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教育培训

乡村教育培训范文精选

乡村教育培训

乡村教育培训范文第1篇

一要积极参加培训。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没有新的医学知识,就不能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就不能胜任新形势下乡村医生的工作。乡村医生要充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培训,汲取更多更新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和依法行医的意识,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技术条件。

二要坚持自学。现代社会,学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一天不学习就会落伍。汉朝著名思想家王充说过一句话:“人无知识,犹如手中无钱也。”我们基层卫生工作者,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就像手中没钱一样,遇到困难和问题就会束手无策,纵使我们对老百姓十分有感情,但在疑难杂症面前也会无所适从。所以,大家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我们胜任基层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头等大事来抓,利用一切工作之余的时间不断“充电”,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坚持每天学习、时时学习、经常学习,持之以恒,必有所获。

三要从实践中学习。要把看病的过程作为学习的过程、钻研业务的过程,潜心研究,总结经验,增长才干。

第二,德行要正。“医为仁之术,必具仁之心”。乡村卫生人员是广大农民健康的卫士,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窗口。医德医风建设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是关系党和政府威信的大事,也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树立窗口形象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医院或者医生,即使有先进的设备和精湛的医术,也无法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念相悖的医德行为。如目前群众反映比较多的给病人开大处方、检查多、用好药多、费用高、收“红包”等医德问题,虽然是少数人的事,但其影响不可低估,它使医患之间产生了鸿沟,互不信任,直接影响了医生的整体形象,也给党和政府造成了不良影响。所以,在乡村卫生队伍建设中,我们要以医德医风建设为突破口,坚持抓好作风建设。广大乡村医生要自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牢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神圣职责,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树立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

第三,态度要好。医生的工作对象是人,是人的健康和生命。患者把医生视作“救护神”,危急之中找到了医生,心就安稳了一半。所以,医生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对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乡村医生,服务的对象比较分散、条件艰苦,不论白天黑夜还是刮风下雨,都可能有患者求医。这就要求大家必须有耐心和吃苦精神,早叫早到、迟叫迟到,不论远近、不论亲疏,一视同仁,热情服务。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改进服务态度入手,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患者,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舒心的服务;从改进服务技术入手,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保证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从规范医药费用管理入手,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加强药品、医疗用品管理,降低医疗费用,让患者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

同志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已正式出台,我区广大农民的医疗水平将有一个大的提高,我区基层卫生事业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对我们农民的健康和全区医疗卫生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为农村卫生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次培训机会。这次培训只有三天,时间虽然不长,但内容十分丰富,也十分重要,对大家来讲是一次提高理论素养、调整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层面的难得机会,希望大家沉下心来,集中精力,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学习期间,大家要端正学习态度,思想上高度重视,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乡村教育培训范文第2篇

这次*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乡镇、村级终端站点管理员培训班,是县委远教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举办的,培训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领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有关政策和精神,掌握总体技术方案,学会基本的操作技术,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巩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把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重要举措。2004年3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组长贺国强在考察我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时强调: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推进党的建设,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创新工程,是一举多得、深受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试点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深化对搞好试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试点工作作为服务“三农”、推进党的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

县委也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赵清云为组长,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宣传部、纪委等13个单位为成员单位的洞口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去年11月成立了县远程教育管理中心,现在工作人员3人。并从紧张的财政经费中解决46万元,用于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建设。至今为止,共投资150多万元,建成了高沙镇、洞口镇、山门镇三个扩展型站点和114个村级基本型站点。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的重大举措,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对待所从事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1、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创新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手段和内容的一项战略举措。近些年来,在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在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我县今年深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对农村党员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如何解决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存在不少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是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手段单一,优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不够高,教育的实效性不强,教育培训的覆盖面不广,发展不平衡等。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思路创新、手段创新和工作创新。现在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正是适应这种要求的具体体现。当今世界,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成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的一种重要手段。据统计,到2000年,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我们党是一个拥有68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其中农村党员2000多万,农村基层干部600多万。从我县的情况看,全县党员3万余人,其中农村党员2万多人。他们都是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骨干和中坚。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农村党员干部加强教育和培训,创新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手段和内容,是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培养具有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本领的党员队伍的一项战略举措。

2、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机制的一个有效载体。我县在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针对农村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培训方法,教育党员作榜样,带领群众奔小康,为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机制,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我县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积累了经验。实践告诉我们,巩固和发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就必须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要让干部经常受教育,就要使教育手段载体化、教育方式制度化;要使农民长期得实惠,就是要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就可以用现代化的手段经常地、持续不断地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科技知识和致富本领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有利于把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具备条件的农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进而有力地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这样,巩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就有了保证,干部经常受教育就有了载体,农民长期得实惠就有了基础。

