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古代文学中凄怨美分析

古代文学中凄怨美分析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凄怨之情永远是最能够打动读者的,大多数的优秀文学作品能够源远流长,这其中正是因为其具有凄怨形式的美学形态。无论是先秦时期的屈原忠于楚国,但却屡屡遭受到排挤,满怀凄怨,对国家充满悲愤,进而写下举世闻名的《离骚》。还是盛唐的诗圣杜甫,他目睹国家从繁华盛世走向衰败,写下“国破山河在…感时花溅泪…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著名的诗篇。或者是“浊酒不销忧国泪”的鉴湖女侠等等这类人物的传世作品,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得出他们想要宣泄的感情,在感人的程度以及文学作品所散发出来的艺术魅力,这都是无与伦比的。中国古代文学也正是由于这种深沉的历史悲怨而使得文学作品独添一份无与比拟的人文魅力。可以这样说,凄怨哀伤之情的抒发宣泄,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主旋律,假设没有凄怨哀伤这个情调,中国文学作品则会失去很多的色彩。

1、悲伤凄怨情怀

1.1政治理想的失败

在这个方面上,“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就是典型的代表,他“荃不察余中之情兮”的诗句,道出了他的无奈、凄怨。随后,更有着痛斥“理不可据”,“智不可待”这种黑暗世道的史家第一人司马迁,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得出,他竭尽忠贞,为国为民但却遭受贬职,处以刑法的人生悲歌。

1.2怀才不遇

我国古代的文人士子,大多数的形象总是落魄、怀才不遇,想要以身献国,舒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却由于仕途官场的险恶,从而发出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陈子昂,“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陆游,“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孟浩然,这其中的哀怨,心中的抱负难以实现的苦涩,没有感同身受的人,是完全没有办法体会出其中的意味的。

1.3婚恋的失意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凄怨就是来自于婚姻或是恋爱的失意。不管是《诗经》还是《洛神赋》或者是《长恨歌》,从陈阿娇到李商隐,从李香君到林黛玉,那“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绵绵哀伤,“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淡淡凄怨,牵系着多少人的灵魂,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无限怅惘,“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的忧伤,“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凄怨悲苦。这其中道出了多少的悲酸哀怨,那忧伤思怨窒息了多少清纯的生命之光。

2、悲世情怀

上文所讲述到的凄怨悲凉,全都是来自于人生中的不幸,还有的一种凄怨那就是,同样浩荡深沉的“悲世“之情。悲世情中最能够打动人心,潸然泪下的不外乎于国家遭受入侵,山河破碎所引起的家国痛。这种凄怨的悲世情感表达,在春秋战国时期,许穆夫人就抒写过“归暗卫侯”、“我心则忧”,抒发着对国破君亡的焦愁;“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悲凉;“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惋惜;“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的哀泣;“报国欲死无战场”的孤忠……这些都是我国文学作品撼人心魄的音符,是古代抒情诗歌中的瑰宝。朝代的盛衰变化,世风颓败的这种面对末世的凄怨哀愁,同样也是“悲世”情结中的一项内容。所谓“黍离之悲”源自于国风;所谓地厚天高,却“不敢不局”的“忧心京京”也来源于诗经。宋朝时期的靡靡之音,不恤国事,使“孤臣霜发三千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优秀的小说作品同样也凝结着沉重凄怨的悲世情怀,比如《水浒传》中,通过梁山好汉的个人经历,宣泄当时朝廷,奸臣当道,贤者在野的政治哀伤,又比如说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所倾诉的“无材可去补苍天”的这种深优大恨,又比如说《儒林外史》,文字间的冷嘲热讽表面下,所发出的其实是对于文行出处败坏的沉忧凄怨,还有的就是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通过狐鬼故事,从中所寄托的就是凄怨哀伤的“孤愤”情怀….这些数不清的旷世名作,所显露出来的哀泣凄怨之情,昭显者它们不朽的艺术价值。

3、中国古典美学阐述

美学一词首次的出现是在1750年,由德国的哲学家鲍姆嘉通所提出来的。但是在这之前,无论是东西方都有关于美学的探讨。中国先秦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孔子、庄子等先秦人物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有关于美学的问题。可以说中国古典美学的起点可以说是老子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道”、“气”“虚实”等一系类的概念都是由老子提出的,这一系列的概念对中国后世的古典美学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后来中国古典美学的元气论还是意象说、意境说等等都多多少少受到老子概念的影响。

4、结论

我国古代流传甚广的文学作品,大多数具有着非常明显的凄怨悲凉情结,它可以说是我国文学古老却又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中国文学能够绽放异彩,深入人心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这样说,假如没有这种凄怨悲凉的情结,中国古代文学必然会失去某种程度的色彩,中国古代文学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也就没有办法看得到。

作者:肖可 单位: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