,福利保障补贴是指同等条件的城乡居民所获得的国家福利保障等收入。其实,如果把生活成本小看成政府的生活补贴大,那么总收入=自身能力收入+政府生活补贴+社会保障补贴,这样就可以把政府给居民的生活补贴和福利保障补贴统一为居民的政策性收入。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自身能力收入都是在市场中实现的,因此可以把它称之为市场性收入。这样,居民的总收入就是由其市场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两部分构成。

(二)运行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作为两个不同的区域,所有的可流动的产品和要素都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动流动从而得到有效配置。由二元结构和增长极等理论可知,城市在整个大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发展优势。基于外部经济、聚集经济等原因,厂商、居民以及资本等可流动要素资源向城市集中,以谋取最大利润和效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源的时、空有效配置,实际上就是土地要素与其他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当实现社会资源的时、空有效配置时,可流动的要素和产品通过市场交换达到供求平衡,从而确定均衡的要素与产品价格;而土地要素则因空间聚集和其他要素与产品市场的均衡达到最佳利用,从而实现租金收入——土地价格的最大化[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成了生产经营的主体,各种机制的运行最终要表现为居民的经济行为(特别是生产经营行为),并要以居民的行为作为运动的基础。因为尽管土地、资本等要素资源也是城乡发展中的重要要素,但是它们都是由人来支配的,其价值都体现为其所有者的收入。因此,在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中,最核心的就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这种劳动力要素。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居民追求生产经营中的利润最大化,按最优化原则在各种约束条件的作用下配置家庭资源,参与农外就业、科技进步,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会主动自觉地把自己所拥有的要素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

起初因城市聚集经济的存在,人口不断集中于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城市土地供给严重缺乏弹性,导致城市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致使城市聚集经济效益减少,甚至出现聚集不经济。而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边远地区土地的利用提供了机会,降低了城市土地的使用成本。由此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聚集经济的下降,城市的部分居民和其他经济活动主体可能会向城外(农村)迁移,以减少成本,增加利润。总之,出于经济人的本性,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都会作出选择,使其收入水平达到最大。可见,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主体对收入最大化目标的追求,会使主体在城乡空间上位移,最终实现居民城乡收入均等化,各种资源要素得到有效配置,居民是居于城市还是农村,只取决于主体的偏好,与其经济收入无关。

当然,实现这个目标是个漫长的过程。正如缪尔达尔和赫希曼所描述的,发展初期地区差距会日益扩大,从长远看地区间的发展将趋向均衡。这种设想也被稍后几年的威廉姆森的研究所证实,并被概括为区域发展的“威廉姆森倒U字曲线”或“威廉姆森法则”。但是,如果仅凭市场的力量,没有人能知道,包括威廉姆森本人,那种使地区差距状况发生转折的倒U形曲线的顶点何时才能到来。

由于居民的总收入由市场收入和政策收入两部分构成,市场收入主要由居民的个人素质、知识、技能等决定,政策收入则由国家对待居民所处区域(城市或农村)的公共产品投入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政策决定。可见,居民的总收入与他们自己的能力有关,也与他们所处的区域(是城市还是农村)紧密相关。相同条件的城乡居民获得的政策性收入不一定相等。

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一般而言从事农业的市场收入低于城市工商业的收入。通过劳动力的区域间自由流动,同一劳动者在不同区域将获得大致相同的收入,不然就会在城乡区域间迁移,也就是说这样就会最终导致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和从事非农业的收入一致。当然,这种收入与城乡总的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却又与政府的城乡规划水平正相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

1.如果居民在城乡获得的政策性收入一致,那么,这时劳动者是居于城市还是农村,对其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影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偏好不同罢了。

2.如果居民在城乡获得的政策性收入不一致,例如居民在城市的政策性收入大于农村时,那么,只有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并且之差不小于其城乡政策性收入之差时,城乡居民的收益差距才能缩小。如果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或者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但之差小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那么,从事农业的居民就会往城市转移,但是没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居民与能力相同的城市居民相比则其收入可能要低,城乡差距将不会缩小,甚至有可能会拉大。

