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综合期刊

经济综合期刊范文精选

经济综合期刊

经济综合期刊范文第1篇

1.市场低迷,现状不容乐观

1.1办刊缺乏新理念

自从教育部下达“减负”令之后,全国教育期刊市场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教辅期刊发行量日益下降,发行量在1万册以上的约占68%,发行量10万册以上的仅占6.4%,市场十分低迷,亏损面达60%。为了走出市场低谷,目前我们的教育期刊大多功利性非常强,因为除了少数学报有固定拨款之外,大多数教育期刊都得“找米下锅”,只能干些“吹糠见米”的事,没有形成一种明确的趋向和理想的追求,没有把握好教育期刊应该“三个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文化品味和商业品味并重)的特点。整个教育期刊界对出版规律的探索十分冷淡,而理论界对教育期刊的关注及兴趣也十分索然。从编辑层面来看,教育期刊编辑的整体素质不高,专门人才缺乏。如果单从编辑队伍的学历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3.9%,似乎文化素质也不低。但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与所办刊物不对路,半路出家的多,缺乏办刊的经验和理论。从教育期刊本身来看,充斥市场、占据读者心灵的绝大部分是教辅类刊物,这些读物对读者的知识修养的提升固然功不可没,但理想、信念的缺失,有可能让我们失去的是整整一代人的精神塑造。

1.2竞争的无序性

中国教育期刊至今还未走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竞争转向的过渡期。由于今天中国尚未形成强劲的期刊市场组织和管理力量,因此正在发展中的教育期刊市场,散滥现象突出,粗放型经营普遍存在,不可忽视其存在的不规范性、不成熟性和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行政垄断的介入。由于各地的教育期刊基本受地方保护,订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干涉。如由教育部门列出准予进入学校的书刊,这种书刊准入制是十分典型的行政垄断,这种行政垄断是由政府行政权力直接产生,或由行政权力滥用而产生的,并受到行政权力支持和保护的一种市场力量及其限制竞争的行为。行政垄断的结果是妨碍市场竞争,妨碍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

二是不平等竞争。我国教育期刊的布局是一种条块分割的“诸候割据”局面,其发展基础是各地的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这种存在的现实非常不合理,也不平等。

其三,没有规矩的竞争。全国尚没有专门的法规来规范约束教育期刊市场的竞争,即使是有些相关法律来制裁教育期刊出版竞争的无序,其执行力度也很不够,其操作也有相当难度。

1.3定位不准,内容趋同

翻开各类教育期刊,我们就会发现,刊物定位宽泛,恨不得将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囊括进去。结果内容千篇一律,栏目也大同小异,没有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基本上是不断“克隆”。许多期刊是跟风运作,见到稍微好一些具有一定市场潜力的选题就跟风,大家一哄而上,都往这方面挤。例如这几年的“素质教育”是个热点,不少期刊就把“素质教育当作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贩卖的还是题海战术那一套,让读者倒了味口。不同的教育期刊之间,往往栏目相互交叉,内容似曾相识。这种局面造成的结果是杂志杂而全,似乎人人都可读,但也人人都可不读。

1.4缺乏市场营销理念

期刊市场经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教育期刊过去对开展市场营销普遍不太重视。

首先是市场意识不强,对决定市场运转的游戏规则不甚了解;

其次是没有以市场为核心进行重组和调整,没有按现代企业运作的要求进行配置,往往是职责不分,激励措施不明;

三是编辑没有营销意识、策划意识、宣传意识,不能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期刊的商品属性,并充分按照市场规律来生产、销售这些刊物。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没有整体营销意识,在选题的落实中没有灌输市场因子,市场和读者的需求不能在刊物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反映。刊物出版之后,编辑也好,发行人员也好,都不能迅速拿出与市场对接的宣传促销方案,不能有效地向市场推介。

四是刊物的市场针对性不强,大多是闭门造车的产物,对受众的喜恶及心理特点无法把握,没有与市场相对应的信息对接和反馈机制,因此,期刊社和编辑都无法全面而到位地从市场和读者中得到刊物的反馈信息,往往依据片面的信息想当然地编刊,这样编出来的期刊市场性非常弱。

2.精品,中国教育期刊的希望

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教育期刊的出路何在?有的人认为必须实行资金联合、技术联合、市场联合,成立一个跨地区的期刊大集团,资源共享,分工负责,统筹协调,是面对激烈市场竞争,走好市场之路,搞好市场经营的好办法。笔者认为这种意见对少数教育期刊社适合,对大多数教育期刊社来说也许还比较遥远。因为我国现阶段的期刊社的规模大小,同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一样,也是一种“自然历史进程”。从总体而言,它不可能突然扩大,也不可能突然消亡,期刊杜的大小必须与现阶段的生产力相适应。我们看问题只能从中国教育期刊当前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期刊发展模式,否则就会脱离实际,陷入空想。期刊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我们不能不顾及中国教育期刊的实际盲目求大,不要急于过早过快的搞集团化,与其用长官意志、行政命令搞一相情愿的“拉郎配”,不如走“小而优、小而特、小而精”之路,把期刊做强,做出品牌,做出特色。要想做到“优、特、精”,必须提升教育期刊的市场意识、精品意识和经营意识。

