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声乐教学应用论文8篇

声乐教学应用论文8篇

第一篇:声乐教学中共鸣腔体的应用

一、“共鸣腔体”的训练

在对学生进行“共鸣腔体”训练的时候,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训练状态,一旦发现错误就要及时纠正。如在头腔共鸣训练时很容易有学生为了追求音量和音色的饱满,而刻意压喉咙;在胸腔共鸣训练时也容易有学生为了感受胸腔的张力,而无意识运用肢体语言,导致肢体僵硬。这些都是错误的训练方式,在训练时教师要及时洞悉学生的错误并纠正。笔者认为,在“共鸣腔体”的训练中可以遵循以下训练方式。

(一)“打哈欠”训练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打哈欠,以此来感受口腔处于自然打开状态是什么样子。接着,教师就给学生讲解口腔自然打开时的特点:舌头自然平放、咽腔自然张开、牙关自然打开、软腭自然上提、鼻翼自然扩张,整个“腔体”都处于自然状态。口腔、咽腔、鼻腔之间都是通畅的,气息可以自由流动。具体训练方式:让学生“打哈欠”、“叹气”、说“a”,分别感受这三种情况下口腔和胸腔自然打开的状态。然后,让学生在“打哈欠”的状态下用“吊嗓”的方式说“a”,体会声音经过口腔-胸腔-鼻腔-头腔这四个腔体产生的共振。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这四个腔体之间的联系。

(二)胸腔“支点”训练

在胸腔共鸣的训练中,教师要指引学生找准胸腔共鸣时声音的“支点”(通常在最下面两根肋骨的交点处),声音要建立在“支点”上,就像声音本来就是从胸腔的地方“透出”一样。具体训练方式:让学生用手指抵住“支点”,自然打开喉咙,发“a”音,引导学生尽量将声音往下叹;然后让学生有意识感受声音往下叹时“支点”产生的震感。以此训练学生的胸腔共鸣,切忌在训练的时候挺胸,要时刻保持胸部的自然放松。

(三)“微笑”训练

“微笑”是训练“共鸣腔体”的有效方式之一,因为歌唱的时候也要保持“微笑”状态。“微笑”训练可以让脸部肌肉处于自然放松状态,鼻腔处于自然扩张状态,下巴、喉头也不会僵硬,促进声带的自然工作,把声波顺利送达口腔上颚,进而产生声音的共鸣。具体训练方式:让学生自然“微笑”,打开口腔,然后发“a”音,感受“微笑”状态下“a”的发音位置,以及“共鸣腔体”的“通畅”状态。

(四)“咬字”训练

歌唱中“咬字”是十分重要的,要字正腔圆,咬字位置要准确,咬字时要跟头腔共鸣紧密结合。这样歌唱出来的声音才会统一、饱满、有力量,达到优美动听的效果。具体训练方式:先让学生进行“en”、“yan”等鼻韵母的发声练习,感受练习过程中的鼻腔共鸣;然后再转化为具体的“咬字”练习,“嗯”、“盐”等,在发声时将“咬字”扩大、延伸,指引学生有意识将字引入“眉心点”,感受头腔共鸣。

(五)“轻声”训练

歌唱讲究的是轻松、自然、顺畅、舒服。所以在“共鸣腔体”训练时教师要叮嘱学生从“轻声”开始训练,不能一开始训练就追求音量。只有循序渐进,先掌握“轻声”训练时的腔体共鸣,然后再逐渐增加音量和拓展音域。这样才能牢固掌握“共鸣腔体”的技巧。

