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为科学研究

行为科学研究范文精选

行为科学研究

行为科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课模式;开放性高校;外语;文学教学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很多高校推出了开放性教学模式,这种开放性教学模式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广播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等媒介作为依托开展的一种远程教育。在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获得了广泛的提升,同时也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翻转以及全面拓展。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可以利用微视频来实现自主多元的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来同更加广泛、更加多元的师生进行互动与沟通。特别是在当前的5G时代,学生完全可以实现移动化的学习。

一.开放性大学建设的时代意义分析

高校作为培育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关键阵地,理应结合时代的变迁以及发展步伐等,持续有效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变革,切实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与成效,最大程度保障人才培育的水平。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同样应该借助于高效化的育人模式以及培养路径,切实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若高校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那么其育人质量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制约。为此,在育人过程中,高校有必要巧妙搭设信息技术的“顺风车”,积极推进开放性大学的构建。[1]实践证明,高校在学科建设以及专业教学变革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开放性大学的建设,不仅能够整体提升教学质量,也能够充分利用广泛而多元化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以及优化自身的办学水平。不可否认,不同高校之间的办学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开放性大学的建设,还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以及知识共享,有效弥补高校在教学中存在的先天不足以及师资羸弱的现实困境。

二.将微课引入开放性高校外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意义

文学课程是高校外语专业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制约,部分高校在外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便是偶尔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也多停留于课堂多媒体情景的创设层面,长期以往,必然会影响外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水平。为有效革新外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不断提升外语专业的办学水平,高校有必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来创设微课情境。实践证明,将微课应用于外语专业文学课程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在高校外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微课来打造开放性高校教学模式,借助于丰富且多元化的网络资源来不断提升以及夯实外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质量与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一方面,依托于微课来开展外语专业文学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教学手段。作为外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师,他们可以借助于微课来将相关的课件内容等展现出来,并借助于信息平台分享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利于课余时间来进行自主学习,并借助于丰富的网络空间来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与沟通,这样能够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效。另一方面,依托于微课来创设开放性大学教学模式,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在微课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精准而客观的评价,以此来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向,精准采用教学策略,切实提升教学质量。[2]

(二)实现个性化学习,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在高校外语专业文学教学实践中,借助于微课来打造开放性大学,还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关键主体。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需要以及实际诉求等,科学全面的开展个性化学习,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一方面,在微课情境中,不同专业素养、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主动积极的投身其中,都可以自主多元的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此来更好的满足自身个性化学习的实际需求。同时,在广泛的网络平台中,学生很容易寻找到合作伙伴,很0容易进行快速化的交流与互动,这样更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微课教学情景中,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开放化的网络空间中,学生可以深入全面的进行自主探究以及合作探究,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继而更好的提升探究实效。

(三)实现因材施教,精准反馈学习成效

依托微课构建开放性大学,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网络中会留下明显的痕迹。这些痕迹是非常关键的证明,是学生学习成绩的直接反馈,是学生学习成效的直接依据。作为教师,则可以结合这些关键性的信息数据来研判学生的学习成效,在保障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开展因材施教。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真实情况来给予关键性的教学指导,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此外,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于夯实而全面的信息数据来进行科学化的教学设计工作,确保整个教学设计高效而全面。

三.微课模式下的开放性高校

外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策略在开放性高校外语专业文学教学实践中,充分全面的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切实有效的应用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外语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质量。在开放性高校外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为最大程度的提升微课的应用水平,有必要采用以下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突出主体地位

在微课模式下,为深入且全面地推动开放性大学外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成效,教师应该切实有效的发挥自身的引导者作用,全方位转变教学理念,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好的提升教学成效与水平。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更习惯采用传统化的教学手段,试图通过灌输性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强化记忆与认知。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弊端,不仅难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效,也难以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为真正建构开放性大学,为最大程度的提升微课的整体应用实效,教师有必要注重教学理念的变革以及创新,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一方面,教师应该改变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积极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积极利用微课来开展教学工作。教师要结合外语文学课程内容以及教学需求等,行之有效的采用全新化的教学理念,不断弱化自身的角色,积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以及引导者。另一方面,在微课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应该切实有效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励以及指导学生利用微课来自主学习。

(二)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实现师生交互

在微课教学模式下,积极打造开放性大学,切实有效的提升外语文学整体教学质量,不断优化外语文学教学水平,教师应该积极构建科学且系统化的网络平台,不断实现广泛化的师生互动。一方面,依托于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全面的创设微课情境,教师应该结合外语文学教学的实际需求与教学特征,构建高效化的网络学习平台。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传播为主的教学模式,要想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就必须拥有一个好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和师生之间的线上互动提供一个载体。教师要结合具体化的教学需求来科学合理的制作微课视频,并将这些优质的微课视频积极有效的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之中,鼓励以及指导学生通过实名注册的方式来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在网络学习平台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微课视频,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以此来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依托于微课情境,教师还应该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结合学生学习时长以及线上测验结果等来随时同学生进行互动与沟通。当然,教师还应该积极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以及优化微课内容,确保开放性大学的建设真正取得实效,保障外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工作全面深入发展。

(三)精心选择微课内容,实现重难点突破

可以说,微课技术的应用为开放性大学的创建奠定了夯实的根基,同时也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和载体。为切实提升微课的应用实效,也为了更好的推动开放性大学的建构质量,教师在微课视频或者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应该注重精心选择优质的微课内容,同时实现有效化的重难点突破。比如教师在选择微课内容时,可以针对现有的微课内容来进行有效的选择,尽可能选择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再比如在微课内容的选择时,教师还应该精准把握重难点内容,将外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相对难点内容展现给学生,鼓励以及指导学生全面投身其中,切实有效的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此外,在外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为切实有效的提升微课的应用水平,教师还应该注重科学全面的变革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多元化且科学化的教学手段。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故事讲述法以及案例教学法等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实效,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外语专业文学课程是整个外语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核心内容,为切实有效的利用丰富化的网络资源,应该结合该专业的教学特色,行之有效的创设微课情境,借助于微课技术手段来变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全方位优化学生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栾岚,刘心力,江华茹等,微课模式下的开放性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8():-.

行为科学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行为;研究价值

1引言

近年,我国学者也尝试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致力于研究一套可以用于指导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学行为体系。影响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因素有: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素养条件以及各种教学行为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切活动和表现,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长期通过有效教学行为进行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但有效教学行为作为改变行为的“刺激”,通过学生的认知和反应机制进行加工,是否对其情绪、态度和心理健康存在影响,其结果未曾检验,也不得而知,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2理论研究价值探析

目前我国学者对于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评价褒贬不一。虽然大部分学者认为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有利于学生的学业成就发展,有利于顺利、高效地实现教育目标,但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郭思乐认为有效教学行为将短期教学认为作为目标,不利于教学的长期效果。本文对于有效教学行为与小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检验,可以在一定层面上解答有效教学行为的褒贬争议问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层面多见于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其中,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更多地从小学生的人格特征、其父母的教养和教师的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师教学行为,研究成果甚是鲜见。然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影响作用不容忽视,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物一样,第一次弄错了,不可能通过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有效教学行为的研究仅限于理论层面上,其研究目标也直指学生的学习进步或学业成就,对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学习动机等影响略有提及,但有关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未曾提及和进行检验。本题拟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层面。

3实践研究价值分析

3.1社会价值角度:

有效教学行为可以指导教师选择合适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和行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而言,高额的教育成本与低水平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得我国小学的教学模式缺乏经济性;从教育连续性的角度而言,小学教育的教学效率低下和教学模式的扭曲,无法为后续的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石,对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无效性,不以培养人才为最终目的,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成长进步,其培养的“人才”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从人力资本的角度而言,小学教师教学行为不当或者无效。因此,真正意义上保证我国小学义务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利于整个社会持续和谐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素质的知识型劳动者。

3.2家庭价值角度:

整体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有利于缩小重点小学和普通小学之间的距离,有利于降低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成本。据一项有关居民储蓄消费意愿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市消费支出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增长速度为年均20%左右。高学历高收入的现象是促使家庭教学投资增长剧增的首要因素。教师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衍生出重点小学和普通小学的划分,加剧了它们之间的差距,无力跻身于重点小学的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不掉队,只得花重金在辅导班和培优班上。“课上免费,课下昂贵”的教育现状改变了小学义务教育的初衷,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状,即有钱参加补习班的学生获取的教学资源远远多于无钱参加补习班的学生,其成绩也较为优异。这样的现状一方面不利于社会和学校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另一方面也会让家长只重视子女的成绩而忽视它们的心理健康。

3.3教师价值角度:

有效教学行为可以指导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正确理解教育的真正目标,也有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有效教学行为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有效教学行为的检验,对于提高我国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有效教学行为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而且关注课堂上以及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影响。有效教学行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活动,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可唤醒教师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错误意识,令其更加重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4学生价值角度:

人们都说“小学生的天性是玩耍”,西方更有谚语“会玩的孩子更会学习”,即使孩子无法从玩耍中获取知识,至少也可以劳逸结合。但处于科技发达、资源丰富、信息爆炸时代的小学生,社会对其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背负社会、学校和家庭沉重压力的小学生,上课、补习、考试等占据了他们美好的童年。在我国,家长给予充足物质基础的同时,更多关注的是子女的教育,即学习成绩;教师在升学率和竞赛获奖等压力下,已然忘记真正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成长进步,而非培育满分学生。家长、学校、教师以及在整个教育界都过分重视学习成绩的大环境下,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了一块被忽视的盲区。身心健康是一切生存活动的基本条件,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还孩子一片舒适、轻松和低压的学习环境,让其能真正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引导其成为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行为科学研究范文第3篇

一、科学发展观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分析

(一)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与意义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彰显时代要求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以下事例和数字:

事例1: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消费的第二大国。以煤炭为例,*消耗15亿吨,占世界的30%,但创造的GDP不到世界总量的4%。

事例2:近年来,中国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比率由*年的2.8提高到*年的3.1。

事例3:我国人均耕地0.1公顷,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2%;人均淡水资源量2257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7%;人均森林面积0.12公顷,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0%;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约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8.2%;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

数字是枯燥乏味的,但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往往不能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选择什么样的新发展道路,成为一道中国必须作答的世纪命题。而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在总结发达国家和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标志着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的诞生,表明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已经从一般的经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高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在新世纪、新的条件下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更加全面、协调和健康地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诠释

(1)基本内容: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体。人类的文明形态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三个文明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全面发展,就是要强调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加快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形成三个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它以全面发展为前提,把“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作为发展的总体目标。

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协调发展,就是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协调发展,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相互协调发展,实现制度、体制、机制、机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区域、工农业相互协调发展,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相互协调发展,实现公正与效率、改革与稳定的协调发展,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实现社会的有序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护社会人文环境和社会人文传承能力,保持人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人文资源、政治资源的有序利用和社会文化的有序发展。

(2)本质核心:以人为本

发展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人,否则,发展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因为人既是现代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其建设成果的占有者和享受者。因此,从目的范畴来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现,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而且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要致力于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有利于人们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和支持人们干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要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效解决扩大劳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公共服务和提高教育与医疗水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要致力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健康充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要致力于兼顾人与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关系,重视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口素质的提高、生活与工作环境的改善。

(3)根本要求:统筹兼顾

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中,还需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兼顾,即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全面地协调各种利益群体和各方面利益关系,使之能达到相对平衡。它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城市与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建立城乡良性互动机制,才能实现城乡发展双赢目标。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第二,统筹区域发展。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整体性,没有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打破行政分割,建立统一市场,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实现区域共同发展。

第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经济发展不等同于社会全面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

第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发展的条件,也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水平很低、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国家,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就是要保持人口的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发展的竞争半径更加扩大,国际关联度和参与度更加密切和深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实质,就是要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标

面对21世纪的新挑战,国家的发展进程必须解决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性问题:

第一,在全面提升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前提下,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第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完成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整体提高中国的经济效益和集聚财富的能力;

第三,必须依靠社会财富的有效积累,充分解决就业,克服三农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满足全体国民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理性需求”;

第四,必须确保国家安全,包括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社会安全、食物安全和国防安全等,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一个和平、安定、有序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第五,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全面提高中国民众的科技素质,将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

第六,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并依靠技术创新,成功地走出一条在资源相对贫乏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条件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面对这些战略性问题,我们在谋求解决之道时,需要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因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也是发展观的丰富和升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路标。

(二)新型工业化的内容与特点

1.新型工业化是对传统工业化的合理扬弃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和我国过去工业化道路而言的。传统的工业化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往往采取“大量采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单向生产模式,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已把人类带入了一个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的困境之中;其次,都是在完成工业化之后再推进信息化的,而不是同步进行的,这使得有限的资源未能在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合理配置;再次,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即通过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水平,这就意味着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使失业人口大量增加,造成了严重的就业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