2.1准确把握市场定位

由于教育期刊内容趋同,读者定位宽泛,以综合性刊物居多,因此,要想在1600多种期刊中脱颖而出,刊物必须办出自己的个性、特色,走出雷同,细分市场,错位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期刊的市场竞争力要注意与时俱进,研究读者的心理,满足读者的需求,不断以崭新的面貌吸引读者,因为期刊的读者存在于市场,赢得读者就赢得了市场。面对“减负”,全国许多教育期刊都认为教辅市场从此要萎缩下去,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觉。其实教辅读物的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考试制度存在,配合教材的教辅期刊就不可少;同时我们应注意到,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教育期刊的需求的范围日益扩大,配合素质教育是教育期刊市场开发的新经济增长点,目前虽未形成规模,但购买潜力巨大,它将与教育同步发展,只要加快开发力度,很快会形成气候。

与配合应试教育的“同步训练”“练习册”“复习题”之类教辅读物不同,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教育期刊需要具有门类的广泛性和需求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教育期刊的编辑树立大教育观,面向社会办教育,开发多媒体、立体化教育产品与构建相关的产业。在电子化、网络化时代,过去流行的单一纸质期刊出版已经被打破,纸介质、光盘、网络出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一种立体的姿态占领市场已成必然。充分解放思想,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发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特色选题。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期刊必须突出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信息化、技能化。需要内容创新,选题创新,编辑出版发行创新。以丰富的品种推动新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学生已习惯于用全部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课本知识,应付考试,对如何选购、阅读提高自身素质有益的刊物,缺乏经验。这就需要我们紧紧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密切配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多推出适应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积极引导,大力宣传推荐,培养广大学生创新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从而培育市场,推动教辅期刊市场的形成和繁荣。

2.2实施精品战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品牌,谁就能占领市场成为赢家。实施素质教育的精品战略,决非易事,需要紧密配合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有特色的内容,创新的思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竞争力的定价,整体的营销措施,并在成功的运作中得到读者的认可。这种精品期刊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其中“可读性”是形成期刊市场竞争力的躯体,“创新性”和“实用性”是构成期刊市场的灵魂。当然,我们对“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要有一个辩证的理解,教育期刊既是配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读物,又能够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种补充,它不能代替教材,更不能与考试要点划等号,那种认为只有必考的内容才能吸引读者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只要刊物的语言优美生动,内容有趣,符合学生口味,就会对读者产生磁性,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可读性”;当然,这还只是低层次,只有达到内容的独特性、新颖性,刊物的“可读性”才真正上了档次。再说“实用性”,我们往往把对读者的学习有帮助的文章才看作是“实用”的,或者可扩大读者知识面、增长见识的文章当作是“实用”的,其实,让读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为人处事,学会和睦相处的文章同样是“实用”的。至于“创新性”,就是刊物要办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刊物要办得有特色、有个性、有亮点,在浩如烟海的期刊中,如果你不是“太阳”,那就应该是“月亮”;如果不是“月亮”,那也得是颗“星星”;如果不是“星星”,那至少应该是个“萤火虫”吧!

总之,刊物必须有亮点。刊物的创新:

一要关注热点话题,编辑应该有敏锐的嗅觉,捕捉读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审时度势,引导读者,不要板起面孔空洞说教,而是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读者明辨是非、明白事理,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二要了解受众的心理,贴近读者,理解读者,满足读者的最新需求,向读者提供有用的、重要的知识信息,不断推出有个性、有特色的栏目,办出刊物的个性和风格。

三要培养新的作者群,办刊物当然要注意名人效应,因为名人见多识广,多是某一学科的权威,他们往往站在某一知识领域的前沿,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有分量,对读者启迪性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关注新作者,培养新作者,不断推出新人新作,只有不断扩大自己的作者队伍,刊物创新才有保障,“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2.3营销方法的多元化

在期刊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到买方市场的今天,没有哪一家期刊社不重视发行工作,特别是在宣传造势、市场开发战略、渠道开发等营销方面,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①富有创意、独辟蹊径的宣传造势大有必要,它不仅有利于促进期刊的销售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提升期刊在读者中的知名度。在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时代,最好的产品也要宣传,因为过去那种仅凭邮发就能上来可观订数的日子毕竟已成为历史。所以,在宣传推广上加大投入力度,还是非常值得的。

经济综合期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技“核心期刊”;评定问题;遴选方法;指标体系建设

“核心期刊”已经成为当前衡量一个杂志学术地位的基本指标。能否进入“核心期刊”的队伍,对一个杂志社,特别是学术期刊和技术期刊来说,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为被评为“核心期刊”就意味着杂志学术水平被社会承认,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可以得到中国所有的高校、研究所等职称评定机构的认可。杂志能否进入“核心期刊”,更是杂志社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导航标!

