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探究学习论文

探究学习论文

探究学习论文

探究学习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解构主义;探究性学习

解构主义出现在20世纪后期,因对传统形而上学中心性的反叛而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解构方法:消解中心,颠倒秩序,解构人的理性优先地位,从而突出差异以及存在的不存在性。解构主义自出现以来,在哲学、美学、文学乃至整个文化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响应,它浓厚的否定色彩使人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它独到的怀疑精神给人启迪。笔者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就当代教育改革中常常谈及的探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思考。

变“举一反三”为“无中生有”

孔子说优秀的教学法应该做到“闻一知十”和“举一反三”。但这种说法有个前提:知识内部存在一个逻辑结构,人们的思维沿着这个规律拾级而上。《猜想和反驳》的作者波普尔对此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他认为知识的发现和生长过程不是逻辑的,其中充满着灵感、顿悟和直觉。回顾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某些非逻辑因素确实常常主宰着人们的创新思维,在知识的生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在各学段都在提倡创新教育,试想如果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流畅的演绎叙述“举一反三”的话,学生只会在这样精密的知识体系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丧失挑战的勇气,那么创新教育就只能停留在表层。

就语文学科而言,教材编写的专家们把相同题材或体裁的文章集合在一起,人为地使文学条理化,以便传统教学法的实施。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结构主义堂而皇之地通过“学习”活动去提取早已置入结构的意义,文本的内在意义通过结构的稳定性而早已被阅读,解读文本只不过是对先验设定的真理的模仿,文本中闪烁着作者灵性火花的部分被遮蔽起来,取而代之的是对结构、意义的理性分析。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分析结构相同的文章时没有积极性,提不出问题,课堂机械、枯燥的原因,这也是笔者之所以反对单元教学法的原因。

在解构者看来,无论是科学还是文学,任何被看成是固定和确定的意义都是虚幻的,意义是流动和易变的,那种所谓的真理范式只是一种创造,是适合于我们目的的想象的虚幻。教师对文本的精彩解说只是成功地掩饰了意义的非确定性,而没有清除它。为了使文本的非确定因素更好地显现出来,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从过去的“举一反三”变为“无中生有”。教师不应急于呈现知识的结果,不应扰乱学生自然发生的认知错误,不应用以往的学习经验或规律引导学生。相反,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与以往的认知发生冲突,促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和新知的矛盾中经受震荡,从刺激和挑战中激发创新潜能,产生飞跃。许多熟知的文本在师生思想的互撞中产生出许多新意,虽然它们不尽完美,有时甚至很快就“自生自灭”了,但是,学生在一次次的猜想和试错中得到了探索的,这正是创新教育所期盼的。

变“掌握知识”为“理解知识”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是当代教育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教学目标的语言,也是教学评价时重点考核的内容,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包含着这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的文本就成了课堂上反复训练的材料,师生已经适应了这种“工具价值”、“双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学规范。因此,语文课程改革始终不能突破原来的窠臼。

从哲学角度看,“掌握知识”的观点具有实证哲学的特征。在这里“知识”只有被视为与人的意识、价值无关的实证理性世界,一种单纯的符号系统,才能被“执掌”和“控制”。而这种“知识”一旦被掌握,它就会反对科学对自己所经验的理性实在做出本源的解释,反对科学对自己的本性做出终极关怀。具体表现就是教师只以简单的是非对错来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允许学生对知识体系中的构件提出质疑。现在实行教育改革,提出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等都是在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大胆质疑;原有的评价制度也相应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被打破,对统一性和确定性加以思想解构,以突出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仍希望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达到“掌握”某种知识的目的显然是荒谬的。这种所谓的“探究式学习”也只能流于形式,因为语文知识中包括了许多非理性的、具有价值取向的“形而上”的文化,这些无形之物是无法被“掌握”的。由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目标中应该以“理解知识”代替“掌握知识”来表述。

