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究地质环境重构的表现

探究地质环境重构的表现

一、灾后恢复地质机制

主要体现在恢复地质规划和保险机制两方面,其中地质主要包括地质准备金和地质预案,保险机制主要包括投保率情况以及专门的保险理赔队伍。区域环境条件,理论上应该包括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地质结构与地貌特征、危险区面积比例、危险区人口密度、危险区耕地面积比例以及通向区域外公路数等要素。但在一定范围内,前三个要素的差别通常不会很大。因此,本文主要考虑后四个要素等确定环境条件,因为这些条件反映着区域遭受灾害损失的程度。其中危险区面积比例是指具有潜在地质灾害的区域面积占所研究地域(通常由乡镇行政区域确定)的面积的百分比。本文将危险区面积比例分文四个等级,本文利用该指标刻画恢复力时,该指标分别给的分值,分值越高表示危险区面积比越低,恢复条件越好。危险区人口密度是指居住在危险区的人数对整个研究区域的人数的比值。本次研究把危险区人口密度分为五个等级2,分别表示密度为“非常高”、“很高”、“高”、“低”、“很低”。该指标提供了居住在危险区的人数信息,一个大的密度值对应一个小的分值,分别对应的分值为,0.5和0.6,表示人口密度越大,恢复越困难。危险区耕地面积比例是指危险区内农作物的耕地面积与整个研究区域的面积之比,与危险区人口密度分级及得分一样分为五个等级,分别表示密度为“非常高”、“很高”、“高”、“低”、“很低”。该指标提供了在危险区的耕地信息,一个大的密度值对应一个小的分值,分别对应的分值为,表示耕地面积比例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恢复越困难。通向区域外公路数表示了逃离灾难影响区的难易程度以及运输救援物质的难易程度。公路数量0,1,2,3分别对应的分值为0,0.2,0.4,0.6。针对上述评估指标体系,本文运用两两比较方法确定各层指标权重。假定有n个同层次指标1,2,…,n进行比较,依据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要评价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分析恢复力评估模型根据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在相应的指标权重确定后,关键问题是表1中底层每个指标的赋值。对此,我们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表,采取实地调研的方法采集各指标的取值。对于部分定性分析指标,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分等级进行量化,赋予相应的数值。然而,由于各评价指标之间各自单位及量级的不同而存在不可公度性,为了尽可能地反应实际情况,要排除由于各指标的单位不同以及其数值数量级间的悬殊差别所带来的影响,避免不合理现象的发生,需要对指标类型一致化后的各指标值作无量纲化处理。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各级指标值,一直到一级指标恢复力大小。

二、实证研究

恢复力计算根据中最后一列数据和中指标权重,运用公式首先我们可以第四级各项指标的得分;然后运用公式并结合指标相应的权重,获得第三级各项指标的分值;以此类推,可得到安化县地质灾害的恢复力大小为0.556。各级指标分值。从计算结果看出,安化县的地质灾害恢复力不够大,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灾后恢复地质机制指标值较低,其中安化县地质灾害巨灾保险机制不健全是关键。二是安化县地处山区,地质灾害恢复的环境条件指数值很低。其中缘由是安化县地质灾害危险区域面积占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的76.8%,地质灾害点多达148处,近98万人口大部分都居住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域,危险区人口密度达到了56%;危险区耕地面积比例也非常高,80%的居民为农业人口;山区交通不发达,大多数地质灾害危险区域仅有一条公路,甚至有的地方还没有公路。根据以上分析,提高安化县地质灾害恢复力的主要措施,一是加快巨灾保险体系建设,在全县开展自然灾害巨灾保险,提高巨灾保险投保率;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减少地质灾害点;三是加快城镇化建设,将危险区人口迁移至安全地带;四是加快山区交通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网络覆盖的格局。数据来源及处理是我国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省份。根据省人民政府的权威数据,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至少达到6.38万km2,占总面积的30%。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存在地质灾害隐患9954处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直接威胁50.47万人,间接受威胁人口达80多万,潜在经济损失达到100亿元以上。安化县是省地质灾害频发区域,全县共有灾害村132个、灾害点47处,受威胁群众1.4万人以上。我们课题组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了详尽的调研方案,在2012年7月到安化县开展实地调研以及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了大量的统计数据。通过运用上述统计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技术,获得了恢复力指标体系中第五层次的统计数据,见下中最后一列数据。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估指标体系各层次的权重采取向专家问卷调查的方法确定,发出了30份调查表,收回25份。根据回收问卷调查,为了避免个别专家出现偏见现象,我们采取了25份有效调查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处理技术,经过整理获得各级指标的权重,中权重数据。

三、结论

将环境条件纳入刻画要素,不仅能更加客观地评价不同地域的不同的灾害大小问题,而且能为各级政府在制定防灾减灾措施,特别是制定灾后恢复与地质对策时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本文所给出的这一评估方法具有非常好的可操作性,对各级政府部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它可以帮助决策者快速确定哪些灾区需要立即采取减灾措施,并立即采取行动开展灾后恢复与地质工作,防治发生更多的次生灾害和社会风险减轻灾难造成的损失。

作者:苏见信单位:上海地质勘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