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科制度论文

学科制度论文范文精选

学科制度论文

学科制度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主导价值观,但诸多社会现象表明它还没有成为主流价值观。当前,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使之逐渐成为全社会普遍认同并自觉践行的主流价值观,不仅要有一系列政策措施,更要把依靠的重点转向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制度支持。

发展观从本质上讲也是价值观。在一个价值观多样化的社会中,各种价值观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对社会其他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走向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就是该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它通常是由执政党所提炼、由官方所倡导的价值观,它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反映着时代的基本特征,引导着整个社会和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因此,主导价值观通常又叫做官方价值观。当官方价值观为社会大多数民众所认同、所践行时,官方价值观就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是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1]

不过,从主导价值观到主流价值观,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民主、自由、人权等作为当今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是经历了从理念、社会运动,到制度安排、社会实践,再到普遍认同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价值观本身是否科学、先进,是否顺应了时代需要;体现主导价值观的具体政策及其实际成效是否能使民众切身感知其价值导向;维护主导价值观的制度安排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一、当前,我们党提出并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我国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主导价值观

它既立足于现实需要,又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既继承了几代共产党人关于发展的科学成果,又吸纳了国外发展理论的合理因素,因此它反映了时代的基本特征,能够引导整个社会和各个社会阶层的价值取向,可以成为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即主流价值观。但是,这种可能性并不等于现实性。只有当我们党和政府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政策的实际成效,感受到科学发展观是为他们着想的发展观时,他们才会逐渐认同并自觉践行这种发展观。否则,科学发展观就会概念化、抽象化,就会成为远离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虚幻的精神追求和思想说教。

自从2003年我们党完整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不同程度地采取措施,旨在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然而,原本存在的经济社会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有效解决。

1.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在城乡差距上,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78年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2.57倍,1985年缩小到1.72倍,2002年又扩大到3.1倍。近年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徘徊在3.2倍左右,2003年为3.23倍、2004年为3.20倍、2005年3.22倍。另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10月19日的《2006年前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2006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同比增长10.0%,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1.4%,比上年同期增速降低了0.1个百分点,如果再考虑到农民现金收入中不可支配的部分,预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可能扩大到0.496,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地区差距上,近几年,国家虽对开发西部加大了力度,但东西部的差距仍呈扩大趋势。2005年,全国人均GDP已达14040元,东部为22076元,是西部8822元的2.5倍,比1991年的1.86倍扩大了0.64倍。东部以上海人均GDP最高,为51474元,西部以贵州最低,为5052元,两地相差10倍多。2006年11月14日,联合国发表《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称,如果贵州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人类发展指数(HDI)[2]仅刚刚超过纳米比亚,如果把上海比作一个国家的话,其人类发展指数则与葡萄牙相当。

2.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依然严峻。2006年11月14日,联合国发表《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已经由前两年的0.745、0.755提高到0.768,在177个国家和地区中的生活质素排名也由104名升至第81名。但是,该报告在高度赞扬我国在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步的同时,也提醒我国的社会发展已经落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我国没有将创造财富和提高收入转化为更快地降低儿童死亡率。在过去的5年里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的情况下,卫生与教育状况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据近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3年的2.99%上升到2004年3.10%;《中国统计年鉴》显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由2003年10.95%、2004年10.32%上升到2005年11.04%。

3.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按照规划,“十一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每年要削减2%,到“十一五”结束时单位GDP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减少20%。但是,根据国家环保局在2006年8月公布的资料,上半年全国大气和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单位GDP能源消耗与上半年同期相比上升0.8%。4.地方政府的GDP意识仍然强烈。在全国的“十一五”规划中,年均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为7.5%,而在全国31

个省市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预期平均GDP增速是10.1%,普遍超过中央提出的总目标1-2个百分点甚至更高。[3]

另外,在社会生活、生产方面,近年来严重侵犯劳动者、消费者权益,甚至危及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恶性事件频繁发生。“过劳死”事件、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矿难事件等等无一不让我们惊讶得目瞪口呆。

