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探究式学习法

探究式学习法范文精选

探究式学习法

探究式学习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应用

引言

地理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究式学习法是高中地理教学改革中所提倡的教学方法,地理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探究式学习与教学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究意识,从而促进高中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概念

探究式学习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与启发,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学习形式,在此过程中思考、调查、分析、实验、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从而获得地理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地理知识展开探索和研究。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本质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问题性。设置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首要步骤,是开展探究学习的目标。如何能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对于地理教师来讲是一个难题。第二,过程性。探究式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不同的是其并不注重结果,而是重视学习过程,通过探究过程能够暴漏学生的知识漏洞和障碍。同时此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探究过程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地理知识的乐趣。第三,开放性。地理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强调多元化、开放式的答案,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办法和途径解决地理问题。由于高中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的思想趋于成熟,有自己的想法,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和分析问题,因此,地理教师运用探究式学习法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探讨的平台,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处理问题能力。

二、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操作流程

1.确定探究主题。

探究主题的设定可以由地理教师本人、学生或师生共同商定,问题的提出必须以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为基础,能够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同时,设置的问题要有新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地理教师可以利用为学生们展示一些神奇的自然奇观、地理现象等,还可以引用一些古诗词和历史故事中的地理问题,让学生们探寻其中的地理奥秘。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是什么,然后将那些真正来自学生和属于学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地理问题纳入课堂。探究主体设计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教师为了节省教学实践而代替学生分析、总结的现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实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

2.设计探究方案。

探究方案的设计是探究学习开展的关键,地理探究方案既要遵循探究活动的基本规律,同时又要结合高中地理学科实际的教学情况,利用多种形式,如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等设计探究方案。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探究学习目标、创设地理问题情境、猜想或假设、探究方法、探究步骤、预设与生成、资料来源、学习小组建立、人员分工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讨论分析后确定最佳方案。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拓宽学生的思路,大家积极动脑,完善和补充探究方案,确保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组织探究活动。

由于学生自身的地理知识有限,教师要充分发挥探究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合理调控和把握学习过程中的环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环境。首先,维护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教师可让学生们自行定制课堂管理条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服从和遵守自己所定的管理制度。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课堂是大家的,提高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热情。第二,加强探究步骤与时间的把握。探究过程是一个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探究进度合理把握各个环节,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同时,地理教师对各个环节的探究进度要做到心中有数,准确的预计出每个步骤所需要的时间,确保探究过程切换流畅,疏密得当。第三,讨论环节的把握。探究活动是合作和竞争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探究方案,将班级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并根据问题引导组内成员既能够团结合作,又充满竞争意识,让整个教学活动都能够在充满团结协作与积极竞争的氛围中开展,大家广开言论,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实践验证。

参考文献:

[1]钟海春.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7).

探究式学习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法

1地理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1.1探究式学习是一个整体参与、合作探究的过程:探究

式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开放探究式学习活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联系身边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以及获取应用知识的能力。探究式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教学方式。

1.2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的学习使学生对学习地理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式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地理实践能力。

2探究式学习的优点

2.1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升每位初中生的地理科学素养,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提高初中生的地理科学素养离不开探究式教学,因此,应将探究式教学引入初中地理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从而给初中地理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2.2在实践活动中搜集资料、获得知识,提高了地理学习效率:

探究式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探究,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搜集资料进而解决问题,从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知识,由于学生是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查资料或讨论得出的答案,所以更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发现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变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这样他们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我们的环境会产生如此严重的问题呢?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在阅览室、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学生从中获得了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了地理学习效率和能力。

2.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探究式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现象的原因和事物间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探究式学习构建的是一种开放的、促进自己发展的、创造能力的环境,提供了多条获取知识的机会。同时,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学习精神。

3怎样把探究式学习引入到地理课堂

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变观念是很重要的。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指出学生学习的本质:“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过去,不少教师把教学的过程看成是学生“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这样做其实把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忽略掉了。因此,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应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来武装自己,做到与时俱进,这是把探究性学习引入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同时也要提高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仅做一个地理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研究者、开发者、指导者、合作者。依据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的主要途径和设计要求,把探究式学习引入初中地理教学,属于课堂探究。地理课堂探究式教学需要通过提问、讨论、演示等途径完成,这些活动的设计要求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1探究性提问: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而且大多数提问的是记忆型的问题,

3.2探究性讨论:

探究性讨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这样会刺激学生萌发富有新意的联想,从而促进他们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发展,同时,探究性讨论重视小组合作,强调学生整体参与课堂。让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要他们重复教科书,参加讨论的学生,不必考虑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恰当,而是要求全体学生都平等地参与其中。成功的探究性讨论,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题,恰当的指导和帮助。选择什么样的问题作为讨论的主题关系到讨论能否取得理想的结果。例如:在讲“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部分内容时,在对比分析基础上,说明区域内存在着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不同,并根据材料讨论,归纳出主要地理差异,然后提出讨论题:请根据学过的内容,讨论时西北地区好还是青藏地区好,开展这种讨论题,事先要有充分准备,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引导让学生了解西北和青藏的优势、劣势并存的客观性,这样的讨论学生比较感兴趣,收获颇多。

3.3探究性演示:

演示也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探究途径,探究性演示应着眼于以归纳的方式进行,它是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容易引起学时思考、观察、分析并作出假设。另外,探究性演示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及教师的指导作用,但不能取代学生的演示.探究式学习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探究式学习特别注重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教师培训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陈澄.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第一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探究式学习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教学;科学课程;教学策略

在小学启蒙阶段加入科学课程,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科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运用探究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中蕴含的潜能,帮助他们有效强化自身在知识增长、自主思考、科学探究以及科学精神等方面价值。教师要转变以往科学教育中的传统教学模式,勇于尝试运用探究带动学生对于科学的积极性,从而愿意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理论和实践学习中,形成对于科学的求知意识。学生跟随教师的探究式教学能够从被动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对于知识的探索和独立思考。因此,借助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性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实现一个完整的课堂探究流程闭环,使科学教育能够实现更加有效地教学效果和素质教育目标。

一、探究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常识,培养科学核心素养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运用知识探究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培养科学意识的重要举措,因为科学常识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意识,能够运用科学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探究式教学以其系统化和条理性的教学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科学常识的全面掌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为全面现代化人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够体验到科学家的探究实践过程,从而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有利于知识体系化繁为简,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科学既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具有神秘色彩的独立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强化自身的理性认知,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出发,通过理性判断去认识科学背后的奥义。此外,对于科学的探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将原本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化繁为简,成为更加易于理解的具象化内容。这有助于契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给学生呈现和剖析科学知识,从而建立起对于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否则,学生会对于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更不用说引起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三)有利于促进教学互动机制,维护活跃课堂氛围

在科学课上进行探究活动,实质上就是以学生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师采取引导、辅助、点拨和答疑的教学思维建立起良好的教学互动机制,有利于实现学生表达出自己对于科学知识的见解,而不是在教师强制性的教学机制下变得畏惧权威,无法发挥出科学创新和质疑精神。同时,探究教学也有利于维护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在互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教学的顺利推进,建立起和谐的课堂教学关系。

二、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实现有效科学课堂的策略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非常契合当前新课改对于教育提出的要求,将重点放在了学生思维的启发,智慧的增长方面,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思考,用自己的思考探究,推动学习的进行。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充分明确了自己的身份,那就是重要的引导者,而不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让科学课堂更高效,更灵活,更有趣。

(一)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个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主动地进行探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是很强烈的,因为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中对于知识的渴求时期。这次过程中,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给学生进行科学课堂的优化,能够设置合适的话题,使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点产生兴趣,运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探究行动力。教师能够合理地规划课堂上的问题导学,不断调动和促进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纸风车》一课的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制作纸风车理解空气的流动可以形成风,纸风车的转动是由风带动的。在学生开始科学实践之前,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大家在生活中有见过或是玩过风车吗?风车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它是如何实现转动的?”这些问题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对于纸风车的好奇心,然后通过课堂的实践探究,使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亲自探究得到解答,以此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主动思考。这样学生就能够发现风的形成和风车转动的关系,带着对于科学的好奇尝试更多的实践探索。

(二)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基于认知深化探究

探究式教学法强调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提出疑问。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需求给学生设置一系列的导学问题外,学生也需要根据自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能够对于教师的讲解提出相应的问题和质疑。因为科学的诞生就是在不断的问题和批判中发展起来的,所以要实现更加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寻求教师的解答,也可以通过实践论证的方式完成科学探究学习。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并不是漫无目的地提出毫无根据的问题,而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进一步深化探究。例如,在学年级上册《塑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需要准备塑料瓶、各种不同的塑料袋等教学材料,在学习了塑料的性质和特点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对于本节课的问题。有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这些袋子都是塑料做的,但是摸起来却不相同?”这说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地思考的,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也应该详细地进行解答,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科学资料的收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问题深化对于课本知识的探索。