但是,作为历史上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生产方式,传统工业也有其合理的因素,我们仍然要大力推进。正如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今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是完全抛弃传统工业化,而是要在对传统工业的弊端予以剔除,尽可能避免传统工业带来的各种危机的基础上,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和高新科技和产业等新工业化手段去促进工业化的完全实现。所以,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传统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的二重性,是一条对传统工业化扬弃的道路,是对传统工业化的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道路,是一条传统工业化与新工业化相结合的复合型的现代化道路。

2.新型工业化的最佳发展模式——循环经济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开始成为发达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首次正式向世界发出了警告:“如果让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等现有趋势继续下去,这个星球上的增长极限会在不远的将来发生。”而国内外的实践也已经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后,对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人类要继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要求我们减少对自然界的索取,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循环经济由此而产生。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它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直通道单行线的物质资源流动方式,而是在充分考虑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和净化能力的基础上,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路径和食物链网,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其内在运行机理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规律和方式,用绿色经济运行模式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使整个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

发展循环经济,符合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尊重自然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利国、利民、利子孙的长远大计。为建立一个循环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需要政府、科技界、企业和全民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

3.新型工业化的特点分析

(1)新型工业化是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为根本的工业化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提高经济竞争力,并妥善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增加就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居世界第一位。这决定了我国将长期面临就业压力,不能靠大量裁员的方式来实现工业化。但同时,劳动力人口多,也是我们的优势。比较成本理论指出,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上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仍可以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来获利。要素票赋理论进一步认为,由于各国所拥有的资源是不同的,各国生产相对密集地使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具有比较优势,可以获得比较利益。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否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为主导的工业化

信息化,就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以此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前进。20世纪后40年,发达国家纷纷确立了以推动信息化为特征的发展战略,这些在工业化之后推行的信息化,对拉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后起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也不允许我们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因此,必须把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经济学上的“后发优势理论”,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动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形成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新模式,以信息产业带动整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3)新型工业化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工业化

经济效益好,就是要生产出高质量的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以提高资金的投入产出率和周转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在工业化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经济发展走的基本上是一条粗放型经营的路子,经济发展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只讲产值,不讲利润。但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没有效益的速度只能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而不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任何好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量的扩张转变为质的提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4)新型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涉及的不仅仅是信息科技、信息产业,还包括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等高新科技。新型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即要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提高科学技术的转化率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目前,我国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中,最后能形成产业的只有5%左右,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50%相比,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必须把研究和开发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并且将研究和开发与产业的开发和市场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利润空间和竞争能力。

(5)新型工业化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的工业化

传统工业化道路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虽然发达国家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在有限的范围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自工业化以来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已经无法恢复和修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如果不改变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放任环境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本世纪头20年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资源和环境都难以承受,不仅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而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必须把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

(三)两者的内在联系与要求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人口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不断加剧,我们必须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促进集约化的经营,改变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科学发展观是在是我国20多年发展提供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和世界潮流的要求,为适应体制环境的变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蕴含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其核心就在于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实践,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键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其着眼点在于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但是,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昭示我们: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总理曾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物质的快速增长,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就难以实现。

而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区域经济不协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约束条件下,如果仍然是以现在的发展方式去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自身难以支撑,而且也会受到世界市场的更大制约。出路就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科技的进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键在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工业发展现状及其历史回顾

1.建国初期,*的工业无规模、门类残缺,产业结构低下

1949年*人均GDP只有69元,按当时的平均汇率计算大体相当于28美元。GDP三次产业的构成为69:9:22。由此可见,*是在产业结构十分低下,人均收入水平极低的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的。

2.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2年底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时期,至1978年*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在2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国民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1952年至1978年GDP年均增长4.3%,其中,工业的增长又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此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10.8%。人均GDP由1952年的69元,提高到276元,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即由第一产业居主要地位演变为第一、二产业并居主要地位,三次产业的GDP总值构成由65.6:13.1:21.3演变为41.6:38.0:20.4,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构成由92.5:3.6:3.9,演变为77.2:13.0:9.8,由此可见,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持续上升。但是,这一时期的工业化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受政治运动的影响极大,加上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使工业呈现陡上陡下的波动状态。尽管这一时期工业总体上是增长的,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效益和效率却处于低水平状态。

3.改革开放24年是*工业增长最快的时期,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全省的经济总量不断跨上新台阶,城乡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实现了*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省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增速比上年加快2.0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产品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446.78亿元,增长18.15%,增速同比加快2.1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增加值151.21亿元,增长12.95%;重工业增加值295.57亿元,增长20.74%。分注册类型看,私营企业完成增加值81.48亿元,增长83.54%,增幅居各经济类型企业前列,成为带动工业快速增长的生力军。产销衔接状况保持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8.13%,比上年上升0.23个百分点。全省重点培育的六大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共完成工业增加值296.17亿元,增长19.5%,其中: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业实现增加值92.64亿元,增长34.0%,总量、增幅均居各行业之首。全省发电量320.9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42%,电力生产弹性系数达2.72,创历史最高记录。

(2)工业产品结构继续调整和优化。冶金、建材、家电、纺织、化工等行业受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影响,市场销售形势好,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增长,其中:十种有色金属增长45.3%,生铁增长9.6%,钢和钢材分别增长9.4%和23.3%,水泥增长40.5%,彩色电视机增长54.5%,白酒增长11.6%,乳制品增长111.0%,罐头增长15.0%,布增长24.4%,纱增长29.3%,化学原料药增长23.3%。原煤受不断上升的电力需求拉动,产量比上年增长11.5%。

(3)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改善。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利润51.41亿元,同比增长1.2倍,为历史同期最高。在37个行业大类中,有32个实现赢利,盈利能力前25家企业实现利润37.30亿元,增长86.6%,占全部利润的71.6%。全省重点培育的六大支柱产业实现利润37.47亿元,增长1.0倍,占全部利润总额的71.9%。全年累计实现利税156.58亿元,增长44.2%;上缴税金104.47亿元,增长23.2%。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1.96%,比上年提高15.85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全省工业加大扭亏力度,亏损面、亏损企业亏损额有所下降。全省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5.92%,比上年下降0.9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4.02亿元,同比下降14.2%。

(4)工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全省工业园区实际投产企业达3579个,比年初新增843个;完成工业增加值192.89亿元,增长82.9%;实现销售收入587.7亿元,增长90%;利润总额33.99亿元,增长51.1%;实交税金28.9亿元,增长74.3%,安置就业人员52.85万人,增长61.3%。

(二)*工业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并强调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正确判断*省的工业化发展阶段,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对*省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从GDP指标看*工业化

对照钱纳里的工业化标准,中部六省及全国的工业化水平尚低。其中*、山西、安徽*年的人均GDP的水平分别为804美元、896美元、778美元,只相当于钱纳里工业化阶段中以1970年美元计算的第三阶段的低水平段,即工业化的刚刚起飞阶段;湖北、湖南、河南三省分别以人均1086美元、910美元、912美元处于其第三阶段的较高水平;湖北以1086美元的水平不但高居中部第一,而且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而实际上我省的工业化水平尚未达到这些阶段,因为我们以现值计算的人均GDP肯定小于以1970年美元计算的水平。

2.从“工业化率”指标看*工业化

衡量工业化程度的“工业化率”指标,一般是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如表2,*不但人均工业增加值的绝对数小,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即工业化率水平)也一直处于中部六省的末位,且10多年间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该数值一直在27%左右徘徊,*年和*年的水平比1990年还要低,而全国平均水平从*年起一直在42.3%以上且连年呈上升态势。在*年,*工业化率为30.0%,低于全国水平15.5个百分点,而中部其它省的工业化率都在31%以上。从这一指标看,*的工业化程度在全国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3.从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现状看*工业化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工业化的核心命题。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工业化的初期,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当第一产业比重降至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的比值最大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在我国最高拐点一般在45%以上)时,工业化基本完成,并逐步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阶段过渡。观察表3和表4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的人均GDP三次产业比例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历来是低于其它中部五省的,1990年、*年、*年均位列中部六省倒数第一,且差距越来越大。**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为43.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整10个百分点。按库兹涅茨工业化五阶段产值和劳动力比重的标准,约处于其1958年人均300美元的第三阶段左右的位置。*的劳动力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年所占比重为17.8%,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8∶43.4∶36.8,约处在库兹涅茨工业化五阶段第四阶段左右。

综合判断,目前*省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阶段,是农业经济比重较大的地区,工业增加值虽然比重较高,但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粗加工、低加工度的产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不足,迎合世界发展潮流的高技术产品几乎没有。从总体上看,工业化进程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产业关联度低,集约化程度低,经营粗放。由上可见,*走工业化道路面临的形势严峻,任务相当艰巨。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省的工业总量水平太低,工业化是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依靠计划和行政而不是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的,所以工业化进程有着明显的特殊性。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强制推进重工业而轻视轻工业,因此,1978年在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38%的同时,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居高不下(分别为41.6%和77.2%),而第三产业则处于萎缩状态(仅占20.4%)。改革开放20多年来,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在有所下降后徘徊不前,近8年来一直稳定在35%左右;第三产业比重则是快速的提高,造成这种状况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计划经济因素的减弱,原有产业结构偏差的自然调整,第二产业的下降并非工业化成熟后的下降。二是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通信、网络、教育等产业越来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上外来文化的渗透、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业的需求扩大导致第三产业的异军突起。三是由于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缓慢,导致我省的工业企业总体上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因而工业发展明显落后。在第二产业内部,我省的工业所占比重过低(只占75.6%),其它中部各省及全国各发达省份的这一比重都在85%左右,而除工业外属第二产业的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力水平一般低于工业,所以我们发展第二产业重点应在工业。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历史原因,从“工业化率”和GDP等总量指标上看,*的工业化程度历年来处于全国的较低水平,这就决定了我省目前工业化的重点是扩大工业总量,把“蛋糕做大”。

(三)*工业发展滞缓的原因分析

1.企业规模偏小,长期投入不足,市场竞争力下降

*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849亿元,占全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6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46.78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6%。全省共有工业企业约30万家,但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有3051家,仅占工业企业数量为1.02%,其中大中型企业仅有326家。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仅4家,超过10亿元不足20亿元的企业也只有7家。*年,*工业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仅有1.14%,比*年的1.4%又下降了0.26%个百分点,比1990年则下降了0.7个百分点。无论是消费品还是资本品,都缺乏在全国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造成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入不足而且投资结构不合理。*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1009亿元,净值只有608亿元。*国有单位所占的比重在全国范围内来说虽然比例较高,但是长期以来对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很低。而且在工业投资中,加工工业所占比重大约仅有60%(能源和采矿分别占28%和12%),除原材料加工占16%外,一般加工业占44%。

2.工业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差

一是轻重工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长期没有解决。我省轻重工业比例“七五”末为43.4∶56.6,“八五”末为44.4∶55.6,重工业高出11.2个百分点,*年为43∶57(乡及乡以上39.4∶60.6),*年新口径为41.5∶58.5。“八五”以来国有单位的所有投资额中,用于轻工业的只有22.6%,与行业投资不能合理流动有关。作为农业具有较大优势的*,轻工业不占重要位置,是不应该的。由于轻工业比重工业投入少、产出高,所以,轻工业产品包括农产品加工、各种日用消费品,尤其是家用电器,不约而同地成为许多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加工深度不够。我省工业产品以粗加工为主,不善于从后道工序搞起,如棉纺工业,长期靠二纱二布出口换汇,中高档面料少,加工服装就更少。化工基本上是基础原料,精细化工没有大的发展。总的来说是以高消耗、高运量、高投入产品为主,所以产品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低。三是资产集中度低,缺少带动力强的支柱产品。我省企业规模小,大中型企业总数占全部企业比例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主要产品如钢铁、棉纱、水泥、化肥、烧碱、冰箱、彩电、摩托车等只相当于全国平均规模的35—76%,规模效益差。前些年一批有优势的产品又未能及时培植壮大,痛失机遇。四是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成长慢,差距大。我省工业发展和安徽、湖南比较,传统工业主要是烟酒方面有一定差距。新的差距最主要的是差在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具有现代技术特征的工业,我省除轻型和微型汽车有优势外,家电、电子、通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占的比重都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而且呈继续下降趋势。

3.企业经营水平提高不快,人才缺乏

我省工业企业效益差,一个突出问题是管理薄弱,经营水平低。不少企业论条件不比外省企业差,但效益差距却很大。如化肥、水泥、饮料、陶瓷等等,装备条件和外省差不多,可是发挥的作用完全不一样。我省一批有前景的产品,如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等,没有抓住机遇发展壮大,也和企业经营水平低有关。当然,造成这种情况有许多原因,但企业管理薄弱,经营水平低,经营人才缺乏,主攻工业意识不强,没有花大力气去抓是主要的一条。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成了不争的事实,在人才培养方面,我省无论从高等学校的数量还是科研机构的数量来看,都远远落后于中部其他省份。纵使这样,由于客观方面的原因,我省仍然无法留住自己培养的人才,每年导致大量的人才外流到沿海其他经济发达城市,这更加使得我们原本紧缺的人才更加不够。

