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体育管理

社会体育管理范文精选

社会体育管理

社会体育管理范文第1篇

现代化作为一场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历史变迁正在全球许多地区展开。体育作为一种荷载着丰富文化积淀和精神财富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始终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体育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这一方面反映在体育的发展必然涉及许多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反映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向体育提出新的要求。我国社会主认现代化建设就给我们明确提出了体育发展如何与现代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从1996年开始,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条件下的体育”这一课题进行研究,课题探索了现代化条件下体育发展的内涵、特征、走向等基本问题,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现代化条件下的体育”的相关对策,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基本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选择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即江苏省苏南地区为基本研究对象,因其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而且各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已基本接近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参照的现代化水平。因此,选择这类地区进行研究,对于探索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发展实践具有典型意义。

2.1.2具体研究对象:考虑到江苏省苏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我们在课题研究时又在该地区选择了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中的锡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江阴市、武进市五个县级市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2.1.3个案分析对象(略)

2.2研究方法

有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常规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内涵和特征

3.1.1“现代化条件下的体育”的内涵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的概念,也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得到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关于现代化的确切含义,目前国内外学者众说不一。我们认为:“现代化条件下的体育”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现代化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各项体育事业发展状态的总称,它是一个具有阶级性、动态性、区域性和阶段性的概念,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体育现代化。

3.1.2“现代化条件下的体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化条件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将会从各个层面影响着这一阶段体育的发展。如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进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的变化;现代社会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导致社会分工的脑力化和精细化;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交通和通讯的便捷,家务劳动的社会化;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劳动时间的节约化和闲暇时间增多等等,这些都会从根本上影响到人们的体育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影响到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导致现代化条件下的体育发展出现了一些区别于其它任何阶段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目的手段基本一致,参与体育相当广泛。

由于现代化的成就,所带来的复杂变化将会导致体育这个手段出现异化,使体育的手段和目的基本一致,即把手段目的化。除少数从事体育人员以体育谋生外,人们参与体育本身就成为一种目的实现作为享受现代文明的一种自发要求,使体育真正变成大多数人的体育。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组织形式多种多样。

体育组织形式出现新的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组织形式将会被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形式所取代,如体育网络、体育俱乐部、体育单项协会、体育指导站等适应全民体育需要的各种组织形式会应运而生。

——训练体制多元发展,竞赛形式有所突破。

这一阶段的体育竞赛将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竞赛形式有所突破,跨地区跨行业的单项性体育竞赛将逐步取代原来单一性的综合性体育比赛。二是群众自发性自娱性的各种竞赛活动相当频繁。三是体育竞赛基本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比赛中的商业性色彩愈加浓烈。

——政府投入为主格局不变,经费构成成分明显增多。(略)

——体育产业服务社会,体育市场基本成熟。

在现代化社会中,体育将既是直接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消费活动之一,又是间接地提高生产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现代化条件下的体育将会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加入第三产业的队伍,并且这种产业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可占的比重将会随着体育的发展而逐步增大,最终形成“体育经济复合体”。这一“体育经济复合体”从各方面刺激着经济的发展,并且将会形成一支浩浩荡荡的产业大军,广泛开辟劳动力市场,产生数额庞大的经济利润。使体育产业成为体育为社会服务的主要载体。

现代化条件下体育必将会形成体育场馆开放经营、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和体育竞赛市场开发为重点,以体育欣赏、健身、娱乐为主体的体育市场,并且这一体育市场在社会群众消费需求不断提高的同时而逐步发育成熟。

——场馆设施配套完善,设施建设功能多样。

特别是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小区必须具备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将会有较大的突破。

——科技先导作用明显,科技含量成分较高。

群众性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明显增强。训练领域逐步实现科技训练一体化,科学训练在这一阶段将真正成为创造运动成绩的内在驱动力。

科技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科技的进步和科技的日益普及。“现代化条件下体育”主要标志就在于体育成果自身的科技含量要达到较高水平,这些成果包括成绩结果、人才培养结果、群众活动创新结果、竞赛结果等。

——体育法规自成体系,依法行政能力较强。(略)

3.2现状与走向

3.2.1江苏省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现状

W.罗斯托在《经济发展阶段》中也认为社会现代化有准备、发生和发展的诸阶段,准备阶段是开始进行现代化变革的时期,对现代化的实现有决定意义。江苏苏南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先行一步的发达地区,这一地区的经济和发展已全面实现小康并正向初步现代化迈进。因此,这一地区的体育现状特别是近年来体育事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的深刻变化对于我们研究现代化条件下的体育,尤其是认清发展的基本走向具有重要价值。

3.2.1.1江苏苏南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价值观念增强

3.2.1.1.1人们的健康观念和体育价值观念增强

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各级政府都把体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上,列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目标管理的内容,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繁荣地区经济的重要条件。如武进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各乡镇的体育工作都已成为政府工作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这些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评比中,体育占有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群众体育意识普遍增强。问卷调查显示:体育在业余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与其它各类活动相比较,依次排列顺序和所占比例是:体育活动(56.8%)、读书报(16.9%)、打麻将(12.9%)听音乐(5.5%)、看电影(3.8%)、聊天(3%)。

3.2.1.1.2体育组织网络健全,自主性和自我组织能力明显增强

行政上以体委或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的机构形式领导体育工作并向基层辐射成立村、企业、学校等各层次体育领导小组。社会上以活动项目为基础,以农民体协为龙头,组成若干个单项协会,组织各村、企业、镇的单项体育活动。群众中以群体骨干为基础组成自发的群众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晨炼、晚锻等活动。目前,这种三级体育组织网络在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已基本健全,其自主性和自我组织能力较强,初步形成社会化体育的基层组织体系。

3.2.1.1.3体育骨干队伍日渐壮大,促进了传统体育和民间体育的发展

苏南地区的体育活动正是因为有一批热心支持体育工作的骨干队伍,体育活动才得到蓬勃开展。这些骨干主要来自于文化站、体育干部、乡镇企业的领导、职工,来自于学校的专职体育教师。他们或组织宣传,或提供赞助,或积极参与,使传统体育和民间体育有了较大的发展。

3.2.1.1.4区域现代化带动了地区和家庭体育活动条件的改善

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体育设施建设成为区域现代化建设和文化特征的重要组织部分。目前这些地区不仅建成了一批条件好,设备全的基础体育设施,而且正在规划建设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中心、农民体育公园。

家庭体育设施建设是富裕地区人群体育活动的一个新趋势。调查显示,54%的被调查家庭已拥有了一般的体育器械,如羽毛球、哑铃、拉力器等,3.3%的家庭中已拥有了高级运动器械,如健身器、跑步器等。