3、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用信息化带动我县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我县是农业大县,解决“三农”问题十分重要而紧迫。通过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进而推进我市“三化”进程,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正如曾庆红同志所讲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之后,遍布全省广大农村的一个个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点,不仅可以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和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切入点,而且可以成为农村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示范点,成为广大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实用技术的致富点,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之前的职业技能传授点,成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点。”

二、强化责任意识,把管理员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员队伍是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五个一”目标之一,也是确保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政治的高度,增强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来完成学习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站点管理员和操作员。

1.要把管理员和操作员工作看成是一种信任。组织上把具体开展远程教育的重任让我们来承担,这是对我们的信任,应该感到自己作为管理员和操作员责任重大,应该感到党组织的信任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压力。我们一定要以过硬的技术、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完成终端站点的管理和操作任务。

2.要把管理和操作工作看成是一种检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对我县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的一个考验。在座的管理员和操作员绝大部分是兼职的,有乡镇副职、组织干事和村主要负责人,有的比较熟悉电脑技术,有的还是门外汉,目前都还从事着其它相关的基层工作,在当前基层工作比较繁忙的时候,我们能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为全县开展站点管理员培训工作做出样板,这是对我们政治素质的一种检验;我们能不能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做到远程教育管理与其他工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一种检验;我们能不能勤于思考、开拓创新,积极摸索出管理操作方面的经验,这是对我们学习水平的一种检验。因此,我们要自加压力,分秒必争,尽快学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

3.要把管理员工作看成是一种机遇。在2005年年底前,建立起规范统一、覆盖到位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和网络站点,这是多少年来我们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这项工作完成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点播式”、“交互式”和“现场直播式”教育;可以通过这个信息平台,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观念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作为终端站点管理员,一方面要操作管理远教设备,一方面要组织安排农民学习,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我们从事这项工作,能够操作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成熟的软件,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好机会;能够掌握大量的致富信息和实用技术,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服务农民、带领农民致富的好机会。我们一定要十分珍惜和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学好技术,提高本领。

三、抓好站点的管学用,确保“学出成果,用出效益”

首先,抓好管理,推动学用活动开展。我县114个站点要认真履行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与使用责任状,各站点不得擅自对远教设备作出改变用途、出让、变卖、抵押、抵债、报废等处理,一经发现,站点设备将被收回,造成的损失由乡镇党委及所辖站点照价赔偿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管理和使用站点设备的第一责任人为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为抓党群的副书记、组织干事和站点支部书记和管理操作员。各乡镇党委必须指导和督促各站点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远教设备的安全和完整。远教站点的场地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因防范措施不当或不力,造成远教设备损坏或丢失的,由乡镇党委及所辖站点照价赔偿。若不能提供应有保安设施,县委组织部有权收回远教设备,另行安排。各乡镇应切实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管理,确保远教设备的安全和合理使用,充分发挥远教站点的服务功能。严格执行站点节目预告制、学用登记制,乡镇远程教育负责同志要随机检查站点的学用情况,督促站点切实开展学用活动。

第二,探索学用模式,建立学用支持体系。各乡镇应明确专人负责所辖各站点远教设备的管理和操作使用,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稳定。管理和操作人员必须严守站点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管理规程,不得随意交由他人操作远教设备。各站点要科学制定站点学习制度和年度学习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坚持学习内容与本地产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坚持分类分层次组织学习与大规模地组织学习相结合,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体化自主学习相结合,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抓好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为站点学用活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各乡镇远程教育负责同志要不定期地进村入户帮助受帮助对象掌握基本操作要领,做好技术辅导。站点管理的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作出妥善处理,对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向站点负责人和县远教办报告。

四、抓住机遇,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按照中央的部署,从今年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当前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组织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更要抓住机遇,在大局下行动,并在服务大局中促进自身发展。一要树立机遇意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全体党员的一次集中教育,这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鲜活内容和宽广舞台。同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先进手段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先进性教育。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推动现代远程教育,既是动力,又是机遇。我们要把握机遇,运用机遇,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二要找准工作结合点。要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把远程教育与先进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把远程教育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基层党组织、为党员、为农民办实事来抓,作为党的先进性教育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来抓。两者要结合部署和安排,结合推进和落实,结合指导和督查。根据中央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部署,乡镇和街道社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今年七月已全面开展,村级在明年上半年进行。我们要抓紧远程教育硬软件建设,为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农村的开展搭好平台,建好载体,打好基础。

