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才资源现状问题思考

人才资源现状问题思考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旗还是一个部级扶贫重点旗县,经济发展需进一步加快,人民收入需进一步提高,但必须克服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这些制约因素中,人才问题是一个关键因素。要实现*经济更快速的发展,就必须把人才工作纳入旗委、旗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努力吸纳、培养、挖掘各类人才,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我旗的经济建设中来,为实现我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一、*旗人才队伍现状及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旗目前人才队伍概况:机关、事业单位共有工作人员16157人。其中,大学1101人,占总人数的6.8%;大专3948人,占总人数的24.4%;中专5287人,占总人数的32.7%。全旗12家重点企业共有在岗职工4128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418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10%。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共有411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10%。中专以上学历40岁以上的有187人,占42.3%。

全旗共有专业技术人员9837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756人,占总数的7.6%;具有大专学历的3224人,占总数的32.8%;具有中专学历的5123人,占总数的52%。46岁以上的2820人,占总数的28.7%。全旗共有乡土拔尖人才1078人,占农业人口的0.2%。

*旗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我旗拥有各类人才约1.2万人,占社会总人口的2%;而全区共有各类人才105万人,占社会总人口的4.5%,我旗低于全区2.5个百分点,更低于全国水平。

(二)专业技术人比例低。全国平均每万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80人,而我旗平均每万人口仅有164人。

(三)人才资源结构性短缺。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偏低。复合型人才短缺,尤其是党政高学历、高层次科技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专门人才奇缺,人才知识老化严重。

(四)人才资源分布不合理。大多数人才分布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两大系统,农口及农村牧区基层单位和企业生产第一线专业对口的适用型人才比例较低,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起指导生产的职能,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年龄偏大,学历低。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46岁以上的为157人,占总量的77%。大专及以下学历132人,占总量的65%。且有部分学历是通过自学考试、电大或在职函授取得的。专业技术知识趋向老化,新老人才出现断层现象。

(六)学非所用,改行现象比较普遍。真正从事本专业的人员较少,有些技术人员对本专业工作缺乏热情,跳槽现象比较突出。因此,难以从专业技能上得到真正的提高。

(七)人才严重外流。经济落后,生活质量低、就业难、分配难、科研条件差,使许多学子回乡积极性受到挫伤。*--*年三年来到我旗报到的非师范类大专以上毕业生仅73人,而我旗每年考入高校的毕业生是来我旗报到人数的十几倍。

综上所述,我旗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容忽视,要加快我旗经济的发展,就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各类人才,因此,发展壮大适应我旗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刻不容缓。

二、我旗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一)增加人才存量。按照国家人才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区到*年人才要达到社会总人口的6.3%,按照这个比例,我旗*年将需要补充各类人才2.5万人。

(二)我旗经济还不发达,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不多,缺少高科技人才发展的载体。客观上,今后几年应以选拔、培养和利用现有人才为主,引进人才为辅。

(三)结合我旗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挖掘培养乡土人才。如养殖业、设施农业、加工业、经纪人等。

(四)加快引进我旗急需的科研和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吸纳紧缺的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来此发展创业。

三、我旗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提高人才意识,营造实施人才战略的良好环境

人才资源开发,关键是各级党委重视,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进一步转变用人观念,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生产力,是经济效益,是经济发展助推器的新理念,按照中央关于《*-*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精神,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1、营造尊重人才、珍惜人才、培养人才、启用人才的社会氛围。重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如举办人才强旗专题活动、召开表彰优秀人才和重才单位典型会议、新闻媒体开辟专栏等,大力宣传实施人才强旗战略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方针政策、典型经验。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全社会的人才意识,使人才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2、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政策环境。实践证明,政策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人才管理原则,则人才辈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否则,人才凋零,经济萧条。制定完善我旗“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利用”、“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意见、办法,为经营全旗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环境构筑政策平台。

3、不拘一格选人才,通过各种方式,选贤鉴能,广纳群贤。使各类人才学有所用,用有所长,创造出人人都想成才,人人都有施展才华机会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工作氛围。