3.2.1.1.5全民健身的社会需求越来越高,促进群体竞赛广泛开展(略)

3.2.1.2江苏苏南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面临的矛盾

3.2.1.2.1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与社会体育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的颁布实施,将面向全体大众的社会体育提到了非常突出的地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苏南地区各级体委体育职能部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重点时至今日仍反映出竞技体育的主导色彩,开展全民健身的职能管理机构、人员配备和经费来源都显得势单力薄,难以实现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大众的重点转移。

3.2.1.2.2体育需求与体育条件建设不相适应。(略)

3.2.1.2.3体育的科学性要求与体育指导体系不相适应

体育指导人员、科学指导工具普遍不足,指导书、录相带、磁带等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还不能深入到县、乡级,许多地区的体育负责同志是搞文化出身,对体育活动的组织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对如何科学地指导群众健身工作缺乏理性的认识。问卷调查显示,22.2%的被调查者提出体育活动没有人指导

3.2.1.2.4体育事业发展与地区性体育立法不相适应

从苏南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一个基层单位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主要领导对待体育工作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可否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体育事业仍然需要得到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如果把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单位体育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某个领导对体育工作喜好程度上,就会不自觉地使体育事业发展滑入“人治”的轨道。

3.2.1.2.5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市场规范化程度不相适应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生活方式及其结构的变化,推动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行为的变化,刺激了体育服务市场的迅猛发展,但是由于有关部门的责权界定不明确和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引导和监管,使得目前体育市场的管理较为混乱,少数不法分子更是鱼目混珠,利用体育场所进行违法活动,影响了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3.2.1.2.6体育事业发展要求与各类体育人才素质不相适应

各级社会体育骨干年龄老化,管理干部队伍素质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干部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或是专业知识陈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缺乏,目前从事体育经营管理的干部大多数来自体育行政系统,不仅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也不具备相应的经营管理能力,极大地制约了苏南地区体育整体规模的发展。

3.2.2现代化过程中体育发展的基本走向

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下出现了一些令人注目的新走向,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把握这些趋势和走向,对于我们研究实现“现代化条件下的体育”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前瞻价值。

现代化过程中体育发展基本走向是:体育的发展将会在更高层次上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相适应,体育事业的各个领域将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作用,并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2.1体育逐步成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美国学者M·莱维谈到现代化与非现代化的区别时认为:现代化与非现代化区别的标准就是如果把一个社会中的非生物能量抽取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出现崩坍,这样的社会就是现代化社会。这个生物能量就是以人的体力行为来实现的生产活动。这就是说,现代化社会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使体力劳动减少,智力劳动增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高度紧张,导致神经性心理性疲劳。现代社会分工的脑力化和精细化,使脑力劳动者数量不断增多,长期伏案工作而导致的“不活动性萎缩”,以及运动不足而造成的“文明病”流行。

生活方式是生产方式的直接反映,生活质量又是生活方式的最终追求。生产方式的这些变化,导致人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生活方式的变化还不是人们追求现代生活的理想目标。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在逐步改善,但这并不等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有了明显提高。“现代化条件下的体育”与任何阶段性体育不同的是,人们更从追求生活质量的层面理解参与体育的意义,体育的自发自主自娱自乐的性质将更加明显。体育将真正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3.2.2.2竞技体育在某些区域呈阶段性萎缩态势

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多少代以来几乎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从事行政、制造和贸易,而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可能只需几代人就变得只剩下相当少的人留在农村。与这种职业变化相伴随的是大量人口向城市(城镇)迁徙,过去一些谋生的手段被迫改变,这种发展本身对体育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比较突出的是以体育作为谋生发展手段的人和愿意从事极其艰苦的专业训练的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越来越少,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业余训练的人数和水平。

竞技体育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体育后备人才来源的缺乏,必将导致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初步现代化地区竞技体育因人才来源不足而出现阶段性萎缩态势,使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面临着社会发展的巨大冲击。

3.2.2.3群众体育组织程度将会越来越高

群众体育组织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走向必然使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因其独特的组织形式而成为人们参与活动最经常的形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体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是体育活动必需的存在空间。由于形式上的便利和组织程度上的紧密,这两种体育形式将会越来越成为社会体育组织形式的主流。

3.2.2.4体育设施建设逐步向社区渗透

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一个基础环节,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管理的重心下移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和必然,相当一部分城市管理职能已逐步从市、区政府中分离出来,向街道积聚。随着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原来由政府和企业担负的福利服务性工作更多地由社会来承担,许多福利设施将从机关和企业中分离出来。同时由于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在社区的活动时间必然要延长,这些就为发展社区体育展示了广阔前景。

社区体育地位的提高,必然会提出场地设施建设的迫切要求。因此,随着现代化进程,居住区、小区的体育设施建设将成为城市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成为体育设施建设的主体部分。体育设施向社区渗透意味着已建成的居住区原先对此考虑不足的必将随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健身要求的增加而不得不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为居民修建进行体育活动的简易化体育场地,新建居住区必须按照《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的要求,规划社区体育设施用地,将体育设施建设投资纳入居住区、小区建设费用之中,同步建成。

3.2.2.5训练体制逐步向职业和业余分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现代化的推进,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由国家包办的高度集中的四级训练网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专业训练体制将会因其培养人才的不全面性和社会承认的不可确定性而受到社会的巨大冲击,从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主要训练形式将是高水平运动队伍向职业化和业余化方面发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市场价值大的运动项目走职业化道路,市场价值不大的项目走业余化道路(在相当长时间内先由政府扶持)。业余层次的运动训练逐步向学校过渡,真正办到有条件的学校去,并采用市场机制,搞有偿训练,通过真正意义上的普及以后,发现和选拔优秀苗子,进入高层次进一步训练。从而按照市场规律建立训练体系。

3.2.2.6体育产业逐步成为社会消费热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我国部分地区走向现代化,经济富裕以后的人们在消费方式上的一个突出变化是:更加重视消费质量,重视素质发展消费。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刺激了社会体育需求的增长。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健康投资观念和体育消费明显增加的势头。这预示着未来社会体育消费将成为人们为提高自身素质而投入的主要消费形式。

体育消费的增长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体育场馆开发经营、体育竞赛市场开发、体育表演、健身、娱乐等体育本体产业开发将会逐步发展和积累,使我国部分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出现良好势头,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3.3实施对策

3.3.1实施“现代化条件下体育”应遵循的原则

3.3.1.1可持续发展原则(略)