五、明确学习要求,把这次培训学习当作一项本职工作来完成

这次培训学习,学习时间紧,安排内容比较多,必须集中精力,当作自己的一项本职工作来完成。在此,我就这次培训学习提几点要求:

第一,要明确学习重点,熟悉基本操作。我们这次学习的重点是,要从总体上领会远教工作的精神政策,又要把握技术方案的总体要求,还要学会终端站点的管理操作,重点是学会基本操作。同时了解关于远程教育的总体技术方案、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方案、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方面大体内容。通过学习要能够熟练操作卫星接收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及电脑操作等,增强感性认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第二,要紧密联系实际,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次培训共安排了6堂课,11项学习内容,教学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际操作观摩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引导大家紧密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结合自己的技术水平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基本方法和技术,特别是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这次培训仅3天时间,不可能讲述得很全面,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实际操作,勤思考,勤动手,真正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第三,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大家来自不同地方,具备的知识有多有少,已学的内容各有不同,我们在学习中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乡村教育培训范文第3篇

关于对全乡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十七大”和

“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电化教育培训的通知

各村党支部、乡直单位:

为了迅速宣传、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中央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根据县委组织部杭委组通[200]62号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经研究,决定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全乡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十七大会议精神和“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义

通过专题培训,教育和引导农村基层干部进一步深刻领会“十七大”会议精神,深刻认识省委有关建设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的要求上来,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推进科学发展、做好群众工作、依法办事、务实创新的实际本领,扎实推进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培训专题

1、十七大专题报道。包括十七大会议有关视频和图文资料。

2、省委组织部组织拍摄的包括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平安建设、新村规划与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11个培训专题,共13集《解读海西新农村》专题培训片。

培训内容阅看和播放地址为:

上杭红古田网地址:http:∥;

上杭红古田网点播网址:http:∥;

新华网十七大特别专题网址:http:/17dajs/。

三、培训对象

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乡机关、乡直(办)单位全体干部,村党组织、村委会及其村级组织班子成员。各村可以组织支部党员一并收看。

四、培训形式

以党支部为单位,采取集中培训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

五、培训时间

各支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安排收看和讨论,在2007年12月底完成培训任务。

六、组织领导

各支部负责组织培训,党支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或组织委员为直接责任人。在组织收看中,要严肃培训纪律,支部记录本要有考勤登记、讨论记录,缺课人员必须补课。镇乡党委将加强督促检查,适时组织人员进行抽查。

附:*乡“十七大”和“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电化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中共*乡委员会

200年11月9日

*乡“十七大”和“海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

电化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培训内容

时间培训内容

11月15日19:00-20:30十七大精神专题报告

11月19日19:00-20:30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专题

11月22日19:00-20:30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专题

11月26日19:00-20:30新村规划与建设专题

11月29日19:00-20:30十七大精神辅导解读

12月3日19:00-20:30农村经济发展专题

12月6日19:00-20:30基础设施建设专题

12月10日19:00-20:30乡风文明建设专题

乡村教育培训范文第4篇

心理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教育兼有心理学和教育学特点。心理教育是从心理学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是心理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柱,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心理教育内涵在于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的心理生活,发展和提升人的心理素质[6],心理教育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是引导人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对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维护,对个人以及社会生活质量的关注和促进[7]。作为教育学范畴的心理教育分为教育、辅导、咨询、治疗四个层次,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8],同时心理教育具有社会属性,具有社会制约性,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6]。WTO认为健康的标准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处于理想状态,当前生物医学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的产生不能仅从生物个体本身找原因,也应从心理状态和所处社会环境去分析,心理因素与疾病密切相关。根据上述对心理教育内涵的阐述,笔者认为,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的心理发展,关注和构建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具备心理教育素质的乡村医生能够较好的服务患者,减轻或治愈患者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紧张和抑郁等痛苦。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医生实施心理教育培训是乡村医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

