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财税讲话

财税讲话

同志们:

刚才***分别对*年全市财政、国税、地税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内容全面,任务具体,要求明确,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今年的财税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正确认识当前财政经济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财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努力克服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全面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省上下达的考核指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94亿元,同比增长14.6%,财政总收入完成175.4亿元,增长1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7亿元,增长20.4%,总量均位居全省第二。财政收入连年较快增长,财政状况持续好转,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有力的财力保障和支持。全市当年财政支出突破100亿元,达到101.1亿元,增支18亿元,增长21.6%,特别是市对县补助总量突破10.4亿元,增长79%,是全省范围内市对县补助规模最大的市,也是唯一过亿元的市。大规模、高强度的转移支付,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在首保运转和稳定的基础上,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改善民生、重点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建设、主导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财政增收中得到了更多实惠。*年,市财政支农支出近6亿元,增长22.1%,社会事业支出6.24亿元,增长21.3%,是近些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年。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凝聚着全市广大财税干部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对财政增长趋缓、甚至下滑的严峻形势,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分析问题,研究应对措施,及时成立了协税护税领导小组,建立了组织收入的长效机制,为加强税收征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国税、地税部门进一步完善了税源和征收管理制度,强化征管措施,不断加大对主体税种、零散税源和欠税的征缴力度,圆满完成了全年收入目标。国税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为财政提供97.87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55.8%。全市地方税收完成收入47.05亿元,比上年净增5.1亿元。财政部门加大非税收入征缴力度,特别是在石油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征缴方面,积极向省上汇报争取,克服诸多困难,理顺征缴关系,确保收益按时入库,保证了全市收入任务的完成。与此同时,各级财税部门狠抓内部管理,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市财政局和国税、地税系统工作均走在全国、全省前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级财税部门的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关心支持财税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发展和财政工作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增长趋缓的势头已经显现。去年地方财政收入虽然超额完成了年初计划,但增长速度排在全省末位,增幅尽管达到20.4%,但比前6年的最低增幅还低13.5个百分点。二是财政投资项目管理有待加强。一些项目前期工作不实,项目超概算严重、数额巨大,有些项目不履行审批程序,随意变更建设内容,擅自提高建设标准,冲击了预算,加重了财政负担。三是一些部门、单位财政预算观念不强,依赖财政的思想严重,每干一项新工作甚至是常规性业务工作都伸手向财政要钱;有些部门、单位眼睛只盯着财政,不积极主动向上、向外争取资金,等靠要思想严重。四是一些部门、单位勤俭节约意识不强,一方面喊经费不足,必要的开支项目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花钱大手大脚,在办公、用车、接待、出国等方面相互攀比,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造成了较大浪费,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尽管这些年我市财政状况逐年好转,但总体上仍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多项指标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我市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石油为主要支撑的单一经济结构,风险性越来越大。随着石油产量扩张受限,对财政收入影响越来越大,而且这种状况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财政经济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财源和替代产业,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另一方面,随着公共财政覆盖范围的逐渐扩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化解历史债务、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对财政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财政资金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责任和压力越来越重,收支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各级政府、各部门、单位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当前我市财税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坚决克服盲目乐观和等靠要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研究、大力推进新阶段、新形势下的财税工作,为实现跨越发展、构建和谐延安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持和保障。

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各种困难和矛盾的根本出路。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管好、用好公共财政,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财政支出重点和方向,充分发挥财政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具体要突出以下六个重点:

(一)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支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要围绕实施“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进一步扩大投入规模,支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我市发展规划的优势产业项目。要全力争取、落实各类专项资金和财政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通过财政投资、控股、参股,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系、投资担保体系和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吸引金融资本、企业资本、社会资本投入。要加大财政贴息资金、技术改造资金、产业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在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设备购置、税收减免、信用担保等方面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使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和财力优势,使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现实经济效益。

(二)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确保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的重大项目顺利实施。重大项目是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在国家实行从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解决好项目融资问题更为重要和紧迫。在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中、省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一是要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以项目为纽带,主要通过注入资本金、风险投资和贴息、担保等方式注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真正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二是要积极争取中央国债资金和专项建设资金的扶持。三是要加快市、县融资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商业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的支持,用好开发银行贷款,拓宽融资渠道,多方面破解融资难题,加快水利、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化、城镇化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

(三)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中、省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在财政贴息资金、技术改造资金、产业发展资金、名牌扶持资金、农业产业化资金、信用担保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上,要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大力支持县域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工作,积极发展二、三产业。要不断加大对贫困县的转移支付规模,帮助财政困难县较快发展。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财政好的县,要加快培育后续产业,努力增强发展后劲。财政困难县必须坚持首保工资、保运转,绝不能把财政资金挤在建设上,而将“两个确保”的硬缺口依赖在市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上。