(三)积极参与课堂探究讨论,丰富知识的获取渠道

学生在课堂上对于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这也是探究的一种形式,而且这样共同探究还能提升学习效率。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就需要在课堂上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互动讨论过程中,然后,大家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使得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具有良好的参与意识,能够在学科探究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出自主意识,将课本上单一的理论性知识通过合作实践的过程转变为丰富立体的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组建成不同的科学探究小组,根据课堂上实践的内容下发不同的角色和分工,这样学生都能够在课堂探究中占据一席之地,在集中化学习和讨论中强化对于内容的理解。此外,学生独立学习过程虽然能够锻炼学生自主能力,但是获取知识的渠道难以避免比较局限和片面,在小学合作的探究模式下,能够获得更加广阔的学习思路,从而使科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电的本领》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小组完成手电筒的拆解,从而探究得出结论,手电筒亮了是由于在其内部有一个由电池、灯泡、开关和铜片组成的一个闭合的电路,由此学生能够掌握灯泡亮的内在原因。在这种合作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科学对于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和重要价值,在合作中各自发挥出学习能动性,共同完成知识的创新学习。

(四)健全探究教学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应对措施

在科学课堂教育中,教师不能够仅关注学生的探究结果,而是应该放眼整个探究的过程,能够在其中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差异性,从而及时建立起课堂探究教学的反馈机制,能够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给出相应的课堂评价。对于一些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探究,主动回答和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并且鼓励他们在以后的课堂上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对于那些不善于参与课堂探究或是对于科学课程不感兴趣的学生,就应该想办法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科,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运用不同的对应教学策略加强科学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光与我们的生活》一课中去发现光的秘密,能够使学生对于光产生探究学习积极性,可以在课堂上制造“有趣的彩虹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主动提问那些平时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谈谈他们自己对于光的看法,从身边的光现象出发加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光的观察,从而体会到科学知识的探究乐趣。

三、结语

探究式学习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问题意识;法学研究;理论方法

近年来,我国法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不足尽管已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对问题意识的探讨还存在严重的反向偏离性,尤其是受西方法学知识范式及理论阐释论证的影响,将原本法学者该有的经验感受,直觉而来的理解、知会能力弱化,降低了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及论证程度,这种体现在认知和思维层面的问题恰巧是法学研究中问题意识不足的表现。因此,本文以问题意识为视角探讨法学研究方法,具有一定方法论价值以及理论意义。

一、法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剖析

法学与文学、哲学这类学科不同,这是因为法学理论的实践性更强。在法学中,理论是直接反映实践并指导实践的,哪怕是一般抽象的法学原理也具有可感知并与其相对应的实践形态。由此可知,对法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法学实践的解析引导力;而与之相对应的,法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实践的敏感度及含射性方面[1]。尤其在国家法治构建创立的早期阶段,法治实践中十分缺乏理论资源作为支撑,就更迫切需要从问题意识中研究法学理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问题意识是法学研究与法治实践之间的重要媒介。近些年,我国法制知识普及基本任务业已达成,而法学理论上的研究却陷入不同程度的困惑境地,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会各界及群众在法治实践的历程中已初步形成自主性经验认知与判别能力,这使得法学理论知识的推荐不具备优越性,同时法学者所强调并推崇的一些法学知识及理论与我国社会当前的实际现状不相适应,因此也会颇受社会的轻视;第二,针对如何将法学理论层面的研究契合到我国法治实践中这一问题,相关法律学者还缺乏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2]。从法学研究的成果上看,这也体现出当前法学理论研究在法治现实中的明显失焦性和差距感。

二、如何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革新法学研究的方法

毋庸置疑,法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不仅是法学研究者的个人问题,同时是法学理论研究层面的整体问题;它既涉及法学理论水平和价值,也影响着我国的法治进程。如何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革新法学研究的方法,我们可从四个方面来探究:

(一)积极推进法学理论研究者形成法治共识

纵观我国法学理论和学术界,法学者不同取向、不同学术主张已被隐藏在法学观念的差异及法治共识的缺失中,简单来说目前大多数法学者针对何为法治、何为中国式法治、当前中国社会要如何施行法治等这类基本问题的理解和认同存在不同,之所产生这样的分歧,主要还是法学者个人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存在差异的对立性。由于不同的法治观念,影响了法学研究者的研究志趣以及关注的点和面,继而也就影响到法学者看待不同问题的立场和态度,最终必定影响到研究结论的形成。也正基于此,通过在法学理论界恢复对法治本相的认知,以此推进法学者形成法治共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重视并加强对我国法治运行实况的了解

