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科教育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范文精选

学科教育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教师和学生是在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角色,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是落实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有利保障。但是,在传统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满堂灌”的问题突出,这样往往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容易造成教师的教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脱节,这样会导致教学效果严重下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应该怎样来定位好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呢?从现代教育学发展的要求来看,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从教育本身的特征来说的,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它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教师是主要的培养者,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但同时从教育学的指导思想来看,教师虽然是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其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受诸多条件限制或者制约的,如我们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学生的能力和认知水平等。据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教师自身必须要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终身学习意识,在时代的需求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以适应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需要,切实担负起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受教育的对象,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且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个体。这就意味着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地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而且需要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从教育学对于学生角色的定位来看,学生既是接受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效果最终的呈现者,所以说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教育学对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完全符合当前新课改的理念,那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所以,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我们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最终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科学的落实教学流程

教学是学校、学科落实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因此,教学过程必须要重视。那么,应该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设计和安排才能使语文教学更科学、更高效呢?教育学理论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们语文教师明确的指导。

(一)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

教学共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向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师教,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把教和学统一起来,辩证地来看待。教学的目的除了要使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技巧之外,还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心理品质。即要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提升。这样,我们语文教学才会真正突破应试教育思想的牢笼,切实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坚持科学的教学原则

所谓教学的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事实证明教学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它对于我们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实施教学手段起着决定性作用。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坚持这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是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才能符合教育规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样学生才能消化知识;要坚持直观性原则,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坚持循序渐进和巩固性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吸收;要坚持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原则,这样才能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选择恰当取得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所以,它应该既包括教师的讲授方法,又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这些教学方法。

1.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教学中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辨难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提问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差异而相应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问题的深度可以函盖整体学生,因此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所以问答法也为大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要求,在教学中强调要进行情境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3.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

学科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中职学生具有爱说、爱动的特点,在呆板的教学环境中会让他们感到压抑,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来。由于他们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在课堂学习时注意力不能保持高度集中,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按照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在被动状态下进行学习,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差,对教师讲解的内容理解不了,会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来调节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趣味性的英语教学中对英语词汇和语法产生兴趣。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都能大胆地开口说英语,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发音和语法的运用,使学生通过在课堂情境中的练习掌握英语知识的运用。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把学到的英语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和学生息息相关的课堂情境中,学生对英语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很感兴趣,他们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英语知识。

二、充分钻研教材

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教师在备课之前要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把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从易到难,逐步深入。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解决简单的英语问题来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够有勇气和信心去探究更难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用学习获得的成就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兴趣的指引下对英语知识进行深入探究,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的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充满趣味性的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保持活跃,达到对知识深入理解的目的。要增加教学环节的趣味性,教师除了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来吸引学生,还要运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来使教学富有情趣,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掌握英语知识。例如,在教学AskingtheWay时,我打破了传统的固定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创设出问路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掌握问路的句型,并不断改变到达的地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运用学到的句型,并自由在课堂上移动。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们在对知识的积极运用中掌握了如何问路,并提高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促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全面提高。

三、注重“以人为本”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知识的讲解都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和主观性被教师所忽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发展转变。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性,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得对知识的更深理解,并在具体的情境中对知识进行运用,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对知识探究过程中发挥创造精神,获得较高的英语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Whatisyourhobby时,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运动进行导入,采用谈话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Doyoulikesports?Doyoulikeplayingbas-ketball?Doyouenjoyplayingfootball?IlikewatchingTV.Iaminterestedinplayingcom-putergames…”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新课的导入,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学科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语文教学固然是熟能生巧的活动,有经验的教师也常常都能够在几轮教学后便熟识语文课本,讲起课来自然比从前得心应手。然而,这绝不代表有经验的教师就可以放下文本,数十年均以不变换、不更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授课,如此这般是对学生、对教学工作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对于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若不“反复”研究教材,就无法突破自身的思维桎梏和思想高度,那么久而久之在这个思想快速更新的时代,自然而然就会被淘汰,也会被学生所“撇弃”。认真、踏实的预习活动常常可以帮助教师们在“书读百遍”后,发现更多教学方面的亮点与值得深入挖掘之处。这并不是说教师在起初的时候能力不足,而是说明着教师会随着阅历的增多、经历的增加和对文本熟悉度的提升,而更加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能够在一遍遍的接触中加重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悟。正如法国著名作家伏尔泰说过的那样:“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相类似地,语文教师在第一次对所要教授的文本进行预习的时候,自然是陌生却新鲜的;然而,当经过一次次反复不断地磨练后,虽然文本内容也犹如老朋友般无限次地重逢,却每次都能带给自己不一样的感受和惊喜,也许这就是教师预习工作的意义所在,就是“常读常新”的意义所在。

