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语文教学与职业汉语能力培养

大学语文教学与职业汉语能力培养

一、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1978年高校恢复开设“大学语文”课以来,大学语文教学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这期间,大学语文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知识、语言运用能力等都取到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些年,随着高校学科建设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陷入了一定的困境。主要表现为:

1.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识记,忽视语文知识的运用。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往往定位于“以语文课程培养审美情趣,以审美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在这一课程定位的基础上,“大学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而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法分析而忽略语感的体验,强调将少数课文掰开揉碎的‘精读’而忽略对学生视野的开拓。”总体来说,大学语文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甚至还停留在高中语文的教学的陈旧框架之中,缺乏大学语文所应该具有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与职业的发展严重脱节。

2.侧重审美能力培养,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的教学偏向于审美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大多局限于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解读方面。以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这些教材仍然还是以作品为主的结构模式。其主要编写体例主要包括介绍作家基本资料、作品的写作背景、课文内容讲解、写作艺术特色分析、课后习题与思考等。这些内容要么以时间为分类标准,要么以体裁为分类标准,但其核心仍然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选编,甚至有些高校将大学语文课直接冠名为“中外文学名作导读”、“文学作品鉴赏”等。

3.课程定位模糊不清,地位日益边缘化。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普遍不重视,甚至沦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鸡肋课程”。大学语文课成为部分高校的选修课,甚至有些高校已经取消了大学语文课程。在许多人文课程陆续登陆大学课堂之后,不时有人发出以“大学人文”取代“大学语文”的呼吁;在不少高校,大学语文正在为各种专业课“让路”,课时被不断压缩。这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外语考试、计算机考试等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学语文在课程建设、学科发展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所以大学对大学语文的功用没有深度认识。

二、大学语文与职业汉语能力的培养路径

不可否认,大学语文通过文学和文化经典的阅读与理解,根本上具有人文精神传承、塑造未来中国的民族文化形象的功能。但是,我们也应该重视大学语文所应承载的职业工具功能。大学语文教学应该自觉地将培养学生汉语实际应用能力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之一,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1.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增强社会交际能力。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言学习,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好。”大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当然也承担了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任务。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交往日益频繁、人际关系日渐复杂、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更趋多元。根据麦可思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的排序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4%,专业能力占40%,外语能力占40%。可见人际交往和自我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这两种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均离不开语言文学的深入学习和熏陶。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的修养,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使他们有机会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无疑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2.培养书面写作能力,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学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又是学习语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从就业方面来说,不能熟练运用中文写作成为一些用人单位将其拒之门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成为严重影响他们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大学语文对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写作技能。基本写作技能主要指大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对语法的规范化应用。说白了,就是基本的汉字和词语要会写、基本的语法规范要掌握,不能出现错字、病句。这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写作能力。二是应用文和公文的写作。学生走向社会,需要撰写求职信、调查报告、请示、报告等应用文体和公文。大学语文教师应当教给他们应用文的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格式规范。三是创意写作技能。创意写作是美国等国家的一种写作教学模式。这方面的技能主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影视剧本等多种文体的写作,以及大型文化活动、新媒体产品的策划与创意等。具有高水平写作能力和创意才华的应用型写作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现实需要。

3.增加实战训练,实现职业对接。

《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侧重对文化修养、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语言文字能力的应用、文体写作的训练,导致《大学语文》课应用性不强,让大学生感觉与自身职业发展关系不大,也让高校教师感觉大学语文日益边缘化。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增加实战训练,拓展教学内容,增加文体专项写作训练、语言文字专项训练等。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发展的结合,把语文基本教学任务和专业教育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属性与学习需要,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相关联、与职业能力培养相沟通的语文教学突破口,实现语文知识评价与专业技能评价的有机融合。各类职业,如教师、记者、编辑、律师、翻译、公务员、医生、银行等对汉语能力的要求不一样,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贴合各类职业,分析各类职业对汉语能力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汉语能力培养。

作者:李翠芳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