在我国法学理论和学术界,大部分法学者对我国法治问题的探讨研究还是以西方理论的视角和思维作为出发点,这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以及社会对法治建设的实际需求;同时,对相关的司法制度、法治运行机制的研究也仅涉足于法院、检察院两大法治工作主体而言,但实际上司法活动还包括国安、公安、司法行政、政法委等相关的参与部门[3]。所以,法学理论和学术界应重视并加强对我国法治运行实况进行深入了解,集中化我国法治的研究资源,全面系统化呈现出我国在立法、执法以及司法各个阶段的实际状况,探究国情背景下我国法治建设的内在逻辑性,并客观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原因,找出改革、完善的基本方向和整体思路。只有切实对我国法治运行实况进行了解分析,才能从中找到真实问题,形成有价值的问题意识。

(三)善于将问题转变成法学研究的论题

首先,从实际出发考虑,法学者所认知的问题并非最终就能成为研究的论题,这取决于法学理论研究的特殊性及规律性,还与法学者本身研究能力的局限性存在一定关系。因为在现实中,某些微观角度的问题更依赖于经验性的判断,反而无需过多理论性的解释和延展,此时理论和学术上就没有多少发挥余地,难以形成有价值的论题。其次,由于很多法治现实的研究还需相应跨专业和学科的理论知识,一些法学者通常可能并不具备这样的素养和功底,因此即使能够意识得到问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无奈只能规避不谈。再次,鉴于法学理论与学术界和法治实务部门相互间缺乏信任和沟通的基础,使得法学研究者在实证调研中存在较多的客观障碍,而现实法治问题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实证材料充足的前提下,这也就让法治信息资料的获取存在一定难度。最后,法学研究中一些宏观大论点多少会受制于某些意识形态的影响,亦或者说某些意识形态中的要求也许被有些法学者进行了过度解读及刻意放大,从而形成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理论研究禁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学者将“问题”转变为法学研究的论题。故此而言,要让“问题”切实变成研究论题,法学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重点把握:首先,要始终保持对法治现实问题的积极关注,秉承从现实中挖掘法学研究论题的原则。对现实问题持久地进行思考探究,掌握法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需求,充分了解问题根源,以此形成可靠的法学论证观点;还要不断提升自我在理论与实际两个不同立场下的语境切换能力,不仅要带着理论思维洞察我国社会法治实况,从中挖掘到可供研究的问题,还要将现实中所映射出的问题回归到理论及原理的基础层面上,将其上升为理论性研究课题[4]。其次,法学研究者要善于借用哲理性思维、学术性用语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生动抽象的表述,同时要用经验性思维去审视思考问题的本质,通过大众化语言阐明自我的学术主张。

(四)保持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合理化的导向

学术研究其实都具备一个共性,就是研究者通常都会遵循自身的意志和偏好而设定研究对象或论题,它属于一种个人行为活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研究者在确立研究论题时或多或少会受到某些有形、无形的引导力。这里的有形引导主要包括上层组织层面的课题,同时也是建立在者问题意识层面而提出的,但是这类以课题形式给出的研究论题并非能够真实反馈出现实中的法治实际需求,它同样受制于参与者自我认知层面的影响;而无形的引导则基本是从学术期刊中的大同选题中而来[5]。相比较而言,某些权威性期刊选题的引导作用非常明显。从客观意义上讲,我国法学理论和学术研究的论题受《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这三大专题期刊的引导性较大,尽管众多法学研究者的论文并非都有望登上这三大刊,但它在法学研究中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而众多的法学研究者则又会对整个国家的法学界产生重大的影响性。故此,要提升法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我们一定要从引导力层面着手,加强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及合理导向。在论题引导层面,不但要提高论题设定的质量目标,还需加强对论题成果的审查过程,通过完善相应的论题研究奖惩机制,从本质上改变实际中多数学者获取论题的非研究性意图;同时,在期刊引导上要加强选编过程中的问题意识,以刊登论文的示范性效应体现编辑对问题研究的需求。与此同时,学术期刊还需进一步强调主导性作用,依据某时期内的法治理论建设与法治实践效果,围绕一些重难点问题组织法学领域各界进行专题性的研究探讨,让这些本质问题合理地成为法学理论研究的时事热点。

参考文献

[1]韩振文.论法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以法律论证理论的分析为例证[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69-73.