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现状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卫生部下发的《1991-200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和《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等有关乡村医生教育规划政策,我国各级别乡村医生教育培训政策相继出台,乡村医生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目前乡村医生培训以获得学历和考取行医资格为目的,忽视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需求[9],心理教育素质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其培养没有得到重视,在治疗疾病时就头痛医头、脚疼医脚,医院中很多因心理障碍而产生的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诊断,且大部分治疗并不规范,导致患者病情贻误、影响预后,并造成过度医疗[10]。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疾病中的心理因素,临床研究发现: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易造成消极情绪状态,可使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心身疾病,还可加速疾病恶化[11]。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行为方式、饮食理念和生活节奏等因素都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状态,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人民群众的疾病,增强人民群众体质,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调研显示,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动了解患者心理,对患者本人及家属具有同情心,热心讲解病情治疗过程,倾听患者感受,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心理疏导,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对乡村医生进行心理教育培训成为当前乡村医生教育工作重点。

3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策略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医学服务的目的视为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非单纯的治疗疾病[12]。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研究乡村医生执业特点,将心理教育贯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过程,通过心理教育培训,增强乡村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的主动性,鼓励乡村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3.1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工作,制定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训政策,鼓励乡村医生自觉提高心理教育素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行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思想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工作愉悦度低,有消极的工作情绪[13],培养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素质,应首先关注乡村医生心理状况,研究乡村医生心理需求,使乡村医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将心理教育培训纳入乡村医生考核体系是激励乡村医生提高心理教育素质的有效措施。

3.2建立乡村医生心理教育研究基地试点

医学教育机构应积极配合乡村医生心理教育培养工作,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心理教育专项研究基地,充分发挥高等医学院校资源优势,提供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护理学等心理教育培训课程和文献资源,在培训课程、师资保障等方面加强与乡村医生的互动,深入研究农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的为农村培养高素质的乡村医生。

3.3积极开展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需求也不断增加,心理教育依托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当前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人民群众医学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同时,乡村医生对心理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欠缺,造成农村卫生心理教育知识普及较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带头做好农村卫生心理教育宣传工作,使乡村医生认识到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帮助。通过心理教育宣传,乡村医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人民群众心理发展,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满足农村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乡村教育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发展建议

2021年是全面乡村战略实施开局之年,但长期以来,人才匮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瓶颈[1]。当前,乡村人才振兴的有效解决路径,不是简单地促进人才从城市流向乡村,就地培养人才以及提高人才(特别是外出返乡能人)在乡村就业创业的适应性、实用性、创造性是现实可行途径,其中函授、培训、半脱产学习等农民继续教育则是其中的关键[2]。可见,农民教育培训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与效果。本文基于2020年湖州市市级农民教育培训的情况,对实际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有益参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1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1招生情况

1.1.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对2020年参加湖州市市级培训的1316名学员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学员整体年龄跨度较大,45周岁及以下占比超过70%,成为农民的中坚力量。同时,农民的学历整体不高,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将近70%。1.1.2招生流程繁琐。通常市级培训由市级责任单位下属区(县)单位按照名额分配招收培训学员,下属区(县)单位报各区(县)农业农村局对学员进行资质审核,防止当年重复参训无法录入系统,最后由市级责任单位统一汇总。招生流程十分繁琐,步骤与经手单位或部门较多,最后可能导致生源无法按时招齐或者信息反馈滞后。1.1.3生源短缺。受限于本年度已参加过由部、省、县三级财政资金补助的培训学员不得重复参加的条件,导致部分培训班学员无法招满或者学员过少,最终取消开班。1.1.4生源匹配度不高。招生由市级责任单位按照名额分配下发到各区(县)责任单位进行招生,但在实际招生过程中,从区(县)往镇、乡、村各级下发时,培训班的招生信息很难传达到许多真正有需求的农民手中。实际培训过程中,存在相当一部分学员本身并未从事农业或者相关产业,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

1.2师资问题

1.2.1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匹配。农民的文化知识基础参差不齐、职业技能相去甚远,其职业需求也大相径庭,而高校教师已构建的知识体系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与农民的诉求背道而驰。另外,不同的生源类型导致不同的需求诉求,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不同的需求。因此,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匹配使得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大打折扣[3]。1.2.2农技师资短缺。如何将现代农业技术传授到农民手上是农民教育培训的核心工作。目前,培训班的师资主要来源于高校的专任教师。随着国家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是实践技能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3],不能胜任实践教学的工作,农技师资短缺的现象十分普遍。1.2.3缺乏培训师资数据库。根据产业的类别不同,培训的课程与对应的教学师资也不尽相同。缺乏稳定的培训师资数据库会让培训机构在设计课程方案时陷入困难,因而建立一个稳定的动态师资数据库显得十分必要。