4.政策环境不够宽松,扶持力度不够大

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本身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环境宽松,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了,也必然有利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同样,没有宽松环境就必然制约经济发展,经济不发达,从某一个方面也影响环境的改善。这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解决矛盾应该选一个突破口,即努力创造好的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目前我省环境和过去比当然已有很大改善,但是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比尚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一是部门或地方领导对工业经济工作重视程度不一,对主攻工业认识上存在差异,没有形成狠抓力促的氛围;二是主攻工业力度不够,缺乏切实有效的措施;三是政策扶持强度不够;四是缺乏激励机制,人才流失严重。

5.国有经济比重过高,非国有经济外来刺激较小,所有制经济结构活力不足

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活力机制。以集体经济为特色的“苏南模式”,以个体和私营经济为特色的“温州模式”,以及以外商投资经济为特色的“珠江三角洲模式”,是我国当代多种经济结构最典型的三种形式。*工业经济中多种所有制结构差距表现在:国有、集体经济比重很高,活力不足,效率较低;个体私营经济规模小,资本积累慢,扩张能力弱;主要包括外商投资经济的其它经济形式的比重很小,对其它经济的影响和刺激力弱。我省国有资产和产值所占比例均比邻省高,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国有企业负债高,资产质量差,经营效益低,整个工业活力不足。非国有经济不仅比例低,而且缺少有一定规模实力的实业。国有工业比重过高,个体私营及其它工业比重过低,是我省国民经济竞争活力不足,总量增长较慢的一个基本原因。

6.工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新的增长点少

工业缺乏后劲,这是我省经济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在现有产品中,有发展前景的能成为我省经济亮点的并不多,在建的大项目有把握成为新增长点的也寥寥无几。这说明我省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三、发达地区推行新型工业化的经验及其借鉴

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两大核心,在发达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北京、上海、深圳在自己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设计中无不因地制宜的反映出这一点。

(一)北京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北京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多年以来,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矗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浪尖,1952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仅为7.88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刚刚突破百亿元,达到108.8亿元。*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达1084亿元。到*年达到3663.1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3%。从1952年到*年,按可比价格计算,北京经济总量增长171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0.6%。在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也不断升级,产业布局趋于合理。逐步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得到很大提升。目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1.6%,与1978年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37.9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成为重要支柱,*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增加值占了第二产业的40%以上。人均GDP从1952年的170元,到1978年的1290元,再到*年的32061元。生活水平由过去的“温饱型”、“小康型”向“富裕型、享受型”跨越。*年,北京市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达到3084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两番的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处于3000美元至10000美元之间,正是国民经济具备了相当实力,进入活跃、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北京市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可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更是北京建设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起飞平台。*年,人均GDP按美元计算,约为3874美元。

配合经济的迅猛发展,北京各项社会事业同样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自*年至*年,除*、*两个年份北京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位居全国第二外,其余年份均居全国第一。其中,*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R&D)达到256.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全市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992名。197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从365.4元增加到13882.6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5倍,年均增长7.4%,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8.7%下降到*年的31.7%。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6496.3元,比1978年增长了8倍,农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2.9%下降到*年的31.7%。

2.北京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从十六大后,北京市结合自身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在*年2月,北京市就提出:北京是一个特殊的政治文化中心,尽管没有必要再把北京建设成一个经典的工业城市,但是北京的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结合。北京工业将按照振兴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目标,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北京市要发展一个结构好、质量好、效益好的GDP,杜绝以牺牲利润、效率以及环境质量为代价追求高GDP,要有科学的发展观。

从北京市政府的发展目标,可以看出,北京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城市发展的综合平衡为中心,以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相互促进发展的理念: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战略,要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发展,达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进行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即发展以能源消耗少、污染小、废弃物综合利用为特征的现代工业;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绿化美化环境;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要植树造林、防沙治沙;还要发动群众,人人参与治理环境、保护生态等。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北京具有很强的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科技优势、信息优势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北京经济新的增长点。近十几年来,全市高新技术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上交税费和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以30%--40%的速度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增大。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要着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速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和利用。要发展现代制造业和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都市型工业。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二)上海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城市,从中国近代开始就一直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城市,上海的新型工业化思路无疑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新型化工业化道路有着相当的借鉴作用。

1.上海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上海作为综合现代化指数仅次于北京的中国城市,十几年来的经济发展成果有着相当惊人:实现了连续13年的两位数百分比增长,*年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长值分别达到8476.05亿元和2312.77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0.59,实现利润544.63亿元。其中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精品钢材、电站设备及大型成套设备、现代生物与医药六大支柱工业总产值已达到4517.8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8.4%。支柱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4%;工业企业年技术创新经费已达245亿元,技术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1%;年专利申请量超过1万项;开发新产品2万多项,新产品产值达到*亿元;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

在“九五”完成307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的基础上,上海目前工业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近700亿元,其中70%的投资集中在四大产业基地,集聚效应非常突出。*年,浦东产业带和漕河泾、青浦、松江工业区微电子产业完成投资100亿元,初步奠定了上海作为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微电子产业基地的基础;一期投资达1500亿元的上海化学工业区“七通一平”工程已全面完工,一批总投资额逾百亿美元的主体项目正抓紧建设或即将启动,最终将建成规模大型化、装备集约化、投资多元化、管理系统化的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总投资达500亿元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将建成集汽车研发、制造、贸易、展示、物流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精品钢材制造基地进入投资高潮,将建成我国汽车用钢、石油管、造船板、不锈钢、电工钢和高效建筑用钢等六大类钢铁精品和新工艺、新技术及新材料开发的主要基地。此外,一大批重大工业骨干项目、重点技改项目和国债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成为上海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推动上海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工业基地,上海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其中上汽、宝钢、电气、广电、轻工等5个集团公司的规模都在300亿元以上,21个大企业集团的产值、利润和税金在全市工业中约占六成。

2.上海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上海结合自身情况,提出了一个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性目标:

第一阶段,从*年起到“十五”期末,按照十六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不断壮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建成以六大支柱工业、四大产业基地和都市型工业为主要标志的工业新高地。

第二阶段,到*年,上海工业要努力建成新型产业体系,构筑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开放型经济,全面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全面确立工业与服务业、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框架,依托领先科技,发挥资本活力,加快产业融合,不断巩固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第三阶段,2010至2015年,确立上海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新地位,提高上海工业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体现和发挥上海工业的优势,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产业经济“五大中心”,为实现中国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积极贡献。

(三)深圳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深圳现代化建设的成功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25年间,全世界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发生的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国家特别是向中国珠三角大规模的转移。另一次是21世纪初,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产业向中国特别是中国东部的大规模转移。现在人们常说的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指得就是这个转移。

在80年代的产业转移中,深圳最初还是一个边陲小镇。国家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的改革开放政策,在深圳等特区设置了政策洼地,因此,在很短的几年时间内,深圳和珠三角农民的土地,香港的资本、技术、管理和产品,本地和内地的农民工劳动力,三个生产要素一结合,很快就把8万家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三来一补”企业在珠三角建起来了。香港企业家仅工资一项,一年就比香港少支出1000亿元港币;深圳和珠三角的政府和农民得了工缴费,农民收入部分后来变成了农民可以长期分红的合作社;打工的农民工所得虽然少,但比农村劳动的收入多。更为重要的是,深圳、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农业社会产业形态中长出了工业,生产出了新型的日用消费工业品,一时间领导了全国的消费潮流。同时,深圳及广东各地对这些产品进行了技术改造,不断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以低廉的价格优势占领了发达国家的日用消费品市场。

2.深圳的新型工业化思路

深圳的工业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引进“三来一补”式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起来的。经过20多年的努力,深圳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许多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家用电器产业、汽车产业、石化产业都已成熟,但劳动力成本始终居高不下,在中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投资环境已经成熟,劳动力价格,由于无限供给,竞争激烈,增长缓慢,同时劳动者素质也在提高,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把这些成熟的产业向中国转移,在中国制造后,向全世界销售。这次转移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下产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无疑将成为第二次转移的目的地之一。深圳在牢牢抓住这次“转移”机会的同时,从*年开始,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点发展中心,力争使其成为深圳经济的第一增长点,并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重视人才、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高新技术公共技术平台、培育科技孵化体系、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营造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良好环境、加大政府对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投入、切实加强对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组织领导九方面着手实施。

由于深圳的电子信息工业在整个经济比重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因此深圳的经济发展思路中,可以说重点是相当鲜明的,那就是信息化、高科技产业与工业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深圳的早期崛起一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的特区政策,另一方面也因为深圳的特殊地理位置——毗邻香港,在深圳在第一次产业转移,在香港的带动下,经济发展惊人,随着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经济衰退,深圳的经济发展因此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加上香港在第一次产业转移后,在本地就一直着重于服务行业的发展,使得在世界第二次现代化浪潮——知识革命来临时,处境尴尬。深圳的经济发展反而在经历这些经济波折后,放弃了跟随“香港模式”,重新反思现代化道路。深圳市政府*年2月通过《关于调整我市“十五”规划有关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相关指标的建议》,《建议》将原“十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力争用5年时间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用10年左右时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调整为“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于*年3月底正式下发《深圳市“十五”规划有关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相关指标调整方案》,对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修正。其中指标总数由原来的42项调整为现在的38项,增加指标13项,删除指标17项,调整指标4项。深圳在全球的新经济环境下重新开辟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

(四)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验借鉴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面临的矛盾可能比很多其他省份要激烈得多,而发达地区的工业化历程无疑为我省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制造业的强大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源泉

发达地区工业化的历史表明,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主力军。因此,制造业也应是我省今后实现工业化的源头和主力军。与发达地区进行对比,就会发现,还有大量的有社会需求的工业产品我们没有人做或不会做。重大的技术装备,自动化、机械化的工业设备,高档微电子芯片,精密仪器、仪表等,或者是空白,全靠引进,或者是开发能力极弱。因此提高农业和制造业的水平,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对于我省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2.以信息化是带动工业化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现代经济技术与传统生产手段融合发展的条件下,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与信息化和知识化相融合的新格局。认识这一点,对于正确选择工业化发展道路十分重要。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二元叠加中,要充分认识并及时抓住反映后工业社会特征的信息化和新经济发展的机遇。与传统经济相比,信息经济不仅劳动生产率高,而且创造财富快。因此,在工业化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工业化规律和省情特点,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工业,重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推动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它不仅有利于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将促使我们在某些领域获得“后发性优势”。工业化进程和传统产业的发展不可逾越,但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信息化可以加速发展进程,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3.教育和科技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因

从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在工业化进程中功不可抹。反观我省,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硬技术和软技术水平相差都很大,国民整体素质偏低,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也很薄弱,新产品开发仍主要依赖于技术引进和模仿。当今世界技术发展更加迅速,技术革命向产业技术转移的周期更加缩短,技术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也更加短暂。我们在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科教兴国、科教兴赣”的战略方针,把发展新型工业化切实建立在提高质量、素质和品位的基础之上。

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构想

(一)大力推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加快*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确保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道路基本上是以牺牲环境、污染资源为特征的,其掠夺式开发和过度竞争曾引发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及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中部欠发达省份,但越是经济高速增长期,越是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的时期;越是眼前利益同长远利益容易发生矛盾的时期。我们在前期工业化的过程中,也遭到了传统工业带来的“废渣、废水、废气”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必须跳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态环境。新型工业化要求我们在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充分考虑我省除劳动力资源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外,其它资源都相当短缺的现状,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注意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工业产品科技含量,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我省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也为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提供了诸多的条件与手段,有利于后发地区工业化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走发展与保护结合之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2.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省扩大就业和改善就业结构的需要

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是我们的基础优势,同时又对我们如何将这种基础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过去实行的二元制经济结构严格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工业发展对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有限。因此,如何妥善处理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劳动就业的关系,在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能大量安置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根据我省人力资源丰富、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等相对不足的省情,在工业化过程中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合理组合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增强我省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竞争优势。

3.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省加速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我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恰遇第三次产业革命,这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航空航天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社会进步和结构升级,必将引发社会投资对高技术、高质量的投资品及其配套产品的需求增加。这为我省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成果,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代价实现工业化,并在发展过程中,跳过发达国家走过的一些阶段。我们要抓住机遇,按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改善我们在高档次投资品和配套产品方面的不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技术、高档次的投资品和配套产品。

4.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减弱是必然趋势。新世纪以来,全世界正面临着一场空前范围和规模的以地球为版图优化配置资源的国际性产业大分工大调整。十六大作出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的部署,为我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在现在市场日趋统一,整个世界处在一个资源与市场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大环境下,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在巩固现有产业、产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才能使我们的发展真正建立在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的牢固基础上;我们才能具有比以往更加充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机会;我们才能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5.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需要

