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建筑论文

现代建筑论文范文精选

现代建筑论文

现代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现代建筑应该说是基于传统形式的变形或者说更新,其必然的效果就是建筑中蕴涵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大多数现代建筑却不是这样,他们抛弃了以往的旧的文化基础而采用新的世界上的潮流来构件建筑本身,这样做产生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世界文化的一体化,没有自己千年的文化积累和创造价值,我们传统所必需的东西没有被保留下来。所以,面对这种现象充斥的社会环境以及建筑学界我们应该找到一务正确的路,应该从前人的经验中学到很多有助于现代建筑的东西。中国的现代建筑中大多数都是前一种多元文化的产物,但不乏有一些还是有很多精彩的部分是吸取中国古建筑精华内容而产生的形式,它们就分别体现在建筑的外观、造型以及空间、规划等方面。

中国的建筑,特别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大土壤中生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国古代人们思维方式多数受到了《易经》的影响,认为将任何事情放在易学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可以发现它规律性的东西。在建筑上,也是这样。比如说,中国古代建筑为何喜用木构而不用石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是种社会文化现象。“金、木、水、火、土”,“木”象征春天、绿色、生命,用于给生者建造房屋;而“土”即是砖、石,“此生归无,可再生”,多用于为死者修建陵墓、,墓室。八卦、阴阳五行、风水等对中国古代建筑都有诸多影响。于是,中国古代建筑有着明显的容“易”性。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在整体上来看有多种分法,我们首先来看看它的构造。

木结构为其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原因我们己经在上面谈到了,但是只是从一般的风水角度来看的,古代建筑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其主要是为了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这是建筑材料。其次是建筑结构形式。斗拱结构形式是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点,那就是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的任何一种用途的建筑都是由若千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

在中国前年的文化积累当中对建筑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首先,真正的建筑学理论是不存在的。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是近代的事情。指导建筑发展的是抽象的哲学理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政治制度。这和现代的建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古代,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

寻求现代建筑中的“古典”

大多数人认为传统己经过去了,现代的东西里面几乎没有传统的元素了。要是这样想就错了。由于封建制度统治了人们上千年的时间,所以中国古代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没有太大改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不可能有太大改变。所以有人评价中国古代建筑千年一律、千篇一律。但是我们要注意,在评价古代的遗存时,不应该简单绝对的褒或贬。它们是历经几千几百年发展而形成的,要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判。由于看待的角度不同,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延续久远,生命力极强。

正是因为封建制度长久统治人们的思想,那种固定的、保守的建筑形式才得以保存下来。那么,现代建筑中对“古典”的体现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现代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我国建筑管理处在一个无规则、无限制的状态,建筑管理机构杂乱、管理人员不具备责任感、建筑的质量不达标等都会导致重复建设,浪费社会资源,给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工程质量不达标

技术的好坏决定工程质量的好坏,好的技术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的质量,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投资,所使用的施工设备比较落后,这也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如果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规定,例如钢筋的质量低、混凝土的标号低等,虽然可以节约开支,但是会降低建筑的质量。

1.2缺乏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建筑管理上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管理制度的缺乏,健全建筑管理工作需要有相关的项目管理机构,针对不同领域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管理,推进建筑管理工作的运作。虽然我国已经在建筑管理上进行了改进,但是仍然会发生安全事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管理工作没做到位。大多数的施工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化的训练,很多人都不具备安全意识,建筑企业为了降低费用,减少了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的安全性。

2实施现代建筑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建筑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筑的管理工作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建筑业在资源配置中一定要起到确定、优化、成型的枢纽作用,建筑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贡献,目前,建筑业已经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建筑行业主要就是和投资建设相互配合,最终完成国家规定的建筑任务,建筑业只是一种配属队伍。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到完善,建筑业已经改变了原有的特性,不再属于政府或者某个行业,而是利用自身具有的专业技术、管理方式和投资商之间建立的一种伙伴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业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工程造价,并减少了投资周期。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众所周知,建筑业就是把固定资产转变为生产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建筑业在服务业、制造业、资本领域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参与能力,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好方式,是市场经济追求的目标。建筑业是整合资源并形成生产能力的关键,建筑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关系着我国人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3现代建筑管理策略

3.1现代建筑管理所遵循的经济性原则

要把减少能源作为现代建筑管理的根本,把降低成本作为现代建筑管理的目标。控制材料和设备的成本,对材料采购的价格进行控制,建立团队,进行材料的投标工作,寻找到适合的材料提供商,尽量把服务工作交给提供商,从而达到从材料上降低成本的目的,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在运输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对工程所需要的材料进行分析,合理地购进材料,不仅可以很好地对材料进行管理和使用,还可以对资金和资源进行调配,有利于减少浪费。改变传统的用人理念,建立一支高效率的队伍,不同的部门分配不同的管理人员,对部门内的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项目部的组建,也要进行相关人员的配置,降低人员的使用,从人力资源分配上降低成本。企业的操作人员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人工成本。既要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专业化队伍,还要具备专业的素质,这样才能满足质量和施工进度的要求,最终创造出最大的利益。专业队伍的人员选择要由工程的责任人和总施工管理部门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后,要合理分配办公用品,提高工作效率。

3.2提高现代建筑管理的科技水平

在进行现代化建筑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现代化建筑管理的科技水平,加强科技创新的能力,从而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目标。现代建筑管理工作不是单向性的,其贯穿整个建筑工作的全过程。要做好现代建筑管理工作,必须把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结合,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现代建筑的管理工作需要有高质量的施工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合理的利用计算机是协助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现在网络技术十分发达,在进行现代化建筑管理工作的时候,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全面的现代建筑管理。

3.3对施工所需的材料进行控制

建筑企业要对市场的行情进行密切的关注,从多地进行调研,用不同的方法了解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价格,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选取质量好、信誉高并且具有品牌效应的供应商。选取材料的技术人员应该十分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能,检查设备和材料的外观、结构、质地、规格和型号和说明书是否统一,带回施工场地后不可以直接用于施工,要由材料和设备的保管人员对其进行具有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检测,经过检测没有问题后方可用于施工。随时掌握市场行情的变化,满足建筑工程对材料和设备的要求。