(二)建立有效机制,充分挖掘利用现有人才

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充分调动现有人才积极性,挖掘现有人才潜力,盘活人才资源,是当前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

1、为稳定并用好现有人才,防止人才流失。改革现行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用人体制部分,打破人才部门所有的壁垒,对专业技术岗位、技术人员实行宏观调控、动态管理。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放宽专业技术岗位及比例设置;放宽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评审和使用,允许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各类人员按本人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公开选拔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鼓励用人单位自主聘任,变以往政府用人为单位用人。

2、为适应我旗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调整好现有的人才存量结构,制定配套的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的办法措施,打破身份、所有制、地域、岗位等界限,鼓励人才向技术力量薄弱的部门流动、向基层流动、向企业和生产一线流动。鼓励有专业特长的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不损害单位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在全旗范围内跨地区跨部门兼职工作,一人可身兼数职,多职多薪,充分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最佳局面。

3、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建设集人才交流、人才信息、人才培训、人事考试、人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市场。加强网络建设,旗外积极与市、自治区、国家人才市场联网,及时人才信息;旗内建立旗、乡、村三级人才信息、服务网络,增强人才市场的社会服务功能,解决人才匮乏情况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长,闲置积压浪费现象。

(三)加大投入力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在人才走向市场的今天,人才引进是十分必要的,但人才缺乏带有普遍性。引进人才固然可以解燃眉之急,但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因此,要立足本地人才的开发和利用。人才培养既要预测长远需求,又要考虑眼前,搞好人才规划。

1、建立人才培训网络基地。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总理对*的重要批示这一契机,同北京、内蒙有关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人才培养协作关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工具和在校生的职业教育,加快人才的培养,力争建立起人才培训网络基地。

2、培养我旗急需人才。根据我旗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拔中青年科技人才,采取深造、挂职、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点培养。

3、加大在职人员培训力度。制定人才队伍梯次培养规划,对现有的干部职工尽可能多地输送到各类成人学校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四)创造优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和引进优秀人才

我旗处于贫困地区,必须不断拓宽引进人才的新思路、新渠道、新办法,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引进人才力度。

1、靠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借鉴外地经验,打破人才壁垒,建立人才流动的绿色通道,对优秀人才,可不受专业、户籍、编制及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数额等条框的限制,本着待遇从优的原则,如特岗特薪、解决住房、社保、子女入托入学等,吸引优秀人才来我旗建功立业。

2、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引进人才。各类人才可以调动、兼职咨询、讲学、技术合作、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等多种形式,到我旗长期工作或短期服务,并以此吸引我旗“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回家乡创业。

3、走出去引进人才。组织各类企业到国内发达地区引进能够带动一个产品、一个产业发展的拔尖人才。

(五)开发乡土人才,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

从我旗人才资源构成情况看,现有农业人口53万人,占全旗总人口近90%,农村人才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未被开发的资源库。而乡土人才是整个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在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些具有开拓意识和战略眼光的乡土人才,他们的新思路、新举措,一但充分发挥作用,就会成为一方经济发展的领头雁。特别我旗农村经济由种植业主导型向养殖业主导转变,大力发展农村畜牧业,旗域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大力发展工业,使得广大农村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因此要把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纳入农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目标规划,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1、开展农村牧区人才资源普查工作,摸清乡土人才资源状况,结合我旗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人才资源开发的预测和规划。将那些懂经营、会管理、有一技之长的种养大户和能工巧匠汇集起来,登记造册,建立农村人才资源信息库,在人才交流中心的调控下,实现全旗内农村人才资源共享、余缺互补,促进农村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2、加大农村人才的开发力度。努力解决农村牧区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以不断满足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根据农村牧区的不同情况和农牧业结构调整的不同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形式多样地开展农村牧区实用型人才的培训工作。如举办各种形式的农牧业科技培训班或知识讲座;组织村干部和优秀乡土人才外出参观学习;选拔有潜力、回得来、留得住的初高中毕业生到高校进修深造等。二是吸引各类人才来农村创业。如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专业人才到农村牧区兼职进行技术指导;鼓励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他们观念新、有技术、有资金,对家乡有感情,只要利用好,定能发挥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