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方法革新

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方法革新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困境

在高等院校,大学语文一直以来处于边缘位置,很多大学不设置大学语文课,或者设成公共必修课,这几年许多院校又将大学语文改设为公共选修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民族院校的大学语文在定位、前途等方面更令人担忧。

(一)学校管理层面重视不够

1.课程地位边缘化,师资力量薄弱。

大学语文课在高等院校存在“被边缘化”和“自我边缘化”的两种现象。一方面,大学语文在课程设置方面受到很多限制,一般在四年学制中只占36个课时左右,2学分,有些学校更少。成为选修课后,有些院校迫于课时的压力,干脆取消了大学语文课。另一方面,从实际考虑,专业不明确、没有研究方向、于个人发展不利等等原因使得大学语文处于一种“自我边缘化”的位置。也正因为大学语文教学和科研很难结合的原因,使得很多老师不愿意承担这门课的教学,师资缺乏。

2.过度注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

相对于普通高校,民族院校因为学生的汉语能力较差,学校过分强调大学语文课的工具性,强调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性。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在从小学到中学积累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基础之上“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看到人和人格的力量”,而这些正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学阶段未及考虑和注意的方面,正应该是大学语文突出和强调的教学目的。

(二)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普遍偏低

1.普通学生解读作品的能力偏低。

一篇作品的价值,是在读者阅读鉴赏的过程体现出来的。但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学生自主解读作品能力偏低,缺乏主动阅读的热情,知识积累贫乏,情感淡漠,无法对作品有充沛的感性体会,使得教学存在较多的困难。

2.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较低。

因为语言障碍和相对落后的地域局限,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比较低。进入大学后,课堂教学在极其有限的课时内疲于讲解作品的字词段义,根本无法提升教学内容,无奈中只能沦为“高四语文”。另外,少数民族学生因文化隔阂,汉语的语感比较差,不能流利的阅读文章,无法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容,没有更真切细腻的审美体验。

(三)教学目的不明确使得教师授课因循守旧

一直以来大学语文集合了语文基础知识、文史知识、审美鉴赏等多重教学任务。然而,课时的局促使得教学常常顾此失彼。任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是指定篇目,简单讲解作品,既不能做到深化学科内容,更不能拓宽学科领域,教学因循守旧,不能适合时代。

(四)缺乏学习目的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经过小学、中学阶段较多道德化、政治化的作品解读,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早已丧失应有的敬重与信心。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对文科缺乏兴趣,出于功利目的,把大学语文视为“弱势知识”。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学生习惯于在电脑、手机上的快餐式阅读。在这种随意的、无系统性的“浅阅读”中学生缺乏对作品的整体感悟和审美,而这种自我满足就必然冲击着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观念的革新

1.体现大学语文之大。

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是立足于大学这样一个精英教育的平台而设立的新课程。大学语文应该以文化为主线,横向打通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等学科之间的联系,纵向梳理和贯通以往的学习积累,树立“大语文”的文化教学观。

2.双超理论。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东南大学教授王步高先生提出大学语文教学的“双超”理论,即教学内容大大超过课堂教学所需;教学难度超过较多学生的接受能力。“‘双超理论’是与传统的‘学以致用’、‘少而精’教育思想背道而驰的”大学教育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或深层体味,或浅尝辄止,任何水平的学生都可以有所收益。

3.人文性的张扬。

大学语文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体验、感受和思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必定会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理性智慧的启迪,更多的是对感性经验、真情实感的体悟。

三、教学方法的革新

1.纵向梳理和贯通旧知识,使之系统化。

在中小学的学习阶段,“少而精”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并没有机会对中国文学史做一个系统的了解,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片面的,而“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也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心态趋于功利化。进入大学后,在相对自由宽泛的学习环境下,我们应该以史带文,以点带面,给他们勾画一个简明的知识体系,让他们把以往的知识穿起来,做一个总结和升华,使知识系统化。

2.横向打通学科体系,使知识由点成面。

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通过同文本之间的真实对话,还原文本真面目,从全新的层面进入语文学习。从文本提供的信息中跨越学科,使学生以往积累的零散的知识由点成面,比如,在讲“神话和传说”一课时,可以做中西、民族间的对比,以文化为主线,感受原始先民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道德标准、人文习俗以及价值观、生命观。一堂课可以感受民族学、人类学、哲学、宗教等多学科的魅力,启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深层的阅读。

3.超越学科局限,延伸学习内容。

应试教育之下,现在的学生所掌握的考试知识确实超过了他们的父辈,但欠缺公德心、责任感、使命意识,精神世界贫瘠空洞。这正是我国现行教育过度重视能力培养和知识培养,轻视品行塑造和人文素养的提升的而造成的诸多问题。为此,在大学语文这样一个相对宽泛的教学环境里,我们应该注入更多的育人成分。文学是人学,鉴赏每一篇优秀的作品,都是与一个高尚的心灵对话。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的感情,提升国家认同感;培养关心民生疾苦,仁者爱人之情;提升审美趣味及艺术品味,建立高雅旷达的人生态度。

4.成立读书小组,培养阅读习惯。

我们现在生存在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和价值多元的观念,需要通过与书的对话,逐渐学习独立思考。因此,教会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就是大学语文老师责无旁贷的使命。借助课件、网络、影视资料的辅助,制定阅读篇目,书写读书笔记,成立学习组,让同学们分享读书心得,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李冬梅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