3.4加强对施工阶段的控制

实施建设项目就是把原材料、设备和半成品等按照设计图纸变成实体的过程,是建设项目实现应用价值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所投入的资金是最集中的。现代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影响因素多、价格波动大的特点,所以企业要重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严格把握和参与设计的变更及方案的调整,避免出现预算超出过多的现象。工程建设项目要做好工程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工作,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尽量把设计变更控制在施工前,降低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变更建筑设计时,要有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一起参加,通过比较分析后,确定变更方案,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确定所用材料的价格和材料的用量。要想控制工程的造价,首先要进行材料控制,对于一个工程来说,材料费占工程造价的比例较大。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根据设计中规定控制材料用量,确定材料的价格,从而控制工程的造价。施工所需材料的供应渠道很多,材料的种类也很复杂,因此材料采购员和工程造价员要关注材料市场的行情,跟随工程的进度深入现场和市场,随时掌握材料信息和工程进度,对采购进行合理的调整,减少材料和设备成本。在工程造价结算时,为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依据。企业要提高控制造价的意识,分解承包风险。建筑工程施工周期比较长,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而且还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使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投标时的情况有所不同,因此一定要做好工程计量、现场签证、工程索赔、造价控制和支付工程进度款的工作。

3.5进行建筑管理工作的创新

要根据以上几点进行现代建筑的管理工作,还要对其进行创新。首先要创新管理内容,管理内容要符合现代化建筑企业所需要的管理制度,内容不可太过单一,要创建多元化的管理内容,对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行严格的要求,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活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要建立一个健全、高素质、高技术的管理队伍,有效提升企业的硬件实力,改变陈旧的建设理念,运用现代化的科技进行企业的管理工作,将企业中的各部门结合到一起,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结语

现代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1可变性

要想达到办公室的高效能要求,就需要进行简单经济的装修,还要适应短时间的更改装修。因为技术的创新需要,经营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变化或者职员变动等原因,大多建筑需要进行更新改造。不管要怎么弄,办公场地的基础设施、内部的系统或家具等都要进行升级或更新换代。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如电讯、照明及计算机等领域都非常出色,应加强应用这些涌现的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给更多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集成性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在考虑所有相关因素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设计构思,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要充分考虑这些建筑物的建设用途和以后长期的维护方法。只有充分考虑建筑的用途,才能形成出完善的建筑设计,它可以保证建筑的完整和维护方法的有效进行。整个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都需要在建筑师、工程师和委托人共同合作下开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办公建筑的效率和功能。

二现代办公建筑设计的趋势

1生态办公建筑

现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尤其在建筑方面,能较好地对生态环境问题做出回应的建筑都被称为生态建筑,也可以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办公,指的是在较为舒适健康的环境下进行办公,这样能够有更高的效率。在这种办公环境下,呼吸高质量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各项资源也能得到高效的利用,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办公楼内部布置餐饮吧、观景台、半开放式茶座等休闲交流场所,还可以在写字楼内建设绿地或者花园等,这样能使人、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间形成良好的亲密接触系统,打造生态化办公环境。现在我国的办公环境生态化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未真正达到办公生态化。在整栋的办公楼内部进行改进时,可采用相关措施来达到生态化办公,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进行对比,模拟出环境,并实现生态办公,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还能提高经济效率。可以运用呼吸式幕墙来改变人工环境,创造对流空间进行通风换气,人就好像回到大自然,这可以改变以往写字楼的封闭性,解决办公楼通风和换气差的缺点和浪费能源的问题。其次要在室内创造室外的环境,可以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和阳光引入室内,从而使人感觉好像在室外享受大自然。最后,选取的建筑材料都要是自然生态的,使其达到一种接近大自然的效果,为办公的人们提供一个闹中取静的生态环境。

2智能生态办公建筑

智能生态办公建筑是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创造良好的生态办公楼建筑。现在看来,生态化智能建筑技术水平在不断上升,智能办公建筑是一个高效率的安全保障系统、能源系统、高效率的信息通讯系统,是综合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目前,我国的生态智能建筑还存在一定缺陷,其过分强调电子技术自身,或者只是引进室内绿化就称为生态建筑。全球的生态保护问题体现在真正实现生态智能办公建筑,只有通过对大面积建筑进行节能化控制,才能达到理想的节能减排效果,同时,还能提高室内的办公舒适度以及企业市场竞争力。在国际上,智能生态建筑的发展有两大趋势:第一是运用一切技术,通过各种措施,达到低能消耗的效果,减少环境污染,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第二是在研究人体学和热功能环境的基础上,根据人体对环境生理和心理的反映,创造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提高办公效率。

3办公建筑的改造

旧建筑的改造设计,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人民对能源节约理念和行动日渐重视,要求建筑师们积极提高效率,运用好旧的建筑物,尤其要注意传统的规模大的办公建筑,做到真正地为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需求服务,使旧建筑被合理开发利用,使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三结语

现代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园林建筑传统现代

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正确对待传统建筑文化,对于促进文化现代化,弘扬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传统文化与建筑

1.1传统文化的本质

1.1.1“传统”的基本内涵及现代涵义

“传统”到底是什么?有的说是形成传统的动力;有的说是已经形成的文化遗产或文化。具有民族生活情感的相互关系,同时在民众中不断流传、继承下来是否就是传统?丹下健三先生有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就音乐而言,可以分成演奏者、作曲家及听众三个部分,当然作曲家肯定是本质的创造者,把音乐加以流传的是演奏家,而去欣赏这些曲子的则是一般的人们”。“在音乐上把传统加以继承的母体,是演奏家的重复,而存在于民众之中。亦即在音乐的传统和创造这个历史环节上,是作曲家———民众———作曲家这样一种关系,而演奏家的重复是与本质无关的”

传统的现代涵义,可以认为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的,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尽管传统的定义存在着种种不同,但关于传统的基本内涵,并无大的分歧:其一,一般是指贯通古今以至未来的某种流变着的,根本性的东西;其二,是经历史沿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思想、心态、道德、风俗、宗教、艺术、制度等“遣传因子”;其三,各地区、各民族所创造的传统,具有各不相同的形式和状态。

1.1.2在建筑领域,传统的表象直接体现为历史上的建筑形式

在建筑领域,传统的表象直接体现为历史上的建筑形式,它同一个民族过去的生活方式,建造手段以及社会对建筑的各种需求有关。例如西方古代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后期的古典柱式形式,

中世纪高耸的尖券等.已往年代的作品和民族记忆中把习惯的形式美法则保存了下来,使它们具有直接体现历史文化含意的形象价值。建筑传统更深刻的内涵在于作者历史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积淀。

因此,“传统”作为一个系统的核心和区分评价尺度就是价值观念系统,即客观事物及其属性和主体需要的某种肯定和否定的关系结构,它对整个传统系统起着调控、制约的作用。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言,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由它的精神本性所决定的,它的精神本性是由该民族的境况所造成的,而它的境况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和它的生产关系所制约的。

1.1文化与建筑

1.2.1建筑文化的特性

文化是人类在寻求理解生存方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所在,它有着整体的、开放的、发展的特性,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惯性和积淀性。由于地域、语言、人种等不同,各种文化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本质上讲,各种文化之间不存在优劣、高下之分,但由于时代不同,又存在先进和落后。建筑活动是人类征服自然为谋求生存的活动,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建筑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民族性、时代性、物质性和精神性等特性。

