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乡村振兴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探究

乡村振兴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探究

[摘要]当前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因经济、资源和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基础设施落后、生源流失、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师资结构失衡等问题。应依托政策扶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联合家庭教育,构建村-家-校合作共同体;着眼教师发展,科学管理教师队伍助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路径

2017年,党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智力基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教育研究经历了慢步摸索时期、稳步积淀时期和阔步发展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基础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奠基作用的关键一环对中国国民教育的发展,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着引领方向、奠定基础、保证质量、稳定大局的作用。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保质保量、稳步良性发展是中国教育良性发展的前提。因此,如何解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经济、资源和政策因素的制约,高质量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民教育大发展、促进国民素质大提高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大提升的迫切之举。

1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因素

1.1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因素。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资金补贴不足等因素导致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备、校舍失修以及校园环境差等突出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公共投入严重偏低,亏损很大,农村尤甚。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与思想观念的狭隘往往是共生的。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观念,认为农村的孩子就该早早地外出打工或务农以贴补家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也是造成农村生源减少和优质生源流失的直接因素。随着城市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地区。鉴于城市地区高质量的教师资源、完善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农村地区出现了因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导致的“教育外迁”现象。根据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可知,2017年,义务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上年增加0.85%,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79.67%。城市发展带来的农村校舍“空心化”和城镇学校“大班额”并存的现象显然不利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处于少年期和青春期的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不稳定、不均衡、阶段性和新奇性的特点。劳动力外迁造成的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教育及监护问题是制约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留守儿童多是隔代或是近亲监护,这些监护人一般受教育程度不高,自然而然地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农村青少年学生成绩下滑的直接原因,更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行为习惯、道德发展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作用。

1.2资源因素

优质师资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质量保证,也是乡村振兴的智力保障。然而,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骨干教师流失问题、教师的年龄分布、性别占比、学历专业水平、学科结构、稳定性等失衡现象已成为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乃至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瓶颈。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中,越年轻的教师流动意愿越强,而30岁及以下的教师中,有流动意愿的占比高达83.16%。其次,“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达到了稳固阶段,能否利用已有的“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谋求优质、前沿的教育资源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但这一融合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部分农村地区和偏远贫困山村却显得力度不够。2020年疫情防疫期间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因缺少必需的信息设备、网络问题等地理和经济因素的限制导致网络授课开展困难、教师授课效果差、学生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根据张文静、姜国波的社会调查可以得知:对于部分贫困地区来说,办学条件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很大的问题。教育资源在地区配置上的失衡现象虽在全国各地农村地区的成因不同,但结果都造成了该地区办学水平低下、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水平落后、教育成效低等问题。现实往往是越贫穷落后的地区越不重视教育投入,越是基础设施差、教学设备落后的学校越是留不住优秀的教师资源,由此循环往复,教育发展进入了恶性循环,不利于社会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1.3政策因素

因城市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导致的城乡教育发展二元结构显然是阻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绊脚石。政府虽采取了一系列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改善城乡教育发展的二元结构,现实情况却是我们在倡导城乡教育公平的今天,城乡差距并没有消弭多少。教育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欲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教育发展的二元结构仍需不断适时更新并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为缓解失衡的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政府实行“村不办小学,乡不办中学”“撤点并校”等乡村义务教育布局,但这一政策也随之带来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学校和班级数量的一再压缩导致农村学校“大班额”现象产生,或是村落间距离较远学生上学路途较远、寄宿生住校问题等。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因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导致的“教育外迁”现象、优质生源“向城市性”“随迁就读”等也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国家对农村地区教师的津贴种类较少、标准偏低、奖励项目有限、晋升培训机会不足,农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较低等也是导致农村地区师资问题“引不进、留不住、流不动”的重要原因。

