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数学教学辨证统一

数学教学辨证统一

一、接受学习与创造学习有机运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有人把新课程提倡的这些学习方式仅仅理解为唯一的选择,形而上学地认为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为特征的接受学习一概是不可取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接受学习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能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技能,它并不必然导致学习过程的枯燥与机械。例如,数学教学中,例题教学,教师对学生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接受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听讲,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避免学生不走或少走弯路,毕竟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原有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如果所有的数学知识都一味地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去创造,那是不现实的,时间不允许,教学进度也必将受到影响,中差生也不具备这个能力。教学中运用接受学习,教师应同时把握好“引”和“导”的度,避免“满堂灌”,避免机械重复的“讲”和“练”;教师还应正确把握教学中的“教、扶、放”的关系,把科学的思维方式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以教法启发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但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单纯地依赖接受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是非常不利的。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化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还应结合所学内容灵活采用创造性学习。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学生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辨证地理解和运用接受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中创造,使接受学习方式在新课堂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创造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养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有机整合。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都是数学《新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然而就具体的教学活动而言,我们认为关键的因素恰又在于我们如何辨证地处理好这对矛盾,科学地把两者加以有机整合。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师为了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要安排小组合作讨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合适的把握。小组成员也没有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问题,不作预先的准备,想到哪说到哪,致使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深入进去,而且小组成员各自为政,总是好的学生唱主角,差的学生只能充当听客,小组成员间缺乏深层的交流与碰撞,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有的班级合作学习虽然设置了小组长或实行好、中、差生异质分组,但在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是小组长和学习成绩优秀者占据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权,他们的意见代替了小组成员意见的主流,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帮助,没有参与机会,他们要么一声不响地听别人说,要么做与合作学习不相关的事,成了陪衬和听客。在这样的课堂上,合作学习实际成了一种摆设。笔者认为,新课改理念下的合作学习不应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它是以独立思考为基础,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独创性。我们采用合作学习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应有所侧重,学生能自主探究的就不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合作讨论。只有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不同意见、研究结果多样、独立思考困难、解决策略不同、需要分工操作等确需要合作讨论的问题时,教师才可准确地把握好合作方式和合作时机,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交流以至争论。同时,教师在学生的合作中还需要注意方法的引导和训练,如:指导学生怎样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小组成员间不同角色如何合理分工等。与单纯的追求形式相比,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意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创设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并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适当的教学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充分思考、想象和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有机整合,为学生展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构筑平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到既发挥个体能动作用又发挥群体效应的效果。

三、数学知识的应用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协调。

数学的本质是一种抽象,一种模型。我们在数学教学时,既要体现它的普遍性的一面,也要体现它的特殊性的一面。为此,我们既要明确反对数学教育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应充分发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已建立起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的学习活动的良好基础。但同时又应该注意防止以“生活味”完全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数学味”,应该辨证地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首要的和基本的目标,也是当前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关注学生应用意识的同时,更应该让学生在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同时又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的头脑。

四、算法多样化与基本学法指导有机融合。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极为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时的个性差异,不要求所有学生都把教科书所呈现的知识形态作为模仿,由教师进行“复制”后再“粘贴”到学生的头脑中,这样的“格式化”教学形式是不可能产生鲜活的“认知机体”的,而是应该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提倡个性化学习,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新课标提倡的算法多样化也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可以各行其是,而是应该在成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合理启发下,让学生的学习经历一个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过程,经历一个从“个性化”到“大众化”的过程,从而通过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对原有的学习方法作出“扬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化发展。但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又深刻地体会到,有效的学习活动总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失去了教师的“教”,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反思、比较、交流、提高的机会。应该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将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的有机优化、基本的学法指导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地拓展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当然,优化学生的多样化算法,进行基本的学法指导,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教材、优等生等“权威”来规定和统一,也不能向学生进行机械、强迫灌输,而是要真正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将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将学习方法进行“再创造”,让师生情感“再体验”,真正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去感悟、去理解、去喜欢属于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使数学活动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

五、正当评价与考试分数有机结合。

新课程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及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相结合。在采用“日常观察”、“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手段的同时,并不排斥考试和分数,但现在似乎说到新课程就不能有考试,就不能谈分数,把分数拿来当“靶子”攻击,似乎是分数这股“祸水”导致我们的课程改革发生了偏差,妨碍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分数成了“另类”。

其实,运用分数来评价学生,并不等于教师就提倡“分数第一”的思想。一些人把分数与正确评价对立了起来,以为分数是不好的评价方式,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在一种新的评价形式诞生前,考试分数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评价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杜绝对学生一味地表扬和恭维,对于学生确实好的、正确的、新颖的观点,我们应及时予以肯定和赏识,但也要注意因人而异,因年级而异,切忌只见表扬,不见批评。课程改革并不是机械地拒绝以往的东西,也不是让形而上学到处泛滥,对评价和分数关系的理解我们同样应该保持正确的心态。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显著相关。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正确指导下,科学、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使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机的互动过程,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数学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达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理想实现。

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清新之风,同时也给广大教师“重新洗牌、一展身手”带来新的契机。新课程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如缕缕春风给沉闷的校园注入新鲜空气,似股股清泉滋润教师几近干涸的心田。我们在欣喜之余,也应冷静地思考。反观我们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看似热闹起来,教师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权威架子,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课堂上只见表扬,不见了批评,“你真行”、“你真棒”的赞美之辞不绝于耳,学生看似学得兴高彩烈,教师教得轻轻松松。但只要我们稍作留心,就会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把学生的自主当成了“放羊式”的翻版;合作讨论是每堂必用,成了必需的教学环节;无需探究的问题也在大探特探,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绝对化,教师一谈评价就不用看分数等走向极端的现象,只顾了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放弃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当前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情况,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谈谈自己浅陋的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