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市场分析

经济市场分析范文精选

经济市场分析

经济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零售企业市场营销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零售商业对外资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零售市场大肆攻城略地。使零售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零售商业企业要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是市场营销的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零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街小巷,中国零售商业对外资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零售市场大肆攻城略地。使零售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这就要求零售商业企业认清形势,全面加强企业管理,特别注意加强市场营销的管理。市场营销是企业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为满足消费需求,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它包括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商品促销、商品储运、商品销售和提供服务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业务经营活动。

宏观经济是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无力改变,只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商品销售,努力增加利润,就要加强市场营销管理,为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对市场进行分析、评价、选定目标市场,对市场营销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1正确分析和预测零售市场

零售企业要对目标市场进行市场环境调查和分析对比,发现和补捉市场机会。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零售企业要把市场营销的全部活动作为完整的信息体系,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预计和推测未来的市场需求,供给量以及他们的变化规律。在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中不断发现那些尚未得到满足的市场需求,以求在顾客的满意之中不断扩大市场销售,长久地获取丰厚的利润。在市场分析、预测中还要充分注意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及社会文化、法律等因素、竞争、技术因素、经营者可决策的企业内部因素。此次源自美国次级贷的金融危机不过是商业循环的导火索,每次经济周期的形成因素不同,但是造成的客观结果却是相同的,即表现为经济的起伏。企业要在经济高涨期抓住发展机会,扩大商品销售、增加利润;在经济收缩期更要注重市场营销,针对消费行为变化的新特点,灵活运用市场营销,制定出富有实效的,既能刺激消费、扩大消费,又能实现企业合理回报的市场营销策略,使企业规避市场风险、保持稳健经营。

2制定可行的市场营销计划和措施

要加强市场营销管理,就要制定可行的市场营销计划和措施,计划包括预测将来、设定目标、决定战略和技术、制定可行的营销方案。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大型零售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它包括取得的利润、市场占有率、销售额、销售增长率等;近期目标是最近一年或更短的时间内的战术目标,它包括近期实施那些营销措施,搞那些促销活动等。制定目标之后,还要制定战略方案、战术方案。所谓战略方案,是指企业领导和市场部、营销部门为了达到长远目标所制定的长远计划,这主要是确定商品市场战略;战术方案是指为了达到短期目标所制定的市场营销的单项计划,确定最适合本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编制实施计划,确定实施计划业务内容、担当部门、实施方法、必要的资金、人员、设备、所需要的时间和实施进度。

3确定市场营销的组织机构

企业要搞好市场营销就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才能使市场营销活动有效进行。市场营销组织机构体现企业内部的业务分工,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以及领导关系,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依据和前提。当新的市场营销计划编制出来后,应考虑本企业的市场营销组织机构是否便于对市场营销的组织领导,是否便于加快市场营销的决策速度,是否适应计划的实施和评价;如不适应,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主要是:确定内部的专业分工,决定市场营销部门内的管理职位、专业职位的设置和业务分工;确定决定权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以及每级组织中的决策人;根据业务内容、管理人员的素质、决策方法,决定组织机构内部所属部门的数目、管理范围、人员编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便于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市场营销的领导能力,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市场营销进行切合实际、富有实效的组织领导,使市场营销顺利进行。

4市场营销计划的实施和控制

在市场营销的具体计划的实施中,零售企业各部门要明确详细计划,以及各部门在市场营销计划实施中的作用,做到分工明确,任务到人。为保证市场营销计划的顺利完成,对实施工作应进行经常性的评价—反馈—修正。为此,应该确定评价成绩的方法、评价项目、评价次数及评价人。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找出实际情况与计划标准之间的差距,以便进一步改善市场营销的管理活动。

经济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三十多年来,中国通过大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使13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在20世纪实现低生育水平的国家。但在人口转变的同时,中国人口问题由过去的以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结构相互交织转变,使得中国人口问题的解决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人口问题及其给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带来的压力,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围绕着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中国近年来涌现了众多不同观点,通过对这些基本观点的述评,对加深人口理论研究,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综述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调查,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开始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2000年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0,达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针对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国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及人口政策的导向,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于未来人口战略目标的不同观点

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李建新(2001)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蒋正华等人(2000)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有无必要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观点