3.如果居民在农村的政策性收入大于城市,那么,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并且之差等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时,即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等化。但是,如果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或者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而之差小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时,则城市居民会往农村转移,直到其总收入均等为止。而如果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而之差大于其城乡政策性收入之差时,则农村居民会往城市转移,直到其总收入均等为止。

(三)结论

劳动力自由流动是保证相同能力的城乡居民能获得相同收入的前提条件,政府的城乡规划水平决定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政府对待城乡区域的政策对于城乡统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扩大或缩小城乡差距,提前或延后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

二、城乡经济差距的现状及原因

(一)城乡经济差距的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向城市集中,而远离城市的土地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价格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我国城乡差距悬殊,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2]。在人均收入方面,从1978-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由2.57倍扩大到3.22倍,绝对差距由209.8元急剧扩大为7238元;如果用反映社会贫富程度的基尼系数来表示,1978年前我国基尼系数为0.20~0.24,1980年为0.33,1990年扩大到0.343,1994年突破警戒临界点0.4,2000年后达到0.417,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认为已经达到0.447;从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来看,1980年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6.9%、61.8%,到2005年分别下降到36.7%、45.5%,两者差距由当初的4.9个百分点扩大到8.8个百分点;2005年中国农村地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944元的仍有6432万人。当然,这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倍~5倍,甚至是6倍[3]。

2.城乡教育存在严重差距[4],具体表现为:一是原来的《教育法》对农村教育存在歧视。《教育法》规定,农民要负担教育附加费,而大多数城镇居民则没有这个责任;对义务教育学校的基建支出负担方面,城镇由政府负担,农村则要求由乡村负责,部分通过向农民集资解决。类似硬性规定对加大城乡间教育发展差距的影响不可低估。二是城乡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15岁~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比城市的10.20年低了2.87年。这种差距主要在于人口中各种文化层次分布的差异,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明显相对偏低,为8.46%,比城市低了35个百分点;而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又相对过高,为47.62%,比城市高出31个百分点。三是城乡教育投资差距。以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为例,2001年我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平均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初中生人均教育经费,城镇平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在学生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上,城乡差距更大:2001年我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平均为95元,农村为28元,城镇是农村的3.39倍;初中生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平均是146元,农村为45元,城镇是农村的3.24倍。四是城乡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合理。城乡教育的办学层次是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初等教育多,初等教育的投入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中央政府的责任主要是投资高等教育。然而高等教育集中在城市并且在大城市,因此,农村的高等教育资源十分稀少。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由于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普及九年制教育在广大农村都得到了实现,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也使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城市的距离有一定的缩小。但是,其教育层次仅仅限制在9年义务教育上,在高中层次和大学层次上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农村的高中教育与城市差距巨大,在大城市,一般都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但是,农村的高中入学率还很低,有的地方还在28%以下;农村不仅没有大学,就是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机遇也比较少。

3.城乡消费差距有扩大趋势[5]。其主要表现为:(1)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拉大。1978年城镇人均消费支出405元,农村为138元,以后逐年扩大,到2004年,城镇人均消费支出为7812元,农村为2185元,农民消费在城乡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城乡消费结构存在差距。恩格尔系数的差距大,1978-2003年,农村的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为45.6%,而城镇的恩格尔系数则由57.5%下降为37.1%。(3)城乡居民衣着消费差距大,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更重视衣着服饰,从支出额来看,城镇衣着支出额从98.02元大幅度上升到567.05元(1996年),之后虽有下降,但仍维持在500元以上的水平,而农村居民衣着支出增幅一直不大,从30.86元增加到最高113.77元(1996年),之后降到100元以下。(4)城乡住房、家庭用品及精神文化生活差距也很大。众所周知,一般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此以外,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差距将会更大。

4.城乡差距还表现为[6]:(1)城乡医疗差距大。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之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2)就业差距大。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打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3)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大。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当然,在这些差距中,收入差距、消费差距是最直接的经济差距,医疗差距、教育差距、就业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则是间接的经济差距,因为医疗差距、教育差距和政府公共投入差距都会影响居民的就业和生活,从而影响其收入。