二、“共鸣腔体”的运用

当前,在声乐教学中除了运用“打开喉咙”、“打哈欠”等方式训练腔体共鸣,让学生感受歌唱时腔体的状态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体会突然受到惊吓本能反应时腔体的状态。通常来说,一个人受到的惊吓越大,喉咙也就打得越开,喉头的位置也就越低。“共鸣腔体”在运用中除了要始终保持腔体的自然打开状态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歌唱的口型。正确的歌唱口型应该是:上下嘴唇垂直张开,嘴型偏于椭圆形,嘴巴的张开度为两根手指通过为最好。第一,在高音声部的运用。“共鸣腔体”在高音声部的运用通常都是依照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的顺序,由强到弱按适当比例混合共鸣。高音声部偏向重于头腔共鸣,但也需要足够的胸腔共鸣奠定基础。第二,在中音声部的运用。中音声部的演唱通常共鸣腔体的色彩都十分丰富,音响浓度也最好。中音声部的演唱以中部共鸣为中心,口腔和鼻腔产生混合共鸣,头腔和胸腔产生一定量的共鸣色彩。第三,在低音声部的运用。“共鸣腔体”在低音声部的运用跟高音声部的运用相反,侧重于胸腔的共鸣,头腔共鸣较弱,口腔跟鼻腔产生一定比例的共鸣。这样出来的音响色彩就较为低沉、浑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声乐教学中“共鸣腔体”的训练必须要抓住正确的训练方式,在反复训练之后还应该结合实际歌曲进行训练,让学生深切感受“共鸣腔体”在实际歌唱中的运用。这样“理论”结合“实践”的训练才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掌握“共鸣腔体”的技巧。

作者:陈南清单位:长沙学院艺术系

第二篇:声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法的有效性

一、互动式教学法的优势

(一)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强的作用

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关系在互动式教学方法里被强调,师生之间互动的增强使学生被动吸取知识的方式被打破,这便可以充分提高学生自发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领悟的积极性,使之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教师教学的内涵。

(二)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丰富

在课堂上随着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的同时让其进行自我表达的机会也不断的增多。一旦学生对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产生浓厚兴趣,这种方式必然会促使学生增加自己在课余时间对本专业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纳,从而使得其在课堂上在与教师进行互动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进行个人能力的展现。互动式教学法的又一大优势得以展现,它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极大且有效的丰富,同时也使学生个人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学生个人专业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不断的增强

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下不断提高。运用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随着学生发挥主体性和参与性的增强,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以便能够对于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任何问题进行自如﹑全面而且明确丰富的解答。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对于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十分有益,并且对于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也有促进作用,使他们不断的接纳新思想并将最新的思想元素融合进原有的教学活动中,使其不断的推陈出新。

(四)推动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的实现

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这种距离感的逐渐消除使课堂氛围不断的轻松、活跃,对促进教师和学生新思想新意识的激发有着强有力的作用。在相对较为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下,学生能够实现不懂就问,教师也可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不论是对于学生而言还是对于教师而言都可达到一种相对完美和谐的求学和教学状态。这对于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站在更深的层次上说对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的实现。

二、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声乐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一)互动环境的创设

要想实现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就必须十分注重互动环境的创设。建立起一种有良的互动环境。所谓优良的互动环境,即是指以平等、民主为核心的教学氛围在大学校园里被广泛营造,以追求挑战性和创新性为目标的教学机制被不断的建立起来。这种优良的互动环境是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成功发挥作用的关键性问题,要想将互动式教学法应用于大学声乐教学课堂的就必须唱响平等、民主、创新、和挑战氛围的主旋律,才能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潜在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善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剂良方是互动式教学方法,但这就需要优良的互动教学环境不断的被声乐老师创造,教学的方式不断被改进,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了解越来越深入。进行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学科教授,本身固有的一些教学理念植入其教学活动中,对于这样的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就需要一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只有互动式教学法的意义与实施技巧被教师熟练的掌握,课堂节奏才能被在不断的变化中更好的被教师把握,教师才能将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游刃有余的完美地结合。只有校方对教师教学理念创新的激励和提倡才能促使这一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

(三)教学设备的完善

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广泛运用,也是最佳教学效果达成的关键。在互动式教学法的作用成功发挥之前,校方应做好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准备。多媒体这种先进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教学目标更加轻松的被完成,更好地辅助教师对于案例的讲解和分析,也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

三、结语

互动式教学法在促进激发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将这种教学方式引入每个大学声乐教学的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创新意识将被增强,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的目的将能更好的被实现,而现在社会对于更多富有艺术想象力、艺术表现力、艺术创新和创造力的在优质人才迫切需求也将被满足,与此同时学生未来的发展积累更多的底蕴和无形的价值也被奠定了优良的基础。所以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入大学课堂的作用不可小觑,也亟待实现。