1.2.2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比较

有什么样的文化土壤与氛围,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文化,建筑与文化互为同构关系。在人类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由于源头与走向不同形成了印度、中国(华夏)、阿拉伯、古希腊、古罗马等文化体系。这些文化体系相互独立且自成体系,与之相应的建筑又各具特色,反映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中国古代建筑较之西方古典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应从民族文化背景和深层次中寻找答案。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借助于古典文化来反对封建文化和建立自己的新文化,这个运动的思想基础就是“人文主义”,提倡资产阶级的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文艺复兴建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建筑风格是讲究理性、统一与并富有条理性。文艺复兴建筑的著名实例有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维琴察的文艺复兴后期大师帕拉第奥的代表作圆厅别墅,总体特征是平面方正对称、规整、讲究条理。而中国传统建筑如城市、宫殿、寺庙、宅第等,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伦理道德和封建等级制度,例如北京故宫其平面中轴对称、纵深布局,在建筑形体尺度的对比中、屋顶的不同等级和台基尺度的变化中,创造了高低错落、起伏开阔的群体空间,深刻地表达了王权至上的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封建文化的烙印。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其隐藏在建筑表相之后的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何等深远。

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交往日益增多,不同类型的文化也在发展中相互渗透、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同文化之间有互补性,中国文化可以补偿西方文化之不足,克服它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但同样,需要吸取西方文化的精髓,增加它的科学性,建筑文化亦然。我们必须弘扬理性精神,敢于冲击传统观念,在否定中前进,创造具有鲜明时代性的民族建筑文化。

2传统建筑文化

2.1传统建筑文化

2.1.1传统建筑文化的性质

什么是传统建筑文化?怎样对待传统建筑文化?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一维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段的话,那么,传统建筑文化则是人们在过去生产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建筑文化。传统一词,是指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由上代传交给下代。因此,传统,具有以下性质:

1.普遍性。它必须是一个民族所共有的,而不仅属于少数人。

2.传承性。它必须是代代相传的,而非由少数人杜撰出来,它的来源虽未必与民族同时发生,但至少有了相当的时间,使大家对它的起源已很模糊。

3.演进性,也叫进化性。有两方面的原因使传统不断进化,一是由于传统代代相传,必然要经过各个时代的调整选择,与新时代要求一致的传统得到发扬。二是各个时代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尽管传统的保守性,它对外来文化容易采取排斥态度,但在与外来文化的长期接触中,其中有益于传统的那部分外来先进文化,或迟或早会不断被吸收、融合,从而包容在传统中,这也是传统不断演进的重要原因。

4.不成文性。它必须是一个民族的大多数人自觉或不自觉接受的东西,它无法列成具体的条款,勒令大家遵从;它永远隐在文化实体内容的后面,形成一种不易言喻的气质;可以拿文化现象作比喻,却难于给传统下具体的定义。

2.1.2传统建筑文化的特性

作为传统建筑文化,它既然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份,那么,它必然具有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和连续性等特性。不言而喻,传统建筑文化,也必然具有传统的上述特性。我们阐明了这些看法,如何正确对待传统建筑文化自然也就十分清楚了。

正因为传统建筑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发展的连续性、传承性和演进性等特性,所以它必然有许多具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继承。比如,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园林,不仅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而且其中反映“顺应自然”、“珍惜生态”,“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手法和形式,确实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符合自然的设计理念与现代艺术理论是不谋而合的。就是与大家族制度、家长制度和传统

的伦理观念紧密联系的四合院也不能全盘否定,它不仅提供了在闹市中知识分子所迫切需要的幻想空间,而且有利于住在其间的各阶层居民的交往,使“人际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房屋建筑上得到最好的体现,这是独门独户的小住宅根本无法达到的。至于我国各族人民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创造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中华建筑文化,如江南水乡建筑文化、岭南建筑文化、黄土高原的生土窑洞建筑文化和西南山地建筑文化,更是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珍品。因此,那种全盘否定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认为提倡继承传统就是复古,就是阻碍现代化的观点和看法是不对的。我们认为,否定传统建筑文化,不仅会造成自暴自弃的社会心理,而且也对民族的新的建筑文化的建立不利。

还应指出,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估价,国外建筑师(包括华裔外籍建筑师)比国内建筑界要高;外国人通常比中国人更喜欢中国传统建筑,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一个在世界上曾领先1000多年之久的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居然没有什么精华可以继承,这怎么可能呢?

也正因为传统建筑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历史的局限性,因此,适合昨天生产、生活方式的传统建筑文化,就不可能完全适合今天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了。所以宣传传统至上,只醉心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掘,而不注意向西方现代化建筑吸收营养,也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于新的建筑文化的创建无益。

那么,对待传统建筑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分析、继承、创新。分析是为了有选择的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我们主张,无论传统的建筑形式还是外国的建筑形式,都不可能毫无选择地加以套用。我们主张对传统的、外国的建筑文化,都要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出既有民族形式又有社会主义内容的建筑新文化来。当然,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一条艰难的荆棘丛生的道路,然而只有坚持在这一条道路上走下去,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建筑文化来。

2.2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困惑

早在本世纪30年代,求新派认为中国的旧式房屋不合时用,又不经济。求新派不仅强调建筑艺术的整体性,还提出了建筑形式繁简变化的“循环论”,“在现代交通发达、文化传播,国际间同一样式建筑之产生将具有必然性”。然而,传统派则是在承认传统建筑的弊病并谋求以科学的方法,现代的材料来改进之的基础上,“以科学方法,改善建筑途径,谋固有国粹之亢进”。这派建筑师强调要把中国传统样式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传统来对待:“中国皇宫式建筑,在历史上占有极高位置,此时摒弃不顾、不特无以对我历史上发明家,且舍已之长,取人之短,智者所不为也”。“我们不应极端的无意识的,一味模仿欧化,而却把自己的民族全部抹杀”。主张“中体西用”或曰“西体中用”。“我们中国今后的建筑艺术应该取西人科学的长处,再加以东方民族的精神,那么方才堪称‘有美皆务无所不臻的了’”。

70年代末、80年代初“解放思想”的讨论,夹杂着对“”的痛苦记忆和对“现代化”、“新时期”的强烈憧憬,在建筑形式上表现为一种反传统、激进求新的趋向。建筑师把建筑的形式同建筑作为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场所的功能相一致的现代主义的建筑价值取向套装在哲学范畴的框架上,把“建筑的目的性,即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当作建筑的内容。或把建筑的内在矛盾界定为建筑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对立统一作为建筑的内容,实质上把建筑的样式直接偷换成了哲学上“形式”的概念,并由此以反对“形式主义”来反对传统样式。复古主义理论的错误,首先在于它把建筑的形式和内容割裂开来,又把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各地方创造出来的各种建筑形式认为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可以任意套在任何内容上,这样,传统样式在被批判的语境中,就是传统样式=形成主义=资本主义,传统样式=形式与内容割裂=反辩证唯物主义。

