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英语预设触发语

英语预设触发语

摘要:本文从语义和语用两个层面出发找出英汉语中预设触发语,并分析其特征,最后指出识别出他们对成功交际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预设触发语;预设的特征;可分析性因素

AStudyofPresupposition-triggers

Abstract:Thepapertriestofindthepresupposition-triggersfromthesemanticsandpragmaticslevelofthelanguage.Thenonthebaseoftheaboveanalysis,itgivesoutthefeaturesofpresupposition.Italsopointsoutthegreatsignificanceoftellingfromthepresupposition-triggerstocommunication.

Keywords:presupposition-triggers;featuresofpresupposition;analyzablefactors

一、导语

预设(presupposition)是自然语言逻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由德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和数学家Frege于19世纪末提出,近年来已成为逻辑学与语言学共同关注的研究范畴之一。

最开始的预设研究可追溯到P.F.Strawson(1950)在哲学方面著名的攻击Russel的有定描述的观点。因为在他之后预设被引入研究,预设的概念很复杂,一个世纪以来,仍然没有形成公认的一致的定义。在语言学界和哲学界,预设现象开始被认为是有定描述的(Frege1892;Strawson1950)即专有名词和有定描述总是指向客观实体,否定一个句子或命题,预设现象仍不受影响。后来预设很快被扩展到各种句法结构和词汇的研究(Horn,1969;LciparskyandKiparsky1970;Fillmore1971;Kaottnnen1971)。例如:I’msorryJohnisnothere.句中的预设有’Johnisnothere’,而且这点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知道的。在20世纪70年代前学者们都把研究范围限制在真值条件的语义学。1970年之后,出现了语用学,打开了研究预设的门,语用预设的概念是Stalnaker(1975)提出的。

我们一般都认为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方面。比如,作为句子的‘TheKingofFranceisbald.’和‘TheKingofFranceisbald’。当分析其语义预设时,我们从句子的语义、逻辑等出发,可以得到“ThereisakinginFrance”,这就是其语义预设,而不管其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也不管其命题为真为假。从语用方面进行分析,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比如“请关门!”这一句子就预设了1)门开着,2)发话人希望关上门,3)受话人有能力关上门,4)发话人有资格使受话人关门,如果缺乏任何一项条件这句话都难以成立。可见语用预设对语境具有依赖性。可见,单有语义预设是不够的,语用预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语义预设更重要,引入语用预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预设触发语

在分析句子的预设时,有一个因素非常重要,就是“预设触发语”,又叫“前提触发语”,是产生预设的特定语词。如“小明又迟到了”、“他后悔买了这本书”,前一句的预设是“小明曾经迟到”,后一句是“他买了这本书”,其中词语“又”、“后悔”就是预设的触发因素,即“预设触发语”。常见的预设触发语有各类动词、限定性或修饰性的词语、各类句型等。这是语义层面上的预设触发语,根据它们辨识预设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同时文化的差异也可能导致预设触发语的不同,这就是语用层面上的预设触发语了。正是因为有预设触发语的存在,使得语句不偏离也照样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2.1语义预设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语义预设,其触发语形式主要反映在一些词、句子、句型等方面。语言学家发现,一些特定的词、句式和语调核心常常能够产生预设效果,这些能作为预设基础的词项或表层结构形式被称为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triggers)。尤尔将它们称之为潜在预设指示语(indicatorsofpotentialpresupposition)。列文森从卡图南在《预设现象》(presuppositionalPhenomenon)一书中所收集的31种预设触发语中挑出了其中的13种,何自然在其《语用学讲稿》中把触发语分为3大类,即动词类(含蓄动词、叙实类动词和谓语形容词、状态变化动词、评价动词)、重复词和附加语、短语和从句。如:

A各类动词

a.含蓄动词(implicativeverbs)manage,forget等。例如:

(4)Hemanagedtogettheticket.&Hetriedtogettheticket.(表示预设)

b.叙实动词(factiveverbs)regret,realize,know,还包括beaware,beodd,besorrythat,beproudthat,beindifferentthat,begladthat,besadthat等词语。例如:

(5)Johnrealizedthathehadmadeamistake.&Johnmadeamistake.

c.谓语形容词(adjective)

评论性的形容词和副词(commentaryadjectivesandadverbs)往往预设说话人所持的观点或看法,如good,bad,lucky,fortunate,happily,innocently,wonderful等

(6)Itiswonderfulthatyoucanbecomeawareoftheseexperiences.&Youcanbecomeawareoftheseexperiences.

d.状态变化动词(change-of-stateverbs)stop,begin,continue等。例如:

(7)Hestoppedsmokingcigars.&Hehadbeensmokingcigars.

e.评价动词(verbsofjudging)criticize,charge,accuse等。例如:

(8)PeteraccusedSmithofforgery.&Peterthinksthatforgeryisbad.