作者:晓红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第三篇:声乐教学课程的研究

一、自弹自唱课程与钢琴和声乐课程的区别

自弹自唱技能是一项综合技能且它的应用性很强,它涉及的主要方面有:钢琴演奏和钢琴即兴伴奏、视唱练耳、作曲和声乐表演等。自弹自唱课程就是对这些技能进行教学和培养的课程。自弹自唱课程包含钢琴课程和声乐课程,它是一个大类,而钢琴和声乐课程只是幼儿歌曲自弹自唱课程的一部分。自弹自唱课程与钢琴、声乐课程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就是各自有自己的教学侧重点;联系就是自弹自唱课程与钢琴、声乐课程之间有相融合的部分。

二、幼儿歌曲自弹自唱技能提高的途径与方法

最近几年,丽江师专根据本校学前专业的幼儿歌曲自弹自唱课程的教学情况,制定了幼儿歌曲自弹自唱技能的培养方案,并将其付诸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调整教学内容。自弹自唱课程是一门复杂的应用性课程,它的综合程度较高,涉及面较广,主要涉及的方面有:作曲、和声、钢琴演奏和即兴演奏等,它将多门学科的内容融于一体。学校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第一学年要求学生对发声方法进行学习和掌握。能运用教学所学的基本演唱方法演唱一些歌曲,并且能表情丰富地演唱某些儿童歌曲。对钢琴方面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安排一些比较基础的钢琴演奏方法,演奏儿童歌曲。第二,第二学年加强声乐方面的演唱技巧,难度提高,使学生学会演唱各种风格的歌曲。对儿童歌曲的演唱更加具有技巧性和表情更为丰富活泼。钢琴方面要加深钢琴弹奏技巧的学习。此外,进行一些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三,第三学年培养学生对各类歌曲的分析处理能力,声情并茂地演唱一些儿童歌曲。钢琴技能方面的训练。第四,第四和第五学年,声乐和钢琴演奏的学习以及儿童歌曲演唱技巧的学习都将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

(2)改变考核方式。在原有考核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幼儿歌曲自弹自唱的考核内容。每一学年对考试的安排分别为:第一,第一学年为幼儿园教材上面的歌曲一首,这里会安排现成伴奏。第二,第二学年考核内容依然是幼儿园教材歌曲,与第一学年不同的是,第一学年是小班歌曲,这一学年是中班歌曲。第三,考核内容为大班歌曲。第四,小、中班歌曲,要求自己伴奏(一升一降)。第五,第五学年的考核内容为大班歌曲,要求自己伴奏(两升两降)。

(3)注重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教学的过程。加大实践力度是我国师专学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幼儿歌曲自弹自唱,在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的情况下,通过实践检验教学效果,同时也通过实践锻炼师专学生的教学能力。学校在学生学习的后期,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为以后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做好准备。[4]

三、教学案例分析

丽江师专《幼儿歌曲自弹自唱教学课程》案例分析:(1)题目。幼儿歌曲自弹自唱曲目为《摘星星》(2)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丽江师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之前有一定的声乐和钢琴弹奏基础。(3)教学方法。班级授课和小组合作。(4)教学步骤。教师教,学生跟着学,之后由学生自己自弹自唱。(5)教学过程。教师对《摘星星》这首儿童歌曲,从声乐和钢琴两方面进行教学,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之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学习,最后进行小组间自弹自唱歌曲比赛。(6)教学效果分析。教学效果良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四、结语

自弹自唱课程是丽江师专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目前,人们对自弹自唱技能的理解进入了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自弹自唱就是钢琴演奏和声乐表演的结合,还有人认为只要上过钢琴课和声乐课,自弹自唱的技能就具备了。这些想法是错误的。自弹自唱是一项专门的音乐教学技能,并非像许多认为的那样简单。丽江师专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既要有理论知识做基础,又要有一定的鉴赏美、欣赏美以及传播美的能力,还要有实际的歌唱弹奏本领,能即兴弹唱。本文通过对幼儿歌曲自弹自唱课程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开展特色幼儿歌曲自弹自唱课程对未来幼儿的音乐教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自弹自唱技能是丽江师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作者:王辛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三位一体的声乐教学模式