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现状

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繁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量的增加,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1949年建国时,我国有科技期刊80种,1956年增至200种。1978年新闻出版署成立,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对全国正式出版期刊进行了重新登记,换发了新的期刊登记证,获准正式出版期刊6000种,其中,自然科技期刊2800种(占48%),10年增长了7倍。2005年经过整顿提高,期刊稳定在4957种。[1]二是已办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期刊整体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期刊总量迅速上长的同时,如何有导向性提高期刊质量,成为期刊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评价“核心期刊”就产生了。

1992—2004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先后有4版问世。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特点显著:一是刊源数量不等:第1-3版《总览》的候选刊物约1万种,分别遴选出2174、1596和1571种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约占期刊总量的21%、16%和15%。第4版《总览》待选刊源约1.2万种,最后筛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入选率为15%。[2,3]二是核心期刊的筛选指标不同:编制第1版《总览》,主要采用载文量、文摘量、引文分析综合筛选;第2、3版《总览》增加了“影响因子”;第4版《总览》将“他引量”和“获国家奖或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2项指标纳入筛选指标,去掉了“载文量”。[4,5]

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引导效应不力

科技核心期刊是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期刊”战略的实施应该结合我国科技计划重点方向、科技发展的学科优势和新生长点的实际格局,遴选一批国内领先和国内重点培育两个层次,进行重点支持。可是,在我们现行的“核心期刊”遴选指标体系中,没有这方面的指标要求,使其学术引导效应严重不力。

(二)“影响因子”对“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评价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作为“核心期刊”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影响因子,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一是分子,该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次数;二是分母,该刊前两年发表的有实质性的论文和述评的数量。活跃的学科其期刊的影响因子要大大超过不活跃学科的期刊。有的学科领域的研究比较窄,从事同一领域或相关领域研究的人数不是很多,即便所有有关的科学家都加以引用,其引用次数也不会很高。所以,某一期刊的影响因子高,只能说明该刊的总体质量高,并不能得出该刊上发表的所有论文质量都高。[7,8]

(三)科技“核心期刊”缺乏人力资本质量评价

纵观4版《总览》中的“核心期刊”评价指标体系,期刊采编人员综合素质评判指标缺乏。期刊业是知识密集的智力型产业,采编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期刊出版质量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刊人员素质的高低。有的科技“核心期刊”编辑部只有1个固定编辑,为了节约出刊成本,其他采编人员都是聘用无业人员,他们没有学术专长,也不懂期刊行业知识,只是完成错别字校对等低级工作。所以,科技“核心期刊”缺乏采编人员素质考量,“核心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受到极大的质疑。

(四)科技“核心期刊”的行业分类不明确

科技“核心期刊”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核心期刊”应该起到行业风向标的作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广泛发展,人们对科技期刊多样化需求增大,综合科技期刊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各种专业期刊应运而生。同一行业、同一研究领域可能出现多种刊名的科技期刊。这些期刊如何提升其质量,行业内的科技“核心期刊”的设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为同行业科技期刊标准化、规范化、高学术水准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遴选原则与方法

(一)遴选原则

1.科技“核心期刊”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三年有效。这对所有科技期刊都是一个动态激励机制。也给科技“核心期刊”管理和评定办法的进一步改进留有一定空间。

2.严格科技“核心期刊”学科领域总量指标限制:同一学科领域最多一两种“核心期刊”,宁缺勿滥,使评定出来的“核心期刊”真正起到该学科领域的风向标作用。

3.确保学术专家对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权威性:在期刊管理部门的组织下成立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某个学科领域的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如何,一定要是科学学术专家说了算,不能由期刊管理部门独家评定。每次期刊评定,专家委员会人员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固定,以免走“后门”,以保证科技“核心期刊”的学术质量。

(二)遴选办法

1.遴选范围。创刊5年以上的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按国家有关规定,期刊社必须满足采编人员数量和质量规定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我国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科技期刊,优先考虑具备集约化发展趋势、由全国性学术社团或科研机构主办的优秀科技期刊。

