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财政局评议政风自查总结

财政局评议政风自查总结

我局自4月份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以来,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财政厅关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要求,在市纠风办和“行评”工作组的指导帮助、以及区财政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坚持“标本兼冶,纠建并举”的方针,以“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领导,强化责任纪律,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找问题,切实改进作风,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第一阶段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筹划,抓好开局

局党组高度重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作为加强财政部门作风建设、促进财政工作的大事来抓,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强化措施,抓好开局。

一是加强学习,明确要求。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重要思想和省、市开展政风行风评议的有关文件,重点学习文件中规定的“清正廉洁,建立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的情况”、“勤政为民,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情况”、“依法行政,履行职责和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明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了解评议工作的步骤与方法,弄清自己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同时,还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有益经验,先后组织人员到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武汉市审计局、武汉市国税局等上年度已进行行评工作的单位,学习他们在组织实施、宣传报道、联系“行评代表”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进一步明确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思路,找准工作方向和着力点。

二是制定方案,搞好动员。局党组对于我局如何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行了多次研究,在吃透省、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财政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市财政局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同时,还制定了月工作方案、周工作安排,以及宣传、调研等各项具体工作实施方案。4月下旬,组织召开了全市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大会,就如何搞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改进财政部门工作作风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是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了办公室,专门负责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组织协调工作;成立了综合、宣传材料、联络督导、行政审批、财政改革和社会保障组等14个工作组,负责行评工作的日常事务、宣传报道、联络督导和财政业务等方面的工作。

四是明确责任,强化纪律。建立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制,由局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局长对分管的处室负责,各处室负责人对本处室工作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了行评代表联系制度、财政监督员联络制度、行评联络员报告制度。明确了行评工作纪律,将行评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内容,将单位的满意程度和单位在行评工作中的表现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在评议中失职或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按纪律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年终考核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对问题严重的,除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外,还要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二、广泛宣传,营造气氛

一是搞好网络宣传工作。在互联网上开辟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专栏,积极宣传财政部门的职能、财政政策和财政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公布了“武汉市财政局承诺书”,做出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认真履行财政职能、大力支持经济发展,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严格自律、廉洁理财”四项公开承诺;并就有关单位和市民提出的财政政策和工作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办理和答复。

二是搞好简报、信息宣传工作。通过简报和财政信息等形式,宣传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阶段工作的重点。制发了10期工作简报,编印了《市财政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简介》,介绍我局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工作,宣传我局及全市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有关情况。

三是搞好上门宣传工作。向对口服务单位、基层单位和“行评代表”解释财政工作及有关政策,认真解答他们提出的有关问题,向他们汇报宣传财政部门的职能、主要工作情况、财政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介绍财政部门开展行评工作的思路、方案、做法,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

四是做好媒体宣传工作。参加了市纠风办和武汉人民广播电台、武汉电视台、长江日报组织的“行风连线”直播节目,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福来同志认真介绍了财政的基本职能、财政收支管理和市财政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就群众提出的社会保障、教师生活待遇、学校收费等方面的财政政策问题,进行了解答,并在事后组织人员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落实,增强了社会对财政工作和我局政风行风建设情况的了解。

三、广开言路,征求意见

为切实找准财政工作和政风行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局采取多种形式,走出去、请进来,敞开大门,广泛征求意见。

一是发放问卷调查表,先后向市、区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区群众组织发放调查表1000份,回收612份,征求到工作作风、财政管理、财政改革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44条。

二是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我局先后邀请各区财政局、预算部门单位、基层单位、企业工作人员召开了七个座谈会,征求他们对财政工作和我局工作作风方面的意见,将各方面提出的问题梳理成“深化财源建设、落实财政政策、推进财政改革、改进工作作风”等九个方面63条意见,并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处室和单位。

三是广泛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从5月18日到26日,四名局领导带领四个调研小组和有关处室,连续深入全市13个区、2个开发区和有关预算部门单位、基层单位、企业和社区,就财政业务工作情况、工作作风情况、廉洁自律情况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开展调研,先后走访了170多家单位,听取他们对我局政风行风建设、财政改革与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设立意见信箱和专线电话征求意见。在互联网上公布电子邮箱,公开了专线电话,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五是主动征求市纠风办和行评代表的意见。及时向市纠风办和“行评工作组”汇报情况,征求他们对我局财政业务工作和行评工作的意见,请行评代表在我局召开了两次征求意见座谈会。同时,局领导带队,各处室(单位)对口负责,先后走访了45位行评代表,给他们送上《致全市行评代表的一封公开信》及有关资料,介绍我局的有关情况,及时了解他们搜集和掌握的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与财政部门作风方面的意见,听取他们对我局政风行风建设工作的看法和意见。

四、强化措施,自查自纠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一是下发了《关于在全局开展自查自纠的通知》,对自查自纠工作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各单位和全体干部职工对照行评工作六个方面的内容,开展“五讲五看五纠”活动,即:讲作风看廉洁诚信,纠正深入基层不够、工作作风漂浮、怕苦怕累、以权谋私和“吃、拿、卡、要、报”等行为;讲学习看观念转变,纠正不讲学习、群众观念淡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讲纪律看依法行政,纠正组织纪律观念淡薄、遵守规章制度意识不强、自我约束不力、自由散漫、漠视组织、无纪律和执法不到位、工作方法简单、依法行政不够等问题;讲服务看行政效能,纠正办事拖拉、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现象;讲团结看合作共事,纠正部门之间工作不协调、扯皮推诿等现象。通过“查、看、纠”活动,全面改进财政部门工作作风。

