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经济运行情况调研

经济运行情况调研

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协调、和谐发展,这是全省上下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四个重在”实践要领,认真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的成果,是从*实际出发,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成果。看到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的意识到存在的困难,展望全年,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仍然宽松,全省经济社会必将更加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

上半年,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认真落实“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按照省委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要求,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好字当头,快在其中”的良好发展势头。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752.03亿元,增长14.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35.99亿元、*7.53亿元和1408.51亿元,分别增长3.6%、18.0%和11.8%。各设区市经济全面增长,增幅分别为:宁德17%、莆田16.5%、漳州15.6%、厦门14.5%、泉州14.4%、三明14.2%、龙岩13.9%、南平13.8%和福州13.3%。

(一)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产业化进程加快。上半年,全省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7.70亿元,增长4.1%。农作物生产稳中有增。春收粮食38.88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单产较去年提高3.7公斤/亩。水果产量116万吨,增长8.4%;春茶产量7.5万吨,增长15.4%;食用菌94.1万吨,增长14.4%。林业经济较快增长。截至6月30日,全省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207.1万亩。全省非公造林面积170万亩,占造林总面积的8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商品材产量241.30万立方米,增长15.0%;商品材销量251.6万立方米,增长21.5%。人造板生产228.20万立方米,增长40.6%。畜牧业、渔业生产保持稳定。肉蛋奶总产量128.57万吨,增长3.8%。其中肉类总产量98.97万吨,增长4.7%;禽蛋产量20.84万吨,增长3.1%;牛奶产量8.60万吨,下降3.9%。水产品产量273.81万吨,增长0.7%。其中,海洋捕捞产量77.83万吨,同比增产0.97万吨,增长1.26%;海水养殖产量164.84万吨,同比基本持平。淡水产品产量31.14万吨,同比增产0.94万吨,增长3.10%。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发展。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总产值214.48亿元,增长16.2%;完成销售收入166.74亿元,增长15.0%。带动农户170.42万户,增长5.1%;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收入42.57亿元,增长12.8%。

(二)工业生产持续向好,经济效益逐步提升。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36.46亿元,增长20.6%,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三大主导产业增速快于去年。共完成增加值556.54亿元,增长19.6%,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油化工分别实现产值157.18亿元、240.79亿元和158.56亿元,分别增长12.5%、26.1%和19.1%。新投产项目明显增加。全省新投产工业企业53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98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08.28亿元,拉动规模工业增长2个百分点。民营工业的地位日益凸显。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0431家,共完成增加值801.1亿元,增长23.5%,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幅2.9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11.9个百分点。内销的拉动作用增强。全省内销产值3884.91亿元,增长29.7%,内销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8.2%提高到70.8%。各生产要素保障有力。生产原煤913.75万吨,增长12.4%,6月底重点企业原煤库存227万吨,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分公司库存成品油19.21万吨,其中汽油可售15.4天,柴油可售12.4天,有效保证了生产生活需要。全省发电量476.95亿千瓦时,增长16.2%;全社会用电量456.38亿千瓦时,增长16.3%。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提高。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8.49,同比提高11.37个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51.63亿元,增长24.3%,增速提高10.6个百分点。6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两金占用1635.03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应收账款1145.62亿元,产成品库存额489.41亿元。