3.3.1.2群体优先发展原则

群体优先发展原则是我国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实践告诉我们,群众体育,发展与人们的收入呈正相关。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群众体育受到生产力发展的极大限制。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则是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志的,在迈进现代化历史条件下,群体优先原则作为体育发展指导方针是可行的。

3.3.1.3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略)

3.3.2实现“现代化条件下的体育”的基本对策

3.3.2.1发展规模——适度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条件下体育的发展必须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方面发展相协调,共同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其发展的规模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滞后或超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均是不合理的选择。因此,体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尽快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条件下体育发展的理论构想转换为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动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3.2.2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世界体育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体育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十分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使体育人口出现持续增加的态势,这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标志。其次,从体育内部因素上,要挣脱对体育发展的桎梏。特别是要摆脱兴奋剂、赛风不正、伪科学、假体育、假比赛的阴影,保证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三,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未来,也是体育发展的未来,对他们进行系统、科学的体育教育,激发他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对未来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有决定意义。

3.3.2.3发展重点——全民健身(略)

3.3.2.4发展手段——依法管理

我国现代化建设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法制管理将成为政府管理各项事业的主要行为。随着《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等法规的颁布。依法行政、依法治体将成为体育管理的主要手段。依法管理要抓好几个环节:(1)增强法制观念。通过教育、宣传等方法,解决实现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观念问题。(2)加强法规建设,加快《体育法》、配套立法步伐。重点内容是,全民健身、体育场地建设、体育市场管理等法规。同时,应建立完善体育工作的评比表彰制度。如体育贡献奖、群体先进表彰、体育先进县、先进社区等一系列评比表彰办法。(3)建立体育行政执法检查制度。按《体育法》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执法部门的职责,建立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行政执法责任体系,明确责任范围、执法权限、奖惩办法等一套制度。

3.3.2.5发展基础——体育经费投入和人才培养

首先体育经费筹资渠道实行多元化,投入总量要加大。体育事业的发展完全依靠国家的投入,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必须建立国家财政投入为主体,社会支持和个人消费成分逐步增加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按照《体育法》的规定,国家财政的投入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增加。这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其次加强体育人才的培养,培养体育人才,在思想上要引起重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在措施上要制订培养规划,加快培养步伐;在机制上要促进交流引进,优化人才结构;在方法上,加强理论学习,重视实际锻炼,努力形成一批运动员、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科研人员的人才群、人才链。

3.3.2.6发展策略——分类指导、梯级推进(略)

3.3.2.7发展活力——体育产业

各地要坚持“木体推进,多种经营”的方针,努力发展体育广告、体育、体育电视转播、体育纪念品、体育竞赛、健身娱乐、场馆服务等本体产业。立足于体育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把体育潜在的经济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多种经营也应围绕着本体产业的开发来进行,为体育经营提供配套服务。

体育产业的发展还依靠体育市场的培育和管理。一方面,应提高全社会的体育意识,引导群众为健康投资,拓宽体育消费渠道,培育体育市场。另一方面,加强体育市场的管理。在培育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加强培育,促进体育市场健康发展。

3.3.2.8发展潜力——体育科研

社会主义现代化条件下体育应加强科技攻关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力度,大幅地提高科技在体育发展中的贡献份额。科研工作不仅要坚持与运动实践紧密结合,重点抓好科学选才、科学训练、科学管理的研究,解决负荷、营养、恢复等问题,而且要搞好为全民健身科技服务,加强科学锻炼、科学健身等问题的研究。同时,还应发挥社会团体及体育院系的科研力量,加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软科学研究,提高体育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3.3.2.9发展动力——深化改革

推行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宏观上应转变职能,实现从办体育向管体育的转地区体育人才资源,并实行利益共享,保证竞技体育的持续稳定发展。

3.3.2.10发展难点——竞技体育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体育后备人才的来源形成巨大的冲击。竞技体育在经济发达地区会出现阶段性萎缩态势,使得竞技体育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后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难点。这就必须刻须充分利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人才资源开发上的文泛合作,运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费投入和训练力量方面的优势开发落后地区体育人才资源,并实行利益共享,保证竞技体育的持续稳定发展。

4、建议

4.1继续深入进行本课题研究。特别是选择个别有特别典型意义的研究对象,深入进行经济、社会、体育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用几年时间跟踪这些地区迈向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发展的轨迹,为今后其它地区体育发展提供借鉴。

4.2根据本课题研究结果,制定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迈向现代化时的体育发展战略,指导经济先行一步地区体育的发展。

4.3根据本课题研究结果,选择个别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进行试点,积极引导先行一步地区体育发展,为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在迈向现代化时的体育发展提供示范。

4.4参考本课题研究提出的基本原则,研究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群体优先发展问题。

社会体育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前言

美国著名杂志《时代周刊》评出21世纪全球最流行的职业,一共20个,健身教练就是其中之一。这一结果让人们大吃一惊,于是从事体育健康产业人士开始关注健身教练的职业生涯,高校作为体育健康产业人才的输送基地,开始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更多地考虑当前社会就业需求,让学生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让专业能力在社会中创造实践价值。体育活动项目越来越多,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运动观念随之形成,对体育运动逐渐产生兴趣,甚至使参加健身运动成为一种时尚运动,与此同时,社会上对于体育产业有了更多的需求,对体育人才也有大量的需求。高校体育学院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领域的人才匮乏问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为参与体育运动的民众进行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使民众科学健身,参与到体育产业活动中,从事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事业,诸如体育产品的经营开发、体育赛事的策划等,使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满足。高校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时候,要考虑社会需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还可以为体育健康行业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本论文的研究中,首先调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时社会对健身人才的能力需求,然后以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对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进行各个维度的全方位改革,以此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即通过供给侧改革,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实现人才的精准供给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论文的实际需要,通过网络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等论文搜索平台获取大量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现状与就业能力、就业技能现状与就业能力提升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为本篇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用人单位,以健身俱乐部和幼儿体能训练公司为例,了解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求现状,以及对就业能力需要提升的方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实地考察,为本文写作提供实践指导与理论支持。

(三)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制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能力需求、就业能力提升与就业现状满意度调查表,对10所高校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21级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基本问题,以及目前就业能力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高校体育学院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对于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健身指导能力,让学生的职业能力有所提高,确保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有较高的契合度,才能让学生在毕业离校之后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本研究中对10所河南省高校体育学院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调查,具体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一)课程设置情况

