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教育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范文精选

美术教育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范文第1篇

1.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

所谓实践性不是被动的实践,而是对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在认识的基础上有目的、主动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记忆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新教科书在单元学习过程中设计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活动,包括“欣赏与评述、学习与研究、观察与分析”等环节,在突出了美术课技能性的“学习与研究”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让学生试着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主动欣赏;在“欣赏与体验”中,要求学生体会艺术家的思想和表现方法;在“观察与分析”“观察与描述”“观察与探讨”“分析与研究”“探究与溯源”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讨;在“讨论与实践”“体验与联系”“探讨与表现”中,要求让学生先讨论交流,之后进行创作。所选的图片,在做到精美、清晰的同时,还增加了大量的步骤和示意图;每单元学习结束还设计了“单元评价”;学期结束还设计了“个人美术学习评估表”。这些设计活动都在试图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

各类优秀的美术作品,或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但它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就是其背后都隐藏着各种文化内涵。新课标要求注重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强调将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融入文化背景、生活情境,使得学习在贴近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新修订的教科书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学习内容,如《多彩的学校生活》《校园艺术节》《留下眷恋,带走真情》等,都与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学生学到了绘画、雕塑、手工、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也提升了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新增加的弘扬民间美术的内容《土和火的艺术》《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等,在加深学生掌握民间美术功能和特点、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力,激发了学生热爱民族传统美术的保护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3.美术课程具有愉悦性

以往的美术课比较注重技能训练,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没兴趣学。但美术应当是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与唱歌、写作等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可以让学生表达自我。课程改革之后,教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授课更自由,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了创造性,也抒发了感情,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修订后的小学美术教科书很强调趣味性,每一课的课题都做了精心安排和设计,如《生活中的趣事》《童话里的小屋》《我在空中飞》《脚印的联想》等,都可以通过与音乐、舞蹈,或者语文、自然、科学等课程结合,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学生会对这样的课题感兴趣。这样的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角色作用、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先行军,高师教师要全面把握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特点,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从而推动美术课程的改革。

二、高师美术教师应具备的新理念

1.引导学生延展学习空间,深化专业理解

教师应认真学习《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方面重视对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体系等的把握。教学中不仅局限于教材的阅读与讲解,还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图书资料,了解美术课程教学的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记录读书笔记,积极开展交流、讨论活动,加深对美术课程价值、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理解,形成明确的专业定位。

2.引领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教学现状

为了使学生获得基础美术教育一线教学现状的感性材料,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或实习期间对中小学美术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全面了解相关区域的美术师资状况、美术课程开课率、美术课程资源、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果,充分认识美术教师的教学研究状况,明确认识到今后将要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及早进行职业发展规划。

3.鼓励学生提前介入一线,体验教学情境

为了使学生毕业之后顺利走上讲台、当好教师,教师要安排一系列教学体验活动,包括调查研究、教材分析和优秀教学案例评析,以加强活动的现场感,并且与其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再安排学生去其他学校进行教学实习,使学生获得感性体验,对教学有一定的认知,更好地投入以后的教学。

4.强化教学技能训练,夯实学生业务基础

一些美术教育毕业生因为在校期间没有得到很好的技能训练,走上教师岗位后,出现教学技能薄弱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欠缺的问题,教学效果不佳,缺乏职业自信。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把技能训练作为美术课程的教学重点,开展一系列技能训练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专项技能比赛,促进学生的课件制作、教具设计、表达能力等各项专业技能的发展,使学生打下扎实的业务基础,从而顺利应对接下来的教学实习和教学工作。

5.抓实教育实习,促进专业成长

美术教育研究范文第2篇

1.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重要作用的体现

以往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美术教育时,大都采取教师课堂传授的方法,这种方法较为呆板、生硬,不仅教育效果欠佳,而且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样学生便无法真正学到相关知识,综合素质更无法得到提高。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提高认识,摒弃原有僵化的教学模式,采取主题教育等新型教育方法,以此促进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发挥积极作用。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路径初探

主题教学是我国教学实践中一项极为成功的实践,这种教学方法将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的。学生在节日、生日期间会互相馈赠礼物,为了礼貌和美观的需要,需要对这些礼物进行包装。这样,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便可以安排民间剪纸艺术、包装设计、贺卡设计和制作等课程,将美术教育融入工艺制作课程,还可以针对节日设立一些具有特色的美术课程,如剪纸、美工、对联等。这种教育方法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美术对于自身的生活有极大的帮助,无疑对于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美术课程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对于某些专业,如建筑专业等,可以通过教育使学生明白,学习美术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解一些国内外独具艺术特征的著名建筑,如比萨斜塔、江南园林、泰姬陵等,让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建筑,而且能汲取其中的精华,体会其艺术特性,以此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及其建筑专业水平,为其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建造出具有艺术魅力的优秀建筑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

