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讲话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讲话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市*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四化”发展理念,围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的主题,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兴市、产业强市战略,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超额完成年初预算,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改革深入推进,财政支持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

*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236.97亿元,增长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6.3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6.4%,比上年可比增长(下同)17.1%。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8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6.7%,增长18.6%。全市财政支出完成134.65亿元,增长31.8%。

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工商税收635684万元,完成预算的110.4%,增长22.1%。

——耕地占用税、契税65993万元,完成预算的103.4%,增长17.6%。

——基金收入104269万元,完成预算的103.9%。

全市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基本建设支出36469万元,剔除中、省预算内基建专款改列省级支出等不可比因素后,增长9%。

——企业挖潜改造支出50358万元,剔除拨付市工业资产经营公司资本金等不可比因素后,增长28.7%。

——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支出13638万元,剔除上年支出中专项用于科研杰出贡献奖励等一次性支出后,增长11.9%。

——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65956万元,增长44.2%,主要是增加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都市农业建设支出。

——城市维护建设支出280894万元,增长61%,主要是上年项目结转支出较多。

——教育支出191090万元,增长35.5%,主要是增加了农村学生“两免一补”资金。

——卫生支出57582万元,剔除上年行政事业单位离休人员医疗费超支一次性补助支出后,增长24.8%。

——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24554万元,剔除上年支出中的数字电视和古遗址大会等一次性支出后,增长17.3%。

——社会保障支出63525万元,增长28.9%。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94926万元,增长24.8%。

——行政和公检法支出255419万元,增长15.9%。

*年,市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7.02亿元,完成预算的106.3%,增长1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82亿元,完成预算的107.4%,增长18.3%。市级财政支出77.97亿元,增长35.6%。

市级地方财政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工商税收264789万元,完成预算的114.7%,增长24.4%。

——契税18646万元,完成预算的104.9%,增长23.7%。

——国有资产经营收益378万元,未能完成预算。主要是市天然气总公司等单位国有产权转让后,收益实现及划款手续尚在办理之中,尚未形成即期收入。

——行政性收费46643万元,完成预算的108.5%,增长15.8%。

——罚没收入23625万元,完成预算的107.5%,增长16.6%。

——教育费附加收入5954万元,完成预算的94.5%,增长13.2%,主要是东航西北分公司等企业在转为外资后,按政策免征了教育费附加。

——排污费收入4499万元,完成预算的102.3%,剔除上年清理收入等一次性收入后,增长6%。

——其它收入13622万元,完成预算的128.5%,剔除上年户外广告等一次性收入后,增长33.9%。

——基金收入92058万元,完成预算的101.9%,增长3%,主要是受土地调控政策滞后影响,国土出让收入下降。

市级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

——基本建设支出35280万元,剔除中、省预算内基建专款改列省级支出等不可比因素后,增长11.7%。

——企业挖潜改造支出48778万元,剔除拨付工业资产经营公司国家资本金等不可比因素后,增长27.9%。

——科学事业费和科技三项费支出9501万元,剔除上年支出中专项用于科研杰出贡献奖励等一次性支出后,增长9.5%,增幅较低,主要是一些项目安排较晚,结转下年支出。

——农、林、水利和气象支出45444万元,增长59.6%,主要是增加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都市农业建设支出。

——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支出17322万元,增长12.6%。

——城市维护建设支出225612万元,增长66.2%,主要是上年项目结转支出较多。

——环保和水资源支出2699万元,增长2.3倍。

——教育支出34543万元,增长19.2%。

——卫生支出25525万元,剔除市级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经费改列区县支出以及上年行政事业单位离休人员医疗费超支补助等一次性支出因素后,增长11.4%。

——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2062万元,剔除上年支出中的数字电视和古遗址大会等一次性支出后,增长13%。

——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79106万元,增长36.3%,主要是城建部门事业费支出改列本科目。

——社会保障支出39675万元,增长30.4%。

——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29520万元,增长13%。

——行政和公检法支出117128万元,增长17.2%。

——政策性补贴支出15376万元,增长3.9倍,主要是落实成品油价格补贴政策增支。

——其他支出42119万元,剔除拨付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资本金后,增长31.9%。

由于*年财政决算正在编审之中,预算执行结果待决算编审结束并报陕西省财政厅批复后,再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过去的一年,各级财税部门主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财税改革,大力组织收入,保证重点支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财政收入增速加快,收入结构明显改善。在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各级财税部门完善税收征管体制,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税收征管服务,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与年初预算相比,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超收5.81亿元,超预算6.4个百分点;与上年完成数相比,增收12.34亿元,可比增长17.1%,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特别是税收收入,在全市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支撑下实现入库70.17亿元,增长21.7%,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2.9%,比2005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比年初预算提高了2.2个百分点。