教育部规定,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包括体育史、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导论、休闲运动概论、体育产业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社区体育、体育设施与管理、体育产业经营和经纪、技术经济学、休闲健身理论、体育政策法规、城市社区体育、现代商务体育、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等。河南各高校之间在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与比例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基本课程体育经济学、社会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学、体育保健学等均有开设,这些课程普适性较强,但是缺乏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的课程,如体育组织、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紧急救护等课程。在接受调查的高校体育学院中,6所高校的体育学院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开设的课程比较全面,不仅涵盖了体育运动理论,还有技能理论方面的学科,包括有关体育运动方面的运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保健学,在运动训练学方面,不仅包括基本理论,还涵盖基本技术,指导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学习能力,而且在课程中还设置有全民健身指导选课模块,这些都属于主修课程,内容非常丰富,还有一些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修。高校体育学院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合理,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依然存在不足。比如,运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课程,在教学中局限于理论层面,学时比较短,通常一个学期就结束了,没有贯穿体育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运动训练学教学,学生只能简单地理解教材中的基础内容,对有关的整体内容不能综合掌握,不能在实际中合理运用,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对河南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调查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有31.4%的教师认为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课时分配不合理;25.7%的学生认为知识学习不够系统;22.1%的学生认为一些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不够深入,仅仅是一些基本技能,不能达到指导群众的目的等。有很多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都是按照教育部给出的方案设计的,也有部分院校能够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建立有自身校园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和体系。还有一部分院校的课程按专业目录中的课程方案照搬设计,而未根据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所以会出现教学课程单一、教学基地建设数量少、教学缺乏指导、教学成果的简单评定和考核等问题,明显地将教学模式、计划缺乏基础、综合和专业研究实践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二)教学实践实施情况

从接受调查的高校体育学院专业理论课教学情况来看,包括基础理论法、学校体育学等的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理论教学,都将实践环节纳入其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健身指导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再采用固定的模式,而是走上了教学改革的道路,力求创新,在教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讲课,让学生准备实践活动等,注重训练学生的教练技能,提高学生的教学技术水平。体育专业课堂教学中,实践环节是比较到位的,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任务之后,还会将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中,与学生共同讨论,比如,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方式以及训练方案,健身俱乐部所设置的健身训练课以及私人教练的教学内容。教师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向社会化方向发展,让学生对健身俱乐部产生深刻的印象,对健身俱乐部的人才需求有所了解。但是,教师在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教育中,如果将学生将来的职业定位于健身俱乐部教练,未免存在局限性。中国倡导全民健身运动,体育专业的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空间是很大的,除了健身俱乐部之外,包括幼儿体能训练公司、户外拓展公司、养老机构等都能够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满足了经济需求。

(三)课外实践实施情况

高校的体育学院在对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有实践教学环节,同时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参加课外活动,学校也会为学生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社会中施展自己的专业才能。比如,当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的要求之后,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到健身俱乐部提供服务,让学生了解健身俱乐部的运营情况以及对于人才技能的要求。但是从当前的课外实践情况来看,由于没有指导到位,学生多是在实践中自我成长,没有机会接受专业技能指导。所以,体育学院对这方面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将课外实践方案制定出来,督促跟踪落实方案要求,确保真正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做到科学有效培训人才。对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学生需要根据健身俱乐部的人才质量需求定期组织培训,只有适时指导,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进而使学生毕业后顺利适应工作环境,高效进入工作状态。

(四)高校培养、输出的体育人才质量情况

中国的体育健康产业迎合了当前人们的健康需求,发展迅速,对于高校而言,这是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体育健康产业发展起来,而健康服务专业人才非常少,目前从事健康服务的专业人士层级也比较低,这种人才结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校体育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和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时候,虽然对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本质内涵以及相关的实践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并没有积极主动地适应体育健康服务业的人才需求,面对体育健身行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于人才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而高校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很少有达到要求的,因此人才就业就令人担忧。高校对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实施了供给侧改革,更多地从人才培养本身出发,没有从社会的角度开展。高校在体育人才教育中没有考虑到供给质量,没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会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需求,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没有将学生就业作为导向。高校没有将完善的培养机制建立起来,没有做到培养与管理相结合,使所培养的人才无法完全适应当前体育健康产业发展局势。

(五)高校体育专业师资力量现状情况

河南省社会体育专业起步比较晚,发展也相对滞后于经济发达的省份,在师资力量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学历与年龄偏低,工作年限较短,实际上,2005年以前,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梁宝君等人对河南8所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师的调查显示:目前整体师资的基本情况是数量不足,特别是“专业性”教师缺乏,且绝大部分教师是“半路出家”,从体育教育专业或者是公共体育部转行过来,缺乏系统社会体育理论教育的工作实践,在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上与社会体育专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教师的学科知识虽然丰富,但专业知识相对社会体育专业而言仍然不足,基本上不具备专业性。另外,部分教师具备了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但又缺少相关的社会实践经历和职业培训,没有完成学科特长向社会体育专业特长的转变。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决定了一个专业开设的方向、特色及发展水平,调查显示,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72名教师中:专业一线教师,学历和职称类别中专科和助教依然占有很大的比例(分别为40.28%、33.33%),研究生和教授比例较低(分别为13.89%、12.5%)。而师资中“社体专业毕业”占22.22%的比例。可见,社会体育专业教师整体师资层次较低,整体师资的数量也不足,特别是“专业性”教师缺乏,“因师”设课,或是“变通”设课时有发生。有些学校存在教师不足,使用其他相关院系教师代课的情况,但是这些老师的知识能力还不能满足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需求。调查显示,学生对术科教师的教学满意度和对学科教师的教学满意度都不到60%。因此现在河南高校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师缺乏的现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要求。

四、就业需求导向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精准供给的有效策略

(一)全方位提高健身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

通过对健身俱乐部管理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访谈的方法可以明确,参与健身的人员在挑选健身教练的过程中,要求他们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包括健身健美知识、营养学知识以及运动保健学方面的难点知识等,如果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损伤,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特别是当前私人教练盛行,要求教练具备制定运动处方的能力,根据参与健身的人的需要制订运动计划,做到因人而异。健身专业人才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跟随时代的发展,学习最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达到学以致用。健身俱乐部对于健身教练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更加注重创新能力,毕竟将来健身俱乐部健身的人不都对体育运动有所了解,在健身指导中要满足健身人员的运动需求,考虑到其对体育运动的适应性,保证其健康。这就需要健身俱乐部定期对健身教练开展培训,使其综合水平有所提高。健身教练之间要相互切磋交流,交流经验,健身俱乐部还可以组织健身教练参与比赛,提高竞争意识,特别是通过参加技能比赛可以提高健身教练的竞争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使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二)课外实践教学实施策略