1.3培养模式存在弊端

1.3.1教学模式存在弊端。目前,农民教育培训主要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认知规律为序的线性化教学体系结构,形成了“流水线”式教学运行模式。教学模式常缺乏实践教学的环节,使得农民培训的效果较差,背离了职业农民培育的初衷[3]。1.3.2培训安排不灵活。目前,一般的市级培训班采用连续5d,40个学时的培训模式,时间跨度长,存在严重的务工学矛盾。作为农民学员,很难单独抽出1周时间全身心投入培训之中,培训安排不灵活是培训效果差、到课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1.3.3缺乏有效的跟踪与评价机制。每一个培训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培训的真正结束。如何让同一产业的培训不断提质增效,使农民学员受益,是培训模式改革与调整的方向。目前的培训缺乏有效的跟踪与评价机制,培养模式无法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与改善,这也是导致培训质量不高、学员参与度低的一个原因。

2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建议

2.1优化招生

2.1.1简化招生流程。可以让各区(县)招生责任单位直接对接培训机构,及时汇总报名信息,同时报备各区(县)农业农村局。若出现信息错误,可直接反馈对接,以节约时间。2.1.2放宽政策限制。适当放宽本年度已参加过由部、省、县三级财政资金补助的培训学员不得重复参加的条件,可调整为1年内允许参加2次不同级别的培训,这样可以保证充足的生源。2.1.3建立各区(县)待训学员数据库。加大宣传,让招生信息能更快、更精准地传播到有需求的人手中。通过建立各区、县(市)待培训学员数据库,克服部分区、县(市)招生渠道面临的困难[4],从中筛选与不同产业类型对应的农民学员进行培训。

2.2建设师资

2.2.1大力引进农企专家。如何帮助农民学员真正掌握农业技术是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面对农民学员的主要需求,大力引进农企专家是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具备全产业链的农企,能够为农民学员提供专业指导。2.2.2拓宽师资渠道。师资的来源不能只局限于本市,尤其是长三角下游这样的人才聚集区,可以进一步深化与涉农科研院所、涉农高校的合作,共享师资、拓宽渠道。针对不同的产业类型,从周边省、直辖市针对性引进相关产业的专家进行授课。2.2.3师资队伍质量的建设。师资队伍自身质量的提升也是解决师资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对师资进行定期培训,针对性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民教育需求。2.2.4建立动态师资数据库。在保持师资队伍整体稳定的状态下,逐年壮大师资队伍,同时也需要建立动态师资数据库,便于设计教学方案时满足不同的师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与精度。

2.3科学培养模式

2.3.1分类递进式培训模式。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农民教育培训的需求。针对不同产业不同水平的农民学员,可采用分类递进式的培训模式,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5]。“分类”就是根据不同产业的不同环节分工进行分类,例如可在同一产业下分为生产型农民、服务型农民、经营型农民等[6]。“递进”就是在分类基础上,根据受训者的水平程度,科学安排培训内容,让其螺旋式上升,例如可分为普及班、提高班、精英班等。该模式的实质就是让参训农民向一个个最近的目标发展,积小步成大步,进而使整体素质得到提升。2.3.2引入田间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与农业主管部门及生产一线的对接,引入田间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培训方案中邀请相关产业的农技专家,奔赴生产一线,开展田间课堂教学,为农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7]。2.3.3灵活教学安排。应避免连续几日的培训模式,采用阶段式的灵活教学模式。阶段式就是将培训安排分为几个时间段,且间隔一定的时间,例如一天课程一天实践教学,间隔一周,再一天课程一天相应的实践教学,再隔1周进行培训内容考核与结业。同时,也要避免先只上课、后只实践的分段,保证培训的效果与质量。2.3.4建立有效的线上跟踪与评价机制。针对评价机制缺乏的问题,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上建立有效可行的线上跟踪与评价体制。通过设计合理的线上跟踪与评价问卷,将每次培训班学员的意见与建议反馈到下一次培训方案的设计中,不断优化不同产业培训的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善的培养体系,保证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升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与效果,需要国家政策、各级部门和培训机构的努力。本文对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招生、师资、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助力乡村战略的全面实施。

4参考文献

[1]柏先红,刘思扬.“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报告[J].调研世界,2019(6):3-7.

[2]江春,王安源,林煦东,等.农业高校培养“扎根乡村知农爱农”新型实用人才模式创新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0(1):3-6.

[3]杨光龙,黄玉芳.高职扩招背景下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20(4):71-74.

[4]聂志国,孟令芳,闵志标,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21(1):257-258.

[5]邱凤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4):88-89.

[6]孙福东.基于“分层递进”培训模式的高素质农民培养[J].山西农经,2019(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