这些社会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惯性,政策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也说明新发展观还没有由国家主导价值观转化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尤其是还没有在政府官员和企业所有者(或经营者)等社会群体中得到真正的内化,换言之,科学发展还没有成为一种为大众普遍遵循的并用以进行自我规范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标准。实际上,“只求家庭生活舒适和睦”、“希望赚更多的钱”仍然是当前绝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4]“发展才是硬道理”依然深入人心,不过它在不同人的心目中有着不同的解读:干部读成GDP才是硬道理,企业家读成发财才是硬道理,普通百姓则读成发家才是硬道理。显然,诸多现象表明目前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离科学发展观尚有很长一段距离。

二、从价值观体系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是当前我国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主导价值观,而主导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各类价值观共同博弈的结果,一旦形成,即在制度内具有强制性和诱导性的特征,也就是说,将对制度内的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各类市场主体、全体社会成员形成相当普遍的激励与制约作用

但是,它毕竟不是一种制度性安排,相反却需要通过既定的制度安排才能对参与制度运行的各类社会发展主体[5]的经济行为和选择进行激励和约束

如果制度缺位,即使正确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也不能得到有效坚持和贯彻,即使是旨在推行主导价值观的政策性措施最终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甚至根本走样。建国以来我们已经有过太多类似的教训:八大前后提出的平衡协调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95年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等等理念都是科学的,也是进步的,但是在发展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认真落实,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法律和制度等保障措施不到位。因此,当前要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使之逐渐成为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就不仅要有一系列政策措施,更要把依靠的重点转向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方面,通过制度创新,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提供制度支持。

1.推进政府改革,转换政府职能。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主要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发动和推进的,政府在发展中既扮演设计者又扮演实施者的角色。因此,政府一直是我国发展主体中最关键的群体性主体,政府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质量的高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素质集中体现在公共服务的水平上。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是经济建设型政府,主要职能是发展经济。其指导思想是: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自然会得到提高,生活环境也自然得到改善。但是,由于政府公共服务的严重缺位,结果导致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产品的提供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投入和行为引导。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条件下,原本经济建设型政府需要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资与财政支付。事实上,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财政用于农业、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事业的预算支出的绝对数在不断增加,但是,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并没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指标体系,从大的方面讲应该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程度、城乡公共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城乡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和就业水平等指标。只有用公共服务指标来衡量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而不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政府绩效,才能不断提高政府素质。

2.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矫正政府官员的行为机制。如果说政府是当代我国发展主体中最关键的群体性主体,那么,政府官员则是当代我国发展主体中最关键的个体主体,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公共资源,他们的行为不仅关系到各种发展政策的贯彻执行,而且对全社会的发展观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下级向上级负责、上级主要依靠政绩考核对下级进行评价和管理。考核政绩的方法与指标一般总是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相联系,有一定偏好的政绩观往往会在法定的发展评价指标中偏好那些能直接体现其政绩的单项指标。改革开放后,法定的发展评价指标从改革开放前以物质产品产量增长为主演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行的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增长为主,衡量政绩的主要指标也相应地从“产值挂帅”转向了“GDP挂帅”。以GDP论英雄的考核体制自然容易误导出种种只讲数量不顾质量、只管投入不问产出、只看产值不计成本、只追求规模扩张不考虑经济效益和资源环境以及社会效益等等片面性。当前一些不科学的发展方式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背后的主要推手正是一些地方的政府和官员,而这些官员的行为动机。超级秘书网

,却可从现行的干部考核体制中找到“合理”解释。因此,要真正转变目前的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用衡量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公共服务指标体系来代替以经济增长和财税收入为标准的政绩考核体制,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执政为民才是正确的政绩观的核心所在。

3.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企业及企业家(包括企业主、管理者、经营者)的行为机制。企业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主体中最具活力也最具影响力的主体,因为它们控制着经济资源,不仅是国家财税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就业岗位的主要供给者。其中尤以民营企业影响最大,2005年,民营经济缴纳的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75.7%,民营经济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总数的比重达到76.3%。[6]企业的行为,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决定着整个经济发展的质量。

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社会发展主体之一,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同时也应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包括对社会讲诚信、对消费者负责、绝不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绝不破坏生态环境、尊重和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等。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企业家来说,就不仅仅是搞好企业,而应该在搞好企业使企业盈利的同时,还应该担负社会责任。如果拒绝社会责任,法律和制度就应使其破产。[7]