(二)筹资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逐步增强。筹措资金1.2亿元,运用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加大投入,促进了五大主导产业发展。拨付专项资金2261万元,用于奖励招商引资战略、名牌战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投入科技创新资金1.79亿元,重点支持了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筹措并争取中、省资金6.57亿元,支持了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政策性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和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拨付建设资金4.34亿元,保证了401个文教、卫生、农林、水利和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完成财政城建投资20.79亿元,向金融机构融资52.8亿元,保证了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财政支农工作迈出新步伐。市财政支持“三农”投入完成13.01亿元,增长26.4%,主要是,筹措资金8000万元,专项用于新农村重点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补助和引导。安排资金9000万元,用于都市农业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支持了多种经营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投融资财政补助政策和财政支农投入考核办法,初步建立了多元化支农投入格局。安排补助资金50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新修和改造农村公路187公里。投入资金7524万元,用于“大绿工程”建设,支持了生态环境改善和防灾减灾。拨付资金3462万元,用于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和贫困户搬迁。捆绑“以工代赈”、“甘露工程”、“人饮解困”和“防氟改水”等项目资金,支持农村小城镇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等补贴资金9300万元,比上年增加3222万元,全市10个县区、152个乡镇、2956个行政村、近90万种粮农户受益。发放农村低保金1899万元,保证了16.4万农村低保对象按时领取保障金。

(四)加大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切实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一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安排城乡困难群体救助资金7614万元,保证了我市帮扶困难群体八项政策的落实。拨付资金8770万元,基本完成了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拨付失业保险金2亿元,保证了46769名失业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失业保险金。发放城市低保金1.75亿元,保证了16.2万城市低保户的基本生活需要。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和再就业资金3354万元,扶持了1146名下岗职工开展创业自救,帮助30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拨付资金4541万元,解决了部分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的生活困难。二是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拨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和“两免一补”资金17246万元,全市64万农村学生受益。拨付资金6251万元,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山区学校定点建设以及消化中小学危房改造欠账。筹措资金470万元,解决了2700名农村特困群体子女入学困难,缓解了困难群众子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三是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安排资金6173万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户县、临潼、长安、高陵四区县约176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农业人口的89%。落实引导资金1017万元,用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治。发放救助金549万元,主要用于城六区城市医疗救助试点,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四是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完成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24554万元,重点支持了文化

体制改革、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村镇文化室建设和全民健身广场建设,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体生活。

(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实施激励政策,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完善与收入增幅挂钩的困难县补贴政策,落实市对困难区县收入增长激励机制。提高村级补助标准,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落实“三奖一补”、“两保两挂”、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及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政策,下达各类转移支付补助和奖补资金8.14亿元,所有困难区县在实现当年工资按时发放的同时,提前8个月完成了历史陈欠工资消化任务,困难区县人均财力由上年的1.96万元提高到2.44万元,增长24.5%。

(六)财政改革步伐加快,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启动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完成了预算科目调整、新旧数据转换等各项工作,为*年使用新科目编制预算奠定了坚实基础。部门预算改革推广到全市13个区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顺利推进,支付范围由去年的27家扩大到162家。制定了全市发电企业发电环节增值税分配体制、地税稽查收入入库办法、管户移交划转和财政利益调整办法(试行),完善了连锁经营企业及共建园区税收调库办法。财政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完成了科技三项费、旅游宣传促销经费、农村广厦工程专项经费、大绿工程经费等七个专项支出的绩效评价分析,提出了改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具体措施。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成功实现了市与区县财政网络连接,为财政改革提供了技术保障。在高陵县开展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扩大试点积累了经验。

(七)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依法理财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了452个单位的收费项目和财政票据年审,对26个单位的过渡户进行了清理撤并。完成了区县救灾救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卫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资金的专项检查,对城六区契税收入、市级禽流感防治、科技三项费和市基投公司利用政府信用贷款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在全市200个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会计法》执法检查。政府采购领域反商业贿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进一步促进了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全年政府采购金额达到5.39亿元,节约率8.6%。完成财政投资评审项目87个,审定额24.96亿元,审减2.65亿元,审减率为9.6%。

*年,我市财政预算和财政工作在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同时,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支撑财政收入增长的骨干企业偏少,财政增收主要来自于房地产业、建筑业等一次性税收,财政持续增收基础尚不牢靠。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收入较快增长所增加的财力远不能满足支出增长需求。三是财政资金紧张与铺张浪费现象同时存在,财政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部分县乡财政仍很困难,乡村债务特别是基层“两政一教”债务负担较重,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