(三)服务业发展较快,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全省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08.51亿元,增长11.8%,服务业占GDP比重为37.6%。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完成增加值278.63亿元,增长9.9%。全省货运量2.4亿吨,增长12.4%,货物周转量增长13.8%,客运量增长46.3%,旅客周转量增长16.1%。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14亿吨,下降0.7%;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23.65万标箱,增长19.4%。旅游业发展形势较好。接待入境游客132.01万人次,增长8.7%。其中,接待外国人、台胞、国内旅客分别增长11.6%、8.7%和25%。旅游总收入545.97亿元,增长28.2%。大型会展活动成效显著。第九届海交会签约外商投资项目238项,利用外资16.6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8.2%。第四届商交会累计出口成交额4221万美元,比上届增长22.4%;进口成交额1612万美元,比上届增长210%。第十届海博会达成意向成交额54.2亿元,比上届增长11.8%;签订投资合作项目12个,利用外资3.4亿美元。第十一届台交会共吸引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3338名专业客商参会,比上届增长22.7%,其中境外客商4322人。第五届“6?18”项目成果交易会成功举办。对接项目4645项,总投资817亿元,其中合同项目2840项,投资额569.3亿元;项目成果对接4136项,技术需求对接509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2.84亿元,增长39.8%。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72.71亿元,增长41.4%;农村投资180.13亿元,增长26.9%。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加快。完成投资585.48亿元,增长47.1%,同比提高18.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571.63亿元,增长45.6%,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制造业完成投资442.32亿元,增长64.6%,同比提高21.1个百分点。尤其是全省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增速从去年同期的11.1%上升到48.9%。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465.25亿元,增长53.7%,同比提高18.8个百分点。其中铁路投资增长24.4%,高速公路投资增长44.4%,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8.4%,能源投资增长28.8%,市政建设投资增长66.5%,电信投资增长69.1%。民间投资较为活跃。完成投资690.15亿元,增长42.6%,民间投资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43.9%,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城镇投资增长18.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完成投资469亿元,增长33.5%。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922.44万平方米,增长4.9%。商品房空置面积227.13万平方米,下降21.7%。6月份福州、厦门、泉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5%、6.6%、6.2%,比3月份分别减缓0.5、1.1和1.0个百分点。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福州市实施14个、2.83万套共255万平方米的社会保障房项目,年底前可竣工交付使用130万平方米;厦门市动工10个项目,实际开工建设1.5万套110万平方米,目前已提供1104套7.4万平方米社会保障性租赁房;泉州市3个经济适用房项目27.65万平方米已开工,2个限价商品房项目315万平方米开始受理申请。上半年全省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170.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3.3万平方米,计划新建的14.1万平方米2766套廉租房已开工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上半年全省289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8亿元,占年计划的41.3%,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完成投资116亿元,占年计划的34.1%;能源完成投资74亿元,占年计划的46.7%;工业完成投资144亿元,占年计划的46.5%;社会事业完成投资32亿元,占年计划的40.4%。

(五)进出口贸易继续增长,利用外资质量提高。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38.98亿美元,增长16.7%,其中:出口229.47亿美元,增长21.8%;进口109.51亿美元,增长7.3%。当月出口增长41.7%。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加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93亿美元,增长19.3%;机电产品出口97.51亿美元,增长16.3%,分别比一季度提高3.6和2.7个百分点。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势头较好。完成出口64.55亿美元,增长37.5%,占全省增量的43.4%,拉动全省出口增长9.3个百分点。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在传统市场,出口美国、日本分别增长8.1%和1.8%,出口欧盟、东盟、香港分别增长29%、40%和25.9%。出口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合计增长34.7%,拉动出口增长4.1个百分点;出口非洲和南美分别增长43.5%和37.3%。资源性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共进口16.09亿美元,占全省进口额的14.7%,增长20.4%。其中矿砂增长87.5%,矿物燃料和矿物油增长18%,木浆增长35.8%。

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26家。按历史可比口径,合同外资76.24亿美元,增长22.6%;实际利用外资45.19亿美元,增长15.9%。按验资口径,合同外资57.03亿美元,增长35.5%;实际利用外资24.32亿美元,增长25.5%。项目规模明显扩大。新批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209项,总投资131.39亿美元,增长1.12倍。新批项目合同外资平均规模达743万美元,比上年同期扩大33%。服务业利用外资较快增长。新批服务贸易业项目238项,增长25.9%,合同外资16.7亿美元,增长46.8%;实际利用外资8.1亿美元,增长35.2%。闽台产业对接成效显著。合同台资(含第三地转投)18.08亿美元,增长34.4%;实际到资10.41亿美元,增长31.4%。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台资项目50项,投资额29.79亿美元。

(六)市场购销两旺,消费品价格上涨。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4.66亿元,增长17.1%,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城市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03.93亿元,增长19.7%,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72亿元,增长12.3%,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零售额104.62亿元,增长23.8%;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59.2%、54.5%、44.7%;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分别增长83.2%和73.2%。住宿餐饮业稳步提升。实现零售总额185.97亿元,增长1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4.2%。从各月情况看:1月份上涨3.3%,2月份上涨5.2%,3月份上涨4.9%,4月份上涨3.6%,5月份上涨3.7%,6月份上涨4.6%;分城乡看:城市上涨4.3%,农村上涨4.2%;分类别看:消费品价格上涨4.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9%。居民消费八大类价格呈“七升一降”的趋势:除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降0.9%外,其余七大类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居住类分别上涨9.5%、1.1%、2.6%、1.9%、1.8%、0.3%、2.9%。