一、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对声乐教学实

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最基础的是要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良好的文学修养有助于教师理解作品,在对作品有了全面的分析后带领学生歌词进行反复斟酌,而不是急着唱谱,为学生讲解词曲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中国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这是一首典型的“声为乐体,诗为乐心”文乐结合的声乐作品。此曲在学习演唱之前需从词、曲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以及歌词含义等方面为学生讲解作品,《大江东去》是以北宋豪放派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词所作,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和词人。他的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河,屡遭贬谪。《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是他政治生涯的重大逆转。粹然的灾难使他感到失望与迷惘,1082年,他面对赤壁,回想起当年三十多岁的周瑜火烧赤壁、大破曹军的英雄事迹,自己在事业上却没有丰功伟业、壮志未酬,不禁深感惭愧和伤感,从而写下这首词。

曲作者青主是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青主1920年在德国以苏轼的这首词作曲,身处异乡,思念古国,触景生情,因此做了此曲。这首作品运用欧洲艺术歌曲的作曲技法,结合这首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创作出富于中国古诗词风格的艺术歌曲。歌词主要特点是借景抒情,上半阕描写赤壁的壮丽景象,情景交融;下半阙描绘了周瑜意气风发的形象以及抒发作者对英雄的缅怀与敬仰。作者吊古伤今,借古赞颂英雄的业绩,对比自己所经历的挫折,杼发了他内心苦闷却又无可释放的心情。有了这些文学的铺垫使学生领会和理解歌曲中的内涵,将自已的情感真正融入到歌曲当中,这样在学生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才能把作品演绎的更加完美。

二、训练朗诵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意义

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随着对声乐学习和教学的深入了解,愈发感觉到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朗诵能够为学生解决声乐学习中重点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提升声乐课堂教学质量。气动则声发,气息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在歌唱中学生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气息问题,如气息浅、气息不够用等,不如让学生在演唱歌曲之前先对歌词进行大声的朗诵,朗诵时不需要考虑歌曲的音高位置、旋律等问题,有助于学生放稳心态,避免紧张,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到正确的呼吸方法,朗诵时的机体状态与歌唱时的状态完全一致,需要深气息,气息吸到什么位置才算深呢?往往教师在教学时会说吸到横膈膜处,而横膈膜摸不到也体会不到,可以让学生体会最后两根肋骨的扩张或将气息吸到剑突以下(剑突位于胸骨体的下端,上端与胸骨体相连,约平对第九胸椎,用手可以摸到有个窝),深气息有助于在朗诵时气息的自然、松弛、平稳。

体会正确的呼吸方法为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歌唱时,尤其是在演唱中国歌曲会出现吐词含糊,咬字不清的现象,这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说话时吐字发音的过程快,并未考虑每一个字的具体形成过程,而朗诵时需斟酌吐字发音时的每一个字形成的过程,形成过程是由字头(声母)、字腹(韵母)、字尾(归韵)组成,字头(声母)是字的开始部分,时值虽短,但决定着字的清晰,发音的部位在唇、舌、牙、齿、喉,字头要求准确、短暂、有力。当字头出来以后,字腹(韵)母立即唱出,它是字音的核心,字尾是一个字的结束部分,归韵能够保证字的完整性,达到“字正”的目的。对歌词进行朗诵训练使学生把字、词、句准确清晰的读出来。说话口齿清楚发音准确的人,学生演唱歌曲之前,大声甚至夸张的朗诵歌词,歌唱语言可以达到“字正腔圆”、“字领腔行”的目的。