2.遴选指标体系建设。(1)定量指标:一是根据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各种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论文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数和自引总引比等项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并按照期刊的所属学科、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和期刊字顺分别进行排序。二是知名度指标,包括被国内外要数据库,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被国内外重要文摘期刊收录情况;被国内重要图书馆,特别是与专业相关图书馆收藏情况。(2)定性指标:一是编辑队伍考核。对编辑人员从数量到质量进行严格审核,这是保证期刊质量的持续提升的基础。执行主编或常务副主编必须具备该专业期刊高级职称或相当于该职称的学术水平,并在本专业有持续的在研项目,使其学术水平有不断的提高。其他编辑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必要的数量都要有所要求。二是期刊编辑部要有良性的经济循环和较高的社会效益考核。三是期刊在评定期内的获奖情况,以及期刊中论文获奖情况。

(三)遴选程序

1.自愿申报。由期刊主办单位直接向当年的“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

2.资格审查。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按照遴选原则、范围和评定指标的要求对报送的“核心期刊”评定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本着宁缺勿滥的责任精神严格资格审查。

3.评审。对于资格审查通过的申请材料,交送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集中评审,由申报单位简介报送材料,然后进行评委质疑答辩,最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择优选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技“核心期刊”。

4.公示。由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评审通过的被选“核心期刊”进行为期3个月的公示。公示期内,“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于有异议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严格处理,还公正于民。

5.审定。公示期满后,根据公示反馈意见,由“核心期刊”评定办公室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上报当年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动态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最后研究正式批准当年科技“核心期刊”,并向社会公布当年入选的期刊名单。

四、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科技“核心期刊”组织管理体制

我国现阶段,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工作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政出多头,管理分散,即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各个部委、部分大学图书馆、还有一些经济实体都可以进行“核心期刊”的评定工作,形成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不仅给科技“核心期刊”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增加了难度,也给科技界科技评价和人才激励造成导向混乱,无所适从。因此,必须强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统一管理和监督。笔者建议: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设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由该办公室牵头组织三年一度的科技“核心期刊”评定和监督工作。

(二)实施科技“核心期刊”的分类指导,个性化管理

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性质的期刊,有时缺乏可比性。要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管理,应对不同类型的科技“科技期刊”实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克服“一刀切”管理带来的弊端,使科技期刊遵循不同性质、社会功能、社会需要而科学合理地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对其实施正确引导和宏观管理。

(三)强化科技“核心期刊”评定的风向标作用

在核心期刊的评审中,期刊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杂志要想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杂志的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但是一个杂志要想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改变难度很大,很难想象许多高水平的论文会选择一个非核心期刊来发表。提高杂志影响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让读者能更方便地读到自己杂志,杂志文章被人阅读的多了,引用的概率自然就会提高,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扩散因子也会随之提高。

目前,读者来阅读杂志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到图书馆查阅或自己订阅,另外一种办法就是到互联网上查看,而且到互联网上查询的比例越来越大,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期刊编辑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扩散作用,提高期刊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朱晓东,宋培元,曾建勋.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及管理政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6):1045-1049.

[2]庄守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林被甸,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戴龙基,张其苏,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戴龙基,张其苏.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第4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公晓红,冯广京.我国期刊核心竞争力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2):182-188.

经济综合期刊范文第3篇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直接担负着传播信息的职责,编辑自身各方面的素质,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期刊的质量。一方面科技编辑在选择加工、整理科技文献工作中,进行信息的选择与处理,让有用的、正确的信息进入传播过程;另一方面在工作中创造性地发掘信息资源,对有重大价值的科技信息的开发,加速科技成果的传播。论文百事通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创新思维过程,通过对稿件的编辑,对信息的真伪进行鉴别,将优秀的稿件与科技成果传播进入社会,对社会产生影响,而编辑自己的思想与学术倾向也通过稿件得以体现。

2科技期刊编辑的思维方式

过去,科技期刊编辑都习惯于伏案工作,把绝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花费在审读和加工稿件上。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不断涌现,特别是在我国由以往计划经济逐渐转化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编辑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主动性思维原则

思维方式作为理论认识的方式,作为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科学方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被动的、不关心社会及市场情况,埋头编辑的思维方式,已明显不适信息时代的要求。主动接受新的事物,对信息的辨识采取主动的态度,成为现代科技编辑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主动思维的特点就是主动与创新,不墨守陈规。在思维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发现事物的特点与规律。在编辑过程中,编辑的主动思维贯彻在整个工作的始终。主动思维与编辑在工作中所掌握的知识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没有应有的知识水平是无法达到这种思维境界的,即不存在超越知识的主动能力,但有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并不能表示在编辑工作中就具有了创新的能力。因此,科技期刊的编辑既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水平,更要主动地思索问题、提出问题。要善于置疑,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独立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只有具备这种思维能力的编辑,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编辑工作的需要。而保守、服从、被动的思维方式,常常对新的事物丧失敏感,很难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期刊编辑应主动地联系作者,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了解各个学科的发展动态,组织和刊载优秀的科技论文,在促进科技信息成果的转换中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2.2动态性思维