B限定性或修饰性词语,如表定指描写的词a,the,another,either,only,’s属格以及表重复的词again等。例如:

(8)Johngotmarriedlastweek.&ThereexistedapersoncalledJohn.

C短语或分句。包括时间短语或分句,比较短语或分句,非真实条件句,非限制性关系分句,分裂句,带重音成分的隐性分裂句,疑问句等。例如:

(9)Afterhisfatherdied,hesteppedintoalargefortune.&Hisfatherdied.

(10)Yourhouseresemblesours.&Wehaveahouse.

注:‘&’后为前句预设的信息。

以上的词、短语、结构为英语中的一些常见预设触发语形式。汉语中的预设触发语与英语的大致相同,通过使用这些预设触发语来产生预设,不但节省篇幅,而且能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

2.2语用预设

2.2.1语调的预设

在口头言语交际中,语调重音在语句中的位置就是信息中心的所在。但是,重音在语句中的位置是受预设制约的,重音是随着预设的变化而转移的。如“小王打了小张”,如果重读“小王”,则是以“有人打了小张”为预设的,说话人以“小王”为信息中心,告诉听话人打小张的是小王而不是别人;如果重读“小张”,则“小王打了某人”是句子的预设,说话人以“小张”为信息中心,是告诉听话人小王打的人是小张;如果重读“打”,则句子的预设为“小王和小张之间发生了某事”,说话人以“打”为信息中心,告诉听话人小王是打了小张而不是对小张干了别的事情。以上表明,语调在传递信息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音的位移变化是根据不同的预设而变化的。

2.2.2词语位次

再来看看词语位次是如何影响句子的预设,英汉语中有些词具有聚焦的作用,可以出现在语句中的不同位置上,预设也会发生变化,此时句子的意思也随着预设的变化而变化。如“老李连这件事都知道”和“连老李都知道这件事”,根据“连”字在句中的位置,前一句的信息中心是“这件事”,而后一句的信息中心则是“老李”。因此,前一句的预设是“老李知道某件事”,说话人要告诉听话人,老李除了知道别的事之外,还知道这件事;后一句是以“某人知道这件事”为预设的,说话人以“老李”为信息中心来说明除别人外,还有老李知道这件事。

2.2.3句法手段或语序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预设,利用句法手段或语序的调整来达到突显信息的目的。在汉语中的“是..的”式和“..的是..”式,“itis…that/who…”强调结构中,焦点信息总是紧跟在“是”或“is”字之后的部分。句子“小李昨天去了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的预设而变换为如下几个强调句:(1)昨天去图书馆的是小李;(2)小李是昨天去图书馆的;(3)小李昨天去的是图书馆;(4)小李昨天是去图书馆,而不是去干别的事了。从(1)到(4),信息中心均为“是”字后面的成分。在(1)中,信息中心是“小李”,(1)的预设是“有人昨天去了图书馆”,说话人要告诉听话人,是“小李”而不是别人昨天去了图书馆;在(2)中信息中心是“昨天”,(2)是以“小李在某天去了图书馆”为预设的,说话人在(2)中告诉听话人小李是在“昨天”而不是在别的时间去的图书馆;(3)突出的信息中心是“图书馆”,其预设为“小李昨天去了某地”,(3)说的是小李昨天是去了图书馆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4)的信息中心是“去图书馆”这件事,因而,(4)的预设是“小李昨天做了一件事”,说话人在(4)中以“去图书馆”这件事情为信息中心,所传递的信息是,小李昨天是去了图书馆(查资料或者借书)而不是去干别的事去了。

由上可知,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交际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传递所要表达的重要信息。然而,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来突出信息,交际者心目中总有着某种预设。除了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预设触发语之外,语篇也往往利用预设来达到连贯的目的,同时还能节省大量篇幅。那么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2.2.4预设触发语的歧义分析

预设是指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如果在预设方面说话人与听者形成了共同场,这时就不会产生误解,否则将产生歧义。