传统产业尤其是处于工业中心地位的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各行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提供的技术装备的性能和水平。我省目前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各地区、各行业生产力发展很不平衡,这决定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产业特别是工业制造业,仍然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因此,必须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使现代制造业成为我省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从而使我们现有的比较优势向更广领域和更高水平扩展。

6.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与时俱进指导工业发展的需要

与以往的工业化路子相比较,新型工业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注重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二是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走“先污染,后治理之路”,实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要求;三是强调工业发展要有利于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四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五是强调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实现“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战略要求。

7.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战略的需要

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工业化滞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突出,工业技术水平较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竞争力不强,农业就业人口比重较高,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面对当今世界科技高新化、经济全球化加快的新形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的“三农”问题,有利于解决我省工业化滞后的主要矛盾,有利于解决工业内部结构性矛盾,有利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

8.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从国际国内环境看,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大,国内经济社会继续保持着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从*来看,目前经济社会已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全省*年经济增长速度为8.8%,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年为10.5%,比上年加快1.7个百分点;*年为13%,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是十年来增长速度最高的一年。我们要十分珍惜和切实抓住这一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自主发展和甘当配角的原则。在坚持自力更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坚持对接长、珠、闽,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使*更早地融入两洲一区经济圈,更早地融入全球化。

2.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增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要素的配置功能和聚合功能,优化经济结构,政府重点在制定规划、规范运作、提供服务、改善投资环境和扶持政策等方面起引导、推动作用。

3.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并举的原则。充分发挥本身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发展竞争优势,大力提升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的创新和竞争力。

4.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原则。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姿态,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竞争。

5.扩大就业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相统一的原则。在培育大公司大集团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不断增加就业岗位,通过用人机制、分配体制的改革和市场机制的创新,为国内外优秀人才来赣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

6.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原则。新型工业化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推进,建成优质高效的农业结构,建立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

7.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坚持降低资源消耗,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注重经济自主增长动力机制的培育和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8.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的原则。现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牢牢把握信息时代给我们提供的历史机遇,是新型工业化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一个最重大的特征。

9.可循环原则。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提倡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三)*推进新型工业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推进新型工业化面临的机遇

(1)近年来*工业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总量加快壮大,发展差距迅速缩小。近三年,*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0.8%,增速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830亿元,比去年增长13%,是近十年来的最高增幅,居中部六省第二位。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677元,首次突破800美元。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年全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0亿元,比*年增长1.5倍,三年平均增长36%,增长速度是“九五”期间的2.6倍,为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全省消费品零售额923.2亿元,近三年平均增长9.4%,出现增速逐年加快的势头,其中,*年比上年增长11.7%,是6年来的最高增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扩大;*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34.02%,比*年提高6.35个百分点,接近上世纪九十年代十年的城市化上升幅度;*年,全省海关出口总额15.0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1%,近三年海关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速度比“九五”期间加快4.4个百分点。全社会净出口对全省生产总值的拉动率不断增长。工业经济呈现三大亮点:支柱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增势强劲、园区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数据表明,*工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通道上运行。

(2)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近年来,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三二一次序演变为二三一次序,三产比例由*年的24.3:35.4:40.8转变为19.8:43.4:36.8,第二产业比重提高8.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品种和品质全面提高。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林牧渔业的比重首次超过半数,种植业一业独大的局面被打破。在工业企业中,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为45.2%,比*年下降44.5个百分点;私营、“三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大幅上升,工业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民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迅速扩大,投资的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当前民间投资已占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半壁江山,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也表明,*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工业有效供给能力进一步加强,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化,工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业的发展孕育着巨大的潜力。

(3)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工业经济效益越过重要关口,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1.96%,比*年提高30.19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89亿元,比*年增长66.0%,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轧抵实现利润52.1亿元,比*年增长3.2倍。财政收入加速增长,*年,全省财政总收入285.8亿元,与*年相比,每年平均增长18.5%,比“九五”期间加快8.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突破百分之十,创近十六年来的新高。*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8元,分别比*年增长35%和1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六成多,老百姓的钱袋子明显鼓起来。在收入增长的同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三年间,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近三个百分点。

(4)经济景气进入全面上扬的新区间。*年四季度,全省企业家信心指数127.09点,比上年同期提高6.38点,企业景气指数126.66点,比上年同期提高9.44点,工业、建筑、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社会服务、信息等行业指数持续上扬。市场物价走出低迷状态,出现平稳回升趋势。住房、汽车、通讯等消费品亮点频现,购买力成倍增加。消费热点的升温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给内需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增添强大的拉力。

(5)发展后劲进入空前强盛的新高度。园区建设生机勃勃,开始发挥集约型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年全省工业园区实际投产企业3579个,比上年增加843个,工业总产值增加78.1%,比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快564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587.71亿元,增长90%,利润总额33.99亿元,增长50.7%。招商引资卓有成效,外源动力源源不断。*年全省合同利用外资23.31亿美圆,实际利用16.64亿美圆,与*年相比,增长7.8倍和4.1倍。全球500强企业已有18家落户*,全省新登记注册的“三资”企业627家,招商引资对于缓解建设资金不足,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陆续竣工投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竞争能力有较大提高,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一大批工业、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和竣工,使*的发展环境焕然一新。

(6)把*建成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充分凸显了*毗邻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腹地的区位优势及生态、资源、低成本优势,其实就是走一条结合*省情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在国民经济呈现出速度、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良态的同时,*保持了优越的生态环境。环境也是一种资本,营造良好的环境,对项目与资金的吸引很有益处。优越的环境品牌,成为*富有吸引力的“聚宝盆”,一批生态示范工业园区也在开始建设。*快速发展的态势表明:这一甘当配角的抉择,为*尽早融入两洲一区经济圈,进而融入全球化铺平了道路。工业化进程与政府的作用有很大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部分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这也是一种客观的规律。*大开放的态势已基本形成。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有不可替代的职责,政府在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理顺产业发展思路、协调产业关系、吸引积蓄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能在观念上、思路上、体制上、人才上彻底转变固有的观念,就能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2.*推进新型工业化面临的挑战

(1)我省工业化现状与新型工业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不强,信息产业的先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过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四是消费结构处于初级阶段,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较高;五是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技术进步贡献率较低;六是城市化水平较低。

(2)国内国际产业转移需要一个过程。从长远来看,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向*转移扩散的趋势将会加快,但这种趋势只能是渐进式的,因为我省的投资环境和产业配套能力等诸多方面与他们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3)我省工业化面临严峻的竞争环境。*目前的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农业、能源原材料、烟草、食品、医药等行业,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这些以前具有的比较优势在现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有限,这些产业大多缺乏竞争力。加上国内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得*产品遇到销售的问题。资源的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而信息、技术、人才和制度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正是*的短处。使得我们的产业调整空间变小,经济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

(4)观念、体制与沿海地区差距明显。*在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方面明显不足。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市场主体培育较差,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商品市场发展不均衡。在所有制结构方面,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甚至低于全国水平,而占主体的国有经济因其经营目标的多元化和运营质量低下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此外,政府职能转变、发展环境的改善、经济体制的改革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5)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低。统计资料表明:*年我省人均6678元,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5%,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1元为全国的83%,农民人均纯收入2458元,为全国的92%。这些表明*的购买力水平低下,缺乏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6)产业素质不高。在产业结构方面,*年一、二、三产结构为19.8:43.4:36.8,一、二产低于全国水平4-5个百分点,三产的发展水平也不高。在企业产品结构方面,企业多为资源开发型和一般原材料工业,产品结构单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高质量的产品较少。在企业组织化程度方面,*拥有的大中企业少,小型企业多,导致专业技术化水平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7)地区经济的开放度较低。外贸依存度是衡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年全省海关进出口总额为25.28亿美圆,外贸依存度为7.39%,远远低于全国55%的水平,表明我省的经济还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

(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1.*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以加快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改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着力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集中力量培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中成药和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产业为支柱,特色产业为补充,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聚集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优质农产品加工区、现代物流中心区,提高工业化整体水平;对接长三角,融入泛珠三角,全方位拓展开放型经济空间;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空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赣战略,人才强省战略,信息化带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促进集约化经营,改变粗犷型的经营方式;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在加快发展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目标

第一阶段:到*年,实现GDP比*年翻一番,达到4000亿元,力争年增长13%,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调整为16:45:39左右,在中部地区的位置前移到第四位。

第二阶段:到2010年,全省GDP达到6200亿元,人均GDP超过1500美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生产及管理信息化系统覆盖率达90%以上;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调整为12:49:39左右,就业结构的比例调整为37:28:35左右,城乡常住人口的比例调整为40:60左右,城镇化率达到4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由*年的1万元/人上升到3万元/人。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年1.1吨标煤下降到0.8吨标煤。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

第三阶段: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省GDP达到15000亿元以上,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进一步调整为8:50:42左右,就业结构的比例调整为28:32:40左右,城镇化率达到50%;企业生产及管理信息化系统覆盖率达到1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普及电子商务。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6.5万元/人。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5吨标煤。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

五、*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产业发展重点

*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必须充分发挥*在区位、自然资源、生态、低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及后发优势,有重点,有目标的推进工业化进程,重点发展信息产业、食品工业、装备工业、中医药和生物医药行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行业。走以提升传统产业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可持续发展为基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信息产业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是我省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我省实现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前提保证,我省信息产业的发展应以市场为导向,壮大规模,调整产业布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能力,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发展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建立布局合理,产权多元、产品特色鲜明的产业新格局。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等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做大做强。

1.大力发展电子产品制造业。建设具有我省特色的光电、电真空、集成电路封装、电声电子陶瓷等元器件产业基地,尽快形成微型化、片式化、规模化生产。重点发展通信、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算机、计算机外设、智能控制发电机组等产品;消费类产品重点发展数字视听家电产品;基础类产品重点发展新型元器件和电子材料,突出我省光电器件、高频频率器件、电声器件、机电元件、电子材料的相对优势。通过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使*成为我国LCOS数字电视、LED发光二极管、无氟压缩机等的主要生产基地和空调器、数码相机和电子元器件等的重要生产基地。

2.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服务经济和管理的作用,大力开发各种类的信息资源。推进信息资源的利用,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加快建设新一代高速信息传输骨干网和宽带高速计算机信息网,构筑信息化需要的基础信息平台,力争将南昌建成国家通信网的重要枢纽。建立和不断完善信息化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中间服务体系,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加快南昌电子商务宽带网络平台建设,重点发展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以网络服务为重点,发展壮大信息服务业,逐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

3.大力发展*软件制造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省内先锋、金鼎,清华泰豪等优秀软件企业为依托,针对省内大多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管理和市场快速反应机制的现状,因势利导,按照"更新、更高、更实"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信息化。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管理、政务、社保、财税、金融、教育、旅游、医疗等应用软件,研发支撑软件和安全软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行业应用软件为突破口,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国际标准的商品化应用软件,为省内企业实现生产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营销信息化等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

(二)食品工业

食品工业面临得天独厚机遇,发展适逢其时。国际、国内市场食品消费走向多样化、专业化,绿色保健型食品大行其道。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的调整,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原料产地集中。我省加快发展食品工业,有利于形成与沿海地区互补的产业结构,形成相辅相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围绕适应城市食品多样化,农村食品商品化,饮食社会化、营养化、传统食品现代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把握住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三个环节,加大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开发适销对路和引导消费需求的新产品,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使食品工业向集团化、科技化、绿色化的方向实现跨越式发展。

1.实施食品行业绿色品牌战略。围绕建设沿海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战略,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培育A级,AA级绿色食品品牌,开展争创绿色品牌和无公害品牌活动,推进食品产品有标生产、有标流通、有标上市,把*的生态优势迅速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如婺源大嶂山茶,奉兴碧云牌大米等一批省内优质绿色品牌走向省外及国外市场。

2.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对于省内一些有着一定基础的传统食品产业,如制茶、卷烟、饮料酒、乳制品等行业,要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手段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改造,改变过去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使生产上规模,上档次,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整合卷烟生产企业,组建*烟草工业集团,做大做强烟草产业。进一步提高我省白酒市场占有率,重点发展果酒,稳定发展啤酒。同时依托省内外食品科研机构,研发发展现代食品、有机食品、方便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和功能特色食品。重点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向纵深发展,实现农产品的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