当前世界信息全球化,在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人类知识统一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这不仅表现在专业知识和方法论上相互交叉而且表现在边缘学科、横向学科和综合学科等的交叉。整个信息社会成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参与科技成果的加工、传播的科技期刊编辑,若仍采用一成不变的观察事物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采取动态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方式来接受信息、加工信息和传播信息。这种思维能在认识中不断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并能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寻找到事物间新的关系,提高由认识简单事物到认识复杂事物的能力。

动态思维的特点就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思维。动态思维具有灵活性,依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具体的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科学之间的划分界线在以前是十分清楚、互不交叉的。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不再封闭自守,而是不断地交叉渗透,产生了一门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在这种形势下,科技编辑如仍按长期既定的惯例所形成的观念认识事物,就极易造成偏见,甚至会阻挠新的事物的产生,扼杀优秀稿件。动态思维方式可包涵辐射思维、转向思维等,辐射思维的方向像辐射的光线一样,向外发散,可以从多层面提出的问题,找到更多的答案。转向思维是多角度的,既可从一种角度转换到另一种角度去思维,从而找到问题的核心,也可从反面来进行思维,以怀疑、批判、置疑等,从逆向来判断、论证作者观点的正确性。这一点在科学期刊编辑工作中更为重要。

2.3综合性思维原则

综合性思维方式是把事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相关要素的认识统一起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整体性的认识。这种思维方式是特别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在系统控制论中即打破以往机械综合的机械性,以系统综合为基础,形成高于传统综合的对现实的整体性综合。辩证思维方式是在考察客观事物时,能在本质上去全面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综合性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比与统一。科技期刊编辑在编辑活动中对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论证,对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鉴审标准,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最后得出结论。在稿件的处理中如何判别稿件的好坏,如何进行组稿、选题,就是通过综合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一的、狭义的思维方式已明显不能适应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需要。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科技期刊商品化的认识,就应采取综合辩证的思维方式,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需努力适应市场需求下不断提高经济利益;另—方面,作为精神产品的作品不是全都可以商品化、市场化,在经济利益面前采取科学的辩证综合思维,有利于把握期刊的方向。

3思维方式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和各种局域网络的发展,信息网络化已成为现实。随着信息资源、信息量、信息种类增多及传递速度的加快,以主动、动态和综合的思维方式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思维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正确的思维方式能正确地掌握的事物本质,而不正确的思维方式能导致对事物认识的错误。无论在选题、组稿、审读及加工中,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编辑必须具备的。实践证明,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知识水平、编辑业务能力与所采用的思维方式,都直接影响着编辑工作。通常,阻挠编辑采取科学思维方式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贫乏。科技期刊编辑应具有某个专业学科或某些领域的知识,能对某些学术思想、学术观点进行评价,能从编辑的角度对文稿中的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虽然,编辑对某一门学问未必能像学者那样精通,但在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方式更具有张力与弹性。因此,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知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知识贫乏,分析能力就会减弱,直接影响着编辑工作的展开。

(2)僵化保守,固执已见。思维闭塞、僵化、保守,对新鲜事物失去兴趣,固循守旧,对工作缺乏独立探索与思维的热情,对新的事物不敏感,也制约着编辑工作的进行。

(3)服从权威。传统的理论、观点、力法,常常束缚人们的头脑。学术权威在学术上的地位往往会使人产生迷信,不敢怀疑。编辑在工作中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批判性的思维,盲目服从权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同样制约编辑工作。

(4)疏于学习、提高。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努力学习,辛勤工作的结果。—个好的科技编辑更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让智慧之花长盛不衰。仅仅是以现有的知识来应付工作,得过且过,编辑工作将是停滞不前的。

(5)工作环境的影响。当前,许多期刊的编辑的工作环境不甚理想,科技期刊编辑没有一个好的办公环境,没有一种宽松、和谐、民主气氛的工作环境,是无法取得好的成果的。编辑长期“为人作嫁”,编辑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是需要有人关心的,否则,会极大地影响编辑的工作积极性。超级秘书网

4探讨科技期刊编辑思维方式的意义

思维方式作为理论认识的方式是同科学的方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每一种思维方式都是同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相关的,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科技期刊编辑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信息时代的特点,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不同的工作效果。编辑工作的整体性及综合性使对其思维方式的探讨具有特别意义。同时,对科技编辑的思维方式的探讨也具有实际的意义,它直接影响到日常编辑中处理的大大小小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科技期刊对事物的认识及对不断变化进步的世界的认识。无论在具体的事物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中,对科技编辑的思维方式的探讨也成为编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经济综合期刊范文第4篇

