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声乐初学

声乐初学

声乐初学

声乐初学范文第1篇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在学习声乐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声音概念?

声乐学习是一个比较复杂、抽象的过程,它和学习器乐有些不同,因为自己的身体就是乐器,要想使这个乐器发出最好的声音,就必须凭着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声音的对错。作为声乐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获得什么样的声音,听觉感觉是怎样的,身体感觉如何,并让学生对这种相对科学的声音加以记亿,演唱前头脑中就已经有了这种声音形象,并不断地向它靠拢。

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确的声音概念,培养良好的声音审美观呢? 首先,我们要多接触正确的“声音”――多听优秀歌唱家的演唱”。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只有听多了才能对正确的“声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更深层地感觉到声音的美,使我们广采博学,把别人的经验,转换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听多了,我们对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提高音乐修养等都有很大的帮助。歌唱当然也是听觉艺术,从事声乐学习的人,耳朵里有没有分辨歌声的标准,对细微的变化之好、坏、对、错,能不能分辨,是其以后成功的关键。其次,老师的正确的范唱也是学习的关键之一。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尤其在集体课内。但正确的声音还是会出现的,即使是一个音、一个乐句。我们要已住自己发出的正确声音时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在这样不断的练习和强化下,我们正确的声音概念就会慢慢地建立起来。

在初期的声乐训练中,我们还应注重对音乐感觉的培养。歌唱艺术是人们思想感情、审美艺术表现的一种方式,它伴随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体现着人类的思想情趣。通过聆听、联想、感觉、思维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再通过自己的创造去表现美的乐思,塑造新的音乐形象。声乐学习不完全是歌唱技术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音乐文化的传授、音乐形象的再创造。

声乐初级阶段的学习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它是需要一个相对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能够在舞台上深情的演唱,将词曲作家所要表达的内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加以自己的诠释,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的。它要求教学过程必须自始自终尊重客观规律,有计划、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驯良,不能松懈怠慢,更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掌握好“度”,做到恰到好处。学习要稳步前进,切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在自己还是力所不能及时就追求演唱难度过大的唱段,这对演唱者来说是有害无一利的。高难度的作品对于初级水平的学习者来说,不但不会使自己的声音能力因为演唱了难度大的曲目而有所提高,反而会使自己打下的根基在还未牢固时就遭到破坏,甚至会损坏自己稚嫩的嗓子,引发嗓音疾病,这都是非常可怕的。

理想的歌唱状态是在上述的各个环节协调配合下创造出来的。声乐训练作为一门科学,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没有那一种方法是亘古不变的,应该用持续发展的眼光,辩证的看待每一种方法,每一个问题,处理好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凡音之起,凡人心生也”,歌声蕴含着歌者制成的情感,由心而生,而好的声音又不是靠寥寥无几即唾手可得的,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它需要经过漫长而艰苦地,科学而系统地训练与磨砺后,加以发自内心的真情,这样才会创造出富于神韵的歌声,激起歌者与听着的共鸣。

获得什么样的声音,听觉感觉是怎样的,身体感觉如何,并让学生对这种相对科学的声音加以记亿,演唱前头脑中就已经有了这种声音形象,并不断地向它靠拢。

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培养良好的声音审美观呢? 首先,我们要多接触正确的“声音”――多听优秀歌唱家的演唱”。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只有听多了才能对正确的“声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更深层地感觉到声音的美,使我们广采博学,把别人的经验,转换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听多了,我们对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提高音乐修养等都有很大的帮助。歌唱当然也是听觉艺术,从事声乐学习的人,耳朵里有没有分辨歌声的标准,对细微的变化之好、坏、对、错,能不能分辨,是其以后成功的关键。其次,老师的正确的范唱也是学习的关键之一。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尤其在集体课内。但正确的声音还是会出现的,即使是一个音、一个乐句。我们要已住自己发出的正确声音时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在这样不断的练习和强化下,我们正确的声音概念就会慢慢地建立起来。

声乐初学范文第2篇

高中生的心理发育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接近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水平,他们的逻辑思维、概括能力与组织能力都有所提升,人生观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对事物有着独特的见解。高中声乐教学对于普通学生声乐教育与特长生声乐教育我们要定位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普通高中学生声乐教育方法。在普通高中阶段,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欣赏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适当地培养一些演唱技能,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体验式教学法、比较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和合作式学习法。体验式教学法比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一些音乐的欣赏让学生的心灵与音乐作品释放的情感产生共鸣。比较式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比较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不同人文背景的音乐、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等,让学生对于音乐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在对比之中了解各个类型的音乐不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注意力。