3.实现专业化生产,发挥集聚效应。食品工业发展应以现代企业为载体,实现专业化生产,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在交通便利、技术力量雄厚的地方建立“高新技术食品园”,使之成为集食品技术研究推广、食品工业原料、食品加工、包装、储运为一体的食品工业密集园区。在生态环境和特色资源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地方建设“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引导食品企业集聚和集约化经营,培植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加工度高、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广、在全国有影响的龙头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科技开发,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带,重点发展以赣中南、赣西和赣东南地区为主的优质水稻和赣南的脐橙生产基地,在鄱阳湖区和赣西南建立水禽基地,大力发展肉牛、商品猪、奶牛、蔬菜基地,支持发展永丰、乐平、婺源、樟树、南丰、南康等地的特色蔬菜、茶叶、中药材、水果等生产基地,并依托龙头企业实施规模化经营。

4、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我省农业资源优势,通过基础设施软硬件条件的建设、通过食品工业的信息和技术支撑服务及食品卫生、质量的监测与管理的强化,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向食品工业招商引资工作的倾斜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吸引一批国内外食品工业巨头和知名食品生产企业,投资我省资源利用、行业关联度大的食品项目,做大做强我省食品工业。

5.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我省农产品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业水平。大力推广农产品采后保鲜、保藏技术;大力推广现代生物技术、膜分离、挤压膨化、调理速冻、超微粉碎、微胶囊、无菌包装、现代食品添加剂应用、智能化数字化控制等加工、制造技术。加快食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使企业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和消化吸收外来成果的能力增强。

(三)装备工业

*装备工业要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契机,按照世界发达国家装备工业柔性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建立起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科研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促进*装备工业整体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和管理水平提升。大力提高现有产品质量水平和档次规模。

1.积极推动汽车制造业发展,坚持走高科技和集约化的道路。重点把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培植成支柱产业,坚持走开放和合作的道路,支持汽车工业与跨国公司和国内汽车企业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大力支持江铃汽车集团与国内外大型汽车集团全面合作,昌河汽车与日本铃木等汽车企业扩大合作,促进*汽车产业在合作中发展壮大,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发展商务用车、开发家用轿车、新型发动机和客车,通过资本运作等措施来实现产量的扩张。引进一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增强汽车生产配套能力。重点支持洪都航空集团公司、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加快发展航空工业。积极发展民用支线飞机、教练机和直升机。

2.大力发展工程机械、特种变压器等基础机械设备。抓好电工电器、仪器仪表、基础机械及基础零部件行业的改组改造,重点发展相机光学镜头与光学仪器、无氟压缩机等名牌产品,大力发展稀土永磁电机,支持特种变压器及新型锅炉开发;进一步完善装载机产品系列,积极开发各类施工专用机械和生态环保机械,发展数控专用和精密机床、大力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回收等环保设备,推进装备工业现代化。

3.加快建立完善售后服务和消费金融服务等配套服务体系,扩大市场份额,不断增强企业和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加速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资金,面向市场拓展现有产品生产系列、改进产品性能,巩固和发展市场占有率。加大重点骨干企业和生产优势特色产品、名牌产品、出口创汇产品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行业装备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引进开发应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研究开发工装CAD/CAPP/CAM系统,产品CAD/CAPP/CAM系统和全面质量监控信息系统,形成并不断完善企业标准体系结构。

(四)中成药与生物医药产业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且特殊的行业,它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关系到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健康产业”之美称,是目前世界是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近年来我省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增长势头,已成为我省产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中成药与生物医药产业必将对我省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加快我省中药产业化体系建设,争取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把*建成全国重要的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中成药产业跻身全国前三位。

1.进一步推进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企业战略性改组步伐。以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企业股权化为突破口,加快医药行业核心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积极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多元化、产业多样化的发展思路,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合资嫁接、强强联合、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加大重点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力度。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的发展潜力,放宽准入门槛,拓宽发展空间,着重扶持一批扩张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实行外向型、科技型和集团化经营,提升发展层次。扶持以省医药集团、汇仁集团和江中集团三大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医药企业通过产权转让、债务重组、兼并破产等形式,整合行业内资源,加快劣势企业退出。

2.加大医药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贡献度。建立以企业为主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为辅的新药研发体系。走“校企”,“研企”联合开发道路。形成生产企业与研究单位合作的机制,调动省内外科研力量,形成新药研究合力。主攻中成药,优先开发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能充分发挥我省中药材资源优势的品种,如抗病毒、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新型中成药。加强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现代技术,改造建昌帮、樟树帮两大饮片流派。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提高中药材质量和产量。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提高中药材的利用价值,在优化现有中药材品种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3.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积极培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品牌,以汇仁、江中为龙头,合理整合行业资源。做大江中、汇仁、天施康、金水宝、赣南海欣、珍视明、樟树药帮、济民可信、海尔思、仁和、博士达、桑海、济生等品牌群体。力争形成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品种12-15个,5亿元以上4-5个,十个左右品牌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积极与省外及国外知名医药企业寻求合作,运用合作经营,授权生产,并购等各种方式进行协作,借对方成熟的经验与技术做大省内医药企业。

4.结合GMP认证加大技改投入,发展医药特色工业园。抓住GMP认证这一重大政策机遇,促进企业完善硬件设施,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医药港、袁州医药工业园要为医药企业进行GMP改造提供一个无门槛的平台。通过争取政策、降低成本、优化环境、增强聚集效应,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规模,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进园入区。积极吸引“三外”资金参与医药企业特别是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企业的改组、改造。

5.培育和引进相结合,强化中药发展智力支撑。加快培养一批精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国际贸易、知识产权的高素质人才。加快分配制度改革步伐,制订出台切实有效政策,建立汇聚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创新激励机制。着力建设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者队伍,一支能攻克难关的科技人员队伍,一支善于打开局面的市场营销队伍,充分构筑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

(五)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

我省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目前已具备一定的相对优势,各项指标在全国排名较前。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战略重点要以大企业、大项目、新技术为核心,发展与结构调整并重,速度与效益优化统一,把着力点放在可持续发展上,围绕重点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继续做大做强做优我省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

1.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从*冶金工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铜、钨和稀土是*冶金工业发展的重要特色。要加快*冶金工业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企业,主要核心企业是*冶金集团公司、*铜业集团公司、*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等大型冶金企业。要重点支持新钢、萍钢、南钢等钢铁骨干企业推进以高炉喷煤、连铸、连轧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抓紧萍钢扩建、新钢小型连轧、南钢高炉喷煤等项目的实施,发展汽车用钢、薄板、宽厚钢板、细径高强盘条、H型钢等特色、新型钢材。建立以*铜业集团公司为主体、鹰潭贵溪为基地的“铜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铜精深加工,开发电解铜箔、电子引线框架、铜板带等高附加值产品,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铜产业基地。发展钨、钽铌、稀土深加工,重点发展钨制品、硬质合金、微型钻头和钽丝、高纯钽粉以及发光材料、磁性材料等新型金属制品,控制钨和稀土矿产品总量,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开发应用产品,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钨、稀土产业研发、生产加工基地和贸易中心。要抓好国有大型企业的结构调整,努力促成中国铝业、上海宝钢集团、韩国矿业等国内国际著名大公司大集团与我省冶金企业的合作,靠大联强,引进先进的冶炼和开采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形成产业规模,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来促进*冶金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2.淘汰落后工艺,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有色冶金在全国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铜、钨、稀土等产品的初级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发展严重滞后,产业加工链条短,这种是以自然资源的巨量消耗为代价形成的优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是无法持久的,因此必须下决心淘汰落后工艺装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降低能耗,提高成品率,以低成本抗御市场风险,增强竞争实力。例如稀土工业可因地制宜加大原地浸矿技术的推广力度,研究高纯稀土萃取技术、高纯稀土金属和合金生产技术和特种稀土产品开发。铜工业可以积极研究、应用湿法冶炼技术回收利用低品位铜矿和氧化矿,进一步提高铜精矿品位和选矿回收率;,积极延伸产业链发展深加工,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变传统的数量优势为质量优势与品种优势。

3.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推动人才战略。人才是加快有色冶金行业发展的关键。首先,各级政府应尽快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其次,要着力培养造就一流的有色冶金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职业企业家队伍;加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队伍。对确实需要的紧缺人才,要舍得投入、敢于重用,促其尽快成长。应充分发挥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作用,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服务,培养一批勇于创业和创新的科技人才。为此,可在集团内设立“企业家特殊贡献奖”、“重大技术发明特别奖”、“高技术人才在赣工作特殊津贴”,重奖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建立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鼓励技术、管理投入收取相应报酬或拥有相应权益的途径;实行企业管理者、技术发明人和职工的持股办法;允许在企业产权结构中保持一定比例的创业股、技术股、管理股;推行期权股权制、年薪制、岗位职务聘任制、项目经理制等,形成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机制。

4.加大环保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依法推行清洁生产,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大对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综合治理,减少和消除环境污染。加快保护性矿种开发地方立法,严格实施对钨、锡、离子型稀土矿种保护性开采政策,保护性开采矿种5年内不新增采矿证的发放。坚决取缔“地条钢”,淘汰一批浪费资源、安全生产条件差、环境保护不达标的企业,通过资质审核,使资质条件不足的单位退出市场。

(六)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

加快调整石化和化工行业产品结构,扩大有机硅单体及其精深加工,大力发展乙烯、甲醇、白炭黑、丙烯酰胺和聚甲醛等产品。支持昌九化工集团、九江石化厂、星火有机硅厂等骨干企业提高规模化水平,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发挥我省硫酸、盐资源优势,推进化肥行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效复合肥,加快精细化工、盐化工产业发展。支持*水泥集团、*亚东水泥公司等大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旋窑水泥,力争水泥行业生产规模和装备水平处于全国同行业前列。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材料、高档卫生陶瓷,以及节能、节地、高强、轻质、保温性能好的新型建材。

(七)轻纺工业

充发发挥轻纺工业对劳动力资源的吸纳能力,提高棉纺织、服装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扩大棉纺织产品出口,重点发展服装行业,开发一批服装加工产品,提高鸭鸭羽绒等名牌服装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加快九江化纤粘胶短丝长丝、粘胶差别化化学纤维、*涤沦厂高仿真复合丝及面料、江纺高档提花功能性面料、新纺高档涤沦线等项目建设,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粘胶短丝生产基地,开发生产适应市场需要的中高档服装面料,大力发展家用、产业用纺织品。巩固提高景德镇陶瓷工业优势,着力提升陶瓷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支持晨鸣纸业等企业走林浆纸一体化的路子,提升壮大造纸行业。

六、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措施

(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大力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完成工业化任务,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和改造工业化要求科学、有效地推进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信息网络化、商务和政务电子化、信息资源商品化、信息产业基础化、技术装备智能化、柔性化、精密化。实施信息化带动和改造工业化战略要坚持市场引导、统筹协调、体制创新的原则,要把信息化带动和改造工业化与科教兴赣、可持续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等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1.不断强化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先导作用。新型工业化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必须确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观念,积极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产品改造与开发、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等,为实施新型工业化提供保证。信息化是科教兴赣、规范运作、降低商务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也是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途径。改变传统产业的增长模式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艰苦的工程。政府必须创造条件和氛围,不遗余力地促使高新技术向传统工业领域的渗透,重视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推广运用。

2.加快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建设超大容量、技术先进、灵活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创造基础条件。要通过逐步消除网络建设领域的垄断、引进各种资金的办法,按照适度超前、性能优越、价格合理、服务优良的原则,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步伐。提高网络通达程度和通信普及程度,提升信息网络的规模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加快建设新一代高速信息传输骨干网和宽带高速计算机信息网,构筑信息化需要的基础信息平台,力争将南昌建成国家通信网的重要枢纽。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信息产业发展规律的新机制,促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三网融合。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服务经济和管理的作用,大力开发各种层次、系统、种类的信息资源,推进信息资源的利用,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建立和不断完善信息化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中间服务体系,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3.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和信息化的宣传力度。要普及信息化基础教育,加强中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信息技术创新、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所急需的人才。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加强信息化宣传和教育力度,加快信息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知识的培训,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干部和企业经营者的信息化意识和知识水平。

4.积极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切实增强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整体转换和升级,改变了经济增长的产业格局,成为当今世界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特征。*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应在有一定基础的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较高的起点上优先发展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软件产业、微电子产业、网络与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业,特别要在一些关键技术上有突破性进展,努力使其在短期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而不能消极等待产业的自然转移或者被动地处于应用层面。同时要结合各地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突出发展能够成为制高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生物工程、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纳米技术产品等,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整体提升产业结构的高度和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要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市场为导向,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大力发展电子产品制造业,建设具有我省特色的光电、电真空、集成电路封装、电声电子陶瓷等元器件产业基地,尽快形成微型化、片式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宽带接入设备、数字卫星接收机、数字显示终端、光纤光缆光配件和通信终端产品,形成规模优势。以应用为先导,南昌金庐软件园为基地,突出发展软件产业,以网络服务为重点,发展壮大信息服务业,逐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

