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文化元素古建筑论文

社会文化元素古建筑论文

1对传统建筑历史研究的批判性思考———文化的缺失

1.1概述“文化”一词的定义较在民族学中更为接近民俗文化,即把文化视为生活的方式。而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信仰、思想、价值判断与在其影响下形成的行为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也许建筑根本就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个思想的范畴,一个理性并不能完全解决沟通的问题。

1.2从斗拱谈起以斗拱举例来说,20世纪初老辈建筑先贤对古建筑中斗拱的研究,只从构造方法上做了定论,即切合中国建筑的起源、成熟、衰落三部曲,秦汉是建筑的起源,唐宋是成熟期,明清则是衰退期。但是单纯的结构发展论并不能够代表全面价值观,例如西方建筑中从没出现斗拱,并非完全是受材料限制。现代研究建筑史,已经不能止于探究其然,了解形式,更要探究其所以然,思考形式背后的行为动力,文化特质。一个民族建筑外显的形式,可以一直追溯到文化的起源。

2从东西方文明起源对比浅析中国文化特质

2.1东西方原始文明发展由来人类从动物开始,由于物质的逐渐丰富,获得了“理性”———即行为之前的犹豫到冷静的过程———从而进化为原始人类。再从原始人类社会中发展出精神文明,学会控制欲望,形成了原始文化。原始文化中有物质层面的原始人性观以及精神层面的原始信仰(林语堂,1943年)。原始文化发展到殷商时期,明确的社会伦理规范就出现了大概的轮廓,即为使用伦理的内力约束来维持社会安稳的周礼。在这样的社会规范下,人们其实内在仍是保持着原始的价值取向以及现世乐生的诉求。之后一直到封建制解体之前,在周礼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及文化发展的走势为道德取代宗教,礼俗取代法律,固化成为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此后封建制解体,佛教流入,但没有形成西方中世纪政教合一,而受礼制入世影响同化,封建精神与宗教精神在南宋之后完全消失,自明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已逐步世俗化、大众化,从而失去了宗教信仰的机会,艺术与科学也就无法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而逐渐沦落。而与中国不同,西方国家从希腊罗马时期开始,人类在宗教的影响下,初步形成了在神力约束下去除原始、人生罪恶、祈求来世的人生价值(迟成勇,2009年)。之后经历中世纪的封建制,集团和阶级的严重斗争阶段,走到了文艺复兴,奠定了人文主义,追求文明、人本和自由,进而步入现代工业文明时期,之后持续演变到现在。

2.2宗教精神对于中西方建筑上的影响宗教精神在人类社会中最明显的作用在于对生死价值观的影响。西方宗教具有悲剧性色彩:由于人生“生老病死”自然现象,对人类存在是一种无形威胁,而人行为又易受无法控制的强烈欲念所支配,两者合起来即为悲剧感受(林语堂,1943年)。于是受悲剧感受影响,人类不免时时为空虚绝望包围,带有萧瑟凄凉的悲愁情绪,故西方悲剧文学艺术也就在此种精神下产生。受此影响,宗教艺术是在生死之际和爱欲之间找寻人生意义,特质外化在建筑表达上表现出的永恒感的追求与纪念性、带有献身精神。执着一丝不苟宗教精神为工业化基础,以此产生艺术与科学,西方建筑史几乎等于宗教建筑史。中国文化从来都是一个以迷信为寄托、以逸乐为幸福、以儿孙为传承的带有原始意味的文化。这远在殷商时代就开始了,只是周代的封建制度中,产生了贵族并且在贵族阶层中形成了高雅文化。加之后来佛教进入中国社会,产生了宗教文化,为中国文化中的原始性披了外衣。中国文化自秦汉至今没有改变的精神,那就是民众化的精神(汉宝德,2008年)。甚至在秦汉之后,封建制解体,贵族文化走向没落,民众文化愈发突出。而封建精神与宗教精神在南宋之后完全消失,而自明代以来,中国的文化已完全世俗化、大众化。中国人理性早启,过早步入伦理本位,思考重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早熟的文化。中国人过早受到周孔礼俗的内力制约,在人对物的思考上显得薄弱,科学无从产生。这与西方古希腊罗马的科学理性精神和古希伯来宗教文化对西方“人对物”的理智精神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建筑对于中国人来说,归根结底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而已,而非是西方那样由艺术审美主导的建筑发展,也许这就是中国人文化对于中国建筑的最本质影响。

3由社会及文化发展史解读中国建筑史

从夏商到清朝,中国有着古老深厚的历史。在由原始农耕社会形塑成的文化随时间不断发展的同时,诸如佛教的外来文化循着地理扩张参杂进来,后更因外族入侵,外族文化成为政治统治文化。各种杂糅混合,并且相互影响和内化。在这一漫长的变化过程中,为了解读在其间被影响的中国建筑发展,现暂将历史分为三个时期。