[2]潘醒.论法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导向功能及其方法论意义[J].青海社会科学,2012(4):105-109.

[3]沈曼丽.试论法学研究中问题意识的问题化思考[J].法制博览,2018(8):198.

[4]范志勇.问题意识视阈下法学研究方法的革新[J].西部法学评论,2019(1):97-108.

探究式学习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法学;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关联性

法学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作为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实践性能力的提升和法治思维的养成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直至当下,在法学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个教学环节上,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阻滞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实践性能力提升的多种因素,如何发掘两者之间的关联,并实现两个教学环节质量的共同提升,便成为当下法学教育特别是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必须面对重要问题。

一实现法学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关联的必要性

(一)是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2011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在《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展覆盖面广、参与性高、实效性强的专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2012年教育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各高校要努力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要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理论功底深厚、熟悉中国司法实践的法治人才。2018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又在《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进一步强调:“要着力强化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1]由上观之,符合国家依法治国需求的卓越法治人才,应兼具良好法学理论功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能力。而培养法科学生实践性能力实际上就是要解决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衔接问题,为此,必须使法学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这两种实践性教学形式相互关联。

(二)为进一步提升法学专业实习效果所必须。《关于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法治实务部门接收法学专业学生实习、法学专业学生担任实习法官检察官助理等制度,将接收、指导学生实习作为法治实务部门的职责。专业实习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其在法学专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愈加凸显,它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法学素养的提升以及法律思维的运用。但若限于此,法学专业实习的目的便较为偏狭。卓越法治人才的关键还在于能够将实践中的所思、所想和经验等进一步上升为理论上的研讨、分析与总结。而构建毕业论文与专业实习的关联机制,使学生带着任务去实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实证基础,无疑会使法学专业的实习效果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三)是不断提升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现实所需。提升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是强化法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强调:要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基本认识,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要加强对毕业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但当前法学专业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中出现不少抄袭、剽窃和蒙混过关的现象,毕业论文脱离实际较为严重、水平偏低,法治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而《关于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规定,在法学院校探索设立实务教师岗位,吸收法治实务部门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材编写、专业教学,不断提升协同育人效果,旨在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学师资队伍。通过将法律实务专家引入法学教育整个环节的设计与参与,将会逐步改变法学专业学生多局限于理论而不知实务的局面,切实达至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有效衔接的目标,两者间关联机制的构建正是对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现实的回应。

二现阶段我国法学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缺乏关联的现实表征

(一)法学专业毕业论文与专业实习的相关现状。“法学专业的实习和毕业论文”作为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学生实践性能力的提升和法治思维的养成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们总以为法学专业实习锻炼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毕业论文的写作检视的是学生对法学的理论研究能力,并将两者看成相互独立的过程。在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两个教学环节上,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阻滞法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实践性能力提升的因素。1.就法学专业实习看,实习时间一般为2个月上下,不少学生为争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的复习时间而选择自主实习,实则根本未参加实习,只是找个单位填写表格并盖章了事,从而使得自主实习变成了“放羊式”实习甚至是“欺骗性”实习,实习目标无法达至。即便是统一安排的实习,法学院系与实习单位、校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之间也很少就实习的内容进行沟通,双方指导老师间甚至从未见过面或几乎无联系,少数教师对学生实习期间做了什么并不知晓。加之学生实习时间通常短于一个案件的办案周期,实习生基本上是被实习单位安排做一些整理案卷等事务性工作,从而使得学生对办案全过程依然不能真正了解,对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缺乏思考与调研,实习的“形式化”倾向明显。2.就法学毕业论文看,存在的问题同样令人担忧。目前法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式是:教师给出论文选题→学生选论文题和指导教师→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完成“命题作文”。当下,全国绝大多数法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具有较强的“被动性”,论文的写作过程常脱离与我国鲜活的法治实践,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写作过程依然遵循搜集文献资料、拟订写作提纲、撰写毕业论文的传统程式。在时间安排上,毕业论文的写作通常在第七学期期末启动,第八学期完成。可第八学期学生通常会面临考研面试、公务员省考以及就业等多重压力,学生花在写论文上的时间非常有限,不少学生仅靠从图书馆、阅览室或网上查阅的资料,进行拼凑与简单的加工,完成毕业论文。这样的论文往往偏重理论性分析,缺少对法律实践的关切。不少文章为泛泛而谈、无关痛痒之作,创新性明显欠缺。