5.整体提高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大力推进金融电子化,完善以资金支付和清算为主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南昌电子商务宽带网络平台建设,重点发展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共享为核心,加快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优先发展政府网络工程、经济信息资源网络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国民经济运行统计、监测、预测系统等一批网络工程;加强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在农业、科技、教育、城建、新闻媒体、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应用。依托全省政务信息网,以网上CA认证体系为保障,建设*省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实施省政府决策支持综合服务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网上联合行政许可、“信用*”和市民卡“一卡通”等电子政务应系统,实现各级政务部门的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努力做好政务公开、网上办事、网上为民服务。继续加强全省政务信息网市县横向联网工作,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加快有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完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1.优化能源结构。继续抓好水电开发,优先开发调节性能好的大中型水电,重点做好赣江流域梯级综合开发;在负荷中心地区,规划建设新的火电项目或依托现有企业通过改扩建提高发电能力,重点推进黄金埠电厂、丰城电厂扩建、赣州电厂等一批电源点建设,力争到2010年新增发电装机400万千瓦;2020年再新增800万千瓦,积极启动和推进核电站的建设,进一步加强风力发电、抽水蓄能发电的前期工作,加快西气车输入赣工程建设,做好天燃气开发利用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可靠、稳定的能源;利用西电东送契机,加强全省骨干电网及输配电网建设,提高输、送、配电质量;启动农村能源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等新能源项目,推进农村能源建设。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努力提升传统服务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机制灵活、结构优化、开放程度较高、功能较为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着重发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行业,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网上销售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重点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审计、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红色、绿色、色”旅游资源优势,推进具有竞争优势的旅游精品景区和适应市场要求的旅游产品,加快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旅游组织体系,理顺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把行业发展成为*的支柱产业,把*建设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休闲大花园。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企业重组,促进优势企业壮大规模,形成一批适应服务业发展趋势和国际竞争要求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

3.构建现代交通运输网络。按照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思路,加快出省主通道建设,在公路、铁路、机场、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全面实现与长珠闽交通对接。加快一批高速公路、特大桥梁等重点项目和县乡公路建设,建成三纵四横的高速公路骨架,实现南昌到各设区市及出省公路主通道高速化、国道干线等级化、加快县乡公路及通村路的建设。2020年达到3500—4000公里。建设武九复线、铜九、赣龙、赣韶、九景衢等铁路以及浙赣线电气化工程,尽快形成全省便捷的铁路大通道。提升南昌昌北机场功能,使之尽快成为国家重要干线和国际机场,发展南昌至井冈山、赣州、景德镇、九江等支线航空运输。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冷藏运输、散装运输、多式联运,加快交通运输服务由城市向农村延伸,逐步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加大物流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集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业,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

4.以发挥产业优势为内容提高城市化水平。根据现有城市的区位、产业优势及其产业发展潜力与辐射力,合理定位全省各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各城市的优势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拓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强化城市功能。省会城市南昌要以高新技术为导向,着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以信息、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第三产业,增强综合实力和辐射能力发挥,南昌市的龙头带动作用;九江主要发展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纺织服装业、港口贸易以及旅游业;赣州主要发展新材料、食品、有色金属工业;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吉安、新余、宜春、萍乡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按照各自的产业优势和特色加快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利用大中城市在技术扩散、产业转移和资金流动方面的优势地位和传导作用,加大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建设昌九景城镇密集区、浙赣沿线城镇密集带和以赣州、吉安、抚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以县城及有条件的重点镇为依托,统筹规划,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有机结合,运用市场机制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引导各类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向城镇工业园区聚集。积极争取国家对我省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支持,推进城镇化建设,增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

5.加快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全科技创新能力。适应国际国内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加快建立以人才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加强引导,投资多元化,运行机制灵活的科技创新体系。要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引导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推进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普遍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小企业借助外部力量基本形成自己的技术依托。争取在生物技术、动植物育种、食品、中药、稀土、陶瓷、精细化工、有机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建成一批省级以上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6.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认真落实科技兴赣、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批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大力优化环境,进一步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真正做到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发展快,努力为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和价值的充分实现提供广阔的空间。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形成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专门培训,培养一大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市场法则的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人才工作的活力,建立向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管理和考核,打破地域、身份、行业、部门、所有制界限,对各类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一视同仁。加强高层次专业技业人才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高层次人才和培训、吸引办法,探索非国有单位高层次人才培训的新思路、新办法,努力在各个领域培养造就一大批专业技术和拔尖人才。

7.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推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加强对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要改变由于破坏性采掘造成资源枯竭的状况,使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特色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加速优势资源的增值转化。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对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等重点流域以及一些重点区域,着力解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避免出现新的破坏和污染。尊重自然规律,注意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提高建设和治理效果。加大对重点矿山资源和矿种的保护,禁止无序开采行为。有效保护饮用水源,控制城市城下水超采和污染恶化的趋势,抓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处置等项目的建设,增强城市控制污染能力。与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品相适应,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广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使主要农作物和食品力争达到国际标准。大力发展环保科技,研究开发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以及汽车尾气净化、减量等改善生态、保护环境的先进实用技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8.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节能和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组织实施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按照国家要求定期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促进废物减量化和无害化。积极推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建立现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再生资源特别是废家电、废电脑、废电池和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产业化建设。全面促进清洁生产,推进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链示范试点工作,对重污染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审核;以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开发和推广应用一批清洁生产、高效节能降耗和环保的新工艺、新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实行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鼓励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提高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水平,加快环保产业的发展,为污染防治提供技术保障。

(三)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工业整体素质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不是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而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不仅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要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来提升传统产业。目前*传统产业的共同特点是总体技术水平低、技术装备差、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都相当落后,企业缺乏竞争力。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的空间很大,也是目前*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关键在于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前提下,广泛采用现代技术,大幅度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在提高粗加工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技术,尽可能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制定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产业技术政策,培育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改造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限制、淘汰技术水平低、役龄超过一定期限的工艺装备。此外,还应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尤其要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提高效能为重点,支持重点骨干企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建立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产品研发体系,完善内部管理和市场营销信息系统,促进企业人、财、物和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基本实现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设计智能化、管理方式网络化、商务运营电子化。继续鼓励和支持冶金、有色、机械、建材、化工、医药、纺织等传统产业的重点企业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投入力度。选择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技术、现场总线及智能控制、高效节能等对行业影响大、应用面宽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通过“产、学、研”结合,组织技术开发与科技攻关,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水平和成套设备集成能力,满足传统产业装备更新换代的需要。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力争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大中型企业总体技术装备水平基本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重点骨干企业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四)加快农村工业化,大力构建工农、城乡互动机制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历来是*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农民和农村的需求增长缓慢,拖住了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走出农业阻滞工业化的“陷阱”,核心问题是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由于*现代经济部分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传统经济主要集中在广大农村,二者的收敛与弥合出现断层。*新型工业化的首要内容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现代经济份额和降低传统经济份额。因此必需实施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互动融合与推动。即发展农村工业化要跳出“城市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式,用现代工业、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的发展,用工业化、城市化的方式组织农业、农村的生产经营,构建工农、城乡互动机制,形成城市与农村工业相互发展进而带动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不断成熟,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循环推动,以双赢策略推进新型工业化。

同时,也应该努力启动民间投资,用信息化和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针对我省农业比重大、生产经营方式严重落后的实际,利用信息化和农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一是通过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信息化,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积累规模的不断增加,并通过建立诱导机制,启动民间投资,推动农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打开农民介入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通道;二是通过信息化和农业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游离出来,逐步进入现代机器大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农民身份的变化。这两个方面的目的都是把农民纳入到新型工业化进程之中,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形成农业与第二、三产业、农村与城市之间相互连接、相互支持的有效机制,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五)扶持发展特色工业园区,不断强化产业链在园区建设中的功能作用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国际竞争、分工、合作的趋势日益明显,强调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可望改变各地“遍地开花”、“星罗棋布”、“填鸭式”的园区发展模式,向规范有序的规模集约经济演变,才能够改善投资发展环境,降低企业商务成本,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从国内外工业开发区的经验看,园区建设必须要有合理的产业规划,不仅要强调专业企业的集聚,更要强调产业的联动性与集聚效应,尤其是主导产业的联动与集聚,形成生态产业链,使产业的上、下游之间,整体与零部件之间,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之间相互依存、衔接,并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紧密型的产业群。长期以来,*在发展产业群的时候,由于各级政府经济目标和干部考核机制上的弊端,开发区之间不公平、非理性竞争,扭曲了正常的产业链关系。因此,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应着眼于经济的跨区域整合和规模化发展,推动园区发展模式、开发机制和管理与服务制度的创新,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对生产力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促进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向园区集聚,引导产业集群和集约化发展。推动各类园区和产业的合理组合,着力打造若干个大型的功能性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大规模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围绕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着力抓好有色金属、生物制药等产业链的建设。构筑起产业建设更新、更高水平的平台,成为管理规范、功能完善、产业配套齐全、规模优势明显,并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工业发展示范区。

要树立新理念,把工业园区建成新型工业化的载体。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全省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工业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园区质量检测、营销网络、物流配送、教育培训、投资咨询、技术开发等中介服务资源的共享。金融部门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应及时安排授信额度。电力部门应加快工业园区的输变电设施建设。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管理机构,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管理,完善园区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工业园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大胆探索园区托管等先进管理模式。积极促进工业园区规范发展,园区建设征用土地必须按规定审批办理手续;征用土地必须依法律规定给予农民经济补偿并落实到位;城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全部进入市场,进行规范化的招标拍卖;园区建设资金必须按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兴办企业严禁搞群众性集资。工业园区的项目的引进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三个坚决不搞”的要求,禁止引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和国家明令禁止的严重污染环境、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同时,进园区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以城市为依托,以主体企业、主体产品为核心,以专业化协作配套、产品延伸加工为主要内容,以独资、合资、嫁接改造为主要形式,建立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配套体系,建立特色工业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发挥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和竞争能力。

(六)最大限度地发挥*的人力资源优势,实施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战略

*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较多的省份,在工业化进程中,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努力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因为在技术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越快,就会创造出越多的其他就业机会。第二,适当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省情,我们在与全国同步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成本低的劳动力优势,并把劳动力优势和智力优势结合起来,发展高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企业。较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非公有企业可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尤其是当前国有经济成份正从竞争性行业退出,非公有经济已成为吸收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所以,我们应该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指导和发展环境。第四,充分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领域,而*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行业的发展比较落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其在提高在GDP中的比重的同时,充分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总之,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是比任何其他资源都要重要。因此,*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最终实现经济的腾飞。

(七)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1.发挥重点开放区域和企业带动作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发挥南昌、九江、赣州等重点对外开放城市的带动作用,以全省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为载体,改善软硬环境,构筑招商引资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平台。以重点独资、合资、外向型企业为纽带,特别是在我省投资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企业,支持其加大投资力度,延伸投资范围和领域,加快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步伐,推动我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全省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

2.适应国际资本流动的大趋势,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抓住发达国家或地区和沿海省市加速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我省区位、资源、市场优势和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在继续引进外资发展传统服务业和加工业的同时,着力引导外资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及金融、保险、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特别要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基地和大型制造加工基地。鼓励国有企业对外转让股权,利用外资推动重组。支持汽车、钢铁、有色、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全方位合资合作,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在与跨国公司合作中寻求快速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整体上提高我省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积极促进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和科研院所与国外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进入国际分工协作体系。

3.以大经贸为目标,以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为核心,出口经营主体和市场多元化、推进出口商品优质化。继续发挥国有外贸企业出口优势,大力发展民营外贸企业,扩大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培育一批工贸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巩固欧美日及东南亚等传统出口市场,开拓拉美、非洲及中东等新兴出口市场。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确立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在努力扩大传统商品出口的同时,加快培育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群。加强口岸建设,提高通关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支持省内有实力的企业以国际经济合作、境外加工贸易、技术转让、资源开发等多种形式“走出去”,带动我省设备、原材料、技术和劳务出口。

(八)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体制保证

1.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省市两级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全面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采取改制改组、资产划转、规范破产等多种形式,促进企业摆脱困境,增强发展活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离退体人员的生活安置。进一步完善退出机制,提高经济整体素质。推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提高生产集中度和规模化水平。

2.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放宽限制,放手让赣鄱大地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其在满足社会需要、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机制形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凡国家法律规定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国外资本、民间私人等非国有资本开放,引导和鼓励非公有资本投向支柱产业及其相关行业。鼓励创办民营高科技企业,通过规划引导、重点扶持、典型示范,培育一批规模合理,专业化程度高、技术先进、主导产品优势明显,在同行和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的民营科技型企业。

3.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统筹规划市场布局,推进省内市场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全面对接和互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土地、商品等要素市场。以培育和发展商品批发市场为重点,形成以南昌为龙头,沿江、沿线、沿边展开的城乡联通的市场网络。建设农产品、日用品批发市场和内陆地区汽车、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交易中心,加强粮食、棉花等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建设;加快资本、产权、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促进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积极探索劳动、资产、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方法,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的市场化机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健全法规,严格管理,促进整个市场朝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轨道发展。

