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持续落实视察指导四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加快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四优四化”,着力建设“四美乡村”,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三起来”,坚持做到“三结合”,积极探索具有四川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明显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以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0公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文明新风进一步提升,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占比达到40%以上。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持续打好脱贫攻坚战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必须坚持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方略,狠抓政策举措落地,着力提高脱贫质量和成效,坚决做好脱贫攻坚巩固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工作。

(一)强化脱贫攻坚措施。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打好产业扶贫、就业创业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四场硬仗,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扶贫助残、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清零、扶贫扶志六大行动,实施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网升级和网络扶贫、环境整治四项工程,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切实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强一线精准帮扶力量,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关心关爱扶贫干部。

(二)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期内贫困村、贫困人口退出后,相关扶贫政策保持稳定,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尤其是因病因残返贫。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认真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众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发展成果,接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三、以农民增收为导向发展壮大乡村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以“四优四化”为核心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产业融合方式,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振兴,农民增收。

(一)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举措,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7000斤左右。加强耕地保护,全镇耕地保有量在5万亩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万亩。持续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力争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亩,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落实管护措施。大力培育各类服务组织,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四川生物育种中心等重要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供给能力,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产量和产能、增产和增收、生产和生态统一起来,加快推进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优质高粱、高山蔬菜、粮油种植,力争优质高粱面积达到4000亩、高山蔬菜面积稳定在5000亩、粮油种植达到1万亩左右。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加快推进优势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工程,积极发展优质蔬菜、花卉苗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高山冷水鱼、烟叶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提升产粮大镇粮油优质品率,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和检疫体系建设,加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监测防控力度,严格落实防控举措,确保产业安全。

(三)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加快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开发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加强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以猪牛羊禽规模化养殖企业为重点,建设一批智能化养殖基地。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一批电商村。加快推进宽带网络进村入户,发挥益农信息社作用,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四)支持乡村创新创业。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支持适宜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发展,扶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乡村企业,支持企业在乡村兴办生产车间、就业基地,吸引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政策、技术、资本等要素集聚,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打造一批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平台。深化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

(五)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高效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推进品牌强农,加快形成一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扶持发展特色乡村手工业,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打造一批“土字号”“乡字号”品牌。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深化与“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地区农业合作。

(六)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支持力度,提高优质粮油种植收益,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发展增值收益。积极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激励保障措施,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力争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0人。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财产性收入。

四、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扎实推进乡村建设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深入推进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四美乡村”创建,全面改善乡村发展面貌,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统一。

(一)强化乡村规划引领。把加强规划管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推动实现规划管理全覆盖。以村为单位抓紧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力争到2021年底,基本明确城郊融合类、拓展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整治改善类等村庄分类;到2022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镇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党委和政府要统筹推进乡村规划工作。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符合乡村发展实际、符合农民发展意愿、符合乡村振兴要求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

(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到2021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完成剩余15个村(社区)农村垃圾治理省级达标验收任务。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全年完成97户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按规定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给予奖励。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通村组硬化路建设。开展“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完成行政村电网改造升级。健全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管长效机制,明确各方管护责任,鼓励将管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建成设施稳定长效运行。

(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强农村儿童健康改善和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全面开展健康教育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三进”行动,加强基层临床医师、全科医生培训,强化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提高镇域就诊率。完善医保制度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关爱服务。深入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建立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投入机制,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下乡,积极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行政服务向行政村延伸。

(五)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养殖大镇粪污资源化利用整镇治理全覆盖,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下大力气治理白色污染,切实加大秸秆禁烧力度。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五、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围绕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动、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建立健全支持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制度。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健全节水激励机制。

(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总结好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巩固改革成果。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2021年基本完成。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允许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严格农业设施用地管理,满足合理需求。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重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产生的新增耕地指标和产能用于占补平衡,占补平衡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可以在省域内调剂使用,调剂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

(三)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上半年完成全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办法。健全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立规范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制,推动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形成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鼓励经济实力强的农村集体组织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

(四)加强农业支持保护。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则,强化高质量绿色发展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落实好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健全农业信贷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机制,加快做大担保规模。按照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加强农业保险工作,推进小麦完全成本保险试点。鼓励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打通金融服务“三农”各个环节,建立镇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普惠性涉农贷款增速总体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逐步回归本源,为本地“三农”服务。用好差别化准备金率和差异化监管等政策,降低“三农”信贷担保服务门槛,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发挥金融机构涉农业务服务功能,形成共同服务乡村振兴合力。

六、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改进作风和增强党性相结合、为群众办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相结合、抓发展和抓党建相结合,进一步建强基层组织、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推动基层基础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配齐配强班子。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镇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推进农村无职党员编员进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一编三定”。建立第一书记派驻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向贫困村派出第一书记,并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拓展。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常态化机制。落实村党组织5年任期规定,推动全镇村“两委”换届。健党委抓乡促村责任制,党委要定期排查并及时解决基层组织建设突出问题。加强和改善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的领导,健全以党组织为领导的村级组织体系。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健全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