在人口总量压力与人口结构压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未来人口目标的不同观点,体现在对于生育政策的走向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种意向:1)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将总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长期保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上追赶发达国家;2)稳定目前低生育率,这是人口总量未来能否停止增长并转向负增长,最终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关键;3)提高生育率,稳定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优的稳定状态。这些意向最终体现在对生育胎次政策的主张上:1)主张继续推行一孩化,从而进一步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维持目前的生育胎次政策或稳定总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马瀛通,林富德,2000);3)调整现行的胎次政策,扩大二胎比例或逐渐向二胎政策过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学军2000),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应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较高地区,通过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样既达到控制人口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数量的目标。以上学者们对未来生育与政策调整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探讨,目前尚无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无系统的论述。

关于人口调控的不同观点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上看,我国的人口是需要进行调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机制应如何确定,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无存在的必要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已倍受关注。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第一,只能由政府计划调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场经济对人口调节的时滞性,即使对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对两种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口生产并不受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因此人口控制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市场调节,只能计划生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后的人口调控应主要通过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家庭的生育行为、控制人口数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边际效应必然出现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20世纪最后20年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研究,认为近20年来人口发展主要由经济等客观因素所决定,当人口政策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时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把婚姻、生育之类的私权归还于民。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我国学术界在上述三方面的人口问题研究中既存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也存在差异显著的推断和论证逻辑。总体来看,各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转变的特殊性及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决定。

一方面,历史上长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基数庞大、增加速度快,对中国资源环境能源形成严重的压力。再加上人口运动的惯性和人口再生产自身规律的作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尖锐化,因此人口数量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近几年中国人口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如果按照自然趋势发展,中国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持续处于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但是由于70年代开始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发生了快速转变,致使中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这就导致了我国人口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使得21世纪中国面临着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双重压力。

第三,中国人口转变的经济基础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转型是在经济追求高速发展的时期出现的,与工业化几乎同时发生,而欧洲是在工业化完成后的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才出现的。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在10000美元左右,而中国仅为1000美元,显然,中国的人口的转变缺乏经济基础。

总体而言,对前面提到的人口问题虽然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各种观点的争论使人口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具体而言:

在未来人口战略目标上,学术界把人口目标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并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找到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研究的视角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确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及适度人口方面将人口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等结合起来,跨学科的特点突出;在分析人口结构问题时,选取了改进之后递进式生育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方法更适合于中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在人口生育政策的导向及人口控制的调节机制上,对人口政策的探讨不再仅限于关注人口数量,而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审视人口政策实施的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使未来的人口政策更符合实际,从而能尽可能的缩小负面效应,这是其合理的一面。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地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技术条件与经济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因此全国的人口的生育率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我国未来人口研究及人口政策制定的启示

上述针对人口问题的观点,是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人口问题而提出的,这些观点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在不断完善的市场机制下,生育政策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无论原有的生育政策在过去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人口政策总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也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其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完善,无论生育政策的导向如何,对生育的调节手段应该发生转变。

经济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概况;重要性;措施

1成本管理的概况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提升企业所有员工积极性的同时,必须确保产品质量,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力图以最低生产耗费获得最大生产成果。成本管理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环节,必须确保其管理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同时在增产节支、经济核算与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企业预算前提下,按照企业管理、运营目标,预测、决策与测定目标成本,并分解、控制分析、考核与评价目标成本的管理活动为成本管理的目标。管理为成本管理的重点,其主要方式为核算,目的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通过事前测定、日常控制与事后考核成本,将形成完善的成本体系,要求该体系必须具备多层次、全员化与全方位,以此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2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是指在确保工程质量、工期与合同的前提下,依据工程项目经济目标有效组织、控制与协调其产生的费用,进而达到预定成本控制目的。同时在工作时尽量减少工程费用,达到利润目标最大化,以此实现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确保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基于此,相关部门、企业必须重视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与控制,为企业竞争力最大限度提升提供可靠保障。

(1)提升成本管理水平能将施工质量真实反映出来。

成本管理和企业生产理念与运营方法具有密切关联性,并与劳动生产率、原材料利用率等具有重要联系。现阶段利用最终产品质量分析,可对工程管理效益进行真实确定,为实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2)成本管理其产品价格制定的主要根据。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计算、估测各类产品生产成本,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材料、产品作用,才能实现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并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与此同时,规范建筑工程流程,能够与市场经济竞争要求相符,能够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3)成本管理是企业运营决策的重要理论条件。