二是各处室(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了内部排查和自我检查。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查找出来的问题和征求意见时反映上来的问题,各处室(单位)进行了内部排查,从局领导到普通职工,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自我检查,进一步找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税处通过自我检查,查出了对区财政业务指导不够、政策宣传形式单一和覆盖面不够广的问题。人事教育处对服务宗旨、服务态度、执法行为、工作纪律、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自我检查,查找出了与区财政局人事部门工作联系不够、对区财政部门人事干部培训抓得较少、调查研究工作不扎实等三个方面的问题。综合处在自我排查中发现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方法和态度有待进一步改善、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三个方面的问题。预外办重点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查出了非税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银行拒收政府非税收入、部分单位对账难、罚没物资监管不力等5个方面的问题。

局行评办和有关综合处室组织人员对18个处室(单位)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情况进行了一次电话暗访,发现少数干部存在不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服务态度生硬、咨询解答不够耐心等5个方面的问题。

通过征求意见和自查自纠,全局共征集意见和查出问题264条。在归纳整理、剔除重复问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已经整改和边查边改已经解决的问题后,需要整改的主要有思想观念、依法行政、财源建设、财政支出、财政监督管理、工作作风和廉政建设7个方面37个问题。

三是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整改。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提高工作,对于能够解决的问题,明确责任处室和责任人,迅速加以解决。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对预算部门单位提出的操作系统速度慢、审核程序繁琐的问题,国库处和收付中心根据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要求和方便预算部门的原则,采取措施,简化审核程序,制定了改进和完善操作系统的具体方案,并积极组织整改。

对于因客观原因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组织人员进行认真调研,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针对区乡财政困难问题,预算处牵头、有关单位参加组织开展了调研活动,深入远城区和部分乡镇,调查区乡财政困难真实情况,分析区乡财政困难的具体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思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五、市区联动,相互促进

全市财政部门实行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推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向前发展。

一是局领导向区财政部门宣传强调做好行评工作的重要性。四名局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各区财政部门,开展调研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向他们宣传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重要意义。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福来同志在13个区、2个开发区财政局调研时强调: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是实践“*”重要思想,加强对财政部门民主监督的重大举措,是纠正部门不正之风,加强财政部门工作作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保证。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为契机,认真查找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推进财政部门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在行评工作中,市区要上下联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实实在在找问题,认认真真搞整改,联手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共同把行评工作做好,以此推动财政工作的向前发展。

二是加强对区财政部门的工作指导。在全市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大会和《武汉市财政局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中,我们对各区财政局如何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等问题,作了具体要求和说明,要求各区财政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一级抓一级,务求抓出实效。

三是各区财政局结合本区工作实际,扎实推进行评工作。各区在全面动员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要求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阶段的各项工作。洪山区财政局在行评工作中坚持“四个服务”,坚持服务于经济、服务于企业、服务于部门、服务于群众,通过采取上门征求意见、发放征求意见表、自查等方式,查找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江夏区财政局建立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宣传动员、社会监督、纪律规定等五项机制,做到六个结合,坚持行风评议工作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与财政收支管理相结合、与推进财源建设相结合、与推进财政四项改革相结合、与规范财政管理相结合、与加强财政队伍相结合,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找准了努力方向,推进了政风行风建设,促进了财政改革与发展。硚口区财政局以行评工作为契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公仆意识,增强服务观念,提高了服务水平,改善了财政部门的工作形象。

四是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市、区财政部门加强行评工作和财政业务工作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传递行评工作文件、简报和宣传材料,相互通报行评工作中好的作法与经验,局“行评办”将各区好的做法与经验加以整理和归纳,编发简报,并在互联网上,在全市推广,促进财政部门行评工作的良性互动。

六、转变作风,促进工作

通过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阶段两个多月的工作,我局政风行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财政业务工作有了新发展。

一是弄清了存在的问题,找准了努力方向。在这一阶段,我局将查找问题作为行评工作重点来抓,从局领导到普通干部职工,都积极主动地进行征求意见和查找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听取服务对象、基层单位和社会对财政部门及财政工作的意见。总体看,征求的意见和查找的问题比较实际,符合财政部门的具体情况与特点,归纳整理出来的7个方面37个问题,广大干部职工都认同且虚心接受,这为全面推进行评工作,切实搞好整改提高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是反复研究问题,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局党组高度重视自查自纠工作,多次召开局党组会和局务会,对于征集意见和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反复研究,逐条分析情况,查找原因,并分解到各处室(单位)进行反复核实。反复研究整改方案和措施,明确了整改责任,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较具体的整改实施方案,将每一个问题都细化到处、室(单位)和责任人,明确了整改的具体措施和整改时限,要求各处室(单位)按要求抓好落实。

三是进行边查边改,政风行风有了新的起色。通过前一阶段的工作,广大干部职工对行评工作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工作热情和政风行风建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了边查边改,强化了“首问负责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基本消除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收费票据中心针对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求每一位干部职工切实改进作风,服务要做到“进门有迎声,咨询有答声,出门有送声”,并延长了供票服务时间,确保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和各区财政票据供应。有关处室和单位干部还主动上门为对口单位服务,解决预算部门、单位的难题。行政政法处组织人员,配合市公安局有关干部先后下到黄陂、新洲、江夏、蔡甸四个远城区,跟踪省下达转移支付资金的落实情况;教科文处组织人员到东西湖等区检查今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的“村村通”项目的进度情况;农业处多次主动上门与农业局有关处室研究支农支出规范管理办法;社保处深入农村了解情况,落实今年“农村家园行动计划”的各项任务。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省财政厅和市纠风办关于行评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抓好财政宣传工作,恰如其分地向社会各界宣传财政部门和财政工作,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财政工作的支持和理解;进一步完善整改方案和措施,切实解决工作作风和财政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行风建设为“抓手”,研究建立财政工作和内部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全市财政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