探究式学习是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设计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现实生活入手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音乐问题来进行探究,老师则负责对这些问题进行把关,对学生的探究方法进行指导。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由传统的教育者变成了学生的合作者,由传统的指导者变成了学生的引导者,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音乐主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挖掘出更多音乐知识与音乐背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合作学习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的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最典型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小合唱,小组自行选择歌曲进行设计创编,在歌曲的表演中加入自己的元素,然后共同将歌曲演唱出来。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学生声乐学习的趣味性,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高中艺术特长生的声乐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学校对于特长生都有着规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特长生的声乐教学难点就在于气息、共鸣、位置和声音观念。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每个学生都要树立正确的呼吸方法,只有呼吸正确,声音才能纯正,音色才能优美。老师在上声乐课的伊始要给学生讲解唱歌呼吸的特点,分析不同歌唱类型呼吸有什么特征,确立胸腹式联合呼吸在演唱呼吸中的地位。吸气的时候横膈膜下降,腹肌扩张,空气进入肺部,呼气的时候腹肌收缩,压迫横膈膜上升,吸进的空气由于受到压迫经气管呼出体外。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那些呼吸错误的同学,要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解决吸气浅、气息僵硬、吸气不稳、漏气等问题。

共鸣器官包括口腔、咽腔、鼻腔、口腔和共鸣腔,合理地运用共鸣对于发声训练非常重要。在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共鸣的原理和三大共鸣,做到有的放矢,介绍一些声区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歌唱声区的运用与共鸣之间的密切关系。

咬文吐字的练习可以先了解一些以声、韵、调为特点的汉语发音规则,运用“十三辙”来研究咬字吐字的方法。对于广东地区的学生来说,普通话的发音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老师还要根据地方的方言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争取做到字正腔圆。

声乐初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声乐教学;措施

素质教育下各个学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音乐课也受到了重视。歌唱在音乐课中占重要地位,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呢?要想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审美观,创设多变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一、因材施教,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初中声乐教学对象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仅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就能领悟到声乐的发声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声乐作品;第二类学生反应不够敏感、情绪也不容易调动,教师虽然运用同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但学生却不能马上领悟到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他们的声音打不开,就谈不上歌声悦耳动听了;第三类学生只懂得一味模仿歌手的声音,情感表达僵硬,声音气息不流畅,但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有很强的上进心。

第一类学生的演唱往往具有激情和表现力,声音也较圆润、流畅,他们的表演很自然。这类学生善于与教师配合和沟通,热情高、求学欲望强,课下能够积极完成布置的任务;对待第二类学生,教师必须耐心地进行讲解和示范,通过形象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打开心灵之门,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最终使他们的声音和激情碰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待第三类学生,在教学时,不应该拿他们的缺点与其他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比较,那样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给他们讲解清楚教学理念――无论多么高超的声乐技能和技法,都是为情感服务的,都是用心灵歌唱的。只有明确了教学理念,他们的声音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打开,情感表达才会恰到好处,表演才会自然。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与观念,进而用心灵去歌唱

在声乐教学中,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教师不仅教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还要和学生一起研究、欣赏最受人们关注的歌手和歌手演唱会以及形式多样的中外音乐会,研究、分析和总结歌手的歌唱技巧和歌唱方法。

学生的性格迥异,自然,他们喜爱的歌手各不相同。在一次教学中,笔者要和学生分析的歌手是韩红,有两个学生直接持反对意见。笔者听了之后笑了笑,对所有学生说:“你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也就有独立的思想,不可能所有人的喜好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必须做到包容,学会发现每一个歌手的长处并试着掌握它,从而变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并且,只要是能用心灵歌唱的歌手就是好歌手!”学生很认真地听取了我说的话,在以后的欣赏课上,学生都能做到积极欣赏、分析、总结。

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才能全面发展。学生只有明确用“心灵歌唱”,才能唱到人们的心中去,才能打动听众,而不是一味地去模仿他人的演唱或是去强调声音的技法与技巧。

三、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由于声乐教学中教学语言的不确定性,学生很多时候会对教师的要求不理解,所以教师要采用形象的语言和实际的动作把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例如:在一次声乐教学中,我打算训练学生如何使气息下沉,“用闻花的动作,有双手提水的感觉就不至于把气吸到胸上”。然而,有些学生仍然无法找到感觉,于是在下一次课时,我直接拿去一枝花和一个装满水的水桶,让学生实际体验一下那种感觉,这样学生就容易掌握了。总之,在声乐教学中采用形象的语言、实际的动作比用单纯的技术性阐述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四、让“歌唱”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凝聚、升华