另一方面,借助“新时期”、“向现代化进军”的社会精神价值取向和社会进步的乐观情绪,在唯恐被甩在世界进步和西方发达国家后面,在推行一种实用主义和别无选择的应战中,西方化/东方化被抽掉具体内容而被一种普通的,不容置疑的新/旧的判断所代替。以新/旧、古/今时间先后来代替价值判断,这是一种单线的进化模式,是西方近代科学发达后的一种技术乐观主义的反映。西方自古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乃至后现代的历史主义,建筑技术和材料、功能和经济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样式的建筑仍然受到建筑师和社会的欢迎,而现代主义倒象个借助战争、危机和技术恫吓力来截断传统之河的野蛮的异族入侵者。中国建筑的传统样式也是从秦汉的初成而经历了佛教传入,西域文化的输入等影响而延绵不息。近世西方文明的侵入所造成的经济、技术、材料、功能的大变更,是否也会是传统样式扬弃、转化的契机呢?以此为目的的民族风格的探索不应是受到鼓励?而断言传统样式产生的条件已经消失而传统必然消失,好象是一个基于“时间精神”神话的幻想和设定,难道唐诗宋词,古典音乐传下来并取得“高雅”地位,传统建筑样式不也是,或曰至少在相当一部分人心目中,是生生不息,弥古弥贵呢?

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建筑界的流行,尤其是整个西方社会的怀旧倾向和保守主义回潮,传统派在与创新派的论战中似乎占据了主动地位,尤其是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使传统派不仅获得得了与创新派“井水不犯河水”的平行发展道路,而且由于传统价值的反弹和操作的粗暴,传统样式在新建筑中,尤其在建筑艺术的主流中,几乎要占据了意识形态的霸权地位,成为大型公共建筑,重要文化建设的首选风格。

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关注和新奇的手法无疑使中国建筑界的传统派受益非浅,而其反主流的怀疑、挑战、拒绝的内涵却少有深究。这样,在“后现代主义来到中国”的移植过程中,建筑师、评论家都急于占领话语的“置高点”,没有来得及对自身现代化思维范式和现代主义历史观进行必要的审视和批判时,就把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捧上了天,欲使后现代主义成为一种风格教条,一个发展的必经阶段和一种价值评判标准。

其实,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商业文化互为因果,最有价值的成果莫过于混沌中的多元了。价值论以客体与主体意向相符合的程度来作出取舍优劣的判断,这无疑是主体性的一种解放。传统样式作为一种保证多样性的可能和选择,在更加开放与宽容的文化结构中获得了某种不可动摇的独特地位。

3建筑文化的现代性

一个建筑给人的形象感觉是通过两个层面去体现的:一个层面是建筑型体和空间虚实的变化,这很重要,是主体结构,但要创造一个感人的建筑形象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另一个层面就是建筑的二维设计,包括饰面的色彩、分格、质感等等,它们对建筑形象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只要使体型塑造细部处理结合起来,就会取得很好的视觉效果和社会效果,而无需更多额外的投资。这一点国内外有许多优秀的实例都做的很好。如巴塞罗那独户住宅砖砌建筑院墙,采用两种不同砌筑方式组合在一起产生了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建筑形式。再如,帖面砖饰面的分格及色彩的搭配,面砖横贴竖贴的配置变换,不同材质的对比等等,会使人感到丰富、自然和谐。还有玻璃幕墙的出现给建筑外墙带来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由砖木材料构成的建筑外墙的感受。其本身的构造形式不同,玻璃幕墙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在无框悬挂式玻璃幕墙中玻璃固定在一个自承重钢结构体系的钩挂体上,玻璃材质的特性及钩挂件的连接点都最大限度地展示在建筑立面上,是对现代高新技术的完美表达。超级秘书网

现代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1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则

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施工过程是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且该过程的质量形成是一个无法逆转的动态过程。因此对于项目管理者而言,应做好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应满足以下几个原则。

(1)以人为核心。人是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因此在质量控制中应以人为核心,将人作为控制的动力,采取措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监理工程师应做好建设方和施工方之间的协调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从而避免人在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2)以预防为主。质量控制以预防为主,即是说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不仅进行施工事后的质量检查,同时还应着眼与质量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以及准备条件的检查。

(3)坚持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因此在施工中应严格以质量标准为依据,对施工进行细致的检查。最终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应根据质量标准对其进行检查,一切以数据为判断依据。

(4)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在施工中,管理人员进行工程质量控制,应遵循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的原则,同时以客观事实以依据进行质量问题的控制。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在监理工程中严于律己,公正办事,严格监控施工,同时又要谦虚谨慎、以理服人、热情帮助。

2工程项目概况

某住宅工程建筑占地面积为6390.9m2,拟建建筑主要为一栋13层高的主楼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局部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建筑设计等级为乙级,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为保质保量完成本建筑工程任务,选派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资格的人员组成项目部领导班子和组织机构,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实行本工程的项目施工管理,负责本项目一切事宜。

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要点

3.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首先应审查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时,是否有具体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严格督查施工单位将这些内容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和岗位上。同时项目管理人员应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对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和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质量要求,避免埋下质量事故的隐患。在确定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和标准时,应综合考虑工程的特点、合同中规定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以及施工方的资质等,制定出施工质量的工作制度以及工作程序,并将责任和职责落实到位,对施工质量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3.2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1)在施工中,应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认真的检查。首先应要求施工单位从组织管理、施工工艺、人员配备等各方面进行管理,明确原材料的质量检查标准。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比如钢筋、水泥等,应确保有质量保证书和合格证,同时还要求附带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行使用。对于工程中普遍使用的水泥混凝土材料,应根据质量标准严格进行检查,确保各种原材料满足要求,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审核,同时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方案切实可行。如发现某个施工工序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在工程施工前,工程师应组织各方人员召开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落实各方的施工质量责任,确保施工中的每道工序都经过“三检制”。每道工序应由专职质监员和监理人员的验收签字之后才可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对于没有经过“三检制”和专职质监员确认签字的工序,监理人员应拒绝验收。此外,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切实执行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等工作。严格对隐蔽工序进行质量验收,确保符合要求之后才可进行隐蔽,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组织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质量验收,相关的原材料保证资料都应确保齐全,包括合格证、试验证等,并对结构的轴线和标高进行检测,确保符合要求。如发现问题应书面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处理,处理完成之后在进行复验。