学校可以将校内的健身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比如,有的高校有自己的健身俱乐部,还建立了体育单项协会,让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这里实习并接受实训。高校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注重引导学生向全民健身方向发展,就可以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让学生在这里了解健身器材,对健身俱乐部的培训课程有所了解。事实上,学校这样安排学生接受实践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模拟就业”的机会,能够提高其职业意识,在就业观念上持有“独立”的态度,让学生在实践专业领域中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起来,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并能够自主思考制定解决方案,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专业能力符合社会人才需求,为自己的就业做好准备,与此同时,健身行业的健身教练团队水平也会全面提高,促使健身行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当前国家倡导全民健身,人们对于健身运动越来越关注,当我们走进城市的广场、公园中,清晨或者傍晚时刻或者节假日的时候,都会看到有很多人在这里健身,有广场舞、太极拳等,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健身教练予以指导,养老机构的老人需要健身,幼儿体能训练公司还会组织健身表演和比赛活动,这些也需要专业的健身教练,所以,体育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校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从社会人才需求出发具有针对性地培养,以做到精准供给。

(三)注重培养多元化的专业人才

中国的健康战略全面推进,对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也要实现多元化。中国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全民健身运动在全社会开展起来,而且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家要强化体育与医疗的融合,同时健身机构也要参与其中,社会团体不仅重视人群的体育运动,还需要提高体育运动质量,这就需要有专业的教练予以指导。基于此,高校就要在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对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懂得健康的重要性,还要对医疗有所了解,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指导服务。

(四)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出发转变课程设置

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出发转变课程设置,需要积极转变观念,从当前的体育健康服务业发展情况来看,其将成为高校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方向,需要高校紧紧抓住机遇,根据就业需求调整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进新型教学方法,修改课程设置,使学生的就业需求得到满足。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出发考虑社会需求,在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方向更为准确,高校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向社会提供相应的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比如,健身俱乐部、幼儿体能训练公司和老年机构虽然都对专业的健身教练有需求,但是,对于人才质量有不同的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如果按照一个标准进行,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从学生就业方向的角度出发做出调整,当人才进入职业领域后,就很难适应职业环境。高校应该对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采用分类培养的方式,做到精准定位,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培养优势,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能够很快地融入运动健身行业,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五)加强师资力量提升师资技能

由于社会体育专业开办较晚,师资储备不足,专业教师缺乏,尤其是教师学历层次与社会实践技能不足,因此,学校应该花大力气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实际教学水平。此外,多鼓励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到社会实践中进行服务性指导与学习,或者去参加更高层次的社会实践培训工作,为以后的指导学生教学实践工作打好基础。

(六)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职业发展方向

首先让学生充分了解符合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领域主要有街道社区、商业性体育及相关服务领域、体育行政部门、教学与科研等部门;目前主要的岗位有体育教师、健身教练、体育产业管理、体育经纪人和体育产品销售等。同时,对社会体育专业有其他爱好的学生,鼓励其进行自主创业,充分利用河南省政府对自愿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的方便的创业途径。在创业时要充分发挥体育人吃苦耐劳、勇于挑战和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积极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五、结论

社会体育管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为给社会体育管理提供新思路,促进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在论证了建立社区体育中介组织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体育中介组织理论,提出当前发展社区体育中介组织的对策。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及我国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及冲击是多方面的,对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作为社区体育载体的社区体育组织,也因此而承担了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以适应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新变化和新矛盾。社区体育的有序健康发展离不开社区体育中介组织,发展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城市管理社会化的必然要求,是“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必然要求。

1社区体育中介组织理论架构探讨

1.1社区体育中介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开始于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我国组织体系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给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社会体育中介组织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而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更是如此,这很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

变化之一是,国家与组织体系之间开始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这种关系以“政企分开”、“政社分开”为基本特征。政企分开就意味着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政社分开”就意味着大部分社会性事务要从政府组织中分离出来,还给社会,由非政府行为的组织来承担。这些转变的结果就是要求一种非政府行为的组织来承担社区体育工作的开展,通过这种组织来沟通政府和社会的关系,通过社会自治的形式来办好社区体育事业。社区体育中介组织就是其中之一。

变化之二是,在经济改革的实践中,出现了多元化的利益群体。多元化利益群体的形成促进了社区体育组织的蓬勃发展,网络化的社区体育组织形式正在悄悄地形成。网络化的组织形成后,由于社区体育资源的有限性,各组织之间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和冲突。根据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经验,这种矛盾和冲突的解决应该由非政府组织出面来协调这些矛盾和冲突,社区体育中介组织应运而生。

变化之三是,“单位”和“部门”的特权在某些领域中已经动摇,出现了“跨单位”“跨部门”的社会参与要求和活动。由于人们正朝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人们的许多体育需求,诸如体育技术技能培训、保健知识咨询、体育资源的利用、体育权利的保护等等,同样需要更加广泛与专业的另一种渠道来实现,社区体育中介组织就是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组织形式。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社区体育,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要求社区体育发展必须转换以前的管理模式,加快建立和培养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才能真正维护社区居民的体育权利,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体育服务。

1.2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性质与功能研究

1.2.1社区体育中介组织的界定

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是区域性社会体育组织的联盟自治管理机构。它是沟通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的中介组织。

1.2.2社区体育中介组织的性质与特征

(1)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是一种双向服务组织:一方面,它接受的委托,对社区体育组织实施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它又要为社区体育组织争取体育利益,协调社区居民与行政之间的关系,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2)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是一种专业服务组织:社区体育中介组织在成员的构成上以体育专业服务人员为主。社区体育中介组织在向政府部门和会员组织提供服务时,以提供较高质量的专业服务为基本要求。

(3)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是一种自治组织:中介组织的会员自愿参加中介组织的工作人员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协会实行自治管理。

(4)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是一种自律组织:中介组织经过有关部门的登记注册成立,具有法人资格。中介组织的活动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和会员的双重监督。中介组织有自己的章程,中介组织按照章程的有关规定办事。

(5)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是一种民间组织: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根据社团有关规定依法登记成立,实行自我管理,是民间组织。

(6)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是一种非盈利组织:它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主要是以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为宗旨。它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收取会费、协会自筹及政府补贴的渠道得以保证。

1.2.3社区体育中介组织的功能定位

1.2.3.1社区体育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

社区体育中介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包括:第一,为会员和居民提供健身、技能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咨询服务;第二,负责为本社区培养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第三,组织策划社区内体育竞赛活动;第四,维护会员的体育权利和体育利益,在政策范围内,为会员争取更多的实惠;第五,接受政府委托,管理社区体育组织及社区体育资源(如体育设施)的合理利用与维护。

