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讨

地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讨

[摘要]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新时代命题下,地方高校应当思考、探究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体现地方高校的教育精神,从而成为大学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中要避免假大空全,应当开设专门的课程引导教育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并且加强对师范生的师德师风教育。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高校;地方性;实施路径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极为重视“人”的培养,孟子所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而恰恰就是这个‘几希’,使人能够摆脱自然的原始性、野蛮性,而形成社会性和理性。”这与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对“立德树人”的追求是不谋而合的。2014年,教育部就专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而社会和学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热忱甚至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早期。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四十年里,高等教育却出现了所谓的“功利化”和“庸俗化”倾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不大的人文素养学科在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举步维艰甚至一砍了之。尽管很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所谓“国学院”,但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等新时代的命题下,地方高校不能“拿来主义”,而是应当思考、探究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关乎国民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地方高校为什么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地方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前,首先应当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作为一个强调“应用技术型”的高校也要开展这样的教育。如果仅仅是因为教育部提出的“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或者赶某种时髦,就不可能正视自身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的优势和不足,也就不可能找到适合自身的路径,甚至于产生“毕其功于一役”的违背教育规律的想法和做法。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现的是教育精神的传承与厚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除了科学知识技能教育以外,大学的立德树人往往也是大学教育精神在一个人身上的具体投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精神或者大学自身的历史,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三明学院前身之一的致用书院,取“学以致用”和“通经致用”之义,与当前“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定位不乏有一脉相承之处。事实上,中国近代大学的起源与晚清时期图强、自救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是有很大关系的。通过学校文化、学校历史的教育,更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更为具体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发展的历史往往也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进步史。大学校园内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以及历史背后的厚重感,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蔓延,也更能够让大学生明白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使之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奋斗的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德树人不仅是当代教育的核心命题,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论语•先进》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的记载,其中颜渊更是以德行第一的身份被后世视为孔子的大弟子。中国传统教育重要的一个价值取向就是“强调启发人的内在道德自觉性”,教育人如何“做人”。因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相结合不仅有其可能性,更有其必要性。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首先要落在人格修养上。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学生更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具体的、可操作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模式”、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认同”。

二、地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当前部分地方高校在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上,存在两个误区。一种误区是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提法,采取按图索骥的办法,将优秀传统文化割裂为“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这样的做法不免有些教条僵化。另一种误区则是仿照综合性大学或者传统的文史哲优势学科院校,成立各种传统文化研究所、甚至所谓“国学研究所”、“国学院”等。这样的做法则不免成为假大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方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同样要坚持这样的思想原则,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办学实际,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一)地方高校要重视道德修养教育

地方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也要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更要追求奉献、拼搏等优良革命传统。中国传统上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这些精神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在以科学思想为主的大学教育里,人为地将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分为若干个方面,显然也不符合科学的精神,反而可能出现晚清时期“‘通经’、‘致用’相互分离,使得儒学丧失了传统生命力中重要的动力之一”的现象,严重削弱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固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能简单地与人文素养教育划等号,换言之人文素养课程的缺失并不能简单地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这是地方高校在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时必须注意的。由于师资力量、学科布局等限制,地方高校没有完整的文史哲相关专业和师资,事实上也就很难进行完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固然可以引导学生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但更应当根据师资情况和发展定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取舍,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人格修养的养成。而不在于哲学式或者文学式的传统文化教育,甚或“跪着读经”。

(二)地方高校应立足地方文化精神

除了拓展思政课程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相关知识内容外,地方高校更要利用好身边的文化资源,着重挖掘、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区域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三明的客家文化、朱子文化,莆田的妈祖文化、蔡襄文化,泉州的港口文化,龙岩的红色文化……而不需要言必称孔孟老庄、学必称四书五经、文必称诗词歌赋。用身边的文化来教育学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弥补师资的不足;在学生形成认知和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进一步契合地方高校地方性的办学定位。近年来,由于“国学热”、“民国教育热”的影响,对传统文化教育出现了不少的偏差。就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学生在其基础教育阶段并没有过多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基础,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也不在于培养专门的国学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精选教学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精确到思想品格养和人文素养上,进一步精确到对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创新上,进一步精确到帮助学生树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上。

三、地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途径

(一)开设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不要单独设课,这在学界是颇有争议的。就地方高校而言,更适合单独设课,而不是强行地融入专业课程中。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的学科重心是理工学科,而理工学科的原理、方法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模式有较大的区别。“李约瑟难题”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之间存在某种隔阂。部分所谓新儒家对传统文化的自吹自擂不免于“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而不是科学、辩证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更谈不上继承、扬弃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然可以提供价值理性上的思考,但强行融合理工学科课程和传统文化内容,有可能弱化理工学科天然具有的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也违背了高等教育知识分工的基本原则,弱化了学科教育的专业化。另一方面,教育部在2014年就提出“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地方高校长期没有单独开设历史、古代汉语等课程,特别是理工科学生高中阶段就鲜于学习历史课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是比较有限的。而要理解传统文化,必须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认知,章学诚更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一代之历史则有其一代之文化,亦有其一代的器物,这才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居中国而言中国,预测将来的进步,自必先了解既往的情形”。因此,地方高校在能够提供的相关公共课程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在培养方案上设置必修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等相关课程,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层面做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华传统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地方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需要特别给予重视的,毕竟在地方高校实行的不是哲学式的、或文学式的文化教育,而是要使传统文化教育从知识层面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外显为学生的行为习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丰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互动。学生通过调研、社会服务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也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之进一步内化和外显。更进一步说,依托具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升活动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有效地避免目前高校学生活动中的“贵族化”、“娱乐化”倾向。

(三)地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师德培养

对于有师范教育专业的地方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为师范生提供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更要重视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师范生的人格修养和师德师风。我国古代对“师范”一词的论述,就“在师范教育上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师资的需要,也含有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国家和社会日益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重视老师的个人修养和社会担当。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部分地方高校而言,应该把工作做在前面,即在师范生学习阶段就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师生观、教育观,引导学生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结合传统文化,加强师范生的师德师风教育,是对教师教育“职业化”趋势的有效补充。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地方高校在强调创新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学校的地方性、应用型的发展定位,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地方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创新,从而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核心职能。

参考文献:

[1].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戴红宇.朱熹“小学”教育思想刍议[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11):15-18.

[3]郭齐勇.中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4]拉尔夫•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陈育芳,陈少平.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6):6-10.

[6]袁晓晶.癸卯学制中的“中体西用”观与儒家教化的近代危机[J].教育学报,2013(10).

[7]毕世响.读经是捋着那根绳子摸到我们祖先的手[J].上海教育科研,2016(5):122-128.

[8]吕思勉.中国通史[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14.

[9]黄济,胡德海.师范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戴红宇 单位:三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