3.3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在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中,应以动态控制为原则,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加强管理力度。在施工质量控制中,项目管理人员应做好“五勤”,即是眼勤,在施工现场应经常对施工情况进行了解,多查看施工图纸,掌握图纸的设计意图和重点部位;手勤,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登记,对于问题的处理也应做好相应的记录;腿勤,常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口勤,应经常提醒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对于施工队应经常进行交底;脑勤,充分熟悉图纸,经常思考措施确保施工的质量控制。严格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以数据为依据,遇到质量问题,应严格进行处理,提出实质性的措施。当进行重要部位和特色工艺的施工时,管理人员应全程进行跟班旁监,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2)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项目。在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时,应综合考虑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以及技术要求点,从而确保应重点管控的项目。当在施工中进行第一根柱的浇筑,第一道梁钢筋的绑扎以及第一面墙的砌筑等时,管理人员应在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重点的检测的内容为轴线、高程、尺寸等。同时在进行重点部分的施工时,应认真进行检查,严格根据质量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验收,确保质量满足要求。当进行临界项目的施工时,应要求施工进行“三检制”,检查符合要求之后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现场巡视、量测检查、数据说话。项目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并进行现场的检测,通过检测结果来检查施工质量,从而判定出工程质量等级。比如轴线、标高有误差,轴线偏多少,标高低还是高:钢筋绑扎少了几根,规格绑错多少,硷浇筑完后蜂窝、孔洞各多少,蜂窝多大、孔洞多深,在什么部位等等。当要求施工单位对质量问题进行修整时,应提供检查正确的检测数据,以数据说话,让施工单位不能推脱责任,从而避免施工单位在日后的施工中在出现相同的问题。

4结语

工程质量一直是工程管理人员首要控制要点,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应采取全过程、全方位、全面的质量管理。文章通过结合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合笔者工程实践经验,提出工程施工全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如何把控工程质量,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吴科 单位:保利华南实业有限公司

第二篇: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施工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必然存放有大量建材,这些建材有的是马上会用到的,有的不是当前急需的;有的价值高,有的价值低。不同的建材有不同的存放要求。所以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对材料建材的管理要做到位,保证好建材的质量安全。首先,对建材要做好分类管理,建材不一样有不同的存放要求,如果不加以分类,就会对建材质量造成严重损坏。比如水泥的存放,水泥的存放必须得在干燥的环境下存放,同时排水设施要做好,因为水泥容易与水发生水化反应,一但与水混在一起,其性能就会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使用。另外如木料和金属建材的存放,这些材料的存放要防止雨水浸泡,做好防雨措施,木料长时间在多水的环境下容易腐烂,金属则容易生锈,所以要做好防雨防水准备,使其保持一个良好的性能。另外,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要做好材料质量管理工作,很多时候建筑材料出问题并不是在存放环节产生,而是在采购的环节产生,采购人员在采购时没有把好质量关,使那些质量低劣的产品进入施工中,这就很容易给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首先要做好材料管理,材料管理工作做到位是对整个工程质量的一个前提保障,这样才能使工程在后期施工中得以顺利实施进行。

2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质量管理是最核心的部分。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追求的一个目标,所以现场施工应该把质量管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想保证施工质量,首先施工前工程设计需合理,如果前期施工设计不合理或者存在问题,不可避免在工程施工中照着施工设计进行的施工必然会出现问题。所在在设计之初对设计方案要进行严格审查,保证设计的各个部分都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其次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要能胜任所负责的工作,尤其是一些技术性的工作,这些技术方面的施工要由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这些专业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施工要求都要熟练掌握,使其所负责的工作能按质按量完成。为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技术的选择上也要慎重,要选取那些与施工具体情况相协调的施工技术来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的部分的施工有多种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供选择,但是这些施工工艺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所以在选择是要认真分析好具体的实施环境、具体的施工情况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来进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对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可以建立一套有效地信息反馈系统,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可以把工程施工中的具体情况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反应,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防止后期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3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安全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将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首先是对施工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稍不注意就会酿成惨祸,比如在建筑工地的高空坠物、地面的砖块钢筋杂物等,这写都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所以当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后,要做好安全措施,必须戴好安全帽,防止高空坠物对头部造成危害。地面上的杂物要及时清理,防止地上的钉子、钢筋、木刺等对施工人员的脚造成扎伤。另外在现场施工中高空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在高空作业有很高的危险性,在选择高空作业人员时要对相关人员事先进行体检,严禁具有高血压、贫血、心脏病、恐高症的人员进入高空作业,人员筛选完之后要对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要做好,高空作业人员需要穿平底鞋,严禁穿带钉、易滑的鞋子在高空作业。高空中的云梯、脚手架、安全网等要固定牢靠,防止出现意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施工机械安全的管理措施,建筑工程中有许多作业机械,比如搅拌机、升降架、塔吊等,对这些设备也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现场有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对施工人员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

4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施工人员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是整个工程的直接操作者,人工人员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所以要做好施工人员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施工人员有一定的施工资质,尤其是一些技术性的施工,技术性的工作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具有专业的知识才能把负责的工作完成好。所以在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排时应该合理分配,技术性的岗位要安排专业技术好、工作认真的人员进行施工,对于非技术性的施工工作,可以安排普通工人进行施工,保证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另外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施工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才能认真完成所负责的工作,具有安全意识,才能按照施工要求把所负责的工作出色完成。对施工人员的日常生活、日常出勤、奖罚等也要做到位,给施工人员一个温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其出色的完成工作提供一个保障。

5结束语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其关系到建筑工程是否能顺利完工。现场施工管理包含多方面的管理内容,每一部分的管理都跟整个建筑工程密切相关,做好具体的管理工作就是顺利向前推进工程建设。要通过各种管理措施,保证每一个管理环节的顺利进行,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工。

作者:梁志明 单位:十堰市祥安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效性探析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既存问题分析

1.1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缺乏必要的法律教育

近几年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的频繁发生,我国颁布并完善了《建筑法》,但是在针对具体实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时参考性不足,很难针对具体的施工争议与质量纠纷进行妥善处理,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还缺乏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针对管理中的细小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此外,虽然有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但是实际贯彻落实不甚理想,部门地方政府或者建筑主管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对部分文件与法律的认识存在误区,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等现象十分普遍。我国建筑市场目前暗箱操作猖獗,严重影响了施工监理及质量验收,这无形之中都加大了施工质量管理的难度。