1.2.3.2社区体育中介组织的沟通功能

沟通功能也是社区体育中介组织的重要功能,并且是区别于其它非中介组织的标志之一。社区体育中介组织的沟通功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协助政府部门向社区体育组织和社区居民宣传我国有关的体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第二,向政府部门反映社区体育中存在的问题,传达会员及社区居民的体育意愿、意见和要求,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关体育法规、方针、政策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1.2.3.3社区体育中介组织的协调功能

第一,协调会员内部的关系;第二,协调会员组织与社区单位的关系;第三,社区体育资源的协调;第四,协调社区体育组织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1.2.3.4社区体育中介组织的监督功能

第一,监督行政部门有关体育法律、法规制度、方针、政策在社区的落实;第二,监督会员组织的体育行为。

2社区体育中介组织发展对策探讨

2.1大力发展以社区体育协会为主的社区体育中介组织

目前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政府与居民之间缺乏中间层次这一沟通的桥梁,形成政府与社区居民直接对话的局面。当前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恢复或者建立社区体育协会,充分发挥社区体育协会在社区体育管理中的中介功能。

(1)把培育和发展社区体育协会纳入社会体育发展的总体规划。政府(体育局)要从政治的高度重视发展和培育社区体育协会,形成培育和发展社区体育协会的具体思路、实施内容、步骤以及有关措施。

(2)进行社区体育协会的试点和推广。在没有社区体育协会或者社区体育协会的功能的不到有效发挥的情况下,有必要进行社区体育协会的试点和推广工作。

(3)建立区域性的社区体育协会联合组织。在社区体育协会形成之初,有必要建立区域性的社区体育协会联合组织,对社区体育协会在试点和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普遍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社区体育协会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引导社区体育协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4)给予社区体育协会一定的政策扶持。这主要是一方面要在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上给予正确的定位,并赋予明确的职能,另一方面要在运行经费上给予政策支持。

2.2建立以社区体协为中心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

根据“小政府,大社会”的总体思路,坚持条块结合的精神,依据我国现有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要逐步成立和突出非政府组织——社区体育协会在社区体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以社区体育协会为中心的社区体育运作模式。据此,我们把社区体育组织的结构模式确定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相对独立,相互协作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见图1)。

图1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模式图

行政组织由街道全民健身立领导小组担任,它主要是从宏观上调控社区体育的发展,制定社区体育发展战略及有关规章制度,保证社区体育健康发展。中介组织由社区体育协会担任,它主要负责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居民体质监控和评价、健康与康复咨询、体育信息服务部和体育资源管理及项目和人群管理等。活动组织为社区体育自治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个层次的关系为双通道的关系,中介组织接受街道的委托负责做好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同时,中介组织又代表社区体育组织的利益,监督行政部门体育法规政策制度等的执行实施情况,并对社区体育组织的自律行为进行监督。

2.3整合社区体育组织结构,加强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

在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制度构建过程中,必须理顺三个层次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提高社区体育的整合程度,加强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决策层应在会合各有关部门履行执法功能的同时,承担制定社区体育的总体规划、阶段性目标、各单位协作方式、政策性保障和经费筹措等。中介层应该在执行社区体育总体规划和阶段性目标的同时,要加强对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提供各种体育服务,并对工作中和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协调解决。活动层则要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各种体育活动,形成合力,培养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4开展专业化体育服务,提高社区体育质量

从长远的眼光看,专业化服务是社区体育服务的发展方向,开展专业化的社区体育服务是提高我国社区体育质量的有力保证。

3以社区体育协会为中心的社区体育组织模式研究

3.1社区体育组织发展模式设计的指导思想

社区体育组织发展模式应当反映社区居民体育利益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为最终目标,并以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水平和可能为基本原则。3.2以社区体育协会为中心的社区体育组织模式及其运作

根据“小政府,大社会”、“小政府,大服务”的社会发展趋势,社区体育组织的结构模式包括三条系统:行政系统、协会系统和单位系统(如图2所示)。

在三条系统中,社区体育协会系统处于中心位置,它是未来社区体育行业管理的主要结构。社区体育协会一方面接受街道办事处的委托,负责做好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协调工作,成为行政部门的得力助手;另一方面,社区体育协会又代表社区体育组织并维护其利益,如反映社区体育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居民的体育需求,争取行政部门的支持和援助,以及监督行政部门有关体育法规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促进社区体育发展。同时,社区体育协会作为社区体育组织的联盟组织,它还负责对社区体育组织的自律行为进行监督,协调社区体育组织间的关系等工作。

在社区体育协会中,又可以分为四个子系统的管理工作。

(1)指导管理系统由社区体育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委员会负责为各个体育组织及体育设施配备经过专门训练的体育指导员,并负责体育指导员的进修、体育骨干的培训等工作。

(2)资源管理系统由社区体育中心负责。社区体育中心负责社区体育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方面,如建立社区体育人才库及合理利用人才资源等;对财产的管理方面,如对设施的财务管理、社会捐助募集等;对物的管理如健身苑、点、社区体育中心的管理等。

(3)项目管理系统由社区单项体育协会负责,如篮球协会、木兰拳协会、太极拳协会等体育组织。单项体育协会除开展专项体育活动外,还负有专门技术培训、队伍创建(尤其是青少年队伍建设)等工作。

(4)人群管理系统由人群体育协会负责,如老年体育协会等。主要负责各类人群的体育活动的开展等工作。对弱势群体的体育援助是协会工作的重点。

图2社区体育组织模式

行政系统、协会系统、单位系统三者相对独立,但三者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其中,协会系统与行政系统的关系是一种协调的关系,两者享有共同的社区资源,两条系统具有优势互补的关系。行政系统有长期以来管理社区体育的经验和稳定的体系,协会系统有专业组织的服务优势和中介功能特殊作用。两者互补对社区体育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协会系统与单位系统的关系是一种协作的关系,二者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人、财、物资源,在社区体育工作中应通过资源共享来促进社区体育发展。

3结论

(1)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是区域性社会体育组织的联盟自治管理机构。它是沟通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的体育中介组织,采取自主、自治、自律管理,具有服务、沟通、协调和监督等中介功能。

(2)建立和发展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是实现“政社分开”、“管办分离”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发展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是适应居民体育利益多元化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发展社区体育中介组织是实现居民体育参与多渠道的必然要求。