对于学生的美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各种课程,教师还应该对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予以认真、科学的研究,并且客观分析其中存在的弊端,而后用新理念、新方法予以解决。可以说,除了学生自我的认识之外,决定美术教学成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教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其既是导演也是演员,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对课程产生兴趣,并且转变为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强烈的动力。此外,教师还会辅导学生将这种动机化为真实的学习行动,并且构思、完善作品,以此使学生能够完美、圆满地实现美术作品的创作。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在美术教学中加入其他教育内容,包括团队合作精神、与他人沟通的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等,以此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增强,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这样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4.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和其他知识的学习一样,美术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讲授上,还需要通过实践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掌握相关知识,这样才能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但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用人单位的要求脱节,知识的教授和技能培训被生硬地分割成为两个部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极为不利,也加大了教育成本。正因如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这不仅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术人员的宗旨,而且符合现实中用人单位的具体用人需求。举例而言,学校在对建筑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采取建筑外观设计比赛、建筑施工现场教学等方式,以实际用人单位的要求作为实践活动的要求,让学生能够身历其境,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并且能够将美术和建筑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对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也极为有利。

二、改变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中的评价方法

美术教育研究范文第3篇

1.有缺陷的美术观

在家长的潜意识中,美术就等同于绘画,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只要教会幼儿如何进行绘画就可以。其实,这是一种有缺陷的美术观,是片面的、不完全的。事实上,进行美术教育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责任,美术教育包括许多方面,绘画只是其中之一。同时,一些教师和家长存在一些功利化的想法,认为孩子学习美术就是为了得到各类奖项,并将这种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这种观点的存在更加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师资力量欠缺

现今的幼儿美术教师大多不是毕业于专业的美术院校,对于幼儿美术教育缺乏一定的研究,因此他们只能以大众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美术作品,无法给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从根本上无法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美术教育,更加无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二、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面对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及问题,我们务必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来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1.理念的更新改变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美术教育都有一定的不了解,认识不够完全。所以对待美术教育没有正确的态度,因此,家长和教师在现今的幼儿美术教育中应该将原有的较为功利化的思想转变为更加成熟的一种思想。美术教育是一种针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幼儿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如何绘画,更多的是为了激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培养,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2.教学方法的更新

现今的幼儿美术教学应该摆脱固有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多角度地看待幼儿的美术作品。因为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幼儿美术教育应该以幼儿为中心,以孩子的特性为切入点,多方面地加强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将孩子能接受的元素融入到教学中。同时,我们还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多对幼儿进行肯定和激励,使幼儿对自身充满信心,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3.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教师是进行幼儿美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教育主体,如果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不够,则无法满足幼儿美术教育中对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无法真正传授给幼儿正确的知识。这样便会直接影响到对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而培养良好的教师,对社会、对学校、对孩子都是一种财富。因此,我们务必要加强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素质和专业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进一步提升幼儿美术教育的质量。

4.适当调整课堂内容

从美术的意义上来看,美术并不仅仅是绘画而已,其包括各种动手操作的内容,例如,剪纸、沙画、写真等。在幼儿美术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更加有趣的教学方法,例如废物改造、或者是用毛线做花之类的美术创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认识到美术不仅仅是绘画这一现实,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对美术的兴趣。

5.改善评价体系

美术教育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考背景;高中美术;意义;研究

1高考背景下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1.1学校不重视美术课程教学:

因为美术课程不是高考的统考学科,所以美术课程的地位比较尴尬。大部分中学只重视文化课的教学,给基础年级的美术课程开设的课时不足,致使美术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来临的时候,美术课程还要为文化课程让道,将美术课程的课时安排给其他文化课程。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导致美术课程一直游离于中学教育体系之外,没有将美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

1.2学生学习美术急功近利:

许多中学都有高考美术班,美术班中的学生选择学习美术并不是兴趣爱好所致,而是希望通过美术专业学习考上大学。因为美术院校对美术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不高,致使很多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走捷径的想法,全然不顾自身的美术潜力和兴趣。学生急功近利地选择学习美术导致美术班的学生参差不齐,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完全在美术班混日子。这种现象严重伤害了中学的美术教育。

1.3没有有效的美术课程评价体系:

美术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也影响了美术课程的发展。在基础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学校不需要考试,美术教师也不用有效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美术课就是上课玩的课程,不需要用心。这种现象让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在高三的美术专业班教学中,只有紧盯美术统考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作品在统考中能不能得到高分,这个现象使专业班的美术教师把美术教学的功能放一边,只讲授高考得高分的技巧。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美术教育意义

2.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课程的重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这个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欣赏美轮美奂的美术作品,能够感觉到美术作品中的美,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创造作品,把自己对美的理解画出来,能够让其进一步理解美学的意义。美术新课程理念要求中学美术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基本审美能力,这个是美术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教学要求。

2.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力是中国学生普遍缺乏的,这个和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不无关系,传统的教育体系重视文化课的教学,而不重视非文化课的教学,文化课的教学也不注意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课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独到之处。学生在创造美术作品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心灵深处最美的感觉画出来。因为学生在创作时,相对自由,可以发挥其最大的创造力。通过长期美术课程的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2.3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现代社会越来越要求公民具有较高尚的道德情操。美术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的训练就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上的真善美。很多美术作品中包含了道德品质的教育,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无形之中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自身的道德情操。

3高考背景下有效实施中学美术教育的方法

3.1教育部门应该重视中学美术教育:

为了有效实施中学美术教育,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重视中学美术教育。要重视美术课程,首要任务是认识到美术课程的作用,认识到美术课程是高中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学校应该保证美术课程的课时安排,让美术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美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期中期末考试即将到达时,尽量不将美术课程划拨给其他文化学科。社会应该改变对美术课程的认识,弄清美术课程对学生的培养作用。高三的美术专业班应该吸收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以后是对美术感兴趣的,而且保证有较好的艺术天赋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从基础年级到高三,对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应该具有系统性,不能到高三时,让那些投机取巧的学生进入美术班。

3.2美术教师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

美术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也是保证中美术教育有效实施的一个关键。好的美术教师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保证美术课教学任务的完成。好的美术教师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有潜力的学生能够坚定从事美术事业的决心。美术教师应该从美术素养、教学基本功这些方面入手锻炼自身的教学能力。如果每一所高中都有几名优秀的美术家教师,美术课程的改革就能在这所学校得到深化。

3.3构建完善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具有指导性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改进学习地方。有关部门可以制定一整套的教学评价体系。比如针对基础年级的评价模式,基础年级可以考察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展现一些作品让学生写一篇观后感,对观后感进行打分评价。对专业班的评价应该将高考美术统考和学生美术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认清自己,保证为高校培养合格的生源。

3.4大众教育和特长教育相结合:

基础年级的美术家教育可以认为是大众教育,高三的美术专业班可以认为是特长教育。学校在安排美术课程时,要将大众教育和特长教育结合起来。从高一到高三的美术教学应该是一盘棋。学生在基础年级的学习就为其进一步学习美术打好基础,高三美术专业的学生只是进一步学习美术而已。如果学生不学美术专业了,也保证学生能够有足够的美术能力,以帮助学生的终生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道德情操有重要的作用,相关的教育部门、学校、美术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教学,把高一到高三的美术教学构建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保证大众教育和特长教育结合起来,使美术教育在中学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世霞.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2,03;

[2]黄从威.美术高考现象的分析及建议[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04;

[3]龚兰英.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与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5,11;

美术教育研究范文第5篇

1.儿童阶段绘画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体现在儿童年对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新鲜感和求知欲。儿童以其年龄阶段特有的眼光看这世界,喜欢接触新生事物,用纯真的心灵感受万物,伴随愉快的“自我发现”的感觉经历,随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冲动。而日后尽情发挥表述对这一兴趣的认知及探索,从而不断萌发出创新意识。

2.孩子们的绘画很少有计划,想象空间大,表述需求强,不计后果。至于别人是否认同,他们是不会管的,自己有没有能力画,也从不计较。他们敢创编故事,画心中所想和所认知的事物。即使没有人教过,他们也能凭自己的想象力去尽情地表达。作画技法上也几乎谈不上大小比例和透视结构。在自由自在的“创作”初期,有时儿童们会画得如一团乱麻,其中也不乏他们美丽的想象。绘画活动,能唤起幼儿的天性。据我的教学经验观察,只要是孩子们对绘画主题感兴趣,就能唤起其作画的内在动力。有的孩子创作力强,一会功夫居然能画几张“自我满意的作品”,其中也不乏令大人吃惊的、很可爱的作品问世。也许,对某些儿童来说,绘画活动成了是他们游戏生活中快乐运动。艺术活动是儿童游戏的最高形式。一旦唤起幼儿用画笔表达的共鸣,他们便会有滋有味地进行创作,绘画作品便成了洋溢着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感成果。绘画内容,也是儿童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二、进行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孩子是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角,宽松的作画氛围,利于儿童创造力的提高。当孩子们对自己看的的东西,加以简单的判断,做出取舍时,儿童教育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他只需通过智慧的引导,以伙伴角色加以适宜的配合,便能令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审美力、表达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优秀的美术教育活动,对教者和孩子们来说,应该是活泼、轻松的课堂活动。由于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儿童个性差异和临时出现的种种问题培养美德,所以能有效地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比如,教师画了一条曲线,问孩子,你们看看这像什么?孩子的回答绝对不是千篇一律的,相反,会收到百花齐放的效果。顿时会令幼儿迸发出积极的参与意识。教师若进一步以生动活泼的情境导入主题,说:“看看这是什么?”(教师拿笔画了一条河,拿出教师自己画的一张小猴子的头饰)“我们昨天认识并绘画了《小猴子》。今天,一只小猴子来到小河边。那么,你们猜一猜,接下来,小猴子想去做什么?把你编的故事画下来,讲给我们听一听,好吗?”那么,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表达力、动手能力便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在作品展示环节,孩子用语言,表述作品,则能提高儿童语言表达力。孩子通过与伙伴交流与展示作品,也会提高审美能力。此时,教师只需对不同个性的儿童加以鼓励引导就可以了。至于教育活动的故事情节涉及到品德教育内容时,儿童在教师的品德渗透教育引导下,懂得了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哪些事可以做,哪些坏事是不道德的,不应该去做,从而完善儿童的人格。所以,针对儿童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三、尊重孩子的认知特点,为儿童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