1.1数量与品种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统计,目前我国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有4386种,其中医学期刊949种,占总数的21.64%,这足以说明医学期刊在我国科技期刊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有的医学期刊分为综合性、学术性、技术性、检索性和科普性5大类;涉及到医药卫生科技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中华”系列、“中国”系列、“学报”系列、“实用”系列、“国外医学”系列”等多系列的局面。

1.2总体质量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医学期刊的质量在稳步提高。从学术水平看,在1997年被引频次最高的100种科技期刊中[1],医学期刊占29种;在1997年影响因子最高的150种科技期刊中[2],医学期刊占20种。从编辑质量看,多数医学期刊基本执行了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部分或全部地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从出版质量看,各刊几乎均已采用电脑排版和较先进的印刷工艺及较好的纸张,做到了文字清楚、版面整洁。

1.3编辑队伍据统计,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已有数万人[3],其中不乏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精通业务、乐于奉献者,一支新型的精通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业务,掌握最新医学知识和市场运营理念的的医学编辑队伍正在形成。

1.4管理工作为了保证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一系列文件,其中包括《全国性自然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试行稿)》、《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等[4]。在日常工作中,医学期刊主管部门不是只负责审批新刊的创办和现刊的变动,而是对医学期刊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如定期对医学期刊主编进行岗位培训,组织医学期刊自查工作,对出版单位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扶持、协助主办单位为出版单位,提供或筹措资金、购置设备等。

2我国医学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期刊结构不合理,学科发展不平衡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中对期刊的分类,现有949种医学期刊的分类统计结果显示,R(医药卫生综合)及R1(预防医学、卫生学)类医学期刊数量较多,分别为204种和165种,占总数的21.49%和17.39%;R2(中国医学),R3(基础医学),R4(临床医学),R5(内科学),R6(外科学)和R9(药学)类医学期刊分别为85种、64种、58种、72种、67种和72种,各占总数的8.96%,6.74%,6.11%,7.59%,7.06%和7.59%;R71(妇产科学),R72(儿科学),R76(耳鼻咽喉科学)类数量较少,分别只有9种、10种和10种。

2.2出版频率低,发表周期长对我国949种医学期刊进行统计,其出版频率分布以双月刊(35.93%)和季刊(48.16%)为主,占总数的84.09%,月刊占12.86%,半月刊占0.21%(只有2种),周刊没有一种。也就是说,出版周期长于季刊(含季刊、半年刊、年刊和不定期期刊)的低频区医学期刊占51.00%,半月至双月的中频区医学期刊占49.00%,短于一周的高频区医学期刊在我国还是个空白。我国医学期刊出版频率低,必然导致时滞长。有人对“中华”医学系列刊物标有收稿日期的44种期刊作了统计[5],得出其平均报道时差为14.67个月,而英美等世界著名医学期刊的报道时差大多是7个月左右。相比之下,在我国医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显然时效性差。

2.3学术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学术质量是医学期刊质量的核心,其水平高低直接反映在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的数量多少上。以美国《医学索引》(IM)为例,1997年我国只有56种医学期刊被收录其中,仅占IM收录期刊总数的1.76%[6];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检索工具,收录的我国医学和药学期刊只有《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中国药理学报》[6]。

2.4期刊编辑出版不规范首先,医学期刊在编排结构上差异较大,与《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中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例如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作者简介等项目在许多期刊中根本没有设置。其次,医学期刊中的医学术语使用不规范,我国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经对一些医学术语进行了修订,但诸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发烧”,“肝硬变”,“大肠杆菌”等旧名称的使用仍较广泛。再次,医学期刊中的论文摘要及参考文献编排不规范。此外,我国医学期刊在开本及其版面尺寸,封面设计,量、单位、符号的使用,表格插图的应用及标点符号、人名、地名的使用等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不标准、不规范的现象。

2.5编辑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较低建国50年来,我国医学期刊编辑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编辑工作的性质、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使编辑队伍不稳定,高级编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导致医学期刊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

3我国医学期刊的发展对策

3.1调整医学期刊结构,使其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从前面的分析可看出,我国医学期刊的学科结构不合理,这就需要医学期刊管理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其种类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医学期刊的学科分布与医学学科发展相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医疗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社区医疗的蓬勃发展又急需大批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因此,今后我国医学期刊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大力发展专科医学期刊,全力扶持全科医学期刊”,以充分发挥其对医学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功能。