(二)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群众参与治理主体作用。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发挥村级各类组织作用。村民委员会要履行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功能,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发挥其在村务决策和公开、财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措施落实等事项上的监督作用。强化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发挥其在管理集体资产、合理开发集体资源、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在服务农民、树立新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导农村普遍制定或修订村规民约。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引导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出一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村、文明村、最美家庭,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等选树活动,深入学习宣传各类先进人物事迹。支持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设施,培育特色文化村镇。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和新乡贤群体示范作用,引导和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采取约束性强的措施,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

(四)建设平安乡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杜绝“村霸”等黑恶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严厉打击敌对势力、邪教组织、非法宗教活动向农村地区的渗透。加快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深化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整合配优基层一线平安建设力量,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农村社区。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七、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落到实处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总方针,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坚持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党政一把手是抓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要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分管领导要真正成为“三农”工作行家里手。党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加强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工作。出台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实施意见,并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各村各部门要抓紧梳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强化工作举措,确保2021年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同政绩考核联系到一起,层层落实责任。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把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注重选拔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地方各级党政班子。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出格局,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新增贷款主要用于支持乡村振兴。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

(三)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落实关爱激励政策。利用各级党校加强对“三农”工作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抓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清理规范各类检查评比、考核督导事项,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解决基层疲于迎评迎检问题,让基层干部把精力集中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来。建立镇域人才统筹使用制度和乡村人才定向委托培养制度,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在岗学历教育、创新职称评定等多种方式,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按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设一批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发展面向乡村需求的职业教育,加强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建设。

(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政策激励、宣传引导,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通过民办公助、筹资筹劳、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形式,引导和支持村集体和农民自主组织实施或参与直接受益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筹资筹劳使用监管,防止增加农民负担。出台村庄建设项目简易审批办法,规范和缩小招投标适用范围,让农民更多参与并从中获益。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乡经济社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的滞后局面日益显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农村土地、房屋等资产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产权制度也是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它对于稳定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推进农业农村的改革创新首先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创新。并且,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既是激活农村资源、解放农村生产力的现实选择,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今年,我乡被确定为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乡,为我们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全乡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这一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充分认识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乡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牢固树立创新奋进、攻坚克难的思想,把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全乡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向深入。

2012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

2012年,按照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以农村资产确权发证为重点,科学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抓好前大槐树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共分五个阶段:

1.摸底宣传阶段(5月5日--7月1日)。结合县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和乡、村、组干部组成联合工作组,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宣传动员。填写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所有权、农村集体财产收益分配权调查摸底表,完成土地、房屋的测量、面积核实等各项工作。同时,结合调查摸底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2.汇总核实、公示结果阶段(7月1日-8月1日)。在完成摸底调查工作后,结合县委农工委、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分别按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所有权、农村集体财产收益分配权进行分类、核实,对核实无误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别形成分类统计表。核查、统计工作完成后,对摸底调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对公示过程中群众提出异议的问题,由相关部门研究解决。

3.公告发证阶段(8月1日-11月1日)。由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提出登记申请后,结合县委农工委、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农村产权进行登记前公告,公告期为7天。对公告期满无异议的,分别由相关部门报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审核,报经县政府批准后,予以注册登记,并向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确权发证。

4.档案整理、信息处理阶段(11月1日-12月1日)。确权登记工作结束后,结合县委农工委、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及时将相关登记信息报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统一完成资料归档和信息处理工作。

5.验收总结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由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制定验收办法,并组织相关部门对试点村的确权发证工作进行考评验收,提出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并对确权发证的整修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完善政策,适时谋划推进下一步的试点工作。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全面加强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乡党委、乡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以及各片片长组成的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二)夯实基础,造浓氛围。通过组织召开动员会、专题会、组织讨论等形式,聘请专家或专业人士,对全乡各级干部特别是涉及到的乡直单位、村等一线干部强化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并适时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夯实工作基础。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入户动员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政策原则、工作步骤,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当今中国的乡村工业是由无数的乡镇、村组、农民联户或农户个体所兴办的乡村企业组成的。它的前身是1984年以前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社队企业,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和家庭经营体制的确立,社队企业相应更名为乡镇企业。尽管经过20几年的演变,乡镇企业中已经很少有真正属于乡镇一级政府所有的企业,其中90%以上实为农村分布在村组以下的个体工商业户或私营企业,但人们还是将其约定俗成称之为“乡镇企业”,其实称之为“乡村企业”更为贴切。中国的乡村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的迅猛发展是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并由此形成了中国工业化特殊的发展模式。发展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农业在经济中的份额逐渐被工业替代,社会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以工业为主,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工业化这一历史过程需要有大多数国民的参与。然而回溯历史,从20世纪50-80年代,传统的工业化战略及其内生的城乡二元体制,衍生出城乡户籍壁垒制度、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却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一方面,政府将手中掌握的大部分资源有计划地集中配置在大中城市以建立城市工业体系,并由此促进了大中城市的繁荣和发展。而另一方面,农业发展不仅得不到外部支持,反而成为被动为城市工业提供农业剩余的部门,由此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迟缓和农业的衰退,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这种制度安排虽然促进了中国工业体系和城市现代经济部门的形成,促进了国家综合国力在总体上的提升,但却造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和刚性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构成了中国持续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瓶颈。令世人包括农民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是,乡村工业在近二十几年的迅猛崛起,彻底改变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模式,使中国农民找到了一条参与工业化的现实途径,这一以成千上万农民为主体所做出的自发的制度改变,被人们誉为继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壮举。

