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方传统文化

地方传统文化范文精选

地方传统文化

地方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高校;地方性;实施路径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极为重视“人”的培养,孟子所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而恰恰就是这个‘几希’,使人能够摆脱自然的原始性、野蛮性,而形成社会性和理性。”这与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对“立德树人”的追求是不谋而合的。2014年,教育部就专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而社会和学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热忱甚至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早期。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四十年里,高等教育却出现了所谓的“功利化”和“庸俗化”倾向,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不大的人文素养学科在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举步维艰甚至一砍了之。尽管很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所谓“国学院”,但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等新时代的命题下,地方高校不能“拿来主义”,而是应当思考、探究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关乎国民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地方高校为什么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地方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前,首先应当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作为一个强调“应用技术型”的高校也要开展这样的教育。如果仅仅是因为教育部提出的“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或者赶某种时髦,就不可能正视自身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的优势和不足,也就不可能找到适合自身的路径,甚至于产生“毕其功于一役”的违背教育规律的想法和做法。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现的是教育精神的传承与厚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除了科学知识技能教育以外,大学的立德树人往往也是大学教育精神在一个人身上的具体投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精神或者大学自身的历史,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三明学院前身之一的致用书院,取“学以致用”和“通经致用”之义,与当前“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定位不乏有一脉相承之处。事实上,中国近代大学的起源与晚清时期图强、自救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是有很大关系的。通过学校文化、学校历史的教育,更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更为具体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发展的历史往往也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进步史。大学校园内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以及历史背后的厚重感,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在大学生群体当中的蔓延,也更能够让大学生明白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使之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中华民族长期奋斗的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德树人不仅是当代教育的核心命题,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理念。《论语•先进》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的记载,其中颜渊更是以德行第一的身份被后世视为孔子的大弟子。中国传统教育重要的一个价值取向就是“强调启发人的内在道德自觉性”,教育人如何“做人”。因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相结合不仅有其可能性,更有其必要性。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首先要落在人格修养上。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学生更清晰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具体的、可操作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并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模式”、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认同”。

二、地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当前部分地方高校在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上,存在两个误区。一种误区是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提法,采取按图索骥的办法,将优秀传统文化割裂为“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这样的做法不免有些教条僵化。另一种误区则是仿照综合性大学或者传统的文史哲优势学科院校,成立各种传统文化研究所、甚至所谓“国学研究所”、“国学院”等。这样的做法则不免成为假大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方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同样要坚持这样的思想原则,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办学实际,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一)地方高校要重视道德修养教育

地方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也要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更要追求奉献、拼搏等优良革命传统。中国传统上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思想,这些精神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是有机融合,不可分割的。在以科学思想为主的大学教育里,人为地将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分为若干个方面,显然也不符合科学的精神,反而可能出现晚清时期“‘通经’、‘致用’相互分离,使得儒学丧失了传统生命力中重要的动力之一”的现象,严重削弱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固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能简单地与人文素养教育划等号,换言之人文素养课程的缺失并不能简单地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这是地方高校在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时必须注意的。由于师资力量、学科布局等限制,地方高校没有完整的文史哲相关专业和师资,事实上也就很难进行完整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固然可以引导学生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但更应当根据师资情况和发展定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取舍,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人格修养的养成。而不在于哲学式或者文学式的传统文化教育,甚或“跪着读经”。

(二)地方高校应立足地方文化精神

除了拓展思政课程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相关知识内容外,地方高校更要利用好身边的文化资源,着重挖掘、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区域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三明的客家文化、朱子文化,莆田的妈祖文化、蔡襄文化,泉州的港口文化,龙岩的红色文化……而不需要言必称孔孟老庄、学必称四书五经、文必称诗词歌赋。用身边的文化来教育学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弥补师资的不足;在学生形成认知和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进一步契合地方高校地方性的办学定位。近年来,由于“国学热”、“民国教育热”的影响,对传统文化教育出现了不少的偏差。就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学生在其基础教育阶段并没有过多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基础,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也不在于培养专门的国学人才。因此,地方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精选教学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精确到思想品格养和人文素养上,进一步精确到对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创新上,进一步精确到帮助学生树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上。