3.2树立精品化、国际化意识,提高医学期刊的整体质量

3.2.1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工作。首先,医学期刊工作者应该树立精品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以提高期刊质量为中心的责任制和各项保障措施,要增强责任意识,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编、印、校诸环节都要力求精益求精[7];其次,医学期刊管理部门同样需要提高认识,认真行使其审读期刊、定期检查、监督指导的权力,并按相关规定根据质量高低给予奖励和处罚。

3.2.2制定编辑出版规范,谋求与国际标准接轨。针对我国医学期刊编辑出版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的现状,医学期刊管理部门应尽快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定我国的医学期刊编辑规范,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期刊的规范要求和一些常规做法、习惯用法等,更要了解SCI等国际重要检索期刊对收录各国医学期刊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为进一步实现我国医学期刊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2.3集中力量,重点扶持,打造精品。对于医学期刊,不能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医学期刊管理部门应立足“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有重点地优先支持已被SCI等国际重要检索期刊收录的或被连续评为国家优秀期刊的以及具有我国特色并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医学期刊,使其迅速成长为具有活力和综合实力、学术水平高的精品期刊,从而带动整个医学期刊质量的提高[8]。

3.2.4全力支持医学期刊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已出版的外文医学期刊有20多种,它们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已经无语言障碍,今后对这些期刊要大力扶持,使其进一步提高水平。对于中文版期刊,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丰富英文信息,如论文中附报道性英文摘要;把重要图表用中、英文同步刊出;每期重点推荐几篇值得推向国际的论文直接用英文发表。此外,医学期刊编辑部门还应有意识地吸收国际知名学者参与编委会工作和吸引国外医学工作者投稿,以提高刊物的国际知名度和促进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3.3大力加强医学期刊编辑队伍建设

3.3.1重视选拔和培养优秀医学期刊编辑人才。在医学期刊编辑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要大力推进期刊主编和编辑持证上岗工作的进程。无论是编辑部还是医学期刊管理部门都应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学习和进修,使期刊编辑人员在思想理论水平、职业道德修养、编辑业务素质、期刊经营管理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3.3.2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针对目前高级医学期刊编辑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要通过多种途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努力为编辑们创造各种学习、进修的机会;安排他们参加专业与编辑学术活动;支持他们从事与医学期刊相关的各种研究;鼓励他们在编辑岗位上建功立业。

3.4建立健全对医学期刊的评估体系及奖励办法医学期刊管理部门应组织专门人员,以目前实行的《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为依据,对医学期刊的质量从选题、编辑加工、出版印刷和装帧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科学的、合理的评估体系及相应评比办法,并把医学期刊评比工作列为一项日常工作长抓不懈。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可尝试将优秀期刊的评估纳入科技进步奖范围,获奖期刊的医学编辑人员应享有与获科技进步奖的医学科技人员同样的待遇,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办刊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医学期刊的发展。

经济综合期刊范文第5篇

掌握必要的检索方法是快速、准确获取网上信息的捷径。常用的检索方法有:

1.1概念检索是指使用网上某一检索系统提供的叙词、主题词表上提问词进行概念层次检索时,能同时对该词的同义词、近义词、广义词、狭义词、缩写词等进行检索。概念检索包括同义扩展检索和相关概念联想检索两个方面。前者检索能够提高文献查全率,后者检索则增强了检索系统与检索者间的交互性。

1.2分类检索多用于目录搜索系统。无需愉人任何字词,只需根据目录搜索系统提供的主题分类目录层层点击进人,便会查找到所需的网络免费农业文献信息。

1.3关键词检索这是检索系统提供的最基本功能,无法确定所需要检索的网络资源的撰捌时,可以使用关键词检索。只需在检索系统的提问框中输人合适的关键词,便会显示与之相匹配的结果。

1.4词组或短语检索是将一个词组或者短语用双引号括起来作为一个独立运算单元进行严格匹配,以提高检索准确度的一种方法。

1.5字段检索该检索方法可有效地限制检索的范围,进一步提高检索的准确率,但需注意各种检索系统所支持的可检字段的种类不尽相同。

1.6布尔逻辑检索是利用布尔运算符号阴d、or、not、衍山等进行2个或多个检索词的匹配检索,可获得比单词检索更高的查准率。注意检索时体现主题概念的检索式、层次问题,以防部分相关文献漏掉。

1.7基本检索对反映所检主题内容的提问式的要求较低,比较直观,检索过程相对简单,适合于网络检索经验较少的检索者使用。需注意此检索方法费时,查准率和查全率较低。

1.8高级检索要求检索者按检索系统的检索规则和检索语法去构造完整的检索提问式进行相对比较复杂的检索方法。另外,注意在弄清所检项目主题概念的基础上,还需熟悉其专业知识。

