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数学学习积极性探讨

数学学习积极性探讨

摘要:学习数学对逐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都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调动学习数学积极性

初中数学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较强的系统性等特点,再加上部分学生对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出现厌学、甚至放弃的现象,给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要改变这种情况,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的激励可使学习者向着目标努力前进。学生的心理状态往往随着对这个学科的教师的情感变化而变动,喜欢这个教师,就会对这个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反之亦然。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都注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内课外,加强与学生交流,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关心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争取尽快成为学生的知己良朋,消除教师与学生的不信任感。无论何时,也无论是成绩好的、成绩差的、或是文静的、调皮好动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如此,学生笃信教师是公平的;对学生多鼓励少责备,让他们感受教师的真诚和关心,同时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无论任何学科教学都具有强烈的目的性。适宜的教学目标不仅使优秀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而且使那些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的学生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转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目标过高,学生会感到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产生厌倦心理。如果目标过低,轻而易举就得到,学生体验不到克服困难的喜悦,也不感兴趣。只有适宜的目标,让学生“跳一跳,摘得着”,通过自己一定的努力,便能成功,学生才能享受到学习那种苦中有甘的乐趣。而当愿望达到时,产生精神上的满足,新一轮的愿望又出现,使学生沿着“努力→成功→生趣→再努力→再成功”这个良性循环前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调动起来。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只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尽管教师花了不少力气,也只会“事倍功半”。而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钻研,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1.创设趣味情境,以奇引趣。趣味情境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新奇的教学用具,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公理——“边、角、边”时,先要求学生用纸皮剪一个边长分别为10cm和15cm,且夹角为45°的三角形。上课时把自己做好的三角形放到投影机里,然后,把一个学生所剪的三角形又放到投影机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再让他们同桌的两个同学把所剪的三角形按要求叠起来,他们会很惊奇地发现这些三角形重合(全等),然后让他们讨论为什么?这样引入新课,学生会带着问题寻根问底,兴趣盎然,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猜想、总结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诸种素质。

2.精心设计,以问引趣。不管是导入新课,还是教学过程中都要结合实际,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圆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可以设问如下,“你见过圆形的东西吗?”“轮子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要把车轮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椭圆形(鸡蛋形)?”“做成三角形或四边形又怎样?”学生对这一连串的问题很感兴趣,为了找到答案,学习进入积极状态。

3.设置悬念的结局,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精心构思,策划布置,一节优秀的课须有引人入胜的开头,丰富多彩的中间,还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局。但有些教师往往忽视结局的设计。其实一个好的结局能起到画龙点眼的作用,使学生感到回味无穷,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数学较强的系统性,为数学教学设置悬念的结局创造很多机会。

综上所述,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就会提高。

四、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

我国语文教育长期以来未能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这是语文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语文教育要谋求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必须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

“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观点以文化语言学的勃兴为其重要标志。它承继“文便是道’s[8]7719的传统,突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后,大批学者根据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把“语文”视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看作一种文化代码,认为文化载体性就是语文的客体性能,掌握一种语文,就是接受一种文化价值,从而判定语文教育就是具有先导性的人文品格。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10当我们站在文化学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教育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热衷于谈论“语言文化”和“文学文化”,却极少有人提及“文章文化”,这也正反映出“书面文化”观念的极度偏颇。纵览中国文化史,无论从历史年代、作品数量,或是从社会影响、文化主流等方面看,文章才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横看当今世界文化的大撞击、大对流,也主要不是文学的大撞击、大对流,而是文章的大撞击、大对流。有学者认为,如果语文教育主要不是熏陶我们的民族文化,那么它就永远没有出路。因此,我们只有高举“语文”的文化大旗,正本清源,才能真正找到语文教育改革的路向。而要找到语文教育改革的路向,就必须彻底打破现行语文教育的框架,把历史和哲学吸纳进来,让文、史、哲“破镜重圆”,使“语文”上升到文化的高度,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必须立足中国传统,面向世界先进,大胆融合,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去熏陶学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贡献。“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观点是认识“语文”特性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观点不具有独立的实体性内涵,它总是通过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等具体的语文形态体现出来的。况且,对于“语文”所折射出来的人文内涵,至今尚未得到充分而又系统的发掘。鉴于文章作品和文学作品均属于观念性的软文化形态,仅仅是民族文化的一小部分,难以涵盖活文化和硬文化的形态,因而用“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观点来概括“语文”的内涵,就仍然显得过于宽泛,有失笼统。

五、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现代观念

我国语文学科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长期以来未能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现代观念,这是导致语文教育陷人高耗低效困境的核心问题。

“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观点较为圆通,以曾祥芹的“一语(语言)双文(文章、文学)}.yolzz_zs为旨归,即“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坚持了对“语文”逐层“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语文学习内容的心理发展顺序是语言、文章、文学,即文章是语言发展的产物,文学又是文章发展的产物。因此,语文课程的安排,语文课本的编写,语文教法的运用,都要遵循这一规律。可是,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理论上只承认“语言学”和“文艺学”,却不大认可“文章学”,然而在实践上并没有取消“文章”和“文章读写听说教学”,这说明“文章学”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它都是客观存在。“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既包容着“文字”(文章作品和文学作品均为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又渗透着“文化”(文章作品是软文化的第一载体,文学作品是软文化的第二载体),它融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于一体,全面兼顾,最有概括力。“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解决了“侵吞文章的文学正统观”和“包容文学的广义文章观”的矛盾,从而使文章和文学各自独立,协同发展。w7zs但是,浸透“文学正统观”的人习惯地把带有文学性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章”归人“散文”,当大批实用文章包容不进“散文”大家族时,又只能用“非文学作品”来指称它们;坚持“广义文章观”的人在进行文体分类时又常常把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划为“文章”的一大类,似乎是叫大家都看得起“文章”,但是当文学作品划人文章类时,则会又出现“文学侵吞文章”现象。因此,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现代观念,把“语言”、“文章”、“文学”三项内容显露在“语文”的内涵里,并使之得到语文界、学术界乃至社会的全局性认可,让语文教育达到“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各领风骚和“语言教育”、“文章教育”、“文学教育”并驾齐驱的理想目标。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克服“语文即语言文字说”的历史局限、超越“语文即语言文学说”的传统偏见、提升“语文即语言文章说”的科学品位、吸收“语文即语言文化说”的人文内涵、高扬“语文即语言文章文学说”的现代观念,是当今谋求语文教育理想化的出路。语文教师要认识语文教育当前的种种偏颇,敢于放下包袱积极投人到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实验中去,就一定能够掀翻现行语文教育的“狭小茅屋”,重建未来语文教育的“高楼大厦”,真正解决语文教育长期形成的“少、慢、差、费”的问题,从而又好又快地把语文教育引上健康发展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