歌唱语言与声乐作品的风格、韵味紧密相关,运用朗诵训练清晰准确的咬字吐字,有助于学生体味歌词的情调韵味,领悟它所抒发的感情并分析出作品的组织结构、轻重长短、句法声韵等,为演唱时能恰当地运用歌唱语言的特性,唤起音乐方面的联想,将歌词的思想感情以及内涵有效地表现出来做铺垫。声乐演唱的技能技巧训练、文学素养的提高、朗诵训练的辅导在声乐教学实践中三者并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能更有效的提升声乐演唱的水平,丰富学生声乐理论的涵养。使学生演唱实践时用鲜明清晰、生动清新的歌唱语言刻画生动的人物性格特征、塑造动人的艺术效果,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

作者:徐寅晨单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

第五篇:TIS声乐教学思想分析

一、沈湘TIS声乐教学思想的认知分析

1.对Technique的认知分析

Technique意为技巧、技能和手法。在沈湘看来,声乐是一门艺术,但首先是一门技术。因为其有着自身的艺术规律和特征,作为演唱者来说,只有熟练和深刻地把握住这种规律和特征,才能够为艺术性的表现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所以,他对于声乐演唱技术是十分看重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其在教学中引入了歌唱生理学的大量内容。将歌唱生理学引入到声乐教学中,沈湘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认为,歌唱者的嗓子就是一件乐器,一个表演者首先要对自己的乐器有足够了解,才能利用这件乐器发出美妙的动听的声音。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之前,都要学习歌唱生理学的内容,其中包含发声的原理、歌唱器官的构造和运动、嗓音的保健等,要求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学到这些知识后,就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画面,如气息吸入腹部深处的画面、喉咙打开的画面、头腔共鸣的画面等,也就从客观上建立了一个标准,而自己也自然会朝着这个标准努力。其次,是对演唱基本功的绝对重视。纵观沈湘门下的弟子,无论是何种性别、何种声部的演唱者,都有着扎实的歌唱基本功,这自然是和沈湘对此的绝对重视所分不开的。凡是跟随沈湘学习的学生,不管其之前的歌唱的基础水平如何,沈湘都要对其进行基本功的“回炉”。

一方面,使学生不够规范的地方得到及时的纠正;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学生树立起对歌唱基本功的重视,而且基本功的练习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并定期进行考核。如果基本功练习不扎实,即便歌曲演唱得再完美,也难以得到沈湘的肯定,彰显出了这位声乐大师真知灼见的一面。反观当前的声乐教学中,一方面,歌唱生理教学并没有在教学中普及开来,而歌唱具有其模糊性和微妙性特征,如果不具备歌唱生理知识,仅凭各种语言描述,是难以获得良好效果的。很多时候,教师随口而出一系列歌唱生理学的术语,让学生去找“感觉”,而学生往往是一头雾水,所以说,将歌唱生理学引入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则是歌唱基本功的夯实。进入高校大门的学生,其歌唱基础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也有很多不规范之处,作为教师不能着急让学生演唱各类歌曲,一味追求教学进度和难度,也应该像沈湘一样,对学生的基本功进行回炉,对其歌唱基本功进行再次夯实,所有后续的学习,都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方能保证整个学习过程的扎实和有序。

2.对Intelligence的认知分析

Intelligence意为素质和能力。沈湘认为,一个优秀的声乐演唱者,一定是一个有着综合知识和能力的人。而这种素质和能力体现在作品中,就是对作品的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歌唱中没有了情感,也就失去了歌唱的意义。为此他提出了“四情合一”的声乐演唱观:首先,是对声乐艺术的热爱之情。难以想象一个厌恶声乐艺术的人,能够发出感人肺腑的声音,一个声乐演唱者应该通过广泛的学习,树立起对声乐艺术的热爱之情。其次,是理解和体验作品的情感。演唱者的素质和能力越强,就越能深刻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为情感抒发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再次,是唱出作品的情感,即演唱者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歌唱技术,将作品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最后,是收获和观众的情感共鸣,只有和观众发生了情感共鸣,才是真正实现了作品的情感传递。这个“四情合一”的过程,是与演唱者的素质和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以全面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支撑,否则整个作品的情感表现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沈湘要求门下的弟子要博览群书,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反观当前的声乐教学,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综合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始终没有充分的重视。教学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一首歌曲的演唱,从技术角度上看似乎没有什么缺失,却给人以干巴巴的演唱效果,总觉得少了一些东西,其实缺少的正是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情感。学生由于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有限,难以理解作品的精髓,自然也不能将其充分表达出来。所以应该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及时从“唯技术论”的误区中走出来,关注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对于他们一生的艺术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3.对Soul的认知分析