三、地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途径

(一)开设专门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不要单独设课,这在学界是颇有争议的。就地方高校而言,更适合单独设课,而不是强行地融入专业课程中。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的学科重心是理工学科,而理工学科的原理、方法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模式有较大的区别。“李约瑟难题”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之间存在某种隔阂。部分所谓新儒家对传统文化的自吹自擂不免于“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而不是科学、辩证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也就更谈不上继承、扬弃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然可以提供价值理性上的思考,但强行融合理工学科课程和传统文化内容,有可能弱化理工学科天然具有的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也违背了高等教育知识分工的基本原则,弱化了学科教育的专业化。另一方面,教育部在2014年就提出“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地方高校长期没有单独开设历史、古代汉语等课程,特别是理工科学生高中阶段就鲜于学习历史课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是比较有限的。而要理解传统文化,必须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认知,章学诚更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一代之历史则有其一代之文化,亦有其一代的器物,这才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居中国而言中国,预测将来的进步,自必先了解既往的情形”。因此,地方高校在能够提供的相关公共课程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在培养方案上设置必修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等相关课程,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层面做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华传统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地方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需要特别给予重视的,毕竟在地方高校实行的不是哲学式的、或文学式的文化教育,而是要使传统文化教育从知识层面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外显为学生的行为习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丰富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互动。学生通过调研、社会服务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也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之进一步内化和外显。更进一步说,依托具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提升活动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有效地避免目前高校学生活动中的“贵族化”、“娱乐化”倾向。

(三)地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要注意师德培养

对于有师范教育专业的地方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为师范生提供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更要重视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师范生的人格修养和师德师风。我国古代对“师范”一词的论述,就“在师范教育上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师资的需要,也含有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国家和社会日益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来重视老师的个人修养和社会担当。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部分地方高校而言,应该把工作做在前面,即在师范生学习阶段就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师生观、教育观,引导学生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结合传统文化,加强师范生的师德师风教育,是对教师教育“职业化”趋势的有效补充。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地方高校在强调创新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学校的地方性、应用型的发展定位,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地方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创新,从而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核心职能。

参考文献:

[1].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戴红宇.朱熹“小学”教育思想刍议[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11):15-18.

[3]郭齐勇.中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4]拉尔夫•林顿.人格的文化背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陈育芳,陈少平.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6):6-10.

[6]袁晓晶.癸卯学制中的“中体西用”观与儒家教化的近代危机[J].教育学报,2013(10).

[7]毕世响.读经是捋着那根绳子摸到我们祖先的手[J].上海教育科研,2016(5):122-128.

[8]吕思勉.中国通史[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14.

地方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传承;合作;共赢;接地气

一、地方传统文化亟待传承和弘扬

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传承了上千年甚至数千年,往往反映着这个地方的历史,是一个地方的根和魂。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地方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文化之间割裂现象比较严重,地方传统文化亟须保护、传承和弘扬。由于传承与弘扬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方式和手段相对单一等诸多问题,导致一些地方传统文化面临着后继乏人甚至失传。比如说,在陕西省宝鸡市,秦腔这一古老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已经传承了数千年。目前,在广大农村,有不少的自乐班经常在一起组织表演,但参加者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因其唱腔难懂等原因不大喜欢,秦腔艺术传承后继乏人。