第一,从数量增长方面看,乡村工业已经成为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以及国家税收增长的主要力量。统计资料表明,从1978—1997年这段时间里,乡村企业的数量从150万户增加到2020万户。乡村企业创造的产值在整个农村总产值中的比重则上升的更为迅速,1978年乡村企业创造的产值仅占农村总产值的24%,到了1997年,这一比重就上升到了79%。1978年乡村企业产值只占国内工业部门总产值的9%,大约20年后,1997年这一比重达到58%。乡村企业的总产值从1000亿元上升到10000亿元人民币仅用了7年时间,而全国社会总产值从1000亿元上升到10000亿元人民币却经历了31年时间。1985-1990年,第二和第三次产业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量为7090.9亿元,其中乡村企业提供的增量为2134.4亿元,其贡献率为30.1%,而1990—1994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22051.1亿元和11864.4亿元,乡村企业的贡献率则提高到53.8%。从增长的贡献率及变动的态势中可以看出,乡村工业以惊人的增长速度不仅成为农业社会总产值的主要组成部分并具有份额继续提高的态势,而且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整体持续增长的一个主要推动力量。乡村工业发展的贡献还表现在它已经成为国家税收增量的主要来源。1985—1990年,国家税收净增773.2亿元,其中乡村企业净增166.9亿元,占全国税收净增的21.6%;1990—1994年,国家税收净增2042.1亿元,其中乡村企业净增803.59亿元,占全国税收净增的39.4%。事实上,乡村企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上缴给国家的直接税收上,它还是中国制度外非规范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具典型调查表明,各种筹资、摊派、收费、捐款等名目繁多的制度外财政收入,约1/3--2/3来自于乡村企业。需要指出的是,乡村企业的税收增长和国有企业不同,它是在必须按市价购买生产要素,并且得不到国家亏损补贴和低息贷款前提下的净增长。进入21世纪以后,乡村工业依然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到2005年底,全国乡村企业的增加值突破4600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半,年平均增长11.5%。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村工业。

第二,从结构改善方面看,乡村工业发展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转换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50年代,在前苏联令世界瞩目的工业化成就诱导下,中国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这种工业化模式力图在经济高度封闭条件下,以自力更生依靠内部积累的方式赶超世界先进国家,尽快建立一个以重工业为依托、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因此,中国工业化一经起步就有向重工业倾斜的趋势。从1978年前“一五”至“五五”期间基本建设投资的部门构成看,基本建设总投资近一半都被用于重工业建设,而用于轻工业的不足6%,由此导致了轻工业产品的严重不足。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的农业大国,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显然是与其资源禀赋条件不相符的,从而违背了产业选择的比较优势。为此,在改革之初,中国面临的历史性任务就是扭转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畸形产业结构,尽快弥补轻工业的断层,尽快将滞留在农业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释放出来并予以吸收。然而,许多国际国内的经验证明,产业成长存在着不可逆规律,当重工业一旦超过了轻工业就很难有回归趋势。为此,迫切需要在原有产业格局系统之外,形成新的发展主体,以承担消除结构缺陷的任务。令人惊奇的是,以轻工业为主体的乡村工业异军突起,天然地成为这一任务的主要承担者。据统计,在1980—1988年期间,全国轻工业产品市场供给能力增加的份额中,乡村工业的贡献率占32%。1988年主要消费品产量中,乡村工业提供的电风扇供给量占全国的45.5%,丝织品占68.7%,呢绒占52.1%。同时,劳动密集型的乡村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就业,全国农村在乡村企业中就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左右,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左右。2000年以来,乡村企业就业人数年平均增加272.8万人,到2005年底,乡村企业职工总数达1.42亿人。乡村工业的发展使中国产业结构更符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为矫正产业结构扭曲和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从社会发展方面看,乡村工业发展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实现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使轻工业产品市场实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增加了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而且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乡村企业就业,也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货币收入以及股金分红、承包和租赁所得,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的主要途径。具统计,农民人均从乡村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2000年为760元,到2005年底达1100元。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促进了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一方面,乡村工业发展为反哺农业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增加了农业投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业技术设备,仅1978—1998年20年间,乡村工业用于补农建农的资金就达1000多亿元。进入21世纪以后,这一贡献更加突出,仅2000--2005年期间,乡村企业支农补农及农村各项社会性支出累计达780亿元。另一方面,乡村工业发展将工业文明注入农村,促进了农村科学、文化、教育和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大量的人力资本投入打破了狭隘封闭的传统观念意识,现代科学知识和市场观念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造就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和新型农民。农民素质的提高和生活的改善缩小了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乡村工业发展的因素