Soul是指头脑和思考。沈湘曾经多次指出,嗓音条件好的演唱者比比皆是,但是最终能成为歌唱家的却寥寥无几,其中的一个关键就在于学习者是不是善于用脑思考。一个优秀的学习者,能够将整个声乐学习过程当作一项事业来看待,对每一个过程都精心规划,力求做到最好。尤其是遇到困惑或难题的时候,能够从容不迫,冷静地进行分析,以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而不是手忙脚乱,甚至是自暴自弃。例如,面对一个难题,首先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然后有没有避免这种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应该予以如何规避。在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要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巩固,以免其再次出现等。所以沈湘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明确告知学生应该怎样做,而是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由此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他的很多学生都有着鲜明演唱风格,就是与他们的积极思考所分不开,通过思考,能够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为个人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反观当前的声乐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表现出了一种“程式化”倾向,学生课下练习,定期回课。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鉴定和指导,表面上是一种科学有序的状态,而实际上却表现出了很大的程式化倾向,为了歌唱而歌唱,而没有深入的思考为什么要歌唱,怎样才能歌唱得更好,通过歌唱能够达到什么目的。对此,教师应该予以及时地纠正,从这种几乎麻木的状态中及时走出来,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即对每一个学生的歌唱水平和状态进行细致的了解和观察,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为他们量身打造出培养方案。通过这种因材施教,不但能够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让教师和学生的“脑”都充分地动起来,学生能够得到一种被关注感,继而以更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结论

作为中国声乐教学的领军人物,沈湘在从事繁重教学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教学理论的研究,其所提出的TIS声乐教学思想就是其声乐教学观的精髓。其从声乐本质的艺术规律出发,倡导声乐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是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学观念。特别是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今天,各种声乐教学思想和理念层出不穷,反而彰显出了TIS声乐教学思想的朴实,而最朴实的,往往是最有效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引起更多声乐教师对这一宝贵教学思想的关注,并将其有机运用到教学中,从而获得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万蕾单位:郑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第六篇:中职民族声乐教学的思考

一、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传承中职声乐教材的开发

随着中职声乐教学的改革发展,这对我们声乐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给声乐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提高学生的声乐意识很重要。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在声乐教学中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养,勇于实践探索,尝试从多方面进行声乐教学,才能够在中职声乐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声乐技能的发展奠定基础。声乐教师要立足长远,围绕声乐文化传承这个根,加强对声乐教材的理解、研究、应用和开发,特别要从深厚的声乐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教材知识,并时刻准备着为教材注入新鲜血液,传承中职声乐教材的开发。教学中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多读音乐书籍、改革声乐教学方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学内容,激发音乐课堂活力

声乐教学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又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创新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声乐素养。在中职学校的声乐教学中,教师要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促成音乐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以音乐学科的音乐性、审美性、综合性、民族性、多样性、灵活性等属性特征为原则,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创造出更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展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音乐教学资源,并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实践体验,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此外,教师应结合民间艺人演唱进行模仿教学,注重追求风格的原汁原味,与学生一起找出声乐的民间风格与技巧运用上的契合点,搞好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互动。再就是教师还要把民族声乐教学理论补充在教学内容中,要求学生阅读声乐典籍文献资料。如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清代徐大椿的《乐府传声》、明代魏良辅的《曲律》,吸取和积累古今曲艺表演艺术家的演唱经验,对民族戏曲的演唱传统进行了解等,这样才有可能拓宽民族声乐教育理论的学术视野,才能构建和形成民族声乐教学体系。