2获取网上农业文献信息的途径

2.1利用网上农业数据库检索

(1)以BI国际生物和农业中心数据库(httIJ,八酬,.以山1.鸣)。以BI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文献数据库,收录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出版的14仪刀万余种期刊、图书,涉及70多个语种,库中约有记录420万条,年增文摘约巧万条。内容涉及农业、生物科学、林业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

(2)AGRIS(httP刃~lao.。习吨血)国际农业科学和技术信息系统。AGRIS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根据各国农业科研和生产发展需要编制的世界农业领域的文献目录,它覆盖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文献内容。库中文献量约320万条,每月增加14仪犯项、收录范围几乎搜盖全部农业领域。

(3)AGICOLA(httP:111四淤汕吐usd‘govl卿8)。Aclc0LA数据库是由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编辑的书目数据库,目前被视为世界上报道农业文献最多的目录型数据库,内容主要以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馆藏文献为基础。现有文献记录约340万余条,年增记录约12万条,内容包含了农业及相关学科的各个方面。

(4)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httP刃)(简称CASDD)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研制开发的中文文摘-目录型数据库。是国内信息量最大、文摘率最高、文献时间跨度最长的综合性中文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它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依托,涵盖了我国近1以幻种中文科技期刊、论文集、资料等文献上有关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畜牧、兽医、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农业经济等领域的文献信息,是农业科技信息机构、科研院所、教学单位、科技推广部门进行文献信息查询中最全面、最可靠、最专业的信息资源。

(5)农业经济数据库(httP站丹W.血讯朋.c川山浏g28.asP)。这是“中国自然资源数据库”的一个子库,提供全国历年分省区农业基本情况、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总产值、畜牧业情况、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主要农产品产量等相关数据。

2.2利用一些农业信息网站进行检索

(1)中国农业信息网(bttP办曰卿哪乒招,,.cn)。是国内最有影响的农业网站之一。提供农业管理信息和全国农业形势分析方面的信息等。

(2)中国农学会信息网(httP刃喻WW.~.)。该网站提供中国农学会的会员信息、会议活动、交流合作、教育培训与新闻动态等相关信息。

(3)中国农业在线(httPJ产WWw.chi翅咖。如)。开设今日要闻、科教新闻、科技、教育、专家论坛、经济、专题、人才、法律、企业等信息频道。

(4)中国农网(http刃~.眯eb.c‘cn)。是在中国农业信息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型农业综合门户网站。

(5)欧洲农业网(httP刃料w.e山魅雌户.net)。主要为农业从业人员和农业综合企业提供虚拟论坛园地。并可链接到政府机构商务公司和有关协会的网站。

(6)美国农业部(httP办旧卿.usda.gov)。该网站提供美国农业部及相关行业方面的信息,有农业部介绍、最新新闻、各分支机构信息、出版物、信息检索服务等。

(7)美国农业研究所(httPJ际脚.o.usda.gov)。该网站提供农业科学、农业经济、自然资源和环境、农产品等方面的信息。

(8)国际农业研究咨询组(CGIARO址tP刃~c参盯.鸣)。这是国际农业研究咨询组的机构网站,该网址覆盖16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的资源信息,其主题涉及热带农业、林业、早地农业、水产资源、农林系统、畜牧等。

2.3利用农业类信息检索工具

(1)农业冲浪(http:llWWW刀幼吕川王~)。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相关网站的搜索引擎,提供了大约2加00多个农业相关网站。提供95个国家与地区的有效链接。

(2)农业网站链接(httP:Ilw,W娜州如k.co.uk)。A脚ink是英国最大、更新最快的农业网站链接服务网,提供各种与农村的农业有关的组织网站链接,现在该网站包括超过800条的网站链接。

(3)全球农学网站链接(httPJ尹~.a目丁.p耐ue.ed川场止s)。这是由美国普度大学农学系创办的一个农学网站的链接集合。从本网站可以直接通过大量链接访问全球农学网站。

(4)农业界(httP刃架州cultUre油记eWOdds.cotn)。该网站由毛忽北w。祝公司创办,是面向农业的垂直门户网站。

(5)农业网站搜索引擎。这是“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提供的农业网站导航服务,提供国内外大量有关农业科学技术的相关网站。

2.4利用电子期刊网址检索

(1)凡朋朽e沼cienc全文电子期刊皿哭朽er出版公司出版的期刊约占全世界印刷型期刊的4%,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品味学术期刊。近年来该公司将其出版的n00多种期刊全部数字化,建立了scienceD诫t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提供服务。现该数据库的全文期刊已达1700多种,收录期刊全文已达300多万篇。

(2)万方数字化期刊子系统。集纳了8大类100多个类目的3500种科技期刊全文内容,其中农业期刊250种。除提供期刊的浏览、检索外,还可以进行网上投稿与在线订阅以及英文期刊的链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