二、电视栏目《陈仓大戏台》的有益探索

为了弘扬秦腔这一地方传统文化,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陈仓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于2015年7月份策划、创办了《陈仓大戏台》栏目,从而在保护、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陈仓大戏台》栏目采取制片人制的方式进行运作,栏目时长一小时,每周固定时间播出。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栏目组与当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协商,由主管部门发文,镇(街道)协助。各镇(街道)由文化站牵头,组织群众报名,在基层举办分赛,由专业评委老师现场打分,层层选拔,基层分赛晋级的选手进入全区复赛,复赛晋级的选手再参加年终总决赛。为了增强比赛的观赏性,在总决赛中,设置了导师培训课、导师争夺战、导师争霸赛和冠军争霸赛四个环节。各镇、街道举办的分赛活动,吸引了周边不少县区的秦腔爱好者积极踊跃报名参与,周围十里八乡的群众都闻讯赶来观看,每场活动演出现场观众都在5000人以上。在总决赛现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教授、国家一级编剧冀福记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基层有这么多高水平的秦腔爱好者,真没想到一个县级电视台,能举办如此精彩的秦腔比赛活动;参与者称赞说,这个节目让他们认识了秦腔方面的很多专业老师,提高了他们的演唱水平,一路走来,收获满满。利用电视媒体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陈仓大戏台》栏目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获得良好的效果,也给同行诸多启示。

三、《陈仓大戏台》栏目带来的启示

1.栏目策划定位准确。一个栏目成败与否关键在于定位是否准确。电视台在策划一个栏目时要将自己的创意和市场需求相对接,找准其中的契合点。《陈仓大戏台》栏目在创意策划时就是抓住了当地广大基层群众喜爱秦腔艺术、政府需要传承弘扬秦腔艺术作为突破点,这样就解决了市场问题,并且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实际情况来看,电视台通过创办这个栏目,满足了当地群众唱秦腔、看秦腔的需求,政府也达到了传承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目的,电视台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从而实现了互利多赢。

2.栏目运作应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陈仓大戏台》栏目如果没有与传承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也就不可能有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单凭电视台栏目组的三四个工作人员,要想协调组织基层各个分赛活动,是根本不可能的。《陈仓大戏台》栏目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之一就是将栏目运作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与政府传承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各镇、街道办举办的分赛活动,吸引了周边县区的秦腔爱好者积极踊跃报名参与;另外,由于比赛活动一般都在人口密集的广场举办,周围十里八乡的群众都闻讯赶来观看,效果非常好。

3.在栏目运作中引入竞技比赛元素。栏目组设置了冠军归属的悬念,大大增强了活动的可观赏性、群众的参与度,因而备受各方的关注。栏目从最初的分赛开始就实行淘汰制,只有表现优秀的选手才能晋级下一轮的比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栏目组设置了广汽三菱越野汽车三年使用权的高额奖励,因而冠军争夺异常激烈。为了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平,栏目组专门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陕西职业艺术学院和宝鸡市人民剧团聘请专家担任评委。4.栏目引入社会行业精英,探索电视台创办栏目的新思路此次策划改变了以往电视台栏目电视台人办的方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树立开放办电视节目的理念,邀请当地秦腔方面的专家、资深人士等行业精英出谋划策,积极参与比赛活动的协调组织和栏目节目的策划、导演、编排和运作等工作,大大提高了栏目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保证了栏目赛事活动的圆满成功。

四、结语

在利用电视媒体传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方面,《陈仓大戏台》栏目的开办,获得了圆满成功,也给了同行诸多启示。当然,具体到某一个地方的某一方面的传统文化,还要结合当地传统文化的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去策划、去实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萍,贾继璠.发挥地方广电优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恩施州广播电视台为例[J].新闻前哨,2019(03):45-46.

地方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方传统文化;县级融媒体;文化品牌;文化传承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迫切需要借力以新技术为支撑的融媒体传播矩阵。立足基层、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在浓厚地域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县级融媒体中心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

(一)“政策加持”

2018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同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2019年1月,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的迅速推进,其在全国的总体布局基本完成。县级融媒体中心落地运行后,其原有的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以及基层治理枢纽三种角色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撑下得以凸显,在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等方面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但在公共服务尤其是文化服务方面,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挥。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需求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机构有义务承担起服务基层民众文化需求的责任。在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方面,作为县一级传播中枢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无疑是最理想的渠道之一。事实上,无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实践中,还是党的组织机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都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过去,一些县级广电部门的行政色彩过于浓厚,工作职责多局限于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与其基层媒介机构的服务职能和角色并不匹配。县级广电部门转型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后,守好舆论阵地仍是首要职责,但其为基层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和辅助基层治理的责任意识明显提高。在国家政策加持下,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整合各类媒体资源,有能力实现功能拓展,发掘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理应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又一努力方向。

