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社会建设过程的发展变化研究论文

社会建设过程的发展变化研究论文

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建设注重实践性,具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目的性特征,即通过社会建设推动社会朝着正义的方向发展,改善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状态,促进社会进步和团结;二是工具性特征,即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相辅相成,服务于不同时期国家整体性战略目标的实现。

1.社会革新和管理体制沿革

在我国,大规模的社会建设可追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志曾明确指出,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普遍受到四条极大的绳索——政权、族权、神权以及妇女所受到的夫权的束缚。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不仅必须包括建立独立自主新政权的政治革命、变革落后生产关系的经济革命、破除封建愚昧思想观念的文化革命,也必须包括解除这四大绳索束缚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

事实上,近代以来,中国的志士仁人就在不断推动社会革新与建设。辛亥革命后涌现的地方自治运动中,就包含了诸如办理地方学务、卫生、道路工程、慈善公益、救助贫困、养育孤儿等社会建设内容。随着现代工业的建立和劳工问题的出现,又扩展至劳动救济事业和合作运动等方面。社会建设成为这一时期推动民族振兴、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在社会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1940年8月,中共北方局公布的晋察冀边区政府的施政纲领(又称为“双十纲领”)中,包含了丰富、广泛的社会建设内容。不过,此时党内对社会建设尚缺乏相应的理论概括,“社会建设”一词还未清晰地提出来。

1949年后,我国的社会建设进入到崭新的发展阶段。新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社会福利水平,有力支持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蓬勃开展。

但是,这一新兴创建的社会管理体制,也有一定的缺陷性。特别是,以行政手段作为生产和消费资源主要分配机制的制度,限制了个人和家庭的选择权,不仅微观的经济效率受到影响,而且人的福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被忽视。

2.经济与社会需要协调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济发展成为压倒性的任务。1983年,带着小康社会将是一个什么面貌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来到了苏州考察。

他发现: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没有待业劳动者;第四,人不再外流,城乡差距缩小了;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这次考察,坚定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搞经济建设最终是为了落实到人民福利和社会进步上的信心。

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进程一旦启动,特别是走上以地方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和采用市场机制的改革路径后,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制,不可避免地受到猛烈冲击,大量新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

在此大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3.新时期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根据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所提出的要求,针对当前社会领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新时期的社会建设主要面临以下七大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是如何进行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公民享有基本均等化的公共服务,逐步缩小社会保障的城乡和地区差距。目前,我国缺乏财政均衡机制,地方政府所拥有的财力不仅差距很大,而且承担的事权责任和取得的财权不相匹配。这是导致城乡、地区之间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是如何提高依法处理社会矛盾的能力。其中,因行政不规范或在政策实施和利益分配时缺乏统筹性、连续性、均衡性而引发的官民矛盾,要特别引起重视。处理方式简单化或处置不当,容易引发连锁反应,酿成群体性事件。超级秘书网

三是如何调节和缩小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目前,由按劳分配所得的工资性收入带来的分配差距,已被由按生产要素分配带来的各种收入差距所取代。同时,因城乡身份、单位性质、公职权力等非生产性要素而导致的社会保障及福利水平的差异,也日益凸显。

四是如何搞好社会大变动条件下的社区建设。考虑到二元结构的存在,有必要在以工商业为主导、人口大量流入、就业较为充分、社会分化与矛盾突出的城镇,积极开展社区建设新探索。同时,加大力度支持新农村建设。

五是如何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管理组织架构,不断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目前,许多乡镇的行政管辖范围过大,管理困难,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人民群众获得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同时,在居委会和行政村真正落实群众自治,还有待完善和实践。

六是如何培育、扶持、管理、规范社会组织。重点在于解决好社会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合法注册、经费筹集、人力资源和活动管理问题。

七是如何促成社会团结。要通过强化民族团结观念,建立利益调节机制,在平衡和妥协下持续推动跨越阶级与阶层、超越宗教与民族的社会团结局面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