社会体育管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我国高等学校拥有大量的体育资源,尤其是体育设施、体育场馆,教育部允许并鼓励高校将富余的体育设施对公民开放,作为对公众体育锻炼场所的补充。建立健全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全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管理成为高等学校必须面临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高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是加快公共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体育设施服务于社会,向社会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向广大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体育产品的需要。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作为一种公共体育设施,归根结底要服务社会,实现社会公益的目的。高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服务于社会,体现了“取之于民,服务于民”的公共政策。高校体育设施管理社会化,是加强公共体育服务的重大举措,是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体育设施管理社会化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1高校体育设施服务于社会的形式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闲暇增多,以及生活中工作压力大的影响,促使城市居民步入体育健身行列。然而,社区体育设施条件无疑阻碍了他们体育活动积极性。虽然,现在社区建设也注意创造良好的城市社区环境,营造条件优越、设备齐全的公共活动场所,但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健身活动需求。传统观念认为,高校投资修建的场地设施只应为学生服务,但是,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健身理念已深入人心,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管理部门应把高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作为管理社会化的切入点,抓住机遇、大胆推进。通过对高校体育设施开放的情况进行调查,目前,高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1社区活动制

高校体育设施服务于社会,向社区免费开放。高校体育设施相对比较完善,高校附近的居民可以在高校进行锻炼。高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以不影响高校正常教学和体育活动开展为前提,并且高校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对高校体育设施开放时间、内容、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磋商,明确各自的责任,共商相应的管理办法。一般来说,协议规定高校的职责是:对开放的场馆设施实行专人管理,完善值班制度,登记人员出入情况,对免费开放的有关设施要有明显的标志。对免费开放的有关体育设施不得以出租、转租、转让以及其他方式变相开展经营活动。体育场馆设施若需收费的,收费标准应与本单位职工等同对待,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设施安全和卫生等条件须达到规定要求,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鼓励教师利用自身特长义务为社区服务,参加志愿活动;规定社区居委会职责是:了解居民需求,向高校反映居民的意见,协助高校对开放工作进行组织管理,保证高校体育资源开放有序、有效地进行。

1.2委托管理制

部分体育活动中心以自身场(馆)管理人才为优势,与高校合作,高校体育场(馆)委托管理。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和体育行政部门强调要求高校体育设施应对社会开放,但不少高校没有向社会开放。究其原因:一是怕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没有精力去做开放工作;二是怕对社会开放后,会损坏高校设施设备。但是,他们认为,如果有个信得过、负责任的机构代为校方管理体育设施开放,对高校作出应有承诺,高校就愿意将自己的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一般经协商,双方签订场(馆)委托管理协议或合同,作出可以使高校放心的承诺。部分体育活动中心逐步扩大跟其他高校的合作,实行管理连锁、资源共享,不断满足市民健身消费需求。这样一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1.3体育俱乐部制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利用合肥工业大学体育场地设施、体育人才等资源,利用假日及闲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同时,有计划地吸收周边高校青少年及社区居民,在双休日、节假日来俱乐部参加体育锻炼。具体管理方法是适当聘请校外专业教练员及场地管理人员。俱乐部实行会员制。俱乐部通过目标管理等方法,对会员进行登记、制定活动计划、安排会员锻炼及日常比赛情况。并负责俱乐部广告宣传及专用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管理。俱乐部活动项目均对外有偿开放,并通过承办、协办体育竞赛和提升体育活动俱乐部形象,以增加自己会员数量,扩大俱乐部活动规模。

1.4政府推动制

当前,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确定将逐步在全国推行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政策,该政策已经积极付诸实践,而且国家还要求试点区政府一次性对试点高校资助不低于2万元的全民健身器材。首批“全国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区”被正式命名,并将北京、上海、长春等7个城市定为首批开放试点城市。

政府部门与高校建立体育设施开放与合作,实现政府推动。某些城市教育、体育部门共同建立了促进高校体育设施管理社会化的激励、导向与惩罚机制。激励机制是通过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绩效考核和奖励基金来实施体现。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激励机制。

2高校体育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现行的高校体育场地管理体制,在各个层面上依然是管办不分的管理模式,改革高校体育场地管理体制的动因主要来自以下4个方面:

2.1高校体育设施运营模式逐步向俱乐部模式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和服务是以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为轴心。除了教学竞赛训练外,更主要的是完成广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久而久之,全国绝大部分高校的场馆开放都是以三种方式出现:控制式开放、自由式开放、收费式开放。

2.2社区居民对体育设施的需求

健身是社区居民的普遍需求,体育设施建设与规划,是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前提与基础。资料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馆面积为05m2,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人均场馆面积高达16m2。可见,我国群众用来健身的运动场馆还远远不够,这已成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瓶颈。

2.3由行政管理向服务市场导向转化的需求

我国传统的高校体育设施管理体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模式,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旧的管理体制相应进行了改革,但新的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能力不强、公共政策与法规不到位,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存在着“垄断”行为,需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单位“垄断”。

改革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深化社会组织体育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将体育设施管理工作从社会组织中分离出去,交给社会自治组织共同治理,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民主自治能力,增强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2)推进政府与社会合作,推进社会组织体育设施服务于社会的实践,谋求双赢发展。体育也是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高校体育设施为社会大众服务是应该的。

2.4建立公共体育服务理念的需求

绝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设施属于国有资产,高校体育设施管理也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因而,高校场(馆)和设施要承担人民群众锻炼健身的责任,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可以说,确立公共服务的理念,是高校体育设施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基础,作为高校,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强化公共服务为主线,把向社区群众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作为高校的工作任务和基本职责。作为各级政府则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大高校体育设施向社区群众开放力度。同时,要加大对高校体育设备设施的投入,尽力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公共体育产品。

3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管理的基本思路

3.1组建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机构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体育产业立体化的大背景下,发展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要敢做天下文章,努力扩大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对外合作,充分发挥高校拥有的资源优势,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和特色化水平。既要敢于打破区域性和行业性界限,打破所有制和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更要力促扩大对外交往,努力提高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开放度,不断推动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的新发展。

3.2高校与社区的合作运营

高校与社区合作运营的目标,是以高校与社区互动,实现“双赢”为出发点,在确保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和高校社区安全为原则前提下,做到开放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建立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机制,高校要同社区积极探索高校资源开放的多种形式和途径,努力创造出高校资源开放、整合的特色,提高高校体育资源使用效益。为维护广大社区群众的合法权益,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强化服务为主线,把向社区群众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作为高校的工作任务和基本职责。高校要加强制度建设,促进体育设施向社区群众开放力度。