2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传道、授业、解惑”于所面对的学生,在传递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向学生们渗透人生的道理、生活的哲理。这在语文学科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能够在文本的一字一句中,让学生们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浓重的思想情感,更让学生们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其所传递的人生哲思的魅力。可是学生在学习较为难懂的语文词句的时候,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疑虑,而教师究竟如何才能更为全面地发现学生心中的疑惑并能够尽可能地为学生给予解答呢?这些困惑除了可以在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中体现出来,另一种途径便是教师要在授课前的文本预习中,切实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细读课文、思考课文、品味课文,将自己置放在一名学生的思维方式中,想他们之所想,并重新以教师的身份为他们答疑解惑。语文是一个如此“浇灌心灵”的学科,师生只有在心意相通的情况下,教师才能够真正地做到把这众多的道理传递给已经向你打开心扉的孩子们那里。因此,不了解学生内心所想的教师并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只顾形式而不顾“内里”的教师也只能是没有长进的形式主义者。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一定要在宏观地对课文内容有所把握的基础上,再次以学生的身份“潜入”到文本内容,努力以学生的思想发掘文章的疑难点。相信教师如此这般进行练习,一定会在课堂上越来越多地与学生达成共识,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学生也一定会越来越感受到教师在设身处地地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般的传授者、给予者。而这也充分地说明了,良好的预习工作不仅可以帮助老师提升授课效率,更是可以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间接地提升师生之间的良好信任关系,共同来形成更为相互的、紧密的师生感情。

3找寻更多彩的教学方式

学科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立主体意识。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和趋向某种客体的积极态度的个性倾向,当一个人对某事物感兴趣时,便会对它产生特有的注意力,对该事物感知敏锐,印象深刻,并且思维活跃,认知能力强,同时兴趣还有助于激发个人能力的发展,充分表现个体的积极性。冯克诚先生在他的书中指出:能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英语教学的成败。浓厚的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如果能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且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习便会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自觉行动,从而达到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的双赢的局面。

1.2课堂内容讲知识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而不是讲结论,习题应为知识服务。

1.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反对一言堂,灵活运用“交际法”“、听说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否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外部环境和力量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被动载体。这样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更不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从而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沿着正确道路不断地向更高目标前进的指导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基本立足点,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并同时充当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和促进者,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长处以挖掘其潜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真正地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之效。”

1.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气氛活泼融洽。

1.5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情景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1.6注重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

2改革课堂教学就是要把课堂教学层次化

分层教学主要包括:①分层次备课。认真研究学生,了解各自基础、个性、爱好及学习习惯和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授课内容实行分层次备课。②课堂教学层次化。在同意教学过程中体现不同层次要求的教学方式,优先满足大面积的中等生,坚固尖子和差生。③辅导层次化。对尖子侧重点拨,鼓励他们超前自学;对中等生落实双基过关;对差生分析引导,关心鼓励,帮他们树立信心,挑战自我。④训练测试层次化。选题和训练时兼顾不同学生的实际,让他们都有成就感,有利于教学的继续顺利进行,尽量打等级分,不过分追求分数。

3听力课

读说是听的基础,学生平时有意识地规范地读与说,再辅之以课堂正确指导是训练听力技能关键。①学生实际需要选择好难易程度的听力材料。②教师就要听材料设置相关话题与问答,引导学生回顾一些单词、词组和句型。③提出问题或让学生读所要完成的听力习题。这样,学生能从问题中得到提示并带着问题去听。④播放录音或录像,重点或疑难部分反复播听,教师可作相应的简单解释。⑤最后学生复述所扣材料大意或重要环节。教师平时课堂用语的大量使用,及对听力材料的朗读是提高听力技能的有力帮助。同时,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排除心理障碍也是不可忽视的。