建筑企业管理中,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极为重要,是企业整个管理过程决策的重要理论条件。在工作中企业通过成本核算方法实施管理,并在完善成本核算基础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管理与控制,这对企业经济效益提升至关重要,并对企业成本管理流程造成极大的影响。

3基于市场经济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措施

作为一项全面性管理活动,成本管理涉及范围较广,要求企业在具体工程建设管理中选取行之有效的途径,提升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理论基础,以企业项目投资与经济效益提升为发展目的。为此,本文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提出以下措施。

(一)预测主要费用,实现成本管理目标

作为成本控制目标合理编制的重要前提,成本预测对成本计划有效性提升、成本减少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极为重要。预测原材料与人工费用:第一,根据施工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建筑施工经验,科学预测建筑工程人员费用单价与工人工资实际情况。第二,建筑施工中材料费用所占比例最大,必须做好全面把控工作。该过程需对施工原料购买地、供应厂家与车辆运送方法进行准确核对与确定,并对原料规格和具体材料规格进行分析。预测施工设备:详细调查为预测施工设备的重要条件,通过分析与研究,进行目标值合理确定。通常选取定额内施工方式对设备费用进行准确套算,和施工具体应用不一致时,需对具体设备利用费进行测算,并对设备租赁与购置费用进行准确计算,并再次核对重要设备台班的产量。预测建筑工程成本失控风险:质量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目标,在各类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合理编制中必须严格遵循质量目标相关规定,为各个施工环节配置合理的人员与设备提供可靠保障。在制定目标后,需根据施工现场管理者具体工作内容进行一定工作标准的编制,并对施工方法加以合理调整,为降低安全风险,必须重视施工检查、巡视工作,如发现问题需找出原因,及时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二)实施建筑工程全过程成本管理

在建筑工程整个施工建设阶段,为达到成本管理目的,需准确核算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经济内容的成本,保证在计划成本内有效控制所有开支,尽量减少消耗与成本。

(1)目标成本制定,可对具体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2)成本控制实施环节,对成本管理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成本管理与控制由项目管理人员实行,并遵循成本控制目标有效管控、监督具体产生费用,避免在计划标准以上,如具体施工费用较高,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3)具体成本与标准成本对比、分析,对其存在的利害加以研究。

(三)全员成本控制意识的树立

提高全体工作人员成本管理意识,严禁浪费,并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成本控制能力进行有效提升。通过责任书的合理制定,层层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将成本与全体工作人员紧密相连,并按照成本管理相关规范对表现突出者加以精神与物质奖励,并做好奖惩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开展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

(四)创新成本核算方法

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核算方式是否正确对工程项目发展及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方法、程度及分析等都是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作为成本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成本核算方法的合理选择,是财务信息内容分析、确定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现代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该核算方法不仅能够缩短信息反馈的速度,更能对业务处理效率进行大大提升,是确保成本预测、决策及核算准确性的根本途径,能够有效控制成本。

(五)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建筑工程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如何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如何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对企业生存、发展极为重要。为此,必须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必须重视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必须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组织措施:利用协调、各职能部门关系与成本计划实施、全面落实,可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全面、有效实行成本计划。通过成本管理奖惩制度的制定与建立,可全面落实成本管理责任,达到监督与管控的双向目标。技术措施:施工方案确定中应对建筑工程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与掌握,如规模、施工人员配置、设备选型等。并在多个方案内选取最优方案,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将建筑成本有效降低,实现资源节约。经济措施:把成本计划目标进行分解,层层落实到位。做到个人成本控制业绩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制定严细的全程定量考核指标,做到奖惩有依据。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好工料费的审批和支出,对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严格控制间接费和管理费用的支出,把施工实际成本控制到最低。

4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必须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作为实现成本管理科学化、系统化的基础,成本管理效果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效果,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为此,企业必须创新成本核算方法、树立全员成本控制的意识、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事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国光,曹永良.试论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

经济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市场营销模式;低碳营销

1低碳营销模式的衍生

人类社会已经迎来了低碳时代,市场营销模式也开始从传统的营销模式和现代的营销模式向另一种营销模式转变。为了满足市场营销所需要迎接的新要求,帮助社会进行可持续化转型,低碳营销模式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1.1传统营销模式