声乐初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声乐初学 误区

一、模仿误区

声乐中,完美的音色需要通畅的管道、气息的支撑,横膈膜的良好控制,以及身体各部分的良好配合。很多声乐的初学者会模仿他人的声音,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弊端。模仿他人的音色可以帮助一些初学者迅速找到歌唱感觉。但是因为存在骨传导,初学者听到自己的声音和一些歌手的声音十分相似,而实际上,初学者发出的声音是不够科学的,一些细小的问题是自己注意不到的。比如在的《江山》一歌中,加入了很多哼的声音。而一些初学者会误认为那种声音是挤出来的,为了模仿,很多初学者挤着嗓子唱,在听觉效果上,初学者认为很像了,但实际上,初学者发出的声音是没有气息支撑,没有腔体共鸣的低质量声音,如果没有人纠正,长此以往就会使初学者产生唱歌用不上气息,嘴巴不能完全放松,唱歌时各部分状态不统一的恶果。因此,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学习他人音色要多听、多想,透彻地研究了他人的声音后再模仿,模仿后应该让自己的老师听,并对自己的声音加以评价和指导,这样才能在学习中稳步前进,不留后患。

二、颤音误区

基本上所有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都会听许多声乐作品,作品中歌者高亢嘹亮的嗓音和圆润的颤音都非常吸引人。一些声乐初学者急于拥有颤音,会自己抖嗓子模仿颤音,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一旦产生很难纠正,并且后期还会因为抖嗓子的坏习惯导致用不上气、声音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很难解决。初学者应该知道,颤音的产生是由于气息的滚动,是自然的,不是嗓子的抖动产生的。颤音的原理是,保持口型不变,改变口腔容量并迅速还原,有规律地反复,形成颤音。这是需要老师指导的,初学者如果想学会,应该勤学多练,增强气息,并且要多问老师,唱给老师听,从老师那里得到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声音。

三、音色误区

很多声乐初学者注重声音音色的嘹亮,尤其是学习民族唱法的初学者,追求甜、脆,亮。初学者从自己的听觉中会感受到,自己挤着嗓子唱的时候声音很亮,实际则不然。追求亮的音色应该首先思考如何用气息支持自己的声音,没有气息的支持和声带拉紧的作用,声音是不可能真正透亮的。其次就是声音要挂住哼鸣的位置,可以用哼鸣带出声音,感受气息的支撑与位置的配合。初学者可以多录下自己的声音听听,感受一下自己的声音是否是松弛通畅的。也可以找自己的老师,唱给老师听。但是在初学期间,最好不要过多注重音色是否嘹亮,应首先注重基础的气息训练,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好的基础,就唱不出完美的声音。

四、状态误区

很多人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有某个瞬间有比较好的状态,一般有了这样的状态老师就会告诉初学者。很多初学者都觉得那是偶然,所以觉得这样的状态却不容易持续。其实在某一个瞬间有了好状态就是要进步的前兆了,但是这个好的状态需要记住和保持。在上课时,应该每节课都录音。这样。在课下练习时,可以跟着录音,听听自己有良好状态时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并且回忆当时为什么能唱出来这样的声音和唱出来这样声音的状态。在自己在课下练习时多练习这样的状态,反复这样就能在声乐学习中取得进步。

五、心理误区

事实证明,一个好的声乐演唱者不仅需要扎实的功底,丰沛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演唱时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很多声乐学习者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上课时感觉很好,状态也不错,但是一上台,心理紧张,气息上浮,甚至是手脚发抖,导致视力无法完全展示。所以,声乐初学者需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需要更多的舞台经验,多多上台演出、历练,在课下自己做好心理准备都是非常重要的功课。初学者可以告诉自己,自己唱的不好台下的人也不会记住,只要自己放松,发挥好实力就很好了。初学者上台后也不需要太过着急,可以尝试着享受舞台,不必过于着急唱完下台,站上台后调整一下心态,等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再开唱,可以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水平。

六、身体误区

声乐初学范文第5篇

一、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状态,戒掉不良习惯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歌者唱歌时挺着肚子,或者伸着脖子,还喜欢一边唱一边用脚或手打着拍子,我们都会说他“唱姿”不好看。其实不仅是姿势不好看,还会影响整个发声器官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不能获得良好的声音效果。因此,在初学时就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它是我们进入唱歌状态的前提。一般练唱时应是如下几个姿势和状态:

1.身体自然挺直,双脚打开同肩宽,双脚也可一前一后,重心要稳。

2.头正眼平,不伸下巴。

3.上胸舒展,双肩略向后,收腹提臀,腰板挺直。

4.保持精神的振奋,充满激情。

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培养积极的唱歌心理状态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矫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然正确的姿势和良好的状态。

二、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循序渐进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气为声之本,气乃声之帅”,并强调“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充分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自然呼吸是人的生活本能现象,而歌唱的呼吸是必须通过学习,训练才能了解认知,进而掌握的一个重要环节。初学者歌唱一曲唱完会感到嗓音疼痛,在高音区也会吃力,有嘶喊的现象,这些都与正确呼吸有密切联系。有的初学者歌唱时为了气吸的充足就提前大量的吸气,从而导致胸腔扩张,脸色发红,喉音多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吸入的气息一下子全吸入,会为下一步的演唱制造障碍,因为实际吸入的气息并不多,导致声带的紧缩,难以控制气息的运用。