一般来说,“理解”的内容包含了两个维度:一个是以语言提供思维工具,通过判断、推理来说明的理性内容;另一个是以直觉或心灵感悟来把握外在事实或事物特质的非理性内容。可见,“理解”不但更全面准确地体现了语文人文性的学科特点,而且还给学习者留下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当教师以“理解知识”的教育观指导教学的时候,就会自动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允许学生理解上差异的存在;另一方面,当学生在“理解知识”教育观的指导下学习的时候,就会自动解除头脑中的传统一元中心论思想,放弃能一劳永逸地与真理面对面的幻想,积极思考,不断创新,享受文学带来的欢欣。从“知识权威”到“合作伙伴”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家施瓦布发表了《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报告之后,探究性教学方式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推崇。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连答案也是不确定的,所以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教师中流传着一句俗语,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后来“一桶水”改成了“一条小溪”。可是不管是“一桶水”还是“一条小溪”,都是学生那“一杯水”的来源。这句话过分强调了教师知识储备的重要性,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知识对学生学习的决定作用。在这样的传统思想影响下,学生也总是抱着这样一种幻想:自己最终能够一劳永逸地与客观真理面对面,所谓的客观真理就在教师那里,教师给出的结论是超验的,终极的。于是,以往课程教学的改革,主要是教师授课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法被弱化,教师在专业课程上的权威地位始终没有动摇。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先知者,学生利用课外资源占有的知识优先于教师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的主导地位被解构,师生关系转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所以,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定位不是主导而是指导,指导的结果是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不是引导学生走向既定的结论。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修养只是教师能力培养的一小部分内容,要想成为优秀的合作者,教师还应在教学方法论、学生管理、边缘学科拓展和教学经验积累上下工夫。在师生合作过程中,学生希望教师能在他们迷茫时创设情境,在他们手忙脚乱时帮他们协调分工,在他们处处碰壁时为他们提供精神动力,这些对教师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更高的要求。教师权威地位的解构,师生地位的平等并不意味着教师减负,相反,教师要适应这一新角色,必须经常参加教育心理、课程理论和教学法的系统培训,提高对学生指导和评价的准确性。

从“走出教材”到“善待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教材中文本的解读已经接近完善,没有值得研究的问题了,探究性学习必须走出教材,越是生僻的作品越有研究的价值。

日内瓦学派意识批评的主将米勒提出了两种文学批评观:一是重稳定、延续、空间的传统批评观;一是重变化、断裂、时间的解构批评观。前者以科学的方法寻绎作者原意,以找出作品中的中心论点或终极意义,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后者却大胆想象,不受作品钳制,从而在作品中发掘出全新的意义来。可见观念不同,阅读的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解构批评者之所以能在同一作品里发掘全新的意义,是因为他们认为语言不过是永无止境的游戏,文本的终极意义可望而不可及。文本的解析总是对未来敞开,在自身不断的否定中生成新的意义。当你阅读文本时不是一味地接受,而是怀着防御心理,那么阅读必然会产生出新意或歧义来。由此可见,文本意义的产生是读者参与的结果,教材里的文本仍然可以成为探究性学习的材料,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品读。

解构主义不相信存在什么文学的“独创性”,它认为所有的文学都是互为文本的,也就是说一部特定的作品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它不断扩散到周围的作品中,产生多种不同的情境,随后消失。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文本的全部文化信息;学生利用课堂以外搜集到的相关书籍资料作为研读的佐证,畅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只有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都体现出创造性来,才能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包国庆.后现代思潮中的教育解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4,(7).

探究学习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学习;积极;独立

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独立性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习兴趣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锻炼能力,体验学习的成功感,明白学习的真谛。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要

1.一个核心: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主要依靠学生自学。通过研究一些课题,理解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方法和理论基础。探究性学习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通过科学的态度,对现有的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理解探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品质,着重培养实践精神。在具体课题的探讨中明白科学研究的方法。

2.启发思维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在探索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在探讨过程中,明白自己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位置,从而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具体措施

1.合理引导,发现问题

问题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以后,需要及时地进行引导,解决问题,不能在出现问题以后将责任全部推到学生头上。其次,在探究性学习中,引导要适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够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的对象。现实教学中,很多情况都是这样,老师往往过度引导,将问题和盘托出,既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又不能够使学生明白问题的全部,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格,所以,老师在这一方面应该特别注意。

2.联系实际,积极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身边能够见到的例子进行讨论。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身边发生的事情,对课程进行讲解。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方法对课程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多使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枫.关于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3):61

探究学习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究性学习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117-01

教育作为传递文化的有效工具,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行,探究性学习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精神以及实践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究性教学能启发学生的心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深入拓展的学生创新性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 探究性学习概述