1.2我国建筑市场竞争加剧,不规范行为层出不穷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竞争更加透明与激烈,建设单位为最大限度获取建设权,往往采用不正当竞争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这衍生了建筑行业的不规范行为。建筑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纯体力劳动比例较大,因此行业标准较低,部分资金不足的小企业也趁机参与到建筑市场的竞争中来,其竞争手段缺乏行业约束与规范,加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难度。

1.3建筑资源管理难度较大,建筑施工资源分配不均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施工作业人员,除此以外还要配备专业的施工作业机械及质量优良的施工材料,而众多的施工作业人员、多样的施工作业器械加大了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的难度,使得建筑管理人员在资源分配时往往因为分配不均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并且加大了建筑工程资金的浪费或者是造成重复施工作业。因此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要重点做好建筑资源的分配与管理。

1.4施工管理人员能力有限,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建筑行业的复杂性与难度性要求配备专业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队伍,一方面其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其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与较高的管理水平,两者缺一不可。而我国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情况并不乐观,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严重,甚至部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是农民出身,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专业技能无从说起,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接受贿赂,对违规建筑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2.1建立完善建筑管理法规,健全建筑质量保证体系

我国应针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既定问题,结合时展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提出的要求制定更切合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实际的规章制度,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从上到下、层层把关、人人监督的管理体系。积极推广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增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更加谨慎地参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责任意识。法律法规在工程施工前就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明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时刻强化质量标准,增强全体施工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在健全法规方面,可以结合一定的奖惩制度,形成必要的奖励与约束,高效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2.2加强建筑施工作业监管,规范建筑施工作业行为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将会引发建筑施工作业不规范行为,而不规范的施工作业行为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施工作业监督主要体现在施工作业环节,要求每一项施工作业行为都由专职人员进行负责监督,一旦发现存在违规违法行为都要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杜绝影响施工质量的任何因素。监理单位的监督人员要切实负起建筑质量的监督检查责任,及时查处不规范作业行为,对违规作业与偷工减料行为进行通报或惩罚,一旦发现已经完成的建筑工程存在不合格地方,即刻要求其停工处理,并限时完成整改,直到验收合格才能开始下一环节的施工作业。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严格监督与检查不给不规范的施工作业行为任何存在的机会,最大限度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3合理分配建筑施工资源,相互协调开展工作

建筑资源分配不均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要重点做好建筑资源的合理分配,最大程度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人尽其责、物尽其用。在建筑资源分配时可以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作业环境及机械使用特点,为施工选择最佳方案,配备最专业的施工作业辅助设备。不同施工阶段参与作业人员数目不等,不同程度的施工作业选择机械不同,因此可以将人员分配与机械选取结合起来进行安置,保证人力、物力的最小投入,建筑施工质量的最大优化,从而实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开展。

2.4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加大施工自我约束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建筑施工质量起到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在选取管理人员时要综合考虑其自身能力与素质,选拨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及丰富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参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此外定期举行业务培训与考核,调动其专业知识学习与管理经验积累的热情,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合理谨慎行使自己的管理职权。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需求的逐渐饱和都加剧了建筑市场的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单位要想实现经济利益的获取必须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用质量赢得口碑,树立起企业形象。而质量的管理又相对复杂,需要建筑单位在建筑施工设计、作业及监理的任何一环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与企业生存意识,坚守住自身的职业道德操守,切实保证建筑质量,保障国家与百姓的切身利益,实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作者:王高升 单位:山东泰安恒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第四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1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现场的技术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常见的技术问题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是工程施工图纸技术检验不严格,没有对施工图纸进行细致、全面、科学地审查,导致技术环节、技术重点失去合理性,出现施工技术方面的误差和漏洞,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的形成。二是建筑工程施工预算计算偏差过大,由于没有进行建筑施工项目的合理设计规划和预算评估,预算计算不够合理,导致施工各环节出现成本支出的增加,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失控,导致建筑企业成本的增加,给施工技术的应用也造成一定隐患。三是工程材料和设备的技术准备工作不充分,没有有效的技术体系对材料进行检验,也没有全面的技术服务对设备进行维护,导致材料质量和技术性能不适应实际工程需要,设备出现功能下降和故障频发而影响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四是施工基础设施技术处理不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相关施工技术操作不当,在建筑施工区域出现道路不平整、污水横流、交通堵塞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并造成施工周边环境的恶化。

1.2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现场的管理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中,管理人员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安全指标,对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措施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设备操作和施工方法存在较大的安全威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不足。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建筑工具等,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安全保护措施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存放的不规范也是当前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在对某些建筑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使用方式和操作方法不规范,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性能的降低。在进行材料的存放时,没有考虑到施工的方便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缺少对材料的保护和正确存放方法。此外,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管理力度不够。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影响建筑质量的问题,往往抱有得过且过的心理,有些隐蔽性的建筑问题更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管理方法。在进度控制上,没有严格遵循合同条款和建筑单位的要求,导致施工进度的拖延。

2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运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应该加强技术的运用的规范性和全面性,在具体的施工技术应用中,要从建筑的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加以保障。一是严格审查工程施工图纸。要在全面的技术体系基础上,结合工程现场实际对施工图纸进行检验和审查,要首先排除在理论上存在的技术错误,认真修正设计图纸中存在的误差,在结合施工基本条件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到对技术应用的有效控制,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速度和质量。二是要全面进行工程预算工作。对施工项目和内容进行全面分解和科学核算,避免出现施工技术应用的问题,工程成本增加。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建筑工程的预算规划,做到对工程预算的合理性控制和工程建设对预算的严格遵循。三是加强工程材料和设备的技术准备,要建立工程材料检查和验收的技术体系,完善工程设备的技术维护体系,确保工程材料技术与质量达到设计与施工的需要,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的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做到对建筑工程施工多层次地保障。四是规范进行工程施工基础设施的技术处理,要合理运用技术平台,建立符合施工需要的基础设施,实现交通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的功能完备,做到对工程施工质量与速度目标的维护。

2.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首先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成立建筑工程安全小组,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逐一排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对管理人员进行责任落实,对安全问题及时进行维护和排除。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措施要到位,对他们的安全意识要重视,加强安全施工的宣传教育工作。对建筑材料的使用要合乎国家的管理规范,相关的技术操作要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操作示范。对材料的存放,要根据材料的性能进行存放方式的选择。有些含有污染物质和挥发性的材料,要根据材料存放标准进行存放,避免对环境的污染。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建筑质量和施工进度的监督和管理。建筑质量是建筑企业的信誉基础,也是建筑企业赖以发展的保障,对建筑质量的监控要具体到每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中,管理人员要树立大局意识。对施工进度的控制,是企业保证工期,避免工期延误带来的损失的重要途径,管理人员要加强进度控制,有效处理施工中的困难和问题。