(二)“地利”优势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中国,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县为数不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县”这一行政区划设置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同一地理空间、同一历史源流、同一集体记忆所造就的文化共通感,使县域民众的文化地理体验尤其强烈。从某种意义上讲,物理距离预示着文化距离,地理空间的接近代表着某种文化上的亲近,身处同一地域的民众在经年累月的共同生活中自然会形成共通的文化空间,这在方言层面体现得尤为明显。从媒介技术进化史来看,媒介技术演进与人类的文化认同之间有着双向互济的显著特征,文化与媒介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鲜活的地域传统文化所植根的热土与生长于斯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有着一脉相承的源流。经过历史淬炼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县级融媒体中心拓展文化服务功能的重要内容资源。作为从诞生起就饱受地域文化熏陶浸润的基层媒介机构,县级融媒体中心在打造地方传统文化精品、推广地方特色文化方面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三)“人和”优势

县域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扬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受众。县级融媒体中心身处基层群众之中,拥有着良好的受众基础,这也是县级融媒体能够施展拳脚、弘扬地域传统文化的必要条件。地域文化的影响力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每一种地域特色传统文化的形成都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打磨,其中本地民众的生活志趣、风土人情也同样被深深融入地方传统文化之中。深受本地文化熏陶和浸润的县域群众,对本地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了解,一些中老年群体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常常如数家珍。在一些县的老年文化大学开班仪式活动中,台下驻足的老年群众大多能够上台参与传统文化节目的演绎。对待地域传统文化的热忱,是本地民众长期生活于这片土地上潜移默化的特质,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利用这一受众资源和优势,进行县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推广。此外,作为县一级信息传播的关键中枢单位,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地方传统文化挖掘和传播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执行力、引导力。如果说信息服务和舆论引导是县级融媒体中心面向全县开展的媒介议程设置的话,那么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就是基层融媒体中心对外展示全县形象的窗口之一,因为能够让外来民众尽快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最佳途径就是展示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融媒体中心转型后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不匹配

县级融媒体中心历经两年多时间的转型,已经开始以全新的身份出现在县一级基层文化传播的枢纽位置上。然而,处于转型期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所拥有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主要是从过去的县级广播电视台转来,还无法完全适应和匹配当前的全媒体报道模式,经常出现设备器材难以满足文化传播需求的状况,这种窘境是弘扬传统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性的挖掘方案尚未形成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转型期,管理者更重视的是媒介机构运作模式的整体方案建构,对于挖掘、振兴地域传统文化尚未形成整体方案,缺乏系统性思维。文化传播过程和文化形成过程一样,都要经过漫长的时间重塑,分节点打造,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县域传统文化名片。挖掘地域传统文化,需要聚集哪些文化类目,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预期取得什么样的传播效果,都是方案需要提前考虑的问题。有关县域文化传播的整体方案,不仅关系着县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时间节点,更关系着文化传播的整体运行模式、传播节奏。对于不同形态的地域文化,如何从内容和形式上分别进行传播与推广,如果没有整体方案的执行与督导,就会给受众造成混乱感。

(三)挖掘力度不足,与基层文化传承人联系匮乏

很多县级广电部门过去对县域传统文化挖掘力度不足,在县级融媒体中心成立以后,挖掘本地极具特色的县域传统文化成为了基层融媒机构的共识,但在挖掘和开发力度上仍较为欠缺,比如缺乏与身怀绝技的地方优秀文化传承人的联系。过去我们已经探索出了多条挖掘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比如举办展览、文艺晚会等。当前沉浸式传播大行其道,有必要探索出一条新的文化传播路径。如果县级融媒体中心能够在密切联系县域传统文化传承人这条脉络上,通过拍摄短视频等方式搭上沉浸式传播快车道,在短时间内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本地文化品牌的目标或许会更易实现。