3.3健全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管理机制

当代我国高校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是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如何从政府直接管理型向社会管理型过渡,实现体育产业的社会化。我国高校体育发展到今天,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法制化正成为其重要的特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纯行政管理高校体育的计划模式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产业化的体制模式,实现我国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必须依靠各行业体协和体育社团的共同努力。走行业化和社会化发展道路是我国高校体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自身发展规律,也是解决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必要途径。

3.4制定政策和保障措施

各地经验表明,高校体育设施服务社会要取得预期成效,需要很多的条件,其中之一便是确立政策与法规框架。积极引导大众体育健身作为基点,呼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建立和完善一套包括财政投入政策、产业项目基本建设投资政策、社会集资政策、税收政策、体育基金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系统的体育设施社会化服务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为高校体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社会体育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创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党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从理论到实践,它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新境界必有新要求,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完备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以消除社会公共需求日益增长与当前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的矛盾,缓解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紧张关系。

一、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市场化进程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但也带来了新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内各种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伴生出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需求的某些方面仍然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社会贫困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然严峻,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大量的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环保问题等日趋突出。诸如此类的社会不和谐问题犹如病灶一般侵入并损害了我国社会机体,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深入分析上述这些侵害我国社会机体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些不和谐因素归根结底都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备所致。总理曾经指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这不仅给“公共服务”下了一个权威性定义,而且深刻地阐述了公共服务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确,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共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主体多元化、结构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比重大幅上升,公共需求结构正逐步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具体而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公共需求以超常的速度增长。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总需求中,个人公共需求年均提高的比重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体增幅,并且近两年的增幅更大。二是公共需求主体快速扩大,广大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逐步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三是公共需求的结构变化迅速,除了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对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利益表达的需求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一方面是公共需求迅速增长,另一方面则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使得我国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这个社会矛盾不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无从谈起。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与先决条件。换言之,只有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稳定、快速、健康、持续性的发展。

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出发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相当长时期内所要面临的一大基本国情。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受基本国情的制约,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同样要受制于此。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所要建构的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否则,这种和谐社会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党也正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发展状况,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九大目标包含了我国民主法治、人民生活、公共服务、道德文化、社会创新、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全方位的内容,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一定时期内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同理,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样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但在体系建立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要有条件的、分步骤的。那种脱离现实国情、好高骛远式的盲目建设难免要遭致失败。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当前条件下,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是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就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就能安全地度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危险期。唐铁汉等人的研究表明,依据国外经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一是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左右的阶段。在该阶段,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否则,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中断与停滞。二是人均GDP处于1000~8000美元的社会经济增长阶段。这是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需要注意全面、系统地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坚持教育、科技优先增长,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适度控制社会福利的增长水平。三是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左右、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这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发展阶段,要注意稳定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控制社会福利的过快增长。在该阶段,要注意控制公共服务的数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发展阶段,比较国外经验而言,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该说仅仅处在第一阶段(即“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的阶段)向第二阶段(即“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过渡时期。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一般说来,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体制创新。

1政府主导。有学者指出,公共服务主要是指由法律授权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有关工商企业,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职能,其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主导者。这种政府主导的特质,首先表现为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最主要的提供者。由于政府的公共性质,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公共服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政府必须加强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教育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发展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治安和国防安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政府主导的特征还表现为政府责无旁贷地成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政府根据国情和本区域内的人口资源和财政能力来确定公共服务的总体目标、水平、策略、原则等方向性的框架,并经同级权力部门机构批准实施。从公共服务过程来看,无论从目标设定到组织设计再到公共服务的机理运作,还是最终输出公共产品到收集社会反馈再到修正输入,政府始终是其中的主导者。换言之,政府是公共服务制度的设计者、实施者与维护者。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不全面、完整不完整,归根结底取决于政府意愿与政府能力。

2社会参与。和谐社会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社会公众、政府以及其他各种公共服务供给者之间互动的过程。首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有公共服务需求信息与持续不断的支持。这不仅需要政府设置畅通的公共需求的表达渠道,而且更需要社会公众需求表达的积极参与。社会公众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消费者,因而在公共服务的需求等方面最有发言权。如平新乔、赵俊超在浙江省慈溪市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居民作了一项公共服务需求调查,并对公共服务需求事项作了一个排序。结果表明,解决户口需求排在第一位,其他依次是子女教育、各种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补助、治安、卫生及其他。该项调研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某部分人群的社会需求。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对于公共服务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有必要建立畅通的公共需求表达机制,以真实客观地反映来自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心声。当前全国各地的献计献策行动即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因此,不了解民意、不集中民智,政府就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上失去方向。不仅如此,社会公众的合法性支持与资源性支持无疑是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所不可或缺的,比如在慈善捐助等慈善事业的发展方面,美国的慈善捐助每年达6000多亿美元,相当于GDP的9%;我国香港地区的慈善捐助每年也达60亿港元。我国内地目前每年仅有10多亿元,只相当于GDP的0.01%。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增加慈善捐助,扩大第三次分配的规模,这样既可弥补国家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的不足,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应该说,政府不是唯一的公共服务供给者,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也要加入到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当中来。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等人认为,在治理公共事务方面,政府和市场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所以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的制度安排。多中心理论突破了传统意义上政府与市场两种秩序的二元思维,公民通过参与自主治理公共事务,改进公共服务。在传统意义上,私人部门主要提供私人产品和服务,私人部门不得进入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领域;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公私界限,私人部门的力量逐渐渗透到公共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私人部门的角色和性质。它不仅使自己获得了相应的利润回报,而且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从而分担了政府的责任,改进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供给能力。第三部门以自身的非功利性目的或客观的公益性后果,以社会的自组织、自规则和自治理方式,或者以政府授权的行动方式,或者以跨国行动的方式,或者同政府或私人部门共同采取行动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局部性或专项性公共服务。

3体制创新。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能缺少体制创新。这种体制创新首先表现在如前所述的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上。主体多元化良性造成了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化、效益化与社会化,并继而间接带来了这样一种前景可观的后果:政府可以逐步退出公共产品的直接供给,且依据公共产品的不同种类,政府退出的程度也有所区别。

其次则表现在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多样化上。政府职能外包理论表明,政府履行行政职能可借鉴经济部门有效的管理方式,用市场手段代替行政手段。利用招标、承包、租赁、委托、、拍卖等方式实现政府职能的对外转移,通过市场化手段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这样,政府通过职能外包降低了公共服务交易成本,实现了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甚至精简了政府机构。近些年来,我国政府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大胆地借鉴了国外先进管理思想与方法,进行了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创新。比如,在我国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过程当中,政府就已经借鉴并摸索出了许多有益的方法,如BOT模式、合资模式、直接购并、纯民营模式、TOT模式以及PPP模式等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