(七)财政收支状况良好,金融运行平稳。全省财政总收入662.36亿元,占预算57.9%,增长27.2%,增收141.5亿元。其中,地方级收入360.17亿元,增长29.9%,增收82.84亿元;上划中央收入302.19亿元,增长24.1%。全省财政支出344.84亿元,增长21.1%。主体税种较快增长。增值税增长22.5%,营业税增长33.9%,企业所得税增长30.9%,个人所得税增长23.7%。房地产相关税收和金融保险营业税增长较快。房地产营业税增长38.9%,建安营业税增长37%,土地增值税增长86.6%,契税增长45.5%,耕地占用税增长49%。金融保险营业税增长42.1%。土地类基金快速增长。完成收入126.34亿元,增长4.4倍。其中,厦门市63.35亿元,增长136.6倍;福州市32.55亿元,增长1.43倍。财政支出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科技支出增长30.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1.3%,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0.4%,交通运输支出增长72.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54.1%。

上半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41.60亿元,增长11.6%。受股票市场影响,金融运行总体上保持存减贷增的态势,截止6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940.79亿元,增长15.1%;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927.93亿元,增长26.1%。存款增势趋缓。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增加681.08亿元,同比少增319.28亿元。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增强。新增的人民币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由上年同期的36.3%提高到59.9%。新增贷款向工业、房地产、基建和个人消费(含住房消费)领域集中。共增加贷款815.96亿元,占各项贷款增加额的74.6%。上市公司发展态势较好。上半年我省共有2家公司发行A股,2家在香港上市,1家在新加坡上市,1家在德国上市,2家实现A股定向增发,上述8家公司共募集资金人民币234.09亿元。

(八)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明显增强。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03.23元,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比上年同期低3.5个百分点。其中工薪收入增长10.8%,经营净收入增长22.9%,财产性收入增长69.7%,转移性收入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453.45元,增长13.5%,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30.82元,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比上年同期低2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2.9%,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12.2%,非生产性收入增长4.2%。农民人均现金支出2369.24元,增长11.7%,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展良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2%。全省各类培训机构完成职业技能鉴定23.73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27.99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29.26万人、298.04万人和382.29万人。

二、当前应关注的方面

总的看,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和谐发展,在看到形势好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一是灾害和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冲击。截至6月30日,全省水稻各种病虫发生780万亩次,防治980万亩次,其中稻飞虱当前发生面积256万亩,较去年同期增长80%;稻纵卷叶螟当前发生174万亩,增长40%。周边省份猪高热病、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疫情较为严重,对我省养猪业构成较大威胁,并推动猪价上涨。

二是工业生产面临不少困难。电子工业生产和出口增速明显减缓,电子工业增加值增长12.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1个百分点,出货值下降2.1%,这是近年来少有的。新投产项目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比去年同期低10.7个百分点。燃料、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部分电网薄弱、来水偏枯,部分地区迎峰度夏期间可能出现阶段性电力供应紧张等都会影响工业企业生产增长。

三是外贸出口受政策影响较大。近期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幅度大,涉及商品范围广,且无过渡期,全省出口受影响面达50%以上,企业受影响面达80%以上,尤其对我省服装、鞋帽、陶瓷、雨伞、箱包、玻璃、家具、玩具、塑料及其制品等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影响较大,给企业带来极大压力,全省进出口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6个百分点,后续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此外,加工贸易政策趋紧,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以及贸易技术壁垒加剧等将进一步增大我省出口增长难度。

四是部分食品价格涨幅过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4.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5%,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4个百分点,是影响消费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我省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0.1%、鲜蛋上涨37.6%,肉禽及其制品和蛋类价格快速上涨,对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在校大中专学生、基建工地劳动者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农资价格上涨7.6%以及农业生产服务价格等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全年经济形势展望

下一阶段,全省经济发展仍有许多有利条件:

从国际看,在经历了4年高增长后,世界经济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可能进入温和调整周期。据《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6年的3.8%下降到*7年的3.2%,全球贸易增长由10.1%减缓到7.7%。但从全球看,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在加快,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高速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国需求放缓的负面影响,总的看,全球经济增长的基础尚好。

从国内看,宏观经济保持了速度快、效益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长11.5%,夏粮再获丰收,实现了连续4年增产;企业效益继续改善;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市场销售持续趋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改革开放有序推进。总的看,全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这为我省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从我省看,上半年的较快增长为下半年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投资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加快,后劲较强。目前整个宏观环境比较宽松,煤电油运紧张状况进一步缓解,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客观上这些条件的改善也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环境。

但也应当看到,当前全国宏观经济增长有由偏快转过热的趋势;“三过”(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高耗能产业增长偏快,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物价上涨压力持续加大,等等。因此,下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可能进一步加大。我省在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还要认真抓好农业上防灾防疫与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发挥工业增长的潜力,加快服务业发展,要应对出口退税等外贸出口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壁垒等问题,保持外贸出口水平。

总的看,今年全省面临的机遇仍然大于挑战,外部环境仍相对宽松稳定。初步判断,下半年全省经济仍将延续年初以来持续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经济可以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