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讨艺术歌曲的咬字难题

探讨艺术歌曲的咬字难题

作者:杨博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在演唱中国字时很多时候需要变化,首要我要说的是演唱者在不同音域“字”的变化,这里主要体现在母音上,一般来说演唱者都会有高声区、中声区、和低声区,不过我在教学当中会多加3个声区,中低声区、中高声区和超高声区.任何一个人从低声区演唱到超高声区,其母音不可能不发生任何变化,这里我不说声乐技术,就拿中国字的咬字来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声区绝对是不同的。例如:i母音的字“地”,如果在较低的声区就会很清晰的听到干净的i母音甚至会一直延续到中高声区,但是一道高声区和超高声区,那必然就会由i---e装换了。O母音的字“老“”ao”发o母音,同样的会由o---a,否则声音会变得非常靠后,音色会非常暗淡闲的苍老。

口型在演唱中国字的重要性。

说到口型,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出现了很多与口型相关的问题,尤其是在唱中国歌咬中国字的时候。由于元音(母音)口型不标准给声乐技术的提高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好的口型给演唱带来的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好的腔体(口腔和咽腔)同时会帮助找到一个好的喉位。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声音和好的歌唱语言。很多学生对于元音的口型不是很重视,标准的a母音应该是下颚自然下降,微露上齿和下齿,微抬笑肌,这样才能唱出一个标准的母音。可很多学生口型做不到位唱出的a不知道是a还是o或者是“呃”这个音。i母音很多学生牙关咬得太死,嘴向两边列的太多,这样就造成演唱i母音字时声音特别“横”没有空间感和美感。

不同唱法演唱中国字。

在国内分了好多种唱法,我知道的有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和民美唱法等等。但是我个人认为世界上的唱法一定会有很多种,但是科学的、对声音有发展的唱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大利美声唱法。我的这种观点绝对不是对其他唱法的挑战,或是对其他唱法存在偏见。我认为一切唱法如果想唱的让人们觉得好听,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声方法为基础。更多的唱法在我看来是不同的风格把握和技术运用。

人们对美声唱法有很多的误解,尤其在唱中国作品的时候,很多演唱者完全用意大利语的咬字方式唱中国字,这是完全不科学的。最重要的不同就是中国字要“归韵”。这就不得不简单说说我们中国特有的“十三辙”。十三辙是京剧唱词的韵脚分类。根据中州韵和北京语音划分分为:中东、江阳、衣期、姑苏、怀来、灰堆、人辰、言前、梭波、发花(麻沙)、乜斜、遥迢、由求。在演唱一些特有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歌曲时,这就应该遵守“十三辙”的咬字规律。这样就能更深刻的体现这些歌曲的特色和风格。但是有些民歌是需要由方言来演唱的,那么就需要更特殊的一些咬字方式了。

现在我们说中国的创作歌曲和艺术歌曲。由于中国字要归韵,那我们就要知道要唱的字在演唱当中到底延长哪个母音,而且要注意归韵时的韵母绝对不能唱长了。如果演唱错了就会很难听。我们所听到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民美唱法都是大家通过声音靠前靠后的多与少决定的,我认为是歌曲风格决定声音的运用。不同的歌唱家对同一首歌曲有着不同的风格把握。所以说不管你怎么唱,正确的咬字则是唯一的。至于通俗唱法,我只能说演唱中国歌的通俗唱法,随意性太大,很少有人把中国字唱的标准的,简单的说就是能把普通话演唱标准的不多。很多歌曲台湾腔,港台腔,太严重。正确的咬字在中国通俗音乐当中很少见到,由于这种随意性,导致演唱中国流行歌曲的演唱者没有一个好的语言风向标!

我国不同地域方言对演唱者的阻碍。

除了特殊的很少的一部分地方民歌和原生态歌曲外,其它所有的中国歌曲基本都是要用普通话演唱,这也是每一个高等音乐院校所必须要求的。不是每个人生来都会标准的普通话,人人都有地方的方言,包括北京人。不同地域的人都有特殊的一套中国字发音规律,例如:北京人说话儿化音很重,演唱时归韵过早;湖南人典型的n、l辅音问题。西北地区前后鼻音问题。东南沿海粤语,闽南语,与普通话差别甚远等等!这都对不同地域演唱者带来很多不好的演唱习惯,所以每一位声乐演唱者要加强自己的普通话能力学习。我国现在有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希望每一位学习声乐的学生都能达到普通话等级二级以上的能力,这对演唱中国作品有着巨大的帮助。

最后,我认为以上所说的几点都是辩证统一的,要相互结合,通过不同学生和演唱者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由其重点问题开始逐一解决,直到问题越来越小,小到以我们目前的科学的审美找不到问题为止。这也是作为我们声乐教学和演唱工作者的最终目标:“追求声乐艺术的完美”。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理论探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社科院

物理教学探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