2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路径

2.1依托政策扶持,挖掘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力

维持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保证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解决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相继颁布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扶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促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政策措施。首先,政府应树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保证政府每年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的划拨适当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提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投入标准;政府及教育部门应鼓励社会各界多方投资,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助力教育事业。其次,事物发展的内因既是事物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农村基础教育要想发展,必须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发展力,摆脱政府财政划拨的外部依赖。农村发展的内生力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新鲜血液。撇开“财政补贴”的拐杖,农村基础教育才能走得稳、走得远。政府应在发展地方经济中发挥“总抓手”和“兜底”的作用,依托国家财政补贴和社会投资力量,立足当地农业、畜牧、旅游、乡镇企业等发展优势,开发农村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农村地区的旅游、畜牧、乡镇企业等亦有助于留住农村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生源流向城市、吸引优秀师资。

2.2联合家庭教育,构建村-家-校合作共同体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对学生的身心全方面发展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立足家庭教育,建立以校为主体的农村家校合作共同体,形成家校合力方能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系统的科学、均衡发展。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双重作用。没有乡村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的现代化就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乡村振兴的实现。首先,学校应定期组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班内学生进行摸底式、排查式家访。通过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及时发现学生辍学的潜在可能性,并联合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帮扶、救助措施。其次,学校应联合相关民政、教育部门和社会组织定期召开由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学校教师及管理人员参与的教育宣讲会。观念指导行动。“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丰盈人生”“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念能从根源上改变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落后的现状。成效显著的宣讲会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因“读书无用,不如早挣钱”等错误观念造成的适龄青少年辍学问题,而且能够形成家校合作、多方共赢、跨界协商、长期坚持、治标治本的良性的农村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再者,学校、政府等有关部门应着力改善农村地区寄宿条件、改进“监狱式”封闭管理制度等现存问题。要解决寄宿制存在的问题需双管齐下,一方面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改善住宿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学校要定期举行防灾避险的安全演练、防骗防盗的法律宣讲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学校应秉持“生活教育”的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总目标。村民委员会、村团支部等农村基层组织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沃土,担负着启民智、强民体、振兴乡村文明的重任。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和人才保障作用,为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2.3着眼教师发展,科学管理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树立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的智力保障和充足的前进动力。首先,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和观摩会。通过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学科间或是跨学科间的交流和研讨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观摩和分析优秀骨干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有利于促进新入职教师对新环境、新工作和新生活的适应。学校应鼓励教师树立和制定自我职业发展的意识和策略。如,系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班级管理、多媒体技术使用和学科专业知识等。其次,学校及教育部门应争取为教师提供多选择的晋升机会以及本学科发展前沿的论坛、交流会等。多途径、多选择的职业培训和晋升机会能有效地稳定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减少教师的流失,尤其是经验丰富、能力过硬的骨干教师的流失。教师队伍还需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应定期举行实操性的技能训练,以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再者,培养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全科教师是解决部分乡村缺少教师的有效途径。除定向的职前培养外,职后的实践性养成也是解决全科型教师短缺问题的重要途经。学校要鼓励教师多方面了解跨学科知识,促进单科教师向全科教师转型,并联合教育部门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以扩充他们的专业知识、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等。总言之,学校、教育部门及相关社会组织应聚焦于乡村教师的内在和外在需求,制定切实有效的农村教师稳定、持续发展的激励措施,构建完整的职业发展机制,并建立有效、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

3结语

在国家大力倡导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谋求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现的助推器。乡村兴需教育兴。聚焦因经济欠发达、资源短缺且配置失衡和政府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设施差、生源流失、教师结构失衡等问题,借助政策扶持,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发展潜力、联合家庭教育,构建村-家-校合作共同体、致力于教师发展,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等措施,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如何有效实施上述措施,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径落到实处,仍需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热心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有志之士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欧阳修俊.新中国成立70年乡村教育研究回顾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02):11-22.

[2]巴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育现状研究[J].农业经济,2020(05):121-122.

[3]张文静,姜国波.“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英语教育扶贫路径探究[J].海外英语,2020(16):226+232.

[4]王囡.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统筹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20(04):69-75.

[5]余应鸿.乡村教育发展的内生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6(02):107-114+193.

[6]郝文武.建立以校为主的农村家校合作教育共同体[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04):11-15.

[7]潘超,徐建华.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双元途径[J].教育探索,2016(04):110-112.

作者:郝会敏  单位:浙江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