是什么因素促使乡村工业在短时期内迅速崛起,并保持着长盛不衰的发展势头呢?在解释促进乡村工业发展的因素时,许多学者遵循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从劳动力资源、资本积累以及市场环境等方面来展开分析,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认为,乡村工业之所以得以迅速增长,关键的就是它能够利用中国农村所具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并且由于长期的工业化战略及其制度安排的抑制,农村积聚了大量过剩的劳动力,而这些廉价的劳动力恰是乡村企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关资料显示,与城市中的国有企业相比,乡村企业消耗的劳动力更多,从1978—1996年间中国国有企业和乡村企业资本密集度的比较来看,在多数年份中,乡村企业中的工人人均净资本存量一直不到国有企业的20%,但就每1000元产出所雇佣的工人数目来说,乡村企业却是国有企业的好几倍。显然,乡村企业是以劳动密集为基本特征的,所以,乡村企业大多是非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同时,由于乡村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是以大量的手工劳动和简单的机械操作为主,因此并不需要高素质劳动力,这使大量农村低文化素质的过剩劳动力有了用武之地。在大多数乡村企业中,既没有实行高水平技术的可能和条件,也缺乏接受高水平技术的入手,即使有些乡村企业需要一部分技术人才,在1984年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启动并带动了相应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以后,多数乡村企业可以通过高薪、重奖、高福利等措施招聘引进。无疑,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是乡村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众所周知,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决不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现象,为什么在此之前,乡村工业没有能够利用这一优势快速发展呢?尽管乡村工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但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对企业的启动以及企业扩大所需的资金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乡村工业化是中国特有的,它不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工业化,因此,来自政府的财政扶持资金极少。在融资渠道方面,乡村企业向国家银行的借贷十分有限。有关资料显示,在1993—1996年间,在乡村企业和国有企业获得的正规银行贷款总额中,乡村企业的贷款额仅占10%。可以说,乡村工业所需的资金主要源于农业剩余的积累。20世纪80年代农业产量和农村收入的超常规增长,为乡村工业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条件。 具统计,从1978—1984年,全国粮食增产33.6%,棉花增产18&9%,油料增产128.2%,经济作物及其它农副产品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由于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货币形态的农业剩余也大幅度地增加,全国农业总产值增长118.3%,超过了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幅度。”增产的农产品和货币形态的农业剩余都掌握在农户手中,这些农业剩余一般通过四种渠道转化为乡村企业的投资:一是有条件的农户在增加消费之外将一部分农业剩余直接用于投资,兴办以个体农户为主体的户办企业;二是以乡村企业为主体通过集资的方式,将分散在农户的农业剩余用招工集资、本厂职工集资、社会招股集资等形式集中起来,作为乡村企业的铺底资金或扩大资金;三是通过农户储蓄存款的方式,将一部分农业剩余集中在农村信用社等金融组织,再由金融组织贷款支助乡村企业;四是以家族亲朋信任或农户之间合约为前提的民间借贷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乡村企业的资金需求。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于劳动密集型的乡村企业在融资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然,乡村工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主要源于农业剩余的积累以及外商投资。问题在于,20世纪的80年代乃至于90年代以来,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大量农业剩余的产生呢?