3结语

在建筑技术、建筑环境和建筑市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要逐步走向严格化和差异化,相对应地,行业对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和对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多地要求。应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发挥技术的引导与统领的功能,建立起现场施工管理的体系,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运用水平,提高现场施工管理质量的同时,探寻促进建筑工程建设新的保障机制,整体性地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和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建立起新的体系。

作者:廖文举 单位:江西中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第五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1.1现阶段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革新,建筑工程技术施工管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的法律法规也逐步出台,如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等等。即使如此,我国有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依然不是很好,还存在着一些不利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是施工技术管理主体尚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晰。第二方面是施工所需材料把关不严格、施工设备管理松懈。最后是建筑施工现场资料管理工作不到位,图纸会审不够重视。

1.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伴随在国民经济发展,建筑业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发展状态,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合规范的事件发生,像是质量不达标、管理不严格、人才缺失等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功与失败的关键问题,所以要及时的解决。

1.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1.3.1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1)完善贯彻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建筑工程技术的相关标准是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保障,是建筑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技术法规,所以要务必严格遵守行。要让强制性标准深入人心,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对于标准及其技术要求做到熟练应用。对于违反规定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予以严惩,发现即处理,绝不姑息,不隐瞒。涉及到单位或者负责人的要严肃处理,更要通报批评,让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对施工图的熟练程度与会审制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与施工场地总平面总图;编制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对于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工程结构施工检查、验收与工程竣工验收制度的制定等等。

(2)做好施工图纸会审。明确所使用的图纸、看懂关键施工部位的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只有对图纸了如指掌,才能在工程施工中做到游刃有余。当竞标成功后,及时准备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开工做好准备,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设计方的设计意图做好明确问答,以及明确施工难点等技术问题。

(3)明确责任。作为工程的总负责人必须对建筑工程负全部的责任。自身的职责是能够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解答,把设计图纸准确地与施工现场相结合。并做好测量计算工作,参与所有施工施工质量的控制。

1.3.2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管理

(1)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对于技术交底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个关键点。它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安全。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与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来看,都要求对其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2)关于工程质量的管理。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管理是以工程合同文件的质量条款为准则的。工程质量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了建筑材质、工程施工工艺及维护、保养等多方面。在对重要单元工程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设计的单元工程施工时,要建立技术组,遇到技术难题及时解决,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相关研究

2.1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阶段分析

(1)事前阶段质量控制。事前阶段的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本工作,主要内容:①技术准备,包括图纸会审、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等;②物质方面的准备,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原材料的准备、所使用的配件以及施工机械的准备等;③组织方面的准备,包括建立项目经理部、组建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进行岗位培训和入场安全教育等;④施工现场方面的准备,包括测量控制网点、水准点、标桩的测设以及三通一平,临时设施等的准备。

(2)事中阶段质量控制。事中控制的关键是坚持质量标准,控制的重点是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控制点的控制。在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前要做好检查,出现质量问题要有一定的处理措施并进行复验,对于隐蔽工程的验收要严格把关,对于成品的保护措施也要做到位。

(3)事后阶段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了施工全部完成并且形成产品后的质量控制。在这一阶段,施工方要进行初步的自我检查,按照图纸内容和相关的规范进行,查看是否按照图纸全部完成施工任务,建筑物已做到窗明、、地净、水通、灯亮、气来、采暖通风设备运转正常等,检查相关资料是否齐全。

2.2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第一要遵循“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长,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必须始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首要原则。第二要以预防、预控为主。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的有效措施。

2.3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做好相关的技术控制工作。在施工队伍进场前,就要对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周围环境,明确当地雨季、山洪等灾害发生情况,并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措施,有效的控制施工工期。对于储存过久的工程材料要进行检验,比如钢筋锈蚀度、水泥的硬化程度。

(2)做好机具、材料的管理工作。包括对所有施工机械和工具的控制,要根据不同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要健全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技术保养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相关研究

(1)建筑工程各参与主体没有严格履行自身责任。从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发展现状来分析,有法不依、违法施工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了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像是违背建筑流程施工、将工程分包给资质不够的企业施工、签订霸王条款、工程款长期拖欠等问题严重存在,这就造成了安全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防护措施自然不会做到位。再就是为了节约成不赶工期,工人刚强度的作业劳动,是得安全施工成为了一个奢望。

(2)缺乏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对染我国已经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还没有构筑起完备有效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的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也显得是比较落后的,不能满足我国当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对于现实的真正需求。

(3)用于安全管理的资金支持得不到落实。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个人利益的观念作怪,是得企业的安全生产变成了一张张空头支票,没有起到该有的效果与力度,为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将用于安全的措施费用到其他方面,是个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

(4)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意识不到位。在我国普遍性的对利益的追求大于安全,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往往把眼光盯在既得利益上,安全防护得不到保障,不出事则罢,出事就说生死攸关的大事,一旦发生就会造成巨大损失,不仅仅对于建筑工人来说是一个灾难,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个灾难。

4结语

通过前文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只有构件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完成,不论是在施工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管理和安全管理,有效的管理机制是确保三个顺利经行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施工单位顺利生产的保障,作为一个企业要严格践行管理制度,作为一线工人要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相互配合,才能圆满的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建造。

作者:刘效秦 单位:山东省昌邑市下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第六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科学方法设计和实施运用管理手段,最终达到加快工程进度和科学发展的目的。而管理手段的设计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各项限制,从而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建立正确完善的运行体系,进而高效地利用各种工程手段,令整个建筑过程都在符合规定要求的前提下稳定进行。施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高效有序地完成施工任务,且在此项过程中将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生产和进度等生产要素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全面的利用施工技术提高了工程建设进度。施工管理并非一成不变的,更多的情况下它是设计人员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以及施工时候的实际情况决定,从而因地制宜做出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因此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门具有很高严谨性的科学,需要相关人员都在施工前期甚至施工中都详细地收集相关信息从而不断完善其体制。

1.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现今社会的建筑业中之所以在强调施工管理的要求是因为管理水平的提高与施工进度甚至企业的发展都是直接挂钩的,技术管理的好坏,能够在很大程度影响企业在外界的效益和声誉,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存亡的关键因素。建筑业中的所有施工项目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支持,这包括了具体的技术力量以及技术装备,比如建筑工程中会根据住户的要求对工程技术做出一定程度的更改,或者在施工过程中会因为天气以及地理因素的变化也加入或者删改许多建筑工序,这些过程的进行都是需要施工管理做支持才可以快速有效的达到目的。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其建筑工艺和建筑材料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对的对于技术的控制力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是随着时展而发展的。近年来建筑业随着经济发展的带动有了很大的进步,而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度也随之加强,在材料与技术相同的前提下,其竞争就表现在技术管理层面上。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要点分析