另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后的落脚点也是在企业。只有在企业产权比较明晰、市场功能较为完善、市场信号传导正常的情况下,企业才可能在逐利本性的推动下,走节约、高效、环保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大市场体系建设的力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基础性作用。比如我国包括水、电、地、煤等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受政府影响较大,价格长期严重偏低,无法真正反映市场需求和稀缺程度,导致资源消耗型和外延扩张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改变。

4.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发挥民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也是社会发展主体中最广大、最基础性的个体主体,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度是一切正确的发展观产生和落实的根本保障。

长期以来,我们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形成并提炼发展战略和发展决策,也是用民主集中制的方式来对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决策进行贯彻落实。但是,民主集中制是为了解决共[8]同利益基础上的意见冲突,如果社会成员具有同质性(所欲相同),比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可以通过民主集中制把大家的意志集中统一起来,主导价值观也可以通过行政力量强制转化为主流价值观。如果利益冲突或价值冲突,民主集中制就不够用了。今日的我国已经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多样化的国家:生产力水平多元化、区域发展多层次性、经济结构和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成员多元化等,决定了利益要求和价值追求的多元化。这个时候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实行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民众选举政府、政府对选民负责。只有提出为绝大多数民众所认同的发展理念和制度安排时,才能获得多数选票上台执政,组成政府;也只有当政府的实践确实体现了多数民众的利益要求时,才能继续执政。事实证明,公民手中的选票,是对政府行为最为有效的激励工具和约束力量。

同样由于我国复杂的国情以及社会发展的多层次性,不同群体之间因利益的不同而产生冲突和分歧是普遍而客观的存在,传统的选举民主(代议制或其他政治设计)已经不再是充分解决冲突与分歧的路径。因此,我国在健全选举民主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9],通过对协商过程的参与,使各发展主体能够在对话过程中明确自身与他人的责任,明确发展观及其具体政策建议来自各方的共识。这样一来,各发展主体的社会责任明晰,既有利于各方自律,也有利于各方之间相互监督,尤其是有利于相对处于弱势的民众对掌握公共资源的政府和掌握经济资源的企业等相对强势主体进行监督和约束。

协商民主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协商过程中尊重参与协商各方的偏好。这一特点意味着我们在广泛考虑公共利益的基础上,不仅不同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设定具体的发展道路,而且从人的现实分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来说,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时,这个“本”在不同的人身上也应当有不同的体现。对于物质上已经富有的人,要通过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将他们从物化的状态下解放出来,意识到消费主义和经济至上对人类的毁灭性后果;对于处在贫苦状态中的人来说,要肯定他们适度的物欲追求的合理性,不能让他们长期生活在困境之中,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培育他们的精神追求,同样给以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否则,人民群众的合理利益,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合法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就会挫伤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的信心,进而动摇科学发展观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中的主导价值观的权威性。

注释:

学科制度论文范文第2篇

1.基层党组织班子队伍结构需要完善

目前,基层党组织班子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及素质结构普遍不尽合理。机关基层党务工作干部仍然存在党政双肩挑的现象,结果在工作中“以政代党”,或者注重了行政职能的发挥却忽视了党务工作,削弱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效果。有些单位即使有党务专职干部也是从行政一线退下来的,他们有到站和养老的思想,工作动力不足。因此,完善基层领导干部队伍结构就成为当务之急。

2.基层党组织活动载体需要丰富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从组织载体建设抓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工作特别是基层党建工作如何丰富载体、拓展渠道、增强活力,是基层党组织提高执政能力面临的新课题。有些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缺乏主动性,主要表现为坐等上级指示,工作渠道单调,工作方式老套,缺乏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及丰富多彩的内容。基层党建工作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动脑筋、想办法,使基层党建工作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亲切自然,达到党性力量和感染力量的统一。

3.基层党组织城乡分布结构不够科学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党建沿着各自的发展轨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条块分割的传统模式越来越突出,这就形成了城乡党的基层工作各自为战,单独发展,不利于城乡基层党组织的互助互补、对接融合,与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另外,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党员的活动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层党组织需要改变原来按行政区划设置的模式,打破地域界线,通过科学的组织和调整更好地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二、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制度建立分析