由于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生产方式也在逐渐的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意市场营销。但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以前,企业大多不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思考,他们会选择将自己的利益当做核心,有意识地对企业在生产进行调整。所以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企业在经营销售的时候主要是基于自己的生产情况进行销售,这实际上就是卖方市场的体现,这样的销售方法其本质就是生产力比较有限,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比较有限。但是,这样的销售方法对于企业的成长是非常不好的,它很容易使企业的管理者出现一定的短视现象,换言之,就是,管理者对于自己的产品过分的自信,认为只要自己的产品质量过关就能够拥有市场,这就很容易使管理者忽略市场竞争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威胁,无法及时注意到客户需要的变化,这将很快使企业从兴盛走向衰亡,失去进步的机会。

1.2现代营销模式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现在科学技术出现了巨大的进步,他把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提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科学的管理理念渐渐为人们所重视,生产流程也越来越科学规范,这就使劳动生产率出现了迅速的进步,生产量也出现了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竞争,渐渐的市场从原来的卖方市场转成了买方市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市场营销的模式也出现了非常迅速的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强调将消费者的利益当做自己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将消费者需要的满足当做自己生产的最主要目的,所以企业应该在进行营销活动之前,就对市场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及时发现消费者的新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现状,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选择合理的客户群,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精准的营销,满足目标客户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3低碳营销模式

由于人类社会迎来了新世纪,环境恶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自然灾害越来越多的发生,人们开始逐渐关注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注意到环境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低碳经济这样一个概念已经从想象走向了现实,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转变着人们现有的价值观念,调整了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在全民发展低碳经济的新时代,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已经达到了人们无法忽视的程度,这也促使低碳营销这个概念渐渐成为了新世纪最主要的销售模式,他带动了现在企业的进步,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现在业界对于低碳营销模式还没有给出准确的定义,但大家已经达成共识的是,在这种营销模式中,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进行经营的时候应该在考虑到企业利益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关心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自己的生产和服务进行及时的调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这种营销模式,对自己现有的生产营销体系进行调整,使企业能够满足环境发展的需要,抓住进步的新时机,利用绿色营销实现竞争水平的提高。

2低碳营销模式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企业生产的低碳化

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而言,科技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在经济的新时代,企业应该将产品生产的低碳化当作自己选用新的科学技术的关键和根本。只有在真正意义上对固有的生产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什么才是企业生产低碳化呢?他主要强调企业在各个生产过程中都能够对原材料进行充分的利用,利用现有的低碳技术,进行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企业能不能够对低碳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低碳化效率。这个技术实际上就是对资源进行尽可能的高效应用,实现清洁生产,重视对能源的开发,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所以发展这种技术就需要企业将生产方式进行调整。

2.2企业理念的转变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渐渐成为了主要矛盾,它一方面需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也对企业现有的营销策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应该真正重视气候变化的问题,将环境问题当做企业日常发展进步的重要部分。现在的市场实际上就是“后买房时代”,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已经出现了一个变化,这也就对企业的现有生产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站在环保的层面上来说,大多数消费者现在会选择拒绝高污染,高排放的产品,这也将使产品的销售数量受到很大影响。所以,任何企业都应该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帮助自己在竞争中取得不败位置,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调整,积极运用新型的环保技术,满足市场的新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调整自己的生产链,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使生产资源得到尽可能优化的配置。同时,企业还需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充分利用新闻媒介提高企业的形象,帮助自己在竞争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形象,提高自己的竞争水平。

3低碳营销模式的实现路径

低碳经济理念渐渐为人们所重视,它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现在全世界都在寻找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满足低碳经济对于自己提出的新要求。

3.1强化低碳理念和创新

低碳营销需要利用科学技术的创新当做基础,在这个时代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低碳技术的竞争。只有真正将低碳技术应用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的碳排放量,促进企业生产结构的更新,才能够为低碳营销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企业应该坚定地支持低碳理念,将它当作自己日常营销工作的根本性指导观念。首先,企业应该对现有的市场情况进行及时的调研,掌握相关的数据信息,主动进行产品开发,其次,企业还应该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平衡,真正走上低碳的发展道路。定向营销应该将环境需要当作自己发展的根,将这种观念纳入到日常的营销体系中,规范自己的生产流程,提高产品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真正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3.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应该尽快出台一系列与低碳环保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现有的低碳营销体系,为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低碳经济实际上还是一种非常新的发展模式,一个国家如果选择这条道路,就应该对现有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不断的进行创新。现在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英国出台了《可再生能源义务》,意大利则出台了绿色证书和白色证书制度,他们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能源一揽子计划,当卖车相应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绿色能源发展模式。为了满足发展的需要,国内也相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进行必要的分析。在进行法律修订的时候,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考虑到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项目审批制度,技术评测制度,日常规划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真正将气候相关因素纳入到日常法律法规的评价体系中来,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