1.“姐姐又买了一条裙子”,对“又”可以有两种理解:a.姐姐已经买了一条裙子,然后又买了一条裙子;b.姐姐已经买了一件衬衣(或其他衣服),又买了一条裙子。这两种不同的理解是由于它们各自预设的不同而引起的,前一种理解的预设是“姐姐已经买了一条裙子”,后一种理解是以“姐姐已经买了一件除裙子以外的衣服”为前提的。

2.“网上也可买空调”,同样也可以有两种理解:a.别处可以买空调,网上也可买空调b.网上可以买别的家电,也可买空调。之所以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是因为它们建立在不同的预设基础上。a的预设是“别的地方可以买空调”,b的预设是“网上可以买别的家电”。看来,预设不同,对句意的理解也会截然不同。

带有标记性的句式,如强调句:itis/was…that…的预设,因在前的因果句Because/Since…,…等。

除了以上在句子中会产生歧义以外,在语篇中预设有时也会造成歧义。如:

乞丐向一位老太太讨饭吃,老太太问道:“你吃不吃隔夜饭?”

“吃,当然吃!”

“那么,你明天再来吧!”

上面的幽默中老太太的语用预设为:老太太有隔夜的饭。老太太利用“隔夜”这个词的歧义,预设为明天晚上她才有隔夜饭,作者妙用了双关语,读后令人感觉十分幽默诙谐。

三、预设的特征

预设具有如下特征:(1)预设总是蕴藏在现存语句的内层,而不是明确、直接地表达出来。如“他终于来了”,这个句子的预设是“他应该来了”和“他早就到了”,但它们并不是句中直接表达的意思,而是人们透过句子的表层根据逻辑语义而分析出来的。(3)

1.预设的共同性

预设是双方都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背景知识。如“钱钟书是《围城》的作者”,这个句子的预设有“存在着钱钟书这个人”、“存在着《围城》这本书”和“钱钟书和《围城》有某种关系”,像这种无争议的信息是交际双方都知道并承认的。

2.预设的单向性

语用预设具有单向性。所谓单向性是发话人在谈话中自己单方面作出的,并没有与受话人进行协商,这是相对语用预设本身而言的。在受话人没有接到信息之前,语用预设只相对于发话人而存在。受话人接到信息之后,可以推断说话人的预设。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中,谈论双方才建立共同的知识,予以补充和修正。当交际受阻时,才可能需要明示前提,即说话者的预设。

甲:你这人真够阿Q的!

乙:阿Q?

听到甲说阿Q,乙不知所云,是因为他不知道甲所说的阿Q是什么意思,或者他不知道甲指的是自己的哪一点,所以才要求甲明示。

3.预设的隐蔽性

预设是说话人的预设,说话人说话时会有新信息。新信息不但可以以话语的形式存在,还可以以预设的形式存在。只是在进行交际时,说话者故意将预设设置为背景,使听话者不是那么容易察觉。

说话人可以提出“假预设”,即说话人提出的前提或背景不一定存在,这种预设经常出现于法庭或警察盘问嫌疑犯时使用,当其不为真时听者会立即否定;从预设中推导言外之意。

如:A:你有没有打过人?

B:没有。

A:那你偷人家东西又没有被抓过?

B:没有,不对,我压根没有偷过人家东西。

A的第二次发问就含有一个预设:B偷过别人东西。A一时没反应过来,如果答“没有”其实就是肯定了A的预设,当反应过来后立即对A的蓄意假设予以否定。

再比如,“下次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二月三十吧。”很明显,这是个假命题,说话人都知道的二月只有28天,显然是在委婉的拒绝下次见面的邀请。以上我们可以得知预设具有隐蔽性,常常表现为技巧性的谈话,使听话者在不知不觉中上当。

4.预设的可撤销性

预设的还有一特点是其可撤消性。一句话中虽然存在叙实动词、状态变化动词、限定性或修饰性词语等标志预设存在的预设触发语,但由于语境中的某种语言或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原来的预设不复存在。

如:A:您儿子好可爱啊!

B:我还没结婚呢!

