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才培养模式下通信工程论文

人才培养模式下通信工程论文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其实不是一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能全部概括的,因为市场需求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也并不是说市场需求决定一切,它应该仅仅是导向而已。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时,要在全面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学校自身定位、办学条件及学生基础等实际情况。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看是否与学生的基础、期望及需求相一致。当然,对于学生期望及需求的理解也存在一个局部和整体的辩证关系问题。以通信工程专业为例,大多数毕业生的期望就是能够在一家专业对口、有一定知名度的IT企业做一名优秀的通信网络工程师,那么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就要紧紧围绕通信网络工程师的岗位需求来设计相应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做到有的放矢。

(二)明确专业定位,选择重点方向

通信市场很大,社会需求也相对较多。为此,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通信工程职业分类,找出相对典型的职位,再结合专业未来发展规划和学生自身特点,明确专业定位,并选择重点发展方向。例如,通信工程相关企业每年都有大量研发岗位需求,但这类岗位对计算机程序设计、通信网理论、数学和英语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兼顾这一类研发人才。此外,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学校也无法针对所有岗位都进行相应训练,为解决这个矛盾,一方面可以考虑岗位需求之间的共性技术,另一方面可以选择几个重点方向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突出专业特色,注重可操作性

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标准,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专业规划、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结构、人格素质结构等。因此,在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时,应当突出地方高校的基本特征和专业特色,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关系;通过搭建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适应人才培养的多样性要求,并能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作出快速准确反应的同时,又不降低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制订具体、合理的检验标准,从而有效地体现培养规格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优化课程及课程体系结构

(一)强化基本素质培养

在北京大学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16字教学改革方针的引领下,全国多数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先后实施了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即在低年级(大一大二)实施“厚基础”的通识教育,高年级(大三大四)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这样通过构建“全校通修课程+学科通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开放选修课程”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引入第二课堂资源,从而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育人体系。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人才需求多样化、学生发展个性化的要求,还可以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从而落实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持续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二)构建核心专业知识体系

在大类招生与培养的框架下,传统的按专业招生与培养模式制订的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必然不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某些课程内容和知识结构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老化现象。为此,需要对专业知识体系,特别是核心专业知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对课程进行大力度地整合与改革,通过重建按大类培养的核心专业知识体系,使其体现少而精、现代与经典相统一、注重工程应用与独立设计等特点。

(三)改革实验实训课程

着眼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设计能力,改革现有的实验实训课程,基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CDIO)工程教育模式开设综合性强、设计性强的实践环节。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在低年级学生中实施暑期实践计划、校企联合开设校内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逐步由校内学习为主转变为企业学习为主,通过直接到企业实习,让学生参与项目和团队合作的实际训练,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一)注重师德师风建设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这份神圣而伟大的职业,经常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本身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另外,教师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时都起着重大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师,不仅应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有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以及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努力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加强业务能力培养

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必须加强业务能力培养。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关键在于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引导教师把精力集中到人才培养上来,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提高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薪资待遇和学历职称,发挥教师自主成长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的根本途径;通过职前培训,“老带新、传帮带”,同行和督导听课点评,定期组织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积极参加学科建设和专业学术会议等形式,是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的根本保障;通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企业特聘教授岗位制度、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培训或到企业挂职锻炼等人才项目,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是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升的有益补充。

(三)鼓励改革、探索、创新精神加强

教师队伍建设,必须鼓励教师勇于改革、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精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能够不断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去开展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在注重学生共性发展的同时,要更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克服传统的世俗与偏见,消除人为优劣之别,给个性不同的学生得以充分表现其特殊才能的平等机会和权利;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借助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将微课、幕课、翻转课堂等新颖的教学模式引入传统教学中,变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为启发式、讨论式的开放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由传统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被动性学习转变为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学习;要求教师积极适应新角色,树立创新的师生观,通过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努力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心目中的知心好伙伴兼专家型教师,从而构建教学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合作关系。

四、小结

我国通信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要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才培养。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从培养目标与规格设定、优化课程及课程体系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适合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新时期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对进一步提高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熊炜单位:湖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