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化学基础教育教学目标达成探究

化学基础教育教学目标达成探究

[摘要]基础教育教学过程需要达成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以中学化学教学为立足点,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检测三个方面阊述了促进三个维度目标达成的几种举措,以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养成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奠定了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三维目标;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检测;学习主动性

中学教学过程中有三个维度的目标需要达成,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是最基础,也是最直接、可以识别判断的目标。而过程与方法相对体量大而抽象,学生对其的把握,不容易简单加以识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则更加隐匿,尚需更长远的判别。若要想达成上述三维目标,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长期投入极大的精力与专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从而得以事半功倍。以下本文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方面阊述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落实三维目标的一些具体举措。

1课前准备

教学目标落实表面上似乎与课前无关,事实上课前的预习对课堂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旦课前布置的预习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及关注,课堂内容将顺利掌握、课后深化也水到渠成[1]。因此,课前布置一些需要学生积极投入的自主活动非常重要。课前学生处于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的状态下,指导恰当,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资料,制造、利用工具,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提出的问题[2],达成目标。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这章为例,本章知识技能目标为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形成过程及特征,及乳化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为能识别常见溶液中溶质溶剂及几种溶液中的吸热放热现象。而情感价值观等目标则是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前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任务,应以调动学生自主探索为目标,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为载体。比如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制作溶液。把整个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记录并尽可能解决。什么是溶液?如何配置溶液?配置溶液过程中发现什么现象?在配置过程中产生什么问题?要想完成预习任务,学生必需做充分准备工作,主动学习。“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教材中概念很明确(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等其他方式获得答案),接着循着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可以较容易地理解溶液。盐和糖容易找,大多数同学顺利完成任务。行动之前,学生脑中会预先出现一些如饮料、墨水、酒、油等液态物,是否属于溶液范畴?思考产生的开放性问题,以及教材提示的对应问题(比如物质为什么会消失在水中),会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来,主动行动。学生个体差别大,各自情境差别,会发现各种问题,比如只溶解了一半方糖的水溶液,比如果粒橙、洗洁净,把油和水混合等等。这些问题使他们专注于探索中,自觉地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三维目标。

2课堂教学

课堂是目标达成最关键的场所。不管采用怎样的形式,传统讲授或翻转课堂或其他形式,在教师的参与、引导下,这个过程应该引领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积极发挥主动性,实现目标。理科知识有内在的逻辑性,教师在引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内在的逻辑,循序渐进地自然而然地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使其形成思维习惯[3]。还以溶液这节为例,人教教材设置先以具体的氯化钠、蔗糖、硫酸铜三个演示实验展示溶液,从其中观察、归纳溶液的特征、进一步抽象概括出溶液概念。溶液形成(或学生制作)过程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是‘混合物’。而其特征,可以通过比较油水混合、泥沙浑浊物引导学生得出溶液与它们不相同的特征‘稳定’‘均一’,并引导学生用词准确,能描述出这一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有特征。久而久之,形成思维习惯,完成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实现更高层次目标的达成。要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活动中,需要注意导引学生思维活动,这离不开课堂问题的设置。问题是与学生互动有力的手段,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绝佳时节,好的问题也是教师创造性的体现。问题设置需要有对应的情境,问题要难易得当,具有针对性。只有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能力为基础,贴近学生所学习的内容,才能有效的促进新知识的同化,提高教学效率。苹果吊到恰当的高度,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为最好。学生获得成就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乐趣[4]。设置问题情境教学也需要循序渐进,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地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又引发下一个问题,这样由表及里,由外而内地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一连串相关的问题串的解决,就是一个过程目标达成的阶段。鼓励学生提问质疑。首先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宽松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基础,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大胆地在课堂上发言、提问、辩论,开发创造潜能提供了条件。再者,要下功夫启发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寻找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让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比如在平常的学习中寻找问题,特别是在自已思考后还不明白的情况下多问几个“为什么?”。注意要为学生留出主动思考、积极提问的时间和空间[5-6]。学生提的问题即使不着边或自相矛盾,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思考精神,同时引导学生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而不要轻易的否定。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集中在要实现的学习目标上,适当掐断偏离主题的枝节,围绕主线,保证质量。利用化学学科的形象特点。化学是一门多姿多彩的学科,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有这样一个印象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硫酸铜溶液有明亮的蓝色,酚酞喷洒氢氧化钠写下的隐形字会使之现形,将熄灭的木条会在氧气中起死回生,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光......通过实物演示、演示实验、小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给学生以感官刺激,把形象的感官体验与抽象的逻辑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加以引导利用,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探索的快乐就会使学生自觉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讨论、练习、分析、小结等等,教师们可采用很多共性的、个性的操作,为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实现教学目标。

3课后检测

最传统最有效的的知识技能检测方法就是训练题。避免抄袭、拖拉方面教师应该下手狠抓,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自主作业习惯。但只抓这点往往不够,还应该结合多种手段,督促达成的目标最终巩固。以考代练是帮助学生提高的有效手段。课堂教学是教师最重视的一个环节,可我们投入很大精力讲解或导引给学生的知识,以为学生应该早已耳熟能详了,他们却常常出错。眼高手低是一种通病,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平台,采用以考代练,使学生在作答中再次对课本知识的回顾,并且把书本基础知识拓展与升华。每组织一次考试,学生就获得了一次锻炼的机会。考试一般都要经历学习、思考、总结、反思等过程,这使学生客观地评判自己学习成果,主动夯实扩展自己的知识,提升认识,提高水平,最终增强自己能力。使每次考试结束之后,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之前相比,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趋势。以考代练,也使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中,明确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优点与缺陷,不断修正与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养成小结习惯。小结是回顾、总结一节、一章内容,使之逻辑鲜明、层次清晰。它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知识间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系列或框架结构。在教师进行每节小结的引导下,让学生养成自己小结整章的习惯,简洁、提纲挈领地概整章的知识内容,掌握知识重点及系统性。自己小结也使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整理自己章节知识的不足,查缺补漏,及时修正或巩固学习内容。教师小结注意要在归纳过程突出章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要指出技能、方法、规律,而学生小结注意对其系统性的把握,前后逻辑,巩固所学内容,培养自学能力[7]。当然方法很多,诸如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的也可让学生自己制作生活小视频,查资料写个小科普知识等等,从小就培养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开拓各种潜力。总之,教师应该站在一个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角度,发挥更全面的引领作用,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方面推进教学目标落实,调动学生“五感”,让学生自觉形成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全面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能力,积极达成教学要求。

作者:李慧卿 范建凤 单位:忻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