1.扩大基层组织建设及盖面,增强其工作实效性

扩大基层组织建设覆盖面,做到科学布局,减少行业性、地区性差异,实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等各领域、多方面的有效覆盖。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加大在中介机构、协会、学会以及各类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基层,打牢基础。

2.完善基层组织建设的班子队伍,提高其领导的科学性

列宁说过:“每个支部,都应当成为在群众中进行鼓动工作、宣传工作和实际工作的据点。邓小平也曾指出:“党就是依靠全体党员和全党的各个组织,来联系人民群众的。”基层党支部是党教育、管理党员,完成党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组织者和落实者,选好配强基层组织负责人及班子成员,提高其综合素质及领导能力,至关重要。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效率如何、工作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班子的整体素质。没有一支能做事、做好事的基层支部班子,没有一支工作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支部队伍,没有能够精诚团结、善于协作的支部干部,基层党建工作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也是不可能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统筹兼顾,科学建设基层党支部的领导班子,首先要把优秀可靠的党员干部充实到基层党支部领导岗位上去,并且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用人选人,坚持选配党性强、作风正、思想政策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为尽量避免党务工作受到影响,慎重选配“一岗双责”制干部。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基层支部组织,大多为这种兼职领导,由于其行政事务缠身,很难把精力分担给党务工作,造成党的工作“名存实亡”。

3.加强建筑企业党的组织建设

一是明确建筑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建筑企业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其关键是必须明确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公司制建筑企业党的各级组织,是依据党章设立的政治组织,是党在各个企业的战斗堡垒,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对企业进行政治领导。二是采取多种模式合理设置党组织。针对建筑施工企业人员分散、流动性大、施上时间紧等诸多特点,统一以采取多种模式合理设置党组织,以加强建筑企业党的组织建设。三是配齐配强党组织负责人。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有较高的党务知识水平,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条件,认真选配建管局驻外办事处、建筑企业驻外分公司、工程处、项目部以及建筑施工点的党组织负责人,做到各级建筑企业党组织书记一般为专职,兼职的也应配备专职党务干部负责党的日常工作。

三、总结

学科制度论文范文第3篇

一、现状与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绝对规模近年不断扩大,由1998年的790人增长到2003年的2591人,增长了2.28倍。整体来说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0年是加速增长时期,1999年比1998年增长20.63%,2000年比1999年增长35.57%。2001-2003年是稳步发展时期,2001比2000年增长33.13%,2002年比2001年增长28.08%,低于2001年比2000年增长比的5个百分点,而2003年与2002年相比仅增长17.61%,低于2002年比2001年增长比的11个百分点,即从2001年起,交大硕士生招生规模由快速发展转入稳步适度发展的阶段。

研究生招生规模由2001前的快速增长转为2001年后的稳步适度发展趋势,这与交大注重研究生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办学思路紧密相关。因为在研究生教育规模大幅度增长的背景下,普遍出现了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严重滞后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情况。1995年来,交大的博士生人数增加了8倍,博士生导师仅增加3倍;硕士生规人数加了4倍,硕士生导师人数仅增加2倍。全校师生比达1∶20,师生结构矛盾十分突出,而且,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严重短缺,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改革举措

要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应该配备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相匹配的师资队伍,并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加大高水平、重量级学科带头人引进的力度。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从国内外引进一流的师资,致力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视野开阔、勇于创新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但仅靠“扩大师资队伍”应对招生规模的高速扩大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来说,要迅速扩大生源的规模,并不是一件难事,而要在短期内建立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是不现实的。所以在研究生教育规模适度扩大的同时,必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海交大根据自身的特点,实施“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的举措,以保证研究生教育沿着高质量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稳定招生规模,提高生源质量

采取措施稳定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使在校研究生的规模进入稳定发展期,至2004年底,在校研究生总人数控制在15,000人左右,使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1左右。招生工作的重点从增加数量转变为提高生源质量。引导各学院注重生源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提高生源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重点大学优秀考生来源的比例。充分利用免试直升、本硕连读、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等措施进一步扩大重点大学优秀生源的比例。