2.1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让每位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再小的工序也要进行安全检查,不怕麻烦,时刻牢记安全重于泰山的神圣责任。在责任上落实到具体个人,从思想上坚定认识安全第一,确保将安全生产放在工程施工第一位来抓,作为所有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

2.2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对工作及施工人员的教育

企业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及时传输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提高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当然不能居于形式,要有针对性。临时工要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能进入施工现场。特殊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能持证上岗。

2.3强化现场工程监理力度

现场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以及责任包括:①对施工质量负责;②对生产安全负责。这要求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全面的对生产过程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不符合规范的行为或者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对不符合安全施工的行为要及时发现并禁止。直到给出合理解决方案,纠正后才能继续施工。保证工程的安全施工,质量优良。

2.4强化职业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缺少正规的劳务公司,包工现象比较普遍,包工头作用大,但普遍缺乏正规的职业培训,管理难度大。这要求我们管理工作中,要结合政府有关部门,施工单位等共同合作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问题以及质量问题。

3建筑施工管理中常见管理问题和解决措施

如今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很多单位在施工中忽视了工程技术文字资料。主要表现为:用语不正规;资料的编写、签字、填写内容不规范不全;还有一些资料滞后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对正常建筑施工活动起到了不可避免的影响,一方面影响了工程决算的正常进度,另一方面也对施工过程中所获取的施工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产生了一定的歪曲。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着力提出相应的针对措施,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社会实践,尝试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法。

3.1规范资料制度

有关部门应该在工程开工前就制定好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细化资料细节,并在工程进度中严格按照要求填写、编制。(1)系统性,能系统全面的反应施工过程的各个细节。(2)及时性,资料填写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不能滞后填写和提前填写。(3)真实性,数据一定要反应工程的实际情况,力求做到实验数据真实准确。(4)使用简化汉字,语句通顺,填写清楚,版面规范,盖章签字齐全。(5)可溯性,利于以后的检测分析。(6)计量单位使用国家规范单位。(7)施工资料整理后统一保管,留存备份。

3.2质量监督体系制度。

(1)监理监督制度。监理的监督工作是目前最可靠也是最根本有效的监督方法。另一方面结合业主委派监督。二者结合保证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2)自我监督。建筑企业的所有工程都应该能建立有效的自我监督方法。企业的自我监督要求建筑企业自身建立一个可靠的可行的质量监督体系与系统。通过自我监督去保证工程质量。公司可设立工程质量检测巡查专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负责工程进行巡查,然后做记录汇报总公司,做到责任到人。上面两中方法相辅相成,做到第三方监督与自我监督并行,做到责任明确,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才能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体系。

3.3完善管理方式与方法

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管理工作是整个生产施工中的重中之重。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很高的业务水平,以及职业素质。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和方法。(1)在施工前要求管理人员编制详细的施工文字材料、施工计划,并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作出提前预判,做到避免大部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并做好问题出现的解决办法的预案。管理人员要主动与监理、业主进行沟通协商,配合各个部门做好工作,统筹工作,力求做到让工程顺利的进行,保证工程质量,保证不延误工期。另外,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做到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工作,并且符合国家的规范要求。(2)检测手段整体观测与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已完工的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部分要敢于要求返工重建。当然为了避免返工浪费,管理人员在现成管理中要按工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不必要的损失。(3)对现场工作人员以及部门负责人要定期召集开会,指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并作出技术指导。对已出现的问题要责任到人要求及时改正。出现突发情况要及时召集相关人员,分析解决。

4结语

项目施工管理是一门系统的管理科学。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建筑产品的质量、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自身形象。如何加强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高低,受到建筑业各级领导和从业者的普遍重视和关注。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自身有较强管理意识,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文中只是分析总结了施工现场管理安全、施文字材料准备、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监理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做法。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细化工作,量化各个环节,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每一项施工管理任务。

作者:黄勇

第七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研究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建筑工程现场通常设有单独的质量管理部分,而其中的人员则主要负责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质量监督和管理,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施工管理人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是施工管理的主体,他们自身的管理能力以及质量意识通常会直接影响施工管理的整体上水平,进而会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就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具体的表现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一方面,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能力不足,专业管理技能水平偏低,尤其是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和安全管理意识,所以他们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无法胜任做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重任;另一方面,即便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较高,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意识,但是他们缺乏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和施工进度等方面的综合控制能力,所以无法对建筑工程的整体造价加以有效控制。

1.2料具管理不当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料具比较多,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现场料具的管理工作,即对各种材料和用具等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储存。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料具的整体质量,也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而就当前料具管理不当的具体表现而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料具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类和管理,而是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大大降低了料具的性能;钢筋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来储存,如没有安置支垫就直接敷设钢筋,致使钢筋出现腐蚀或者弯曲问题,影响后续施工的使用;施工所用的水泥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由于受潮而出现硬化问题;模板、脚手架等工具性材料在施工中被乱扔、乱碰,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损害,进一步增加了工具使用的维修费用;施工机械在日常施工中得不到有效的维修和保养,降低了其使用的年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成本等等。

1.3施工管理缺乏严谨性

当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应付性现象普遍存在。所谓的应付性问题实际上就是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为了上级的质量检查所针对性采取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来确保部分施工部位的质量等。由于管理缺乏严谨性,无法使施工管理人员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和理念,同时也没有完善的监督体系和制度,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偏低,无法有效地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管理。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2.1提高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正如上述所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是落实施工质量管理和施工安全管理的主体,他们自身的施工管理素质和技术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为了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施工企业首先需要增强全体施工管理人员的整体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从而明确施工管理的根本任务;其次,施工企业需要定期在企业内部召开管理人员培训会议,以施工管理为主体,就施工管理方面的内容展开培训,不断增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能力;再次,施工企业可以聘请公司内部的优秀管理人员或者企业外部一些优秀的施工管理方面的专家或学者到企业来开展现场讲座,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增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和水平。另外,除了要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外,还需要不断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施工习惯,从而大大降低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

2.2加强料具管理强度

建筑工程施工中所用的料具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必要条件。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料具管理不当,不仅影响了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也延误了工期,增加了施工所需的建筑成本。为了切实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料具管理力度,我们需要为料具的管理创设良好的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详细了解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对工程施工中所用材料的需求量以及质量管理要求等进行详细地调查和研究;(2)详细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中各种施工材料的供应方式;(3)明确施工所需材料的管理目标;(4)加强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浪费、损失和丢失,并要合理运用各种施工材料。

2.3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除了要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外,还需要合理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建立法人负责、监理控制、政府监督以及施工保障等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体系,从而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全面提高。而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则需要将管理意识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环节,从而全面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改进原则,善于发现和解决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要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尤其是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要重点控制等。

3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