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声乐课程革新难题及设想

声乐课程革新难题及设想

作者:李佳佳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

高师声乐教学方法两极分化问题严重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较普遍的采用两种教学形式,一种是传统的“一对一”你教我唱方式;另一种是“一对N”无差别教学形式。这两种形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和封闭性。首先,高师声乐专业师生比例相对于专业院校要小得多,若教师像专业院校一样采用去培养学生“一对一、面对面”的单独教学形式,教师分配到每名学生身上的时间就相对较少,就不可能针对某一个学生的问题来仔细实践、探讨,从而极大地影响到教学质量。同时也会出现与师范类学校培养目标不相符合的尴尬局面,学生只能跟随某一名教师学习特定方向的演唱方法:教师主修美声,学生就只能学美声,教师主修民族,学生就只能学民族,教师主修通俗,学生就只能学通俗。这种在专业院校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在进行方向选择前已经对自身的特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定位,因此该类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在师范类院校中,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却使得该类教学方法成为师资力量培养的瓶颈,制约着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其次,若仅仅因为要适应师范类培养目标的要求,而简单粗暴地采用“一对N”无差别授课形式,则又会扼杀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展现,制约了学生艺术才能的发展。

盲目使用教材,缺乏实用性和广泛性学科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是体现着一定教学内容与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挥功效和实践的媒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21世纪以来,高师声乐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学校规模增大,学生数量增多,专业设置增多,高师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师范教育院校发展的步伐,致使许多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适用的教材,不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高师声乐课程改革的构想喻宜萱先生曾指出:“声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在教学中必须遵守一些自然规律和教学原则,说它是艺术是因为在教学中必须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巧妙的手法遵循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这说明:声乐是一种实践性的歌唱艺术,需要一定的方法技能去调试;声乐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艺术,需要了解音乐所赋予的历史、文化、风格、信仰等;声乐也是一种群体艺术,需要活动中人与人的配合及练习。而高师声乐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教学艺术,需要让学生了解声乐、了解声乐知识、了解声乐教学、了解声乐教学方法等。因此,声乐教学需要构建一个整体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理论和技能为基础,以教学和实践为两翼,兼容实现理论与技能、演唱与实践、欣赏与评析、学习与教学、知识和能力并举的高师声乐教育,提高声乐教学质量。这不仅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也符合《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声乐”课程指导纲要》。

构建高师声乐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新型教育教学人才高师声乐教学无论是表演专业还是教育专业的学生,要体现师范性,就必须建立以一对一为主,一对N为辅的小组课和集体课的综合教育模式。对于表演班的学生,在进行一对一的小课中,教师可针对一名学生的专业基础和音乐素质状况,制定出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并施之以教,对于提高个体学生的演唱技能,有着毋庸置疑的功效;对于教育班的学生,可进行一对一、一对N交替教学,教师可采用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单独和集体授课的形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个人方面的个性辅导,也可通过集体授课的形式,解决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使学生相互了解,相互提出个人的认知观点,既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问题中解决问题,在问题中再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理论知识理念,做到实践与理论的融合。但仅凭调整声乐课“一对一”“、一对N”的技能训练和点滴内容,从根本上是不能解决“师范性”的特性的;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因素,如教学能力、受教程度、技能技巧、艺术修养等也会对学生的传教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高师声乐教学的种种问题,必须在声乐课程结构上进行改革、研究和创新,使声乐技能课的单一课程结构,发展成基础理论课、技能课、实践课、理论课、弹唱课、欣赏课、声乐微格课等相连的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使学生更好地把理论与技能、演唱与实践、学习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获取更宽泛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重视声乐教学法教学,引导、培养学生“学”、“研”、“教”等综合能力一直以来,高师声乐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的演唱技能,注重学生的比赛和演出活动等,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综合能力比较弱,相当部分学生把本科四年声乐学习简单理解为:学习声乐就是学习演唱技能。声乐课堂上,教师永远是课堂的主体,片面的、缺乏交流、封闭式的教学;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导致高师声乐教学处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致使多数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基础音乐教育工作,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因此,要改变现状,就要紧紧围绕“师范”做文章,在专业技能课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学法的研究,教学生如何去“学”,培养学生提高“研”的科研能力,教育学生怎样才能教好学生的“教”的能力等。

革新传统教学内容,培养适合新型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才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多元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中国未来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在学习声乐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立足本土,传承传统音乐,结合欧洲声乐教学模式,融入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从而走出欧洲音乐教育单一化的模式,从“根”上谋求发展,力争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推向世界。一是吸收本土音乐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如将地方戏曲纳入高校音乐课堂,不仅丰富了教学、补充了声乐教学、演唱、表演的不足,而且还可利用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优势,将本土音乐资源不断地传承下去,为传承地方戏曲做出应有的贡献。二是构建和选用高师声乐教材。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挑选一部分优秀的通俗易学的歌曲进入教材,并要选择接近和适合学生性格的作品,能使其很快进入状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加以正确的审美引导。另外要符合高师声乐教学的目标,既有一定的涵盖面,又能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和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意识、创造思维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歌唱技巧,增强他们对作品的想象、理解能力,使技巧与情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出如“启发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有所得。三是将微格教学运用在声乐教学中。利用现代科技技术,要求学生现场演唱,现场录像,现场评析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既是学习,又是实践。它具有教学手段先进、教学直观、教学内容集中、研讨性较强等突出特点,有利于传授科学的声乐技能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训练方法的调整,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促进专业教师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充分提高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效果。

高师声乐教育的改革是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本文在考察了目前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际,就构建高师声乐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学”、“研”、“教”等综合能力、革新传统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并在后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相关改革内容,在声乐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从中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笔者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去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为我国高师教育的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