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探索

摘要:心理健康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职业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解析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提出了适应职业院校特点的心理健康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法。同时在总结过往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资源—健全评价机制—拓展实践平台”的实践路径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思政体系。

关键词:心理健康;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育心育德;协同育人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明确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推动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对《指导纲要》的落实,也是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的必然之举。

1心理健康课实现课程思政的内涵

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并强调“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立德树人的核心是立德,即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积极的引导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而树人是目的,是要通过适当的教育塑造人的优良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包括健全完善的人格、理性平和的心态、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等,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根据发展需求进行自我调整,进而促进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

2心理健康课课程思政的核心问题

2.1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已经明确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对病理性人格特质的研究和探索,而忽视了对积极人格的培养和发展。中国文化中早就有“标本兼治、防胜于治”的优良传统,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结合现代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对于“人格匡正”的积极引导,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深化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抗压能力,促使其养成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意志品质,并有效提升其幸福感和获得感。2.2发挥协同育人的教育作用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指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途径之一,就是“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是相同的,都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各有特点,各具优势,只有协同工作才能发挥育人的最大效力,构建完善的德育系统[2]。目前,多元价值观取向正在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层面造成巨大冲击,大学生群体当中的思想观念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交互影响,也使得高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学生具备良好的自知能力和自我控制力,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又和理想与现实、社会化与发展性的问题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协同互补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合力,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2.3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心理健康课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协同育人目标达成的有力保障。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在新时期,教师不但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使命,还肩负着传播信仰,引导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心理健康教师在思想层面要提高自己的认知高度,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怀,做到人格端正、修身自律、知行合一,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和鼓舞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自身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挖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敏锐地发现学生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同时也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观引导。

2.4达成“高效、实效、长效”的育人效果

《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心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心理育人是指教育者通过对教学对象身心特点的把握,依据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心理学原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育活动,以促进教育对象积极心理品质养成、提升教育对象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心理育人要实现“高效、实效、长效”的育人效果,首先,必须要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心理育人工作纳入学校教育管理的整体规划,建立清晰的组织构架和工作层级,保障充足的相关配套资源;其次,教育活动必须尊重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规律,构建因时因地因人、点面结合、多位一体的育人格局;最后,心理育人工作要坚持多重并举的教育方法,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目标,建立面向实际、面向职场、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职业院校心理健康课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及实践

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育心育德工程实施的重要载体。目前心理健康课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程结构逻辑主线不清晰,教学方法学科特色不突出,教学资源内涵价值不丰富,评价机制德育效果不明显,服务平台难以满足差异化需求等。针对以上问题,可遵循“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资源—健全评价机制—拓展服务平台”的路径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思政体系。

3.1以“育心育德”双主线思维重塑课程架构

为充分体现“育心育德”双主线思维,系统开展心理育人工作,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实施建设了“4321”心理育人工程。在该工程体系中,心理健康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产生协同育人效应,为实现学生心理素养与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奠定了必要的心理基础。课程依据《指导纲要》修订课程标准,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设置的根本目标,以家国情怀、职业情愫为重点,结合校本特色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通过线上线下空间维度、课前课中课后时间维度、教师学生主体维度贯彻育心育德双主线。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传播传统文化价值观,树立中华文化自信,课程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为目的,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能领略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切身感受到其魅力并自觉地探索和喜爱传统文化。例如:通过故事、典故、名诗、古文等弘扬中华仁爱兼利、自强不息、修身自律、奋发有为的价值体系;通过介绍中华传统医学中身心一体观及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对人心的重视和探究,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体系中对“人心”和“人权”的重视;通过介绍古人治疗心理健康疾病的心理行为疗法,诸如情志相胜法、阴阳相胜法、移情变气法、祝由法等相关理论和技术,让学生领悟身心平衡发展的意义,学会调节情绪、缓解机体紧张的方法;通过营造氛围传播传统美学,采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制作课件并开发其他教学资源,让学生领悟中华文化之美,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并热爱自身文化;通过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广识—善思—内观—明理—笃行”5个教学环节弘扬传统教育精神;通过“一句古语、一个历史故事”增加课程的思想性;通过甄选古人对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如“中庸之道”“阴阳平衡”、张子和心理疗法等,感染、鼓舞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立文化自信。为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观教育,使课程结合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专业的特点,对接相关企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发具有电力职业特色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联合培养社会主义电力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研究专业情境中的职业心理现象及行为来确定课程体系,依据岗位特征来确定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要点,针对职场中出现的安全心理、职场效能、职场人际、职业压力应对等具体情境来确定项目化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课程结构中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分析职业岗位心理素质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模块。以高压输配电专业的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为例,由于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抗压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因此针对岗位特征,教学内容选取了安全心理、生命教育、时间管理、压力管理、团队建设等内容;在实践课堂中,通过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心理承受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掌握了职场所需的心理调适能力,而且职业心理素质明显提高。