4.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企业决策自主化。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各种行政性收费,加强对审批行为和收费的监督;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确立企业投资主体的地位,形成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信息实施宏观调控的管理体系,进一步落实企业的投资决策权,激活民间投资和社会融资。对企业出资建设国家非限制和非禁止类项目,实现登记备案制。建立和完善新的投资管理办法,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强化政府投资的引导功能和使用效益。拓宽投融资渠道,推进投资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九)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努力构建廉洁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1.规范市场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防止和纠正部门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维护平等竞争和公平交易,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加强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规范行政执行和市场法人职责,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把保护产权放在突出地位,逐步健全法制化的产权保护制度,使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产权享受应有的权益。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引导群众参与监督,实现全社会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2.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落实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措施。鼓励建立政府、商业性和企业互助担保公司,研究制定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依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研发中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依托工业行业管理部门组建行业投资促进中心,加大对中小企业投资的指导和服务。

行为科学研究范文第4篇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会计执业界运用行为科学研究的成果,开始进行会计行为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会计学的一个分支——行为会计学,其中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行为科学的含义及主要理论

人们对行为科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用类似于其他自然科学的试验和观察的方法对人和低等动物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进行研究的任何学科,得到公认的行为科学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以及在观点和方法与之类似的其他学科的部分”(1982美国管理百科全书第三版)。即把行为科学理解为社会科学或社会科学各学科中对人(动物)行为研究成果的集合。从狭义上来讲,人们通常将行为科学理解为借用社会科学各门类中某些原理的行为研究成果去研究企业管理的学科,即组织行为学。美国管理学会1970年出版的《管理手册》中将行为科学定义为:“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管理中人的方面及人际关系进行的研究。”行为科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1924年的霍桑实验开始的,特别是梅奥等人对职工的行为及心理的研究为后来的人际关系学说奠定了基础。

行为科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行为科学和后期的行为科学。早期的行为科学又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着重研究职工在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研究作为“社会人”的职工及其社会需要的满足问题;后期行为科学在很多方面比人际关系学说更加细致和深入,主要集中于个体行为和组织行为。主要理论有麦格雷格的X理论与Y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麦克利兰的三种需要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罗伯特·豪斯的目标——途径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库尔特·卢引的团体动力学说、莫雷诺的团体成员关系分析理论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

这五个层次的需要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称为较低级的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称为较高级的需要。随着现代公司的不断发展,许多公司的工作条件(安全、基本生理需要)和薪金对于人的较低层次的需求来说,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基本上是“令人满意”的。用马斯洛的观点来看,虽然不存在完全获得满足的需要,但那些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也不再具有激励作用,未满足的需要才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因此集中力量改进工作环境的因素不大可能导致优异的成绩。

(二)美国心理学家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即“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的理论及启示

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员工极端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公司的管理政策;技术监督系统;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薪金;与公司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属的关系;地位;工作安全。他认为,当这些工作环境和条件不具备时,会使员工感到不满意,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如果具备这些条件,虽然能维持员工的现状,但不会因此而提高其积极性。以上各种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同时,赫茨伯格也发现使员工感到极端满意的激励因素主要有: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能得到认可;工作本身富有挑战性;职务上的责任感;个人发展的可能性。他认为,这些因素的改善能够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会经常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如果这些因素没有处理好,也能引起员工的不满,但是影响不是很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给公司管理层带来如下启示:1.告知一个事实,采取了某项激励措施之后并不一定就能带来满意,更不等于劳动生产率就一定能够提高。2.满足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是必要的,没有它会导致不满,但是即使获得满足,它的作用往往也是有限和不能持久的。3.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不仅要注意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工作的安排,量才录用,使其各得其所。注意对人的精神鼓励,给予表扬和认可,注意给人以成长、发展、晋升的机会。用这些内在因素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二、行为科学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实际上,从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根据工人“搬运生铁试验”总结出的“科学管理方法”而得来的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法,到现在的增值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行为科学始终伴随着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只是以古典管理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现代管理会计以服务于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局限于提供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经济信息,对人的激励局限于经济利益。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现代管理会计致力于:

(一)协助企业正确地进行目标多样化的决策,决策方法由最优化准则向最满意准则转变。

(二)协助企业做好纵向各个层次的多目标之间的协调配合,以达到企业总体目标与各级、各部门以至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之间的协调一致。

(三)改变过去靠行政命令强制进行管理控制为主的做法,取而代之以充分发挥各种激励因素的作用,采取最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励、引导企业各部门、各单位以至组织成员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同时,使他们感到他们各自的目标和需要也可以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

(四)用多样化的指标体系进行业绩的计量、评价和控制,最有效地调动企业内部各级、各单位、各部门以及组织内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以最好的状态完成预定的目标体系。平衡记分卡的应用就是一个管理会计与行为科学相结合得很好的例子。

三、行为科学在平衡记分卡中的应用

(一)平衡记分卡的原理

平衡记分卡起源于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国际咨询企业总裁大卫·P·诺顿对十二家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平衡记分卡是一个绩效衡量系统,它的功能在于识别和监控企业各个层级上的关键衡量指标,主要目的是将管理层制定的战略与运作层面的活动整合起来,通过在四个常常冲突的衡量指标值中实现平衡而发挥作用。这四个衡量指标是:企业的财务健康度、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的优化、学习和成长。至于为什么是四个指标而不是五个、六个指标,难以通过数理方法进行证明,包括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卡普兰和诺顿在内的许多人也都难以给予明确的回答。从1992年起,平衡记分卡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1996年,卡普兰与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将平衡记分卡作为战略管理系统来使用》的文章。自此,平衡记分卡逐渐被财富1000强中近半数的企业组织采用。这些企业逐渐认识到平衡记分卡不仅仅是一个绩效衡量系统,而且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那么,为什么来自经验总结的平衡记分卡会具有如此广泛的代表性,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并能在不同的企业发挥作用呢?一方面是由于它紧密围绕公司战略制定业绩指标,注重贯穿四个维度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强调主要指标之间的相互平衡;另一方面是由于它在应用中十分重视“人的行为”,战略目标的传递、业绩指标的理解、奖励机制以及支持系统无不体现出行为科学中的有关理论,这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也符合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二)平衡记分卡中体现出的行为科学

1.提倡共同参与

“参与”本质上是一种激励机制,参与为员工和较低层次的管理人员提供了在企业管理中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因而有利于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衡记分卡帮助企业寻找成功的关键因素,建立综合衡量的指标,然而,指标的选择和确定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而定,并根据状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平衡记分卡提倡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如企业将制定的战略目标在内部信息网上公布,并通过E-mail收集公司各级员工的反馈信息,使员工都主动地参与到战略的制定中来;同样,在目标的分解过程中,也要根据各部门讨论的结果和员工反馈回来的信息,确定指标的主要负责部门和主要支持部门。这样做的好处是:(1)对参与者来说,通过参与,实际上将“自我”融入到工作中,有利于提高士气,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因为可以将他们参加执行标准的测定看成是其对执行标准的认同,可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2)员工的参与可以降低其与指标相关的压力和担心,因为参与者已经知道指标是合理的和可达到的。让执行者参与指标的制定和考核,他们执行起来就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完成指标时会更加顺利、积极、有效率和效果,并可以在执行中更好地修正和完善现有的指标。平衡记分卡中的参与性融合了行为科学的理念,是满足组织成员受尊重和自我完善需要的手段。

2.注重团结协作

在平衡记分卡的奖励机制中,每个员工的经济利益不但与自己的平衡记分卡的完成情况有关,还与本部门的指标完成情况有关,与整个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有关。通过平衡记分卡创造出了一种激励环境来激励人们,确立了这样的行为准则:进入组织的成员不能脱离整个组织而有所作为,也不能脱离组织而各行其是,在组织和成员之间形成了一种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关系;组织的每个成员只有为整体目标的实现做出最大贡献,成员的个人目标才能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组织的上下级之间均以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两者之间的“协调一致性”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这正是组织行为观的核心。为了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各部门之间需要经常沟通,员工除了完成自己的指标,还要帮助本部门的其他员工完成指标,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满足了员工“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

3.通过学习提高员工实现目标的期望几率

期望几率模式是美国科学家佛鲁姆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对某一个行动成果的评价和此人对这一行动导致后果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共同作用,决定了此人采取某一行动内驱力的强度,激励力促使人们采取行动,行动取得成果,通过成果得到满足。因此,为了激励职工,组织管理当局应该一方面让职工知道行动成果的强度;另一方面要帮助职工实现其期望,提高他的期望几率,以提高激励力。平衡记分卡中的学习和成长正是通过投资于雇员培训、改进技术和提高学习能力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提高他们实现目标的期望几率,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例如,壳牌润滑油有限公司通过对销售人员在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外行认为你是内行,内行认为你不外行”。此外,还通过销售技巧、个人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全面提高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指标,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4.通过支持系统实现自发的反馈

行为科学研究范文第5篇

首先,应当把管理分解为“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

管理原理用英文应当表述为PrincipleofManagement,而管理过程应当表述为Managing。“管理原理”与PrincipleofManagement含意比较贴切,但是“管理过程”与Managing的意义有些偏差,在中文中没有动名词之说,只能加上个“过程”,这样“管理过程”又像是一个偏正词组,像是“管理”在给“过程”做定语,如果把过程与管理换个位置,也有不妥,表述为管理(过程)或就用管理两个汉字也不十分恰当,好在用Managing给它当注解也就表达了笔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了。

管理原理应当被视为科学。

科学做为一种特殊种类的文明的属性,应当被判断为“用理智和实用的知识控制自然的技术手段”(阿尔弗莱德·韦伯(1868~1958)《文化历史与文化社会学》),因此人们可以用其他各种手段将它“克隆”和复制,例如用技术工艺把科学技术的成果成批地生产,用模式化的方式用强制教育的方法予以普及和推广。将管理做为这样一种科学门类进行复制、普及和推广就不很合适。但是“管理”中的原理部分(即管理原理)就可以这样做。因为管理原理揭示的是管理行为发生和存在的依据,怎样才会发生管理行为,怎样才使管理行为变得最有效率,这其中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研究的对象是管理行为,而不是管理者或者他面对的被管理者,也不涉及改变管理对象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而偏偏这个管理原理在目前管理科学研究中是最欠缺的。而这一完全符合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其实早已进入另一类学者的视野,这“另一类”学者就是控制论(或系统论)研究者。他们对它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他们始终没有认真地考虑过它与管理科学这一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笔者猜想,其原因是当今社会极其复杂的知识体系,使人们不得不陷于专业分工的丛林之中,人们不愿或无法进入跨越更多学科分工的领域。

管理原理的许多现成的成果都已分布在控制论理论体系中,尤其是管理控制论和控制论的哲学基础之中。管理的科学依据也决非像现在管理理论(被称为管理学)所罗列的是什么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沟通……等等内容,而应当由以下主要三个部分来组成:①系统分析(系统分类、系统组织原则、系统变量和系统动力)或称系统的正当性、系统的客观性;②系统的反馈模型;③系统的决策方式。

一切自然的系统和人工的系统,都能被我们从中找出以上三种存在机理,也能从对它们的抽象化分析过程中研究出这个系统的成因、运作和消亡的依据。

面对任何一种组织形式无论是股份公司,还是中国兴起于一时的乡镇企业,以及任意一种产业或组织,我们都能从中提炼出以上三种上升为哲学理念的存在机理,也都能从分析过程中研究出它们的缺陷,并能结合调查它们的外部环境研究出它们今后的命运。

这些是客观的属于规律性的东西,在它们被研究过程中抽掉了其现实的文化属性,研究者也处身那个被研究的系统之外。

但是这些领域内大量应用着复杂的抽象哲学思维逻辑和数学模型,许多难题还有赖于现代电脑技术的辅助。把这些原理性的东西用通俗语言演示清楚就不是我们这些从社会科学领域中出来的原来只打算学习管理(方法)的受训练者所能胜任的了,因为我们的知识严重不足。这部分内容只有委托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专门家去完成,由他们把控制论体系的有关内容进行整合,或者再补充进怎样的内容,只能以他们的意见为主了。或许他们也要改变一些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这一点我们倒可以发表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管理如果成为一种科学,只有面对包括管理者在内的那个行为系统对它的客观性反复质疑,并见那个行为系统是客观的,或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当成客观的系统来对待时,才能研究出管理行为的一定之规,才是一门科学。如果那个系统的客观性经不住质疑,或者它存在的条件极苛刻,外部条件一变,它马上就消亡了,那么你把它当成一种科学来对待是不经济的。里昂惕夫投入产出理论的创立和研究过程是受苏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绝对国有化的计划经济体系启发和要求而产生的。当投入产出表将矩阵模型适用其中时,全世界都惊呆了,那些极力攻击计划经济的“反动”的理论家们在这一事实面前处境十分狼狈,他们只好向后撤退,从原来由哈耶克自由主义者们的理性分析与批判的前沿后撤到人道与非人道的道德判断,企图从伦理角度否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也就是说,计划经济理论可以成为科学的理论,它的对象是客观的,依照人们公认的原理,凡是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达的东西就是客观的。但是这时无论争论的任何一方心里都没有了底数。于是才有了联合国将两种核算方式(MPS——物质生产体系和SNA——国民账户体系)都予以承认的局面。也就是说,大社会计划经济理论不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它是客观的,可以建模的,可以进入数学王国。但是它所要求于人们的条件极苛刻,在当时(也包括现时)条件下,人们不可能以科学的态度来建立和控制(管理)它。这门大学问我们现在还研究不起,只有待以后条件成熟时再把这一伟大试验重新提到日程上来。