(四)加大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推行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要采取补助、奖励、政府采购等方式,加快建立促进节能减排新机制,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技术创新和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要通过争取中央国债资金、加大地方配套力度等方式,支持加快县城、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各县城全部建成垃圾处理场,过半数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其余的全部启动建设。退耕还林是我市实施的最重要的、规模最大的、成效最明显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各级财政要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做好巩固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各项工作。

(五)继续加大“三农”投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去年,全市财政用于“三农”的专项资金达到20.9亿元,增长18%,为全省投入最大的市,为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一是要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财政预算内支农资金稳定增长。二是要强化项目农业理念,调研、论证、推出一批农业发展项目。有了有吸引力、有说服力的好项目,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积极向上反映汇报,争取支持。三是要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引导机制,通过民办公助、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等方式,引导农民和社会资金增加“三农”投入。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开发、劳务输出培训、“一村一品”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用技术推广、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支持力度。五是要继续贯彻落实好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近年来各项农业补贴发挥了显著的政策效应,如苹果产业化补贴、良种补贴等,玉米良种补贴有力促进了玉米生产,黄龙、甘泉玉米生产正在形成品牌。要继续抓好各项补贴政策的落实,扩大补贴范围,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及时把各项补贴发放到农户。

(六)高度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民生问题和社会事业关系广大群众的现实利益,必须始终成为公共财政关注和支持的重点。一是要按照省上的安排和要求,全力做好省上确定的民生八大工程和十个重点项目市县配套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工作,确保各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二是要保证市上最近研究出台的各项惠民政策措施的落实,切实兑现到位。三是要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扶持政策,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积极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促进充分就业。四是要进一步支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今年我市将开展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廉租房制度,市、县区财政预算都要安排必要的资金,确保这些工作顺利推进。五是支持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今年要在全市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对义务教育经费各级财政要全力予以保障。

三、创新机制体制,不断提升理财能力和服务水平

(一)切实加强税费征管。各级财政、税务部门要继续把组织和增加收入作为首要任务,夯实工作责任,确保今年财政收入目标的圆满完成。一是要坚持大小税并重、国地税并重、重点税源与零散税源并重,全力以赴组织收入,特别要加强石油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和费的征缴,提高对重点税源的控管能力,确保收入稳定增长。二是要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防止跑、冒、滴、漏,努力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三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切实增强各部门、各行业和社会各阶层的依法纳税意识,积极支持财税部门依法征税。四是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市对县财政管理体制。要坚持市、县“分灶吃饭”和公共财政的思想,县区政府要进一步强化支出主体责任,妥善处理好“吃饭”与“建设”的关系。市财政要继续加强对县区的补助,增强宏观调控职能和责任,力争在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方面有新的突破。

(二)精打细算安排财政支出。财政支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公共财政思想,优化支出结构,科学安排支出,把好支出关口,不做老好人,不上交矛盾,不推卸责任。一是做好预算安排,强化预算约束。市、县区在安排今年预算时,要充分认识和分析当前形势,既足额安排支出需要,又要留有一定余地,严禁违反《预算法》搞赤字预算,决不能急功近利、“寅吃卯粮”。预算一旦确定,必须严格执行,坚决维护好预算的约束性和权威性。二是要坚持一般性支出零增长。坚决取消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会议、庆典、研讨等活动,严格控制借学习、培训之名旅游观光、出国出境考察,严禁超标购置小汽车、装配高档办公设施。三是逐步规范财政供给范围,认真研究财政在哪些地方“缺位”、哪些地方“越位”,科学界定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建立公共支出绩效考评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要坚持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控制办法,认真研究建立有效的事业单位人员退出机制,减轻财政负担。

(三)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一是要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资金管理,规范资金拨付程序,严肃查处随意挪用、截留、挤占专项资金的行为。二是继续推进和深化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等项改革,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三是要强化财政投资项目管理,对未履行程序、未经审批,随意变更建设内容,擅自提高建设标准的财政投资项目,要从严追究项目实施单位、主管部门及相关领导的责任。四是要认真配合做好“省管县”财政管理改革试点、公务员工资体制改革、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和农村税费改革等工作。

(四)加强协调配合,为财税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要进一步加强协税护税工作,强化协税护税工作机构的职能,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组织保障措施,落实各相关部门责任,积极配合、支持财税部门开展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的指示和要求,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大力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地管好财、理好财,真正把有限的财力用到解决事关长远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上来。各级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到财税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和支持的重大作用,更加自觉、更加有力地支持配合财税部门开展工作,特别是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对财税部门给予更大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财税工作,任务非常艰巨,责任十分重大。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今年财税工作的各项任务,为推动延安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春节愉快,身体健康,合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