(二)重视培养质量,提高创新能力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修订培养计划,更新教学内容。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其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各院系、各学科都十分重视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硕士生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口径来制定,进一步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夯实基础。加快研究生教材的更新,特别注意采用国际先进的教材,推行双语教学。每个学科至少有二门主要专业学位课采用外语教材,实施双语教学,并大力推进这项改革。

2.完善学位论文工作,继续完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博士学位论文实行八项制度:开题报告查新制度;论文中期考核制度;论文预答辩制度;创新性一票否决制度;优秀论文评选制度;论文抽查制度;学位申请一次不通过率制度;高水平制度。硕士学位论文抓好选题、开题、中期考核、答辩、论文抽查等各个环节;规范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规格要求,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积极探索MBA学位论文的改革。

逐步完善学位论文的客观评价体系,确立反映学位论文水平的客观评价标准,尽量滤去人为、主观因素。目前普遍存在的对学位论文评价过高现象,不利于形成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和端正研究生精益求精的求学态度。评价体系的客观、公正则有利于倡导研究生严谨务实,发奋图强,撰写出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坚持学位论文评议盲审制度,并增加盲审专家的比例。

3.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创新精神。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本科生更强调宽基础、大平台、通才教育,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研究生则更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取得。要营造创新氛围,崇尚学术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允许探索、允许失败、宽容失败、保护偏才、怪才、奇才;在“985”二期中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探索,鼓励创新。

4.端正教风学风,维护科学道德。有极少数研究生在学术论文的投稿和学位论文的撰写方面存在不当应用甚至抄袭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了研究生的诚信承诺制度,完善研究生的导师审查和签名制度,坚决杜绝论文的不当引用和抄袭。一经发现,坚决按校纪校规处理,直至终止学业和勒令退学。与学位论文直接有关的,不得授予学位;已授学位的要按照程序取消学位。每个研究生导师都负起管理和监督的责任,把端正学风作为教书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三)优化学科结构,建设高水平学科

高校之间对学科点数量的竞争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级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的竞争,对“985”重点建设学校而言,高水平、一流学科成为关注的焦点。交大与清华、北大等高校相比,除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有差距外,在高水平学科结构方面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可招收博士生的学科仅覆盖5个学科门类,主要集中在理、工、管3个学科门类。因此,学科建设采取的措施:一是优化学科结构;二是重点建设高水平学科。按不同层面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如在学校层面上,集中力量建设好1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8个一级学科,其中特别是工科、医药生命、经济管理三大板块,使之保持或尽快成为国内一流学科或领先学科。同时加强理科建设,理科是一流大学的坚实基础。在院系层面上,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科结构调整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规划。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效益

以改革求发展,以发展促改革,这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改革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就研究生招生而言,有命题内容、加强面试、录取政策等改革;就研究生培养而言,有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内容、拓宽学科平台、推进双语教学、资源分配等改革;就学科学位工作而言,有学科布局和调整、学科交叉、论文评审、专业学位等改革;就导师队伍建设而言,有遴选标准、政策导向、招生名额分配等改革。

学科制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金资助;论文产出;核心期刊

0引言

我国的科学基金已初步形成以国家科学基金为主,地方科学基金、行业科学基金等为辅,并以基层科学基金、民间科学基金等为补充的科学基金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向全国开放申请,是国家为科学研究领域基础研究提供支持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在不断加大科学基金资助力度的同时,愈发重视资助体系和管理制度的优化与调整。基金管理机构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关于程序管理、资金管理、监督保障等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基金的分配和审批,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关于现行资助体系下基金资助效果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现实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参考。宋志红等以技术创新领域143位研究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分层法分析了基金资助激励效果,结果表明获得基金资助的研究者比未获得基金资助的研究者具有更高的科研产出[1]。郭艳新等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获得面上项目基金资助的64位研究者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其在2008—2010年和2012—2014年两个时段的期刊论文产出,发现适当提高科学基金资助强度有利于提高科研产出[2]。宋芳等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出数量指标,统计分析了2008—2012年口腔医学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产出情况,结果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对论文产出量有推动作用[3]。马路等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临床医学领域的资助效果,结果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临床医学领域资助效果明显[4]。本文以八种核心期刊六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学科领域、期刊、年度等多维度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有无基金资助、基金资助数量与论文产出数量的关系,对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数据检索与处理