3.2以心理学学科原理革新教学方法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遵循人发展的规律,重视人的价值,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作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强调人的幸福感、尊严感、价值感和控制感,而这些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3]。高校心理健康课的关键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课程依据积极心理学原理,结合学生发展需求进行学生心理素质(能力)培养模块的设计,聚焦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旨在培养热爱生命、人格健全、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培养适应力强、人际关系和谐,能够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人,培养具有良好意志品质、拥有理性平和心态、能够自我管理和调控的人。课程围绕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展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开发出“和谐关系—平和心态—健全人格”三大模块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运用心理学科学性、实践性的原理,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综合运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咨询技术、心理动力学观点及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学原理,设计心理健康课程的各个环节,包括主题确定、单元设计、团体构成、实施程序、活动形式、互动策略等。案例分析、心理测评、项目化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实际运用心理知识为自己和他人服务的能力。为实现隐性教育的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课程运用信息加工心理学原理,以“激活认知体系—重组认知结构—促进技能迁移应用”为主轴线,以“知识储备—能力展示—巩固迁移”为目标,设计课前、课中、课后3个教学环节。通过探究式的项目化教学活动及翻转课堂的形式,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及微课、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自发主动地建构价值观体系,实现学生从思想认同到行为的转变。

3.3以思政元素重构课程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而需要具备的所有要素的总和。为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课程应深挖思政元素,并结合学科知识特点从教学材料、教学环境2个方面入手进行资源的重构。在教学材料的开发上,课程应综合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培养两大角度,对当下热点性事件进行收集整理,深入分析社会事件中的心理因素,并对学生做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同时,课程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时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形式和内容,在教材、课件、案例及影像图像资料中嵌入思政素材,同时通过活页教材、在线课程、在线互动平台的开发运用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实现学生价值观内化的自我教育。为给学生内化价值观、信念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课程着力提升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内涵,通过开发1个课程学习平台(在线课程平台),开放2个线上交流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QQ互动平台),搭建1个网络实践活动平台(朋辈心理健康互助平台),来实现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有效衔接,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践行者—传播者。

3.4以价值引领重建课程评价体系

为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评价机制上,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课程的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学分制”。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过程化考核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4];通过阶段性心理测评和学生实践报告等考查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的提升状况;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纳入整体评价体系,以考评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化,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心理育人评价诊改机制见图1。为使学生意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实现自觉健康发展,课程将学生的价值观、归因方式、人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团队意识、情绪调适能力等都归入统一考评体系,实现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课程同时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身需求与国家、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积极情感和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到价值观的转化,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在育人成效上,制订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变化的重要指标,做好学生思想动态的跟踪及阶段性调查,及时反馈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和发展状况,为德育工作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同时通过学生学习效果阶段性评估、企业人才长效反馈机制等质量监控手段来评估课程目标是否合理,课程体系是否切合课程目标,以持续更新和优化培养体系,进而不断提高育人效能。3.5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完善课程实践平台为促使学生有效转变行为,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课程采用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的形式开展。课程依托素质学分系统和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打造的课程实践平台,紧扣课程标准,拓展课程内涵,真正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依托学校素质学分系统,以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和卓越6个维度[5]作为素质培养关键点,系统开展课程实践活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学生依据理论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在素质学分系统上自主设计、申报、参与、评估实践活动,获得相应学分,这样能打破传统课程主客体及教育空间的局限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功能[6],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依托多方联动的组织结构搭建朋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平台,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通过线上线下的交流,参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公益等各类型活动,教育的方式、时间和地点都更为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与朋辈进行实时交流,在解决自身困惑的同时帮助他人,打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和教育空间的局限性。

4展望

打造职业院校心理健康课的课程思政体系,要充分考虑育人体系的顶层设计,达成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机制健全、配置标准化。在今后的课程建设探索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菜单式课程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开发相应的模块任务,打造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优化课程实践平台,深挖思政维度内涵,对学生的课程实践活动进行复盘总结,紧扣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对学生参与度高、效果良好的活动进行品牌化打造;同时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的、发展性的反馈机制,依据学生个体需求推送相应的项目和实践活动,描绘学生动态发展曲线,定期评估学生发展状况并及时予以反馈,强化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吉风雷.高职院校育心与育德工作相结合模式方法创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104-105.

[2]刘东平.“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重点维度协同育人策略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6):29-32.

[3]侯宇晨.谈课程思政: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6):71-72.

[4]李晓堂.“三核培养”理念中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素质学分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7(9):31-35.

[5]陈晓娟,任俊,马甜语.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解析[J].心理科学,2009,32(2):487-489.

[6]赵作斌.素质学分制———大学生评价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8(20):27-29.

作者:向晓蜜 单位: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