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科建设规范化思考

学科建设规范化思考

摘要:随着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学科的全面启动,如何抓住机遇,加强管理,全面提升学科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南京农业大学近5年来学科建设的实践和所取得的成效,认为建立规范化的学科管理制度是做好学科建设的前提。

关键词:学科建设管理制度学科体系

南京农业大学现有学士学位授权学科4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0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其中1个为“重中之重”学科)7个、农业部重点学科9个、校级重点学科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大豆改良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6个和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结合近5年来学科建设的实践,分4个方面谈谈我校学科建设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自我评估。以评促建。形成优势重点学科体系

学科自我评估是政府评估和社会评估的基础,是各学位授予单位科学、合理规划学科建设的主要手段,是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迎接2001年国家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点学科的申报,我校于2000年9月至12月分期分批开展了学科建设自我评估工作。根据我校学科特色和现状设计了《南京农业大学学科建设白评表》,并采用专家评定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

各学科针对近5年来本学科在学科梯队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水平、学科条件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估,提出本学科的学科建设经验、不足及对学科建设的设想与建议;各专家在仔细审阅各学科自评材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考察,对各学科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定量定性评价并反馈给各学科点,各学科点点长、学院负责人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提出在本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这一工作历时4个多月,达到了“以评促建,评建结合,以建为主”的目的。

在2001年国家级重点学科评选中,我校组织申报了9个学科点,8个学科点通过了通讯评议,其中作物遗传育种、预防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等3个学科获得了100分(全国农林院校中共有8个学科获得了100分,我校占3/8),共有6个学科点免答辩(专家组会议评审),8个学科点最终进入国家级重点学科名单行列,重点学科总数在江苏省名列第三,在全国同类农业院校中名列第二。在江苏省重点学科评选中,我校的作物学(重中之重)、植物学、农药学、植物营养学、水产养殖、基础兽医学、土地资源管理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更重要的是,与“九五”期间我校的国家级、省级学科相比,无论是重点学科所在的一级学科,还是学科门类都有了更新和拓展,优化了重点学科结构体系。

二、优化学科结构。评建校级重点学科

南京农业大学学科建设的“十五”建设目标是:争取到“十五”末期,把我校建设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等学科相对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但是,我校现有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仍以农学门类为主,占80%,它们都是传统优势学科,也是名牌学科;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9个学科门类,占全国现有的12个学科门类中的75%。那么其他的学科怎么办?怎样才能搞好全校的学科建设,从整体上上水平?我校的措施是通过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带动起相应学科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继续保持并扩大农业与生命科学学科优势,大力发展非农学科,积极推动农业与非农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开拓新的学科发展空间。为此,我校于2002年3月启动了校级重点学科的评选。

南京农业大学校级重点学科的评选主要是突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导向。重点支持对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特色鲜明,优势较明显的重点学科;或目前虽相对较弱,但对实现我校长远建设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合理的学科布局具有重要作用及急需发展的学科,以及符合21世纪发展方向,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

我校共评选出17个校级重点学科,其中非农学科占70%,促进了我校优化调整学科结构,形成了结构布局更加合理、优势特色更加明显的南京农业大学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国家级一省级一校级),积极发挥重点学科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我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广典型经验,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

(一)推广典型经验

在学科建设的管理和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科学的规范化管理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对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学科梯队的培养、学科经费的筹措与使用都需要有合理的制度来保证。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点和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我校“九五”期间发展最快、建设成效最显著的两个单位之一,是建立有效的学科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的典型。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自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以来,在人才培养、学科梯队、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九五”建设期间,两次省级重点学科评估都被评为A,5年间,共接受江苏省政府专项学科建设经费250万元,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已获得840万元专项经费)。学科建设需要管理人才,梯队建设需要业务人才。该学科充分利用学校对重点学科的人才倾斜政策,在加大对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培养的同时,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积极拓展青年教师的发展空间,形成各学科每个研究方向拥有1名学术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2—3名学术骨干和1—2名辅助人员的结构合理的梯队。该学科45岁以下青年学术骨干主持科研经费由原来总经费的30%增加到90%以上,中青年学术骨干已成长为本学科科研、教学的主力军。1997年该学科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梯队。

在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使用上,该学科建立了民主协商制度及民主、公正、透明的财务制度,集中、配套使用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用少钱办大事,集中建设使本学科科研水平上台阶的中心开放实验室。对于不同三级学科方向专用的仪器设备,学科点采用1:1经费配套措施,甚至以学科方向为主,学科点建设经费作适当补充,这不仅大大鼓励了学科方向进行设备购置的积极性,也使学科建设经费产生了明显的放大效应,同时避免了平分经费、设备低水平重复添置的弊端。1995年率先实行奖励制度,增强了学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科建设和管理运行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近两年来,在管理体制改革中,重视新机制对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着力建设约束与激励并行的运行机制。2001年3月,通过对27个博(硕)士点的评估,学校制订了《南京农业大学学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学科民主管理下的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和学科建设院长负责制,各学科根据《暂行办法》成立了学科管理组。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学院、学科各自的职、权、利。