本文以2011—2016年八种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行业认可度、收录情况、影响因子、荣誉表彰等因素,选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各四种核心期刊。经比较,自然科学类期刊选定《地球物理学报》、《地理学报》、《计算机学报》和《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文简称“北大学报”),社会科学类期刊选定《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KNI数据库,利用CKNI高级检索功能,通过汇总整理论文详细信息,得到学术论文获得基金资助等相关情况,即为本研究基础数据。

2基金资助投入与产出分析

2.1基金投入产出总体情况

八种期刊2011—2016年共7922篇,其中,基金资助论文6928篇,占总篇数的87.45%,非基金资助论文994篇,占总篇数的12.55%,基金资助论文数约为非基金资助论文数的7倍。总体而言,科研基金资助对增加论文产出数量有显著影响。2011—2016年八种期刊基金资助与非基金资助论文数量逐年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2011—2016年,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呈增加趋势,非基金资助论文数量则呈减少趋势。

2.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基金投入产出情况

2011—2016年,自然科学类四种期刊共5311篇,社会科学类四种期刊共2611篇,其中基金资助论文、非基金资助论文的数量和占论文总篇数的比例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基金资助论文比例均明显高于非基金资助论文,但两个学科领域基金资助论文的比例差异显著。存在如此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等差别较大。社会科学类课题研究具有复杂性、主观性、依赖性和难验证性等特点,研究方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深度访谈、焦点小组、民族志、田野调查等,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控制实验、问卷调查等。可见,社会科学类课题研究通常无需高额的硬件设备经费投入即可取得成果。此外,由图2可知,虽然社会科学类期刊基金资助论文比例明显低于自然科学类期刊,但仍超过60%。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项目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研究,需要借助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案例调查分析等,因而部分社会科学类项目仍需依靠一定的科研经费投入才能完成。与社会科学类研究不同,自然科学类学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和逻辑推理。在现实中,“观察”即指实验,可以说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任何新发现、新发明和新理论的提出都必须以能够重现的实验结果为依据,即使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课题,也必须依靠科学的实验结果。实验,则需要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器材等硬件条件,多数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自然科学类研究表现出更明显的基金资助依赖性。本文以论文篇均基金数反映基金资助强度,以基金论文比例反映论文产出量来分析基金资助强度与论文产出量的关系。篇均基金数是指期刊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所获基金资助项数的平均值,如式(1)所示。其中,F均为论文篇均基金数;P1为第1篇论文;FP1为第1篇论文获基金资助数量;N为总数。利用上述公式分别计算2011—2016年各年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论文的篇均基金数(如表1所示),并将其与相应基金资助论文比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论文篇均基金数与基金论文比例逐年变化情况如图3、图4所示。由表1可知,2011—2016年六年间,八种期刊论文整体篇均基金数为2.55项,社会科学类期刊论文篇均基金数为1.60项,低于整体篇均基金数,自然科学类期刊论文篇均基金数为3.02项,高于整体篇均基金数,自然科学领域科研论文获得基金资助数量高于社会科学领域。由图3、图4可知,2011—2016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篇均基金数与基金论文比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年达到最高值和最低值,自然科学领域各年度论文篇均基金数和基金论文比例均高于社会科学领域。可见,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基金资助数量与论文产出数量均为正相关,增加基金资助数量有利于提高科研论文产出数量。2.3各期刊论文基金资助情况为了对比分析各期刊论文基金资助情况,我们分别统计了各期刊历年学术论文获基金资助情况。2011—2016年各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总数量为:社会科学类,《经济研究》共931篇,《中国法学》共538篇,《中国社会科学》共765篇,《社会学研究》共377篇;自然科学类,《地球物理学报》共2389篇,《地理学报》共877篇,《计算机学报》共1169篇,《北大学报》共876篇。其中,基金资助论文和非基金资助论文占期刊总论文数的比例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自然科学类期刊基金资助论文比例基本稳定且普遍较高,均高于90%,《地球物理学报》《地理学报》和《计算机学报》基金论文比例甚至高达98%以上;社会科学类期刊中,《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基金论文比例较接近,约为60%,《经济研究》基金论文比例则达到84%。可见,基金资助对科研论文产出数量影响显著,且对自然科学学科的影响更明显,对某些学科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为分析各期刊论文基金资助数量与论文产出的关系,利用式(1)分别计算各期刊2011—2016年六年及历年的篇均基金数,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从2011-2016年六年的篇均基金数来看,在社会科学领域,篇均基金数最高的是《经济研究》2.74项,其次是《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1.07项,最低的是《中国法学》0.74项;在自然科学领域,篇均基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计算机学报》4.20项,《地球物理学报》3.02项,《地理学报》2.62项和《北大学报》1.85项。可见,自然科学领域较社会科学领域获得的基金资助数量更多;计算机信息、经济学等热点学科较其他学科获得的基金资助数量更多。为了解期刊论文获基金资助情况的逐年变化情况,计算2011-2016年各年度、各期刊基金论文占相应年度期刊总数的比例,如图6—图13所示。根据图6—图13历年基金论文比例数据,可以对比分析出各期刊论文历年获基金资助情况。