对于探究性学习而言,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具有自主性、实践性以及开发性。探究性学习摆脱了传统的封闭教学,将学生带入到了一个形象、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实践操作性较强。同时,对于学习空间以及时间来讲,都具有开放性。(2)具有创造性与灵活性。由于各个地区教学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想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必须要不断地丰富教学形式,而且探究性学习破除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学生依据自身爱好,合理选择合作伙伴,开展开放式与探讨式研究活动,选题内容丰富多样,方式灵活性较高。(3)具有体验性以及综合性。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全新体验知识文化的一个过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以及能动性,当学生收集、分析、总结与归纳信息时,拓宽了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可知,在进行探索性学习时,必须要积极遵循团队原则、综合性原则、活动性原则以及自主性原则,才能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 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策略

1.创设生活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创设知识的认知矛盾情境,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自主性与能动性。质疑作为发现与探究的基础,是学生创造灵感的媒介。基于新课改的要求,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巧妙设疑,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尽可能地促使学生思考、探究,从而实现预设教学目标。其次,创设认知矛盾情境,提供可选择答案,激发学生探究思维。例如在学习古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教师要创设春色满园的画面,提出问题“为什么春色用‘关’来形容?”诱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氛围中,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2.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引发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自我更新知识的良好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在充分理解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学生感知问题,使其自主地对问题进行挖掘、加工、分析并再创造,方能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小组来进行研讨,开展合作学习等方式,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水平。从总体上看,探究性学习方式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做法转变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思考,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性,捕捉学生创新性的火花,解放学生的思维,拓宽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其个性。如在教学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深化问题:当学习上发现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做?于此,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改善学习态度,完善学习方法。

3.鼓励学生求异提问,留足独立思考时间

在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身的真实发现以及想法,以自身视角来分析问题。因此,教师要耐心回答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展现求异思维,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各种评价手段,鼓励学生提问,保护学生爱提问的天性,培养学生思考与阅读习惯。其次,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讨论与思考时间,使其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能够主动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求异提问方法,引导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学习“心肝”这个词语时,教师可以解释为“最心爱的人”,引发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常常称呼我们为“宝贝”,这与“心肝”有什么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反思自身的生活实际,强化了对知识的认知,有助于学生把握语言运用的技巧,并加以再创造,提升了语言应用的能力。在学生的举一反三中,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空间以及时间上的开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积极应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挖掘与利用各项教育资源,促进探究性学习活动多样化发展,从而满足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雪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J].成功(教育),2012(2)

探究学习论文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 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

教育学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的呢?”这就是说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事半功倍是学习方法。探究性学习指学生在学科领域内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选取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讨,解决问题;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探究学习活动,获得知识,激趣,掌握程序与方法。

一、营造探究性学习的氛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的创新成分更多。学生要想就一个话题质疑,他首先要对这一话题有一定的认识,在有了自我建构的基础上,才能有感而发,有疑而问。学生的质疑价值往往体现了他对这一话题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语文教学就应当从学生的质疑出发,通过营造师生合作、生生交流、共同探究的氛围,才能真正实现“有生命、有活力”的课堂。想象一下,当我们的课堂充满了这种探究性学习的氛围,学生的思维里充满了有价值的、体现生命思考和质量的、丰富多彩的问号时,我们的课堂该多么的有意义!

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是完成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而且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通过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不仅敢问,而且敢想敢说敢做,敢于创造。