(四)文化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文化品牌的路径上,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同质化现象严重。过去,一提到某地的文化特色,人们想到的首先是该地区的特色美食亦或是地标性建筑物,这是因为过去人们大都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为其他人描述目的地人文特色。现如今,互联网资源异常发达,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VR沉浸式旅行,了解某一地的美食或建筑通过上网搜索就可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独特文化品牌的力量就凸显出来了。当前塑造品牌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在于转型期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更愿意深耕基层舆论引导和信息综合服务这两个领域,对于文化资源的挖掘意愿并不强烈,也缺乏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来打造县域文化品牌这项系统性工程,这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深度整合媒介资源,形成专门服务于这项工程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如何摆脱同质化的束缚,尽快从同类型县级融媒体中心脱颖而出,是今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需要重点考虑解决的问题。只有“一县一品”的品牌形象形成并对外传播,县域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才能更有针对性,更吸引受众,在全媒体时代更加凸显价值。

三、县级融媒体中心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县级融媒体中心挖掘与推广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按照提前制定好的可行性方案逐步推进。

(一)制定系统性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方案

挖掘、探索、保护、推广县域优秀传统文化,整体性、全方位、可行性方案必不可少。整体方案的出台意味着振兴地域传统文化这项事业有了全局性的规划,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指导县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采集工作。为下一步更好地传承与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可行性规划,还能督促县级融媒体中心按部就班、分时间节点地完成好县域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挖与推广工作。从基层受众的视角来看,整体性蓝图呈现在他们的眼前,能让他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县域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脉络,增强对于县域优秀传统文化振兴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二)“横向+纵向”传播打破空间壁垒

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满足于在县域范围内传播。文化需要走出去交流和借鉴,通过横向交流与纵向延展的方式将县域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质基因传播出去,打破文化传播的空间壁垒,可以实现本土文化的全局性传播。县域特色文化只有让其他地区的受众广泛知晓,才能真正称之为该地区的特色文化品牌。这一点对于打造县域文化“新名片”、实现地域文化振兴至关重要。

(三)打造品牌特色,加强与县域文化传承人的联系

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具备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的意识,加强与县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的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面临的困难,及时向民众推广他们所创作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传统艺术作品。找准和本地风土人情相契合的方向,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地方文化品牌,这是避免当前各地文化同质化的有效方法。要通过鼓励民间艺人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传统艺术作品,让某一项特色文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成为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名片”与“窗口”,吸引更多受众了解这项艺术。

(四)摸清群众文化需求和审美品位,鼓励民间艺人推陈出新

地方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一人之下》;动漫;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动漫是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交融的成果,是一种兼顾技术和文化的现代艺术,是当代文化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行动计划,培育民族动漫创意和品牌①。动漫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动漫文创设计可以将传统文化转化为顺应新媒体时代消费需求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动漫作品在将传统文化影视化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活化和创新,有利于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动漫《一人之下》主要讲述了21世纪中国“异人世界”发生的故事。“异人”指能够察觉并使用自己体内炁的人。该动漫第一季于2016年7月首播,至今已播至第三季,尚未完结。凭借作者对玄学和道教的阐释、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人物刻画以及动漫独特的动态视觉效果,《一人之下》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中国功夫、符咒、道家、阴阳八卦、炁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剧情,让国内外观众全方位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神奇奥妙。

