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探索

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探索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

多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高校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但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一)师生认识上缺位,参与面不广,学生主体意识不强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自身成长的重要环节。中央和教育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文件,强调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并对推进实践育人工作进行了指导。然而,一些高校未能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认识偏差。一部分高校未能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轻视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有些教师认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与自身专业教学没有关系,不愿参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许多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是一项硬任务,被动地接受和应付。有些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这种认识上的缺位明显表现出学生主体意识的淡薄,未能认识到在社会实践中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重要价值。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实效性差

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于工作不到位,缺乏严密监督和评价等原因,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教师由于认识不足、工作繁忙,缺乏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指导,对学生采取“放羊式”的管理,对社会实践报告结果没有严格要求。一些学生存在明显的走过场,比如开展的社会调查对象数量偏少,甚至有学生在社会实践登记表直接找单位盖章敷衍了事。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影响了大学生对中国的国情、改革的成果、人民群众生活的深入了解,从而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形成,不利于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2]。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僵化,与学科专业结合不紧密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普遍重视社会调查、家教、参观考察、公益劳动等传统形式,与学科专业结合不紧密,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符合。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不宽、内容不丰富,不利于学生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成长。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的选择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内容的设计和安排要彰显育人的本质和功能。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不完善,经费短缺,缺乏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实践制度是开展和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础。部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领导管理制度、目标导向制度、过程监控制度、激励评价制度等,难以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实效性。部分高校办学经费紧张,加之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资金支持不到位,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总之,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规范的长效保障机制未能建立和形成。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营造师生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高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重要性,将其作为一项综合性的育人工程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进行全盘考虑、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因此,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要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部门的力量,在全校形成“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氛围[3]。高校要彻底改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精英模式,避免点上轰轰烈烈、面上鸦雀无声的状况,重视师生全员参与,回归实践育人的本真意蕴,满足广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教师应重视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积极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作为教育主体,大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速其自身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通过实践成长成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价值,发挥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才能切实开展好社会实践,提高实效性,进而从根本上规避形式主义倾向。因此,要让学生提高认识,端正社会实践态度,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二)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拓宽社会实践领域

团中央、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中明确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的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红色之旅”学习参观以及“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文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了具体阐释。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既包括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校园社会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学习中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而高校校园也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实践资源,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舞台,如社团活动中的社会实践、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这些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广泛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良好平台,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充分挖掘课程学习、校园内外社会实践内容,进一步拓宽社会实践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三)全方位育人,加强与专业教学、科学研究、创业就业相结合

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社会实践要渗透到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一是社会实践要与大学生专业教学相结合。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质量。对大学生来说,要发挥专业特长、优势,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使自己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增强学好专业知识的动力,同时根据社会的需要,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专业发展现状和努力方向,促进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5]。二是社会实践要与大学生科学研究相结合。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三是社会实践要与大学生创业就业相结合。大学生创业就业是社会实践的重要方面,学校要优化创业就业环境,鼓励大学生参加创业项目,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

(四)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社会实践长效保障机制

长效机制是社会实践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制度建设是使活动规范化、科学化、长远化的基础。建立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持续、顺利、蓬勃开展的有力保障。[6]社会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长效保障机制,包括领导管理机制、目标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高校加强社会实践的领导管理,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工作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开展好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开展社会实践,要制定目标计划,按时间分步骤有序开展活动,并加强过程的监控和指导。高校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社会实践,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要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的激励机制,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参与社会实践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奖、推优入党挂钩,对于开展富有成效和价值的项目要予以表彰,树立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同时,也要执行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最终成果要严格审查和把关,避免走形式主义。高校要将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指导纳入教师的工作量,作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鼓励教师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

作者:刘吕高魏泽单位:成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