二、创造探究性学习的情境

创造探究性学习的情境能使语文教学贴近社会生活实际、体现时代精神、有一定思考价值,让学生能感悟、体验蕴藏于教材知识的具体场景或氛围。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升华品德,陶冶情操,提高智能,实现研究性教学目标,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高中语文课程是人文内涵和语言文字内涵的有机结合,因此,高中语文课程的探究内容非常丰富,而且探究的过程是讲究情感的投入和发展的。所以,只有科学合理的创造探究性学习情境,才能更好地确保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借助虚拟情境的手段和方式,让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人为地再现文章意境,利用语言文字,声情并茂地虚拟情境,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另外,教师还可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呈现文本内容上的优势,创设生动直观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三、明确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包括以探究为本的教学和以探究为本的学习。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针对教师来说的,对产生于学生的经验的真实问题的探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探究可以用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但是,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以探究为本的学习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也指学习过程。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探究性学习常常表现为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是与接受式学习本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核心要素是问题,一是学习者自己提出一个问题;二是学习者从所提供的问题中选择, 据此提出新的问题;三是学习者探究的问题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但问题不那么直接, 需要有所改变或自己体会其含义;四是学习者探究直接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的问题。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方法是行动的指南,方法科学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探究性学习同样如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还应该给学生点播探究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习语文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其语文素养。阅读作为学习语文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法,学生只有与文本发生深层次的信息交流的阅读才是最好的语文探究性学习方法,而个性化阅读探究方法和比较阅读探究方法就是实现以上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 语文探究性教学策略顺应人性中那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能,不断激励学生保持旺盛的探究意识、求新求变的渴望和刨根问底的热情,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最根本的策略,也是切实发展学生语言探究能力的最佳途径。具体说来,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索、经历语文发现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把新知识、新方法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促进和建构探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 郭裕源,顾存根. 新课标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实例[M].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

探究学习论文范文第5篇

1.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保证探究式学习方式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初中语文课堂的探究式学习着眼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方案、解决问题。探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会必要的探究方法,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养成平等态度,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究性学习是对以往“授――受”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也是对“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的现代教育思维理念进一步应用。同时也使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

现代教育形势要求教师必须首先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无论会不会回答,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的勇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2.创设情境,形成探究的氛围

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是问题性和实践性。但从目前我们的教学环境来看,学生缺乏大规模的实践锻炼机会,因而教师依据现有条件,在必要时适时点拨,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手段进人情境尤为重要。创设的问题首先应该是与学生的认识有距离和能引起学生内心矛盾状态的东西。其次,这个问题应该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次,问题的难度应刚好在学生能“跳起来摘苹果”的水平。例如:在教《一千零一夜》(北师大版)时我告诉学生,这则故事在选人课本时删去了原文的结尾。原文大意是:渔夫放出了魔鬼,魔鬼给渔夫指出了一条发财路。若在此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如果魔鬼在前三个世纪被人救起,他会兑现自己的许诺吗?”“你认为原文结尾保留好还是删去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马上展开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意兑现许诺的理由如下:(1)他说自己是无恶不作的凶神,表明他诚实。(2)他兑现了让渔夫选择死的许诺。(3)原文结尾也有兑现诺言的结局。反方提出:“如果渔夫选择了老死,魔鬼会答应吗?”通过激烈的探讨,最后得出一致的意见,表面看来魔鬼会答应自己的许诺,但从他的本性看是不会兑现的,他不可能让渔夫选择老死。兑现诺言表明他讲诚信,不杀渔夫表明他讲道义,一个守信用讲道义的人,怎么会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恶魔呢?因而魔鬼不会兑现自己的诺言。不删原文的结尾就会削弱故事惩恶扬善的意义,就会淡化魔鬼邪恶的形象。

3.学科联系,开拓探究的领域

探究性学习在目标定位和内容选择上偏重于学科问的联系和渗透。针对中学生想象丰富、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强烈的特点,我们可将语文教学的一些内容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仔细钻研,大胆提出一些设想。例如:学习了说明文《向沙漠进军》之后,我联系近几年甘肃省民勤县频繁出现的沙尘暴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破坏生态环境所带来的恶果,渗透一些自然科学和环保知识。让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弄清沙尘暴产生的原因,研究对策,写出小文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实际。

4.放手实践,品味探究成败的过程性

限制过多,指导过细,学生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给予表现自我的自由,给学生以心灵的解放,学生才有可能自由表达。所以,自主探究要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深刻体验成功、失败、挫折、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当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5.教师要精心组织与指导探究的全过程

精心指导是深化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精心安排规范而灵活的组织形式,要精心设计过程指导的全过程。

探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要规范又要灵活。小组合作是探究性学习的常用形式,但不排除个别探究、班级活动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小组合作中学生独立探究的用。小组合作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生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差异组成若干小组,创设一种小组共同合作、共同达到预期目标的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自控性,从而更有利于发现问题,进行探究。

探究性学习过程指导既要科学严谨又要民主开放,要准确把握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角色。探究性学习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自我问答、探究方向的确定、主题的选定、创设情境、实践体会、小组交流、班级交流等。小组探究的主要活动有诵读、讨论、互助、交流、辨论、品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