一、传统文化为国漫提供创作素材,国漫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出来的多彩文明,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括中国的建筑、地理、医学、艺术、饮食、服饰等,精神文化包括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思想意识、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②。传统文化为我国的动漫创作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笔者对近30年的国漫作品进行整理分析后发现,近一半的国漫作品以中国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寓言故事、文学著作或历史人物为原型进行创作,弘扬中国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超过70%的国漫作品中出现了地方特色食物、地理景观或建筑、民族服饰、传统节日及风俗等;武术、音乐、戏曲、中国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形式也是国漫常用的传统文化元素。同时,国漫能有效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作为一种动态视听文化,动漫为弘扬中国精神提供了有效载体③。动漫可以将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以简单的图像符号展现在受众面前,加上诙谐的语言、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引发受众心理上的共鸣,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人之下》融入诸多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道教是东汉末年张道陵天师所创,以道家学说为主干,尊道贵德。道教分为全真道和正一道,即全真派和正一派。剧中的正一派龙虎山天师府和道教圣地武当山,为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思想基调做好了铺垫。动漫引入道教八大神咒之一金光咒、正一派技能五雷正法、风后奇门遁甲等道教文化素材④,引起了国内外观众对道教文化的强烈好奇和浓厚兴趣。剧中诸多人物渊源都与道家或道教历史相关,对正一派老天师张之维的称谓“张天师”符合道教传统,武侯派诸葛青为道教代表人物诸葛亮的后人。此外,动漫第一季剧集名多源于道教,如第一集《谛听吾言,神钦鬼伏》出自全真教吕洞宾的《劝世》,第四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源于道教祖师老子的《道德经》等。通过故事剧情来讲解晦涩难懂的道教教义,不仅易使观众理解和接受,而且能够促使观众将之与自己的生活相关联,进一步思考其现实意义,促进道教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这部动漫中有大量的民俗文化元素,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方言和地方口音是《一人之下》的一大特色。该剧根据人物背景和场景需要采用了不同的方言设定,冯宝宝常把四川方言里的“啥子”“晓得”等挂在嘴边;冯宝宝被人贩子拐卖的剧情发生在广东,所以使用了粤语。剧中很多人物说话也带有地方口音,如王也的京腔、贾正亮的西北口音、邓有福的东北口音和西方异人的外国口音等。这些方言和地方口音的设定不仅在无形之中缩短了剧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全国各地观众甚至外国观众的代入感,还促进了各地方言的隐性传播。此外,剧中场景设定也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如冯宝宝在四川生活时出现了蜀南竹海和大熊猫,王也返家时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这些剧情安排将我国各地的特色展示给观众,间接促进了地方文化风俗的传播。

二、巧妙设计文化符号,形成民族身份认同

动漫影视作品利用动态化的图片和声音来表达和反映主题。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悄无声息地融入动漫作品,而不露出刻意的安排,又能被观众无形接收和内化并不容易。罗玉倩指出绝大多数国漫作品呈现形式太直白,只限于表象,而没有对中国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的挖掘,并未展示出中国文化真正的内涵和精髓⑤。值得一提的是,《一人之下》在文化符号的设计上非常巧妙,让受众在无形之中形成民族身份认同,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一人之下》最精彩夺目的视觉文化符号是中国武术。动漫借助罗天大醮展现了中国各类武术技艺和渊源,例如陕西贾氏兄弟的“御物术”,张楚岚和张灵玉的“五雷正法”,诸葛青和王也的“奇门法术”,风星潼和王并的“拘灵遣将”等。通过夸张、虚构、拟态化的视觉形式将这些神秘的武术技艺展现在国内外观众面前,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激发了观众强烈的好奇心。和其他众多以中国武术为素材的影视作品不同,《一人之下》不仅仅是通过动态画面将各类武术技艺呈现给大家,而且安排剧中人物对这些技能进行深入的解说,追根溯源,将神秘的武术技艺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相关联,观众在欣赏各项武术技艺时不禁感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身份认同感。《一人之下》最突出的听觉文化符号是中国民俗音乐。剧中所选用的民俗音乐与剧中人物性格和场景完美契合,增添了故事的情感基调和趣味性,也促进了受众对我国民俗音乐的接受和认同。剧中的冯宝宝在诸多场合哼唱重庆民歌《黄杨扁担》,给观众一种欢乐轻松的感觉,甚至因为歌词简单、曲调朗朗上口,很多观众在听了几遍之后便能跟着唱出来,与剧中人物产生心理共鸣。除了《黄杨扁担》,该剧所有片头曲和片尾曲都源于民歌。第一季的片头曲《异人》采用了陕北民歌曲调的信天游,第二季片头曲《无涯》根据四川民歌《采花》改编,第二季片尾曲《幺妹儿冯宝宝》也是根据四川儿歌《幺妹儿乖》改编。将地方民俗音乐与动漫主题和角色形象完美结合,不仅利用民歌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特点从听觉上渲染了故事剧情,而且创新了民歌的传播方式。剧中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时代标记,如清明节祭祖扫墓、各地方言、国宝熊猫、快递公司、临时工等都经过巧妙的设计出场,辅助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些融于日常生活的文化符号拉近了观众与动漫的距离,增强了剧情代入感,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身份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三、创新传统文化内涵,传播当代社会价值