三、注重声乐教学和艺术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声乐学习的实践中提高自己

声乐艺术是以人声为手段来表现音乐内容,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表演艺术,是一门知识性与实践性高度结合的音乐学科。声乐教师要坚持声乐教学和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相贯通,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声乐教师加强声乐的技术能力,因材施教,迅速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基本功,达到声乐学习的扎实性、专业性。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增加声乐的理性认识,做好声乐学习的铺垫作用,提高声乐学习的艺术修养。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是对声乐课堂教学的延伸以及声乐教学效果的综合检阅。

所以,交流演唱会是声乐教学中要求学生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歌唱的心理素养。只有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通过声乐演唱认识声乐的性质特征、活动规律和社会意义。经常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声乐实践活动,特别是做得成功的活动,对于声乐学习兴趣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校园内的艺术实践活动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多参加社会艺术演出活动,这种社会艺术实践活动能够积累丰富的舞台演唱经验使其终身受用,对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也更加有利,能够使学生的声乐综合素质得到逐步提高和完善。我们有五千年丰富的文明史,我们的音乐艺术应该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走“寻根”与“开放”相结合之路。中职音乐专业声乐课是一门融中西方声乐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其教学应从纵、横两方面展开,博中求精,在整理文化的熏陶中求得技术的发展,应深入学习和有效继承我国民族声乐的精华,理解并掌握我们民族声乐所独有的审美观,同时探究与西方美声唱法的相同之处,寻其规律,究其个性与共性,在共性中发展个性,从而形成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声乐教学体系,使我国的民族声乐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

作者:林艳杰单位:辽宁省调兵山市职教中心

第七篇:高院校声乐教学的改革

一、声乐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

声乐教师在为学习者选择曲目时就应全面考虑,选曲具有更大的针对性,并考虑到学习者的声音条件、音色、音域以及声音的灵活性、学习者各自不同的气质与性格,还应当考虑到其目前处在哪一学习阶段、哪些方面的表现比较好、哪些方面的表现比较差、哪些歌曲适合于扬长避短、哪些歌曲不符合其风格、曲目演唱的前后顺序等。只要上述问题考虑周到,教师为学习者选择歌曲时就能切实有效地避免盲目性。当然,选声乐作品需要突破陈旧观念的约束,不能停留于让学生演唱以前的老作品,而要积极开发与探索符合当前新形势的新作品,从而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

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创新

声乐教学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大学生应娴熟地掌握准确的学习方法,并以此支持各类不同风格的现代声乐作品的演唱,这需要采取切实而可行的学习方法。在这里,大学生要转变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型学习方法,更多地运用研究性、探究式方法。高校应当积极倡导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多为学生设计出研究性的课题,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观念。同时要以研究性学习方法为前提,积极培养大学生探究与掌握现代音乐教育方面的相关理念,切实做好声乐学习需要的耐心、勤奋的心理准备工作,更为辩证地认识、掌握发声方法带来的进步,并了解到教师所要求的声乐课程学习中的阶段性目标与具体方法,从而更加自觉地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有效地改变学习者的声乐学习状况,实现培养高校学生具有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声乐考试方式的改革创新

声乐考试作为声乐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而且还是高等院校教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认为,高等院校声乐考试要实施好以下三大原则:

首先要实施导向性的原则,声乐考试要积极引导声乐教学往正确方向发展。立足于实施考试,能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习者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进步,从而发现与发展其声乐潜力,建立起更好的学习自信心,加快促成声乐审美能力的持续与提升,声乐感受力、表现力及创造力的发展。

其次是要实施科学性原则。评分的标准一定要切实符合声乐教学的规律,体现出声乐课程的主要特点,从而达到更加准确、更趋客观、更为公正的目标,实现比较高的效度、信度以及鉴别度。效度主要指能更加真实地表现出学习者声乐学习的程度;信度主要指能更加稳定地反映出学习者的实际能力;鉴别度则是能将存在差异的学习者的水平加以区分。

三是实施整体性原则,这需要评分应从整体、全面与全过程加以实施,要立足于整体,覆盖声乐教学的多个层面,要运用发展的视角对不同阶段进行回顾与对比,更好地把握学生的进步以及发展速度,从而让考试发挥激励与促进学习的作用。结语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声乐教学的实施十分有利于提升与强化国民总体修养,而高等院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得到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关注与支持,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声乐教学的改革创新,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为繁荣音乐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毛亚雄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第八篇: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