3.3倡导个人低碳消费

低碳消费对于低碳营销而言,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营销活动的进行,需要每一个消费者真正参与进来,否则营销行为是很难完成的,低碳营销同理,没有消费者的关注,低碳营销是很难正常推进的。其实,低碳生活与每一个普通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低碳消费其实并不困难。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每一个家庭如果都能把自己的灯泡换成节能灯泡,在购物的时候选择使用布袋而不是塑料袋,不要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减少私家车出行的概率实际上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低碳消费行为。这些琐碎的行为实际上为低碳生活的顺利进行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他能够在意识层面上转变人们的现有生活方式,真正使低碳经济产生良性的消费基础。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低碳经济将和每个人产生更加密切的关系,它将真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日常的消费模式,这也就需要企业对自己的营销策略进行必要的调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4小结

究竟应该怎样对市场营销的模式进行调整,转变企业在进行营销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困难,已经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内容。所以基于低碳经济的实际发展需要,寻找合理的营销模式,以积极的姿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低碳经济已经转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重心,国家在这个方面,已经进行了必要的制度改革,这也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市场环境,企业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探索符合自己需要的低碳营销模式,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宏春.低碳经济之争[J].决策,2010(01):30.

[2]贾书梅,宋天和.低碳经济与企业战略转型[J].企业研究,2010(01):203.

[3]苏恩.低碳消费新主张[J].中国纺织,2012(12):109.

经济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一、从走“苏联模式”到选择中国特色的市场化道路

(一)列宁模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列宁实施的国家经济政策经历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这是在充分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的基础上考虑当时的条件而推出的。“战时共产主义”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是1918年至1920年期间苏俄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实行的一种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这是俄国革命实践的伟大尝试。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使国有化和计划手段成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苏共希望通过该政策使苏俄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从1917年列宁签署了《工业国有化法令》起到1918年底的时候共有1100家企业被收归国有,这样国家基本实现了对全俄大企业的无偿国有化。到1920年也按照对大企业采取的措施对中小企业全部实行了无偿国有化。除了工业企业国有化之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国内买卖集中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要求苏维埃政权按照战时需要来强化集中计划管理经济,规定商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不允许私人经商,在这种政策下国家对柴、米、茶、盐、糖、布匹、鞋、肥皂等各种生活用品实行垄断。②征购全部余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需要对粮食集中使用,农民除了留下必要的生活用粮食外余粮全国由国家征购,不同的人配给不同的数额,各家不得有储存粮食,否则就被没收。按照不同农户承受能力的差别实行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的原则。③城镇实行配给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所有非农人口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个人消费品全部由合作社配给,不同的居民根据自己的工作种类等各种条件的规定领取自己的配额产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完全在国家的掌控之中,全国上下在对居民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详细区分的情况下配给生活资料。④全部劳动义务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该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社会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不参加劳动就不能领到自己的生活用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的情况下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的压力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这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同专家持有的态度不一样,一些人持否定态度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绩有限,错误严重”,另外一些人持肯定态度,认为巩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保卫了国家独立。当然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之所以实行这样的政策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是最有效率的,并且也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当然其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政策会使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大为降低。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的诸多问题,列宁被迫将当时已经形成并在实际运用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发展商品经济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最重要一点就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政策中规定所有农民都必须缴纳粮税,超过应缴粮税的收益全部为个人所有。这种政策较“战时经济政策”中所规定“余粮全部上缴”的政策是一个巨大的制度创新,农民的劳动热情开始迅速高涨起来,农业生产开始有了新面貌。“新经济政策”除了在农业方面实行的制度创新外,在工业方面也一改原先的全部由国家控制的局面,在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这些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由私人进行经营。除此之外在全社会范围内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从根本上废除了国家在各种商品方面的配给制度和国家对商品买卖的垄断。