在自然科学类期刊中,《地理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和《计算机学报》这三种期刊历年基金资助论文比例基本稳定且均保持在96%以上,而《北大学报》则出现相对明显的波动。这与期刊类型有一定关系,《地理学报》《地球物理学报》《计算机学报》主要来自某一学科及其相关学科,因此论文获基金资助总体情况较稳定,而《北大学报》发表的论文涉及学科范围较广泛,论文获资助情况难以估计,相对来说更易产生波动。在社会科学类期刊中,《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和《经济研究》这三种期刊历年基金论文比例基本稳定,其中《经济研究》历年基金论文比例较高且稳中有升,这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密不可分。一方面,国家不断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制订并实施一系列经济发展相关科研项目资助计划,使得该学科项目获得资助的概率提高;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导向使科研人员更有意愿投身于相关研究,使得经济研究不断深入,并在一定程度上对非基金资助项目产生“挤出”效应,从而降低了非基金资助论文的比例。《中国法学》基金资助论文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从2013年到2016年,基金论文比例从43.33%逐年递增到69.2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法学相关研究项目成功申请基金资助的概率,同时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可见,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研基金的资助方向,进而对科研产出产生影响。利用图6—图13数据,对比分析论文篇均基金数与基金论文比例的历年数据,得到基金资助数量与论文产出量的关系。可知,各期刊的论文篇均基金数与基金论文比例的逐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部分期刊历年基金论文比例接近饱和,在此情况下,增加基金资助数量对论文产出量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图5和表2数据,对比分析各期刊2011-2016年六年的篇均基金数与基金论文比例总体情况。在社会科学领域,篇均基金数最高为《经济研究》2.74项,其基金论文比例84%,也是最大值;篇均基金数最低为《中国法学》0.74项,其基金论文比例56.69%,也是最小值。然而,在自然科学领域,基金论文比例较高,增加基金资助数量对论文产出量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增加基金资助数量有利于提高科研论文产出量。

3结论

学科制度论文范文第5篇

目前我国会计论文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又称科研论文、研究论文、专题论文,是会计学界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及科研人员总结科研成果,送交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学术出版社或学术会议发表或宣读交流的论文。

毕业论文主要是指学位论文。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是各类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人员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写出的论文,即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对于学士论文,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技能,解决不太复杂的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能够充分地反映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见解;对于博士研究生论文,则要求反映作者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该学科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创造性成果,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毕业论文还包括在我国接受高等专科教育财经类学生的毕业论文。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二、会计论文作用和特点

(一)会计论文的作用

1.会计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会计研究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及会计学者,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围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撰写会计论文,对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和企业改革(如兼并、破产、关闭、出售、公司制改建、债转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中的财务管理、资金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方面,以及会计新领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会计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会计论文是总结会计经济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发展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有上百家财经类期刊刊登会计论文。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为了总结前一年度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每年还组织前一年度会计学论文评选活动,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出版,由此激发了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以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会计改革深入进行。

3.写作会计论文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考核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等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学术性即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

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对新的发明和创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严密逻辑推导,求得规律性认识,丰富原有理论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