1国内在民族声乐艺术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

(1)民族性的逐渐缺失。

在建国的初期,我国在主要是采用民族声乐演唱专家和各个民间歌手的示范来培养民族声乐方面的人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在中国的推行,中国在音乐上逐渐受到欧美国家的影响,有相当多的院校对于流行音乐的重视程度多于国内传统的民族音乐,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音乐高校,并没有民族音乐这一专业的开展。对于一些知名的音乐院校,他们通过更多的靠近流行音乐来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在民族音乐上并没有很大的研究和建树,这类高校的教学更多的是偏重理论教学,教育出来的学生并没有什么民族个性,对于我国的民族文化乃至是民族音乐知之甚少。虽然这一现象近年来已经逐步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但是在院校中这种去民族化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的,这也严重影响到了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2)民族声乐在教材上内容的不完整。

由于受欧美文化的影响,国内大多数高校现今更加重视美声和流行音乐。因此,美声和流行音乐的教材内容非常的完整、具体、全面。民族音乐的授课教材完全不能够跟美声和流行音乐的教材相比。在相当多的音乐院校,民族音乐的使用教材还是曲谱教材,像诸如音像音响等方面的内容还没有进入学生的必修课程之列。各高校会出现这些现象一方面可以归咎于现在的市场。现在的人才市场、学生以及家长等根本不重视民族音乐。在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一些关于民族声乐的课程,但是授课的范围并不大,授课内容也非常有局限性。另一方面,国内目前对于民族声乐方面的专业教师还非常稀缺,大多数院校的民族声乐教师都是通过“学院式”的教学风格培养出来的,对于民族声乐的了解非常有限,更别提专业性了。

(3)高校“原生态”的引入民族音乐。

近几年来,由于流行音乐对中国的影响,国内高校对于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有限。这一现象无疑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注。基于此,许多高校开始进行改革,开始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上下工夫。他们开始追求最“原生态”的民族音乐。于是乎,高校开始引入“原生态”的民族音乐以使得教学更加的丰富。对于高校的这一做法,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人们对于民族音乐的关注,但是由于民族音乐其自身的特点,原生态的唱法过于自然,使得实际教学中遇到诸如困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2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的发展策略

民族化的东西才能代表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有着立足之地。在音乐上的多元化发展才会是顺应世界音乐潮流的明智之举,这也是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可以从几下几部分来进行:

(1)引入纯正的民族音乐唱法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改善。民族声乐教学首先可以把原生态的民族歌手培养成一个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原生态民族音乐唱法的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民族声乐中的原生态唱法留住,然后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理论知识对民族声乐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以此使得民族声乐更加的自然。要采取这一措施,首先可以把各个民族声乐中演唱的佼佼者邀请到各个音乐高校,然后对这些优秀人才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向他们传授各种音乐基本知识,还有向他们传授一定的上课技巧,只有这样当他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才会更加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各个学生。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将最纯正的民族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除此之外对于民族音乐的演唱技巧也能够准确的教授学生,从而促进了在教学环境中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2)严格把关民族音乐的教学教材。在我国的大多数院校,民族音乐的教材内容还不够合理、完善、科学。曲谱教材不应该成为民族音乐教学的主要教材。对于民族音乐教学的教材,在曲谱教材的基础之上还应该添加一些诸如音像音响之类的内容。这些音响资料可以向学生传递不同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和技巧,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起到示范性作用,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演唱者对同一曲目的演绎之后,学生通过对比,可以对各种演唱风格进行赏析和分析。

(3)音乐方言课教学的强化。由于方言中蕴含着丰富的音色资源,并且舌、唇由于不同的语言而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因此在声音的表现方法以及技巧上,不同的民族是存在差异的。而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具有多个民族,因此各个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语言,而地理上的分布也使得许多方言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因此应当让学生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除了本地的方言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地方的一些方言,使得民族声乐能够进一步的多元化。

作者:宁洪梅单位: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