(二)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采取了重视重工业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苏联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采取指令性计划进行资源配置,国家的行政命令取代一切,排斥市场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斯大林模式使得苏联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斯大林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托洛茨基关于“超工业化”的思想,这种“赶超”确实对苏联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是这种模式使得苏联由一个经济比较贫弱的国家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在发展重工业的道路上,苏联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工业就让农业、轻工业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较大的牺牲。按照斯大林的说法,就是要突破“通常意义上的”工业化道路,不是从轻工业而是从重工业发展本国的工业从而实现国家工业化。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是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除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外斯大林模式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在工业管理方面国家将绝大部分权利收归国家,企业几乎没有任何经营自主权,在这种模式下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就是计划性,国家经济发展局面完全由国家计划委员会掌控。

(三)我国的计划经济:学习苏联老大哥

我国的计划经济运行机制完全是效仿斯大林模式,虽然与列宁所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某些方面也能感觉到相似之处。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在经济发展的改革方面实行“计划”管理。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在农村实行征购制在城市实行供给制,这实际上就是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再现。从现在的角度看,虽然这种经济运行模式是缺乏效率的,但是在国家各方面事业还未健全的情况下,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可以集中利用有限的资源做重要的事情,这与当时“列宁”的初衷也是非常相似的。计划经济时期一切商品买卖都由国家实行命令管理,商品的价格完全由国家控制,价格既不反映商品的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到处存在,不但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而且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发展中产品的供应按照配给制进行,居民购买产品凭票证供应,这种短缺经济的结果严重造成产品供不应求。除了科学技术含量不高的原因外,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受挫也是经济长期在低位徘徊的重要原因。为了使得经济发展实现从低效率到高效率的转变,就要充分借助市场经济的手段配置资源,通过价格、竞争、供给、需求等各种市场要素对资源进行配置,并且在分配方式上实行较大调整。事实表明市场机制通过自发配置资源的方式可以通过市场信号将资源配置到合理的“坐标”上去,但是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与国家严格“计划”控制下的经济运行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异,各种资源以利益为目标进行配置,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事情大家都愿意做而另外一些事情大家都不愿意做。在都愿意做的事情方面就会出现恶性竞争,而在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方面就会导致无人问津,而这些无人问津的事情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不是不重要的。于是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平衡问题。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在遇到市场风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减产、转产等各种方式规避风险,但是对于农业这个弱质产业而言,只要种子一种下去就意味着一年的希望,而在产品收获的时候市场行情到底如何只能“看老天爷的脸色”。农业一直都处于社会的底层,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农民生产产品只能依据上一年的经验判断今年的状况。于是在农业产业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就经常出现“谷贱伤农”的事情,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保障,但由于市场状况瞬息万变,导致农民的收益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能够十分相关。除了农产品之外,其他众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的产品大都如此。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市场经济并非万能。很多事情并不能寄希望于市场本身进行解决。就需要通过市场以外的方法对市场进行控制,适时把握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四)“姓资”还是“姓社”: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刚一介入市场经济的时候,人们总是在讨论“姓资”与“姓社”的问题,而且一直认为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东西[1]。直到现在有些人在谈论这个话题的时候还是坚持这一点。这种讨论问题的方法是有一个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市场还是计划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社会主义不能有市场。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区分国家社会制度的根本依据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公有制为基础就是社会主义,以私有制为主体就是资本主义。计划或者市场都属于经济运行机制,都是手段或者工具。任何性质的国家都可以采用适合自己的经济运行机制。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有市场。我国建国以后实行的计划经济运行方式,由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向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但是在原先的思维惯性下,就仍然将目光滞留在计划经济方面。将经济运行机制视为区分姓资还是姓社的根本依据,邓小平认为,无论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都不是区分“姓资”还是“姓社”的根本标志。不能受原来的思路禁锢。在中国大地上搞市场经济是破天荒的事情,这是对中华民族命运的探索。计划经济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只有将这种经济运行机制放在不同环境中去才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还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就像将馒头或者面包放在餐桌上给饥肠辘辘的消费者享用的时候,人们并不需要过多地讨论“姓资”与“姓社”的问题。因为在人们的常规思维中,馒头是本土产品,而面包是舶来品,馒头是社会主义的东西,而面包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但是在饥肠辘辘的人们的眼中无论是面包还是馒头,其作用都只有一个即果腹充饥。在人们享受着面包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感觉到这些舶来品有什么不好,反而人们感到餐桌的口味得以丰富后而感到非常高兴[2]。这就是借助世界文明进步中的共同成果来丰富人类生活的好处。我们享受的面包、麦当劳、肯德基、方便面等美味食品以及电脑、手机、电子邮件等这些办公便利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这些舶来品有什么不好,相反我们对这些舶来品却越来越喜欢。中国人到麦当劳店中消费一定要坐下来能够慢慢品味,而美国人消费麦当劳是作为一种快餐进行消费的,就像中国人消费驴肉火烧、白吉馍夹肉、煎饼果子一样。中国人到麦当劳、肯德基店中消费,实际上已经将这些洋快餐视为饭店消费了。我们在接受这些洋快餐,而美国人也在接受中国的产品,鱼香肉丝、北京烤鸭等这些中国特色的食品也得到美国人的交口称赞,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的土壤上的居民并没有排斥这些社会主义性质的食品。在美国人消费这些东西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社会主义的东西有什么不好。相反,我们生产很多质优价廉的家电产品深深受到了包括美国人在内的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消费者的青睐。过去我们曾经排斥资本主义的东西,实际上并不是资本主义的所有东西都不好。当我们穿上了西服之后有更多的人逐渐喜欢上了它,因为这种服装在中国一直没有大面积流行过,普通老百姓感觉到是比较新鲜的。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