学校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科建设的政策与制度,组织、指导全校各学科建设工作。职能部门为研究生院,协管部门为人事处、科技处和教务处。校长任免学科带头人(学科点点长),从学科建设经费、科研与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用房、基地建设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学科建设进行评估和监督。

学院院长为该院所属各学科的学科建设主要责任人,根据本院学科建设与管理需要,在学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相应的学科管理规章制度,指导并参与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学科建设经费使用和梯队建设、提名学科带头人(学科点正、副点长)的人选或建议学科带头人(学科点正、副点长)的更换,调配所属学科间学科用房,确定学科管理组人员的组成。系主任协助院长做好学科建设与管理工作。

学科带头人在院长的领导下牵头制定本学科发展规划,全面负责本学科科研、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和学科管理,提名学科管理组成员人选,聘任学科秘书,召集学科管理组会议,协调各研究方向工作。学科点副点长协助点长开展工作。由学科各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系主任及有关教授(或学术骨干)组成,共同商议学科建设经费使用计划、人才引进、内部用房调配及其他与学科建设和管理有关的重要事宜。

“暂行办法”还对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任免、学科管理组的构成、学科建设成效的检查与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营造了良好的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政策环境。

四、分类建设,加强学科建设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确保学科建设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十五”期间,南京农大将通过8个“高等学校重点学科”、9个农业部重点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及17个校级重点学科和一批学士学位点的建设,把我校建设成为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等学科相对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我校对各级重点学科将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及现状,对重点学科在资金、人才引进,实验条件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使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将重点学科建设与重点实验室建设相统一,教学、科研与推广相结合,组成若干个跨学科研究中心,支持多学科综合研究项目,以项目为纽带,组织联合攻关,创建学科特色与优势。

作物遗传育种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作物学也是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学科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其成为南京农业大学的标志性名牌学科。以建设一流人才培养基地和研究中心为目标,构建一流学术队伍,结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招聘工作,聘请国内外杰出人才或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座。试行“学科特区”管理模式,即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学科发展方向的确定、学科内部资源配置、经费使用、人才引进、绩效考核等方面均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植物学等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要培养一批在国内同类学科具有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根据《南京农业大学关于引进优秀人才的暂行规定》积极开展引智工作,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成为江苏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高层次培养人才基地和源头创新基地;瞄准国内一流学科,积极开拓新的学术领域,在江苏省内高校学科建设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校级重点学科主要是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加大对理、文、法等学科的扶持力度,开拓新的学科发展空间。争取在一些学科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

在学科建设中,将重视各个层次学科(国家一省一校)的相互影响、带动和交叉,扩大较强领域的优势范围,带动一般学科的实力增强,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合理的学科布局,实现学科群体的整体发展。

为确保各学科的“十五”规划及建设目标的实现,我校拟在以下4个方面加强对学科建设的指导作用。

(一)建立学科建设专项基金,加大学科建设投入

学校通过争取政府投资、吸纳社会资金和获取科技开发收入等途径,多方筹措经费,建立校学科建设基金。鼓励学科通过扩大产学研合作,积极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加速成果转化等渠道积极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各学科自筹的学科建设配套经费也纳入校学科建设经费中统一管理。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学校要求各学科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精打细算,充分发挥资金效益”的原则。在具体使用上,《暂行办法》规定:上级下拨和学校投入的学科建设经费中的10%作为学科建设日常管理经费,由学科带头人(学科点点长)负责管理使用,其余经费由研究生院统管。学科管理组经民主商议提出经费使用计划,报学院和研究生院审核同意。学科经费使用必须按学科建设规划经费使用计划执行,建设期满若有余额由学校统筹安排使用。对重大仪器设备的采购必须进行详细论证并作为学校的公共设备,对学科内的大型仪器设备必须在学科内充分讨论,提倡建立学科内公共实验室,避免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实现校内学科建设资源的共享。

(二)建立重点学科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对学科建设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每2年组织一次学科自我评估,对各学科建设工作进度,经费使用情况,建设效益、成果等进行评估,审计处对项目进行财务审计,校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提出项目评估报告。学校根据评估报告对学科建设项目提出奖励办法和改进措施。

(三)建立奖励机制

实行岗位津贴制度,突出向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岗位的政策倾斜;实行“学术休假奖励制度,选派连续3年完成工作量的优秀学术骨干出国进修或到国内著名大学或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半年左右);建立科技后补助基金、教育与教学研究奖励基金、教材建设奖励基金、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等,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成长环境。

(四)建设好“江苏省农业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共建重点学科

“江苏省农业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已全面启动,此项工作引起江苏省人民政府及国务院学位办的广泛关注,在“十五”期间,我们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长期稳定”的原则,继续扩大和深化产学研合作。结合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我校将同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组成横向课题组,定期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和提出江苏农业领域科技发展规划和课题建议书,共同申报国际、国内和省级的重大课题,通过合作研究来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学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加快培育重大科技产业化成果,进一步拓展各有关学科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