乡村工业一经起步,就遇到了相对丰富的市场机会。由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实行向重工业倾斜的赶超型发展战略,造成了基本消费品的供给严重不足,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从基本食品到各类衣物等日用消费品实行低水平的定量票证供应。这种市场的极不饱和状态为乡村企业的起步阶段提供了非常充裕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1978—1982年间,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分别以年均5.8%和6.5%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1952—1977年3.0%和1.8%的增长速度。消费品市场短缺和居民购买力的迅速增长,为乡村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它们以低质廉价的产品迎合市场需求,进入到长期受到压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填补了由重工业导向型的国有企业遗留下来的空缺。尤其重要的是,乡村工业从起步之日起就面对着市场竞争的环境。与国有企业不同,乡村企业的能源和原材料的供给只能从计划分配范围以外取得,它生产的产品也只能在计划渠道以外通过价格竞争去销售,职工没有铁饭碗,企业一旦经营不善就会被淘汰,乡村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比国有企业大得多,企业的预算约束相对硬化,对市场机制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可见,乡村企业不仅以自身的迅速发展冲击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制度,而且运用市场环境带来的机遇不断地发展壮大了自己。值得深思的是,消费晶短缺的年代长达30多年,乡村工业为什么在那个时期不能利用市场机遇,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个丰富的市场机会又是怎样获得的呢?

三、制度变迁是根本性的因素

第一,从廉价劳动力优势方面看,传统制度的压抑和制度创新的解放是这一优势能否发挥的根本性因素。如上所述,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是乡村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并不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发生的,在此之前乡村工业并未利用这一优势快速发展。众所周知,由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多子多孙的生育偏好,加之20世纪50--70年代的人口控制决策的重大失误,中国的人口以及相应的劳动力人口在巨大的基数上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尤其在农村,由于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有限性和农村现有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水平,养儿防老和对重体力劳动力的需求,使农民理性地选择尽可能多的生育子女。在人口超高速自然增长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双重作用下,农村积聚了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亿人左右。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在“以粮为纲”的农产品结构条件下,被僵化的生产队管理体制牢牢地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他们不仅没能成为乡村工业发展的劳动力优势资源,相反造成了农业自然资源的超重负荷,大量活劳动强制性追加投入,导致种植业边际效益递减。显然,在改革之前,农业内部已经蕴涵了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即将大量滞留在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从1978年开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使广大农民获得了从事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大大解放了农民从事各种非农经济活动的人身自由,激发了农民被长期压抑的进取心和创造力。然而1984年以前人民公社制度尚未解体,各种阻碍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制度性障碍尚未拆除,城乡隔绝的经济体制与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制度,迫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只能在农村中寻找农业以外的新出路。国家在坚持既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城乡隔离政策的前提下,放宽了对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限制,鼓励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乡村工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得以迅速崛起的。可见,改革之前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大量存在,但原有的制度框架既剥夺了他们退出农业的权利,也限制了他们流入非农产业的自由。改革之后家庭经营体制的确立使各种制度障碍逐渐被拆除,才使农村廉价劳动力的资源优势在乡村工业发展中得以发挥。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今天,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三会”精神和××××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郊区工委召开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我认为,这次会议开的很有必要,也很及时。会议全面总结了××××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了××××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同时,对在××××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我同意郊区工委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所作的总结和部署,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正视差距,进一步提高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认识

××××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以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发展“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为重点,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全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突出的表现是: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农业结构更趋优化,特色产品产销两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家乐”田园旅游观光服务业快速发展,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全年预计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亿元,较上年增长,完成农业增加值万元,较上年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净增元,较上年增长。

以上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农口各级干部职工和三镇农民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对你们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诚挚的谢意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要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提前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面临许多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缓慢,农民增收的途径还不够宽广,城乡差距还相对较大,农村经济总量小,农业产业链条短,城市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村工业化水平较低,乡镇企业与农业关联度不强,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相对较少,农民就业还不够充分。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村集体积累相对薄弱,建设资金比较缺乏。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决定》要求,到年农村人均要达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元,农村一、二、三产业比重要达到::,要实现这一目标,农村人均增速要从提高到,人均纯收入每年要净增元以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要从提高到,农村经济和二、三产业的发展上任务相当艰巨。因此,我们必须认清这些问题和不足,并努力加以解决,使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取得新的突破。

二、突出重点,加快发展,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

今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八次党代会和七届人代会精神,高举发展和改革的旗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和抓项目、抓改革、促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重点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解决好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全市小康建设的难点在农村,农村小康建设的难点在农民增收,××××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今年要达到元,年要达到元,每年要净增元以上,平均增速要从提高到,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因此,一定要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解决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核心问题。版权所有

二是要解决好农村产业结构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最终要靠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仅靠第一产业是不行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加快农村旅游、加工、建材、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形成多种经营、多业创收的发展格局。

三是要解决好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问题。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因此,要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开展“四进五化”教育活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强化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和增收创收的能力。

四是要解决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要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城镇的聚集,没有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难以实现的。因此,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城镇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为城乡一体化提供硬件保障。

五是要解决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城乡一体化的亮点之一,因此要全面推动生态小康村镇建设,以退耕还林(草)、生态环境治理、旅游观光农业等项目为契机,加强对土壤、大气、水质的综合治理和保护,防止土地荒漠化,保持生态平衡,努力实现“乡镇村庄园林化、农田建设林网化、沟渠道路林带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共同开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新局面