初学时在呼吸练习中可以作以下几个练习:

1.用口鼻通过背向后腰慢慢地做少量的吸气,特别细心的注意身体由上而下,从里向外扩张的力量和感觉,保持缓慢而均匀地呼气,小腹向内收,要感觉到用小腹收缩的力量推动气息的呼出。

2.做发长音的练习,声音要松弛、均匀,先4拍,再持续8拍,12拍等。

3.做一些辅助练习,如一口气做20秒,晚上睡觉前做深吸慢呼练习。

同时歌唱中,换气是呼吸的重要环节,也称“气口”。安排好气口有助于初学者良好气息的培养,也是艺术表现的需要。演唱时安排好固定换气的地方后,不能随意变换,首先要心态上放松,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吸入的气息使下部肋骨附近扩张起来,由于横隔膜下沉使腹部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小腹则要收缩。我们可以尝试闻花香的练习,会不由自主地去深吸一口气闻一下,也可以尝试一下身体自然放松,两手放在膝盖上深呼吸,这时吸入的气息的深浅度与位置是比较正确的。

三、掌握必备的音乐素质,提升乐感

学习唱歌,音乐的素质和修养是必备的,所谓音乐素质是指学生必须具备的音乐方面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才能,这是掌握声乐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前提,音乐素质主要包括音准、节奏、音乐记忆、音乐修养、音乐感受力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现能力等,。

1.对音乐的敏感、理解和表现上的基本才能,一般称为“乐感”,“乐感”好就比较善于声乐表演,能正确理解和表现歌曲的艺术境界,并能把握歌曲的情绪和情感,能揭示歌曲的思想内涵等等。“乐感”更重要的部分是后天培养的,层次比较高的审美意识的表达,是可以用音乐理论和美学观点解释的,准确体现风格、时代、思想、情感和技巧的精神和乐音的表现。这必须是经过长期良好的教育,精心钻研才可能得到的艺术意义上的“乐感”,并通过艺术实践,深入生活和教学等途径,不断提高升华。

2.音准、节奏,也是音乐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专门的培养和训练。但也有一部分人是由于先天听觉神经系统的不足,而对音准概念很模糊唱不准音。

3.音乐记忆力是歌唱学习中对歌唱技能运用的感受和对作品表现情感体验的“定格”,判断技能技巧的正确与错误,主要是通过肌体感受和听觉来完成的,要正确的分析和不断的重复,并通过感受对音乐的记忆来保存,并在不断的训练中反复提取再现,使我们很快找到正确的感觉,逐渐演变成快捷的条件反射,甚至变成某种本能般的习惯动作。

四、掌握良好的心理素质,集中注意力

歌唱是人的呼吸器官、语言器官、共鸣器官、表情与表演器官等生理动作的巧妙结合。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演唱效果。在准备学唱之前,一定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那就是:持之以恒、意志坚定、充满信心、勤奋刻苦、戒骄戒躁,要遵循既要勇于进取又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锻炼。

歌唱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活动在歌唱与发声中到处都可以表现出来,因为我们的歌唱必须在意志活动的指导下,才能按照需要顺利进行,各个器官和肌肉才能相互协调一致。在我们声乐学习的初期,必须强制自己坚决做什么,坚决怎样做,而不是按照自己平时习惯的一些方法练习,这就是意志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练习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这时也需要意志起作用,让自己坚持练下去,如果没有意志行动就不可能有目的地反复进行练习。如读字时的唇、齿、舌、咽的动作,呼吸时的口、喉、气管、肺、横膈膜、腹部和两肋肌肉的动作,发声时的声带、会厌、喉、咽、鼻窦与额窦等的动作无不需要演唱者的意志调控。

在歌唱学习时应该集中注意力看老师做示范,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发出的共鸣声音,还得集中注意力跟踪监视自己发声的内在运作是否正确,集中注意力找位置等等。所有这些都要通过注意力来完成,否则,就不会产生正确的声音。如:不集中注意打开喉咙,喉咙就会用力;不集中注意唇、齿、舌的积极性,吐字就会模糊不清;不注意腹肌的扩张与收缩,就会引起抬胸吸气等等。因此,歌唱与发声的一切行动与意识只有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才能果断、正确地执行。

在演唱中,还要特别注意歌唱的情绪。一般来说,欢乐与激动的情感产生响亮而有力的声音,忧郁与悲伤的情感产生黯淡的声音,亲切、温柔与的情感产生纤细而委婉的声音。歌唱中的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定要加以重视。首先,注意了情绪,歌者能更好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更好地去表现作品。其次,由于对情绪的正确控制,使得身体完全放松,能更好地演唱作品。再次,情绪调动起来后,观众也能更好地去欣赏作品,理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