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去粗存精的过程,对于那些不适合当代社会的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应该舍弃,主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价值相结合,创新传统文化内涵。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是客观存在的⑥。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过程中,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生蜕变,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否则其本身将趋于终止。中国传统文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根据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不断吸收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和社会价值观。《一人之下》中,全性派假意奉行道家思想追求自由,实则自我放纵不受约束,经常做出违法乱纪、危害社会的举动。老天师指出“不拔一毛,不取一毫”(无为而治)才是杨朱真正的思想,而全性派断章取义,只是为了自身的纵欲罢了。动漫中全性派的各种令人不齿之举,如夏禾操控别人的色欲、沈冲的“高利贷”技能,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一些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以及不法分子为追求所谓的自由而不顾道德法律的约束做出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言行举动,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究其根源,正如正一派老天师所言,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法律准则和道德规范约束社会个体的同时也在保证个体的正当权益,只有人人遵纪守法,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动漫通过纠正全性派对道家思想的误读,对当前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了正确引导。新时代,我们要正确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价值观相关联,利用传统文化传播当代价值观。与此同时,动漫中很多积极正面的角色充分展现了中国当代社会价值观,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敬佩。冯宝宝和老天师的二师弟田晋中都是诚信的典范,一诺千金,不惜牺牲生命。王也为了维护异人界的平衡安定,即使知道事后自己会遇到诸多麻烦,仍然选择参加罗天大醮,可见其大义。男主人公张楚岚隐忍坚毅的性格也让人折服,因答应爷爷隐藏武功,他以普通人的身份独自生活了12年。这些角色的塑造都非常成功,令人印象深刻。这一方面是因为剧中人物个性鲜明,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展现了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四、结语

地方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2008年永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启动,对永康的民风、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戏曲、传统医药等等十六类传统文化形式进行了摸底调查,获得传统项目线索1万多条,整理项目600多个。这些线索、项目全部来自永康市16个乡镇的各个村庄,这些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城市里已难觅踪迹,极少数的项目如:传统手工艺“永康钉秤”、传统小吃“永康肉麦饼”,在永康城里偶尔有一点,但他们是从乡村出来谋生者。在城市由于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影响,满城里都是流行音乐、西装服饰、西式餐厅,过节都是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而且非常的火爆,而往日的传统美食、传统服饰、传统戏曲现已不见,传统的“七夕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浓郁气氛已日趋淡化,还有许多的传统文化项目,如省感戏、永康古词、铜钱棍、调花钹等,在城中已绝迹。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仅存地在乡村。传统文化现阶段在农村仅存一些,可现状不可乐观,由于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农村新一代过早地进入城市受到城市西方文化的影响,失去了本地传统文化熏陶的机会,他们以进城为荣,不愿返乡,更不愿去接触自己的乡土文化,传统技艺没人愿去学,传统节日没人愿去过,留守在乡村的老人面对前辈传下来传统而无人可授,这样的情形直接影响到我们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必要性

我们传统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蕴含着无可限量的能量,韩国“江南奇迹”的出现得以证实,我们古老的汉字与现代计算机对接更能证实一切,如何留住我们的传统文化,已是一个迫切而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进行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明智之举。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最基层,在最基层的地方建立文化礼堂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传承。从文化遗产的普查中可以看出,在城市传统文化日益弱化之时,乡村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保留地。在传统文化处在逐渐消亡的情况下,建立农村文化礼堂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佳方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基本框架概括为“二堂五廊”,具体表述为礼堂、讲堂、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等,这一基本的框架能对乡村的传统文化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