新的一年已经来临,刚刚结束的市八次党代会和七届人代会对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实现××××年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任务,必须努力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版权所有

(一)坚持抓好项目这个加快发展的载体,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保障。项目建设是争取资金的根本,有了项目,就可以聚集农村生产要素,整合农村优势资源,从而推动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今年,我们一是要抓紧落实去年已经立项的各类建设项目,争取建设资金,加快建设进程,确保建设质量。二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上的各种投资机遇,积极争取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项目、好项目。三是要在项目投资总量上有新的突破,使建设项目投资额比去年有大的增长。

(二)继续坚持调整农业结构,不断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一是要以城郊型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跳出种植结构调整的圈子,把重点放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按照“压旧扩新、压种扩畜、压农扩商”的思路,既要做好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更要做好农村一、二、三产业布局的调整。二是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积极探索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体制机制,培育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要按照“精品、珍品、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积极推进农业布局区域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管理法制化、农业服务信息化。

(三)尽快建立城乡工业一体化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一是要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作为乡镇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优化配置城乡工业生产要素,培育一批“农”字牌工业企业。二是要扩大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成分中的比重,逐步使二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从而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三是要加紧实施乡镇企业“”工程,在年内培育个亿元企业、个千万元企业、个企业集团、个上市公司。四是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使其尽快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重点引导和扶持公司加农户形式、专业生产协会形式、科技园区带动形式,提高私营经济对农业的拉动能力。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提高三镇城镇化水平。发展小城镇既可以迅速提高农村经济实力,又能促进农业人口的有序转移,要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主要措施。一是要在实施好三镇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镇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商业街和经济开发区,建设居民住房、发展农业企业和商贸流通门点,吸引农业人口向开发区集中,在镇政府所在地形成物流、人流、商流优势,活跃农村经济。二是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成部分镇村主干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使镇域交通网络更加畅通便捷。农村给排水(污)、通信、防洪、电力等基础设施要根据各镇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实际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模式。

(五)切实抓好造林绿化,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生态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环境生态化建设。一是要认真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进一步加强镇区和居民点的绿化美化工作,继续抓好绿色通道林、农田防护林和沿风沙线治理林的建设。二是要提升农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水平,把环境整治、村镇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业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方面政策和资源,抓好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六)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农村管理和服务体制市场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管理和服务体系。一要切实转变行政职能。改革对农业的管理方式,逐步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连接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二要引导农民以土地作为资本,通过入股或出租参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快土地向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农业投资者集中,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三要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多方筹措发展资金。将城乡一体化建设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起市场化运作、良性循环、城乡统筹的投融资机制。

(七)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生活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一要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农广校、农函大、化技术学校的作用,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在农村造就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和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新型农民。二要全面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改造和新建一批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丰富内容,提升品位,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三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自我保障为主、国家集体扶持相结合的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解除农民脱离土地的后顾之忧。

(八)切实加强领导,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要认真落实好市属单位包村组,市局领导包农户,农口处科级干部挂点包项和后备干部、技术人员“双下乡”工作,加强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四进五化”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切实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条件。继续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农村形成上下联动、组织推动、党群互动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局面。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商贸统筹;试点;重庆;机遇;挑战

abstract:as the only trial of implementing the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hongqing has encountered both grea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essence of this task i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dual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structure to a modern social one, focusing on the 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urban and rural resources, in which the key is the system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good use of precursory effect of commerce circulation industries and the optim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elements and products led by the balancing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mmerce will be helpful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market system. the lasting increase in economy, the transfer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the upgrading of consump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n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rural market providea extremely beneficial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the balanc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f commerce and trade in chongqing. the trial makes it possible carry out reforms and innovation for system,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model. while a series of factors , such a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shortage of need, the more fierce competition in and abroad, the imbalan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widened difference of income level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gions, the shortage of commercial basis in rural regions, the mechanical obstacle of circulation , may bring some more rigorous challenges and threats .

key words: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commerce and trade planning;trial;chongqing;opportunity;challenge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严峻的“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2007年6月,中央批准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的是在重庆这样一个具有中等省构架和欠发达省特征的直辖市,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寻求突破。 8月,商务部同意重庆作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区,希望通过重庆的先行先试,实现重点突破,形成机制,促进发展,示范带动。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对于全国商贸流通改革发展,对于探索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之路,具有全局和典型意义。

一、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意义

(一)重庆突出的城乡二元特征,使城乡统筹发展极具示范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东深圳、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三大经济改革试验区都在东部沿海地区,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是中国相对不发达地区,在中西部选择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特大中心城市设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重大政策措施先行试点,是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的需要,是探索建立构建和谐社会体制的需要,也是探索中西部地区发展模式的需要。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比较发达的城市与特别落后的农村并存。全市人口3 100万,三分之二在农村。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基本国情的缩影。重庆集合和叠加了我国东北现象与西部现象,具有与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省区相似的基本特点,再加上大库区,又处内陆腹地,城乡统筹发展特别具有代表性。在重庆进行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开展体制机制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对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典型意义和明显的示范带动效应。