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其客观存在的依据,那个依据的被揭示和被批判,就是对一个自然系统的科学研究。而当人们要建立一个意义完整的新系统时(当然建立的系统都很小,很简单,如一个企业、一条流水线、一套软件系统等),都应当预先展示其客观性(即科学性),客观性存在,才有可能建立关于它的理论和现实中的这个系统工程。没有这个科学研究的前期铺垫,或只凭不十分严谨的想象,系统就是建立,也会造成系统的被异化或迅速消亡。我们管理不好计划经济这个硕大的系统工程,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是因为我们现在还远不具备建立和管理这个伟大工程的科学理论和相应的物质基础。

虽然管理原理被人们认识和总结出来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在历史上,当人们并未有现今社会那么多“禁忌①”的时候,有序或无序的斗争,或者市场化非市场化的竞争,会使得不同的组织系统在碰撞中分出优劣,从而不断选择出来在当时条件下最贴近(或说符合)管理原理的那个系统来。氏族组织之间的斗争,民族间的冲突,国家之间的战争,企业间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在检验和取舍人们的科学管理的理念,违反管理原理的人群组织在这些碰撞中失败,不容你温情脉脉地永远沉溺于旧时的组织氛围里,传统如果不随社会的变迁而时时变革,推出新的管理模式,重组出新的组织系统,不管它多有文化性和有多大的艺术魅力,都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遗迹。

我认为,人们如果不去主动地探索管理原理,依现在人类已经上道的探索精神和选择方式,也能慢慢地从实践中摸索出来。但是科学的生活方式给我们当代人类以这样一种机遇:人们可以依据某种智慧,先由少数专门探讨“规律”的人摸索出主动出击的方案来,减少或者避免用残酷斗争和竞争的方式和较长时间的投入才能换来的经验性的系统知识。这就是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

我们进行管理科学的研究的意义也正在此。

二、管理过程(Managing)是一种职能,我们应当以对待技能或艺术的态度对待之

把管理过程当成科学是不可行的,更确切地讲是行不通的。再过多少年我们也无法给“管理过程”列出严谨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讲它在客观上并没有体系,如果有人硬要为它建立体系,显然像是给上帝建立体格档案。两卷本的鲁缅采夫《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苏联在全盛时间的经济教材,它就是力图给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经济管理过程建立体系,其结果,只是将苏联当时的国家经济管理的部门组成结构予以解说,并没有任何科学成分在其中。苏联的经济管理体系既不是经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方式后形成的自然系统,也不是经过对大社会经济系统进行科学研究以后,依据科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的人工系统,因此,尽管人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系统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实现,但这个“成就”与管理过程的理论毫不相关,而是系统外部的某些决策的力量在推动在运作。鲁缅采夫《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不是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科学理论,又不是以人工系统为对象的管理过程操作方法(即技能培训教材),因此,它既不具备任何科学性(它没有揭示出任何事物的客观性),也不具备操作性(它没有教给学习者任何管理技能)。

说Managing是职能,不如说它更是一种技能,一种艺术。

在人们接受Managing培训时,只能传授方法。本质上它与驾驶(汽车、飞机)的技能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参与“驾驶”的人是相互配合的一群人,而且面对的不只是仪表和显示器,还有多种系统要素:人、信息和各种资源。

如果说管理好这个系统内只需要有资源配置和信息处理技能的,那么在某些时候这个管理还好像是一个类似自然系统的“人——机”对话的系统工程,但是现实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工作几乎都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进行选择决断来完成,因此,Managing更体现为“人——人”之间的反复信息反馈过程和充满经济考虑的抉择、决策以及核算等行为。因此管理工作更体现为管理者是在支配(若干个)他人来完成自己的意图。

面对五花八门的各种门类的“系统”,Managing的“理论体系”无法成形,只能提供出各种类型的Managing的成功或失败的先例,起到示范的作用。而且这个示范并没有“标准答案”相伴随,学习者只参考其方法和思路,“见识”(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习”)多了,由自己琢磨出道道来。这就是方兴未艾的MBA教学方式。

这种案例学习,展示的不是客观存在的某种规律,也就是说人们不是在学科学,而是在领会和揣摩“一种悟性”。这种教学法就与艺术领域的教学法相似了。学习者只从教授者那里获得“笔法”和“感觉”;在学习后所面对的要对其进行管理的系统,只是自己进行再创造的一种环境或条件,模仿和照搬是没有价值的。这是管理者最感困惑和最能体味出其无穷魅力的。

管理者实施管理时绝大部分时间已不用“复习”管理原理(即管理科学的那部分知识)了,而要对他所管理的人进行了解、选择、使用、激励、培养、任用、罢免……这构成所有的管理者进行管理工作的大部分内容。这些技能无法上升为理论,也就是它们显示不出是一种什么“管理科学”的本质。

相反,管理者做好这个内容的工作,更多地需掌握各种人文知识,需要培育自己的涵养,培养自己与别人的合作习惯,几乎一切与文化有关的知识都会对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

面对文化背景不同的被管理者,管理者要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对方的工作热情,这更体现为一种艺术才能。而对全体被管理者进行共性分析,创造出一种氛围,激励和培养出一种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则更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高层次的管理方式,这就是创建企业文化的工作。这种“本事”则更不是可以以传授科学知识的方式来培养的。因此,这部分“管理”——Managing,只能是一种职能或技能,根本不能以对待科学的方式来对待,而以对待艺术的方式来对待倒可以结出最佳的效果来。

打一个比方,学习艺术与学习物理就必须用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方法,而同是“管理”,对待管理原理(科学)和对待管理过程(Managing)也不应当用同一种态度来对待,哪怕那种态度叫科学的态度。

用科学态度对待客观存在的事物无疑是恰当的,这里所说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当然包括自然系统;但是用科学态度来对待一个人工系统,则要仔细分析一下了。人工系统,尤其是人工社会系统,比如一个企业,一个社区乃至一个社会,其存在机理往往是文化在起内在作用。一个管理者用对待自在物那样干涉那个系统的存在和变革方式,哪怕他出于良好的意愿,应用“科学”的手段,也会引出不好的效果来。十七世纪以来的西方文明向东方和美洲强力推行的“文明开化”运动(即殖民化进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丁文江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以科学为手段改造中国社会的努力(被称为“科学主义”)都违反了某种人类最高等级的伦理原则,故都已被历史所否定。现在提起中国的地质科学,人们马上就想起李四光,其实依笔者个人之见,丁文江先生在中国地质科学建设方面,贡献绝对大于李四光,但是依爱划线看人的中国传统,就因为他头上戴着一顶“孙传芳豢养的政客”这顶帽子,就把他在地质科学上的贡献也一概抹杀了。好像新中国接手的那么丰富的地质资料和组织良好的地质学研究队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财富一样。其实与那些成就最有关的一个人就是丁文江。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不顾病魔缠身,不顾学生们劝阻,坚持亲身进行野外考察,最后死在考察第一线。但是他所谓“投身”孙传芳,正是他以对待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社会管理,以至事业惨败又遭毁誉。这样一位伟人都陷入了科学主义的泥淖(可见科学主义多么诱人、多么害人),我们这些长期在“改天换地”战鼓声中熏陶的人就更难免陶醉于其中而丝毫未予觉察了。

我不同意把管理完全当成一门科学,似乎与不同意将管理对象当成自然物之间尚有段距离,实际上前者是可以合乎逻辑地引出后者的。管理好一个系统,需要预先学习点什么,但更重要的是要对那个被管理的系统进行调研,这就是同志所倡导的实践论的观点。“你要变革一个梨子么?那你就先要尝一尝梨子的味道。”这句著名的警语在启示我们处理好管理者与他所要管理的那个系统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在告诫管理者一种思维方式,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管理者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须臾不可忘记的工作方法,这与自然科学的实践已有十分明显的区别。此时的“管理”不允许你为了既定的目的而改变那个系统的外部环境。相反,此时的“管理”却要求管理者自己先要“脱胎换骨”,才能在管理过程中与全体参与管理的人员以及那个系统融为一体。这更是自然科学工作者所无须经历的“自我改造”的过程。

科学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可重复性或说可再现性。只要给学生预备好实验条件,科学所推断的结果就会如约而至。但是管理决无此特征。不用说实验条件难以重新布置,就是花大价钱重演一次,其结果也绝然相异。因为,那个管理者的角色,就像是科学实验里出了个韩复榘他爹,导演出来的东西戏单子里肯定没有。用一句更广为人知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不能同时跳进两条河里、一个人也不能两次跳进同一条河里。

三、管理理论的现状为什么这么混乱

在已经成为专著体系的管理学的各种版本的著作中,都存在着将“管理”的科学属性与技能属性混为一谈的问题。因此管理理论不但成了各种局部管理内容(计划、领导、激励……)的混合体,还夹杂起许多别的学科的看似相关的东西,如行为科学、心理学等等。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把这一现象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这很形象。如果人们不将管理的二重属性分开认识,那么管理学永远也无法从“丛林状态”变成一棵有根有干的参天大树。

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分析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是由于早期从事管理理论研究和著述的,都是实际管理经验家,如美国的泰勒、法国的法约尔等。他们面对的是已经组成系统的企业,因而半道中杀进来,进门所面临的就是计划、决策、激励等管理过程,他们想不到(也无须)要对组织的创立原则及组织的合理化进行根本上的研究和质疑。他们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就是成功者,他们的著作也就成了成功者的宣言,于是引来众多的崇拜者和追随者。学院为了应付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也把这些著作当成教材,如此形成了“管理理论的丛林”和丛林中众多的“经验派”管理理论家。

既然这些管理理论主要是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因此,理论中带有明显的经验印记。这不但造成人们以经验来对待的习惯看法(在中国则更甚些,发至引发起潘承烈先生的如前议论),还造成了另一种现象:“经验”进行再挑选,某些外部的相邻“理论”进入下一层的理论体系。这也形成了“丛林”的混乱局面。

下面大略描述一下这种混乱的由来。

管理过程在现时的管理理论中的地位前已论述,用图示表示就是:

在现在的管理理论“丛林”中,那些对提高管理效率有用的本非属于管理理论体系的行为学、心理学、数学,也被搜罗进来,成为一篇或一章。实际上,行为学、心理学等等只是管理者为提高管理效率而用于自身修养的科学,而并非在管理过程中,与“管理”主干理论直接发生作用的一个局部,顶多应命名为“与管理相关的相邻理论”。它们应自成体系,其实它们也一直自在地存在着。管理者在从事学习时,也把它们“顺便”学习了。人们就把它也误当成了“管理理论”了。

于是它们统统被安置在“管理过程”的麾下。由于管理者所应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因此这部分内容变得越来越多,“管理丛林”也就变得越来越杂乱。

打一个比方,教练员在教你游泳时,顺便教了你一手对付鲨鱼的技能,那些关于鲨鱼生活习性的知识应当与游泳无关,尽管作为一名合格的教练员,他必须进行这个“捆绑教学”。

而与管理相对应的控制论,则应比喻为游泳所对应的“水性”,水性乃是游泳教学中的第一课,而且游泳的全过程均与水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管理也是这样,它的全过程都浸在控制论这个“水性”环境中。

四、小结

最后,我们再从科学哲学角度来分析一下现在通称为“管理”的理论所包括的分属于两个不同领域的内容,“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

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分析,“管理原理”是客观存在的一套理性自在物,研究者或学习者处在与“管理原理”毫不搭界的外部,探究“原理”是如何发生的,“管理”所发生的那个系统是个怎样的系统,管理的方式与系统的生命周期的关系如何,系统内在的信息反馈与系统的运作方式,决策者的产生与更替方式对系统的各种反应……等等。由于系统的存在是发生“管理”的先决条件,因此,系统论应当成为管理理论的母体理论。它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管理原理是一门科学(或者是控制论这门科学的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