3.1古典时期这一时期从夏商延续到秦汉,从时间上等同于西方的希腊时代到罗马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国和西方相似的是都无主导性宗教,人类宗教活动主要是祭祖一类,重视人文观念和艺术,产生大量哲学思潮。中国社会在古典时期虽然也存在神话,但并未到达信仰的阶段,而是一种诗意地尊崇,从屈原的《九歌》、《天问》就能看出。所以在建筑上人们不为神建庙,不为神塑像(白晨曦,2003年)。本土建筑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从形成到发展成熟的演变。出现高台建筑和瓦、回廊四合院的建筑类型以及以柱列为基础的空间架构。同时由于礼制的确立,建筑出现了与之呼应的制度化,在建筑上出现了权位象征。至秦汉时期,木构架发展到了成熟突破,进而引发了亭台楼阁的产生。这一时期的古建筑并无曲线,端庄严肃。建筑规模庞大,构件简单刚固,尺寸也很大,斗拱的雏形在这一时期出现。

3.2中世时期中世时期囊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南宋,这段时间内,贵族世家转为地主阶层,影响力渐衰,同时儒家思想在政治的辅佐下,慢慢成为了精神统治,而佛教文化则由盛至衰。由于专制集权,儒家思想在文化中形成了完全的主宰,而贵族精神遗传给士大夫阶层,在制度上科举人才选拔平民化。社会文化发生了大蜕变。期间宋朝南迁,地方家族实力彻底被摧毁,中国的贵族文化接近尾声,而通俗文化形成。封建色彩慢慢被去除,大一统文化开始。宋明理学在这一时期开始浮现,其使思维方式趋于精确认识事物和规律的知识性,理性认识思路。而后至唐朝,宫殿规模愈发宏大。受佛教的影响,空间由复杂趋向与单纯。斗拱结构体系日趋成熟,并且趋向复杂化向装饰化,由原本的橼承重慢慢变成了檩承重,从而建筑的曲线更加明显:翼角起翘,出檐深远,显得轻灵飘逸。在宋朝,建筑保留着最后的贵族气质,呈现出精致高雅、细腻纤巧。在理学的影响下,俗文化形成,园林兴盛。来到了儒家士大夫时代,禅宗更使佛教世俗化。建筑的制度化象征化加强,风格相较之前变得收敛变庄重:正脊改曲为直,鸱吻由唐代牛角式起翘转成S形收尾(梁航琳,2004年)。南宋建筑承前启后,重心逐渐从唐辽北宋金那种肃穆的宗教气氛转为世俗化,且更为艺术的设计,空间的运用逐步比出檐的深远更受重视,建筑的采光更好,而形态的设计则更为艺术化。

3.3近世时期近世时期从辽金到近现代之前的清朝,在这一时期里面,少数民族入侵,由于北方辽金异族文化的冲击,简单粗狂的取向,把单色优雅的宋文化,改变成为具有装饰性的彩色文化。由于北方不具备王朝所必须尊重的传统礼仪制度,且无文化背景,故真正的通俗文化由此开始。传统贵族势力在这一时期彻底消失,佛教因禅宗兴起而完全世俗化,佛儒道融为一体,社会商业化,资本主义萌芽,新形式出现。专制思想达到最高峰。由于南宋之后中国的文化重心南移,到了明代,江浙一带成为中国城市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明代之所以产生了大量的精美楼阁,如各种城楼、鼓楼、市楼等,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明代,建筑技术和成就有著长足进步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建筑巨构十分普遍,大明奉天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木构建筑,面阔95m左右,占满紫禁城太和殿的整个台基,其体积大约是唐大明宫含元殿的4.5倍之巨(白晨曦,2003年)。明代斗拱增多,且弃用真昂,梁的搭配更加直接合理。这种在城市经济和手工商业大为发达的环境下趋於理性的技术革新,不仅有利於建造开间极阔的巨型大殿,而且帮助结构变化丰富的复杂楼阁建筑成为了一门富於创造的艺术。明代城市建筑沿袭南宋一路的人文主义路线,完全世俗化,相比肃杀的宗教气氛,更注重文人雅士的吟诗弹琴品茶论画的空间,是南宋明代一路建筑最大的特徵。中国文化重心自北方南移,自广大的干燥的黄河流域移到山明水秀的长江流域,宏大的气魄转变为纤巧的心思。建筑的规模在缩小,中小型建筑为新兴的商人中产阶级建筑,完全取代了贵族士族大家,成为社会中坚,商人与士人混为一谈(梁航琳,2004年)。江南景色,小桥流水,白璧青瓦,前庭后院,是近世中国的环境特色。文人画的情操呈现在士人的小院里,为中国人的心灵天敌。这样的中国情趣是汉、唐的中国所无法想象的。

4结束语

中国人从没有刻意地改造建筑,造成式样的改变,却也不受建筑传统的过分约束,常适度地予以修改。因此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就顺着中国文化的渐变而渐变。它忠实地反映了中国人的过去:知识分子怎样在世界上求心灵的安顿,统治阶级怎样展示其权利的象征,殷商巨贾如何追求生活的安逸,都能表现在简单而又几近原始的建筑空间架构上。中国建筑以人为本,是没有理论的人本建筑。中国文化一直保有其原始的、纯朴的精神,把建筑看成是一种工具,一种象征。也许就是从文化发展视角,所窥探到的中国建筑的深度吧!

作者:张伏曦单位: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