二、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性与宏观调控的选择

(一)市场经济机制下政府不能完全退出市场

从没有接纳资本主义的东西到接纳资本主义的东西是一个巨大改变。在了解外面世界的时候一些人就会禁不住诱惑而产生崇洋媚外的行为。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从国外传过来的很多东西逐渐在国内产生过一股股流行风潮。其中给人们影响最大的就是享乐思想,通过各种方式追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厚物质生活。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国家经济事业各方面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率先想到了享乐,这无疑会严重破坏生产力并在更大的人群中间形成负面影响。于是聚集财富成为了更多人的思维共识。在市场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影响消费者利益的事情,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市场上就开始出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现象,消费者的投诉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开始的时候只限于服装、工业品等领域,随后开始出现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农民为了从土地上收获更多的财富,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还在产品上做文章,通过各种“先进技术”使产品变得光鲜漂亮。产品在外观上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有时口感上也会更好,但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却很担心。人们在享受口福的同时也在担心由于食品的安全性下降而导致身体质量会下降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下降,导致社会成本提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国家在各方面实行严格管制,所以产品质量一般不会有问题,像食品、药品等这类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是不需要有任何担心的。人们在做事的过程中都能很好地为他人服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人们之间的诚信度非常高。人们在消费产品的时候不用过分担心产品的质量问题。以自行车为例,计划经济时期只有永久、红旗、飞鸽、凤凰等为数不多的几个自行车品牌,自行车的质量非常高,厂家能够保障每辆自行车的质量。但是那个年代买自行车需要凭票供应,有钱没有票也是很难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的。现在的自行车供应量虽然多了起来,消费者可以从五花八门的自行车品牌中挑选自己心仪的一款,但是自行车的质量很难保证,虽然厂家有三包服务,但自行车三天两头出现故障也确实给消费者带来很大不便。而且自行车的使用寿命在降低。计划经济时期的自行车可以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内不用换轮胎,自行车上的零件也不会出问题。但是目前的自行车只要三两年就报废了。人们感觉到的是:票子越来越毛了,东西越来越不中用了,这就加重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担心。人们担心自己在买东西时上当受骗,买东西的时候总是挑三拣四的,消费者对商家的苛求越来越多。在市场经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烦恼。所以市场经济通过价格、竞争、供给、需求等市场要素来调控资源的配置,虽然政府职能并不再像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接入到微观经济主体内部,但是政府并没有也不应该退出市场,政府的监管力度一定要加强,各种市场行为需要在法制框架下完成。