(二)城乡经济差距悬殊的原因

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居民自身素质、能力的差距较大,这体现在城乡教育差距上。但是除了居民个体的能力差异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城乡政策性收入差距造成的,但主要是城镇居民享有较多的福利水平和拥有较多的财产积累,从而具有更强的消费支付能力。

在实际的城乡政策上,确实也证明了这种城乡差别。另外,地方政府在追求地方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各地支持农业生产的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总体上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政府对农业支出的份额始终大大低于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投资政策系统不利于农业,这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在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上,中央政府主要以纯公共产品的供给为主,由于农村社区的边缘性、生产的分散性及公共产品受益的区域性,各类物品和服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直接效用并不大;地方政府作为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也没有相应地承担起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而是按照“公共产品的受益原则”将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层层下推,大部分的准公共产品,特别是“软”公共产品或者不能有效提供,或者最后由农民自己承担。这种农村个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关系的模糊与颠倒是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这具体体现在最主要的地区性公共产品供给上,如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水利设施、道路交通等实质上实行的是农村地区“自给自足”的政策。相比之下,城市公共产品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7]。还有土地征用制度也对农民存在着的明显不公平,农民合法权益被大量侵占。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

另外,城乡要素不是完全自由流动,这不但阻碍了城乡经济的更快发展,也阻碍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程度和步伐。

许多发展理论认为,劳动力从边际劳动生产率近乎为0的农业转移到非农部门,可以通过缩小两个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差别来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但是,现实却出现了劳动力流动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情况。蔡昉(2005)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如果劳动力流动不足以形成足够大的力量,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或者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或者甚至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在劳动力流动发生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也仍然会保持甚至扩大。林毅夫等(2004)通过估计迁移者对收入差距的反应弹性,认为迁移的确是一种缩小差距的机制,但他们同时也观察到,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和沿海地区过快的发展速度,目前的迁移规模仍然不足以缩小现存的收入差距。

在城乡要素流动方面,从理论上讲,二元结构理论,只谈到了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却没有讨论城市居民往农村转移的问题。实际上,目前我们的人员流动主要是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转移,并且这种转移还不是充分的、自由的,还受到很多的制约,劳动力的流动不是理论上的自由流动。因此,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到城市,转移到城市的人口也不能完全享受到城市的同等待遇,致使转移人口拥有的农村资产没有退出来,没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另外,由于国家的土地政策等制度约束,城市的人口基本上不能往农村转移,导致那些在农业方面有专长和爱好的城市居民不能进入农村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导致了城乡人力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由此可见,城乡差距悬殊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完善,城乡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尤其是城乡劳动力要素流动受阻,得不到有效配置。

2.城乡空间作用机制不能完全形成,市场主体不能根据市场收入在城乡自由选址,致使城市向周边农村在空间上的扩散步伐受阻。

3.城乡公共产品投入机制不完善,致使在农村居民收入本已低于城市居民的情况下,农村居民获得相同生活条件的生活成本又大于城市居民,从而加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4.城乡社会保障机制有欠缺,致使在农村居民收入本已低于城市居民的情况下,城市居民获得同等条件下的福利保障补贴大于农村居民,使本已在收入上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悬殊的农村居民雪上加霜。

三、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机制的构思

区域政策决定区域居民的政策性收入,影响区域的经济环境,并且也对所在区域居民的市场性收入产生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城乡经济差距之所以一直这么大,甚至越来越大,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地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城乡的政策性收入不一样;同时,又不能使城乡要素真正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劳动力的流动受到严重的阻碍,致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而且要充分利用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能寄希望于某个领导或某个领导班子,不能指望行政命令来强制执行,而应该从问题的根本入手,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构建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差距的机制。总的说来就是应该允许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同时,统筹城乡政策,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鉴于此,笔者认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机制”入手。

1.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要素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让城乡要素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流动,实现收入最大化目标下的有效配置,使居民城乡市场收入均等化。

2.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产品投入机制,使城乡公共产品均等化。目前主要是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以使农村要素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降低农村居民获得城市居民同等生活条件的生活成本,同时也为农村居民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使农村居民获取市场收入的潜力和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

3.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农村居民能够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民权利,获得相应的福利保障补贴。目前急需要做的是缩小、甚至均等城乡福利保障补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