4口语课(对话课)

口语课的设计重点在于听与说:听———听教师,听录音,听同学;说———与教师说,与同学说,与自己说。

4.1课堂导入。口语课中教师的导入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入的方法很多,如:①自我介绍,引入新课;②利用图片和图像引发学生兴趣;③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④利用歌曲和游戏,创造轻松学习气氛;⑤复习导入,使新旧知识紧密结合。

4.2介绍本课重点短语和句型并写在黑板上。

4.3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掌握句型发音、语调。

4.4学生熟读对话并作两人多话等训练。

4.5根据黑板提示,背诵或用短语改写课文。

学科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教师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向小学生教授儿童文学,自然与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息息相关。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到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譬如阅读教学、课文教学、作文教学等。关于阅读教学,在新课程的教导和倡导下,教师应该更多地对教材加以运用,而不是单纯地拿课本进行教授,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阅读数量、阅读书目等内容的制定,与此同时,还应当及时地为小学生制定学期计划,实时督促、评价和引导;关于课文教学,教师以课本文本为主要参照,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感悟,将课文中涉及到的寓言人物鲜明的讲述出来,由故事及生活,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关于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造成影响,作文教学使小学生富有开拓性,思维独创,灵活性强。例如教师在教授《守株待兔》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阅读教学的方法,即向同学们阅读一些相关的数目,类似《杯弓蛇影》《画蛇添足》等,这些数目具有相同的实质,对于学生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再如,教师在教授《丑小鸭》时,可以向小学生们推荐《海的女儿》《白雪公主》等;教师采用课文教学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择童话教学以及寓言教学,童话教学应注重童话特质,点燃孩子们情感的火种,寓言教学要注重其生动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完整具体的感受到了寓言形象,进而才可以起到提高文学素养的作用;采用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童话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美的同时提高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2.全面深入挖掘儿童文学作品的情趣

作为语文教师,将小学语文课本中作品的儿童情趣深入而全面地挖掘出来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如何挖掘,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技巧。第一,教师可以在主人公的一系列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等内容中进行挖掘;第二,教师还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们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挖掘,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些儿童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趣就会呈现出儿学语文课程中的小童文学教学策略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总校丙东刘来;第三,教师还可以随着儿童的那种纯真美好情感的体现而得以挖掘,行情过程中使得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情趣表现出来;第四,基于儿童特有的自然的夸张、幻想以及拟人等性情,他们会将文学作品中的情趣激发出来,最终得以体现其中的儿童情趣。例如,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我和祖父的园子》这样一篇文章,行文作者通过描述“我”的可爱的样子和调皮淘气的语言,将“我”活泼好动的特性表现了出来,浓郁的童趣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表现得以挖掘;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桂花雨》这篇文章中,作者多处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桂花树的外形描述成笨笨拙拙的样子,将手摇桂花时桂花纷纷扬扬落下的场景采用比喻的手法描写成下桂花雨,通过对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加上小学生特有的性情,使得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童趣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挖掘,再如,在《珍珠鸟》这篇文章里,通过发现“我”与珍珠鸟之间不断亲近的,日渐增强的情感中,展现出了儿童文学作品中所赋含的浓郁的童趣等,总之即是透过儿童的视角,最终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程中儿童文学教授效果的目的。

3.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小学生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认知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小学生的文学修养启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说,把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提高上去时不我待。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小学生的启蒙老师,其自身务必要将自身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量和阅读程度放到重要位置,全方面学习关于儿童文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了儿童文学的基础上,以此为依据,建立一套全新的儿童文学观,不断刷新小学生的知识观。只有小学语文教师深刻的了解了儿童文学,小学生才能够在清晰明确的教学氛围中,感受到儿童文学对于他们的无限育人功能。整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长期坚持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教育机构同时需要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使得小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师的积极努力下得以全面发展。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