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设绿色环保问题思考

建设绿色环保问题思考

“十一五”期间,*旗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球五百佳”为起点,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依托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培育主导产业,不断推进建设绿色、环保新*的进程。

以循环经济理念引导*旗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把握四个方面:一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坚持“资源开发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大力倡导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约各种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通过不断地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三是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包括对共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三废”和农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进行综合利用;对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利用。四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围绕上述内容,建设绿色环保*要逐步创建全新的循环经济模式,构筑企业(家庭)、园区(村屯)和区域三个循环经济的主体。

首先以企业和家庭为微循环单元,建立“点”型微循环。企业在生产的全过程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组织生产,即在生产的全过程讲求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资源的投入,同时还要逐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并对废弃物综合利用。使能够循环的替代资源再利用,不能循环的做无害化处理,减少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家庭生产生活比照企业生产进行。城镇家庭以倡导环保和绿色消费意识,自觉抵制奢侈消费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及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崇尚节俭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广大农村牧区家庭生产生活,围绕减量化要求进行,如在土地整理和水土保持基础上,开展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使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量减少,实现绿色有机生产。围绕资源再利用,可以参考秸秆—牲畜饲养—沼气—清洁能源—有机肥料—粮食生产模式进行。真正实现“资源消耗做减法、废弃物利用做加法、农牧民收入做乘法、污染物排放做除法”的富民生产生活方程式。企业和家庭的微循环是构筑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

其次,搞好工业园区经济和农村专业区经济,建立“线”型中循环。就目前我旗工业经济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新州工业园区和新北工业园区及在建的六个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按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理论,从分析现有企业的能源、水和原料利用状况入手,引进关键链接项目,形成企业间共生和代谢的生态网络关系,打造园区内循环型的资源流、资金流、能源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高效耦合系统。如几个拟建的建材项目可以设想发展热电联产—粉煤灰—水泥—形成水泥余热—发电,形成产业间耦合,协调发展。农村村屯的中循环系统按产业定位,逐渐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逐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链接多个专业区的内循环,如蔬菜果品药品基地建立贮藏系统、配送系统等。在农村生产区域的建设布局上,生态建设尤为重要,按流域、沟道等自然地形全面治理,由小的治理单元连接成大的治理区域,实行草、灌、荞,带、网、片结合,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统一的治理模式,逐步形成连接流域跨越乡村的生态系统,各个生态系统有机组合,*大地实现“山川秀美”的目标。

第三,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建立“面”的大循环。以区域生态为平台,在推进区域性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工业、农业、城市建设,安排生产与消费,对接园区村屯循环经济。逐步形成以金、铁、铜等资源开发、建材生产、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骨架的产业区域经济循环体,使之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承担者。具体操作上:以四家子、贝子府努鲁尔虎山成矿带八百平方公里打造铁产品、黄金等为主的金属资源开发带;以新四线和宝老线为中心的烟花产业带;以四家子大型硅矿区为核心的硅产业园区;以长胜、羊场、四道湾为中心的农林牧副产品加工园区;以下洼为中心化学工业园区;以六道岭、黄羊洼、黑风岭、十二连山、上沟脑为基点的*人工生态景观区;以大黑山、碾盘沟、热水汤温泉、城子山中国古代北方大型祭祀遗址、兴隆洼“华夏第一村”、小河沿湿地为基点的自然风光、文化古迹旅游景观区;以四道湾、康家营子为中心绿色无公害稻米区和新惠镇建设绿色生态园林城市。

“十一五”期间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旗委政府带领全旗人民理性地构筑起旗内发展框架,将治理污染的力度,生态的可承受程度,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有机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环境双赢,营造出天更蓝、水更绿、人民更和美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