(一)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恢复从永康文化遗产普查的1万多条项目线索和整理出的600余项目中,大多数还只是在一些老人们的记忆里保留着,如“永康山歌”“永康古词”“铜钱棍”等,这些项目的曲目都只能从老人们的口中唱出,没有文字记载,有的曲目还多年未唱,会在老人们的记忆中逐渐遗失,一旦遗失将无法再生。许多乡村传统的民风、民俗、节庆、婚俗有的无人知道,有的简单得失去了原貌。例如,现在我们过端午节很多只知道吃粽子,过中秋节就知道吃月饼就这么简单,至于重阳节、七夕节就很少有人问津了。这些传统的节日包含有多少程序,过此节意义,给我们有哪些启迪,这些只能在文献中查到了。一个传统的节日千百年来而不衰,就在于它的文化传承作用,集文化娱乐、文化启迪、文化熏陶、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传统节日,现在已变成简简单单的一个符号。那些用来庆典的场所礼堂、祠堂、寺庙有的被拆除,有的改建了,有的破旧荒废,余下的也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这些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只有恢复,才能有效的传承下去。为了更好地恢复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因此构想了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就是针对在目前农村传统文化的现状来设想、构建的。有了文化礼堂的礼堂、讲堂,我们的山歌、铜钱棍就有了地方唱了,面临失传的“省感戏”就有地方恢复演出了,民风、民俗活动就有了领头羊。文化礼堂将承担起传统祠堂、礼堂、庙堂的综合功能,文化礼堂的“村史廊”“民风廊”旨在整理本村的特有文化脉络,挖掘村里的特有民风、民俗、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有序的存档、恢复,有着浓郁乡村气息的民风、民俗活动就能红红火火地恢复起来。

(二)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村落传统文化恢复后还需有效传承,传承之根在于言传身教和总体文化环境的熏陶,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我们的新一代对传统文化自觉的接受。文化礼堂的礼堂、讲堂不仅要再现本村的民风、民俗和特有的传统项目,而且还要邀请民俗专家走进文化礼堂,为村民讲解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让村民知道如何运用、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根据村里的需求情况,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村民的各项文化素质,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来临之时,开展祭祖、庆典等传统活动,让村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节日的舞台上一展风采,引导村民在过传统节日之时,要充分了解过传统节日的意义,节日中传统文化的展现,传统节日对我们的启迪。如此一来调动了全村民参入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我们部级的传统文化项目“锡雕”的传承人应业根老人,常常担心自己的老手艺无人传承,儿子、孙子宁可外出做生意也不愿在家继承“锡雕”老手艺,2009年为庆祝国庆,应业根老人应邀参加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老人精湛的锡艺展示,受到了国内外来宾的赞誉,锡雕产品销售一空,最后还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回乡后老人的一家对锡雕技艺信心百倍,儿子放弃了外出的机会,带领媳妇、儿子一起跟着应业根老人学做锡雕,应业根老人领头在村里的文化礼堂筹建了一个“芝英三宝”展示厅,来展示本村的传统文化项目,文化礼堂成为了他们展示技艺,推广产品的基地和窗口。我们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集文化管理、文化传承、培训学习、教化熏陶于一体,全方位地服务于农村,成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阵地。

(三)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从恢复、传承到发展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传统文化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它的发展不是单一自身的发展,它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相互补充的情况下发展的。所以说,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是必然现象,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决不能“邯郸学步”忘了我们的根本。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就是要做好导向、领好头,理顺外来文化的吸收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关系。例如现在的健身舞、健身操很受中老年人的喜爱,我们的文化礼堂就可作出引导,请老师对健身音乐进行有效的编排,充分利用我们传统的音乐、诗词的资源,健身动作可融入我们传统的秧歌舞和太极健身的动作,使村民更容易接受。农村文化礼堂可以把外来文化的冲击变成一件好事,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输送营养。我们永康的传统文化项目“九狮图”就是在农村文化站和永康市文化馆的引导培植下,从民间的三狮到五狮改进到七狮,从七狮改进到九狮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农村娱乐到城市展示,从受北京之邀到参加法国文化节,一步一步走向了国际。“九狮图”成为了永康市知名的传统文化品牌,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不断完善,将会有更多的传统文化项目被培植起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分享我们灿烂的传统文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品牌建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提高本地传统文化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