(二)法学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缺乏关联的相关表征。如何消解上述问题,实现两者间的有效关联是培养以实践能力为指向、以型塑法治思维为旨趣的卓越法治人才不可或缺的条件。但直面现实,情况不能令人乐观。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法学专业的实习和毕业论文看成关联性不强、相互独立的两个教学环节,认为专业实习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而毕业论文则以检视学生对涉法性问题的理论研究能力为旨趣。当前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均将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分别安排于不同学期,对于实习与论文的指导老师也无一致的规定,导致两个阶段指导老师配置关联性缺失,学生在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沟通时不顺畅情况的发生就在所难免。正是这种指导关联机制的缺乏,对于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三法学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关联性实现机制的建构

将法学专业毕业论文与实习相关联旨在实现消解毕业实习虚假与低效、毕业论文网上拼凑与脱离实际双重目标。实现两者关联的基本思路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实习中养成发现问题的意识,在撰写毕业论文或调研报告的过程中贯穿解决问题(即实习中所发现的问题)意识,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为此,就必须加强两者关联性实现机制建设。

(一)强化关联性意识,构建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协调机制。通过强化师生关于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关联性意识,明晰两者之间的关联点,保证老师与学生知悉自身在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中的具体任务。实习指导教师应在学校和学院专业实习方案的总体要求下,结合实习单位的特点,梳理实习过程中值得关注法治实践问题,让学生选择其一收集资料,让学生有目的性地参与专业实习。同时,这些问题和所收集的资料亦可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指明方向和提供论文写作的基本素材,促使学生确立“小题大做”的意识,增强选题的针对性、实践性与时效性。因此,我们应将法学专业实习视为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准备阶段,有效的专业实习是写好毕业论文重要前提之一。由此,可以尝试实行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由学校同一老师指导的制度,以保障两者的统一与连贯性,实现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视界融合。亦可尝试探索实现毕业论文的双导师制,将学生实习期间的实践指导老师聘为学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使学生的实践性疑问得到解答,助力专业实习效果与毕业论文质量的共同提升。

(二)深化实践基地建设,构建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关联性对接机制。要继续落实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消解目前对实践基地重“建”而轻“管”的问题。1.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一方面要请更多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素养的专家型法官、检察官、律师为“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开相关热点案件问题的讲座,强化案例教学法;通过设立实务专家进课堂系列讲座,让学生了解法律事务部门专家的所思所想,在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的同时,也为其提供可进行调研的问题,给学生更多的创新可能。在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的同时,也为其提供可进行调研的问题或发现毕业论文的写作方向;另一方面要建立法学专业教师定期到政法部门旁听、调研的制度,促进高校教师对法律实务部门现状、司法改革具体举措作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鼓励法学专业的教师参与司法实务部门的课题研究,提升对法律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力。通过这些举措,使教师累积学生实习过程中调研的问题和毕业论文的选题素材,明晰学生在专业实习期间的学习工作要求和范围,使法学专业教师对法学专业实习,特别是学生的实习过程、实习实效等有更加准确和深入的认识。2.进一步强化法学专业教师与法律实务部门专家之间的合作。加强专业实习校内外导师之间的沟通,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和调研,使学生在实习中有规划、有实践、有思考,切实保障和提升专业实习效果;对于来自法律实务部门的论文选题,亦可尝试实行“双导师制”,并努力协调好论文指导分工,使学生在论文写作中视角更加开阔,实践素材更加丰富,法律思维更加清晰。

(三)推进必要的改革,构建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关联性的配套机制。法学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关联性的实现,必然要求有相关配套机制的支撑。如,需要学校、学院、专业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度修改,保障培养方案的科学与合理;需要与各专业实习基地就实习时间、时限及方式等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以满足学生实习需求和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实习要求,完善实习考核机制,将学生实习调研报告作为实习考核的依据,以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能力。

四结语

法学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以法治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过程,它们作为有机统一体的两个环节,相互促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和掌握实际知识,还带着任务去观察、调查和发现问题,运用学过的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专业技能去解决问题。就是说,构建法学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关联性机制,将会使“学生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能够带着毕业论文的学习任务去思考论文选题和论文写作思路,通过毕业实习去验证毕业论文提出的理论假设。”[2]促使学生将专业思考真正付诸我国法治建设实践,从而为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和提供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

[2]黄芬芬.应用型高校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一体化改革研究——以仰恩大学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8(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