从以上对话的预设触发语“儿子”中我们得知A预设了“B有儿子”,然后这一预设随着交际的进行而被B撤销了,B的话语中蕴含着“这不是我儿子,我还没结婚”这样一个意思。

5.顺应性

人类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自然语言具有三大基本属性: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语言的选择与使用本身就是对交际语境的一种顺应,即顺应受众的情感和理念等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等社交因素以及时空等物理因素,以期达到目的。预设触发语要用得恰到好处,就必须具有顺应性特征。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及其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因素。如:

四、对预设有影响的可分析性因素

预设具有以上诸多特征,而且进行会话或理解理解的都是主体人,所以它还具有主观性、社会性等特征。因此在进行交际时预设可能会成为我们的干扰项,这里我们仅分析一些对预设有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涉及方方面面,种类繁多。

1.国别对预设的影响

“条条道路通罗马。”在刚开始被引入汉语时被改成“条条道路通长安”。在这句翻译当中,“条条道路通罗马”这句话中预设了每个人都知道罗马这样一个地方,而在中文译者心中可不是这样的,作者无法预设每个人都知道罗马,所以只能将罗马改为大家都熟悉的长安。随着人们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罗马,了解罗马,也知道这条谚语的由来,所以大家又接受了“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样的翻译。这里通过预设触发语“罗马”“长安”分别预设了说明大家都熟知的两个国度的地名。

2.性别对预设的影响

由于人们习惯性地以自己的性别文化来理解异性的言语行为,误解甚至冲突便难以避免。贾玉新提到如下例子来说明此现象。Roseann和Drew是同事,在一次服装设计表演的讨论会上,在Drew发表意见时Roseann一直点头并不时说一些类似“mm”,“um”,"yes”等口头语。当Drew讲完自己的意见征求Roseann的看法时Roseann说道,“Ireallydon’tthinkthatplanwillselltheproduct”(“我认为这个主意根本不会赚钱”)。听到这句话,Drew感到很困惑,他反问到“ThenwhywereyouagreeingthewholetimeIpresentedmyidea?”。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在此上这个事例中我们能看出Roseann作为一名女性,她理所当然的预设了大家遵守的礼貌原则。而对于这一预设,显然Drew是没有注意到也不领情的。所以这里才造成了交际的失败。

3.年龄对预设的影响

年龄是话语交际中一个要考虑的很重要因素。不同的年龄段可能有不同的知识建构,当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进行交际时,就有可能产生误解,我们一般把它称之为代沟。究其本质也是预设不同所导致的。看下面这段对话就知道了,

母亲:刚才上哪去了?

女儿:上网。

母亲:上网。那又是什么?

女儿:上网就是上网嘛。

母亲:一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以后不许去了。

由于母亲对网络这一新事物知之甚少,因此在女儿的回答“上网”在母亲的认知环境里找不到任何与之相关的信息,预设就无从产生。而对于女儿来说,上网是件人人都知道的普遍认知,因而瞧不起母亲的无知,也就不愿意解释“上网就是上网嘛!”。在她所接触的群体中上网不是个新概念,她预设了听话人了解上网。

4.场合对预设的影响

(王先生和宗先生在餐馆里共用午餐)

王先生:要一个酸菜鱼。

服务员(边说边记录):好。酸菜鱼。

宗先生:什么鱼?

服务员:酸菜鱼。

宗先生:我是问什么鱼做的?

服务员:噢,是鲩鱼。

以上这个对话中,宗先生在餐馆里问的“什么鱼?”本身就是个歧义句,可以指菜名也可以指鱼的种类。宗先生和服务员的分别有不同的预设从而导致了交际的失败。

鉴于其影响因素繁多,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此处仅希望说明影响预设的因素诸多,我们要处处留心,注意分析来不断通过预设触发语来挖掘话语的蕴涵意义,从而能了解并欣赏话语的幽默。

结论

在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中,总是存在着预设。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者说是话语的背景知识。预设不是句子本身的预设,而是说话人的预设。预设触发语是表象的、潜在的预设的语言表达,是说话者表达预设的语言手段。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语境也可以触发预设,说话人的文化背景、身份地位、信念态度、知识水平会促使说话人选用最合适最相关的语言结构和语调,以传递最为相关的信息。因此,在交际中,言语活动的双方都要正确传递、把握和理解双方的真正意图,获得最为准确的信息,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爱群.预设的触发语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06,Vol.23,77-81

2.何自然.语用学讲稿[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433-435

4.钱冠连,霍永寿译.语用学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9,87-119

5.王文博.预设的认知研究[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Vol.35,34-39

6.Levison,S.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7.YuleGeorge.TheStudyofLanguage[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12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