(二)从《国富论》到《通论》强化宏观调控的作用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提出自由放任的观点,主张用“无形的手”对经济发展进行掌控,这种思想在一开始的时候由于是一个全新的主张,并且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作用也不错,所以倍受人们推崇,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逐渐产生了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场失灵。市场并非万能,在市场做不了也做不好的情况下就需要人们借助宏观调控的方式解决问题。1929年至1933年期间的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自由放任”的经济规则更加受到质疑,主张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凯恩斯主义成为人们的意识主流。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急剧下降,很多工厂破产倒闭进而大量工人失业。人们对这样的社会状况极度恐慌。为了扭转这样的局面罗斯福率先采用了“新政”,这就是以凯恩斯主义为蓝本的宏观调整政策,凯恩斯主义下的美国经济获得了好转,于是各个国家纷纷效仿,凯恩斯的《通论》为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救命稻草。人们开始重视在采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国家通过组合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适当调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经济发展始终处于正常轨道中。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开始趋于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具有中国特色,但毕竟要遵循市场规则。市场机制本身的诸多特点都是具备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是逐步放开的,由原先的“完全计划模式”逐渐过渡到了目前的“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在这个转变中政府的身份也在发生变化,逐渐由原来的“行政命令的发出者”演变为“市场监管者”,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市场失灵”的问题同样会出现,所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必须加强。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只能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凯恩斯革命”后国家开始更多地介入经济,随着国家越来越多地介入经济运行,其职能也由自由经济状态下的提供法律保障演变为提供政策、宏观调控、提供公共物品等。宏观调控是国家调控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之一,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两者的组合进行的。财政政策的手段很多,包括投资大型公共工程以国家的名义增加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改变对消费者的转移支付的数量;通过改变所得税率影响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等。财政政策包括了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以及债务政策。主要是通过调节税率和国债两种方式进行的。按照调控的方向不同可以区分为从紧的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从松的即扩张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不同,是通过控制市场上的通货量(流通的货币量)来影响居民的手持现金数量而进行的,概括起来主要是通过四种方式进行的:通过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市场上的通货量;控制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改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即政府在市场上买卖债券,政府卖出债券即为紧缩货币发行,政府买进债券即为扩张货币发行。以上四种方式如果作用的效果是增加市场上的通货量,则是扩展的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状态就会由相对低迷变得高涨起来,如果作用的效果是减少市场上的通货量,则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经济发展状态就会由相对高热变得冷清起来。按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方式分为: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方式以及各自在组合政策中发挥作用程度的差别,就会形成不同的政策效果。

三、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体系

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于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

(一)物价稳定

在物价方面,市场机制通过供求信号调控资源配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价值是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商品的价值是与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状况有关系的。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时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在相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就会有更多的商品被生产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也就会相应地下降。商品的价格除了受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影响之外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在商品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下降,供小于求的时候价格上升。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有可能就会出现商品的价格已经很高了还不能降下来和商品的价格已经很低了但是还不能升上去的问题。有时商品的价格已经很高了但是价格还一直在向上走,可能是某些商家在恶意操纵市场,虽然也会有一些“散户”会将自己生产的同类产品放入市场,但这并不能解决物价持续上扬的新问题,这样的问题是不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自行解决的,而必须有政府的介入,通过实行价格管制并辅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才能够使得偏离了正轨的市场矫正过来。同样有时市场上也会出现价格过低的情形,即商品的价格已经很低了但是还持续走低或者一直停滞在低位,这就会严重损坏商家的利益,从短时间内看消费者可以购买到非常便宜的产品,好像对消费者是有益的,但从长期看并不是好事,因为这样的低价位就会使得商家赔本,于是就不会有人再生产这样的产品。消费者于是就会面临窘境。这时也需要国家介入,通过鼓励政策刺激商家生产,并通过保护政策使得消费品的价格上扬。物价过高或者过低的问题是无法通过市场自身进行解决的,宏观调控政策在此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总体表现,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指标进行衡量,其中包括产业结构状况、GDP的增长率等[5]。在居民消费能力下降、产业结构错位、就业不充分等问题存在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刺激国民经济发展,当时的关键词汇就是“扩大内需”。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总需求等于总供给,需求必须是有效需求才能够形成现实购买力,20世纪90年代虽然国家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但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之间不对称,所以百姓有效需求不足对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所以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增加居民收入,逐渐扭转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

(三)充分就业

在充分就业方面,计划经济时期谈不上宏观调控,国家施行的是高就业低工资政策,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管理政策下,农民种地、工人做工,劳动生产率不高情况下实际上存在着隐性失业问题[6]。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很多农民工开始涌入城市,劳动力开始在城乡之间流动,再加上转轨经济中很多工厂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隐性失业开始显性化。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中,就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突出的问题是:农村中析出的大量劳动力开始流入城市;企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人口净增长造成的新增加劳动人口。所有这些问题都形成较大的就业压力。这需要国家给予适当的政策对劳动力进行分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岗位,让剩余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实现对称。如果政府对待业人口不能通过适当政策实现劳动力供需之间的平衡,就会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友情链接