(二)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是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整体设计,它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实质是就是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其核心是实现城乡资源的统筹配置。在市场经济制度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通过城乡市场的协调发展在城乡间有效配置资源,其关键是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促进城乡人口、资源与要素、产品的合理流动;其重点是产业的发展,没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都无从谈起。必须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人口、要素与产品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贸流通产业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和神经,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都离不开商贸流通的先导性与基础性作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商贸流通对经济增长的先导性作用;发挥商贸流通在促进工农业生产,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以及扩大就业等方面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以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拉动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实现市场配置资源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是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重庆商贸流通产业本身,也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商贸繁荣繁华,农村商贸相对落后,是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基本国情的一个缩影。农村消费水平低,农村市场规模小,制约了重庆整体市场规模的扩大;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农村流通渠道不畅,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城乡商贸发展不平衡,加剧了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状况,影响商贸流通产业规模扩大与健康和谐发展。只有加强农村市场的开拓,扩大农村消费,才能做大商贸流通规模;只有农村商贸流通发展,才能做到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提高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运行质量,迫切要求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二、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分析

1.“3•14”总体部署为重庆城乡商贸统筹指明了道路

2008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未来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要求重庆要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与“统筹”成为指导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关键词。“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发展目标将建设以区域性中央商务区、长江上游物流中心和购物中心、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市场体系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上游商贸中心推上前台。商贸流通作为先导性产业,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以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带动工农业生产,带动重庆经济发展,是新时期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2.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使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成为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随着市场供求总格局根本性的变化,需求瓶颈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大,开拓市场、扩大消费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市场与消费的扩大不仅是城市市场与消费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农村市场与消费的扩大。这使得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也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3.农村市场发展外部环境正在改善

2004年和2005年两个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57号)、商务部《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及其他十几个相关文件,对农村商品流通和市场体系建设从政策、目标、方针和战略上都予以了明确的阐述。国家对涉农商贸企业采取了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特别为建立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了城乡消费者的权利。初步建立了重要商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流通监管制度。采取措施推动了城乡统一市场的形成和流通业的有序竞争。商务部从2005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截至去年底,全国2 287家流通企业在1 817个县市进行试点,累计建设连锁化农家店超过16万个,覆盖了全国63%的县市。中央财政投资7.5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约117亿元,扩大农村消费近600亿元,吸纳富余劳动力约65万人,使1.4亿农民受益。 2006年11月,商务部又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计划到2010年,连锁农家店将覆盖90%的县和85%的乡镇,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我国农村市场发展环境日趋改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4.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外部环境日趋良好

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以及消费升级为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外部环境。全市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 500美元,是城乡商贸统筹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2007年上半年,重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2.2%,这为扩大消费、促进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环十射”交通网络和农村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力和广阔空间;长江上游经济带、川渝、渝黔经济合作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为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在更大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调整结构、强化功能、聚合要素、拓宽市场提供了新的空间。

5.重庆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重庆商贸流通产业迅速发展,商贸流通规模进一步扩大,200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58亿元,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西部各大城市中位居首位、全国各省区第22位、西部各省区第5位、直辖市第3位,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 1.7个百分点,列全国第8位、西部第3位、直辖市第1位;商业设施日趋完善,拥有中国西部最大的商业步行街区-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西部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重庆商社集团、最大的零售超市-家乐福、设施档次最高的商务机构-大都会、全国医药行业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和平药房总部、西部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朝天门市场。大市场、大商场成为商贸流通的骨干,集聚辐射作用明显增强,商业大都市雏形显现。作为西部唯一具有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的综合交通枢纽型城市,现代物流迅速发展,新型商业业态进一步发展,连锁商业快速发展,销售网络体系不断向社区和农村乡镇延伸,流通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2006年,重庆城市消费继续升级,农村消费持续升温。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各种惠农政策效果显现,农村市场“双建工程”加快推进,全年新建乡镇连锁经营超市45个,村社便民放心商店883个,累计分别达到191个、1761个,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382.54亿元,增长13.2%,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比全国快0.6个百分点。特别是100个中心镇商业销售服务额239.18亿元,增长18.5 %,成为农村市场快速发展的亮点。重庆“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格局正在展露,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基础逐步形成。

6.国家为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提供了试验机会与试验空间

国务院同意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重庆继20世纪80年代计划单列、90年代直辖、三峡移民开发和西部大开发之后,又一次重大的历史性机遇。商务部同意把重庆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城乡商贸统筹发展试点区”,并指出:“加强重庆市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对于优化我国区域商贸发展布局、促进区域商贸协调发展、探索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之路、解决我国区域和城乡商贸发展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要求重庆立足本地实际,充分用好现行政策,在行业管理、地方法规制定、商贸理论创新、带动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努力创新,为全国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发挥示范作用。这就将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推向前沿,为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增添了动力,为体制机制与发展模式创新改革提供了可能。

(二)挑战分析

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在过去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商贸流通产业在开拓市场、扩大消费、引导生产、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推动全市经济增长、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商贸流通产业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有所抑制,但尚未根本消除。经济社会转型、需求不足、国内外竞争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农村商业基础的不足、流通领域的体制性障碍等一系列因素又给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与威胁。

1.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均消费水平低,制约城乡商贸流通发展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 1 000-3 000美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一般而言,城乡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发展向平衡发展的转折点应在人均gdp4 000美元左右。2006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 48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2.3:43.0:44.7。人均gdp12 437元,刚刚超过1 50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570元,城市人均消费支出9 39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 874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 205元,人均社零总额4 998.50,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经济规模较小,购买能力不高,制约城乡商贸流通发展。

2.“二元结构”制约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重庆具备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浓缩了中国国情。重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4∶1,大于全国和西部的城乡落差;市域的都市区、渝西和三峡库区三大区域人均gdp之比为3∶1.6∶1,大于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落差;最高和最低的区县人均gdp相差10.5倍,大于上海和贵州的落差。城市化水平较低,主城特大城市较为发达,中小城市发展较为滞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落差较大,严重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城镇经济实力不够强大,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小马拉大车”负重艰难,制约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3.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制约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阻碍了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制约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束缚在农村中。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压低了农业生产收益, 削弱了农业、农民、农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农村投入不足,农村发展资金明显不足。城乡产业发展关联度不强,农村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迟缓。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城乡商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城市工业品下乡,农村农产品进城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4.重庆城乡商贸发展差距大于全国,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任务艰巨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落差,必然体现在商贸流通领域。2006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76 410亿元,人均社零总额5 813元。城市消费品社零总额51 543亿元,同比增长14.3%;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4 867亿元,同比增长12.6%。城市与农村社零总额分别占比67.46%、32.54%;2006年,重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403.6亿元,人均社零总额4 998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021.04亿元,增长16.3%,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比全国水平快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社零增长11.8个百分点,对全市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76%,成为全市消费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382.54亿元,增长13.2%,同比加快1.5个百分点,比全国快0.6个百分点。城市与农村社零总额分别占比72.75%、27.25%,全市53%的农村人口实现的社零总额只占全市的27%,农村社零总额增长速度比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低2.2个百分点,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如表1所示),城乡商贸流通差距还在加大,城乡商贸流通发展不平衡状况比全国更为严峻。发达的城市商业与落后的乡村商业并存,城市与农村商业设施建设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主城区、大城市大型商场闲置较多, 县及县以下农村商业设施较少,小门店较多,缺乏可以承接大型商业企业进驻的商业设施,缺乏足够的农产品专业市场,难以有效满足农产品流通需要,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任务艰巨。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农村市场开拓难度大、运行成本高,制约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如前所述,我国农村市场发展外部环境正在改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经营方式和小型超市、便利店等农村新型流通业态发展良好。各类市场迅速崛起,形成了结构相对完善的农村市场网络。重庆农村市场“双建工程”也迅速推进,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然而,受多年来 “重生产、轻流通”、“重城市、轻农村”等思想影响,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相对于经济发展仍显落后。虽然大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市场消费环境,但农民收入增幅仍较为缓慢,支撑农村消费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农村现代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农村财政总体投入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水、电、通讯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商业设施投入更加薄弱,农村市场网点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竞争力弱;农村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市场观念不足,缺乏经商经验与手段;农村市场专业化程度不高,物流配送相应滞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信息不畅,交易方式落后,流通成本往往高出城市10%以上,流通费用高,流通效率较低;农村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假冒伪劣、恶性竞争、商业欺诈等问题仍然时有发生,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农村市场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不深,对农村产业的带动较为乏力,诸多因素,制约农村市场的开拓,制约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重庆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历史赋予的重任,必须解放思想,明确思路,科学谋划,统筹安排,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逐步消除城乡之间要素、人口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口、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城乡合理的分工定位,建立以贸促工、以贸促农、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创新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模式,推动城乡商贸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希玉.论城乡统筹[j].发展论坛,2003(10).

[2] 宣迅.城乡统筹论[c].中国期刊网硕博士论文,2005:4 .

[3〗 商务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商建发[2006]535号,2006.10.20.

[4] 秦文武.在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重庆市商业委员会,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